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广西与越南煤炭贸易的资料
1. 越南掐断边贸
从08年开始, 越南政府不允许私自开采煤矿,所有煤矿同意由国家分配开采, 同时对广西的煤炭贸易不再走边贸了, 一律只能通过国贸的方式出口。 导致广西进口煤价上升。
2.广西煤炭进口量
广西1月份煤炭进口量达33.7万吨,同比下降74.2%;进口平均价格61.9美元/吨,同比增长30.7%。
海关统计资讯网3月20日消息,据海关统计,1月份广西共进口煤炭33.7万吨,比2008年同期(下同)下降74.2%;创下2006年1月以来月度进口新低,进口量由2008年的全国第二位滑落到第三位,占同期全国煤炭进口总量的11.3%。进口货值2,085.6万美元,下降66.3%;进口平均价格61.9美元/吨,增长30.7%。1月份煤炭进口主要特点:
一、进口延续2008年6月以来的跌势。2008年6月份以来,广西煤炭进口量骤降,2008年6-12月的煤炭进口数量分别为30-50万吨左右徘徊,远低于前5个月月均进口100万吨的规模。进口平均价格从6月份呈回落趋势,在2008年12月份探底后,2009年1月份略有回升,环比上涨了3.7%。
二、主要贸易方式进口大幅下降。1月份,广西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煤炭24.9万吨,下降77.4%;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8.8万吨,下降57.25%。
三、沿海各地市进口呈普遍下滑的趋势。1月份,进口煤主要集中在防城港、钦州、柳州等地市,分别进口23.4万吨、6.3万吨和3.3万吨,分别下降72.3%、79.6%和36.5%,上述三市进口总量约占1月份广西煤炭进口总量的97.9%。
四、无烟煤进口主要集中在越南和澳大利亚。1月份,广西从越南进口无烟煤25.3万吨,下降77.7%,占广西煤炭进口总量的75.1%;平均价格54.4美元/吨,增长25.4%,从澳大利亚进口3.3万吨,下降36.5%,平均价格94.7美元/吨,下降32.3%,比越南进口的无烟煤价格高出40.3美元/吨。
五、各类企业进口下降幅度不一。1月份私营企业进口煤炭25.3万吨,下降77.5%,占煤炭进口总量的75.1%;外商投资企业进口5.1万吨,下降57%;国有企业进口3.3万吨,下降36.5%。
受国内经济环境转冷的影响,国内煤炭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对进口煤炭的需求迅速减少,2008年广西煤炭进口出现近了5年来的首次下滑。为了在煤电年度合同谈判中获得有利局面,国内煤企抱团采取了“限产保价”的措施,煤价逐月回升。截止2月10日秦皇岛5,800大卡煤炭平舱价格报620-640元/吨,比12月23日价格上涨了40元/吨。由于国内煤企要价太高,导致2009年度煤炭产运需衔接会无果而终。国内煤企此举虽然有效地支撑了价格,但国内煤炭产量大幅减少,评论此篇文章 (0)其它评论发起话题 (0)相关资讯财讯社区(0)区外煤炭进入广西更加困难。与此同时,为应对持续恶化的金融海啸导致的全球煤炭需求下降,作为中国三大煤炭进口货源地的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为煤炭出口松绑,谋求2009年扩大对中国的煤炭出口。
从长远来看,广西作为严重缺煤的省份,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煤绝大部分依靠外调,需求依旧旺盛;广西沿海重工业的加快发展对电煤的需求将不断放大,煤炭供应仍处于紧张状态;越南煤炭价格低廉,运输方便。综合上述因素分析,预计2009年广西煤进口将逐步回升。
3.越南煤炭政策波动,广西积极应对
越南的经济波动,给毗邻的中国广西经济带来的最大变数,就是煤炭。
“估计广西今年煤炭缺口会达到1000万吨以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张振东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2007年,广西总共进口煤炭1404万吨,其中从越南进口1333万吨。
影响
数据显示,越南已连续9年成为广西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双方贸易额达23.8亿美元,占中国与越南贸易总额的15.7%。
对于越南经济动荡对广西的影响,张振东称,广西的外贸出口受到了一些影响,但不大,最受影响的是煤炭。
南宁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广西总共进口煤炭1404万吨,其中从越南进口1333万吨,增长40.7%;广东2007年全年总进口煤炭1456.1万吨,其中越南煤占据三分之一强。两广共占据中国进口越南煤的九成之多。
但近期,越南方面在煤炭出口上的政策出现了变动。
据相关报道,5月28日,越南工贸部发布第4437号文件,规定从6月1日起越南方面单方停止中越煤炭边贸活动;6月18日,越方更进一步将煤炭出口关税提高到20%。
“越南来的每吨煤价格最近一次性增加了25美元。”北海市国土局局长张文军对本报记者称,其价格与国产煤相比已没有什么优势了。
据张振东介绍,2007年广西煤炭需求量是5000万吨,自产600万吨。受越南影响,从今年到目前,广西煤炭进口量同比下降了20%。
一个具体例子是,广西防城港市下属的东兴市进口的越南煤约占全自治区进口量的六成,但根据东兴市海关提供的数据,今年1~5月,该市进口越南煤仅为317万吨,同比下降17%。
对策
虽然数据显示,来自越南的煤炭量在下降。但对广西的冲击,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除了通过越南这种海外途径购进煤炭外,广西以往也多从贵州采购煤炭。张振东透露,今年年初的雪灾影响了贵州煤炭生产能力,目前还没恢复到灾前水平。
作为应对,广西紧急多渠道拓展煤炭来源,“我们正在与云南加强采购;也加大与印尼、澳大利亚的洽谈。”张振东说。
在国内,防城港是与越南唯一海陆相连的地方。广西防城港市政府副秘书长郑东对本报记者表示,防城港市所需的大宗煤多不是来自越南,来自越南的多是小宗煤。
而涉及煤炭的小散贸易并未受到越南方面政策变化的太大影响。反映到数据上,去年防城港从越南进口煤炭600万吨,今年到目前已达300多万吨,
“加上防城港市火电厂煤源来自印尼,因此越南的变化对防城港影响不大。”郑东说。
此外,玉林市一位局级官员对本报透露,玉林以前有很多个体和小企业去越南开采煤炭销往广西,即便现在越南下达禁令,但也没听说回来。
4. 越南将每年向广西崇左电厂供应煤炭100万吨
记者在南宁举行"国电崇左发电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上获悉,筹划两年多时间的中越煤电合作项目崇左电厂已完成法人组建工作,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从2007年起,越南煤炭与矿产集团每年将以贸易形式向崇左电厂供应100万吨煤炭。
越南工业部发来的贺函称:"在崇左市建设的电厂项目是一项庞大的能源工程,越南煤炭与矿产集团将参与其中的煤炭原料供应关节。""这是得到中越两国高层领导重视的'两廊一圈'合作计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之一,越南工业部对于这项双赢互利的合作工程表示欢迎。"
据广西崇左市市委书记罗殿龙透露,越南煤炭与矿产集团专供崇左电厂机组设计各项试验的首批10万吨煤炭已经运达越南同登铁路货场,将于本月20日左右抵达崇左。
罗殿龙说:"煤炭资源丰富的越南北部省区,与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崇左市之间有高等级公路和铁路相连。2005年的时候,经济快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的崇左市与越南煤炭与矿产集团的谈判就已悄然开始。"
2006年11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崇左市、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越南煤炭与矿产集团共同签署了《合作建设崇左电厂协议》,内容包括越南煤炭与矿产集团为电厂一期工程供煤,参股投资二期工程,并共同开发越南红河平原煤田等事项。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飞说,崇左电厂合作项目把以往单纯煤炭贸易关系向电厂建设、煤炭建设与煤田联合开发关系深化,标志着中越煤电项目逐渐步入更高层次。
据国电崇左发电有限公司透露,一期工程为两台60万瓦机组、项目总投资48亿元的崇左电厂,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唐山华为投资有限公司、广西大锰公司共同投资。目前,项目可行性研究、土地预审、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26项专题研究报告已经分别通过评审,正在等待申请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核准。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产量下降,国际煤炭贸易萎缩,煤炭价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绿色能源替代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及亚洲地区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的煤炭消费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2020年全球煤炭产量有所下降
2017-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到2019年全球煤炭总产量达到79.21亿吨。2020年,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初步测算全球煤炭产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巨大打击进一步导致煤炭产量有所下滑。
美国煤炭产量降幅最大
2020年,在全球16个主要产煤国中,煤炭产量增长的有3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其余13国煤炭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煤炭产量最大的中国,全年产煤量为38.4亿吨,同比增长0.9%排名第二的印度,得益于四季度产量的快速回升,全年产煤7.41亿吨,同比增长0.8%而美国的煤炭产量跌破5亿吨,仅产煤4.89亿吨,同比下降了23.7%,降幅最大。
俄罗斯煤炭出口逆势增长
从出口情况来看,IEA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全球煤炭出口量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14.36亿吨。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煤炭贸易造成较大影响,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预测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下降至13亿吨。
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量排名第一的印尼全年出口煤炭4.07亿吨,同比下降11.3%其次是澳大利亚,预计全年出口煤炭3.61亿吨,同比下降8.9%排名第三的俄罗斯,在下半年中国强劲煤炭进口需求的拉动下,全年出口煤炭1.93亿吨,同比增长1.7%。
近几年俄罗斯煤炭向中国市场转移趋势明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欧是俄罗斯主要出口市场,但随着西欧国家“去煤化”步伐加快,俄罗斯出口西欧的煤炭量快速萎缩,出口重心由西向东转移。
2020年下半年,俄罗斯出口中国的煤炭量达1460万吨,比2019年同期的1090万吨增长了33.9%。俄罗斯政府层面也将加快铁路、港口等物流设施建设,加大煤炭出口向东部转移的步伐,积极拓展亚太区域煤炭市场。
亚洲地区进口消费需求强劲
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是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20年进口煤炭3.04亿吨,同比增长1.5%印度进口煤炭2.18亿吨,比2019年减少3000多万吨,同比下降了12.4%日本进口煤炭1.74亿吨,同比下降6.8%韩国进口煤炭1.23亿吨,同比下降12.7%。
2020年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和地区中,中国、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煤炭进口量实现正增长,其他国家和地区煤炭进口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德国的降幅最大,为-27.3%。
整体来看,亚洲市场煤炭进口需求占据主要份额,并在全球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以中国泰国、越南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依旧能保持逆势增长,市场潜力较大。
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在欧美市场,绿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煤炭消费持续下降,2020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燃煤发电量,全年煤炭消费量下降21%欧盟国家煤炭消费量下滑幅度更大,欧盟27国2020年煤炭进口量下降32.7%。
在亚洲市场,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煤炭消费量还有增长潜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进口量均实现正增长,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炭产量和消费量虽然都出现下降,但疫情稍有缓和后,马上加快了燃煤电厂的建设步伐。
从整体来看,全球范围的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趋势明显。
——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煤炭资源状况
截至2009年底,全球煤炭探明可采储量8260亿吨,静态可采年限119年。其中,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位居前三位,分别为2384亿吨、1570亿吨和1145亿吨,三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共计占全球份额的61.8%(表1)。
表1 2009年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二)我国煤炭资源状况
截至2009年底,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13096亿吨,比上年净增632亿吨,增长5.1%。其中,勘查新增561亿吨矿区数8932个,资源量、基础储量和储量分别为9907亿吨、3189亿吨和1636亿吨炼焦用煤查明资源量为2960亿吨,资源量、基础储量和储量分别为1821亿吨、1139亿吨和579亿吨。炼焦用煤主要集中在山西省,查明资源量和储量分别占全国的52.7%和57.6%。全国煤炭查明资源量增长较大的省(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6.0亿吨)、内蒙古自治区(52.7亿吨)、宁夏回族自治区(12.8亿吨)、贵州省(11.9亿吨)、甘肃省(10.9亿吨)。煤炭储量和查明资源量主要区域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2009年我国煤炭储量地区分布
图2 2009年我国煤炭查明资源量地区分布
二、国内外生产状况
(一)世界煤炭生产
2009年,全球煤炭产量为34亿吨标准油当量,煤炭产量位居前七位的国家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南非,以上7个国家煤炭产量共计占全球总产量的87.1%(表2)。
表2 2009年世界各国家或地区煤炭产量统计
续表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二)我国煤炭生产
2009年,我国煤炭产量为30.6亿吨,与2001年相比,产量年均增幅15.2%,平均每年新增产量约2亿吨。与2008年相比,2009年新增煤炭产量3.5亿吨(图3)。
图3 2001~2009年我国煤炭产量统计
三、煤炭需求及展望
(一)世界煤炭资源消费状况
2009年,全球煤炭消费32.8亿吨标准油当量,与上一年相比,减少0.8%。全球主要煤炭消费国家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南非,这5个国家消费总量共计占全球份额的74.9%。其中,中国煤炭消费15亿吨标准油当量,占全球份额的45.9%(表3)。
表3 世界主要国家2009年煤炭消费及生产状况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注:中国生产和消费数据严重失真,2009年中国煤炭净进口1亿吨,表中对中国数据进行了修正。
(二)我国煤炭资源消费情况
2009年,我国煤炭表观消费量为31.6亿吨,其中净进口1亿吨,由原来的煤炭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以2001年为基期年,煤炭资源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18.1%(图4)。
图4 2001~2009年我国煤炭表观消费量统计
四、国内外煤炭贸易状况
(一)世界煤炭贸易情况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欧美地区煤炭资源需求量萎缩,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企稳恢复较快,对煤炭资源需求量增加,总体平衡了全球煤炭资源需求总量。2009年,全球煤炭出口量与上一年持平,为9.3亿吨,主要出口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位居前三位(表4)。
表4 2002~2009年世界煤炭贸易量(出口)
资料来源:www.coalportal.com,IEA
注:*为预测数值。
2009年,全球煤炭进口量与上一年持平,为9.3亿吨。传统进口国家为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主要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从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且增量较大,2009年中国内地进口煤炭1.37亿吨,净进口约1亿吨,成为世界主要煤炭进口大国(表5)。
表5 2002~2009年世界煤炭贸易量(进口/入境)
资料来源:www.coalportal.com,IEA
(二)我国煤炭进出口情况
2009年,我国共计进口煤炭1.32亿吨,进口费用共计10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倍和2.9倍。其中,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俄罗斯4个国家进口煤炭超过千万吨,且从俄罗斯进口量由2008年的不到78万吨一跃上升到1208万吨,同比增长15倍(表6)。
表6 2005~2009年我国煤炭进口主要来源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5~2009
2009年,我国煤炭出口2240万吨,出口总金额23.7亿元,同比下降51%和55%。主要出口/出境国家和地区中,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位列前三位,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煤炭量和出口金额都占全部出口量和金额的95%。煤炭进出口贸易由顺转逆,从2008年的65.6亿美元贸易顺差变为2009年的79.7亿美元贸易逆差(表7)。
表7 2005~2009年我国煤炭出口/出境主要流向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5~2009
图5 2000~2009年我国煤炭进出口情况
五、国内外煤炭价格变化
(一)世界煤炭价格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世界煤炭价格2009年有所回落。其中,西北欧标价和美国发电用煤到货价下跌约53%和41%受中国、印度等国家对能源强劲需求影响,日本炼焦煤和动力煤到岸价下跌幅度较小,分别为7%和10%(图6)。
(二)我国国内煤炭价格
受经济危机影响,以秦皇岛港口大同优混、山西优混和山西大混为指导价格的煤炭价格分别从2008年7月21日的1050元/吨、980元/吨和870元/吨最高点下降到2009年3月下旬的585元/吨、550元/吨和470元/吨的最低点。随后受国家大规模政策引导,到2009年12月28日,煤炭价格缓慢上升到810元/吨、770元/吨和660元/吨的水平(大同优混、山西优混价格参见图7)。
图6 1990~2009年国际主要市场煤炭价格
图7 2003~2009年国内秦皇岛港口煤炭价格
六、结论
1)2009年,煤炭资源全球供应相对较为平稳,欧美地区受经济危机影响需求有所下降,并拉低煤炭当地到岸价,降幅达50%亚洲地区受中国、印度等国家经济企稳回升的影响,煤炭价格的下降幅度有所减小。总体而言,全球煤炭贸易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2)2009年,受国家大规模经济政策引导,我国国内对煤炭资源需求增速较快,增量较大,大量进口煤炭资源,年度进口量约1亿吨,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煤炭资源进口国。国内煤炭产量同比增加3.5亿吨,国内煤炭价格从历史最高位降低一半后缓慢回升到2009年年底的810元/吨水平,总体保持了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李瑞军)
今年9月份,我国进口煤及褐煤进口总量为3305万吨,远高于8月份的2946万吨,比上月增加+359万吨,较前月增长+12.2%,跃居今年单月最高进口数量,和去年9月份的3288万吨,同比增长0.6%。
(2022年1-9月进口煤炭数量明细图)
图表显示,2022年1-9月份,我国从全球累计进口煤及褐煤共计20092.6万吨,同比下降12.7%,经测算每吨成本989.6元,上涨66.2%。据统计,截止9月份,我国进口煤已突破2.01亿吨,其中印尼煤进口数量为1.15亿吨,占57.6%,高居榜首,印尼仍然是我国进口动力煤最大的来源国。
(2022年我国进口煤炭主要来源国)
9月份,我国从印尼进口炼焦煤24.31万吨,其他烟煤151.26万吨,其他煤388.03万吨,褐煤1508.66万吨,总计为2072.26万吨。
(2022年我国每月进口印尼煤炭数量与品种分类)
因冬季来临,印尼煤炭价格走低和供应趋紧刺激买盘。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格比8月下旬上涨了40%,促使公用事业公司和工业买家寻找更便宜的替代品。然而,随着海外货物价格回升,加上美元持续走强,大胆突破7.3关口,煤炭进口量将有所缓解。9月下旬,4200大卡的印尼动力煤的装船运费价格为每吨91.5美元,而8月下旬仅为75.7美元。
(2022年我国进口印尼煤贸易金额支出明细表)
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9月,中国出口煤及褐煤42万吨,同比增长170.3%;1-9月累计出口319万吨,同比增长62.5%。
9月,中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127万吨,同比增长154.9%;1-9月累计出口730万吨,同比增长41.3%。
自人类进入工业化以来,煤炭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全球煤炭供需情况以及主要煤炭产地及消费地。
1、全球煤炭供给情况
——产量增势未能延续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21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重视,各国加速能源结构调整,众多发达国家已逐步采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能源消费,因此煤炭供给增势不再呈现单边上涨趋势。
近年来,全球煤炭产量呈现震荡走势,2017-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保持连续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煤炭产量增势未能延续,总产量为77.42亿吨,同比下降4.8%。
——煤炭供给中国一枝独秀
从地区构成来看,目前,亚太地区为全国主要煤炭生产地,煤炭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七成。2020年,亚太地区煤炭产量为58.79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5.9%北美地区煤炭产量为5.31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9%独联体地区煤炭产量为5.25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8%欧洲煤炭产量为4.79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2%。
具体到国家来看,2020年,全球煤炭产量前十国家合计生产煤炭71.5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92.38%。其中,中国煤炭产量远超其他国家,中国煤炭产量为39.02亿吨,第二名到第十名煤炭产量之和仍不及中国煤炭产量。
2、全球煤炭消费情况
——2020年煤炭消费创十年新低
2014年以来,全球煤炭消费量进入下降通道,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2020年,全球煤炭消费量持续下滑,总消费量为157.64艾焦,同比下降3.9%,创近十年煤炭消费总量新低。
——煤炭消费中国引领全球
从地区构成来看,目前,亚太地区为全球主要煤炭消费地,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八成。2020年,亚太地区煤炭消费为120.97艾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80.1%北美地区煤炭消费量为9.91艾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6%欧洲煤炭消费量为9.40艾焦,占全球总产量的6.2%。
具体到国家来看,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对煤炭的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前十国家合计消费煤炭130.56艾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86.22%,前四名中仅美国不在亚洲。中国煤炭消费量远超其他国家,中国煤炭消费量为82.27艾焦,第二名到第十名煤炭消费量之和仍不及中国煤炭消费量。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