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对能源的影响
从中长期看,俄乌冲突将加速能源替代和能源转型的步伐。石油、天然气市场的不稳定已经使欧盟和亚洲等国家意识到寻找替代能源的紧迫性,各国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治意愿显著上升,未来各国的政策设计和资金都可能加大向可再生能源倾斜。
作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生产国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俄罗斯在全球能源供应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在地缘政治风险和市场担忧情绪的刺激下,世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随着冲突的持续以及西方与俄罗斯之间制裁和反制裁的不断升级,全球能源市场和能源格局将发生深刻改变。
一、全球能源价格短期内将保持高位震荡
俄乌冲突以及美欧等对俄实施制裁,刺激了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加深了各国对于能源安全的担忧。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石油价格就已出现巨大涨幅。随着全球经济反弹,石油需求出现强劲增长。但疫情导致的投资缺乏以及欧佩克+大规模减产,使得世界石油供应呈现疲软态势。全球石油市场的供需矛盾,导致去年石油价格迅速上涨。俄乌冲突则进一步加剧了油价上涨的趋势。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经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产品;欧盟出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在能源领域的对俄制裁方面采取了保守态度,然而欧盟扩大经济处罚的意愿正在上升。
为了抑制油价,国际能源署(IEA)成员国连续两次采取集体行动,从其紧急储备中释放了总计1.2亿桶石油,石油价格一度回落。然而,俄乌冲突局势的不明朗随时会使油价再度攀升。对于世界主要的石油进口大国,如欧洲国家、中国、日本等,油价上涨将使其经济承受巨大压力,增长受到拖累。
受冲突和制裁影响,天然气和煤炭市场也处于持续紧张和波动状态。天然气价格今年以来一直保持上涨态势。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天然气价格在俄乌危机爆发前已经大幅上涨。冲突爆发以后,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 ——TTF基准荷兰天然气期货价格最高时一度飙升至近330欧元/兆瓦。
俄罗斯是欧洲天然气的关键供应商。为了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欧洲国家正多方寻求增加从其他地区采购液化天然气。由于欧洲的强劲需求,目前全球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几乎已达到极限。4月19日,美国液化天然气期货价格达到7.8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高位,是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纪录。尽管美国市场液化天然气价格远低于欧洲和亚洲市场,但其相对于欧洲和亚洲市场的折价幅度一直在缩小。
二、俄罗斯能源供需体系将遭受重大冲击
受冲突和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未来可能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许多运输公司拒绝运输俄罗斯原油,使得俄罗斯石油的运输成本大幅提高。地缘政治因素也推动了国际资本大规模撤出俄罗斯能源产业。随着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壳牌、英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等国际能源巨头退出俄罗斯市场,俄罗斯能源贸易的空间将进一步收缩。目前,俄罗斯约60%的石油出口流向欧洲,另外20%流向中国,俄还是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大多数前苏联国家石油的重要供应国。IEA预计,由于美国及其部分盟国的制裁,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将进一步下降。4月以来,俄罗斯每天约有70万桶的原油生产被关闭;从5月起,可能每天有近300万桶的石油停产。
三、欧盟将加速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
俄罗斯在2021年提供了欧盟天然气约45%的进口总量,有几条输气管道都是经由乌克兰通往欧盟国家。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为了保障欧洲能源安全,欧盟正在极力寻找俄罗斯以外的能源供应来源。IEA专门针对欧盟发布了10条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计划,包括停止与俄罗斯签订新的天然气供应合同、用替代来源的天然气取代俄罗斯的供应、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部署,以及增加生物能源和核电站的发电量等。欧盟也于2022年3月8日提出《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REPowerEU)。根据该计划,欧盟将通过从“开源节流”两方面逐步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一是增加俄罗斯之外的供应方的液化及管道天然气的进口,同时增加对生物甲烷和可再生氢的进口;二是提高能效,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及电气化水平。在天然气进口方面,欧盟加大了与美国、挪威、卡塔尔、阿塞拜疆、阿尔及利亚、埃及、韩国、日本、尼日利亚、土耳其、以色列等伙伴的合作。意大利已与阿尔及利亚签署增加天然气供应的协议。预计在2023~2024年间阿尔及利亚对意大利的天然气供应量将达到每年90亿立方米,约是意大利从俄罗斯进口的1/3。欧盟还计划积极开展与中亚和里海国家的天然气跨境合作,分别建设了跨安纳托利亚管道项目和跨亚得里亚海管道项目,以降低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过境依赖。
四、美国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
如果欧洲减少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将是美国。欧洲领导人承诺在未来十年左右大幅增加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采购。2021年,美国等向欧洲供应了2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根据美国和欧盟近期签署的天然气供应协议,在2022年,美国将与国际伙伴合作确保欧盟市场在2021年基础上再额外获得至少15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这意味着美国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将增加2/3。协议还提到,美国全力支持欧盟的REPowerEU计划,实现欧盟提出的2030年前每年进口50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的目标。可以预见未来欧盟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依赖将会大大加强,欧洲买家、亚洲及其他地区买家争夺全球有限的液化天然气供应的竞争也将加剧。
五、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将加速
从中长期看,俄乌冲突将加速能源替代和能源转型的步伐。石油、天然气市场的不稳定已经使欧盟和亚洲等国家意识到寻找替代能源的紧迫性,各国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治意愿显著上升,未来各国的政策设计和资金都可能加大向可再生能源倾斜。一是太阳能、风能和热泵的部署有望提升。根据欧盟2021年7月发布的“Fit for55”能源和气候一揽子计划,到203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比例将达到40%。欧盟委员会预计,按照计划部署,如果2022年屋顶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年发电量增加15太瓦时,可以额外节省25亿立方米天然气。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法案》(EEG)规定,到203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将占到电力需求的80%,到2035年将达到100%。德国还计划安装 600 万台热泵,用电力代替天然气为建筑物供暖。二是核能发展可能加速。在2021年底召开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多数经济体对核能发展持乐观态度,缔约方承诺将提升核能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作用。IEA预计,到2050年,90%的发电将来自可再生能源,风光电的份额将占到近70%,其余大部分需要由核能来提供。当前,围绕核能是否应归类为绿色能源在欧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2021年底爆发的能源危机以及今年爆发的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安全挑战,使得德国淘汰核能的步伐可能放缓。三是全球对电池储能系统、海上风能、低碳氢、碳捕获和储存等低碳技术的关注度将上升。储能在许多国家的政策框架中的作用将变得更加清晰。
俄乌战争对A股冲击预计有限。俄乌战争进一步全面升级的概率并不高,战争后续最可能存在两种状态:(1)战争短期内结束;(2)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历史上两次战争均在较短时间内结束,对于A股冲击有限,战争期间市场短暂下跌后迅速反弹。而若战争陷入胶着,俄乌之间的区域战争对于中国经济也并无较大的直接影响,甚至可能促进中俄贸易以及海外资本转向中美等更安全的市场,对A股冲击预计也有限。
行业配置:把握低估值与资源品机会。历史上俄罗斯及其邻国战争中,高估值、成长板块跌幅明显(高估值指市盈率分位数在60%以上),而低估值、必选消费品和资源品通常表现占优。无论战争短期结束还是长期胶着,A股高估值、成长股都将面临压力,低估值、必选消费等则可能受益,同时俄乌冲突或将抬升资源品价格,利好资源品板块。但相较于短期战争,战争胶着下高估值、成长板块受到的压制或更具持续性,能源价格也有更强的持续走高的可能性。低估值与资源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行业配置建议关注(1)受益于价格抬升的资源品以及航运:有色金属(铜、铝、镍)、石油石化、煤炭以及航运;(2)“稳增长”驱动下持续受益的低估值行业:银行、地产、保险。
乌东事件对能源市场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为乌东危机会冲击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而且会让原油的价格上升到最大的高度。
一、乌东事件
乌冬事件表面上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之间的冲突,但小编认为实际上是乌克兰内部的问题,毕竟乌克兰在历史上一直处于东西两国力量的拉扯中。在2014年的时候,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就开始了,因为2014年的时候,乌克兰爆发了战乱,俄罗斯也出兵占领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不过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这次的民众演讲时公开表示支持乌东顿涅茨克州以及卢甘斯克州的独立地位。但有很多的西方国家对于俄罗斯这次的动作表示谴责,尤其是美国直接宣布对俄罗斯的金融进行制裁。小编认为乌东事件的导火索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过于滞后,因为乌克兰在独立后就推行了休克疗法,很多的企业都倒闭了,而且货币也逐渐贬值,社会动荡观,所以才爆发出了无痛事件。
二、乌东事件的影响
小编认为乌东事件会带来很多的影响,比如让北约又再度的活跃起来,而且俄罗斯也会承受来自西方很多国家的压力。除了乌东事件,除了对能源市场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之外,其实对足球赛事也会造成一些影响,因为乌克兰国家的足球队是非常厉害的,一旦涉及到了体育层面,小编认为这个队伍可能无法再为乌克兰国家效力了。小编认为体育比赛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和平的环境,而乌东事件爆发后,让体育赛事受到了强烈的影响。
最后,乌东事件的最终走向会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小编相信任何人都是不希望看见战争的。
我个人认为一方面会导致北欧的天然气价格急剧飙升。另一方面会对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产生冲击。
此次乌克兰东部的危机,如果引起了俄罗斯的军事干预,都会影响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天然气价格。由于俄罗斯境内天然气产量丰富。欧洲许多的天然气供应都是由俄罗斯进行专属控制的。一旦天然气价格上涨,同属于重要能源之一的石油,也会因此产生价格上涨的情况。
一:这件事是怎么回事?
据媒体报道称,由于乌克兰国内东西部之间一直存在的潜在矛盾,目前乌克兰东部已经有两个地方宣布成立独立国家。乌克兰政府认为这是对于国家主权的干涉,而俄罗斯则宣布与这两个国家签订保护盟约。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情况之下,乌克兰很有可能爆发相应的武装战争。由于俄罗斯是欧洲主要的天然气供应国,战争的发生会导致欧洲方面对于能源的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
二:乌东危机会导致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产生短缺。
因为俄罗斯本国的天然气资源丰富,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天然气供应都是由俄罗斯进行管道铺设和传输的。此次乌克兰的内部矛盾,一旦俄罗斯准备进行武力干涉。就会使欧洲内部的天然气供应产生短缺现象。同时欧洲的电力价格也将飙升。所以此次欧洲在乌东危机的表态上,是希望两国间能够和平谈判。以减少武装战争对于天然气价格的冲击。
三:乌东危机会冲击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
由于俄罗斯是OPEC+联盟的重要参与国之一,OPEC+联盟本身是为了协调全球能源市场而建立的联盟。俄罗斯作为联盟里数一数二的主要资源国,参与战争不仅会对天然气价格产生冲击,也会对能源市场里另一重要的资源原油产生非常强烈的影响。
【拓展资料】
俄乌地区是全球石油、天然气、谷物、金属、化肥、稀有气体等商品的重要出口地,也是欧洲上述商品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俄乌冲突及美欧对俄罗斯制裁将大幅减少俄罗斯商品出口,从而推升相关商品价格。概念股为天然气石油等等。
2021年俄罗斯在全球原油和天然气出口中的份额分别达到11.3%和16.2%,在欧盟原油和天然气进口中的份额分别达到27%和35%。俄乌地区在全球小麦和玉米出口中分别占据26%和20%的份额,在欧盟小麦和玉米进口中的份额分别达到30%和50%。概念股为一些农业股。
俄罗斯在全球镍、钯、铝和铂的出口中分别占据49%、42%、26%和13%的市场份额,也是重要的钢铁和铜出口国。钯是制造传感器、内存所需的重要金属。所以一些半导体可能会在涨价需求。
根据Bloomberg资讯,俄罗斯是全球钾肥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2021年产量约90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9.9%。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中国进口俄罗斯氯化钾225万吨左右,占中国总进口量的30%左右。此前白钾已宣布其出口遭遇不可抗力。
“战争”概念股很多人多多少少这几天可能都有了解,不过现在局势还不明朗,尤其是战争这种事情非常难预测,即使参与也要轻仓参与,最多一成就够了,最好的选择还是控制仓位,低吸,反弹高抛。战火不在我们这边,另外有护盘资金在,不用太担心。
考虑到自2021高峰期以来,市场平均回落了20%—30%,目前的估值水平总体上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短期内不可能排除向上反弹的可能性。总体而言,2022年的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面临着一个艰难的环境。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2022年的预期投资回报率,选择繁荣程度较高的行业和公司,防止基本面明显恶化的行业和公司。
在结构方面,建议关注中期利润增长和上升行业的配置和成本绩效。一是半导体、新能源、储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与高质量转型相对应的科技创新和绿色升级产业;第二,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部门。从历史经验、原材料价格的传导和本轮通胀上升的特征背景来看,石油石化、煤炭、有色金属、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门将受益。
对于市场的急剧下滑,万和证券分析称,一方面,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的变化再次影响了国际供应链。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中国面临更大的进口通胀压力;另一方面,许多地方的疫情反弹,对消费和投资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预计市场仍将专注于寻求底部。在这个时候,不应该有太多的行动。我们需要等待稳定增长政策的实施和不确定性的消散。
山西证券认为,在市场持续大幅下跌的情况下,部分板块估值已进入合理区间,这为配置高繁荣主线提供了机会。然而,在多重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预计短期内市场仍可能由动荡的结构性市场主导。目前,建议关注预期会从通货膨胀趋势中受益的商品部门,但同时,也有必要考虑具体目标是否完全实现了价格上涨的预期。建议关注市值和市场增长中既有防御潜力又有估值修复潜力的目标,等待繁荣的回归。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全球很多国家都是进口这两个国家的粮食,中国有30%的玉米是进口乌克兰,超过5%的小麦进口俄罗斯。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粮食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今,俄乌冲突让全世界人的心都提起来了,加上昨日小麦等农作物价格大涨,大家纷纷开始担心俄乌冲突或许会引发粮食危机。
中国官方这是想告诉消费者,不用过于担心粮价波动,国家粮食市场目前还在可控范围内,并且抗风险能力随着粮食库存的增加也有所增加。况且,昨日中国海关已经发布相关公告,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所以中国的小麦供给还是保持稳定不变的。
不过,俄乌局势影响范围极广,我国还是有一些地方会被影响到。中俄输油管道虽然没有被影响,但原油市场价格一升再升,直接破百,所以我国石油价格也会有所上升。小麦有了俄罗斯的供给应该还算稳定,玉米可能受乌克兰供给因素不稳定,价格或有小幅波动。
此外,俄乌冲突还会影响到全球芯片的供应。因为制造芯片的两大材料金属钯和电子特气分别掌握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手中,俄乌冲突很有可能使得这两种材料供应价格上涨,从而导致芯片价格上涨。
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保障粮食安全有底气。去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调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抓好春耕生产对于确保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各地正全力以赴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力争夏粮再获丰收。加大政策供给力度,适当提高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为粮食生产再丰收提供有力支撑。
粮食进口是保障国内粮食稳定供应的重要渠道。去年我国进口粮食1.65亿吨,其中第四季度超过3600万吨,有相当一部分将增加今年的市场供应。今年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粮食进口稳定性面临巨大挑战。近日中国海关总署连续发布公告,允许从缅甸进口玉米,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进口来源地的拓展,有利于确保粮食进口的稳定性。
仓廪实,天下安。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保供稳价的物质基础扎实。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总量大、分布广、比重高,库存占比超过70%,能够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小麦和稻谷连续多年产需平衡有余,现有库存在满足口粮消费需求的基础上,还有较多富余,能够用于其他消费。玉米库存同比增长近10%,其中政策性库存进一步充实,企业商品库存增加较多,粮食库存结构更加优化,保障粮食安全的层次更加丰富。
面对国内外复杂敏感的粮食安全和市场形势,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加强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衔接,有利于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在粮食市场调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内粮食市场始终保持了供应较为充足、运行总体平稳的良好态势。近日有关部门发布消息,决定安排部分中央储备食用油轮出,并将于近期启动政策性大豆拍卖,以增加大豆及食用油市场供应。据了解,本轮大豆拍卖将直接面向压榨企业,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供给效率。按照惯例,为保障稻谷市场供应,一般在稻谷旺季收购结束后启动政策性稻谷拍卖。目前,有关部门已确定近期启动稻谷拍卖。
“面对当前较为复杂的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我们既有充足粮源,又有政策工具,还有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行情变化和调控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全力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秦玉云说。要强化监测预警,适时发布粮食市场相关信息,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安排购销活动。精准安排政策性粮食投放,细化完善交易规则,确保形成有效供给。指导各地和有关企业科学把握储备轮换时机节奏,充分发挥吞吐调节作用。持续抓好粮食收购,针对气温逐步回升,加强庭院储粮技术指导,推动农户余粮顺畅销售,确保秋粮收购圆满收官。深化粮食产销合作,加强粮源组织调度,不断提升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
01、俄乌均为粮食供应国
2月23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合约单日涨了2%,创下9年来新高,而玉米也涨了1.2%,此外,马来西亚棕榈油也大幅度走高,因担心植物油市场会因俄乌局势紧张,如今价格已突破1386美元/吨。
2月24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玉米期货合约涨了5.65%、5.14%,其中麦价达2012年7月至今的最高价。
据悉,小麦、玉米期货价2022年累计涨超12%、14%,可见其涨幅之大。
有经济学者分析,小麦、玉米价格的走高,主因是俄乌局势的影响,这两国本就是粮食供应国。
如乌克兰土地肥沃,2/3的国土均是黑土地,占全球黑土地总量的1/4,这对农业生产来说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同时,乌克兰为温带大陆气候,且拥有丰富的水源资源,这也让其农业发达,为全球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据悉,乌俄两国小麦出口量达全球的29%,玉米出口量达全球的19%,葵花籽油出口量占全球的80%。其中,俄罗斯为第一大小麦出口国,而乌克兰为中国第一大葵花籽油、第二大玉米进口国。
这意味着俄乌局势紧张,那全球近1/3的小麦出口均会受其影响。
02、俄乌局势会带动粮价走高?
如今国际粮价已开始震荡走高,随着俄乌局势的进一步冲突,是否会推动粮价持续上涨?
有学者分析,局势升级,或将导致粮食供应链断裂,因俄乌哈等国的粮食出口需经过黑海港口,如1500万吨小麦会从这里经过。
一旦该区域有任何紧张局势,那黑海港口必然会因此而停滞,届时谷物出口中断,粮食运输必然受影响。原本国际粮价就在不断走高,此举会进一步推动粮价上涨。
同时,如今玉米、小麦、菜籽、大豆、油脂等均已涨至10年来的高位,一旦冲突加剧,那全球的谷物、油料出口更为紧张,届时也会导致粮价进一步上涨,全球食品通胀。
德国一议员称:“俄乌冲突,也会对粮食产量造成影响,乐观看来将涨5%,但也有人认为会涨10%左右。”
有分析师表示,最值得担忧的,其实是全球肥料价格的上涨问题。2021年时,因原材料大涨,全球肥料走高,很多农民抱怨不已。而如今即将迎来春耕,全球又将迎来用肥高峰期。
而俄罗斯是全球最重要的肥料生产、出口国,其硝酸铵肥料出口比例占全球的50%,一旦冲突升级,必然会带动钾肥价格走高,农民种地成本必然会继续走高。
同时,因俄乌冲突,也让石油价格走高,俄罗斯也是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其也会带动大宗产品上涨,天然气、煤炭价格会进一步走高,这2种原料又是化肥的主要生产原料,也会进一步加剧肥料成本。
有观点认为,俄乌局势的升级,对土耳其、埃及、黎巴嫩等中东、北非国家的影响最大,它们对俄乌的粮食依赖度高,且其经济环境差、抗风险弱。
如黎巴嫩粮食多进口,55%的小麦进口乌克兰;土耳其进口乌、俄的小麦占比为23%、62%;这2个国家2021年均出现经济萎靡,且通胀率惊人。
因此,俄乌的冲突,可能会让中东、北非国家粮食大涨,甚至出现动荡。
03、对我国粮价有何影响?
2021年,我国累计进口16453.9万吨粮食,同比增多2617.3万吨,增幅为18.1%;植物油进口量为1039.2万吨,同比降低39.8万吨,降幅3.7%。
那么,国际粮价的剧烈波动,对国内粮价有什么影响呢?
其实,我国粮食产量已迎来“18连丰”,且持续7年产量超1.3万亿斤,2021年总产为13657亿斤,相比2020年增产267亿斤。同时,我国口粮已实现完全自给自足,且稻麦储存量充足,可满足一年以上的食用需求。
如此来看,我国粮价受世界的影响有限,且国家也会调控稻麦价格,以保证其平稳波动,因而接下来粮价不会涨太多。
那么进口是否会受影响呢?近几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量逐年增高,且涨幅偏大,其中多为大豆、玉米。其中玉米进口量为2800多万吨,主要进口国是美国、乌克兰,后者向我国出口1145万吨粮食。
如果俄乌局势变动,我国完全可以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进口,因而不会受其影响太大,大家没必要太担心。
俄乌冲突的话粮食股票会涨吗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重要供应国,乌克兰更是有“欧洲粮仓”之称。在俄乌紧张局势下,小麦等农产品的期货价格全线飙涨。市场担心一旦冲突升级,世界粮食安全可能将面临风险。
俄罗斯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粮仓”之一,而乌克兰也有“欧洲面包篮子”的称呼,双方的冲突对于小麦、大麦、玉米、菜籽油等主要大宗商品市场都可能会带来影响。先以小麦为例来重点分析一下。
可视化数据分析平台OEC汇总数据显示,在2019年,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在全球总出口量中的占比超过18%。排名第五的乌克兰出口量占比超过7%,两者相加贡献了超过四分之一的全球小麦出口量。
而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主要是出口到埃及、土耳其、孟加拉国以及一些中东国家。亚洲国家中,印尼、菲律宾、泰国、韩国等国家也从乌克兰进口小麦。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这些贸易主要经由黑海实现,而这里也是主要国家军演的地区。一旦出现军事冲突或是更多贸易制裁措施,黑海附近的港口贸易也有可能会出现中断,从而影响到这些相关商品的价格。
除了小麦之外,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主要的大麦出口国,乌克兰是全球前五大玉米出口国之一,俄罗斯也出口一定的菜籽油等其它农产品。在全球化的时代,区域供需关系的变化很快就会传导至全球。卷入冲突中的美国虽然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但可能也需要承受价格上涨的压力。
受到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的影响,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交易的小麦期货价格近期上行势头显著。目前的交易价格与一年前相比高出了近30%,玉米期货价格走势类似,目前的同比涨幅接近40%。
为了节省煤炭储备,乌克兰已经下令,改用天然气发电。这样一个转变,发电量必然会下降,但就当前形势来看,能够保障电量充分供应。只因为时局动荡,使得全国对电力需求,相较歌舞升平更小。
煤炭是一种宝贵资源,和平年代煤炭供应量充足。可到了战时局势瞬息万变,煤炭供应可能也会出现断供,供不应求等现象。为了确保煤炭储备充分,乌克兰这才下令,让发电厂改用天然气发电。
一、煤改气发电,产电量受影响煤炭是一种古老资源,被誉为“黑色的金子”。这种资源非常宝贵,用煤炭发电,能够获得比天然气更多电能,而且所需要成本,也会比天然气更节省。
乌克兰将煤炭作为资源储备,改用天然气发电,可能会让发电量下降。这样情况如果放在和平时期,断然不能够满足全国电量供应,但在局势动荡时期,天然气能够在短时间内取代煤炭,成为电力产生主要来源。
二、用电需求下降,电量供大于求当下的乌克兰,百姓生活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待在家中保护自身安全。相应工作、生活,已经被完全打乱。很多家庭都选择,躲在了地下室内,防止被炮弹误伤。
这样一个情况,居民们对电量需求量,将会大大降低。正如乌克兰当局所讲,当下电力供应量,大于对电量需求,也正因如此,才能够保证充足供应,不会因为煤炭改为天然气,就出现供不应求情况。
战火重燃可能受到影响的,并不是电力供应短缺,而是战争带来电力设备损坏,造成局部地区断电情况。当下的乌克兰人民,需要的不是充足电量供应,而是一个和平稳定生活环境。
俄罗斯通过乌克兰继续向欧盟供应天然气,但是照之前供应的规模确实是有下降。俄罗斯直接断供了欧洲的天然气对自己来说也是个很大的压力,因为他很多能源的开采不是想停就能停的。自身经济的发展也是存在很大的压力的,加上现在欧洲受到能源制裁的影响,也开始考虑去协商解决问题去妥协的问题了。
俄罗斯能够继续向欧盟部分地区供应天然气,就证明双方的问题是可以协商的,因为无论是欧盟这些国家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上,还是说俄罗斯通过能源反制裁的方式,影响那些国家的能源正常供应,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现在欧盟的大部分国家之前想过,觉得跟俄罗斯继续强硬的对抗下去,没有太大的好处,那不如双方去协商,解决一些分歧和问题。
应该说只要双方都想解决这个问题,都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那问题就能解决,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就是看愿意付出多大代价的问题、现在眼看着要入冬了,欧盟那些国家大部分所处的纬度又比较高,他们供暖的时间相对比较早早的,可能10月份就开始供暖了,所以他们必然要考虑这个能源的问题呀。他们的天然气优先级40%都是来源于俄罗斯,而煤炭也有将近30%,这对他们影响太大了。
意味着双方的关系有可能逐渐缓解,毕竟欧盟它只是一个战队的,他为乌克兰地区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是当这种帮助要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的时候,那对方就不管这个事情了。欧盟那么多国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是。始终支持漂亮国。现在欧盟作为一股不弱的力量,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