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企业之施耐德简介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英文名Schneider Electric SA,是全球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先者。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由施耐德兄弟在1836年创立,可谓历史悠久,经过近200年的长足发展,施耐德现在拥有超过14万名员工,而且施耐德分公司遍布了全球100多个国家。下面小编将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施耐德简介、生产的产品以及施耐德对社会的贡献。
施耐德简介
发展史:1836年,施耐德兄弟接管了Creusot铸造厂,这是施耐德电气公司的原型,两年后,他们在Creusot铸造厂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Schneider Electric SA即施耐德电气公司。19世纪90年代施耐德开始涉足电力市场,20世纪初,施耐德在德国和东欧有了自己的驻扎地,并逐渐转向建筑、钢铁和电力行业,并进行了公司的结构重组。
20世纪后期,施耐德将电力工业作为自己的发展重点,多次收购其它企业,这促进了施耐德的长足发展,随着施耐德的不断发展,现在施耐德的市场涉及人机对话、不间断电源(UPS)、运动控制、声音数据图像系统、传感技术、建筑自动化和安全(如Digital、Crouzet、Clipsal、MGE不间断电源系统、TAC、Kavlico、Andover控制等)等。不得不说的是施耐德在中国的发展,施耐德于1987年在天津成立了第一家合资厂,之后施耐德在中国走了20多年的历程,其在中国发展前景一片良好,同时施耐德也为中国社会做出了很多贡献。
施耐德生产产品概述:施耐德生产的产品主要针对电力市场,涵盖了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楼宇管理系统、配电产品设备等业务市场,电气产品主要包括双电源切换开关、气动元件、变频器、软起动器、断路器、继电器、接触器、稳压器、仪器仪表、双电源转换开关、电脑保护神、主令电器、光电开关、接近开关、隔离开关、电源、调压器、跌落式熔断器、控制器、启动器、电容器、补偿器、防爆电器、热电偶、温控仪、电阻器、接线端子、变压器、施耐德互感器等一系列电器。同时施耐德公司还发布了多项电器解决方案措施。
施耐德对社会的贡献:施耐德电气公司在中国有20多年的发展史,在这期间,施耐德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不少帮助,如设立施耐德电气青少年发展基金、在四川地震及2008年雪灾等自然灾害时提供救助等。
企业文化/施耐德
(一) 在中国,为中国,这是施耐德电气扎根中国发展恒久不变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更参与中国的每一步成长,相濡以沫,携手共进。
(二) 施耐德电气创建于1836 年,以钢铁制造业起家,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导者。一直以来,公司恪守创新、国际化和尽责的发展理念,在时代发展的各个阶段为行业的变革和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公司的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4万名员工,致力帮助客户实现“善用其效,尽享其能”。
(三) 变革就是使命,施耐德电气坚信,在充满挑战的未来世界中,我们所秉承“善用其效,尽享其能”的绿色理念将开创新的历史,我们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更要成为改变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力量。
(四) 更多收获,更少消耗,是施耐德电气发展的愿景。我们提供产品,更提供智慧。投身中国,助力中国地区建设提质升级,传递绿色能效的理念和价值,与我们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期望。
以上就是有关施耐德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土巴兔装修网,材料品质化、工艺规范化、管理统一化,建有后期保障服务,让您放心、省心。在此页面点击下列链接即可享受专享免费验房、免费设计与报价等超值优惠。
快速轮动对策
中报季行情结束后,前期热门赛道 光伏、储能、动力电池 进入休整阶段,而随着稳增长预期的提升,基建链、金融地产链等低估值板块开始逐渐有所表现。
风格有再平衡和“高低切换”、“大小切换”的倾向。
板块上,涨价驱动下出现强者恒强的情况, 化工、煤炭、有色 等周期股掀起各种涨停潮。
题材概念上,受 元宇宙概念 影响的云 游戏 、电子竞技板块开始出现大涨, 北交所概念 有所冷却。
目前市场整体处在非常活跃的状态,两市自7月21日以后,成交额连续突破万亿。
交易热度持续上升,但主要指数并未创出新高,而且也没有明显增量资金。
说明成交额和换手率的上升主要是存量资金在进行博弈,导致行业轮动加速,热点切换过快。
在行业快速轮动的行情下,可以从中期视角来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A股投资如果单从一两个月到半年的时间维度看,最关键的是把握好行业景气度。
比如,上半年二季度开始启动的 半导体、锂电材料、光伏 等板块,市场走势就正好跟行业的景气度紧密贴合。
而行业的总体景气程度,又跟净利润增速呈正相关关系。
按照安信证券的回测,把2005-2020年334个申万三级细分行业每年按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序分为数量相当10大组,从第1到第10大组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依次降低。
结果表明,当年景气度居前、业绩同比靠前的行业具有更好的超额收益,即从中期视角来看,行业景气度与超额收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即使最近资金会在各板块间出现反复横跳的情况,咱们只要把握好行业景气度情况,耐心持有或逢低布局就好。
从中报业绩来看, 高端制造业 和 硬 科技 依然是明确的景气主线,将8个硬 科技 赛道分为22个细分行业,并根据其2022年的业绩增速和估值进行判断。
考虑对2022年的增速预测, 光伏组件及材料、新能源车锂电 及设备的景气程度会持续到明年。
军工 的增速虽然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在几个军工整机厂的预付账款、合同负债超预期大幅度增长后,未来有业绩上调的可能。
目前来看,有色中的 锂、铝、锡、锰 等,化工中的 黄磷、纯碱、电石、玻纤 等品类涨价有望持续。
绿色电力
9月7日,全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启动,首批共17省份259家市场主体参与,达成交易电量79.35亿千瓦时。
绿色电力主要是通过 风能、太阳能 等可再生能源转换而成的电能,这些电能的碳排放为零或近零。
而绿电交易,则是以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的中长期交易。
来自上海的巴斯夫、科思创、施耐德、等企业率先交易,同宁夏签订了2022~2026年总计15.3亿千瓦时光伏电量的重磅订单,成为绿电交易开市后首批跨省订单。
首批绿电交易,主体以 风电 和 光伏 为主,后续将逐步扩大到水电等其他可再生领域,价格完全由发电企业与用户双边协商、集中撮合等方式形成。
首批平均交易价格较当地电价有0.03-0.05元/千瓦时的增长,溢价幅度较大 ,附加收益归发电企业所有。
因此,对于具有存量补贴的新能源项目,绿电交易产生的附加收益可用于抵消政府补贴, 风电、光伏、垃圾焚烧等新能源运营商将全面受益 。
“3060”助推风电光伏快速发展
2020年,国内整体发电量的大头依然以火电为主,占总发电量的60%以上。
而根据“3060”政策的要求,2030年国内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未来十年风电、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超过6650万千瓦。
截至2021年6月,国内风电、太阳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29192、26761万千瓦,风光发电装机容量保持增长态势。
发电量方面,风电发电量大幅增长超44%,在所有电力类型中,风力、光伏发电量的增速相对较高,在碳中和政策推进背景下,二者行业景气度更高。
火电涨价利好清洁能源
2020年底以来,全 社会 的用电量增速持续超预期,而煤电作为我国电力系统中最大电源,却受到碳中和政策性压制。
近年来煤电的占比下降,事实上削弱了电力系统整体的增发效应与稳定保供能力。
随后进入21年,由于煤炭供需形势异常紧张,市场煤价大幅上涨至 历史 高位,火电企业盈利和现金流双重承压。
3季度,预计煤价将进一步上行,火电亏损情况或将大幅恶化 ,个别成本控制能力较差、大量采购现货的公司可能濒临现金流亏损。
在下半年电力供应持续紧张,煤价高位震荡的预期下,2022年煤电综合电价有望全面上涨。
在当前的电力体系中,火电上网电价电价高于水电、与核电及平价风电光伏基本持平、低于带补贴的风电光伏。
后续火电上网电价出现整体提升,平价风电、伏凭借未来的成本迭代下行,有望加速实现相对火电的成本优势。
优先受益的运营商
市场上的风光运营商主要由央企、地方国企、民企组成。
对于央企而言,此前在火电与水电领域积累多年的大型项目经验、地方政府沟通基础、以及电网消纳沟通基础,有助于其加速落地大型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
以2020年底风光装机规模进行对比, 龙源电力 以2275万千瓦领先于同为发电央企旗下的 三峡能源、华能新能源、中广核风电、华电福新、大唐新能源 ,这5家企业均处于1200-1600万千瓦的区间。
此外,火电转型风光的运营商也具备优势,由于风光发电正处于高速扩张周期,高度消耗资金,使得风光发电商经营活动现金流很差。
而火电业务可以带来现金流,对公司构成良好补充,满足后续大额资本开支,因此具有优势。
火电转型新能源运营商: 华能国际、福能股份、华电国际
全国性风电运营商: 龙源电力、中闽能源、节能风电
1、发展历史不同
正泰:
企业初创(1984年)
1984年,成立正泰集团前身“乐清县求精开关厂” 。
整合发展(1991年~2004年)
1991年,建立中美合资正泰电器有限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1994年,成立正泰集团,以资金、产品、技术为纽带,开辟集团化与社会化大合作的经营之路。
1997年,成立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2004年,成立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由低压元器件向高压输配电设备产业发展。
施耐德:
19世纪
1836年:施耐德兄弟接管当时正处于困境的Creusot铸造厂(71),两年后他们成立了Schneider &Cie。
1891年:已成为专业武器制造商的施耐德开始进军当时新兴的电力市场,对自身进行了改革创新。
20世纪前期
1919年:通过欧洲工业和金融联盟(EIFU),施耐德在德国和东欧建立了基地。在随后的几年里,施耐德与当时主要的国际电气集团西屋(Westinghouse)进行结盟,从而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使其扩大到发电站、电气设备和电力机车的生产制造。
二战后:施耐德逐渐停止武器制造,转向建筑、钢铁和电力行业。为了实现公司业务的多样化以及打开新的市场,施耐德进行了整体的结构重组。
2、业务覆盖不同
正泰:
新能源、能源配售、大数据、能源增值服务、光伏设备、储能等。
施耐德:
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工业自动化、智能生活空间、楼宇管理系统、配电产品设备。
3、企业文化不同
正泰:
源远流长的重商文化,浙南在南宋时期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主张“无功利则道义不存”,注重经世致用,形成了“重商”、“善贾”的传统。
沿海城市的开放文化,开放的城市,形成了开放的观念,开放的观念培育了开放的文化。柳市人走南闯北,海纳百川,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开放意识。
改革前沿的创新文化,柳市人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温台模式”继而成为“浙江模式”的主体。使创新文化,成为柳市地域和企业文化的一大特色。企业走到哪里,这种文化就会带到哪里。
施耐德:
在中国,为中国,这是施耐德电气扎根中国发展恒久不变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更参与中国的每一步成长,相濡以沫,携手共进。
施耐德电气创建于1836 年,以钢铁制造业起家,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导者。一直以来,公司恪守创新、国际化和尽责的发展理念,
在时代发展的各个阶段为行业的变革和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公司的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4万名员工,致力帮助客户实现“善用其效,尽享其能”。
变革就是使命,施耐德电气坚信,在充满挑战的未来世界中,我们所秉承“善用其效,尽享其能”的绿色理念将开创新的历史,我们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更要成为改变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力量。
更多收获,更少消耗,是施耐德电气发展的愿景。我们提供产品,更提供智慧。投身中国,助力中国地区建设提质升级,传递绿色能效的理念和价值,与我们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期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耐德
施耐德、APC和梅兰日兰三者的关系是梅兰日兰、APC都是被施耐德收购了。
1981-1997年:施耐德电气抛开一些非战略活动,继续将重点放在电力工业上。为了贯彻实施这项战略,施耐德进行了几次战略并购:TE电器、实快电力和梅兰日兰分别于1988年、1991年和1992成为施耐德电气集团的成员。
①施耐德电气成立于1836年,总部位于法国,经过多年发展,其业务范围可再生能源、工业自动化,楼宇管理系统、配电等。品涉及电源开关、变频、电源、变压器1987年施耐德进入中国发展。目前已在中国设立多个工厂和分公司,负责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
②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Corp(美国电力转换公司)简称APC或是APCC总部位于美国,成立于1981年,业务涵盖住宅、数据中心、网络和电源等。
③梅兰日兰简称MGE,总部位于法国,创立于1920年,主营断路器、变压器和电源产品等。
扩展资料
一、施耐德电气基本介绍
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是全球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导者,1836年由施耐德兄弟创立。主要业务包括电力,工业自动化,基础设施,节能增效,能源,楼宇自动化与安防电子,数据中心和智能生活空间等业务领域。施耐德自1987年进入中国,助力中国地区建设提质升级,传递绿色能效的理念和价值,确立了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19世纪,施耐德电气从事钢铁工业、重型机械工业、轮船建造业;20世纪,从事电力与自动化管理业。在成立的170多年里,施耐德电气遇到过无数次挑战,也做过数次重大战略选择,集团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导者。
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为100多个国家的能源及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及网络、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数据中心与网络等市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住宅应用领域也拥有强大的市场能力。
施耐德电气积极的并购战略已经将 100 多个品牌纳入了它的版图。虽然其中的某些品牌已经消失,但是它们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却是构成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的基础。比如TE电器、梅兰日兰(Merlin Gerin)、美商实快电力(Square D)、美国电力转换公司(APC)等等。
二、梅兰日兰基本介绍
梅兰日兰创立于1920年,通过向市场推出一款具有革命意义的高压断路器而迅速赢得国际声望。从那以后,梅兰日兰的高压和低压创新技术不断改善着配电领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1920年,Paul-Louis和Gaston Gerin创立梅兰日兰公司;1992年被施耐德电气收购。
梅兰日兰(merlin Gerin)是法国施耐德电气的下属的配电品牌之一,也是世界上领先的配电品牌之一。“The Guiding System”(引导系统)是该品牌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其最初的形象剪影,并为其发展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美国电力转换公司(APC)基本介绍
自1981年3月成立以来,美国电力转换公司(APC)从关键电源保护领域产品的领先供应商发展成为关键电源及制冷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供应商,服务于住宅、数据中心和网络、建筑及工业市场。美国电力转换公司(APC)品牌在全球已成为顶级电源、制冷和管理解决方案的代名词。
2007年2月14日,施耐德电气收购了美国电力转换公司(APC)。通过将APC与MGE合并,施耐德电气一跃成为单相UPS系统市场的领导者(APC),三相UPS系统的市场领导者(MGE),以及关键电源和制冷市场的顶尖解决方案供应商。
“一倍、40%”。
这是一组被徐韶峰不断强调的数据。
8月13日,在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济南站,作为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效管理中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徐韶峰基于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数据,对未来20年,能源领域将发生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做出判断:一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会让全球能源消耗再翻一番;二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将会从20%提升到40%。
徐韶峰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效管理中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我们叫再电气化”,徐韶峰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这是一轮有着不同约束条件的能源周期:环境的可承载能力要求各类能源以一个更少排放,更高效率的方式被使用。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不仅正在成为能源高效利用的工具,重塑包括电气在内的各个行业流程,同时其本身又是电能消耗快速增长的原因。
已经拥有187年 历史 的施耐德电气曾数次站在产业变动的大周期前,并精准地做出了预测和调整,这一次,基于上述对全球能源周期的理解以及客户的现实需求,施耐德电气圈定的两个关键词为:数字化和可持续。
“我们始终坚信,数字化和可持续能够成为我们绩效进步的基石”,徐韶峰在上述会议上表示。
数字化需要落地带来效率的提高
“创赢·数字化未来”是此次峰会的主题,面对疫后经济复苏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数字经济逆势腾飞。愈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推动中国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在徐韶峰看来,电气化趋势和数字化转型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拥有许多交集,无法单独存在,两者的交集将会带来巨大的空间,“数字化和电气化交融的能源新世界蕴藏着无限潜能”。
徐韶峰认为:数字化需要落地带来效率提高,必须理解四维融合。
第一、能源管理与自动化融合。以前的能源是集中生产后通过一张大的电网输送到各地,现在出现了分布式新能源,迫切需要能源管理与自动化融合,以自动化的手段管理波动性和不平衡性。同时,能源管理也要与终端用户的自动化系统融合,帮助客户做到能源管理能力可视化,从而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稳定性和效率。
第二、纵向的终端到云端融合。包括物理层的互联互通,到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可视化、直到整个分析的数字化服务。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配电架构,是专门面向配电的开放且安全的架构。通过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应用、分析与服务三个层面,帮助配电企业收集和管理丰富数据,实现更高等级的资产管理、运营和维护灵活性。
第三、横向的全生命周期融合。即从设计、建造与交付,到运营和维护的融合,以今年推出的“预智”系列产品为例,它自带数字化基因,以出厂即互联的方式,在设计规划的阶段就开始考虑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满足客户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资产的运维效率。
第四、分散式管理到集成化企业管理的融合。以分布式新能源为例,尽管此类能源形态相对独立,并兼具能源产消者的角色,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系统的复杂化,也需要进行整合并集中管理,形成整体性、规模型的效率最优。
理解四维融合的最终目的在于理解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真正的诉求,从而帮助企业提高企业效率。
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技术围绕行业客户的真实需求,即效率的提高。过去5年中,施耐德电气在全球41个国家完成的230个客户项目的研究显示,实施数字化转型可帮助企业CapEx支出(工程支出与时间优化)降低80%,OpEx支出(能源消耗)节省高达85%。
徐韶峰表示,在一些具体企业的应用案例上已经能明显看到数字化带来的明显变化,一方面是单位的经济效应的提升,另一方面是数字化推动了能效管理,从而实现更环保的生产和有责任的增长。
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济南站的创新展区,新一代绿色智能中压开关柜GM Air SeT , RM Air SeT 和SM Air SeT 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该设备系列通过使用干燥空气代替传统的六氟化硫气体作为绝缘气体,结合并联真空灭弧技术,有效控制碳排放和提升成本效益。
六氟化硫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500倍,因此,业界一直在寻找六氟化硫的替代品。“绿色环保、低碳化代表着未来的趋势,推动整个 社会 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徐韶峰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施耐德电气正在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产品研发的每一个环节,助力电网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徐韶峰看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将成为中国新的增长潜能,利用数字化作为抓手,有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挖掘结构性潜能。此外,欧盟也提出了低碳增长的疫后经济复苏策略。更直接的一个迹象是:中国目前的一些重大保电项目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更具环保特征的设备。
徐韶峰认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真正支撑能源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上述新一代绿色智能中压技术即是施耐德电气十年技术积累的结果。另一方面,施耐德电气还在积极打造“朋友圈”,通过联合创新,推动智能化和可持续化的进程,比如在去年5月,施耐德电气即与国家电网一道,为国家电网连岛区域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岛项目提供与实施以智能环网柜-Smart PremSet为核心的智能化户外环网箱解决方案,助力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打造“五高一尖端”的全电气化能源服务示范岛项目。
“施耐德电气非常注重创新,不断推动技术和产品的迭代。一方面在原有产品上做提升,做持续性的创新;另一方面在不停地沉淀新的技术,做好新技术的储备”,徐韶峰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以数字化和绿色创新释放电网潜能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经济体,并维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这对电网的规模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诸如风、光电等新能源在电力中的占比正在快速提升,而这些能源具有间歇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将会极大的增加电网的波动性,这意味着中国的电网越来越需要像一只舞蹈的大象一样,即庞大稳固,又灵活可控。
在徐韶峰看来,这正是数字化的用武之地,数字化可以赋予电网智慧,适应整体的波动;同时还能够通过数字化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稳定性,比如通过大数据预判哪些设备或部件可能出现故障,在故障出现前进行维护,进行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维持设备的持久运行。
徐韶峰也察觉到,越来越多的电网企业、电力生产企业正在推进以数字化为核心的转型,其目标一是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二是提升企业实际的运营效率。
面对配电领域对电网可靠性、灵活性、数字化及供电质量的需求,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电网架构,拥有更加丰富的数字化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组合,助力用户保证供配电质量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电网灵活性、智能性,实现用户运维精益化,助力国网数字新基建,释放电网数字化潜能,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力点将是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而数字化将是实现两者同步发展的最有力工具。数字化能全面提高企业的运营和能源效率,节能增效,使经济效益和 社会 效益相互促进。”徐韶峰表示,“施耐德电气一直致力于充分发挥我们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联手企业和合作伙伴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增添动能。”
宋笛/文
施耐德电气公司作为一个专业致力于电气工业领域的电气公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实力,输配电,工业控制和自动化是施耐德电气携手并进的两大领域。施耐德电气的产品主要分为五大类:输配电、低压配电、低压终端配电、工业控制和可编程控制器领域的产品,遍布电力、基础设施、建筑和工业四大市场。自1836年成立以来,施耐德电气一直是法国的工业先锋之一。80年代以来,施耐德电气逐渐脱离了非电力业务,将战略重点重新聚焦于电气领域。从1988年至1996年间,施耐德电气完全拥有了四个具有国际领导地位的品牌:梅兰日兰、莫迪康、美商实快电力和TE电器。施耐德电气全球销售额超过97亿欧元,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拥有72,200名员工, 170多个生产厂家、150个客户服务中心及9000多个销售点。施耐德电气目前在中国已经拥有3200名员工,3个分公司,19个区域办事处,11家合资企业,以及4个物流中心,2个培训中心和1个研究发展中心,300多家代理商和全国性的销售网络。随着在中国业务的蓬勃发展,施耐德电气更加重视在中国的发展,并愿意以进一步的商贸合作为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更多信息,欢迎访问:www.schneider-electri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