燃煤燃气热电联产节能率比较
锅炉效率有很大差别。由于煤是固体燃料,以接触式表面燃烧为主,燃烧的完全性受炉膛温度的影响,锅炉容量越小平均炉膛温度越低,燃烧越不完全,因此锅炉效率与锅炉的吨位、燃烧方式和供热介质温度有关,同时锅炉的运行管理水平对锅炉的效率有较大的影响。一般大型锅炉房的管理水平较高,锅炉的热效率相应较高。煤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失,因此锅炉房实际供热效率要小于锅炉效率。根据在某地区的测试统计,燃煤锅炉房供热效率为55%~75%。 2、天然气锅炉 无论规模大小,锅炉效率一般差别不大,。由于天然气是空间燃烧,锅炉效率主要与受热面大小、供热介质的温度和换热强化等因素有关。由于天然气锅炉不产生灰分,受热面布置不考虑灰堵和清灰问题,可以采用波纹管和旋流片等强化传热方式,所以锅炉的热效率高,热水锅炉一般都在90%左右。由于炉膛燃烧温度低,排烟温度较低。 3、天然气热电联产 天然气热电联产可实现天然气梯级利用,提高天然气利用的经济性,平衡电力供应的峰谷差。对于天然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方式,在设计工况下,当发电效率为40%,供热效率为42%时,与目前发电效率55%的联合循环电厂相比,每发出1kW电力,多消耗燃料0.7kW,但多产生热量约1.05kW,从这个意义上讲,相应的折算供热效率约为150%。 天然气热电联产相对于热电分产,一般情况下是节能的,但节能效果不如燃煤热电联产显著。对天然气热电联产效率的评价是与天然气锅炉和天然气发电厂效率相比而言的。而天然气锅炉的效率一般都在90%左右,天然气纯发电的效率也很容易超过50%,这两种系统的效率都非常高。虽然天然气热电联供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但是,对燃气轮机而言,由于过剩空气系数较大,在相同的排烟温度下,其总效率要明显低于天然气锅炉。对于内燃机,虽然过剩空气系数对效率的影响不如天然气轮机那么明显,但是如果低温冷却水不能得到利用,总效率也会明显低于锅炉。一般地,天然气热电联产的总效率在80%左右,而在部分负荷情况下,特别是当热电负荷不匹配时,其总效率会更低。鉴于以上原因,天然气热电联产的节能效果应慎重看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多种供热供暖方式的能耗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因为在能源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果能选择出一种比较合适的供热供暖方式,能够大大节约能源资源,因为有些建筑物的建设的时间比较久远,因此选择的供热方式比较传统,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对其供暖方式进行改造,以便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能源损失,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的供热供暖需求。
一般火力发电机组转换效率在35%,个别能到40%,输电线路加配电线路大约是70%左右。个别区域能到90%。由于地球上化石燃料的短缺,人类正尽力开发核能发电、核聚变发电以及高效率的太阳能发电等,以求最终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问题。最早的火力发电是1875年在巴黎北火车站的火电厂实现的。
随着发电机、汽轮机制造技术的完善,输变电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电力系统的出现以及社会电气化对电能的需求,20世纪30年代以后,火力发电进入大发展的时期。火力发电机组的容量由200兆瓦级提高到300~600兆瓦级(50年代中期),到1973年,最大的火电机组达1300兆瓦。大机组、大电厂使火力发电的热效率大为提高,每千瓦的建设投资和发电成本也不断降低。
到80年代后期,世界最大火电厂是日本的鹿儿岛火电厂,容量为4400兆瓦。但机组过大又带来可靠性、可用率的降低,因而到90年代初,火力发电单机容量稳定在300~700兆瓦。其所占中国总装机容量约在70%以上。
火力发电所使用的煤,占工业用煤的50%以上。目前我国发电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生产总量的50%左右。大约全国90%的二氧化硫排放由煤电产生,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煤电排放。
40%左右 , 60万千瓦。
42% 左右, 100万千瓦。
45%以上,一般为热电联产,供热折算后的效率。
60-70% 热电联产,背压式机组,就是电负荷随着供热负荷变化,供热抽气作为工业用气用。
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把每公斤含热7000大卡(29306焦耳)的定为标准煤,也称标煤。另外,我国还经常将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煤的吨数来表示,如1吨秸秆的能量相当于0.5吨标准煤,1立方米沼气的能量相当于0.7公斤标准煤。
含义
一般而言能量转换效率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无量纲数字,有时也会用百分比表示。能量转换效率不可能超过100%,因此永动机不存在。不过像热泵之类的设备将热由一处移到另一处,不是进行能量的转换,其性能系数(英语: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往往会超过100%。
俗称“耗煤率”。指火力发电厂每生产或供应1千瓦小时电能所需消耗的燃煤量。通常以“g/kw�6�1h”来表示。
煤耗率是指在一定时区内,烧化石燃料电厂所消耗的燃料与输出电量之比,简称煤耗,单位为g/(kw�6�1h)。发电煤耗量与发电量之比(或单位时间燃煤消耗量g/h 与发电机功率kw 之比),称为发电煤耗率。发电量扣除厂用电量称为供电量,发电煤耗量与供电量之比,称为供电煤耗率。为使燃用不同发热量的煤炭或其他燃料的发电厂的煤耗率指标具有可比性,将所消耗的煤炭折合成低位发热量为29.3×106J/kg(7000大卡/千克)的标准煤计算,所得的煤耗率指标称为标准煤耗率(简称标准煤耗)。供电煤耗率指标是发电厂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它是反映电厂发电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供电煤耗率与电厂的热效率有关,热效率越高,供电煤耗率就越低。一般中温中压凝汽式电厂的供电标准煤耗率约480g/(kw�6�1h),高温高压电厂约为380g/(kw�6�1h),超高压电厂约为360g/(kw�6�1h),热电联产的热电厂由于减少了汽轮机排汽的热量损失,其供电标准煤耗率随发电量与对外供热的产热量的比例而变化,可低至280g/(kw�6�1h)左右。
中小热电厂每千瓦时需煤500克
每小时2*300MW机组热电联产电量为2*300MW=600千瓦时。
600×500=300000克=300千克。
锅炉效率是在假设一定的燃烧效率的前提下 可以根据受热面计算 也称为锅炉的计算效率 实际效率也要看运行的好坏运行好的情况下 计算效率和运行效率都能达到0.93上下(设计良好的锅炉)。
锅炉热效率是指汽水在锅炉中的吸热量与燃料输入热量的百分比.按反平衡方法计算时:热效率=100-Q2-Q3-Q4-Q5-Q6锅炉燃烧效率是指燃料在燃烧中放出的热量与燃料所拥有的热量之比,其值近似=100-Q3-Q4
燃烧效率是指燃料燃烧后实际放出的热量占其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的比值,它是考察燃料燃烧充分程度的重要指标。
燃烧效率主要取决于燃烧装置和燃料自身的特性,与环境等因素有关。燃烧效率这个指标,相对于一定的燃烧装置和确定的燃料才有意义,即是用来评价特定燃烧装置燃烧特定燃料的指标。下述情形下,这个指标往往是有差异的:特定的燃烧装置,在燃烧不同的燃料时;特定的燃料,在不同的燃烧装置里燃烧时。
燃烧效率,也称为燃烬率、燃净率。燃烧效率是传统教科书上的用法,诞生也比较早。现在,燃烬率的应用更为广泛,是因为这种表述更加直观,直接表达了燃烧物通过特定的燃烧装置的燃烧成为灰烬的比例,在业内人士中被普遍采用。
煤炭的利用效率一般是25%-35%,利用好的只不过是45%左右。
从论文的角度来说是如何把它的利用率提高,使它充分燃烧和它燃烧热的利用。
1、粉碎它,令它充分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2、利用余热把进入燃烧室的空气加热;
3、保温;
4、加氧。
等。
论文中还要考虑到为了提高它的利用效率而增加的设备的能耗。还要消除煤炭燃烧时对环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