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精密是做什么的?
东山精密是一个精密制造服务行业的企业,主要面向包括通讯设备、新能源、精密机床制造等行业的客户提供包括精密钣金件、精密铸件和组配产品及技术服务,其中精密钣金件是公司的主导产品。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外部引进积累了从事精密金属制造所需的开发、设计、生产的等环节的技术力量,不断吸收信息控制与制造、材料、现代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形成了包括设计和信息控制技术、精密金属制造生产工艺和检测技术,从而建立完整的精密金属制造技术体系。
扩展资料:
技术实力
公司技术中心拥有一支高效的研发技术团队,主要从事产品结构研发设计、工艺制定、生产流程方案设计工作,其中包括一批30多人的由结构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开发团队。
公司运营中心拥有一批成熟经验的钣金工程师、焊接工程师、装配工程师、模具工程师、设备维护工程师和检测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团队。相关精密金属制造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具有很高的产品制造创新能力,为公司从事高难度的精密金属制造和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2009年公司连续两年被评为在中国锻压协会金属钣金以及制作委员会目前所掌握的中国金属钣金加工专业企业中,我公司的综合实力排名第一位。
1月23号晚间,长盈精密(300115.SZ)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对于业绩变动原因,长盈精密表示,除了部分生产制造基地受疫情、客户芯片短缺等影响,2021年公司对主要客户战略产品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大,且主要客户重点产品处于量产爬坡期。
大规模扩产赋能新能源业务 研发创新助力爬坡过坎
资料显示,为抓住市场机遇、改善公司经营,近年来,长盈精密逐渐深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双调整”战略。经过多年调整,长盈精密进入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业务和新能源 汽车 精密零组件业务双驱动的发展阶段。
2021年,为了满足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的需要,长盈精密进行了大规模扩产,投资25亿元在四川宜宾、江苏常州、福建宁德投建三个动力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其中,宁德长盈、常州长盈已在2021年上半年相继投产,宜宾长盈预计也正在投产。
众所周知,新生产基地及新产品投产到稳定量产需要一定的爬坡期,且在新产品量产初期产品良品率相对不高,需要一定时间不断升级产品质量以提升良率。
长盈精密经过多年发展,在新能源领域已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积累了国内新能源电池龙头C客户、北美新能源大客户、奔驰、宝马、吉利(00175.HK)等一批较为优质的客户资源,且建立了多条新能源产品线。为了更好地拓展新能源业务,2021年,长盈精密成立了新能源业务本部,建立了新能源业务独立销售团队。与此同时,人工成本上升等对公司毛利率也有一定影响。
目前,长盈精密主要客户重点产品处于量产爬坡期。长盈精密表示,公司对主要客户战略产品进一步增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升级现有产品。随着公司客户开拓、产品升级持续推进以及新产能逐渐释放,长盈精密产品良率、产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改善。
布局新能源业务恰逢其时 具备长期成长空间
事实上,近年来,新能源 汽车 相关产业已成为全球风口,长盈精密布局新能源业务是顺势而。
目前,长盈精密新能源 汽车 业务覆盖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结构件(如盖板)、高压连接器母排(Busbar)、精密 汽车 电子、充电相关设备(如充电枪、充电桩),且公司正在加大新能源零组件地研发投入、加快研发成果转化,为长期发展蓄力。
据了解,新能源 汽车 是全球 汽车 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 汽车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在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已步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根据中 汽车 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达352.1万辆,已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另外,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预计2022年新能源 汽车 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渗透率在22%左右。可见,新能源产业发展之迅速。
有业内人士指出,长盈精密自布局新能源 汽车 相关业务以来,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持续加码,赋能公司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在经历爬坡地阵痛期之后,长盈精密的长期成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综合来看,长盈精密新能源业务目前处于爬坡阵痛期,在我国乃至全球新能源 汽车 市场需求加速增长的情况下,随着公司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产品不断升级以及新老客户订单、新增产能逐渐释放,公司业绩有望改善。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1998-10-28在江苏省苏州市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上湾村。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500703719732P,企业法人袁永刚,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精密钣金加工、五金件、烘漆、微波通信系统设备制造;电子产品生产、销售;电子工业技术研究、咨询服务;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应用产品系统工程的安装、调试、维修;生产和销售液晶显示器件、LED照明产品、LED背光源及LED显示屏、LED驱动电源及控制系统、LED芯片封装及销售、LED技术开发与服务,合同能源管理;销售新型触控显示屏电子元器件产品,照明工程、城市亮化、景观工程的设计、安装及维护;太阳能产品系统的生产、安装、销售;太阳能工业技术研究、咨询服务;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租赁业务;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8287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28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2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航天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是国家实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只有最强大的国家和最优秀的民族才有勇气和能力去向那未知的深空发起一次又一次远征,而中国就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在中国航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同时,“太空经济”也迅速发展。研究表明,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至今,我国累计有数千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精密制造等诸多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现实依据。
除了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高温自闭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可以从隔离正负电极、允许锂离子通过、防止高温引起的电池爆炸等方面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从而使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环保性和安全性方面比传统的铅酸和镍镉电池更具优势,使锂离子电池能够取代传统的铅酸和镍镉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和电动自行车。因此,锂离子电池隔膜已经成为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关键材料之一,甚至是其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求正在迅速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6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6万辆和8.4万辆,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1.7%和42.9%;1-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1.3万辆和41.2万辆,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4.9%和111.5%;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4万辆和31.3万辆,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9.0%和96.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万辆和9.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0.2%和181.6%。从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率来看,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突破100万辆的概率很大。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00万辆,这意味着未来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年增长率将超过30%。保守估计每辆车需要50KWh电池,每节Wh电池需要0.01-0.02平方米的电池隔板。2018年,仅中国新能源汽车就需要5000-10亿平方米锂电池分离器,到2020年,将需要10-20亿平方米锂电池分离器,锂电池分离器增长潜力。
但由于隔膜的生产工艺技术壁垒较高,其成本约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10%-20%,毛利率可达50%-60%,是四大材料中毛利率最高的产品。因此,锂电池隔膜也被业界认为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中最有价值的行业之一。
中国隔膜行业没有竞争力
据GGII统计,2017年我国锂电池隔膜产量增长32.38%,隔膜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从2016年的85%提高到2017年的90%,出口量持续增长;但这并不能掩盖中国锂电池隔膜行业竞争力较弱的事实:目前中国国内隔膜企业主要以中低端产能为主,高端产能较小,国内中高端隔膜以进口为主。
中国隔膜行业竞争力弱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是我国锂电池隔膜行业起步较晚,隔膜行业相关技术储备不足。目前,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三种:干单轴拉伸、干双轴拉伸和湿法。干单轴拉伸技术及相关专利主要掌握在美国Celgard公司和日本Ube公司手中;湿法工艺技术及相关专利主要掌握在日本旭化成等企业手中;虽然星源材料在2008年自主研发了干单轴拉伸技术并获得了相应的专利技术,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了自主研发的双轴拉伸技术,但该技术的成熟程度与国外相关专利数量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第二,技术壁垒高。为了满足锂离子电池高工作电压、小体积、高能量密度和高放电功率的要求,隔膜材料必须与具有高电化学活性、微孔结构和孔径分布的一致性、合适的厚度、离子渗透性、孔径和孔隙率、足够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等的正负材料具有优异的相容性。,对隔膜产品的原料配方设计、微孔制备技术和成套设备设计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目前国内隔膜在上述原料配方、微孔制备技术、成套设备设计等方面与国外隔膜仍有明显差距。关键技术和设备水平的缺乏导致国产隔膜一致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第三是人才问题。高品质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发、生产和制造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纳米技术、电化学、表面与界面科学、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控制技术、成套设备设计等多个学科。也需要上述领域专业人士的配合,但国内相关人才培养和储备仍然严重不足。
第四,产业集中度低。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行业;但中国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制造商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市场份额低,与占据国际市场份额一半以上的日本旭化成、美国塞尔加德、东然化工、韩国SKI、日本宇部等国际巨头明显不同。
当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锂电池隔膜行业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企业,比如兴源材料。他们拥有自主技术,市场份额逐年增加,竞争力也逐年提高。
沧州珍珠加快产能扩张
沧州明珠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分离器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少数能同时生产干式分离器、湿式分离器和涂层改性分离器产品的企业之一。其锂电池隔膜产品已进入国内较大的锂电池制造商,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天津李绅、郭萱高新、AVIC锂电池等企业。
2017年,沧州明珠湿式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销量5314.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2.83%。2017年,its 锂电池隔膜产销量达到1769.84吨,分别增长15.51%和1718.1吨,分别增长19.67%和1436.21吨。生产和销售的增加也导致了锂电池隔膜的运营收入的增加。2017年锂电池隔膜的营业收入达到4.32亿元,同比增长14.34%,增幅为3.77亿元。虽然营业收入增加,但its 锂电池横膈膜毛利率下降,2017年毛利率为47.75%,同比下降15.86个百分点。
较高的毛利率和快速增长的市场使沧州明珠的产能一直以锂电池隔膜的速度增长。2017年,其全资子公司德州东虹膜建成的“年产6000万平方米湿式锂离子隔膜项目”按计划顺利完工,两条生产线分别于当年4月和7月竣工投产;一条生产线于2017年7月竣工投产,其他生产线也于今年7月竣工投产。
2017年10月,由其全资子公司漳州隔膜科技投资建设的“年产5000万平方米干式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也开始实施,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投产;这些项目完成后,沧州明珠的产能将大幅增加,其隔膜产品的产品结构将更加完善,市场份额将提高,行业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随着产能的扩大,沧州明珠的科研投入也在增加,但略显不足。2017年,R&D员工86人,比上年同期74人增长16.22%;R&D人员与员工的比例为3.47%,比去年同期的3.23%提高了0.24个百分点;R&D投资方面,虽然绝对金额有所增加,但从2016年的2165.76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2511.71万元。
然而,R&D投资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2017年比2016年低0.07个百分点。显然,沧州明珠R&D投资的增长与其经营收入的增长存在较大差距,可能不利于其后续竞争力的提升。
产能扩张仍有巨大的资金空间
沧州明珠的快速扩张是基于企业良好的财务业绩。梳理2017年以来每个季度的资产负债率,发现其资产负债率逐季度下降。2018年第一季度,其资产负债率仅为14.95%,负债仍有巨大提升空间;看其流动性比率和速动比率逐季度增长。到2018年第一季度,其流动性比率高达4.31,速动比率高达3.32,两者都远远大于1。因此,其偿付能力非常强,这也为其扩张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星源材料产能、研发同步扩张
星源物资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分离器制造商之一,主要从事锂电池分离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掌握干法、湿法和涂膜制备技术,并实现了走出去为国际知名电池厂商供货的企业。2017年,星源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产量达到1.56406亿平方米,比上年同期1.42477亿平方米增长9.78%;销售额达到15526.17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的13868.02万平方米增长11.96%。
2017年,星源物资实现营业总收入5.21亿元,同比5.06亿元增长3.09%,实现营业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34.30%;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31.29%;毛利率51.85%,同比下降9.85个百分点。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增强竞争力,兴源物资也积极扩大产能。2017年,在江苏省常州市成立全资子公司常州兴元,将原投资项目“第三代高性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扩建项目”变更为江苏省常州经济开发区常州兴元实施的“年产3.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湿隔膜及涂隔膜项目”。项目总投资16亿元,计划建设8套湿隔膜膜生产线和24条多功能镀膜隔膜生产线;项目建设期为二期,年产锂离子电池湿式隔膜和涂层隔膜1.8亿平方米。
6月15日,星源物资宣布拟募集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用于超级涂料厂项目建设。项目投产后,锂离子电池干式隔膜年生产能力将达到4亿平方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涂层隔膜年加工能力将达到10亿平方米。上述项目完成后,星源材料的产能至少翻两番,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将大大提升。
在产能大幅扩大的同时,星源材料在R&D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2017年,R&D员工达到185人,比上年同期的135人增长37.04%;企业从业人员比例达到22.29%,比上年同期21.19%提高1.1个百分点;R&D投资4097.72万元,比去年同期的2084.09万元增长96.62%;占营业收入的7.86%,比去年同期的4.12%增长3.74个百分点。
高R&D投资带来高产出。截至2017年底,星源材料已获得58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2项(含1项国外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6项3项新。
容量扩展的金融空间
相比沧州明珠,星源物资的资产负债相对较弱。梳理星源物资近五个季度的资产负债率,发现星源物资的资产负债率逐季度上升。2018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达到52.09%,处于合理区间,增长空间不大;而其电流比和速动比都处于良好状态。2018年一季度,其流动比率为2.68,速动比率为2.56,两者均大于1,显示出良好的偿付能力和较大的扩张空间。
胜利精密隔膜业务发展迅速
胜利精密的主要业务是精密制造、智能制造和新能源。目前,胜利精密的新能源业务包括锂电池湿隔膜和智能汽车制造业务,即锂电池湿隔膜生产、R&D和智能汽车核心结构模块生产,主要提供湿基膜、镀膜和中控显示模块结构等产品。
胜利精密的隔膜业务主要通过子公司苏州李杰进行。2017年,胜利精密新增2条基膜生产线和5条镀膜生产线。现在有8条湿膜生产线,基膜设计产能近4亿平方米/年;现有13条涂布覆膜生产线,设计产能1.2亿平方米/年。
2017年,胜利精密的锂电池隔膜业务实现快速增长。隔膜产量达到16159万平方米,比2016年的8079万平方米增长100.01%;销售额达到1.157亿平方米,比2016年的7552万平方米增长53.21%;其隔膜业务的营业收入也大幅增加。2017年,隔膜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比上年同期2.69亿元增长76.27%;毛利率达到29.62%,同比下降19.40个百分点。
胜利精密虽然鼓励创新,重视研发,但自2015年以来申请专利近400项,其中发明专利近200项,PCT专利22项,注册软件著作权11项;然而,其在R&D的投资相对较低。胜利精密R&D人员虽然持续增长,但2017年达到1696人,比上年同期的1499人增长13.14%;然而,其R&D人员占企业员工人数的比例正在下降,2017年为23.65%,比上年同期下降1.89个百分点;R&D投资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也保持在1.60%左右,相对较低。
产能扩张的资金空间有限
梳理胜利精密近五个季度的资产负债率,发现其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在50%左右。2018年第一季度,其资产负债率为53.67%,处于合理区间;而其当前比率为1.21,速动比率已降至0.98,小于1。其偿付能力虽然不是问题,但已经被大大削弱,值得警惕,扩张空间有限。
佛塑科技隔膜业务稳步增长
佛山塑料科技主要从事各种先进高分子功能薄膜的生产和销售。目前专注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分子功能薄膜等新材料研发生产,已逐步形成以透析材料、光电材料、阻隔材料为框架的产业布局。Its 锂电池隔膜行业主要通过参与惠今高新来实现。
2017年,其光电材料业务与锂电池振膜业务共生产8288.86吨,比上年同期的7221.70吨增长14.78%;销售额7784.64吨,比去年同期的7178.41吨增长8.45%;营业收入达到3.88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57亿元增长8.71%;毛利率达到31.21%,同比下降1.19个百分点。
显然,佛教整形技术也更注重研发。2017年,R&D员工增加271.3%,达到401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0.48%,比2016年的2.78%增长7.7个百分点;R&D投资8167.0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25%,与2016年基本持平。佛山塑料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7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项;授予新发明专利8项,新实用新型专利8项,10项新产品通过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
产能扩张没有财务空间
与沧州明珠、星源材料、胜利精密相比,佛山塑料科技偿付能力较差。从2017年开始,佛苏科技的速动比率一直在1以下。2018年一季度,其速动比率仅为0.57,流量比率仅为0.99,不到1;虽然其资产负债率仍在合理范围内,但一季度资产负债率仅为55.64%;然而,其糟糕的偿付能力限制了其进一步杠杆化的空间,其扩张能力也受到严重限制。如果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会陷入债务危机。
未来竞争将会加剧
隔膜龙头企业忙着扩张,有猫腻的资本和企业也开始大举进入。7月3日,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计划在江苏省无锡市实施无锡恩杰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建设16条全自动进口薄膜生产线、40条镀膜生产线和5条铝塑薄膜进口生产线;7月4日,普泰来宣布拟以2.62亿元人民币收购宁波彭锋所持溧阳悦泉66.67%的股权,进入锂电池湿隔膜业务。
据GGII统计,2017年中国锂电池隔膜产量达到14.35亿平方米;随着新产能的逐步投产,中国的锂电池隔膜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届时锂电池隔膜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激烈的价格战可能不可避免。那时,只有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强大R&D能力和优秀财务业绩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和成长,而其他企业只能被淘汰和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