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中国电科院都有哪些分院

醉熏的路人
冷艳的外套
2023-01-31 09:51:21

中国电科院都有哪些分院?

最佳答案
雪白的钢笔
微笑的白羊
2025-08-09 09:17:1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电科院)成立于1951 年,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 新能源研究所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下属从事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新能源发电接入系统运行、规划和控制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所,是国家电网公司新能源发电并网运行管理和规划的技术支撑单位。研究所下设四个专业研究室,分别是新能源并网仿真与分析研究室、资源评价与功率预测研究室、可再生能源发电实验室、新能源发电调度运行技术研究室。 为规范风电产业健康发展,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问题,国家能源局批准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建立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国家能源局关于设立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的通知》)。该中心将建设完善的风电仿真研究、风电试验数据库及数据处理和风电预测调度控制研究平台,实现对风电机组特性的检测和风电场并网特性的检测,为开展风电机组型式认证以及风电场的并网检测提供技术手段。风电试验基地具备风电机组全部特性的检测能力,具有国际最先进的风电电气测试手段,可以解决新生产风电机组产品的型式认证和入网检测问题,为风电入网检测制度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风力发电研究与咨询工作的机构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风力发电接入系统规划、运行和控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和其他相关部门委托的大

量风力发电方面的研究和咨询项目,完成了10多个省(区)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研究和100多个风电场接入系统分析项目。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国内最早开展风电机组特性检测的机构之一。2008年9月,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实验室认可资质,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国际互认可资质的风电检测机构。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二十余个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检测项目。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国内最早进行风电场功率预测与调度控制技术研究的单位,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已经在吉林、江苏、甘肃以及西北网省电力调度中心成功投入运行。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长期从事风能资源评估领域的研究工作,与国外知名机构,如丹麦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丹麦EMD公司、挪威WindSim公司以及德国Decon公司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选派多名技术人员赴国外学习、培训,建立了国内风能资源评估的专业团队。目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丹麦EMD公司和挪威WindSim公司在中国区域的技术支持中心。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大规模光伏并网系统研究的单位,目前已经完成西藏阿里地区10MWp光伏电站建设技术专题研究、石林66MWp光伏电站试验示范项目接入系统专题研究、石林100MWp光伏发电科研示范项目工程接入系统专题研究等项目。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着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包括中德政府技术合作项目——“风电研究与培训”、中德政府技术合作项目——“风能环境研究及培训中心”、中丹政府技术合作项目——“风能开发”,中国

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建立风力发电机组检测中心”。通过执行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风电研究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 风力发电关键技术研究 光伏发电关键技术研究 风力发电接入电网的系统分析 光伏发电接入电网的系统分析 区域电网新能源发电接入能力及发展规划 风电场控制技术研究 海上风电场接入电网关键技术研究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风能资源分析与风电场微观选址 风电机组特性测试 风电场并网特性测试 光伏电站并网特性测试 风电场运行情况后期评估

具体园区可从官网查询

最新回答
酷炫的电灯胆
冷艳的小鸭子
2025-08-09 09:17:15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接入电网后需要进行协调配合,保证安全稳定运行。

一方面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要求电网不断提高适应性和安全稳定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电网调度需要统筹全网各类发电资源,使全网的功率供给与需求达到实时动态平衡,并满足安全运行标准;电网规划需要进行网架优化工作,通过确定合理的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的网架结构和送端电源结构,实现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输电环节需要采用高压交/直流送出技术,提升电网的输送能力,降低输送功率损耗。

另一方面为了降低风能、太阳能并网带来的安全稳定风险,需要新能源发电具备基本的接入与控制要求。智能电网对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在接入电网之后的有功功率控制、功率预测、无功功率、电压调节、低电压穿越、运行频率、电能质量、模型和参数、通信与信号和接入电网测试等方面均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用以解决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标准化接入、间

歇式电源发电功率精确预测以及运行控制技术等问题,以实现大规模新能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深情的墨镜
老实的火
2025-08-09 09:17:15

因为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目前在用的自然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属于一次性的,等若干年后,这些资源都会枯竭,所以人类在找不同的可替代的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人类需要为子孙后代考虑,不能造成地球能源枯竭,让子孙后代没有资源可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接入电 网后需要进行协调配合,保证安全稳定运行。一方面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要求电网不断提高适应性和安全稳定控制 能力,主要体现在:电网调度需要统筹全网各类发电资源,使全网的功率 供给与需求达到实时动态平衡,并满足安全运行标准;电网规划需要进行 网架优化工作,通过确定合理的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的网架结构和送端电源 结构,实现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

淡淡的小蜜蜂
任性的雪糕
2025-08-09 09:17:15
新能源电力系统及其特征

随着以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的开发利用,接入电网的新能源电力比重日益提高。众所周知,电力的基本特征是难以大规模储存,电力的生产与消费必须同步进行。电力系统通过统一的调度指挥,使电力的生产跟随负荷需求的变化,保证电能的实时供需平衡。对于传统的电力系统来说,电力调度中心根据用户负荷需求变化对发电单元发出调度指令,发电单元执行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度指令改变发电负荷,满足用户负荷需求,维持电网安全稳定,保证电能质量。当发电侧的可调度容量难以达到负荷侧需求以及发生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的情况时,电力调度中心将采取切除用户负荷等措施,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传统的火电、水电、核电、油/气发电而言,发电单元一般具有良好的可调度性能。发电机组在一定的容量范围内可以按照电网调度AGC指令变更发电功率。因此,在发电装机容量可满足用户最大负荷的前提下,整个电力系统是可调可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区别于传统发电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的随机波动性。由于产生电力的一次能源来自于自然界空气的流动与太阳光的辐射,不仅不可储存,而且受到季节、气候和时空等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随机波动性和间歇性,因此,对于具有一定装机容量的新能源发电单元来说,其实际出力首先取决于现时刻的风力、太阳光强度的约束。当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化接入电网后,电力系统就必须在随机波动的发电侧与随机波动的负荷侧之间实现电力的供需平衡,保持电网的安全稳定。

新能源电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的能量密度低。例如:当风速为3m/s时,其能量密度为20W/m2左右,而太阳能即使是在天气晴朗的正午,太阳垂直投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密度仅为1000W/m2左右,这样使得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单机容量不可能过大。大量的小容量发电机组接入电网,使电力系统受控发电单元呈爆炸性增长趋势。截至2012年底,我国火电机组累计装机819.17GW,单机6MW及以上的火电机组总数约为6600台;同期,风电机组的装机总量仅为75.324GW,装机数量却达到了53764台,超过了火电机组数量的8倍。 按照我国风电装机2020年将达到200~300GW的预期,以目前风电的平均单机装机容量来计算,到时需要并入电网的风电机组数量将达到14万至21万台!随着新能源电力的规模化开发和电网中新能源电力比重的增加,使传统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性、可控性、安全性、整体性、智能化。进而将推动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以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将逐步形成新一代电力系统,即新能源电力系统。

虚幻的悟空
善良的裙子
2025-08-09 09:17:15
新能源行业总体前景都是很不错的,新能源行业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重点。

随着“十二五”即将结束,“十三五”发展目标与纲领陆续出台。近日,据媒体报道,“十三五”期间低碳环保将是主线。与此同时,在冬奥会的助力下,张家口将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提供清洁能源,并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上述利好事件下,预计我国新能源产业即将迎来爆发期。

新能源主要包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与汽车新能源等。近年,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十三五期间国家依旧“主打”低碳绿色,从产业角度来看,光伏、风电与核电等清洁发电产业将获得利好。

望采纳!

朴实的石头
完美的紫菜
2025-08-09 09:17:15
二次设备调试工作包含如下:

1、接线:连接远动机、后台服务器、公共测控和一切电气设备上测控装置的网线。

2、对点:效验电气设备上面的各个辅助节点是否一一对应。在电气设备上面操作看后台是否对应。

3、测控装置保护试验:用继电保护测试仪给保护装置加上电压和电流,看看保护是否能正确动作,主要看速断和过流保护。

4、单体调试:对单个设备(开关)进行分合闸、保护跳闸试验。

5、联调:对多个设备(开关)进行分合闸和连跳试验,目的是看看保护逻辑是否正确。

6、保护定值:由调度或者电力公司计算出各个电气设备的定值,然后输入到保护装置里面。

7、和调度对点:与调度核对遥测和遥信的点。

8、调试完成。我们常听说的四遥功能由远动系统终端RTU实现,它包括:遥测(遥测信息):远程测量。采集并传送运行参数,包括各种电气量(线路上的电压、电流、功率等量值) 和负荷潮流等。遥信(遥信信息):远程信号。采集并传送各种保护和开关量信息。遥控(遥控信息):远程控制。接受并执行遥控命令,主要是分合闸,对远程的一些开关控制设备进行远程控制。遥调(遥调信息):远程调节。接受并执行遥调命令,对远程的控制量设备进行远程调试,如调节发电机输出功率。一遥:指遥信功能。两遥:指遥信和遥测功能。三遥:指实现遥信、遥测和遥控功能。四遥:指实现遥信、遥测、遥控和遥调功能。具备遥控、遥测、遥信、遥调功能的系统。又称遥控遥测遥信遥调系统。四遥系统主要用于输油输气管线等分散目标型系统。中国已研制成通用分散目标型四遥设备。四遥功能即遥信(YX),遥测(YC),遥控(YK)和遥脉(YM)。遥信:要求采用无源接点方式即某一路遥信量的输入应是一对继电器的触点,或者是闭合,或者是断开。通过遥信端子板将继电器触点的闭合或断开转换成为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送入RTU的YX模块。遥信功能通常用于测量下列信号,开关的位置信号、变压器内部故障综合信号、保护装置的动作信号、通信设备运行状况信号、调压变压器抽头位置信号。自动调节装置的运行状态信号和其它可提供继电器方式输出的信号事故总信号及装置主电源停电信号等。

遥测:遥测往往又分为重要遥测、次要遥测、一般遥测和总加遥测等。遥测功能常用于变压器的有功和无功采集线路的有功功率采集母线电压和线路电流采集温度、压力、流量(流速)等采集周波频率采集和其它模拟信号采集。遥控:采用无源接点方式,要求其正确动作率不小于99.99.所谓遥控的正确动作率是指其不误动的概率,一般拒动不认为是不正确,遥控功能常用于断路器的合、分和电容器以及其它可以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场合。遥脉:通过使用脉冲信号向系统发送信息为遥脉,常用在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电能计量中。另:有些综合自化系统采用了遥调的概念。遥调常用于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的升、降调节和其它可采用一组继电器控制具有分级升降功能的场合。遥调属于遥控的一种。利用遥测技术实现远距离测量、控制和监视的系统。在遥测遥控系统中,测量装置和执行机构设置在受控对象附近,受控对象参量的测量值通过遥测信道发向远距离的测控站,而测控站的控制指令也是通过遥测信道发向执行机构的。遥测遥控系统是一类控制与通信密切结合的综合信息系统,其工作原理涉及信息传输和信息提取,包括采样定理、编码理论、多路复用、调制技术、同步技术、信号检测和估计等方面。遥测遥控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分支,它是在自动控制、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发展起来的,在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和军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凡是距离遥远、对象分散或难以接近的系统,都可以采用遥测遥控来实现集中监控和统一管理。最早的遥测遥控系统是机械式的,19世纪末出现电遥测遥控系统,称为有线遥测遥控系统。20世纪初出现无线遥测遥控系统。到了50年代又研制出脉码调制遥测系统,标志着从模拟式遥测系统发展到数字式遥测系统。70年代后由于微电子学和微处理机的迅速发展,数字式遥测遥控系统逐渐取代模拟式遥测遥控系统,并出现可编程序遥测遥控系统、自适应遥测遥控系统和分集式遥测遥控系统。现代航天遥测遥控系统的最大传输距离可达2.4亿千米,能传输每帧2.4×10比特的数字图像信息。航天测控系统已发展到利用一个微波波段的载波作为遥控、遥测、测距和测速的共同载波,称为S波段统一载波测控系统,使设备大大简化。

遥测遥控系统有两个分系统:遥测分系统和遥控分系统。实际上它们往往结合成有机的整体。一般遥测遥控系统都是由控制端、信道和被控端3部分组成。在设计和选择遥测遥控系统时一般应遵循准确度,可靠性,工作容量,抗干扰能力,动作速度,工作频段,通用性和经济性等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