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又涨价了!电池成本提升能让新能源车价涨这么多

心灵美的吐司
柔弱的裙子
2023-01-31 04:27:05

又涨价了!电池成本提升能让新能源车价涨这么多?

最佳答案
微笑的自行车
细心的大山
2025-08-22 07:30:51

怎么又涨价了!?相信这是不少朋友近期听到新能源车频繁涨价的第一反应。

3月19日晚,理想汽车CEO李想发了一篇微博,大意是跟电池供应商签了合同的汽车主机厂,都对旗下车型进行了涨价,暂时没涨价的主机厂是因为跟供应商没谈妥,也就是说,涨价是必然的了。确实,受疫情、战争等因素影响,导致电池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价格大涨,因而拉高了电池成本,涨价似乎成了情理之中。不过,大多数主机厂都是直接涨价,也有部分借涨价玩一波营销的。

从时间线上来看,新能源车涨价经过两轮,第一轮是在去年年底及今年1月份,原因跟补贴退坡、原材料上涨有直接关联,第二轮则是因为战争引起的原材料价格震荡。值得注意的是,芯片短缺始终贯穿其中,影响主机厂的生产。

最先涨价的是特斯拉。当然,对于特斯拉来说,调整价格如同家常便饭。在去年11月24日,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和特斯拉Model Y后轮驱动版均涨价4752元,车型配置无变化。12月31日,特斯拉中国再度涨价,Model 3后轮驱动版涨价1万元,国产Model Y后轮驱动版涨价2.1万元。

除特斯拉之外,极星在同一天宣布旗下极星2于2022年1月1日起涨价5000元。也是同一天,蔚来表示“2021年12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购买ES8、ES6和EC6,且在2022年3月31日前提车的用户,仍可按照2021年国家补贴标准享受补贴,差额将由蔚来汽车承担。

进入2022年开年第一天,哪吒汽车对旗下车型进行提价,哪吒V、哪吒U Pro等车型价格有约2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涨幅。一汽-大众也宣布于2月28日对旗下ID.4 CROZZ和ID.6 CROZZ两款纯电车型均涨价5400元。

尽管如此,有不少车企 “自掏腰包”设置一定的过渡期,在1月1日的基础上分别向后推迟了10天至两个月不等。例如小鹏汽车,在1月11日,小鹏全系车型涨价4300-5900元不等。

1月21日,比亚迪发布公告,从2月1日起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7000元不等。2月1日,飞凡汽车官宣,旗下ER6和MARVEL R两款车型分别涨价1000元和2000元。2月7日,五菱NanoEV全系上涨3000元。

此外,没有官宣涨价的车企部分通过“改款”等方式,进行价格调整,如零跑T03,直接将2021款T03的售价从5.98万元起调整到2022款的6.89万元起。

第二轮涨价则源于俄乌战争所引起原材料价格的震荡。

3月1日,欧拉好猫GT涨价1.2万元。同一天,上汽荣威RX5、Ei5、i6MAX等车型均涨价2000元。随后在3月4日,广汽埃安AION Y、AION S Plus、AION V Plus等车型提价4000-10000元不等。

3月10日,特斯拉对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均提价1万元;3月15日,特斯拉又对Model 3后轮驱动版、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提价1.4万-2万元不等;3月17日,特斯拉又对Model Y后轮驱动版提价1.5万元,实现价格“三连涨”,涨幅最大的Model Y高性能版,调整之后价格贵了3万元。

3月11日,2022款宏光MINIEV正式上市,价格比老款高了2000元。

比亚迪则是在3月15日官宣第二轮涨价,从16日起对王朝网和海洋两个销售网络中的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即全系涨价,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不等。

3月16日,奇瑞小蚂蚁提价3000-6000元不等,从17日开始。3月17日,哪吒汽车官宣从18日起对全系车型提价3000-5000元。

3月19日,几何汽车全系车型涨价3000-7000元。随后,零跑C11涨价达2万-3万元,该车性能版涨了3万元。3月19日晚间,威马汽车宣布在3月23日对全系车型补贴后价格上调7000-26000元不等。

同一天晚间,欧拉汽车宣布于3月23日起对2022款欧拉好猫(含GT版)全系车型提价6000-7000元不等。小鹏则是在3月21日进行第二轮涨价,全系车型补贴前售价涨价10100-20000元不等,但是实际上从售价来看,小鹏P7 670E车型价格涨了3.26万元。

3月23日,理想汽车官宣4月1日起,理想ONE 涨价1.18万,由目前的33.8万元起上调至34.98万元,给想成为理想ONE车主的消费者留了1个星期的时间。

3月24日,五菱针对旗下宏光MINI EV、Nano EV、宝骏KiWi EV的价格上调4000-8000元不等,要知道原来宏光MINI EV起价2.88万元,相当于最低涨了14%。

同一天,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再次涨价,涨幅1万元,调价后售价为34.99万元;Model Y四驱长续航版价格上调1万元,调价后售价为35.79万元;Model Y四驱高性能版价格上调1万元,调价后售价为39.7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车企,<a class="hidden" href="https://car.yic

最新回答
轻松的衬衫
紧张的板凳
2025-08-22 07:30:51

涨幅会在0-3万之间不等。近日,无论是国企新能源汽车还是外企新能源汽车,都公布了价格涨价的消息,大多都是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导致的。相信大家看到涨价,会第一时间想到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战争所导致,不得不承认,战争的爆发,石油、稀有元素、天然气等都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增长,尤其是石油,92和95号的汽油踏入了8元的时代,这意味着汽车出现成本大大增加了,给不少车主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的爆发,国际的油价创下了新高水平,世界各国的人民都直呼扛不住。在石油的衬托下,人们把目光都转移到了新能源汽车上,最近倒是将新能源汽车推上了热搜。新能源一直饱受大家诟病,一直挑毛病,现如今,才真正明白了新能源的好处也是不少的,不亚于加油的汽车。它的优势主要是在于能源消耗方面的成本很低,而且相比较于其它国家,我国的电费是非常稳定的,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且出现不会有二氧化碳的生成,对保护环境有很大的作用。

这已经不是新能源汽车第一次涨价,新能源汽车只会有越来越贵,并不便宜多少。在此呼吁读者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要尽早入手。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直都是鼎力支持的,一年比一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的各个方面有着利好的消息,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新能源汽车涨价主要是因为芯片的短缺和电池原料所造成的,电动汽车需要的芯片的地方很多;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年比一年贵,这也是使得车企不得不涨价维持自身的利益。

安静的蜜粉
隐形的魔镜
2025-08-22 07:30:51

又有4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最高涨2.6万元,他们分别是小鹏汽车、威马汽车、零跑汽车、几何汽车。

一、又有4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

在3月17日至3月19日晚继特斯拉、比亚迪、哪咤汽车官宣旗下车型涨价之后,小鹏汽车、威马汽车,零跑汽车,几何汽车,这4家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加入了涨价的大军中,而且威马汽车宣布旗下的产品价格将进行7000元到26,000元不等的上调,小鹏汽车发布车型价格调整中说明该公司旗下产品的补贴前价格将进行10,100元到2万元不等的上调,对于此次上调价格的原因,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纷纷表示是因为受到了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有记者注意到,这一次新能源车密集涨价是2022年初的一次集体涨价之后的新一轮涨价潮,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初到现在,已经有超过20家车企对旗下将近50款车型的价格进行了上调。

二、什么原因促使新能源车企纷纷涨价?

其实导致新能源车企纷纷涨价的原因有几个点,第一个就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上升,并且处于一种高速发展期,并且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是处于快速增长中,那么整个行业就会由于缺锌片等等的问题,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并且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第二点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及国际的局势动荡导致了油价疯狂的上涨,所以就进一步刺激了市场,从油车转为电车的需求,最后导致新能源涨价的最大问题就是新能源汽车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其中锂和氧化钴市场价从12月份的115万每吨到现在3月份已经变成了331万每吨,足足长了三倍左右。

舒心的冷风
老实的身影
2025-08-22 07:30:51
针对这一轮新能源车涨价潮,市场上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最近包括锂、镍等动力电池重要原材料价格猛涨,环环传导,车价被迫抬升;二是我国自2013年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目前进入了补贴退坡、换挡前进的时期,按照相关部门要求,“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能源车企频频提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向人民网《财米油盐》表示,这一轮新能源汽车的涨价潮,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上涨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退坡是次要原因。

尊敬的泥猴桃
贤惠的汉堡
2025-08-22 07:30:51

在我看来,随着针对新能源车汽车国家补贴的退出,电车涨价是大势所趋,必然的。

近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显示,“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今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将不再给予补贴”。

面对国补退场,多个品牌陆续发布了包括锁单、限时保价、预告涨价等动作积极应对。不出意外的话,年底会迎来新能源车企的疯狂促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攀高峰。而在这之后,迎来的便是电车的普遍涨价。

目前,每辆新能源车能够享受的补贴基本处在4800元到12600元之间,但是步入2023年将不再享受这种大额力度的补贴。车企是不可能也不愿意单独承受这笔“巨大的损失”,涨价是必然的。

广汽埃安发表声明称“将对旗下相关车型的官方指导价格进行上调,幅度为3000元到8000元不等”。无独有偶,比亚迪汽车也计划把旗下多款新能源汽车车型涨价,幅度在2000元到6000元不等。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涨价还和原材料有着重要的关系。有关信息显示,中国市场的电池级碳酸钾已经从最初的6万元(2021年年初)每吨上涨到50万元每吨,价格翻了好几倍。还有,由于竞争的激烈,车企对于研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维护费用也是与日俱增。

一系列的情况都表明,新能源汽车在接下来会迎来价格的上涨。另外,目前大多数的新能源车企都处于亏损的状态,只有少量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才能够盈利。随着购车补贴的政策的不再执行,许多小型车企势必面对更难的生存挑战。如果涨价,就很大概率会失去一批顾客,但是不涨价,自己又很难经营下去,破产或许就是早晚的事。

当然,虽然补贴不再,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补贴政策还是会继续延续到2023年12月31日的,这对新能源车企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不过社会生存法则一直都是“优胜略汰”,在这次的大调整中生存下来的也都是具备实力的,究竟哪些车企能够在这波调整中生存下来并生存发展起来,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微笑的西牛
靓丽的星月
2025-08-22 07:30:51

新能源车纷纷涨价,将有何影响

新能源车纷纷涨价,将有何影响,随着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进一步退坡,在行业与政策的趋势之下,不少新能源车纷纷涨价,首当其冲的则是特斯拉。新能源车纷纷涨价,将有何影响。

新能源车纷纷涨价,将有何影响1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全年354.5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6倍的好成绩开启了新的销量增速元年。而2022年刚刚过去不到一个月,业内就屡次传来终端新能源汽车车企上调旗下车型的消息,这似乎展示了一个2022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全线涨价的信号:

1)上周末,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公司比亚迪汽车表示,将对旗下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7000元不等;

2)造车新势力中在2021年稳住月销量破万辆的小鹏(涨价幅度在4300元至5900元),以及才崭露头角的哪吒(涨价幅度在2000元至5000元)、零跑(最低配车型涨价幅度在8000元-9000元)和极星(涨价幅度在5千元左右)等车企也进行了提价;

3)正在进行转型新能源的传统车企如广汽(旗下埃安LX涨价了4000元)和大众(ID系列涨价5400元)也明显上调了价格;

4)更不用说,在去年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公司特斯拉就宣布Model 3和Model Y的后轮驱动版售价分别上调1万元和2.1万元。

终端车企为何集体开始进行涨价?

认为,由于涨价的车企旗下车型的设计、配置等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并不算优化了配置,所以车企提价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两点——补贴退坡和上游涨价,分别为大家拆分来看各自因素在涨价幅度中的影响占比。

正如不少终端车企在宣布涨价的同时给出的解释,2021年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最后一次退坡的确给新能源汽车车企造成了不小的成本压力。

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表示2022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但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

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宣布提价的车企旗下的车型多集中在续航里程大于或等于40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前者退坡幅度达到5400元,后者补贴减少了2000元,对比来看,比亚迪由于是纯电动和插混销量双驱动,所以为满足各个车型,所以公布的涨价波段较大,而造车新势力和其他传统车型涨价幅度则基本上都是对照前者。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造车新势力中的佼佼者理想、蔚来等公司,以及开发了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的上汽通用五菱,小蚂蚁的奇瑞、好猫系列的长城汽车等传统车企目前却没有涨价公告,主要原因就在于售价高于30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汽车,以及续航标准本身就不达标的车型如A00系车型,以及部分A0系车型本来就不在补贴范围内,所以不受影响。

第二个原因则是2021年全年上游原材料大涨带来的肉眼可见的成本压力,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本身成本占整个新能源汽车成本的30%~40%,这就直接导致了动力电池自身以及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势必将引导着终端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的大幅增长。在2021年之前,终端车企对零部件供应商不管是产业链地位上还是话语权方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所以在成本方面有着要求,能够压低零部件供应商的毛利率,即使是最为核心的部件动力电池在过去几年中也接受每年10%左右的成本降幅。

但是这个降价趋势在2021年迎来了改变,动力电池最为主流的两大路线中,磷酸铁锂(动力型)的价格从2021年年初的4万元/吨涨到年末的11.1万元/吨,涨幅高达177.5%;而三元材料最常用的三种型号523型,622型和811型的价格分别从年初的12.35万元/吨、14.55万元/吨和17万元/吨涨至年末的24.8万元/吨、26.6万元/吨和27.6万元/吨,涨幅分别为100%、83%和62%。这也使得2021年动力电池的价格不仅不会下降,还会上升。

以今年较火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例,正常来说1Gwh电池需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2200-2500吨左右,一辆新能源汽车以50KWH带电量来看,1GWH动力电池可以满足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所以一辆车将消耗0.11吨至0.125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根据其高达177.5%涨幅的计算,每辆车成本或将上升7千元左右,当然这项成本和此前的补贴退坡导致的成本上升不同,补贴退坡的降低成本将由终端车企全部承担,而这项成本无法全额传导,动力电池厂商以及上游原材料厂商都需要共同承担,这也是为什么此前动力电池厂商迟迟不涨价的原因,几乎都是自己承担。

终端车企涨价后,影响又有多大?

新能源汽车终端车企集体涨价最为直接的影响就在于或将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回调,2021年除了春节扰动的2月,自二季度以来就一直处于月销量持续高增长的趋势,全年更是创下销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6倍的历史新高记录,渗透率也接近15%。

而销量的持续增长是建立在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逐渐认可上面,尤其是在如今新能源汽车的.补能体系尚未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里程焦虑和安全隐患依旧存在,所以本身依靠较低价位、较高智能化和绿牌这三驾马车来提高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突然加价,毫无疑问会对终端的销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一点已经在部分车企的订单数量上有所体现。而进一步的数据证明将在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出来之后进行验证,还会继续紧跟新能源汽车各大车企每月产量、销量、订单等数据情况,并及时和大家进行分析。

除此之外,混合动力车型也有望迎来一波高景气度,在2021年的销量上已经有些许端倪,此前由于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偏好指引,双积分政策的影响,以及混合动力车型产品本身的技术复杂性,混合动力车型不管是HEV还是PHEV的销量与整体增速都远低于纯电动车型,终端车企也并未将其作为重点研发方向,而在2021年,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9.8万辆和60万辆,同比增速高达162.4%和121.6%, 其中的佼佼者比亚迪的插电混动的销量更是达到272,935,同比增长467.62%,远超纯电动144.95%的增速。

在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进一步退坡后,混合动力车型受到的影响也是明显较纯电动要小,近期提价的车型也多为纯电动,插电混动即使有所提价,在涨价幅度和绝对值方面也是远远小于纯电动,叠加由于技术革新,发动机热效率提升,混合动力车型能解决消费者里程焦虑和补能的问题,混合动力车型或将有望成为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黑马。

新能源车纷纷涨价,将有何影响2

随着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进一步退坡,在行业与政策的趋势之下,不少新能源车纷纷涨价,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特斯拉、小鹏、哪吒、广汽埃安、零跑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官宣上调旗下部分车型价格,而此前“按兵不动”的比亚迪最近也发布了“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

根据发布的声明来看,由于新能源车型的补贴退坡以及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比亚迪将对对旗下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7000元不等,此次价格调整将于2月1日起生效,当然,在此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将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销售趋势以及企业平稳过渡等因素,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补贴退坡也是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涨价的主要原因。

前面也提到,在比亚迪宣布涨价之前已经有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宣布涨价。首当其冲的则是特斯拉,在补贴政策颁布的当天即对外宣布,Model 3和Model Y的后轮驱动版售价分别上调1万元和2.1万元。相比之下,此番比亚迪起步1000,上限7000的涨价幅度也还算良心。

作为国内新能源的领军车企,比亚迪新能源产品涨价其实是迟早的事,且不说此番价格上调是行业与政策的大环境所致,所有新能源品牌无一例外都选择涨价;再加上如今新能源汽车所需原材料价格也有所上涨,在过去一年来,动力电池成本暴涨,例如动力电池所需的镍、锂等金属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从2020年6月到2021年底,523三元电池成本由每瓦时0.52元涨至0.77元,上涨高达48.1%;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则由0.47元涨至0.66元,上涨40.4%;还不止动力电池成本的增加,如今全球依然处于芯片短缺的局面,按照现在的形势看,短时间内“缺芯”的问题无法得到缓解,选择涨价或许也是新能源车企解决供应需求矛盾的一种措施。

那么减少的补贴谁来承担?显然车企不会愿意自掏腰包,而最终所有的非要都转接给消费者自己承担了。但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事实上去年4月下发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通知中就有明确提及新能源产品有涨价的趋势,换句话说,和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加价方式不一样,新能源汽车的加价并不属于市场人为行为,而是受行业大环境的影响。

不过,一边是国补退坡,另一边新能源车型的保费也开始提高,目前专属的新能源汽车保险由12家保险公司公司挂牌发起,按照新能源的专属车险上市后各类汽车品牌和车型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保费上涨的情况,最为夸张的是,特斯拉的保费达到1.8万,翻了两倍之多,光是这高昂的保费就劝退了不少想要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潜在消费者。

随着补贴政策进入最后一年,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各种优惠政策逐渐减少,这也意味着新能源产品未来将不再有外部的大力扶持,需要靠行业本身打入市场。不过,如今新能源产品的原材料价格疯涨,芯片短缺危机也还未解除,新能源车还能延续此前的销量增长势头?还真不好说。

新能源车纷纷涨价,将有何影响3

2022年1月11日,乘联会发布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据统计,1-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总量达到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零售总量为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双百位”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燃油车批发总量为1779万辆,同比下降4%;零售总量为1716万辆,同比下降6%。可以说二者市场走势分化明显,在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选择新能源车型的背景下,2022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必然也会越来越快。

从销量数据来看,过去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供需两旺的背后,新能源汽车“涨价潮”已经悄然来袭。

近期,有媒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包括特斯拉、小鹏汽车、广汽埃安AION S Plus、大众旗下ID.6 CROZZ和ID.4 CROZZ等多款新能源车型都宣布了涨价的消息,其中国产Model 3和Model Y上涨最多,分别为1万元和2.1万元。广汽埃安AION S Plus次之,价格上涨了7000至14000元。小鹏旗下三款车型也都有提价,上涨区间为4300至5900元。其它未直接提价的电动车型,也取消了相关购车优惠。而车企这一波“集体涨价”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政策补贴退坡、动力电池涨价、芯片短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退坡30%,2022新能源补贴进入“倒计时”

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同时该文件指出,为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势头,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销售趋势以及企业平稳过渡等因素,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将于同年12月31日终止,这也就意味着截至今年年底,国内长达12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马拉松”将正式到达终点。

事实上,任何一项政策的变动都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市场调查为依据的,尤其是助力我国实现汽车强国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否认,我们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各类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从目前来看,这些政策也起到了超越预期的成效,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初步完成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主导,购买新能源汽车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的潮流趋势,“补贴”已经不再是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型的关注重点。可以预见,在未来补贴彻底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前景依然乐观,市场份额也将稳步在序地实现增长。

缺芯风波延续,导致新能源汽车供小于求

回顾2021,“芯片短缺”是全球车市及所有车企面临的共同挑战,根据AFS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5日,由于芯片短缺问题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已达198.2万辆,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1012.2万辆。

众所周知,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全球芯片供应商产出乏力,伴随主机厂需求旺盛导致市场供需失衡,最终使众多车企陷入了“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芯荒”甚至成了各大车企高层的共同心病,因此也出现了加价抢购芯片的现象。同时因缺芯问题带火的二手车市场也成为去年车市独特的景象。

即便到目前,全球车市仍未摆脱缺芯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但芯片紧张的局势仍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此外,与过去相比,如今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上所用的芯片数量翻倍增长,由此也增加了汽车的制造成本。所以,即使芯片可以恢复正常供应,新能源汽车涨价依然是一个合理的发展趋势。

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成本水涨船高

除了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的产能不足、价格上涨同样是导致新能源汽车终端售价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动力电池中的主要材料碳酸锂为例,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仅为5万元/吨,近期则涨到29万元/吨,仅一年涨幅就达到了480%;从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钴的价格也从不到24万元/吨上涨到了38万元/吨,涨幅接近60%。此外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Q3与2020年Q4相比,隔膜、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电池相关原材料均有不同幅度的提供,最高涨幅超170%。

因为原材料价格提升,随之导致动力电池成本水涨船高,所以在2021年下半年,比亚迪发布了电池产品涨价20%的公告,天能锂电、国轩高科、鹏辉能源等企业也纷纷发布了调整电池或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通知函,而车企在生产制造环节付出的更多成本,最终还是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产品售价上。比如1月22日,比亚迪官方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7000元不等,价格调整将于2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目前市场表现,多家专业机构表示,预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产品价格持续增长将带动整车终端售价迎来新一轮上升。

综合政策、硬件、原材料多角度摊开来看,与其说这一波涨价潮是新能源车企有意而为之,不如说是“形势所迫”更为贴切。可以预见各类新能源车型在2022年开启“涨价模式”是必然趋势。从目前国内各大车企透露的信息可知,今年至少将有上汽荣威科莱威、小鹏G9等十多款纯电新车上市,如无意外,这些上市新车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提价。

时至今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用时间换空间”的阶段已经过去,在绿色消费理念和“双碳”目标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必然会稳步提升,同时伴随补贴红利进入“倒计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将刺激主机厂在技术、产品开发领域投入更多,以引领行业完成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过渡转变。

美丽的苗条
体贴的方盒
2025-08-22 07:30:51

新能源汽车开启新一轮涨价潮,主要受限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并且大多数车企已认为在2022年的下半年,市场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整体行情来讲,2022年的车市主题就是“涨价”。

这一点笔者更是感同身受,在今年年初之时熬完了考试,笔者也满心期待想要奖励自己一辆小新车,当时迫于现实因素资金没有到位,所以暂时搁置,等到下半年之时再想去购买才发现原来大多数车型都已经上调了,价格最为明显的便是比亚迪、哪咤、威马、大众等 。

在查阅了官方信息才知晓,原来大多数车企都在8月1号左右发布了调价声明。比如零跑汽车,在7月31日发布公告,受限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所以自8月1日开始领跑价格开始调整,拿领跑T03举例来讲,将在原有基础上上涨5600~6600元。还有备受消费者信赖的上汽大众,也将在8月份进行上调价格,预计在原基础上上涨1万元左右。对于大众的粉丝都知晓,这已经是在2022年大众第三次调整价格了。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较为热火的车型也纷纷上升价格,有些消费者吐槽是不是因为这些车型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的欢迎,所以这才提升价格,迫使消费者们即使不愿意接受涨价也必须掏钱呢?

对于这个观点笔者却不认可,要知晓当前车企行业竞争力颇高,任何一家有头脑的企业都不希望通过涨价来打击消费者的热情。并且电动车在电池成本上确实大幅上涨,此前还有不少车型由于不挣钱而被迫下市。至于未来高昂的价格是否会持续保持下去,我们在此还不敢预测。

慈祥的高跟鞋
大力的香水
2025-08-22 07:30:51

我认为燃油汽车不会跟着涨价,因为汽油的价格已经突破了人们的心理防线,如果燃油车的价格再继续往上升,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会选择新能源汽车。

一,新能源汽车迎涨价潮。

2022年三月初,也迎来了新能源汽车的涨价热潮。难道是因为汽油的价格不断上涨?所以说,新能源汽车也要紧跟着上涨的节奏,提高车价吗?在我们的认知当中,新能源汽车是非常便宜的,因为毕竟燃油汽车是行业的老大,所以为了打开市场,新能源汽车不得已低价格的姿态进入市场。

二,多家品牌新能源汽车宣布涨价。

可是现在新能源汽车也要涨价了。北京时间2022年3月16日,比亚迪在官网宣布涨价的消息,涨价的区间大概在3000元到6000元之间。而在比亚迪发布涨价之前,其实,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特斯拉也宣布了涨价的通知。而且特斯拉的降价幅度还非常的高。特斯拉的model Y系列上调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知名的新能源企业之外,其他的品牌也都纷纷宣布涨价。

三,燃油车的价格不会上升。

其实,新能源汽车涨价的原因并不是受汽油价格的影响,而是因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材料和芯片的价格在不断的往上涨。所以汽车的价格才会涨。不少网友担忧,燃油车的价格会不会因为新能源汽车涨价而随之升高呢?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燃油车的价格不会上升,因为汽油的价格已经涨得很高了,如果这个时候车价也持续上升的话,燃油车的市场会越来越小。相信不少用户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新能源汽车。

搞怪的灰狼
娇气的大山
2025-08-22 07:30:51

车企涨价并非全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新能源车价格想要实现完全透明,必须要让原材料价格保持长期稳定,同时新能源领域竞争趋于平缓。

由于造车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上调,只不过在我看来,新能源汽车价格大幅度上调,不仅仅是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还由于新能源车企想通过上调价格来实现更多的盈利。

一、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并非全因原材料价格上涨。

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新能源汽车涨价的一大因素,但却并非是全部因素,如果新能源车企不想通过涨价来带动收益的话,那么完全可以通过销量来抵挡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但是新能源车企却并没有选择这么做,很显然,新能源车企是希望借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借口,来实现更多的盈利。

二、新能源汽车价格想要完全透明,就必须要让原材料价格长时间保持平稳状态。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使得原材料价格一直处于不稳定态势,如果长时间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越来越不透明,而如果原材料价格能够趋于稳定,那么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就会回归理性态势。从而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会变得越来越透明,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好消息。

三、新能源汽车价格想要完全透明,就必须要让市场竞争趋于平缓。

由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直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这导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一直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如果想让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完全透明,那么就必须要想办法让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平稳,当市场竞争越来越平稳后,这也说明新能源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当格局已经变得越来越稳固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必然会变得越来越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