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开个煤厂一年盈利多少

发嗲的路人
背后的摩托
2023-01-31 09:44:45

开个煤厂一年盈利多少?

最佳答案
等待的火车
冷傲的白开水
2025-08-09 09:18:23

正常年精煤120万吨的洗煤厂,如果自备流动资金的话大致6000-8000万利润,这是面对终端情况下,大致1.5亿流动资金配套土地厂房及设备5000万左右,也就是2亿!

具备条件:

(一)有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注册资本;

(二)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三)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设施和储煤场地;

(四)有符合标准的煤炭计量和质量检验设备;

(五)符合国家对煤炭经营企业合理布局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注意事项: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加工的煤炭产品,不实行煤炭经营资格审查。

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企业经营非本企业生产、加工的煤炭产品,应当向煤炭经营资格审查部门提出申请,取得煤炭经营资格。

煤炭经营资格审查部门依法对申请人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查,经审查具备煤炭经营条件的,予以批准,发给煤炭经营资格证书;不具备条件的,不予批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煤炭经营资格审查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人申报材料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完成审查工作。

申请人持依法取得的煤炭经营资格证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方可从事煤炭经营活动。

未取得煤炭经营资格证书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颁发煤炭经营营业执照。

煤炭经营资格证书不得伪造,不得买卖、出租、转借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转让。

煤炭经营企业设立条件变更的,应当到原煤炭经营资格审查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煤炭经营企业终止的,应当到原煤炭经营资格审查部门办理煤炭经营资格注销手续。

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据法人的内部规定担任某一职务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法人代表依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而产生,没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就不能产生法人代表。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法人,其法人代表可以有多个。法人代表对外行使权力都要受到法定代表人授权的限制,他只能在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职责范围内代表法人对外进行活动,他的行为不是法人本身的行动,而是对法人发生直接的法律效力。

最新回答
结实的小甜瓜
花痴的墨镜
2025-08-09 09:18:23

3000元左右。

根据道客巴巴发布的消息,一吨煤的利润在300元左右,10吨煤的利润就是3000元,根据煤炭的销售的需求不同,煤炭的盈利也不同。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友好的导师
凶狠的保温杯
2025-08-09 09:18:23

《国资报告》杂志2020年第12期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大雁镇,坐落着一家有着50年 历史 的煤炭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大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雁公司)。

和一些老的煤炭国企类似,在早期的发展阶段,大雁公司一度辉煌,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总量小、 历史 包袱重、资源局限等因素制约了企业发展的脚步,大雁公司逐步陷入亏损的境地,并被国资委列为挂牌督导的“特困企业”。

2018年以来,在新组建的国家能源集团的部署和指导下,大雁公司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相继开展了产业梳理、“三项制度”改革、 社会 职能移交等工作,企业卸掉了包袱,增强了活力,2019年同比经营性减亏4.5亿元,截至2020年10月末,大雁公司煤炭版块盈利10308万元,同比减亏15578万元。作为一家老煤炭国企,大雁公司通过改革脱困,迎来了转机和新生。

曾经辉煌 几度浮沉

大雁公司始建于1970年,成立之初,为中央财政直属企业,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后备安全的重任。在早期发展中,大雁公司曾一度辉煌,两次获得中国煤炭工业企业最高奖——“金石奖”,1992年,原国家能源部煤矿改革现场会在大雁公司召开,大雁公司被树立为全国煤炭行业的一面旗帜。

然而,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大雁公司经济总量小、人员结构不合理、办 社会 职能包袱重等弊端逐步显现。从1994年开始,大雁公司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多次调整,从中央财政直属到下放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再到下放呼伦贝尔市管理。2006年,大雁公司与鲁能集团重组,设立内蒙古鲁能大雁能源集团,2010年又随鲁能集团煤电板块划入国网能源开发公司。管理机构几经更迭,但大雁公司始终未能摆脱发展困境。

然而,正当大雁公司准备施展作为之时,适逢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结束,煤炭价格一路向下,煤炭企业亏损面一度达70%-80%,经济总量小、 历史 包袱重的大雁公司,难以承受市场动荡,亏损也仍在持续。

2015年,《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开启了国企改革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8月,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重组,并于2017年11月成立国家能源集团。新成立的国家能源集团,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内部改革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重点发力的方向,大雁公司也由此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多措并举 改革脱困

“企业不消灭亏损,亏损就消灭企业。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打好改革的攻坚战、歼灭战。这些当时国企改革相关会议上的新提法,提振了大雁公司改革的信心,也为我们打开了工作思路。”大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彭巍说。

根据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相关要求,在国家能源集团的部署和指导下,大雁公司奔着问题去,制定了新的改革思路和举措,推动企业改革脱困。

产业梳理。大雁公司在50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变革,在产业发展上做出了诸多尝试,但作为煤炭企业,大雁公司主业不突出,非煤产业散而杂,缺乏市场竞争力,经营风险也得不到有效控制。

针对上述问题,大雁公司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梳理分析,对于经营性单位,按照市场方向和盈利能力进行了撤并,相继注销了呼伦贝尔五泉山森林 旅游 公司、呼伦贝尔蒲公英茶业有限公司等非主业、非优势法人单位。对于公司内部的辅助服务机构,大雁公司则按照精简原则进行重组整合。

通过上述举措,大雁公司的处级建制由39个精简到22个,基层单位由21个减少到8个,法人单位由14家压减至5家。通过改革,大雁公司的主责主业更加突出,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为公司扭亏增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项制度”改革。富余人员多,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长期困扰大雁公司的发展。2012年划归神华集团时,大雁公司在册员工13524人,在岗职工10917人,其中40岁以上员工占46.1%,且员工文化素质偏低,本科以上学历仅占8%。大雁公司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也偏大,40岁以下的 科技 管理人员仅占17%,45岁以下的处级管理人员仅占15%。

“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有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坚决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大雁公司向全公司发出了号召。

在新一轮改革过程中,大雁公司将“三项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并与机构压减、 社会 职能移交、化解 历史 遗留问题等统筹谋划,从公司到厂矿,再到区队、班组,层层推进,逐步化解“症结”。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大雁公司对内部管理人员由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对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实质管理岗+项目研究岗”制度,实现了中层管理的“有上有下”,对中层以下管理人员则实行竞争上岗,实现“能上能下”。同时,大雁公司将公司机关由三级管理变为二级管理,以解决层级重叠、冗员多、组织结构运转效率低下等问题。

改革以来,大雁公司矿处级人员由143人减少到80人,减幅44%,科队级人员由777人减少到285人,减幅63%。管理人员竞争落选后自动转为操作岗,

“我们现在有30多个科级干部转成了操作岗,每天的工作,是到指定的地点,对皮带运输状态进行监测”。大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彭巍说。

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大雁公司打破原有的“大锅饭”分配机制,向部分人员的“奶酪”动刀,将有限的工资向井下、工程建设驻外施工等艰苦和价值创造岗位倾斜,普通在岗员工的工资差距达到4.7倍以上,采掘一线员工工资逐年增长24%,其他岗位平均增长4.8%。

同时,大雁公司将经营业绩与薪酬挂钩,将人工成本作为变动成本,由各单位职工在全年工作中通过增加效益、降低成本或创收“挣”出来,未完成考核利润指标的单位,则按照逐级递减的原则,由工资进行补充。最高补充额比例为:处级领导干部工资总额30%,科级管理人员15%,一般管理人员8%,操作岗位人员5%,努力激发广大员工价值创造的积极性。

“这样逐级降下来,一般不会影响工人的收入。另外,对于政策的执行,我们是比较坚决的。比如,去年我们就实实在在地把一家子公司的工资降了,这也体现了我们对经营指标刚性兑现的要求。”彭巍说。

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方面,大雁公司结合煤炭行业去产能和“处僵治困”相关政策,制定了内部退养、离岗待退、停薪留职、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畅通退出渠道,离岗安置3557人。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大雁公司地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属于典型的独立工矿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陆续承担了矿区供热、供水、排水、交通、环卫、绿化、物业管理等企业办 社会 职能,从业人员1200余人,每年负担费用1.2亿元。

独立工矿区、小政府大企业、 社会 职能多而杂、接收单位难以落实......一系列难题摆在大雁公司眼前。面对政策机遇,大雁公司主动作为,历经了三年多的攻坚,200余次的内外部会议商讨研判,签订协议28份,陆续实现了“三供一业”资产、职能、业务的移交,且较原定时间提前一年,规避了改造工期紧张、业务移交拖延等风险。

企业办 社会 职能的移交,卸掉了困扰大雁公司发展的 历史 包袱,为企业扭亏脱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大雁公司始终坚持将改革与员工关怀相结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富余人员再就业。比如,通过专业技术队伍向国家能源集团内部单位成建制划转的方式,安置2229人,通过“走出去”开展工程施工和生产运营,安置员工500余人。大雁公司还设立人才交流机构,对各单位精干优化后的富余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先后组织调剂了480余人流动到缺员单位。

“在全国上下决胜脱贫攻坚之际,大雁公司对于困难员工家庭的生活,及子女就学等均进行了帮扶,让产业工人同样实现脱贫、奔小康的梦想,同时也维护了深化改革过程中企业的持续稳定。”彭巍说。

改革感悟

经历了改革“阵痛”的大雁公司,打开了新的发展局面。2019年,大雁公司同比经营性减亏4.5亿元,2020年6月底,大雁公司实现利润5400万元,这是大雁公司多年来首次实现年中盈利。

首先是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开启了新一轮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其中关于企业办 社会 职能剥离、“处僵治困”等有关政策,为企业化解 历史 遗留问题,轻装上阵,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其次是国家能源集团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国家能源集团协调在呼伦贝尔区域的煤炭企业,建立“协同保供”机制,既能维护市场稳定,保障煤炭供应,又能利用市场化灵活定价方式提升煤炭价格,促进了大雁公司效益的提升。

此外,在资金支持方面,国家能源集团通过协助争取委托贷款,注入资本金,优化了大雁公司的资产结构,降低了资金成本。在产业发展、富余人员转移安置等方面,国家能源集团及大雁公司的兄弟单位均给予了大力支持,助力大雁公司改革脱困。

最后是大雁职工的精神和担当。大雁公司建企时间较长,区域性也较强,很多员工对企业都有很深厚的感情,在改革过程中,大雁公司的职工也做出了很多贡献。

大雁公司实施精简机构、压缩人员改革以来,大部分员工都要参与竞聘,有的参加过好几轮,甚至刚走向新的岗位,就要面对新的精简考试考核。还有的员工,要面临从科队级或者管理岗位转变到操作岗。

“虽然有这些困难,但大家都平稳地支持了公司的改革,保障了改革脱困过程中公司的基本稳定,从而为改革创造了非常好的内部环境。”彭巍说。

“十四五”再出发

目前,大雁公司扭亏脱困形势和员工队伍结构优化都取得了积极进展。2020年10月,国家能源集团对大雁公司和同在呼伦贝尔区域的神宝能源公司两个二级单位进行了管理整合。

根据国家能源集团的安排,两家公司管理整合后,要逐步向高质量发展推进,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家能源集团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专业化管理优势,实现资源贡献、管理统一、运转高效、低成本运营,带动大雁公司扭亏脱困、良性发展。

对于即将开始的“十四五”,大雁公司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规划,包括煤炭资源的绿色开发,煤矿的智能化生产和智慧化管理,打造生态园林产业,充分利用大雁公司在呼伦贝尔区域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挖掘土地资源利用价值等等。

“大雁公司将努力实现创效有基础、管理更科学、队伍更精干的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稳定盈利,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彭巍说。

国资报告小程序

爱听歌的向日葵
能干的冬瓜
2025-08-09 09:18:23
如何理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变化?

2018-07-01 20:42 来源: 经济日报客户端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数据显示,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98.3亿元,同比增长16.5%。

而国家统计局在2017年6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47.6亿元,同比增长22.7%。

如果把今年的27298.3亿元与去年的29047.6亿元相比较,绝对值减少了1749.3亿元,增速则放缓了6.02%。这是一个小学生都能计算出来的结果,为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却是“同比增长16.5%”?这一次,究竟是国家统计局因为统计失误“闹笑话”,还是其故意数据造假“糊弄人”?

统计样本库并非一成不变

要搞清楚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数据究竟是如何统计的?

从2011年起,国家统计局所指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也就是说,统计部门在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时,只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纳入样本库,其余企业则被排除在样本库之外。

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因此,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的标准,每年规模以上企业的样本库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具体来说,有些企业过去虽然不在样本库里,但上一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则下一年度就会纳入统计;有些企业在上一年度虽然是样本库企业,但当年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低于2000万元,甚至是关停破产,则在下一年度就会被剔除出样本库。

在这一动态调整机制的作用下,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标准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较小而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注(吊)销企业等变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服务业企业改交增值税且税率较低,工业企业逐步将内部非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剥离,转向服务业,也使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有所减小。这部分工业企业中,有的可能面临从规模以上企业中剔除,有的则需要对去年的利润数据进行相应的扣除。

正因如此,不同年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是不同的。2011年为32.6万个;2012年为34.4万个,2013年为37.0万个,2014年为37.8万个,2015年为38.3万个,2016年为37.9万个,2017年为38.5万个。在不同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也不相同。今年前个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372698,而在去年前5个月,这一数据为378959,比今年前5个月多了6261个。

“样本库的频繁变化,主要受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变动的影响。造成这一数据变动的最关键因素,是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统计师刘昕说。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通过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也在进一步规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每年定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范围进行调整,对不符合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要求的企业进行剔除。另外,统计执法检查发现,近年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越来越普遍,部分企业违反统计制度,将下属跨地区法人企业包含在本企业当中进行统计,造成同一法人在不同地区间和不同行业间,被重复统计。因此,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统计部门就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跨行业重复计算进行了剔重。

一年来的样本库有何变化?

那么,在工业企业的样本库中,这一年来究竟有哪些企业被剔除,又有哪些企业被添加进来了?有人说,规模以上企业统计范围永远是企业中相对优秀的企业,不优秀的已经被剔除名单。真的是这样吗?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样本库的动态的,样本的调整是常态化的,是有进有出的,不存在所谓的‘优胜劣汰’。”刘昕说。

根据记者梳理,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全国工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退出数量最多的行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纺织服装服饰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退出了3534家,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企业退出了596家。

钢铁和煤炭企业的退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去产能的持续推进是密不可分的。2017年确定的煤炭行业1.5亿吨以上、钢铁行业5000万吨左右、煤电行业5000万千瓦的去产能年度目标任务,均已超额完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随着去产能的持续推进,钢铁和煤炭领域的规上工业企业个数或将进一步减少。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服装,以及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等领域的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减少,既有上游成本压力加大,导致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利润变薄的因素,也与我国持续不断地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有关系。

此外,也有一些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大量增加。例如,规模以上金属制品业企业个数由2017年5月末的20753增加到今年同期的23458,增加了2705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单位个数增加了760个;汽车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403个;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382个;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291个;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148个。

利润数据该怎么比?

也有一些读者质疑,国家统计局在发布数据时,用的是“同比”。所谓“同比”,就是今年的数据和去年同期比较,为何结果不是-6.02%,而是16.5%?

其实,计算“同比数据”,不仅仅是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而是要与同样本、同口径的同期数据相比,这样的比较才能更好地看出趋势变化。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样本库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在此情况下,要计算得出“可比口径的增长率”,就不能简单地把今年的统计结果与去年的统计结果相比,而是要把今年的样本数据,与今年样本的上年数据相比较,才能得出“可比口径的增长率”。

为此,国家统计局会要求进入样本库的企业在报送当期数据的同时,也要上报上一年度的同期数据,以便进行汇总比较。举例来说,A企业在2017年没有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库,它的2017年数据在原来的数据库中是缺失的。今年,这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规模以上”的标准,则其在填报数据时,不仅要填报今年的数据,也要补充填报去年的数据。反之,如果B企业去年在样本库中,而今年因为去产能而被关停,则在今年数据采集中,统计部门就应该将B企业数据从样本库中剔除。

经过这样的补充或剔除,国家统计局不仅拿到了样本库中企业的今年当期数据,也拿到了去年的同期数据,这样就可以进行“可比口径的增长率”计算了。

按照这一方法,2018年前5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现利润总额是27298.3亿元,这些样本企业在去年同期实现的利润总额是23427.0亿,而非去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9047.6亿元。把27298.3亿元与23427.0亿元进行比较,很自然就会得出16.5%的增幅。

企业利润为何增长?

也有人提出,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明明减少了6261个,为什么利润反而增加了3871.3亿元?

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每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各不相同,不能习惯性地认为,企业的个数多,实现利润总额就一定多;企业的个数少,利润总额的规模就一定小。

今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继续降低;企业杠杆率也有所降低,国有企业去杠杆成效更为显著;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加快,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一大批企业在去产能中被淘汰出局,一大批“僵尸企业”市场出清,企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趋于减少。

而且,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钢铁、建材和化工等原材料加工利用行业利润增加,同时还带动了中下游行业的利润上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利润数据,与其他部门统计的相关数据总体趋势是一致的,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1-5月份,财政部发布的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9%,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9%,其中,钢铁、石油石化、煤炭等重点行业利润大幅增长,均高于收入增长幅度。从资本市场看,一季度A股非金融企业净利润增速为23.6%。

也有人认为,16.5%的利润同比增速,反映的是健在、存活下来企业的盈利情况,这必然会高估整体工业的盈利能力,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是否会产生误导?

“如果有高估的情况,就会有低估的情况。”有专家指出,一般来说,在经济下行期,规上企业的数量可能有净减少,这时候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是比较健康的,因此可比增速可能会高估整体的利润状况。在经济上行期,有新建企业达到规模以上,或者是有原有企业经营状况好而升级的情况,所以上行期的可比增速出可能会低估企业的盈利状况。而且,不管是规下企业入规,还是规上企业降级,都有上期的可比基数对应,其实对增速的影响并不大。(林火灿)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白宛松

相关稿件

关于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的说明

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5%

图表:2018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5%

2018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5%

图表:2018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5%

1至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驻外机构

电脑版 客户端 小程序 微博 微信 邮箱

注册 登录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京ICP备05070218号

拉长的毛衣
俏皮的热狗
2025-08-09 09:18:23
我来回答下吧

一般煤矿开采都会超过规定产量,比如你的采矿证是30W吨,一般少也能采50万,多则甚至上百万吨。

一般煤炭的生产成本并不高,要看你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是多少了,有的采一吨煤要交50,60的补偿费,我知道一个煤矿只交2元多,这是有差距的。但是一般来讲,采煤成本都不会超过100元。

至于利润,是极难测算的,因为你给我的数据太少。最重要的就是煤炭数据,比如煤层厚度、煤的发热量、采出来的是什么煤等等。如果是低热量的煤,一吨只能卖200多(08年价格),如果是高热量的炼焦煤,价格能达到700,800。这里面差距可就大了。

但是一般来讲,你这个煤矿如果投产,年利润绝对要在5000万以上,如果煤炭质量好,利润达到两三个亿也是正常的。

到内蒙和新疆买煤矿,核定产量为30万吨,自己建设的话,一般需要投资三四千万。内蒙、新疆采煤成本也不高。煤炭行业是暴利,一般不考虑开采成本。

至于销路,这是个大问题,我费点心,给你讲一下。

自从03年以来,煤炭价格暴涨,煤炭供不应求。在98年到01年的时候,4500大卡的烟煤价格还在80—90元每吨,利润稀薄,煤矿是求着人买煤。但是之后煤炭价格一路上扬,从120到160,到07年冬季,煤炭价格涨到200一吨。08年因为奥运会,国家大量关停小煤矿,煤炭价格暴涨到400多一吨。每吨利润高达300元以上,一个年产30万吨的中小型煤矿,年利润也上亿。

但是进入08年冬季,煤炭价格开始下滑。国际能源价格之中,石油是标杆,今年夏季,石油价格暴涨到147美元,但是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上周石油价格在35美元,下降幅度令人咋舌。如果煤炭也跟着石油走的话,4500卡的煤炭价格很可能要跌落回200元以内,甚至跌落回150。

煤炭反应比较迟钝,中国煤炭反应比国际煤炭反应更加缓慢,现在国内煤价虽然有下落趋势,但是下降幅度不大,估计09年、10年煤价会继续下行。不过,煤炭毕竟是资源,中国发展也十分迅猛,在2011年以后,甚至在更早的时间,煤炭会再度上扬。

总而言之,投资煤矿一定是有利润的,最多也就是从暴利降到一般利润而已。

切记,不可购买小煤矿,年产量不足15万吨的煤矿随时有被关闭的风险,建议买年产30万吨以上的煤矿,起码最近五六年之内不会被强制关停。

(私人建议:如果和政府关系不是极其强硬的话,是不可能弄到煤矿开采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