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智能化广受追捧,可持续性行业高歌猛进!你看好哪些行业的前景

无心的服饰
动人的季节
2023-01-31 04:26:34

智能化广受追捧,可持续性行业高歌猛进!你看好哪些行业的前景?

最佳答案
老迟到的绿草
闪闪的狗
2025-08-22 07:27:01

严格来说,自动化、智能化将会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因而与之相关的行业都会有不错的前景,例如智能机器人制造行业、智能养殖行业、物联网行业等。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自动化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已经得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也让这些行业拥有了比较广阔的就业市场。

一、智能机器人制造行业

智能机器人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餐馆里的自动上菜机器人、校园里的智能快递车等,这也意味着智能机器人在未来将与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紧密,从而也给智能机器人制造行业带来了很不错的前景。甚至可以说,由于社会发展的趋势,使得智能机器人制造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处于风口上,所以若是能把握住这次机会,该行业在未来必将大有可为。

二、智能养殖行业

要知道,由于智能养殖包含有科学养殖和自动化养殖的优点,因而智能养殖很可能会在未来成为一种主流的养殖方式,这也意味着智能养殖行业很可能会迎来了不错的发展机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智能养殖行业还在起步阶段,该领域内还存在不少空白,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这也意味着智能养殖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就业形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片大好。

三、物联网

物联网的概念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并且该领域所囊括的范围十分广,同时也是很多新型技术所需要涉及的领域,从而也让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特别是在数字化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的情况下,社会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也愈发变大。由此可见,物联网技术很可能会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当然了,除了上述提到的三个行业外,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等行业也拥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最新回答
落后的麦片
外向的黄蜂
2025-08-22 07:27:01

微电网可视化完整复现的园区能量系统,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综合管控。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建筑能效管理、综合节能管理和“源网荷储”协同运行。

将 Web 智慧“双碳”微电网场景进行数字孪生,有效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管控。整体场景采用轻量化重新建模的方式,设计师就有“设计”的发挥空间,展现更多美学创意。支持 360 度观察虚拟园区内源网荷储每个环节的动态数据,突出能量路由器、变压器、配电室等设备模型,提供图形化组态 SCADA 能力,以线条流动的方式表达光伏从光能转化为电能、再到设备供电、储能全流程。当日超标电量、累计用电量、光照时长、辐照度分别统计,利于整合分析。利用柱状图动态显示 24 小时内的交流源出力和指令,掌握每日数据变化,提高电力调控能力。

储能箱三维可视化设计上,可弹出 2D 面板对当前容量、电池温度、SOH 电池健康状态、累计充电量、累计充电次数、火灾风险进行统计和故障预警,保证集装箱系统的安全。提供完备流水线作业工具链,从视图组件设计、图标设计、2D 图纸设计到 3D 场景设计皆有一站式的开发工具,设计师和程序员能实现协同作业开发,快速落地 2D、3D 可视化成果。

微电网作为一种靠近用户侧的微型综合能源系统,涵盖太阳能、风能等一次能源及电力二次能源,涉及电、热、气多种能源输配网络和负荷需求、储能、控制和保护设备及信息化平台,需以电能为核心,通过多能互联、信息能量耦合及市场经济引导,实现多能“供-需-储”协调优化和自平衡。

建筑能耗特别是大型公建的能耗在城市总能耗中占了较大比例,因此如何有效监控和分析建筑能耗,并对大型建筑进行智能化、节能化管理,减少日常运转的能源消耗,已成为各大企业的主要关注点。Hightopo轻量化的建筑全集成能源可视化管理系统,通过 2D、3D 等可视化的手段对建筑用能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和有效管理,提升节能工作的管理水平,达到节约能源、供需互动的多种能源耦合目的,实现了对能源的集中监控、管理以及分散控制,包括配电照明、空调、供热、建筑物的供水和排水等。

核心系统通过后台数据接口,实现自动上下架设备,对供、排水系统中所有管线、设备与构筑物进行智能控制管理,并结合 2D 视图进行关键信息查看,全面掌握水务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各楼层无线水表、LORA 开关、能效管理平台,保证供水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二三维可视化引擎,对楼宇供电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形成一个自我管理的体系,做到每一处细节均可实时交互与反馈。包含传感器、智能物联网 GPRS/4G/NB-LOT、大数据系统平台设备信息,实现甚至手机端都可随时随地查看的 2D 组态效果。通过搜集相关国家省、市用电限额标准,对全面数据进行汇总,对于超限电状态设备进行实时预警。

为绿色制造作出新贡献: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消耗后可获得恢复补充、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的优点。通过智能化、可视化手段,进一步发挥能源优势,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能源发展全局和绿色构造做出贡献。

全线节能:全集成能源管理系统可全面采集供电、照明、空调和供水等各专业的能耗数据,让能耗直观可视、清晰透明,也便于分类统计。使全运营管理人员对楼宇耗能情况掌握更加全面及时,确保系统可以运行在最佳节能状态,获得节能收益。

在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运行逐渐呈现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急需“云大物移智链边”其中的云计算、大数据、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手段,让电网系统配备拥有海量数据处理分析、高度智能化决策等能力的云端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各类能源资源整合、打通能源多环节间的壁垒,让“源网荷储”各要素真正做到友好协同。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

缓慢的白昼
谦让的冷风
2025-08-22 07:27:01
全文 194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 南方能源观察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omagazine@126.com 编辑 黄燕华 审核 冯洁 6月1日下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高水平消纳以及市场化发展。 大规模开发 中国已经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明确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截至2020年底,全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达到5.3...全文

冷傲的钻石
冷静的黑猫
2025-08-22 07:27:01

可再生能源实际上存在于阳光,空气,地下深处和海洋中。它们是地球物理结构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它们不断通过自然方式进行更新,周而复始,无法用完。

国家能源局3月30日发布,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核心要求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和利用有什么区别?

简单说,再生资源回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等等。简单的都是回收。不同的是角度。就是铺设的回收环节不同而已。有些是上门回收,有些是中转回收。而再利用则是回收加工。在再生资源行业里算是后端。一般指钢厂,纸浆厂。和一些特殊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园。含厨余垃圾的堆肥,有色金属回收冶炼,废旧塑料的再生加工。

互联网+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的决心和努力,也需要居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废品回收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废旧物品的处理,废旧物品的回收就是目前非常富有市场前景的行业。在这个万众互联、万物互联的时代,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和改变。如今,废品回收融入互联网基因,为居民百姓、商家店铺解决卖废品难的问题。总而言之,互联网+废品回收的时代已经来临,不再是以虚打实,而是以实打实,四两拨千斤。受限于回收渠道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速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蜕变无疑会为再生资源回收新添强劲驱动力。废品之所以成为垃圾其根本在于“回收”,随意抛弃的是“垃圾”,回收成功的是“资源”。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废品回收率呢?废品回收者给您答案:借势,借互联网之势趟出一条“互联网+资源回收”的新道路。 

无聊的鸵鸟
美满的超短裙
2025-08-22 07:27:01
智能化设备维护与管理对节能的现实意义: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命脉,企业是能源消耗主体。现在随着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加,能源的消耗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不可再生能源的储存量日渐枯竭,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不高且利用率低。因此,一方面节能降耗是社会、企业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可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并降低能源的运维压力。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建立能源管理系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康派智能研发生产的能源管理系统是采用先进的智能化集成技术,基于B/S架构的系统性能源管控系统,对企业“电、水、气、暖”等能源介质的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在实现节能目标管理、能效对标管理、节约机会识别、能源计量和统计、能效分析等功能,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支撑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开放的洋葱
呆萌的背包
2025-08-22 07:27:01
微电网(Micro-Grid)也译为微网,是一种新型网络结构,是一组微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构成的系统单元。微电网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微电网是相对传统大电网的一个概念,是指多个分布式电源及其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的网络,并通过静态开关关联至常规电网。 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两个都是电力系统专业的新概念。都与新能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关,因为传统电网无法大量消纳光伏、光热、风电等新能源电力,所以才提出以上技术,特别是前者。智能电网最先由米国提出,是一些有信息技术产业背景()的议员在忽悠。

高高的芝麻
勤恳的黑米
2025-08-22 07:27:01

中国工业报 郭宇

11月12日,中国重型机械行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由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主办,以 “新形势、新任务、新规划”为主题,汇集了100余家行业重点企业与高校,130余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中国重型机械行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行业 “十四五”期间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景晓波表示,我国目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重型机械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了国家经济发展目标与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重型机械行业需要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做好行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重型机械行业的繁荣发展,为振兴装备制造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能源目前现状表现为消耗大、结构重、能效低和排放高。在全面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前提下,能源行业 “十四五”期间要继续关注能源安全问题,加快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注重核心技术开发与安全。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提出,重型机械行业需注重行业资源属性与装备属性,高水平钻探开采设备、煤炭深加工技术改造、核电装备国产化、风电可再生能源海上设备建设等是目前能源行业发展需求,重机行业需加快解决行业装备技术 “卡脖子”问题,加快设备自主开发。

机械工业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所长欧阳劲松也表示,先进制造装备是面向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已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制造业大而不强,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基础工业软件和零部件(如传感器、科学仪器等)对外依存度高,质量和附加值低,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问题突出。高质量发展成为发展主题,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带来深刻变革,生产关系、业务形态、产业价值链等更加注重环境绿色、和谐生活,产业链自主可控是重要底线, 科技 竞争、人才竞争日益成为核心要素。目前先进制造与装备逐步朝着制造数字化、制造与装备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等创新方向发展。

与会专家针对重型装备工业所服务的钢铁、煤炭等领域进行了探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规划发展部主任李全功表示,“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已经缓解。今年以来,钢铁行业总体运行平稳。下一步工作重点是维护市场平稳运行、防范过剩风险,巩固去产能成果、推进兼并重组,提高应对危机能力、抓住新型基建契机,持续推广智能制造、环保压力不断加大,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钢铁六个 “十四五”钢铁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表示,煤炭是我国能源行业的压舱石,目前整体煤炭经济运行形势相对稳定,煤炭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分析了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与挑战。他强调,煤炭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煤机装备经历了机械、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智能化4个阶段,煤矿智能化目前仍处于示范培育阶段,自感泛联、数驱智采是煤矿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他指出,行业内已建成338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预计2020年底,全国煤矿智能采掘工作面数量将超过550个。按照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要力争采掘智能化工作达1000个以上,有智能化的矿井过10亿至15亿吨。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加速器中心副主任吕银龙指出,核工业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石,加速器与反应堆设备是核工业的两大关键设备,加速器是体现先进国家实力的表现,加速器的发展与应用技术对国土安全与国防 科技 、科学研究、医疗 健康 具有重要意义。吕银龙介绍,加速器国内外发展及趋势,提出了2025到2035期间加速器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主要发展大功率低能电子加速器。他还强调,国内重型装备制造业水平与加速器技术发展息息相关。

重大技术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装备产品,是制造业的脊梁和 “国之重器”,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的技术实力和生产配套的综合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副处长王影表示,“十三五”期间重大技术装备突破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高端装备,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中国制造国际新 “名片”。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大技术装备供给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十四五”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将要面临新形势。王影表示,要全力推进重大技术装备高质量发展,政府与协会、企业勠力同心,共谋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技术发展处处长左世全指出,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任务为打通创新链、强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左世全认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已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导向趋于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加快突破高端,补齐短板,持续推进智能转型,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 “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我国正处于新 “四化”推进阶段,实现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业要起中坚作用。

作为装备工业的重中之重,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历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三五”期间重型机械行业经济平稳运行并取得众多成果,行业 科技 创新技术大幅进步。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维新表示,要秉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推进开放合作、加强企业管理,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做强装备制造及服务产业的发展思路,实施 “七大战略方案”。根据加大 科技 创新,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加快产学研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技术研究的指导思路,把握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及目标。报告指出,行业企业要把握好高质量、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以及构建三大生态效益链的发展方向,为企业“十四五”规划开好头。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继生表示重型机械行业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共存,但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创新思路、技术、产品、服务,有实力和特色者将会快速变强。他表示,企业要彻底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了解国家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及新特征、规划的意义与企业主要发展内容规划。企业在编写规划过程中要学好用好国家政策,认清形势精准定位,坚持创新,加强管理,为企业“十四五”发展做好准备。

重型装备企业代表山东华特磁电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风亮发言表示,创新是不断增强企业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驱动。华特磁电目前已开发出了低温超导除铁器、超导磁共振系列整机系统、超导磁选机、蒸发冷却电磁除铁器智能传感分选机等世界领先的高端磁力应用产品,技术研发居行业之首。公司开发的强迫油循环电磁除铁器和强制油冷却立环高梯度磁选机在行业中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