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欲拿下印度新能源车市场40%份额 计划2030年达成
易车讯 1月12日,比亚迪印度子公司高级副总裁桑杰・戈帕拉克里希南(Sanjay Gopalakrishnan)在2023年印度汽车博览会上受访时说,比亚迪希望到2030年能占领印度新能源车市场40%的份额。
受此消息刺激,比亚迪周四(1月12日)盘中一度涨超9%,报236.8港元,创四个月高。比亚迪正在加速布局中国以外的电动汽车市场,争取在世界汽车市场上获得更高的份额。
据称,比亚迪作为一家全球性制造商必须志存高远,而印度是个不错的发展选择,“因为人们认识到了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充电基础设施正在兴起。”
桑杰・戈帕拉克里希南表示,比亚迪将在2023年Q4推出其第三款电动车型海豹。比亚迪去年在印度推出了Atto 3 SUV,而计划今年在印度销售1.5万辆。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重磅上线!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云集,易车年度车型榜单新鲜出炉!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等你来看!
新能源交通工具有纯电动汽车、纯电动出租车、纯电动摩托车等等。
2030年新增新能源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于2014年开始执行,最初计划于2017年底到期,随后延期到2020年末,此后继续延期,本次会议举措也意味着2023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再度延续,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不减。
。现在电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出现,为我们这个不堪重负的地球带来了丝丝喘息,这些能源不仅可利用在回收,而且环保又卫生。
行业发展空间:
2020年12月,我国电动 汽车 保有量492万辆,据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中2025年电动 汽车 销量占比20%,以每年2500万辆的整车销量来看,预计2025年电动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与2020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25%,平均70度电/辆,则五年内将新增储能系统装机设备1400GWh,以售价1元/Wh计算, 新能储能市场规模1.4万亿元 。
目前市面上电池根据电解质状态不同大致可分为液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准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液态电池仅含有液体电解质,半固态电池以氧化物复合电解质为主,准固态电池以聚合物复合电解质为主,而全固态电池以硫化物复合电解质为主。
正极材料主要是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锰酸锂,钴酸锂等,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烯等。据ICC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四大正极材料总产量51.9万吨/+20.8%,其中磷酸铁锂材料表现强势,产量达到14.2万吨/+45.7%。钴酸锂与锰酸锂正极材料的产量分别为7.38万吨及9.2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8%及21.6%;三元材料产量增速最缓,仅7%,全年总量为21万吨。负极材料产量达到46万吨/+28%。全球负极材料市场继续向中国集中,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已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85%左右。
政策总结:
2020年3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确定将新能源 汽车 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原计划到2020年底结束。
2020年7月,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3部门在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 汽车 下乡活动的通知》,活动时间为2020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 汽车 企业给出让利,并在此基础上推出5000 元 的置换补贴,促进入门级电动车在三四线及以下地区替代低速车。 2021年工信部取消动力电池白名单,LG化学,SDI,SKI等外资将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2020年10月27日,《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技术路线图2.0》重点强调了总体能耗的控制。要求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乘用车总体百公里平均油耗分别达到4.6L、3.2L和2.0L。新能源 汽车 2025年渗透率达到20%,2030年达到40%;到2035年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则要达到50%以上,其中纯电动则将占到新能源 汽车 的95%以上,纯电动 汽车 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同时,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混合动力节能 汽车 分别要占到50%、75%和100%。也就是说,到2035年,我国新销售的 汽车 将有一半以上是新能源 汽车 ,其余全部都是混合动力的节能 汽车 。具体规划 下 表:
动力电池主流类型:
4680电池: 松下将于2021年为特斯拉制造4680圆柱电池,该电池直径46mm,长80mm,单体电芯型号比21700更大,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输出功率提升6倍,搭载该电池的电动 汽车 续航里程可提高16%,新电池每千瓦时成本降低14%。此外,4680电池采用全新“无耳级”技术,使得正负极流体与盖板/壳体直接连接,电流导电面积成倍增加,电流传导电流传导面积成倍增大,传导距离缩短,从而大幅降低电池内阻,减少发热量,可大大延长电池寿命,提高充放电峰值功率。马斯克还透露2021年下半年推出的特斯拉MODEL SPlaid三电机高性能版将配备全新结构电池组就包括4680锂电池。
百万英里锂电池:
特斯拉的百万英里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采用新一代“单晶”NCM532正极和一种新型先进电解质,采用单晶镍钴铝电极,镍含量达到50%,钴元素20%,并加入人造石墨,可使电动 汽车 持续行驶100万英里(约160万公里),目前特斯拉使用的电池寿命仅为50万公里,。该“超长寿命电池”实现装车后就算报废了还可以继续使用,对天气,地形等外部因素限制较小,能达到4000次充放电循环。该电池与宁德时代合作,将在中国首推。
通用 汽车 也表示正在开发使用寿命达100万英里的电动 汽车 电池,但尚未公布推出时间表。
蜂巢2020年推出两款无钴电池,其中一款产品容量为115Ah。电芯能量密度为245Wh/kg,电池使用寿命达15年或120万公里。
比亚迪量产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比传统电池提升了50%,电池使用寿命超100万公里。其正极是磷酸铁锂,属于磷酸铁锂电池范畴,系统能量密度140Wh/kg,续驶里程约600公里。不含重金属,减少环境污染;体积变小,侵占小。重量减轻,自损能耗降低;安全性提升,在高温、过充、挤压、针刺等情况下,降低电芯爆炸的概率。
NCMA超高镍电池:LG能源计划2021 Q2开始量产镍含量90%的NCMA电池,并向特斯拉供应MODEL Y及下一代车型,该电池能量密度为161Wh/kg,电池包容量77KWh,续航里程594km。国内华友钴业和格林美已经进行NCMA四元材料量产准备,华友钴业1月8日启动年产12500吨NCMA四元前驱体材料项目,建设周期两年。格林美的NCMA四元前驱体材料正在进行客户认证。
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正极(朝高镍三元方向)、负极材料(硅碳-蔚来或掺硅-上汽智己)其生产重点在负极材料,硫化物(CATL-2030年)和氧化物进展较快,样品正通过针刺测试,但还要做车辆测试,预计2021年下半年规模量产装车。固态电池中的固态电解质代替了液态电解质和隔膜,安全性好,充电时长短,单体能量密度(>350Wh/kg)和寿命(>5000次)都得以提升,但是固态电解液接触面积比液态差,导致其活性降低,导电率低,内阻大,因此采用创新架构模式,如双机架构技术、CTP、CTC、刀片电池可改善。但全固态电池想要规模化量产还需要5—10年。目前,法国Bollor、台湾公司、国内三家公司,台湾目前量产产量较小,且主要用于消费电子和可穿戴设备。
2021年1月9日,蔚来 汽车 在NIO DAY上发布了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的固态电池,计划于2022年四季度发布半固态电池包,届时其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达到360Wh/kg,电池包带电量也将由现在的100kWh提升至150kWh,但仍需使用电解液,隔膜等,属于半固态电池。但是电池行业去隔膜和去电解液,预锂化,无钴化技术仍是行业发展大趋势。
市场格局
(一)装机量
1月13日,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3.6GWh,同比累计上升2.3%。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38.9GWh,占总装车量61.1%,同比累计下降4.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4.4GWh,占总装车量38.3%,同比累计增长20.6%,磷酸铁锂回暖势头明显。 从市场竞争格局看,国内市场宁德时代独占50%市场份额,比亚迪占14.9%、中航锂电、国轩高科占比超过5%。全球市场宁德时代连续4年居第一位,市占率约24.8%;韩国LG化学市占率约22.6%;松下占18.3%;比亚迪、韩国三星SDI、韩国SKI装机量占比分别为7.3%、5.9%、5.1%。
2021最新装机量排名:宁德时代>LG化学>日本松下>比亚迪>三星SDI>SKI
(二)产能
宁德时代2020年-2022年非合资产能分别为90/150/210GWh,2025年完成扩产计划后约达到450GWh;LG化学目前产能120GWh,2023年底扩建至260GWh;SKI目前产能29.7GWh,计划2023年动力电池产能达到85GWh 、2025年超125GWh;2020年底比亚迪电池产能达到65GWh,2021年和2022年包括“刀片电池”在内的总产能分别达到 75GWh 和 100GWh。
目前产能:LG化学>宁德时代>比亚迪>SKI
规划产能:宁德时代>LG化学>比亚迪>SKI
(三)供应分布
国外市场日本松下为特斯拉主要供用商,后引入宁德时代和LG化学。国内造成新势力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为:蔚来 汽车 电池由宁德时代独供,理想 汽车 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小鹏 汽车 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威马 汽车 ,合众新能源的电池供应商就相对分散了。
A股相关标的最新消息:
宁德时代: 2020年2月至今追加近1000亿动力电池投资,新增布局产能300GWh,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将迈入TWh时代,而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有望在装机量和产能上稳拿第一宝座。
1月19日宁德时代公布两项固态电池专利:“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锂前体、中心原子配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应初混液;将硼酸酯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改性溶液;将反应初混液与改性溶液混合,干燥,得到初始产物;对初始产物研磨、冷压、热处理得到固态电解质。该专利制备法可以显著提高固态电解质电导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一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及掺杂于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中的硼元素,且电解质片表面任意位置的硼元素质量浓度B0与距离该位置100μm处的硼元素质量浓度B100的相对偏差(B0.B100)/B0不超过20%,可有效降低阴离子对锂离子的束缚作用,提升锂离子的传输能力;同时提升掺杂均匀度和电导率,降低界面阻抗,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比亚迪: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比亚迪多款电池领域专利,其中包括“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固态锂电池”,该专利提供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该正极材料可同时构建锂离子传输通道和电子传输通道,极大的提升了固态锂电池的容量发挥,首圈库伦效率,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性能。“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离子电池”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安全性差的问题。“一种凝胶聚合物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表明比亚迪在半固态电池领域已有进展。
国轩高科: 1月8日发布新产品磷酸铁锂210Wh/kg软包单体电池和JTM电池磷酸铁锂210Wh/kg软包单体电池是全球已经亮相的磷酸铁锂体系单体能量密度最高的产品,搭配自主研发了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高克容量硅负极材料和先进的预锂化技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三元NCM5系水平,JTM中J是卷芯,M是模组,该产品电池材料大幅精简,制造过程大大简化,电池性能大幅提高,综合成本显著降低,电池包适应性大大增加。
与大众合作开发的MEB项目兼顾三元和铁锂两种化学体系的标准MEB模组设计,预计2023年实现量产供货。
欣旺达: 2019年4月收到雷诺-日产联盟的供应商定点信,未来七年内向其提供达115.7万台 汽车 使用的混合动力电池,保守预计订单金额将超过百亿元。2020年6月,日产宣布将与欣旺达合作共同为e-POWER系统开发下一代车载电池。
亿纬锂能:1月19日,亿纬锂能宣布荆门圆柱电池产品线开始投产,达产后圆柱电池年产能从2.5GWh提升至5GWh,年产数量达4.3亿颗,该系列电池将用于电动自行车。
孚能 科技 : 孚能 科技 是国内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未来合计产能达120GWh,其中2021年开工建设不少于20GWh。
易车讯 近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方案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为达到这一目标,需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针对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可以通过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三方面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其中,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应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提升铁路系统电气化水平。
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国家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12月30日,第二十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正式开幕。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年度收官之作,广州车展伴随全国各地复工复产如约而至,释放出汽车行业强劲复苏的信号。
不久前正式达成1500万整车销量的东风日产,携旗下品牌全系车型悉数登场,向外界宣告三品牌协同元年,电驱化战略布局全面提速。其中,日产品牌将坚持纯电、e-POWER双线并举的电驱化路线,于2023年推出包括ARIYA艾睿雅标准续航版本、全新一代奇骏e-POWER在内的“电驱新品风暴”;启辰品牌也正式发布新能源转型战略,并推出基于启辰V-π原生纯电平台打造的首款概念车型Ve concept,以及启辰DD-i超混动技术的首款车型启辰大V DD-i超混动。身处激烈变革的汽车市场,东风日产率先启动新能源转型,通过加速推进电驱化产品布局和技术创新,开创更美好的电驱化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展会上,东风日产以“电驱”为核心,打造出“电驱·心动之城”的未来城市地标,彰显“科技与自然共生、生活与艺术融合”的理念,充分展现东风日产电驱技术先进、实力强劲的行业领先形象。
全面拥抱电驱化 迎战新能源黄金十年
历经过去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不仅在规模上领先,而且在活力上也领先。从连续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位居全球第一,到市场渗透率提前突破30%,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路高歌猛进,电驱化的变革浪潮不可阻挡。
作为中国市场变化的勇立潮头者,东风日产率先转型,以绿色低碳与数字智能为抓手,以“多品牌 多赛道”为发展战略,以1500万用户基盘为企业“护城河”,形成日产、启辰及英菲尼迪三大品牌的聚力与合力,利用燃油、纯电、e-POWER三大动力组合拳,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加美好的“人·车·生活”。
东风日产在今年发布了“合·聚·势乘风行动”,旗下三品牌正式以各自全新的定位和战略迎战市场竞争。未来5年,东风日产旗下日产、启辰、英菲尼迪三个品牌将投放超过20款新车,覆盖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到2025年,东风日产将在9款车型中,部署包括Zero Emission纯电和e-POWER混动在内的电驱化技术,使电气化车型销量占比达到40%。
日产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拥有深厚积淀,根据“日产汽车2030愿景”,日产汽车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2万亿日元,加速推进电驱化产品布局和技术创新,到2030财年推出23款电驱化车型,包括15款纯电动车型。到2030财年,预计中国和北美市场的纯电动车占比超过40%。面向年轻化的启辰品牌,将成为“绿色先锋”,从2023年开始,导入多款新能源系列产品,全面向新能源转型。英菲尼迪的高端产品运营,将服务东风日产高端客户群体。
“面向未来,在先进科技和人文温度的融合视角中,东风日产电驱化转型的序幕正式开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山口武表示,日产纯电全能旗舰ARIYA艾睿雅宣示了东风日产电驱化转型的战略决心,ARIYA艾睿雅源自日产全球顶级原生纯电平台——云图专业纯电平台,实现纯平、纤薄的电池舱,短前后悬的创新车身设计,带来更极致的车辆底部空间利用率、以及超越同级车的开放舒适空间。同时,e-4ORCE雪狐电四驱、623KM CLTC精准长续航、9重物理结构防护,众多的产品价值真正做到让消费者“安全不担心、智能不晕车、舒适不疲劳”,让用户舒适灵活地穿越到电驱未来。以ARIYA艾睿雅为开端,东风日产通过全面电驱化的战略布局,探索人本电驱的跨时代密码,塑造穿越周期的底气,引领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坚持多元动力并行的电驱化路线,加速布局电驱产品矩阵,在2023年春季,东风日产计划推出4款电驱新品,届时必定将掀起一场电驱新品风暴。当用户思维改写了汽车价值定义,东风日产怀揣人本电驱的理念和初心,以造风者姿态宣示日产电驱化转型序幕的开启,迎战新能源的下一个黄金十年!
快乐启辰再出发 “先行军”启辰ALL IN新能源
启辰向来是东风日产智能化、电动化的先行军和探索者,其依托东风日产1500万的强大体系实力,日产75年电动车研发经验加持,以及<a href="https://car.yiche.com/dongfeng-27/" title="东风" da
销售市场上的油价转变起伏一直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近些年,油价一直处在上涨的情况。依据新况可以了解,在5月30日前后左右油价又将迈入上涨,这可能是2022年油价第九次上涨了。足够见得,如今的汽车销售市场,已经慢慢向着新能源技术的智能化汽车方位变化之中。
针对有车一族而言,油价的变动是她们所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终究把油满油动则几百上千的价位针对很多消费者而言全是算不上太轻轻松松的。销售市场上的油价转变起伏一直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近些年,油价一直处在上涨的情况。依据新况可以了解,在5月30日前后左右油价又将迈入上涨,这可能是2022年油价第九次上涨了。
中国销售市场的油价弹性系数上涨了7.93%,油价预估会上涨300多元化,油价很有可能会上涨0.3元上下一升的价钱。总体计算下来,在我国的燃油价格在一年内已经发生了九次变化,整体下来展现上涨发展趋势。以家庭用的汽车50升机油箱为规范,满油大约必须多支付20元上下,这针对消费者而言是一笔很大的压力了。
虽然中国是具有着很多化石能源的电力能源强国,可是针对原油的要求依然是紧俏的。2022年第一季度进口的石油达到1.71亿多吨,进口的成品油批发达到797.5万,总体的需求十分巨大,这也造成油价一直居高下不来。还有一个缘故是新能源汽车的推送与兴起,新能源汽车做为主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新式汽车现在可以说成可谓是正旺,遭受我国充裕的现行政策支撑点。
由于如今可谓是正旺,很多人把眼光放在了新能源汽车上。新能源汽车采用电池充电的方式,毫无疑问是为消费者节约了许多电力能源花费。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也节节攀升,只是在2022年4月的市场渗透率就达到25.3%。足够见得,如今的汽车销售市场,已经慢慢向着新能源技术的智能化汽车方位变化之中。
新能源汽车应用的是绿色能源,恰好满足目前的销售市场及其发展趋势要求。依据测算,预估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覆盖率乃至有可能会做到40%,足够见得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但是买了新能源汽车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种问题也慢慢出现在每个买车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最先要面临的安全隐患与问题便是针对新能源汽车有关的损患及其商业保险问题。大家都知道,一款汽车要维修的那时候的购买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可是由于有着完备的商业保险系统软件,可以在一定水平上减轻消费者的迫在眉睫。而新能源汽车的专享汽车保险等设定还并没有健全,汽车一旦发生撞击等安全事故,电池设备等拆换针对消费者而言可以说成大量的压力了。
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做为来日可期的一个新的产品品种,一个新的领域全是十分让人期盼的,大家针对新能源汽车所提供的期待也是很高的。将来新能源汽车会如何发展趋势,使我们翘首以待。
因为在之前的时候,提起新能源车,也就是纯电动 汽车 。相信不只是我,包括很多人在内都会联想到老年代步车。
而随着特斯拉、蔚来 汽车 等造车新势力的不断崛起,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纯电动 汽车 。这些车企所生产出的纯电动 汽车 ,不仅仅是外观大气 时尚 ,更重要的是这些车型的配置更加的智能,性能也更为强悍。
再加上对于新能源车的免购置税、不限行等一系列的政策倾向,近两三年新能源车市场发展可谓十分的迅猛。
确实,相比传统的燃油车,新能源车也更加的环保。对于那些有条件充电的消费者来说,使用成本也更加的低廉了。
于是,早在2018年全球有很多国家宣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其中荷兰和挪威是2025年,美国加州、德国和印度是2030年,法国和英国是2040年。
与此同时,更是有不少车企也相继宣布禁售燃油车。根据网上流传的信息,来自瑞典的沃尔沃更是宣布将在2019年停止生产销售传统内燃机车。菲亚特克莱斯勒也宣布在2019年开始,玛莎拉蒂以及生产电动和混动车型,Jeep品牌在2021年将全面生产纯电动车。捷豹路虎紧随其后,也称在2020年捷豹路虎旗下车型为电动或混动车型。奔驰、福特、大众、丰田和长安等车企也宣布,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也都在2030年之前。
消息一出,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顾虑重重,不知道该买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
客观的说,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新能源车虽然可以享受一系列的福利,但也确实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续航里程缩水、容易发生自燃、更换电池成本高和二手车保值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购买一辆燃油车还是觉得更加的踏实。但是对于什么时候禁售燃油车,也存在很大的疑惑。
在9月16日召开的全球新能源 汽车 供应链创新大会上,这个问题有答案。
相关专家表示,我国的新能源发展技术路线图总体目标是2035年节能 汽车 与新能源 汽车 各占50%, 汽车 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准确的说,2025年我国的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占车市总销量的15~25%,2030年提高至30~40%,2035年实现50~60%。
那么也就是说,即便是到了2035年,传统燃油车的销量占比还是能到40%左右。
所以,在最近20年内,基本上不要担心买不到燃油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