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你有哪些有关煤炭的电影推荐

饱满的流沙
结实的摩托
2023-01-31 05:18:29

你有哪些有关煤炭的电影推荐?

最佳答案
诚心的豆芽
虚心的钢笔
2025-08-21 14:56:26

对于这类影片我推荐你看《幸存日》,这部电影还是我在上初中时看过的。他讲述了三名矿工因为事故被困在井下1000米处。通过他们的自救生存以及井上工作人员不懈努力的解救最终在第25天的时候重见天日。这部电影深刻的反映了各类角色的内心生活,有的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有的人为了真情而奋不顾身。各种角色粉墨登场,非常值得大家观看。 

最新回答
爱笑的小鸭子
大气的冬瓜
2025-08-21 14:56:26

这是一道“伤疤”!2021年贺兰山煤矿燃烧再次引发大家的热议,一场大火自燃迄今已有300余年 历史 ,仍然没有熄灭,并且火区每年烧损太西煤量约115万吨,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总计损失都达上百亿了,可以说真叫人心疼,很多人说为何不将其利用“火力发电”,为什么不用火区浇灭,这不是白白的被浪费了吗?我想说的是,如果真的有办法进行扑灭的话,能利用起来,也不至于等它燃烧300余年都不处理。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办法将其扑灭,要将其扑灭的话,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不是不想,可能是真的没有办法,难道水也无法扑灭吗?我们下面就来看看情况。

贺兰山燃烧有多强?

贺兰山是位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除了是我国主要的野生动植物生存区域之外,该区域就是我国的主要矿物质分布区。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该地区含有植物青海云杉、山杨、白桦等665种,金钱豹、青羊、石貂、蓝马鸡等180余种动物,所以十分地多。

而矿物质就更多了,整个贺兰山——山区富含优质煤炭,有石嘴山等10座大型矿区,另外还有磷灰岩、石英砂岩、灰岩、粘土岩等矿产,包括宁夏“五宝”之一都是在这个区域产出的。而我们看到贺兰山的燃烧,必然就非常担心。如果大火不进行控制的话,未来这些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群体可能会变得更加地少,所以大家问能不能将这个地区的火扑灭掉,也算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然而并不是说扑灭就不灭,它燃烧非常地强烈。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在汝箕沟矿区28平方公里范围内,就分布着25处火区,其中有5处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同时大火燃烧的面积已经超过了3.3平方公里,最深达280米。根据观察的情况来看,这个区域的大火燃烧还在持续地蔓延,以每年14米至16米的速度向周边蔓延。

挺可惜的是,整个区域最优质的太西煤探明储量为5.8亿吨,已经仅剩约2.7亿吨,而且大火还在影响该区域。所以,依照这个趋势,未来将看不到这些优质煤了,根据大火趋势发展的预测数据显示,在50年后,汝箕沟矿区保有的太西煤可能燃烧殆尽。这下大家知道贺兰山煤炭燃烧有多强了吧,我们是一点一点地看到这个区域的煤消失了。

贺兰山煤层如何燃烧起来的?

上面介绍了 ,贺兰山的煤炭比较多,并且是我国的主要煤炭生产区域,所以大大小小的煤炭企业,厂房也是多不胜数。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贺兰山区中小煤窑到处乱采,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方式,多因工人井下取暖或地面火未熄所致。导致大火持续燃烧了几百年,同时老火区加剧发展,新火区不断产生,也引发了连锁效应的出现。

所以,简单地来说,就是我们自己开采煤炭的时候带来的,但是由于该区域的煤炭特点,例如:太西煤变质程度很高,瓦斯含量大,所以不光是煤在烧,大量瓦斯涌出也参与燃烧,加快了火区燃烧速度。结果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还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该区域的煤炭层十分地深。

燃烧起来产生的热量也非常巨大,很难有人有办法直接靠近火区,按照人类自己的身体所承受的温度来看,可能在60度的高温左右就难以承受了,大量煤炭的燃烧,在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区域,可能都会明显感觉到大火的烘烤,所以影响非常大。

那为什么不用水浇灭呢?

的确,在大规模煤炭燃烧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的污染也非常大,根据数据显示,火区燃烧每年仅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就达1.29万吨和5324吨,相当于一个中型火电厂排放量的269倍和24倍。所以人人看到这样的数据,都想将其扑灭,但是能够做到吗?很难做到的,首先在自然的条件下,你说整个贺兰山在300余年的时间之中,没有降雨的话,那肯定是乱说。

天降大雨都无法将其扑灭,我们人类用水还能够扑灭吗?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贺兰山的煤炭层非常深,就算是我们用水去浇灭表面的大火,但是深层次的煤炭燃烧可能还未接触到水源,就已经完全被吸收了,结果大火烘烤之后,下面的火种又会引发表面的碳持续燃烧,所以根本扑灭不了。

完全是没有办法,用水去浇灭肯定科学家们早就考虑过了,要是可行的话,早就实施了,所以明显这样的办法不可行。严格的来说,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进行扑灭,所以还在持续燃烧之中,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1、太西乌金 2、一把持续了300余年的大火

可是,在贺兰山汝箕沟却有个奇特的景象,一到晚上,整座山就是红彤彤的一片。如果走近一点,透过岩石,你甚至可以看到山体内部就像一个燃烧着的锅炉炉膛!

原来,贺兰山的煤炭在燃烧!这种燃烧在行业内称为煤层自燃。

3、地下煤火的危害 4、水能灭掉地下煤火吗? 5、煤炭自燃是世界性难题 6、目前的治理办法

一是 借助北斗定位和遥感技术,画出地下煤火分布图,了解火区范围,建立区域性的煤层自燃监测系统,随时检测灾害的进程和态势,这样便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抗灾活动。

可以将灭火及开发相结合,谁灭火谁开发(包括采煤基建交通)谁得宜,将火区划分几块几十块分别给民营的企业限期灭火开发!国家给予各种优惠扶持!总比白白烧掉好吧!

贺兰山是位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一座名山,处在鄂尔多斯盆地的西部,与东部的鄂尔多斯高原、黄河河套平原相接,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分界线,由于山脉的阻挡,一方面它阻挡了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寒冷气流,同时也阻挡了来自湿润的东南季风,因此它既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400毫米年降水线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从地质构造上看,贺兰山所处区域,位于东亚大陆主板块、鄂尔多斯断裂块、贺兰山-横山堡断裂线相交界的地方,岩浆层发育不充分,自古以来这里就很少发生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所以地质沉积作用比较明显,为煤炭和其他一些金属矿藏的沉积和发育创造了难得的环境。

从该区煤炭的储量来看,远期理论上可以达到110亿吨,目前已经探明的已经超过了30亿吨。虽然与我国的几大煤炭产区相比,贺兰山的煤炭储量排位不是怎么靠前,不过正是由于区域的沉积条件比较优越,煤炭的品质相对来说要高出不少,特别是这里盛产“太西煤”,以杂质少、热值高、结构紧致等闻名于世。然而,这么优质的煤炭生产地,却长期存在着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部分区域的煤层持续发生着燃烧,每年白白损失上百亿元,为什么不想办法将大火扑灭呢?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对世界上闻名的“地狱之门”印象深刻,从上世纪70年代勘探出来后,前苏联就在该区域进行了实质性的钻探,借此想获得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谁曾想在钻探过程中,气田发生了剧烈塌陷,大量天然气被释放了出来,为了避免产生不可控的气体爆炸事故,科学家们将气体进行了点燃,结果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点火,火苗非但没有像估计的那样烧几个月就完事,反而越烧越旺,燃烧了50多年也没有熄灭。

像煤层燃烧的事件,也不止贺兰山,比较有名的还有:印度切里亚煤田,持续燃烧了100多年,我国新疆的铁列克煤田区也已经燃烧50年。而位于澳大利亚一条公路旁的地下煤区,虽然规模不大,火点较小,但也“默默无闻”地燃烧了好几千年。为什么包括贺兰山煤田这样的煤田和气田,为什么煤层火灾持续那么多年而不会熄灭呢?

大家知道,物质燃烧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即可燃物、助燃剂和达到燃点。对于煤层来说,可燃物就是粉煤或者较小的颗粒,当堆积到一起、煤质较好、能被点燃的物质达到一定规模,就为燃烧提供了物质基础。

对于助燃剂也就是氧气来说,如果煤层具有较多的孔隙或者较大的裂缝,能够与外界保持空气流通,那么氧气就具备了有效的来源,而且在燃烧时也会有足够的补充。而对于燃点来说,当煤层与氧气作用释放的热量得到有效的积累,那么就会推动更大面积的煤层发生温度上升,一旦突破煤炭的燃点(300摄氏度左右),大规模的燃烧就可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

而且,在煤炭的开发过程中,又有比较大的几率增加上面3个因素的叠加效应。一方面,人类的开采活动,无疑会破坏煤层原有的结构,既产生了更多碎块化、粉碎化的粉煤,同时也会使更多的空气流通进入煤层内部。另一方面,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操作不当或者电路发生故障而产生明火,首先点燃位于煤层上部的煤层气,然后在物质、氧气条件都具备的基础上,推动煤层随之逐渐发生了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燃烧。

从目前来看,贺兰山煤矿发生燃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汝箕沟矿区。大家肯定感到纳闷,为什么不选择用水来扑灭呢?虽然这里年降水量不是很大,但是在每年的夏季雨季,有时也会出现短时的强降水,这种天气状况都无法将煤层的火扑灭,何况用人为的方法抽水来处理呢?我想,之所以很难用水来扑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水和高温的煤炭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为一氧化碳和氢气,这两种气体的密度都比空气小,而且都是易燃气体,一旦燃烧的煤层上面洒上水,那么在短时间内就会在煤炭的上表层聚集大量的可燃气体,从而引发更为剧烈的燃烧现象,并且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来,非但不会熄灭烧着的煤炭,反而会加剧煤层的燃烧,搞不好还会出现剧烈的爆炸。

第二是煤层的燃烧具有“立体化”效应,即并不是单纯地在一个深度层面进行燃烧,我们在地表看到的,只是不同深度下燃烧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由于暴露在地表了所以才被我们看到,其实下部不同深度的煤层,也都有可能形成燃烧现象或者已经具备燃烧的基础。所以,用水来浇的话,也只能影响表层燃烧的煤层,这里排除浇水释放更多可燃气体的因素,即使应用大量水来浇,将表层火源控制住的话,也在高温的作用下,使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汽,很难深入到煤层的深部,一旦液态水的补充跟不上,下层的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过不了多久又会将上层的煤层引燃。这也是为什么即使下暴雨,也很难将其浇灭的原因之一。

第三,煤层的燃烧覆盖面很广,即使我们在地面上看到了着火点,也远远不是煤层燃烧的全部,地下连接的“燃烧通道”,会因煤层的结构、含煤量的多少、释放的热量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非常复杂,我们很难判断煤层深部火势的走向以及燃烧的分布状态,所以向地表的火源浇水,无异于“管中窥豹”。

所以,对于小型煤矿火灾的控制,一般选择的是减少空气流通、降低与空气接触的程度来实现,比如向煤层中注入大量的氮气或者不可燃的泡沫等,或者注入大量的钝化凝胶,来减少煤炭接触氧气的面积和程度,以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不过,即使应用这样的方法,即使对于小型煤矿来说,所花费的成本也极其高昂,而且还得持续进行监测和深入实施,一旦哪块区域火势没有控制住,很快就会重新蔓延开来。

对于像贺兰山这样的大型煤矿,应用上面的“治本”方案,所花费的成本就会更加高昂,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还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成功,所有的物资投入、人力成本等加在一起,可能要远远高出被燃烧煤炭的实际经济价值,有点得不偿失,没有找到万全和经济的措施之前,根本无法下手。

说起太西煤,熟悉煤炭的朋友一定非常了解,这是产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汝箕沟矿区的精品无烟煤,其三低(低磷、低灰、低硫)与六高(高发热量、高块煤率、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精煤回收率和高机械强度)闻名于世。

汝箕沟矿区 摄影:西部现象

但在产出如此优质煤炭的矿区,却有多个区域烟尘袅袅,熟悉煤层自燃以及当地的朋友都知道,那是汝箕沟煤矿的自燃区域,每年白白烧掉优质太西煤约115万吨,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

汝箕沟矿区 摄影:西部现象

汝箕沟矿区的煤层大火究竟有多严重?

在汝箕沟矿区不少看起来像是丹霞地貌的小山,看上去层层叠叠,多种颜色穿插,很像千层饼,但矿区的工作人员一定会警告只可远观,不可靠近。

汝箕沟矿区内,一座约130米高的山体过火自燃后仿佛丹霞地貌,记者刘海 摄

因为这是一座已经彻底被烧毁的“煤灰”山,山体疏松,风吹草动都会掉下不少砂石,非常容易引起塌方,因此这些区域不可靠近,以免发生危险。

由于煤层自燃,山体已经塌方

在汝箕沟煤矿,更多的则是正在冒烟的区域,东一处西一处,甚至在大石头区透过石块的缝隙,还能看到地下熊熊的火光,当然这些山就是人类禁区,如果你不想成为烤鱼的话!真像是西游记中的火焰山。

汝箕沟矿区有多少地区有火灾?

汝箕沟矿区主要由汝箕沟煤矿、白芨沟煤矿等5对矿井组成,总生产能力为年产460万吨,矿区总共有25处火区,其中有5处已经熄灭,4处还未完全熄灭,正在快速蔓延发展的有16处。

其中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二道岭火区火势正在扩大,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二道岭火区连成一片。更严重的是有些地区已经明明已经熄灭,但不久后又冒出了烟尘,这表示地下的大火仍然在蔓延。

大峰矿羊齿采区是汝箕沟矿区最大的火区,这里是太西煤的第二层煤,也是最后的煤层,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据估计这里的火区已经烧掉了35万吨太西煤。汝箕沟矿区2020年开采的煤炭量约160万吨,但整个矿区每年烧掉的煤炭就有115万吨。

按这个速度蔓延下去,据估计主要再过50年,汝箕沟矿区将再无煤炭可采,当然没有煤炭只是一个问题,另一个则是排放出天文数字般的污染毁损土地。

2020年3月,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汝箕沟矿区自燃火区开展大气环境现场监测发现,火区每年排放的颗粒物高达1.29万吨,二氧化硫5324吨。

另一个则是对地面的影响,地下煤矿的自然高温通过地面释放,会导致地面温度上升,土地贫化,植物枯萎死亡,目前火区毁损的土地已达332公顷,在土地上生活的野生动物遭到严重威胁。

为什么不灭火?浇水不行吗?

煤矿着火是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因为大部分煤层都位于地下,即使是露天煤层也就是个露头,位于地下的煤层怎么会烧起来的?又为什么会持续燃烧?助燃的氧气是从哪来的?

关于第一个问题应该很难解答了,因为汝箕沟煤矿的火灾最早始于300多年前的清朝,最大的可能是矿工在井下取暖时忘记灭火或者火势蔓延导致,现在汝箕沟矿区正在燃烧的二十几处火灾中,有的是从露天开始烧入地下,有的则是一直在蔓延。

300多年来,汝箕沟烧掉了数不清的煤炭,总损失可能高达上百亿,而具体数字可能很难估量。

地下煤炭层为什么会持续燃烧?

这个问题可能比较难理解,但由于露天煤层以及地下坑道的存在,使得氧气补充通道一直得以存在,而且由于山体内部结构复杂,这些通道可能非常隐蔽。

上图是地下煤层烟尘排放以及氧气补充通道,烟尘排放大家都看得到,但氧气补充通道来源却是多样的。另一种则是露天煤层大火转入地下:

比如闪电或者森林大火引发了煤层火灾,露天的煤层烧完后慢慢烧入了内部,而氧气补充也就从最初的烧透的疏松煤灰层进入。最终可能会将整座山烧得松垮,造成地陷甚至垮塌。

如何扑火?浇水可以吗?

灭火当然是浇水了,而且煤层大火就在地下,往下浇水不就对了吗?如果能有水漫金山的技术,显然是可以的,但煤层大火的区域高高低低,明显不太靠谱,那么怎么办?

如果发生在火灾初期,那么处理其实很简单,一般将着火点挖除火灾隔离即可,但到了中后期事情就比较难办了,因为已经彻底处在地下,其氧气补充通道很难查清,直接注水无济于事!

那么只能调查其空气补充通道,然后针对性的注浆灭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泥浆水,用高压泵将泥浆注入地下,阻断其空气补充通道,剩下的煤层大火就会慢慢熄灭。但由于地下大火通路复杂,灭火成本高企,因此很多煤矿直接就放开任其燃烧,比如澳大利亚温根山附近的那座著名的“火焰山”,还成了一个 旅游 景点。

还有的则因为盗采,或者开挖火区内的煤炭,结果给正在熄灭的煤层再次注入氧气,那么大火可能又会复燃,或者因为其他地质变化原因增加了空气通道,再次形成大火,所以煤层大火扑灭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汝箕沟矿区灭火

太西煤的煤炭质量很高,化学活性也高,还有高瓦斯含量,因此煤层大火烧的不只是煤炭,还有涌出的瓦斯(煤层气)燃烧,因此火区蔓延速度很快。

汝箕沟矿区的燃烧面积很大,分布范围很广,当前采取的是剥离+灌浆的方式,结合每处火点的现状、技术、经济等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目前白芨沟煤矿井田范围内的9处火区和贺兰山保护区范围内的5处火区须采取注浆灌浆技术灭火。

而在中槽火区、羊齿火区等6处火区因蓄积能量大、漏风供氧充分、煤层倾角大、已出现大面积明火采取的是将浅表火区剥离+灌浆灭火。

其实剥离就是将可以采的部分煤层采出,隔断火源,但这会伴随着另一个结果,增加供氧通道,打着灭火的旗号盗采等,因此对于汝箕沟矿区的灭火计划,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统筹规划来完成。

是不是可以在火场周围打钻,把煤层中的瓦斯抽出来,用民用烧饭或发电,火即然能燃烧了这么多年,证明煤炭中含有大量的高浓度的瓦斯气体,高浓度瓦斯抽完以后,这个钻孔中的瓦斯含量没有了可以往钻孔内注入高压水,一个方面能使煤层增加含水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别的钻孔瓦斯抽出量,着火的煤场没有了瓦斯注力,大火也就慢慢的能熄灭了。不知道这个办法是不是可行,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方法肯定有我说一个 弄个挡风设置 把风沙挡住 让沙尘暴的沙子都掉落到煤区 扑灭火

利用地探设备先探明地下着火范围,然后在外围一圈钻孔抽取瓦斯并高压注入水,中间着火点利用百米长臂工程车带上高压水枪逐步往地下灭火。

贺兰山煤层裸露在地面的很多,只要温度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自燃(在地表下没氧气,地表就相反了),可以用水灭,但面积那么广自燃发生都是随机的。所以彻底控制和治理太难了。

这个燃烧非常好,理由如下:

1、煤炭是地球温度上升、环境恶化的罪恶之首,本来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全世界已经作出共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炭达峰、炭中和的目标,煤炭将将被清洁能源所代替。因此,这些煤炭早日烧掉早好。

2、这些煤炭之所以燃烧,主要不是因为煤炭本身,而是因为煤炭中释放的天然气,这些天然气不断释放,才引起煤炭不断燃烧。这些天然气如果没有烧掉,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甚至引起空气爆炸。通过燃烧,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障周围民众的生命安全。

难过的溪流
靓丽的黑猫
2025-08-21 14:56:26

根据当地煤矿公司的说法,这里煤层自燃的情况可以追溯到清朝,大概烧了有三百多年,而且烧的还是素有”太西乌金”之称的太西无烟煤。

根据估算,现在每年光是自燃损失的太西煤,就有115万吨,相当于每年损失10亿元,并且火区影响的范围每年还在扩张,照此下去,50年后这里的太西无烟煤就烧光了!

我估计大多数朋友在听到这样的介绍后,第一个疑惑肯定是:为什么不扑灭呢?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这么高品质的煤矿白白烧掉呢?

实际上当地人比你还要急切,如果能这么容易就解决煤层自燃,那他们肯定早就去实施了,所以这中间到底有什么无奈之处呢?

燃烧原因

贺兰山位于我国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由于矿产资源丰富(煤矿、硅石矿),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便依托丰厚的矿产,在贺兰山边发展出了一座工业城市——石嘴山。然而近些年为了生态整治,煤层自燃这一严重问题又被重新重视起来,然而这一存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难题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不过事情的出现必定有一个起始的原因,这个贺兰山汝箕沟煤层自燃问题的起因有两个,一个是自然原因,一个是历史人为原因。

先来看自然原因

首先煤层自燃需要经历三个时期,第一个是潜伏期,也就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煤层与氧气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样氧化反应,会释放出热量,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充足的暴露时长,这与煤矿的种类以及外界因素有关

其次就是自热期,在潜伏期之后,如果积聚的热量足够,那么待温度达到60至80摄氏度之间时,氧化速度就会加剧,呈现赤热状态。最后当温度升高至300~700摄氏度时,不同种类的煤就会燃烧起来,也就是最后的燃烧期。

那么历史人为原因呢

因为刚才我们已经说了煤层自燃的必要过程和条件,因此历史人为因素自然是加剧了这个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或条件,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根据记载,历朝历代都会在造小窑开采煤矿,而有些开采工人则会矿井下或地面上生火取暖却忘记完全将火熄灭,这就加剧了煤层自燃的发展速度,导致在清朝的时候首先出现自燃现象。

但实际上加剧程度最严重的还是近几十年,由于开采技术的进步,以及小煤窑的四起,导致历史遗留下的着火区面积迅猛扩张。以至于今天在汝箕沟矿区中分布了25处火区,火区总的影响面积已经占整个汝箕沟矿区面积的12%,而且还在以每年15米左右的速度向四周延伸

解决办法

学过中学物理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燃烧三要素分别是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对应于汝箕沟煤层,那就是煤、空气、自燃前期积聚的热量。因而我们得想办法去掉一些因素,那么自燃现象就可以解决了。

烂漫的未来
专一的蓝天
2025-08-21 14:56:26
石嘴山市位于宁夏北部,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是一座崛起于山水之间的新兴工业城市。成立于1960年, 辖大武口、惠农二个城市区和平罗县。有汉、回、蒙、藏等26个民族,全市总人口为73万,总面积为4454平方公里,是宁夏第二大城市。近年来,在石嘴山市党政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建成山青水秀,道路宽畅,市容整洁,建筑风格独特的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依城,绿色环城的生态城市和精品城市 ,城市林木覆盖率达29%,人均公共绿地9平方米。现在的石嘴山堪称为既充分体现自然人文内涵,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山水园林化城市”。 石嘴山是一个发展中的旅游城市。兼备江南秀丽和大漠的粗犷豪放于一体的沙湖,是国家AAAA级景区;正在开发建设中的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是融生态观光、宗教朝圣、军事体验、极限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还有金戈铁马的兵沟古战场、神秘的贺兰山岩画、奇特的古生物化石、古老的长城遗址、一望无际的马兰花大草原、神奇大漠草原风情等,正逐步成为宁夏乃至西北的旅游热线。 石嘴山市具有三大资源优势 。 一是煤炭资源储量大。探明储量为23.61亿吨。被誉为“太西乌金”的太西煤是世界煤炭珍品,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特点,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是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11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4.05亩,居宁夏灌区首位。可开发利用的土地112万亩,人均3.94亩,农业开发潜力极大。三是旅游资源独特。兼备江南秀丽的水上景观和塞外豪放的沙漠风景于一体的沙湖,是全国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还有正在开发建设的大武口森林公园、大武口三湖水上公园以及北武当庙、平罗玉皇阁、贺兰山岩画、古长城遗址、陶乐兵沟汉墓等,逐步成为宁夏乃至西北的旅游热线。 石嘴山市有比较好的工业基础 。 石嘴山市建市以来,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亿元,财政收入3.7亿元。一是经过40年发展,全市 初步建起了电力、机械制造、冶金、陶瓷、化工、建材等门类 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二是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市内集中了太西集团、亘元集团、西北奔牛集团、 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宁夏恒力集团公司、宁夏民族化工集团公司、大荣化工冶金有限公司、大武口发电厂、石嘴山发电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三是有一批好的主导产品。原煤、焦炭、煤矿机械、金属镁在自治区占较大比重;石灰氮、双氰胺产量和质量居亚洲首位;钽粉、钽丝生产能力和产量居世界前三位。四是有三家上市公司。现有民族化工、恒力集团和东方钽业三家公司股票上市。五是全市出口商品供货值达26亿元,出口创汇达2.1亿美元,占宁夏的60%以上。六是电力优势突出。现有两个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发电量30.4亿千瓦时。石嘴山第二电厂正在建设,建成后,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将达180万千瓦,发电量达100亿千瓦时,占自治区发电量的3/5,成为宁夏最大的电力生产基地。人均发电量近1.5万千瓦时,居全国前列。 石嘴山市有较好的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和通讯便利,南距银川机场100公里,包兰铁路、109、110国道、石中高速公路纵贯全市。邮电通讯快速发展,每百人拥有电话12部,移动电话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市境内供电、供水充裕,特别是随着石嘴山二电厂、大武口污水处理厂、大武口第二水厂、石嘴山市煤气工程、道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 石嘴山市初步形成了五大特色产业。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发挥特色、再造优势”的工作思路,逐步培育形成了五大特色产业。 一是高科技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工业是石嘴山市的骨干和优势产业。东方钽业公司的 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80%,钽粉、钽丝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5%和40%。去年销售收入达18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利税2亿元。依托这一优势,我们建设了新材料科技工业园,一期占地1.94平方公里,现正准备二期工程建设,科技园主要发展钽铌、阻燃新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多元素合金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预计到2005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将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二是煤炭深加工产业。 依托“太西煤”的优势,加快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民族化工和大荣化工两个骨干企业,其主导产品石灰氮、双氰胺全部出口。埃肯碳素(中国)有限公司是欧洲跨国公司在宁夏的第一家独资企业,计划在3到5年内建成亚洲碳素生产中心。力源公司与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合资建设的1600吨汽车用活性炭项目、民化公司与美国威振公司合资生产1万吨高档煤质活性炭项目已建成投产。预计到2005年,全市煤炭深加工产值达1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5%。 三是电力基础产业。 石嘴山二电厂项目是石嘴山市建市以来最大的投资项 目,对加快煤电转化,带动建筑、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计到2005年,电力基础产业产值达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7%。 四是“清真”品牌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石嘴山市灌区地势平坦,沟渠配套,林网交错,加之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畜产品种类多、产量高、质量好。平罗、惠农两县被纳入了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近年来,形成了脱水菜、油葵、蓖麻、枸杞、牛羊养殖等基地,逐步建成了石嘴山清真牛羊肉产销集团、万吨清真色拉油、1000吨枸杞加工、惠农脱水菜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具有西部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特别是羊产业和菜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农业产业化推进,预计到2005年,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将达1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 五是特色旅游业。 以沙湖为龙头,以自然风光和山水园林化城市为切入点,重点建设北武当庙(寿佛寺)综合旅游景区,开发贺兰山岩画、古生物化石、古长城、钟楼寺庙、珍稀植被、回族风情、大漠草原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借助外力开发旅游资源,把大武口建设成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化气氛浓厚的园林化旅游城区,到2005年旅游业的直接收入将达1亿元以上。 石嘴山市初步形成了城市园林化框架。石嘴山是一个煤炭城市,也是西部的一个小城市,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发达和干旱给城市建设和生态改善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给人民群众创造 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1996年我们把城市建设定位在创建园林化城区上,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三年成规模,五年初步建成园林化”的奋斗目标,动员全市各方面的力量,付诸实施。一是大搞城市街道和单位庭院绿化,目前基本达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二是加快绿地广场建设。新建、改造了大武口中心广场、东方广场、太西广场、五环广场和市政广场等,增加了人民群众的活动场所,努力改善城市自然环境。三是加快贺兰山东麓生态工程建设,将黄河水经过四级扬程引入城区,确保城区绿化用水,并开发建设占地1万亩的大武口森林公园。现在全市城区林木覆盖率达23.1%,人均绿地4.5m2,其中大武口区林木覆盖率达29%,人均公共绿地达12m2,基本做到了绿色环绕城市。 最大的感触 就是现在的环境比前几年好多了, 新海湖也不错。生态真的改变了不少, 也没那么多沙尘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