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具备特色的企业展厅设计是如何打造的?
优质材质的运用;企业展厅是一个长期的展厅。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谨慎,选择材料要结合企业展厅的设计和施工图去选择,这样复刻出来的展厅更加完美。设计和展示陈列产品的相呼应;展厅设计需要和展示的产品相呼应。比如企业展厅有自己的产品和业务板块展示厅,在此展示厅一定是展示的物品相呼应,比如新能源企业的展示有风力发电机、太阳能板,搭配的是蓝天白云背景,或者是空旷的背景,来衬托自然能源的转换和环保。这样的搭配就更加适宜,可以体现出企业产品的优势还融合了现代环保的理念,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和形象。
从主题和综合风格到细节展厅的连贯,都能体现出企业展厅的特色和品牌文化理念的输出,让参观者快速的了解到企业展示内容和深刻记忆这个企业和其产品。
选择可靠的智慧园区展厅设计公司,要全面了解展厅设计公司,从项目案例,公司实力,人员配置,施工售后等各个方面了解,智慧园区展厅是一个大工程,其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东西,从项目立项,方案设计,项目施工等都是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做,所以整个智慧园区展厅设计是很繁琐的。
智慧园区展厅的设计需要做好两个方面,即展示内容与展陈形式。
一、精准把握展厅内容
展厅内容侧重于园区综合实力的展示,在做内容策划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定位,把握重点展示产业、优势相关环节。结合产业园区自身提点,从园区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未来规划及运营计划等多方向挖掘园区自身特性,做好内容定位,并依照内容定位做好策展大纲,依次展开,做好内容梳理与整合。
二、多元化的展陈形式
“智慧”是智慧产业园区展厅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确定展厅内容的基础上做好数字化、智能化展现,是园区践行“科技改变未来,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数字化科学技术,运用多媒体展陈设备,开放大数据可视化功能,展现创新活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聚蓝图,推动园区整合资源、稳定发展。
智慧园区展厅设计是优质化展示内容和数字化展陈形式的结合体,设计中要以园区为主体,附以数字化手段,将数字化模型、三维动画、规划效果、虚拟仿真、多媒体互动等技术手段,整合园区优质资源,展示园区创新形象以及综合实力。
智慧园区展厅,是招商、领导接待的核心场所,集中对园区介绍、区位优势、规划区域、功能产业、园区企业、发展规划等进行综合性的展示,系统的介绍园区的开发历史、建设成就和园区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是一部了解智慧园区的历史读本、当代相册和未来画卷。
智慧园区展厅通常会对园区所在区域板块、功能优势、配套设施以及综合产业链,以及园区的开发历程及各阶段成果、未来发展规划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是园区综合实力的缩影,更是参观者了解园区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麋鹿测试中,测试结果比较优异的的比亚迪汉EV是少数的新能源车中比较顶尖的车,比亚迪汉除了外形设计的非常好看以外,电池是它最大的优点,它可以持续地输入800安培的大电流,而且作为全球首款高性能的量产汽车,他的从0加速到100迈的话只需要3.9秒,而且和其他的汽车相比,它的过流系统提升了58%,在测试开车绕过模拟的障碍物的时候,很少有汽车能够以80km/h的速度做完这个测试,比亚迪汉EV不仅可以用80km/h的速度通过测试,而且在测试的过程中,它的稳定性也非常的好。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人会把车展之间放在商场的大厅,主要是因为商场的客流量比较多,而且现在80后和90后是我国主要消费的主力军。大部分人都不会在闲来无事的时候去传统的四s店进行观看,但是大部分的人在闲暇的时候都会选择去商场,所以4s店将车展办在商场,一是可以吸引大家的眼球促进消费,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商场有较多的客流量。
而且对于商场来说,商场也是希望新能源车入驻商场,这样就可以多元化地满足顾客一个商场具备的元素越多,那么吸引来的群体也就会越多,不仅可以促进消费,也有利于提升商场的知名度。而且现在的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不像之前的是燃油的汽车,在室内的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现在统一都是变成了新能源车,即使是在室内使用,也不会有难闻的气味,所以相对之前的燃油汽车来说,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它在售后服务方面也不需要那么大的面积,在入驻商场的时候也非常的值。
而且一个产品只要制造足够多的流量,那么它就会产生相应的广告效益,就好比郑爽一样,虽然她演技一般,但是她非常的会制造话题,她自己也承认过,只要有话题她就有流量,那么她得到薪酬就会增加,新能源汽车也是相同的道理,和传统的4s店相比,商场的流量不仅更多,而且群体也更加的多元化,基本上都是在逛街的80后或者是90后,在商场既可以满足吃饭和玩乐的需求,在闲的时候,观看一下车展带来的表演就很容易会促进消费。
电话、电梯、胶片、收割机……历史上许多技术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走入现实生活,最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百年间,积聚智慧的世界博览会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时尚风向标。
在本届上海世博会上,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始终,节能、环保、循环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应用得到集中展示。我们关注低碳经济下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我们猜想这些技术有没有可能像电话、电梯一样,从世博会走向现实生活?我们拭目以待。
持续184天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世博会)即将在5月1日盛大开幕。在“绿色、低碳”的大背景下,本届上海世博会将通过一系列的低碳设计、低碳建设、低碳运营,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践行“低碳世博”的口号。届时,参观者将在面积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内体验到无处不在的低碳理念,同时也将感受低碳技术带来的美好绿色生活。
“借光”规模最大
太阳能应用树立样板工程
如何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率,充分发挥新能源的优势和潜力,已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也是此次世博会主办方和参展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得到了大量应用。
据了解,在目前我国所有类似项目中,上海世博会设计应用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光伏建筑一体化规模最大、技术最多,这也是世博历史上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最大规模应用。在整个世博园区,世博中心、中国馆、主题馆等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等设施,发电能力总计达5兆瓦。其中,主题馆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为国内最大的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而按上海市目前标准的光照条件来计算,仅主题馆和中国馆就可年均利用其光伏组件发电284万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0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00吨、二氧化硫约84吨、氮氧化物84吨、烟尘762吨。
除了用于发电,太阳能还被充分应用到世博会的景观设计和公共设施建设的细节中。在园区内,形态各异的太阳能景观灯、太阳能指示牌、太阳能喷泉和动态景观等随处可见;而既能避雨又能发电的太阳能长廊、太阳能停车场和充电站、太阳能分类垃圾桶等也都将集体亮相,让游客随时随地体验到太阳能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低温热水发电的专利技术此次也投入了实际运用。运用这一技术的上海企业联合馆在屋顶上布置了2200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屏,与许多世博展馆使用的光伏电板不同的是,集热屏上布满了充满水的管道,在吸收太阳能的情况下,管道内可以产生95℃的热水。据了解,这样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在夜晚仍然可以利用水的余温工作,借助低温热水发电新技术,输出电功率超过200千瓦以上,电能可以提供建筑展览和日常用电需要。低温热水发电的意义在于,以前150℃以下的工业热水被当作冷却水浪费掉,这一新技术的投入运用,将使大量能源得到再利用。
从世博开出新能源车
新能源动力汽车目前已在上海进入商业化运营
急速增长的机动车在带给我们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污染。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出行不仅成为公众的热议话题,也成为时下业界研发的重要方向。而本届上海世博会在园区交通运输工具的选择上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研发的成果,大力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努力实现园区零排放、周围低排放的低碳公共交通目标。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将有超过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参与世博公交服务。其中,园区内的公共交通系统将通过使用300辆纯电动汽车、超级电容汽车、200辆燃油电池车,使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而包括500辆国Ⅳ混合动力车在内的低排放车将帮助实现园区周边低排放。以每部电动车日均行使200公里/传统车油耗百公里40升计算,120辆纯电动车和36辆超级电容车每天可节约燃油12480升,世博会184天累计可节约230万升燃油。
而一大批先进的高端技术也将首次被应用在世博电动车上。如使用寿命是普通电池两倍,续行里程超长的晶胶电池,在一次充电结束后,续行里程可达100公里以上。此外,已正式投入运营的100辆油电混合动力车则采用独立的电机——镍氢电池组动力辅助系统,配合高效节能智能发动机,在保证充沛动力和性能的前提下,不仅可达到节油15%以上的效果,同时排放也可降低15%以上。
本届世博会期间,参观者还将有机会看到一款新奇的“叶子车”。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将向游客展示的这种负排放概念车,提前向大家展示2030年城市低碳交通前景。据了解,这款车通过设置在车顶的“大叶子”,运用光电转换、风电转换、二氧化碳吸附和转换技术,把能源消耗和能源制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叶子”独特的二氧化碳吸附技术,不但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动能,更能将排放的高浓度二氧化碳通过激光发生器转化为电能为车内照明,或转化为车内空调制冷剂,从而实现汽车负排放。
据了解,新能源动力汽车不仅仅是在世博园内运用,目前已在上海进入商业化运营。纯电动汽车、超级电容汽车、燃油电池客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还在30多条公交路线上投入使用,而使用天然气的公交车已有80辆左右,极大地带动了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运用。
水可储能,也可洁净
合金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助力雨水处理回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将成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此次上海世博会将展示在雨水收集、水循环和水处理技术上的先进经验,为城市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提供一个样本。
世博园区从源头环节就体现了节水和回收利用的需求。一方面采用了大量节水设施,包括节水型卫生洁具、节水型绿化灌溉设施等。另一方面,园区内大量采用的透水地面,可以有效减少外排至城市雨水管网的径流量和径流污染。而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主题馆、中国馆等四大永久场馆和世博轴,都将建设屋面雨水利用系统,雨污水的收集处理率可达到100%,预计可节约自来水100多万立方米。其中,城市未来馆的生活用水和雨水回收项目,规模为120吨/天,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合金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年处理量将达4万多吨,处理后的中水全部用于冲厕和绿化。
江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等分散式能源利用装置则是考虑到临近黄浦江的优势。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演艺中心、世博中心、城市最佳实践区等都将采用这些设备,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转移到水源中,而在冬季则从水源中获取能量。通过利用江水源和地源系统,在冬季预计可节约能源费用30%左右,在夏季,则使制冷效率提高7%,从而使得整个世博园区内的空调运行费用降低20%。
来自四川成都的活水公园案例馆则将目光瞄准了目前业界广泛关注的湿地治污技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在活水公园内的广场地下有一个厌氧处理沉淀池,收集社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污水并进行初步处理。随后,通过高坡的自然落差,被初步处理过的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生物净化系统。那里有鱼鳞一般的植物床和养鱼塘,污水通过植物、鱼类的吸收转化,达到净化目的。最后再经臭氧氧化塔进行消毒处理后经由卵石铺地的小溪流入亲水空间。
建筑材料要可再生、可回收
外层膜结构可以制作环保袋
我国建筑业碳排放量几乎占了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专家预计,至2020年,建筑能耗也将达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0%,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潜力巨大。此次上海世博会,各展馆对低碳建筑的理念和实践就做了一次集中展示。按照世博会的惯例,各国家馆均为临时建筑,因此在场馆设计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采用可循环利用、可再生材料建造,同时考虑废弃物的处理处置。
德国馆采用了神奇膜建展馆,展后变身再利用。据介绍,整个展馆使用了1.2万平方米的薄膜,覆盖展馆顶部及四周,用来遮阳隔热。这种特殊材料制成的膜,展览结束后可以经过技术处理后制成遮光板、特殊遮阳伞,甚至是购物袋等产品。而韩国企业联合馆建筑的外立面也采用了可再利用的合成树脂膜材料,世博会后将被“剥下”,做成环保袋,放在超市供市民领取。
不仅表面材料要可以回收利用,建筑本身也要可以灵活拆分,从而实现回收再利用。挪威馆就被设计成15棵可以独立形成结构的“树”,作为一个可以拆分的建筑,以便世博会结束后回收再利用。这一理念在北京馆的建设过程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北京馆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用全面焊接的方式,而是采用“螺栓+点焊”的技术,确保将来对建筑材料的完整拆分和利用。世博会结束后,北京馆的所有钢梁、LED屏幕将实现百分之百的回收利用。
节能建材、太阳能、清洁能源汽车、雨污水回收利用等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了重视和应用。但相关专家表示,因为世博会的规模和持续的时间有限,所以在短期内集中宣传低碳理念和展示低碳技术的效果也是有限的。世博会的低碳效应,应当着眼于长期的发展,从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政策试点、基础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为上海乃至更大范围的发展方式转型打下良好基础,为长远的低碳发展注入强大的后劲。
我觉得有几个做得还不错的科技馆,一是深圳市燃气科学体验馆,二是广东科学中心新能源汽车科普馆。
由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深圳市艺博堂环境艺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倾力打造,历时近2年建成的全国首个燃气主题互动式体验馆——深圳燃气科学馆。深圳燃气科学馆展馆使用面积1065平方米,有别于传统展馆的平铺直叙、罗列展示,展馆配备球幕、投影、多点触控屏、LED显示屏等多媒体互动、展示的设备和系统,展品采用的多种互动高新技术,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庞大的空间、鲜明的主题里,灵动地表达,让市民“毫不费力”地在互动体验中了解陌生、生涩的能源科学知识,甚至是“玩”得不亦乐乎、流连忘返。
这种善于利用各种手法来将“高高在上”的科技知识,变得让普通市民都能易于接受的科技馆展示设计,我认为是在深圳燃气科学馆的设计中最值得借鉴的一点。
在展项的具体实现环节,即中间的互动流程设计过程中,荷兰和艺博堂的设计师们都力争每个展项采用最新科技元素,专执于细节表现在开展后的每一个展项中。在参观深圳燃气科学馆的过程中,你也许可以发现,每一个展项都是那么值得一看再看,充满知识、容易理解,让整个项目成为“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的典型之作。
第二个是广东科学中心新能源汽车科普馆,该馆采用互动体验的展示手法,展示新能源汽车科技、低碳技术、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展馆的设计意念,来自“乌比斯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莫比乌斯带的“无穷”特性契合“共建与共生”为主流的社会生态。空间设计上,通过莫比乌斯带富有动感的视觉特
征将各功能空间有机结合在一起,内容上以新能源汽车为线索引领,让参观者在富有开拓与探索精神的参与式展项体验中,感受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艺术化运用莫比乌斯带循环永续的无穷特征,营建循环交织、重叠流动的空间环境氛围,增强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体验感。
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艺博堂这家公司的官网或者微信公众号仔细搜索一下相关资料,这两个展馆都是他们团队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