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为何转头去江西(词牌名)

苹果水池
迷路的老鼠
2023-01-31 04:33:10

为何转头去江西(词牌名)

最佳答案
和谐的彩虹
踏实的猫咪
2025-08-22 07:28:55

1、中央提出了振兴老革命区经济发展,江西是妥妥的老革命区,江西每个城市都有革命的历史。

2、江西的高铁和高速这几年建设发展得非常快,江西不论去长三角还是珠三角都非常的便捷。

3、江西的资源比较丰富,江西宜春,全世界最大的锂云母矿就位于宜春,新能源时代情况下,新能源企业离原材料越近,成本就越低,效率就越快。稀土应用范围广,也是很多高科技军工企业的必备原材料。相关很多企业以就近取材为目的搬移到江西赣州。

4、随着经济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迎来了产业升级的时代,产业升级必将淘汰落后的产能,一些纯代加工无科技含量的企业,逐渐被长三角和珠三角淘汰。淘汰企业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受到了各种的限制,于是很多企业选择了搬离长三角或者珠三角。但他们的客户群还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而江西的地理位置又靠近长三角和珠三角。于是一些落后产业也搬到了江西。

5、相对于其他省会,江西还是在发展中的省会,很多产业还处于发展中和发展初期阶段。一些企业搬到江西竞争力更小。

最新回答
哭泣的百合
俏皮的红酒
2025-08-22 07:28:55

不是。奉新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1月29日,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天工南大道,是一家民营企业,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碳酸锂系列产品、锂电正极材料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碳酸锂系列产品、锂电正极材料及其他化工产品的出口业务等。

高大的山水
轻松的滑板
2025-08-22 07:28:55
2021年10月28日。有着全球新能源领域“产业航母”之称的宁德时代投资135亿元的宜春时代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于2021年10月28日在宜春经开区正式开工建设。从9月13日签约到开工,仅仅用了46天。宜春的创业者用担当实干、奋勇争先的言行向世人展示“宜春速度”。

贪玩的枫叶
顺利的学姐
2025-08-22 07:28:55
福建省宁德市。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是中国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福建宁德,在德国慕尼黑、北京、上海、江苏、青海设有分支机构。

福建省宁德市。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是中国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福建宁德,在德国慕尼黑、北京、上海、江苏、青海设有分支机构。

公司与德国、美国等国际顶级汽车厂商及国内众多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全球客户研发和生产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持续为社会提供清洁、安全的绿色能源。

清秀的心锁
含糊的黄蜂
2025-08-22 07:28:55
宁德时代不是国企。

拓展资料:

公司介绍: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2018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750。即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民营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电箱等,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公司非常关注产品和技术工艺的研究,造就了多领域全面的研发体系,同时建设了多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公司2020年底产能约100GWh,2021年底预计将达到200GWh,全球范围内有七大产能基地在公司的规划中,加上此次定增拟扩产137GWh,预计到2025年公司产能将超过600GWh,全球动力电池产能王者的地位更加的坐实了。公司目前已为大众、宝马、戴姆勒、PSA、现代、 特斯拉等大多数全球一线车企供货,公司预计等到2025年的时候,全球市占率能到30%以上。

尊敬的魔镜
魁梧的小松鼠
2025-08-22 07:28:55
60年,有多少“江西第一”似光荣榜,记载了赣鄱儿女的骄傲与自豪!1954年,洪都机械厂飞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1958年,江西拖拉机厂驶出新中国第一辆轻便式拖拉机;还有新中国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第一辆军用摩托车、第一批海防导弹等都源自“江西第一”。60年,有多少“江西第一”如里程碑,开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与新征程!寻找江西第一名个体户、第一家私营作坊宛如大海捞针,但新中国第一个亿万富翁诞生在江西却毋庸置疑。1992年我国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张果喜星”,私营企业家的名字首次闪耀在太空;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江西第一个交粮“状元”——南昌县南新乡农民熊本琪于1982年交粮5万公斤;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1992年江铃集团股票在深圳首发,赣企叩开虚拟经济的大门。60年,有多少“江西第一”像宣言书,传递江西崛起的决心与力量!在新能源领域,赛维LDK短短四年间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在光学行业,“凤凰光学”进入世界光学元器件行业前三强;在新材料领域,星火工业园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有机硅生产基地……共和国走过60年沧桑岁月,赣人在各行各业创造的“江西第一”如繁星浩瀚,不能尽数,照亮漫漫求索之路。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让我们一起在时代大潮中采撷几束激越的浪花,感知这60年激情岁月的辉煌,加载开拓进取的新动力。新余:从江西第一座钢城到世界太阳能之城,其发展历程见证了江西工业从传统迈向现代,从追求量的扩张到兼顾质的提升的过程【沧海一粟】新余因钢设市,可以说这座城市从诞生起就成为江西工业化的一面旗帜。站在新钢的三期技改工地,八旬老人张棠科感慨万千,这位新钢原总工程师谈及新钢的发展,连说了几个“不可同日而语”。建厂50年,单个高炉容积从255立方米扩大到2500立方米,翻了9倍,而人员却大幅减少。原来炼铁、炼钢、轧材都是人海战术,1959年时全厂有3万员工,大多围着500多立方米高炉转;如今高炉近万立方米,全厂2.8万职工中有一半在从事多种经营。张棠科最欣赏的是余热发电、煤气发电、炉渣做建材等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他说:“绿色生产是我们冶金人追求的一种境界。”引领着钢铁产业的“江西第一”,新余逐步形成了以钢铁工业为主,以电力、煤炭、机械、纺织、化工、建材为辅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省举足轻重的工业重地。钢铁一度占据新余市GDP总量的70%,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然而,就是这种一钢独大的单一格局成为新余经济的致命缺陷——缺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2003年开始,“改造一批国有企业、引入一批高新企业、培育一批本土企业”,新余迈开大步,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至2008年,新钢以外的其他工业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61%,形成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足鼎立之势。市委书记汪德和自豪地介绍,在国际金融危机寒流中,新余依旧创造了一串令人振奋的江西第一、世界第一。赛维LDK公司产能达到1460兆瓦,居世界第一,是我国为数不多能在国际产业链中,拥有话语权和定价权的企业。新钢公司已基本形成千万吨级的产能,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列中国制造业500强第102位,是我国最大的船用板生产基地。江锂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湿法处理红土镍矿新工艺,是世界最先进的镍产品提纯技术……新余以裂变式发展书写着“江西制造”的新传奇。从一家赛维到10余家光伏配套企业、下游企业跟进,一个全新的产业四年间无中生有,至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吸纳近2万人就业。新余,一座世界太阳能之城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高科技与资本运作创造的神话!【大潮激荡】新中国成立之初,江西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全省近90%的劳动者从事一产,一二三产比重为68.6∶9.4∶22,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工业只有一些手工作坊,称得上“工厂”的有72家,称得上矿的不过10来个,人均工业产值仅20元。就是在这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江西人艰苦创业,开始农业大省工业化的艰难跋涉。1993年,工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2003年,江西第一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企业问世,至今已有8家,其中江铜五年间又拿下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的新佳绩。骨干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带动支柱产业扬优成势,提升江西工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2006年,二产比重首次突破50%,达50.2%,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二三一”产业格局确立。湖坊:从江西第一个亿元乡到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成为无数农民变身市民、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个缩影【沧海一粟】如今,城里人争着当农民的,已并不稀罕。原因在于城乡差别的缩小。有“江西首富乡镇”之称的南昌市湖坊镇,当农民可比当年因招工、参军转为市民的人实惠多了,征地拆迁有可观补偿不说,还有高品质的还建房,村级集体收入每年按人头分红,年纪大了还可以领取养老金。“这样的情况要放在改革开放之前,简直是天方夜谭。”顺外村党支部书记魏云龙说。56岁的老魏记得小时候,家里以种菜为生,因为商品短缺,菜农上交完国家计划任务也只能吃些菜皮、菜帮等边角料。“小时候一盼过年过节,那时才有鱼有肉吃;二盼跳出农门,做城里人。”而魏云龙从华东地质学院毕业时,顺外村办企业已小有名气,米粉店、自行车修理店、理发店、食品店等家家生意红火,村民收入比城市职工还高。魏云龙心甘情愿地放弃国家分配进城机会,成为解放以后村里的首位农民大学生。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在这个改革开放闯新路的摇篮,26岁的魏云龙挑头创办了全村第24家企业。“当时我们生产的‘顺风’牌老婆月饼、汽水等供不应求。”1992年,顺外村村级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全省首个亿元村。而到2000年,以鄱阳湖大酒店起家的进顺村夺去了全省“首富村”桂冠。湖坊镇党委书记张晓华介绍,1986年,湖坊乡成为江西第一个总收入过亿元的乡镇;2002年,成为江西第一个上缴税收超亿元的乡镇。多年的领跑历史就是湖坊镇工业化、城镇化的历程。昔日的菜地已变成钢筋水泥的“丛林”,御景城、东方塞纳、隆鑫广场等现代化住宅小区,与农民公寓错落有致;麦德龙、沃尔玛等“洋”巨头,与香江家具建材大市场、昌东汽配大市场等“土”商贾比邻而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这里汇聚,2008年湖坊镇又成为全省首个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的乡镇,被评为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和最具投资潜力500强。“江西第一镇”在小康路上迅跑。【大潮激荡】解放之初,全省城镇人口不足10%,城市建设白手起家。1955年,南昌建成八一大道,拉开城市框架,成为全省人民的骄傲,入列全国著名的“三条半马路”之一。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加快。2008年,全省城镇人口比例达41.36%,是解放初的4倍以上;城市(含县城)建成区用地由解放初的不足200平方公里,提高到近1600平方公里,扩大了近8倍。统筹城乡发展,快速崛起的小城镇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服务的重要平台。2008年,全省建制镇677个(不含县城关镇)、集镇633个,较改革开放前增加10倍以上,建制镇(集镇)人口663.27万人,占村镇总人口的17.8%。涌现出了第一个国家级园林城镇——萍乡市安源镇、第一个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进贤县李渡镇等一批典范。瑞金:从江西第一个国道起点到对接海西经济区的第一腹地,基础设施的改观给老区人民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全面提速【沧海一粟】谈到红都瑞金的变化,市招商局干部刘志龙说:“现在出去招商说话底气足了,因为交通状况的改善让客商的投资成本大大节约。”长期以来,瑞金有毗邻福建的区位,却无优势可言。刘志龙记得年青时外出求学、出差,到南昌、福州、广州等周边省会城市颠簸一天后,中途还得住一晚,虽有206、319、323三条国道,其中323的起点还在瑞金,但因为路况很差,“摇篮路”、“永修路”让人望而却步。现在瑞金有厦蓉、济广(在建)两条高速穿境而过;2005年10月通车的赣龙铁路又要另行新建复线,9月底即将开工;鹰汕铁路也在紧张设计中,而这两条新建的铁路设计时速均在200公里/小时,届时瑞金纳入福州、厦门、广州、南昌的4小时经济圈内。刘志龙说,原来到瑞金投资的外商基本是福建来的,近两年,广东客商也逐渐多起来了。今年投产的宝元鞋业就是从广东东莞转移来的台资企业,目前上千名员工正在满负荷生产。企业负责人说:“考虑到瑞金的区位优势,我们准备再征几百亩地扩建厂房。”路好走了,接待条件上档次了,红色旅游一年比一年红火。去年达到11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6亿元。今年暑期,瑞金红天马旅行社一天最高接团18个共万余人。据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目前,赣龙铁路通车后的首趟专列正在紧张运作中,上海一家大旅行社决定开行上海至瑞金的国庆旅游专列——共和国寻根之旅。硬件改善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真切变化。云石山乡帮坑村委会门前的路被誉为“长征第一路”,当年红军就是踩着这条羊肠小道开始长征。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村里只有山间小路,农民养的猪要抬到集市去卖,种田的化肥、农药要背进去,生产方式只能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如今,路通财源来。村民赖九发在云万三级公路旁种植了200亩果树,办了一个百头规模的养猪场。丰收的季节,脐橙一车车拉往香港、澳门,生猪则一批批出栏,卖到广东、福建。大市场、大流通催生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的兴起。【大潮激荡】解放之初,全省16万余平方公里土地上能勉强通汽车的公路只有647公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较解放初翻了190倍。1996年1月28日江西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南昌至九江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全省每年都有高速公路开通。1996年9月1日,首条纵贯我省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京九铁路通车,与之后实施电气化改造的百年干线浙赣铁路,构成纵横全省“十”字形铁路网。2004年,江西出省主通道和省会至各设区市公路全部实现高速化。2007年,江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至2012年,将突破400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在2012年也将跨越4000公里。航空旅客吞吐量十年间翻了5倍多,目前南昌已有通达30余个城市的航线网络。实现崛起新跨越,江西大鹏展翅!

飘逸的舞蹈
背后的茉莉
2025-08-22 07:28:55
肇庆宁德新能源时代好。肇庆宁德新能源时代福利多,有三险,每个月两次团建,公司氛围好。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包括在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产业链研发及制造能力。

专注的吐司
缥缈的钥匙
2025-08-22 07:28:55
2017年11月,宁德时代发布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此次发行股份不超过2.17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为21.7亿股,本次发行股份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募资后市值约为1300亿元,这比2017年3月份的市场估值增加约500亿元。[7]

2018年

2018年4月4日,发审委召开会议审议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事项。

2018年6月11日,深交所公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将在本所创业板上市。证券简称为“宁德时代”,证券代码为“300750”。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份总数为2,172,437,000股,其中首次公开发行的217,243,733股股票自上市之日起开始上市交易。

2018年6月18日,宁德时代等多方共同投资建设的大型锂电池储能项目完成签约。该大型锂电池储能项目由福建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宁德时代CATL多方合作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4亿元。[8]

2018年7月9日,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与德国图林根州经济部部长沃夫冈·蒂芬泽签署了在该州建造锂电池工厂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的投资协议。

2018年7月11日,宁德时代低开高走,大涨8%,创上市以来新高,成交额超17亿。[9]

2018年7月17日,宁德时代披露,鉴于公司与华晨宝马是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华晨宝马拟向公司购买电池产能建设项目,采购动力电池产品,并同意在双方约定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华晨宝马有权选择向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公司、公司控股股东瑞庭投资、公司实际控制人曾毓群、李平与华晨宝马于2018年7月17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

2019年10月18日,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动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德国最大的锂电池工厂。根据计划,宁德时代欧洲工厂此次开工面积为23公顷,生产线包括电芯及模组产品,预计2022年可实现14GWh的电池产能。[10]

2020年

2020年2月26日,宁德时代主导的宁德锂电新能源车里湾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同日,中国福建能源器件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举行授牌仪式。[11]

2021年5月31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成为创业板首家万亿市值公司。[12]

2021年

2021年7月29日,宁德时代推出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在零下20°C低温的环境下,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13]

2021年8月消息,宁德时代估值已经看到了2060年。预计终局15%~25%份额,2060年营收中枢1714亿元。宁德时代已通过合资建厂、入股等方式整合储能产业链。

2021年8月25日,宁德时代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0.7亿元,同比增长134%;实现净利润44.8亿元,同比增长131.5%。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利润为39亿元,同比增长184.64%。[14]

2021年10月,深交所发布《关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审核函〔2021〕020254号),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4月28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开展境内外产业链相关投资的议案》,拟对上市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不超过190亿元。[15]

2021年10月,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由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及其控股子公司在湖北省宜昌市姚家港化工园田家河片区投资建设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320亿元。[16]

2021年10月,投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20亿元在湖北省宜昌市姚家港化工园田家河片区投资建设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具备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磷酸铁锂及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钴酸锂及三元正极材料、石墨、磷酸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2021年10月14日,路透社报道,美国商用电动汽车制造商Electric Last Mile Solutions Inc周四表示,已经与中国宁德时代签署了电池供应协议。这笔交易将持续到2025年,交易金额未披露。

2021年12月13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矿产资源(非煤矿山)开采;选矿;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17]

2022年

2022年1月9日,由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志存锂业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的奉新时代志存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17]

直率的鼠标
大力的早晨
2025-08-22 07:28:55

光伏投资领域的熙熙攘攘之势,几乎发生在一夜之间,时代催生的新能源大潮大有带领行业重回2018年之前的热闹之势。

近日,光伏们数次接到读者咨询,大多围绕光伏电站买卖以及股权合作、开发等相关事宜。其中咨询对象主要围绕两类,一类是以项目中间商为主,鉴于当前光伏电站项目需求骤增,越来越多的人再次重回光伏行业,启动资源对接买方与卖方;

另一类则是以自持项目为主的投资商或者基金公司,这些企业要么是被碳中和目标催化的央国企投资方,要么是看好绿色资产的投标价值,继而手握重金雄心勃勃的杀入光伏行业。

这其中,既有双碳目标下的企业主动转型为之,也有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掀起的全民光伏大时代之契机。

蜂拥而至的央国企投资大潮

自国家30·60双碳目标提出之后,2021年初,以国家电投、华电、三峡、大唐等为代表的电力央企陆续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自此拉开了能源央企轰轰烈烈的新能源开发大潮。

日前,光伏们获悉,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全面授权二级子公司及分公司开发风、光新能源项目。有行业人士告诉光伏们,三峡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水电“巨无霸”长江电力控股的三峡电能近日在光伏项目收购、开发市场上较为活跃,已经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竞标及谈判。

众所周知,作为央企中净利润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三峡集团拥有全球数座水电“印钞机”。而作为三峡集团电力生产运行主体,长江电力目前拥有三峡(世界最大)、溪洛渡(世界第4)、向家坝(世界第11)、葛洲坝四座大型水电站,是水电投资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同时也是A股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力上市公司。据长江电力1月27日发布的2020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为578.51亿元,同比增长15.99%;归母净利润263.15亿元,同比增长22.15%。

事实上,在30·60目标的指引下,央企投资商在新能源开发投资领域的竞争军备赛已然打响。此前在《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投资业务指导意见》中,中国电建集团对下属28家子企业分解下达了“十四五”新能源开发目标,新增规模合计48.5GW。着是中国电建首次明确大力发展新能源投资运营业务,进一步放宽集团下属企业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范围。

另一家世界顶级的电力设计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在近日发布的《践行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中,明确加大新能源“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开发力度,孵化开发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培育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新能源发展模式和业态,提供优质的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发展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到2025年,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

而在此之前,中国电建与中国能建是新能源领域两大设计院“霸主”,虽然两家各有所长,但业务领域多以电力、能源领域项目规划设计、EPC业务为主。光伏们了解到,早在2020年,中国能建系便已经先一步布局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业务,进入2021年,中国能建更是凭借火电优势等陆续签约了近15GW的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

事实上,今年以来,大部分的央国企正全面发动各级省分公司、二级公司参与新能源的开发建设。在此前广西省公布的2021年保障性并网光伏项目名单中,仅国家电投就有包括国家电投贵州金元、国家电投海南新能源、国家电投江西中业兴达以及五凌电力、中电国际等多家二级公司参与其中。

分布式光伏成“新宠”

站在新能源的时代风口上,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对自持分布式光伏资产表达出浓厚的兴趣。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以体量小、资金规模少、模式灵活等优势正成为中小投资商的首选。

与此同时,整县推进政策也最大程度的唤醒了行业内外对于分布式光伏投资的热情与动力,其中既包括上述提到的行业之外的资金方与选择自投的中小企业,同时,也包括已经在大型地面电站项目“霸屏”的央国企电力投资企业,根据光伏们统计,截止目前已经有超过100个县市区与企业签约或者启动整县推进工作。其中仍以央国企为主,也不乏深入参与其中的民营光伏企业。

不仅如此,在今年供应链剧烈波动的情势下,以户用光伏为主导的分布式光伏撑起了上半年的新增光伏装机。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分布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7.5%,户用新增装机首超集中式,占比最高 42%,成为新增装机主要来源。2021年1-6月,户用装机容量超5861MW,同比增长280%。

分布式光伏的潜力正被快速释放,整县推进则成为提高市场认知度的催化剂,政策加持进一步提高了地方政府以及资金方对于分布式光伏的了解与认可,以往的“苍蝇腿”也成为了大型投资商跑马圈地的重点领域。随着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的落地,有望将成为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一个划时代的起点。

然而,随着更多资本的进入,政策双刃剑的另一面在于国家能源局的五大“不”要求挡不住地方政府以市场之名行垄断之实。政策迟迟未落地,备案、接入无法办理、在建项目无法推动,仍然困扰着相当一部分的从业者。光伏们将针对整县推进持续跟踪,期待行业可以理性、有序的发展。

暴躁的荔枝
开放的仙人掌
2025-08-22 07:28:55
随着时代的发展

路上随处可见电动汽车

但电动汽车的一些BUG也随之而来

如充电时间长、耗电快

有时候开到半路就没电了

着实让人头疼

别担心

在赣州中心城区

电动汽车充电越来越方便了

01

12月26日

随着昌赣高铁通车

赣州市赣州西站东广场充电站一并投入运营

大大方便了电动汽车司机充电

据了解,赣州西站东广场充电站是由赣州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控股公司赣州智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720万元,总装机容量8200kW,配备195台充电桩,服务范围涵盖了公交、旅游巴士、出租车、乘用车、物流车等纯电动汽车,可以同时为290辆纯电动汽车充电。项目投运后,将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充电站。

此外,赣州西站东广场充电站项目依据云计算和存储技术,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服务平台,成立了充电运营服务管理中心。平台中心管理下的充电站位置分布、充电设备情况等数据信息会实时提供给新能源汽车车主,车主可根据以上信息判断、选择充电桩,提高出行效率。

02

章贡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初步形成

核心区域实现“2公里”充电圈

日前,随着盘古山路、红环路、黄屋坪电动汽车充电站调试上线。至此,章贡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初步形成,核心区域实现“2公里”充电圈。现在,电动汽车用户在章江新区范围内,每隔10分钟路程就可以找到一个充电点,完成电能补给。

截至目前,章贡区建成城市电动快充站15座,自今年4月章贡区首座公共充电站上线运营以来,充电量达到35万余度,充电次数1.4万余次,累计节油12.6万余升,减少碳排放310吨。

小编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为加强赣州新能源汽车发展及推广应用,近日,赣州市印发《赣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底,在全市公务、公交、出租(网约)、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万辆以上,全市建成各类充电桩1.9万根,建设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1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