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恒利达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呼和浩特市恒利达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是1999-10-19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裕隆工业园区锦盛达学校办公楼301号。
呼和浩特市恒利达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501047014872613,企业法人刘恒,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呼和浩特市恒利达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许可经营项目:无 一般经营项目:一般经营项目:煤炭、建材、金属材料的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471963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53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呼和浩特市恒利达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呼和浩特市恒利达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府谷锦盛煤矿煤种有侏罗纪3-1煤、3-2煤。府谷县锦盛煤矿(原新民镇万崖沟村办煤矿),位于府谷县新民镇万崖沟村,主采侏罗纪3-1煤、3-2煤,矿井设计能力为15万吨/年,煤层平均厚度为3.7米,批准开采井田面积1.7557平方公里,矿井共获可采储量90万吨,服务年限25年。
1、ST安泰:股票代码600408;
2、云煤能源:股票代码600792;
3、平庄能源:股票代码000780;
4、陕西煤业:股票代码601225;
5、开滦股份:股票代码600997;
6、中国神华:股票代码601088;
7、金能科技:股票代码603113;
8、阳泉煤业:股票代码600348;
9、冀中能源:股票代码000937;
10、盘江股份:股票代码600395。
根据营业收入来看,上榜的100家企业中有87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在15至80亿元之间,还有13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其中有2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500亿元。营业收入达968.86亿元的伊利实业集团排名榜首、营业收入达617.05亿元的鄂尔多斯位居榜单的第二位,排名第三位的是营业收入达351.78亿元的伊泰集团。亿利资源集团、蒙泰集团、汇能煤电集团、君正能源化工集团、远联钢铁、优然牧业、锦联铝材分别居于榜单的第四至第十位,排名前十的企业总营业收入达3083.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7.99%。
按照地域分布来看,本次榜单中的100家企业,鄂尔多斯市共有21家企业上榜,是榜单中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市,排名第二位的是上榜16家企业的包头市,排名第三的是乌海市和呼和浩特市,分别入围了13家企业,其次通辽市上榜了8家企业,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各入围了7家企业。
2021年内蒙古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
2021年内蒙古民营企业百强榜单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属盟市 营业收入(亿元)
1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 968.86
2 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617.05
3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351.78
4 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244.86
5 内蒙古蒙泰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204.39
6 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161.82
7 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乌海市 148.04
8 赤峰远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市 136.21
9 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呼和浩特市 127.3
10 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可产U研 院 通辽市 122.99
11 内蒙古德晟实业集团 乌海市 118.34
12 内蒙古中环协鑫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 116.05
13 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市 109.39
14 银泰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锡林郭勒盟 79.06
15 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尔多斯市 77.23
16 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 包头市 77.05
17 内蒙古伊东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76.7
18 内蒙古神东天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邬尔多斯市 71.46
19 乌海市包钢万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乌海市 69.44
20 内蒙古黄河能源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乌海市 65.66
21 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通辽市 65.65
22 内蒙古久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65.5
23 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呼伦贝尔市 65.39
24 满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61.74
25 赤峰宏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赤峰市 58.94
26 内蒙古新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乌兰察布市 57.64
27 包头东方希望铝合金有限公司 包头市 55.49
28 中地寅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包头市 51.51
29 乌兰浩特铜铁有限责任公司 兴安盟 48.17
30 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 47.57
31 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 阿拉善盟 47.23
32 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 乌海市 46.71
33 赤峰吉隆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市 45.58
34 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 43.62
35 内蒙古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市 42.46
36 乌兰察布市旭峰新创实业有限公司 乌兰察布市 42.01
37 鄂托克旗建元媒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鄂尔多斯市 41.85
38 内蒙古开鲁牧原农牧有限公司 通辽市 41.04
39 包头市大安钢镁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市 40.97
40 巴彦淖尔市飞尚铜业有限公司 巴彦淖尔市 40.52
41 内蒙古经纬建设有限公司 巴彦淖尔市 38.92
42 内蒙古美方媒焦化有限公司 乌海市 38.02
43 巴音孟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37.32
44 内蒙古兴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37.07
45 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 35.92
46 呼伦贝尔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呼伦贝尔市 35.53
47 内蒙古鑫和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鄂尔多斯市 35.07
48 包头汇泽铝业有限公司 包头市 34.74
49 内蒙古超今新材料有限公司 通辽市 34.28
50 乌兰察布市雄伟光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乌兰察布市 33.84
51 吉铁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乌兰察布市 33.81
52 鄂尔多斯市乌兰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鄂尔多斯市 33.68
53 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 包头市 32.74
54 内蒙古蒙佳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兴安盟 32.51
55 内蒙古双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32.36
56 明拓集团铬业科技有限公司 包头市 28.7
57 内蒙古恒东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鄂尔多斯市 28.51
58 内蒙古多蒙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乌兰察布市 28.1
59 包头海平面高分子工业有限公司 包头市 27.64
60 内蒙古小尾羊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头市 27.44
61 乌海市榕鑫能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乌海市 26.81
62 包头常铝北方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市 26.43
63 乌海市泰和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乌海市 25.53
64 锡林郭勒盟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锡林郭勒里 25.46
65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呼和洁特市 25.42
66 内蒙古源源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通辽市 25.27
67 乌海市友谊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乌海市 25.24
68 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阿拉善盟 24.09
69 内蒙古富源集团有限公司 巴彦淖尔市 23.93
70 内蒙古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 23.68
71 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 23.56
72 内蒙古白雁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乌兰察布市 23.28
73 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23.19
74 萦发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鄂尔多斯市 21.91
75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 21.12
76 内蒙古中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鄂尔多斯市 20.29
77 宁城鑫马铸业有限公司 赤峰市 19.92
78 内蒙古大地云天化工有限公司 赤峰市 19.83
79 内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通辽市 19.48
80 乌拉特中旗翼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巴彦淖尔市 19.14
81 扎兰屯市国森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呼伦贝尔市 19.03
82 内蒙古锦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通辽市 18.84
83 包头市永盛成百货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市 18.79
84 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 乌海市 18.72
85 乌海市广纳煤焦化有限公司 乌海市 18.61
86 内蒙古蒙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 18.16
87 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 18.15
88 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包头市 17
89 内蒙古西蒙集团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 16.85
90 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 包头市 16.82
91 锡林郭勒盟额尔敦食品有限公司 锡林郭勒盟 16.63
92 内蒙古奈曼牧原农牧有限公司 通辽市 16.27
93 乌海市华信煤焦化有限公司 乌海市 16.27
94 维信(内蒙古)羊绒集团有限公司 巴彦淖尔市 16.26
95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包头市 16.1
96 内蒙古诚钢经贸有限公司 包头市 15.91
97 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 15.82
98 内蒙古天奇蒙药集团有限公司 赤峰市 15.81
99 内蒙古普源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乌兰察布市 15.63
100 内蒙古通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乌海市 15.29
以下供参考:
164 大源煤矿 准 旗
165 准旗神山煤矿 准 旗
166 准旗生力民爆公司 准 旗
167 内蒙古亚矿资源有限公司 准 旗
168 万家寨 准 旗
169 满世集团公司 准 旗
170 李家渠煤矿 准 旗
171 准旗新鑫煤炭有限公司 准 旗
172 鄂尔多斯市白家梁煤矿 准 旗
173 准旗云凯煤炭有限公司 准 旗
174 伊泰酸刺沟煤矿 准 旗
175 准旗鼎化电石有限公司 准 旗
176 神华准能公司 准 旗
177 石圪图煤矿 准 旗
178 立根电石厂 准 旗
179 光裕煤矿 准 旗
180 城坡煤矿 准 旗
181 神陶煤运公司 准 旗
182 星达工贸 准 旗
183 伊东集团 准 旗
184 伊泰煤炭凯达煤矿 准 旗
185 内蒙古全盈煤矿 准 旗
186 裕达煤矿 准 旗
187 蒙南煤矿 准 旗
188 窑沟乡厅子堰煤矿 准 旗
189 准旗协华煤炭有限公司 准 旗
190 三禾锻烧高岭土厂 准 旗
191 孙三沟煤矿 准 旗
192 铸城水泥厂 准 旗
193 景福煤矿 准 旗
194 国华准电厂 准 旗
195 伊东高家塔煤矿 准 旗
196 伊东敖劳不拉煤矿 准 旗
197 闫家沟鑫东煤矿 准 旗
198 内蒙古特弘集团 准 旗
199 神州煤矿 准 旗
200 鄂尔多斯东达煤矿 准 旗
201 宝昌煤矿 准 旗
202 伊东致富煤矿 准 旗
203 华泰硅钙厂 准 旗
204 栗家塔煤矿 准 旗
205 广厦宝丰煤矿 准 旗
206 东辰煤炭公司 准 旗
207 布尔洞煤矿 准 旗
208 宝平湾煤矿 准 旗
209 鄂尔多斯市准泰煤炭有限公司 准 旗
210 食联煤矿 准 旗
211 兴达化工 准 旗
212 荣祥焦化厂 准 旗
213 如意苏家沟煤矿 准 旗
214 公沟煤矿 准 旗
215 蒙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准 旗
216 天隆化工 准 旗
217 乌拉素煤矿 准 旗
218 荣达焦化厂 准 旗
219 鑫徳电石厂 准 旗
220 久荣地毯厂 准 旗
221 柏树坡煤矿 准 旗
222 恒生冶化 准 旗
223 神山镇永利煤炭公司 准 旗
224 乌兰渠煤矿 准 旗
225 鄂尔多斯准旗聚能煤炭集团有限公司 准 旗
226 准联煤矿 准 旗
227 宇通碳素 准 旗
228 东昌电石厂 准 旗
229 准旗元中立碳素制品有限公司 准 旗
230 高原杏仁露 准 旗
231 聚能冶化 准 旗
232 元亨化工 准 旗
233 宏利电石厂 准 旗
234 恒业电石厂 准 旗
235 远兴煤矿 准 旗
236 阳窑子煤矿 准 旗
237 兴茂化工 准 旗
238 金利煤矿 准 旗
239 内蒙古宏盛肉联厂 准 旗
240 春达化工 准 旗
241 宏鑫化工 准 旗
242 广兴矿业 准 旗
243 利源冶炼 准 旗
244 准旗隆源科技化工有限公司 准 旗
245 祥和化工 准 旗
246 路鑫聚煤炭有限公司 准 旗
247 华富煤矿 准 旗
248 准鑫化工 准 旗
249 元兴化工 准 旗
250 准旗尔林兔煤炭有限公司 准 旗
251 胜利化工 准 旗
252 旺民化工 准 旗
253 滨海化工 准 旗
254 华源电石厂 准 旗
255 强盛电石厂 准 旗
256 安达电石厂 准 旗
257 恒泰电化有限公司 准 旗
258 迅达电石厂 准 旗
259 云飞矿业 准 旗
260 碾房塔纳林沟煤矿 准 旗
261 窑沟大伟煤矿 准 旗
262 瑞德煤矿 准 旗
263 黄河水务 准 旗
264 荣泰联营煤矿 准 旗
265 五圪图煤矿 准 旗
266 阳堡渠煤矿 准 旗
267 聚祥集团 准 旗
268 怀远壕赖沟煤矿 准 旗
269 长滩阳圪塄煤炭 准 旗
270 准旗杨家渠煤炭有限公司 准 旗
271 伊泰西部煤业 准 旗
272 锦化机石化 准 旗
273 内蒙古三鼎煤炭 准 旗
274 内蒙古汇能羊市塔 准 旗
275 内蒙古汇能富民煤炭 准 旗
276 准旗鸿鑫纳户沟煤炭有限公司 准 旗
277 准旗山贵煤矿 准 旗
278 准旗经纬煤业 准 旗
279 鄂尔多斯乾新煤业 准 旗
280 准大发电厂 准 旗
281 兴隆煤炭 准 旗
282 龙太煤炭 准 旗
283 薛家湾供电局 准 旗
284 广利纳林庙煤矿 准 旗
285 奎乌煤矿 准 旗
286 高西沟煤矿 准 旗
287 正泰煤矿 准 旗
288 欣发达煤矿 准 旗
锦盛达学校在呼市很不错的,校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中学教育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办学成绩也比较突出。从学校的教学质量 ,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升学率等方面来看,都是很不错的,管理比较严格,有利于学生专心学习。
2018年呼和浩特市锦盛达学校收费标准(学费):小学学费2600元/年,初中学费8000元/年,高中学费9000元/年,住宿费1000元。
扩展资料:
办学理念
建立严格、全面、细致的制度。从起床到熄灯,从教室到宿舍,从校园到餐厅,从校内到校外,时时事事都有严格要求和明确规定。真正做到全身心投入,全过程抓紧,全方位工作,全天候管理。由政教处牵头,包括学生干部在内,每天有100多人参与管理。
考核内容包括早操、课间操、教室卫生、环境卫生、教室纪律、楼道纪律、校园内行为举止等,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等处室工作人员全部参与考核管理。真正形成一种“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校园无闲人,人人皆育人”的格局。
参考资料来源:小升初网-呼和浩特锦盛达学校收费标准(学费/奖学金)
师资水平雄厚,学生水平日益提高,课外活动丰富,生活环境良好,学风端正,校风严谨。锦盛达学校是2008年经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批准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完全中学,学校位于玉泉区裕隆工业园区,占地238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有教学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楼,标准体育场,综合实验楼及配套的教学设备。学校现有教职工144人,学生2000多名,教学班40个,现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在职初,高中各科优秀教师。
学校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中学教育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办学成绩也比较突出。从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升学率等方面来看,都是很不错的。
呼和浩特市铁路第二中学属于普通高中。呼市二中分校的分数线是2015年是539分,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教学质量一般,呼市铁二中是回民区的一所学校,是B类学校。
二人台,又称“二人班”,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因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而得名“二人台”。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分为东西两路: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玩艺儿”,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山西省大同、朔州和河北省张家口。
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山西省忻州地区。 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动余暇自我娱乐的一种化装表演形式。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所唱的多是小曲。 旧时二人台演出有一套习惯,一般先由丑角上场说“呱嘴”,“呱嘴”都是第三人称的现成段子。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称“叫门对子”)把旦角叫上场接演正戏。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
二人台的唱腔和牌曲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原始曲调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晋北民歌、陕北民歌、蒙古族民歌、冀北民歌等演变而来;牌曲基本上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二人台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一直深受流传地广大群众的喜爱。2006年,二人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河曲二人台艺术团在太原演出
2012年10月14日,由山西省文化厅授予的“河曲民歌二人台人才培养基地”在河曲二人台艺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河曲县多年来努力发展文化艺术的结果,标志着河曲民歌二人台这一艺术瑰宝将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二人台是内蒙古的地方戏,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农区、半农牧区。其传统艺术形式多以生、旦二人同台表演,同腔同调。其表演形式有民歌对唱、硬码戏(以唱功见长,如《走西口》、《小尼姑思凡》等),带鞭戏(载歌载舞,如《挂红灯》、《打金钱》等)。有以笛、四胡、扬琴为主的出场伴奏乐器和鼓、锣镲为主的武场伴奏乐器。二人台同时流行于晋北、陕北、冀北(张家口地区)、银北(银川北部)等地区,其覆盖面达90多个旗县、1 500多万人。2006年,二人台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此,这一民间艺术进一步得到各级政府并有关文化单位的重视与发展。
二人台究竟产生于何地,通过缜密的考究,并从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历史、地理等多方位的角度探析,得出这样的结论:二人台是孕育在晋陕冀,形成在内蒙古,发展在五省区,融民歌、舞蹈、曲艺、牌子曲、戏曲为一体的地方戏,或称综合艺术。
任何一种艺术的形成与发展,都必须经过几个大的历史变迁与时局动荡,而后形成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在劳动方式、生活习俗和意识形态相同或相似的群体和地域中产生。二人台艺术产生于何地,这是蒙晋陕冀四省区热烈讨论,或者说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问题。山西省二人台专家贾德义和张存亮一口咬定二人台产生在河曲;而内蒙古二人台艺人刘银威则一口咬定“二人台产生在萨拉齐”。他们对于二人台热爱的心情是相同的。但是,二人台的形成与发展不能以主观意志为转移,要从历史的发展轨迹去考查,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 清雍正元年(1723年),清政府在漠南设置管理汉民和蒙汉交涉事务的归化城理事同知厅,隶属山西大同府,此为漠南设制之始。后又改隶朔平府。清乾隆元年(1736年),在归化城理事同知之下,分设托克托城、和林格尔、清水河3个协理通判厅。乾隆四年,增设绥远城理事同知厅和隶属于归化城厅的善岱、萨拉齐协理通判厅。乾隆六年(1741年),山西省在归化城设归绥道,管辖归化城、绥远城等上述各厅。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察哈尔右翼地区增设丰镇厅,隶山西大同府;宁远厅(今凉城)隶山西朔平府。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善岱厅并入萨拉齐厅,托克托城、和林格尔、清水河、萨拉齐均升为通判厅。光绪十年(1884年),丰镇、宁远2厅划属归绥道。
归绥道全称为“归绥分巡等处地方兵备道”,处理绥远各旗民、蒙民之间的交涉、刑讼事务,直接管辖归化城厅、绥远城厅、托克托城厅、和林格尔厅、清水河厅、萨拉齐厅,并负责监督征收牲畜交易税、贩运税。道员秩正四品,属吏有典吏、攒典等。所辖各厅,又称山西省“口外七厅”(包括丰镇、宁远2厅,不含无辖地、属民的绥远粮饷同知厅)。实际管辖范围为旗县(厅)交叉的整个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右翼地区的汉民和蒙民事务。清末实施新政,大规模放垦蒙地之后,归绥道辖下又增设五原、陶林(治今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武川、兴和、东胜5厅。各厅同知为正五品,通判为正六品。归绥道所属各厅长官,归化城、绥远城、丰镇、五原、武川、兴和等厅为同知;萨拉齐、宁远初为通判,清末升为同知;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陶林、东胜为通判。归绥道所辖各厅的属官,有巡检(从九品)、司狱(从九品)、巡检(有的兼司狱)。归化城、萨拉齐、丰镇、五原等厅各2人,其他各厅只1人,有的驻厅城,有的分驻辖境。如萨拉齐厅巡检一驻厅城,一驻包头镇;归化城厅巡检一驻厅城,一驻毕克齐镇。司狱,只丰镇、宁远2厅各1人。道光十年(1830年)《河曲县志》载:
蒙古草地案件,向系陕西办理。因近河蒙民交涉之案,每就近赴河东,呈报山西厅县,代为讯办,以后陕省遂相推诿。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经各县详定界限,自河岸以西五十里至十里长滩,归河曲管理。遇有呈报蒙民交涉案件,先详请神木部郎,饬准格尔贝子,委蒙员押解蒙人来河,会同审办,遂定为例。其他地半属平岗,山不甚峻。牌内土窑居多,间有房屋不过数家,不成村庄;惟十里长滩商民云集,市镇较大,牌外伙盘,尽系土窑。民人种地者,安设牛犋类皆棚厂。所种之地由贝子放出,止纳蒙租。系民人开垦者如不愿种,由民人推手。山内出煤炭处,租给民人开窑,亦系蒙人收息。牌内每一地方,设牌头甲长,统设通事八名,督同查察,不许宵小潜匿,与内地保甲之法同。牌内名黄界:由黄河西岸、东北至罐子沟六十里;西至五兰合收把楞沟与陕西府谷县所管交界四十里;东南至黄河与府谷县所管交界;西北至十里长滩五十里。牌外名黑界:由十里长滩东北至黑代沟,与偏关县所管交界六十里;西北至川长,与托克托城厅所管交界一百里;西至白塔儿,与府谷县所管交界四十里,至准格尔贝子营盘一百二十里。
综上述,丰镇厅也罢、宁远厅也罢,归绥道也罢,至民国元年(1912年)之前,归绥、包头以及丰镇、托克托、清水河等境域的汉民(特别是晋陕冀移民),统归山西省管辖(民事、赋税)。境内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的蒙民则直接归理藩院管。蒙汉分治。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2日,在辛亥革命影响下,阎锡山率山西革命军经伊克昭盟进入包头,成立管辖包头、后套和伊克昭盟地区的临时政权包东州。1月26日,山西革命军东进归绥失败,退回山西,包东州建制解体。民国初年,绥远地方行政制度暂时沿用清末旧制,仍由绥远城将军执掌军政和蒙古盟旗事务。汉民地方行政事务仍由归绥道管辖,隶属山西省。同年5月,山西省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命令,改归绥道为归绥观察使公署,仍由山西省管辖。不久,归绥观察使公署所辖的归化、萨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丰镇、宁远、兴和、陶林(今察哈尔右翼中旗)、武川、五原、东胜等口外12厅改为县。10月,新任绥远城将军张绍曾改清制绥远将军衙门为绥远将军府,取消兵司、户司及印房等机构,设总务处,下置5个科管理旗务。民国2年(1913年),绥远城将军张绍曾为维持行政统一,召集归绥观察使公署所属12县、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及土默特总管旗有关人士,组成乌伊归绥联合会,上书中华民国政府,要求实行晋绥分治。当年,中华民国政府拟定将绥远地区划设为特别行政区,以归绥观察使公署所辖12县、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及土默特总管旗为辖区。将军府设民政厅、军政厅,分理军民事务,并拟裁撤归化城副都统。为此,土默特参佐各官以“蒙情惶惑,碍难裁撤”为由,电请中华民国政府保留,遂由国务总理会议议决归化城副都统一职由绥远城将军兼任。民国3年(1914年)1月,观察使改称道尹,归绥道观察使公署改称归绥道尹公署。6月,中华民国政府令准设察哈尔特别区,并将归绥道所辖绥东4县(丰镇、凉城、兴和、陶林)划属察哈尔特别区。同年7月6日,中华民国政府下令“改绥远城将军为绥远都统”,并公布《热河道绥远道兴和道区域表》规定:“绥远道辖县区域为归绥、萨拉齐、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五原、武川、东胜。”从此后,结束绥远隶属山西省管辖的历史。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民国3年(1914年)之前说“打玩艺儿是在山西产生的”无可非议。因今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厅、县、州(移民聚居之农作区)统由山西管辖。那个时候没有绥远省,也没有内蒙古自治区。只是到绥远单独设省后,再说二人台是山西的,那就片面了。关键的问题是因为行政区划发生变更。再者,在民国3年(1914年)以前山西省的任何史料,或官书典籍的记载中,都没有“二人台”这个字样。继而论之,如果按现时编史修志的观点,即“按照现行行政区划表述”的话,那么说“二人台是在内蒙古产生的”,是能够成立的。
中国有个典故,记载春秋战国时晏子的一句话:“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二人台在晋陕其原始形态是民歌,是橘;移居漠南塞外发展开始撂地摊儿打玩艺儿,成为地方戏二人台,是枳。用河曲人樊六1953年的话说:“我小时候在河曲唱的《走西口》是民歌,到口外打玩艺儿才学会唱戏”。(王世一作证)这民歌和玩艺儿的区别,又如同今之二人台与漫瀚剧一样,是母体与子体的区别。二者关系密切,但又不是一个概念。
首先说,二人台在山西省最流行的地方首推河曲县,其次还有保德、阳高、定襄等地。清代之前,在河曲,根深蒂固并被认可的民间艺术,是道情戏和民歌,还有正月十五的社火。道情戏在河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晋中的历史则更长,最晚也应该产生于明代。但是,因地理条件决定,河曲这个地方交通不便,地下资源贫乏,据清道光十年(1884年)《河曲县志·风俗》载曰:“河邑,山多地少,凡有地可以耕种者,固必及时树蓺。及无地者,或养牲畜为人驮运货物,或赴蒙古租种草地,春去冬回,足称勤劳。”起码至21世纪初还未发现什么富矿,故而人民生活较清苦,历史上的移民活动一直没有间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些外出谋生的人们,把家乡的道情戏、民歌、社火携到各地广泛流传,继而将经过发展加工的新的艺术形式传回故里,就像晋中的中路梆子(晋剧)传到塞外形成别具风格的内蒙古晋剧一样。河曲民歌在形成二人台的过程中起到奠基的作用,但是,二人台不是在河曲县形成的。二人台固有的,是河曲的民歌,不是戏。这一点很肯定。原因有:1.“二人台”这个称谓是1951年首先由绥远省官方认定的,此前,河曲县只有“玩艺儿”而无“二人台”一说。2.一些二人台的代表剧目如《走西口》、《打金钱》、《打樱桃》、《打连城》、《挂红灯》以及东路二人台剧目《回关南》、《摘花椒》等是在塞外形成的戏曲(其民歌体裁例外)。 3.19世纪初,河曲县没有(或很少)土生土长的二人台的代表性演员或名艺人。纵有,那个时期是唱道情的艺人(如李有润、邬圣祥)是以风搅雪形式出现的草台班儿,以唱道情为主,兼唱社火、民歌小调。诸如樊贵重(老百灵旦)、樊二仓(小百灵旦)、樊六、周治家(拉塌地)、苗文琦等河曲籍的艺人或艺术家,他们是走西口移民到塞外的,他们的艺术生涯在彼地而不在本地,或者说他们的艺术生涯不能全部记在河曲县的账上。换一句话说,如果樊六等在河曲有如此成就,也大可不必走西口到塞外谋生,去挖莜面,去受日本侵略军的毒打,而可以在本县卖艺或办戏班,日子也一定错不了。中国人有句老话:“好出门不如歹在家”,有半分奈何,哪个河曲人愿意舍家撇业“泼上性命去走西口”谋生呢?4.二人台的艺术成分有剧目、曲目、呱嘴、舞蹈、牌子曲等门类,它包括民歌、舞蹈、曲艺、丝竹乐、戏曲五个方面,从这些门类的组成完全可以断定,河曲县(含保德县等),无力也不可能创造出这样一个具有多重艺术内涵的地方小戏。5.二人台的三大件由枚、四胡、扬琴组成,这3种乐器中的四胡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广泛流行并使用的乐器,如蒙古族曲艺好来宝使用的四胡,至少可以上溯到元代。而山西的50多个剧种中,却很少用四胡。如果说二人台是产生在山西,起码它的主奏乐器应该在晋文化中觅到根源,因为没有稳定的主奏乐器,是不可能形成戏曲的。6.据初步统计,清末民初乃至民国年间(1912年一1949年)唱玩艺儿的艺人只有5%为河曲人,余为偏关、保德、榆林、府谷、神木等县人。在全部艺人中(截至到民国38年前),又有约60%是在绥远出生的人。他们的祖籍是晋陕移民,起码在父辈时就已定居在塞外。他们是典型的“枳”。7.二人台中有许多蒙古族民歌,这些是河曲县根本不可能具备的。8.二人台的一些传统剧目如《打后套》、《水刮西包头》、《转山头》、《水淹坝口子》等,是艺人们根据塞外的真人真事创编的,继而流行于晋陕冀宁,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9.用蒙汉语或蒙汉两种语言文字“风搅雪”表演的一些二人台剧曲目(如《阿拉奔花》等),只能产生在内蒙古,绝对不可能产生在河曲或别的什么地方。 1.二人台产生在内蒙古。这个说法首先从名称上讲就不严密。今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47年5月1日诞生于王爷庙(今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时称内蒙古自治政府。其时辖境为今之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以及赤峰市部分地区。1950年12月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4年3月6日撤销绥远省建制,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绥远省则成立于民国18年(1929年)1月1日。如前述“绥远”一词最早出现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绥远建城后清政府赐名。时清政府设全国汉地为13省(民歌有: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茵茵的彩,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惟有那个蓝花花好),时绥远城将军为全国13个将军之一,系二品大员。主要节制边关军政等方面的事务,不管理州府县或盟旗民事。民国3年(1914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绥远始“独立办公”,统理军、政、民事。但当时还不是省级建制,类若今天的“特别区”或“开发区”。二人台的幼年与童年,正是在这块土地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称为绥远或绥远省,不称内蒙古自治区。二人台在它的“童年”小曲儿坐唱和“少年”打玩艺儿时期,如前述,是在由山西省管辖的归绥六厅或归绥道产生的。当然,这里应特别加以说明的,就是当时实行的是“蒙汉分治”的政策。如前述,同是这块土地的人民,蒙古族归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管理,乌伊两盟隶属理藩院管辖;而汉人则由山西省节制的归绥六厅管理。还有东路二人台流行地,清代称朔同府,包括宁远厅、丰镇厅、集宁、卓资等地,均以晋籍移民为主要移民。部分地区(乌审旗南)属于陕西省榆林府管辖。至于内蒙古的东部区如呼伦贝尔、哲里木、昭乌达等盟旗,同属理藩院管辖,与山西省无关,那里有闯关东的冀鲁豫人,流行二人转,没有二人台。乌海市的乌达地区原为甘州、肃州二卫边外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立宁夏卫,后升为镇,辖今之海勃湾地区,隶陕西都司。清顺治元年(1649年),清廷把鄂尔多斯地区划为6旗,实行盟旗制,海勃湾地区隶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民国18年(1929年)1月,绥远省政府成立后,海勃湾归沃野设治局管辖。民国26年(1937年),沃野县划归宁夏,称陶乐县,海勃湾又归宁夏省陶乐县管辖。海勃湾、乌达地区的二人台时兴时衰,没有形成规模。
2.二人台流行于绥中、绥西。绥中与绥西(即今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晋陕冀宁移民聚居的农区。世人每提到内蒙古自治区,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象。其实不然。昔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已随着人口的增多,因为沙化和被“垦荒屯田”,草场已大面积缩小并退化。真正的草原,只有位于今之内蒙古东部区(非二人台流行地)呼伦贝尔(市)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以及科尔沁草原,其余草原已不具规模,或小有规模,还有就是广袤的毛乌素沙地。根据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人口普查与地名普查来看,二人台主要流行于今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原伊克昭盟)市和乌兰察布市(原乌兰察布盟)的农区。而这些地区的农民,百分之九十是晋陕冀移民。他们的祖辈北出塞外垦荒屯田,当时属于“前院到后院”,非跨省大迁移。坝上地区系察哈尔部(民国17年设察哈尔省,1954年撤省),属于本省农民“坝下移居坝上”。概上所述,二人台的形成,是由这些移民创造的。或者说,没有晋陕冀移民,不会形成二人台;没有当年的绥远这块土地,也不会形成二人台。
3.行政区划的变革。在行政区划未变更即未设绥远省之前,可以说“二人台是山西的,或陕西的”。但那个时期还不叫二人台,属于小曲儿坐唱、打坐腔,艺人的表演叫唱玩艺儿,团体叫玩艺儿班子。民国18年(1929年)1月1日设绥远省至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中间的20年绥远省政府没有把打玩艺儿或玩艺儿班子作为一种艺术去重视与发展。同样,山西、陕西、河北省也没有去重视这个艺术。当时作为二人台的雏形———打玩艺儿,还属于一个自生自灭的民间艺术,既没有形成规模,也无享誉一方的艺人,只是属于民间百姓聊以自娱的原始的艺术形态,或以“挖莜面”为业近乎乞丐的露演方式。只是到1951年绥远省民间艺人学习会期间,绥远省政府副主席杨植霖以省人民政府官方的名义作《二人台翻身》的报告(原文载1951年6月14日《绥远日报》)之后,才正式把这个艺术叫作“二人台”。二人台这个名称也才响亮地叫响于华夏大地。此前,任何官方文牍或团体文告,至今都没有发现有哪一家,有谁把这一民间艺术称之为“二人台”的记载。
在1949年之前,山西、陕西叫“唱玩艺儿”,张家口坝上叫“蹦蹦”、“平地楼”。那个时期的二人台,还很原始,艺人们过着一种近乎乞丐的生活。在山西全省有50多个剧种,打玩艺儿根本上不了大雅之堂。在陕西,秦腔、道情是大宗。在河北有河北梆子,宁夏有眉户、秦腔。只有在绥远省,除北路梆子、中路梆子之外,省内再没有属于地方的戏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绥远省人民政府决计把二人台作为“省剧”来打造,及至1954年蒙绥合并后,内蒙古自治区仍把二人台作为重点艺术来扶持。各盟市旗县乃至自治区,几乎每年都规模不同地多次举办大小文艺汇演。同时涌现出一批优秀演员。在理论研究、剧本创作、表导演和舞台艺术诸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就,并被兄弟省区认可。再者,在1964年国务院文化部号召大演现代戏,并1979年全国各地搞文艺集成时,文化部与内蒙古、山西、陕西三省区有关负责人一起就二人台的归属或研究重点、发展方向问题作过探讨与研究,参与者都同意内蒙古自治区把二人台艺术作为重点去挖掘、整理和研究、发展。这些事例虽无官方正式之文件,但根据晋陕冀宁已出版的“艺术集成”来看,显然各有侧重。惟独有关二人台的记载,其重点被放在内蒙古,这也是事前达成共识,世人皆知的大事。而内蒙古自治区各有关政府机关和艺术团体也确实把二人台当作“省剧”重点扶持与发展,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
另一点,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在1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只有2400万人,可以设想,一个世纪以前,同是这块土地,人口更稀少。而在这广袤的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只能允许那些形式简单、短小精悍的艺术形式与艺术团体存在。特别在一些交通闭塞的旗县,大型艺术与艺术团体是难以在这人烟稀少的地区生存的。就像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乌兰牧骑一样,二人台正好具备短、小、精这些特点,这就为二人台在塞外的生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据统计,至2004年底,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有40多个县旗(市、区)流行二人台,覆盖面达1 000万人,占内蒙古总人口40%。这一庞大的群体都能接受并喜爱同一个艺术,不正说明二人台在内蒙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与广泛的人民性吗? 元代,鄂尔多斯高原归陕西行省管辖。明代,鄂尔多斯高原为鞑靼部。清代,袭明制,惟其南部归榆林府神木县管辖,及至民国初年。后又隶属于今之宁夏回族自治区。及至1954年蒙绥合并,始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与陕西省接壤的准格尔、乌审旗,同为二人台、打坐腔盛行之地。准格尔、乌审、鄂托克旗的汉族农民,多为陕西榆林地区神木、府谷和宁夏盐池等地的移民。同样,他们把陕北民歌、陕北秧歌带到塞外,同晋籍移民一样,共同喜爱着打坐腔和打玩艺儿。作为陕西省榆林府领地时,该地的坐腔还被称为榆林小曲。20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陕蒙交界的府谷麻地沟丁家班,即是唱榆林小曲的玩艺儿班子,其传人丁喜才也以唱榆林小曲而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执教。但这个榆林小曲实为玩艺儿小调,非榆林城内的榆林小曲儿。同理,1951年之前,陕北大地上,没有“二人台”这个叫法。二人台是走西口的陕北人在塞外沿习打玩艺儿后,复带回陕北继而传播开来。至于最具代表性与说服力的麻地沟农民丁四成组成的“丁家班儿”,同样是流浪艺人“挖莜面”的草台班儿。还是那句话,如果麻地沟的光景过得好,他们决不会走口外谋生,也不至于远足塞外“跳圪塄”、住大伙房卖艺。没有听说地主、老财走西口的,纵然北出塞外,也是去做生意或买地放垦当“二地主”(如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李长庆村的创始人李长庆)。而外出经商的晋陕人,则又多喜欢晋剧(山西梆子)不喜欢打玩艺儿。因为玩艺儿是穷人的艺术,是下里巴人;“大戏”似乎才是阳春白雪,是登大雅之堂的艺术。这也是在民国之前塞外史志资料中多有“大戏”而无或很少“打玩艺儿”记载的原因之一。再说丁家班的艺术史基本上是在塞外谱写的。而且,有趣的是,丁家班在塞外赚了钱后,于民国36年(1947年,回到麻地沟盖起新房,丁班主还花20块现大洋为他的儿子丁喜才从黄甫镇娶了媳妇。又,1957年由中国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陕北榆林小曲》一书中写道:
大约六七十年前,经过一位萨拉齐蒙古族老艺人老双羊,同几位汉族艺人合作创造了一种简单的化妆演唱形式……这就是二人台。
如此种种,概而论之,陕西榆林与山西河曲一样,走西口带走的是民歌,回关南带来的是打玩艺儿———二人台。 惟独河北省没有跳进“二人台是谁的”这个争论圈。这个问题也应以历史的眼光去探析。即河北省东路二人台流行地张家口北面的坝上三县(康保、张北、尚义)原隶属察哈尔省。1954年撤销察哈尔省建制后,其辖地(上述三县)划归河北省。太仆寺旗、多伦县等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再一个问题是,东路二人台形成于民国初年,历史较短,其流行地主要集中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与河北省坝上地区,并产生过诸如冯子存、丁五子等著名艺术家、艺人。
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其民间艺术大宗为秦腔、花儿等。二人台在银北陶乐县、惠农县并盐池一带流行,尚未形成规模。如位于黄河以东的陶乐县,至2004年时全县3.4万人,养活不起剧团,多为外来剧团演出。县里曾有过一些爱好者,组不起班子,只能打坐腔。 1953年12月,中央音乐学院组成一个山西河曲民歌采访队,由赵宽仁执笔编出《河曲民歌采访录》一书,该书于1956年出版。书中写道:
关于二人台的发源地,在河曲的许多人眼中感兴趣而纷争不一的。他们不否认二人台从内蒙古来,但始终认为“老根子”还是河曲,因为流行节目《走西口》反映的是河曲人民的生活……其实,这两种情况可以统一理解,二人台的确形成于内蒙古。同时,走口外于内蒙古外省人们对于它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其中包括河曲人。二人台于50年前传入河曲。据60多岁的老艺人任淑世回忆,二人台在河曲首次演出是在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地点在巡镇。那时,有几位在内蒙古作职业艺人的本地人回家探亲,他们……表演了二人台《什样锦》等几个节目……
1953年据今已半个世纪,半个世纪前的60多岁的河曲人,在清末民初已是20多岁的人,他们不仅记事,也应是有一定分辨能力的人。因此,那些“60多岁的老艺人”所说的话,应当是符合实际的。
还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二人台的由来。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大清朝满朝文武,为乾隆皇帝作寿,从安徽邀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唱徽剧的班社以助兴。此后,该四大徽班没有离开北京,并坚持演出。至道光年间,在北京同汉调等合流,逐渐演变为京剧。至宣统年间,京剧兴起,而徽班逐渐解体。如果把四大徽班进京比作晋陕民人走西口,把徽班与汉调的揉合比作风搅雪,把二人台(或称打玩艺儿)比作京剧。最后,京剧走出北京,流传于全国各地,并形成诸多流派。二人台同样广布于蒙晋陕冀宁等省区,二者的形成与发展,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二人台的历史,绝对没有京剧长。
概而论之,按照今之编史修志立足现行行政区划的角度说法,二人台是博采晋陕冀宁之长,形成于内蒙古中西部农区,继而流行于晋蒙陕冀宁等省区90多个县旗的融歌、舞、表演、韵白、丝竹乐为一体的地方小戏,其基本观众达1 500多万人。
1、165520 信诚800有色指数分级
2、160221 国泰有色金属分级
3、165316 建信有色金属分级
4、502023 鹏华钢铁分级
5、168203 中融钢铁行业指分级等
一、基金重仓就是基金持有某只上市公司大部分流通股票,指被大机构 大基金大量持有 重仓买入的股票。一个股票被多家基金公司重仓持有并占流通市值的20%以上即为基金重仓股。也就是说这种股票有20%以上被基金持有· 就是基金重仓股有可能上涨。
中证煤炭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美锦能源、陕西煤业、山西焦煤、中国神话、潞安环能、兖州煤业、华阳股份、中煤能源、淮北矿业、平煤股份。
中证钢铁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包钢股份、宝钢股份、华菱钢铁、中信特钢、太钢不锈、重庆钢铁、永兴材料、南钢股份、沙钢股份、河钢股份。
二、属于煤碳的股票有:中煤能源、大同煤业、中国神华。属于有色金属的股票有:章源钨业、盛屯矿业、云铝股份。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有色金属板块是指以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有色金属制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分类板块,目前在A股上市的主要有39支股票,其中的权重股主要有:中金黄金、山东黄金、西部矿业、中国铝业、紫金矿业、云南铜业、江西铜业、铜陵有色、金钼股份、中金岭南等。
拓展资料:由于大部分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保存性、不可再生性,而这些金属又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对有色金属的消耗可以看出国家的建设是放缓还是加速从而预期经济发展方向,使得有色金属具有了跟国际市场相挂钩的金融性,所以在股票市场上有色金属经常有亮眼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