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本型格:大众狂推新能源,我悄悄追百万辆丨汽车产经
“明年,我们要面对最高的产量挑战,我们希望接触到我们一直追求的一个目标。”
12月16日晚,在本田INTEGRA型格上市后的交流环节中,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郑衡说了这样一番话。
虽然小心翼翼地避开“百万辆”之类的关键词汇,但明眼人都能明白,2022年,广汽本田终于要冲击百万辆了。
如果能顺利完成,那么,加上东风本田同样是100万辆的预想,2022年整个HONDA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跨越200万辆。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市场上,HONDA或将成为大众、通用之后,第三个跨越年销两百万辆的巨头。
实际上,同在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丰田也在近期透露过,明年将冲击年产销一百万台的目标。
在电动化看似要彻底突破的前夜,在自主车企们都嚷嚷着要借此赶超合资品牌的当下,“两田”却仍在加码弹药到原来的阵地。
看起来,“两田”似乎选择了一条与大众汽车不太一样的道路。在后者身先士卒、尝试到各种挑战甚至是苦涩的时候,“两田”更希望巩固当下的优势,以不慌不忙的秩序、又坚又稳的体系去完成整个电动化转型。
哪个方向更对?现在没法判断。但一直以来,包括在“车市寒冬”的动荡时,几个头部日系企业都表现出市场少有的坚挺与沉着。作为日系品牌的典型代表,广汽本田作出的选择和布局,至少代表了合资品牌的一种态度。
小众+主流,型格都要
站在整个广汽本田的销量发展坡度来看,追求百万辆是一件合理的事。而型格这临门一脚,更是使得百万辆目标成为一件能够笃定的事。
一方面,型格与飞度、雅阁构建起了从AO级到A级再到B级运动轿车的产品阵营,另一方面,型格也是广本除凌派之外,在A级轿车细分市场的重要补充。
型格售价12.99万~16.69万元
不过,运动家轿市场如今对手林立,长安UNI-V、吉利星瑞、领克03+、传祺影豹...多个自主品牌都在这一领域发力并崛起,型格要走的道路大概不会像思域那样平坦。
“自主与合资必有一战”,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自主品牌的目标已经将矛头指向了合资品牌。
在自主品牌整体对合资品牌有造成侵蚀的趋势下,广本的确需要一个产品力更强的车。而且,面对电动车的上下夹击,广汽本田只有守住了10万~20万元这个燃油车的基本盘,才有更多资本去做转型和创新。
怎么守?“兄弟车”思域是避不开的对手,毕竟后者在华已有长期的信仰光环和口碑积累。
于是,我们能看到,型格有意从年轻化的角度切入,与向家用倾斜的思域形成区隔。
在车身颜色上,型格选择了炽热黄、翡绚蓝两个活泼靓丽的颜色。车内的12扬声器BOSE音响,也是为了年轻人能在车里有一个沉浸式音乐空间。
同时,型格还保留了手动变速箱车型。虽然手动挡车型更多时候是一种图腾和吉祥物,但坚持满足少数人的爱好或念想,这也是广本拿下运动轿车市场的杀手锏所在。
然而,攻下运动轿车就功成圆满了吗?
显然不是。广本应该很清楚,运动轿车属于“你买我推荐,我买我不买”的小众市场,“蛋糕”体量并不大。思域有意识地强调家用,或许也有这个考量。
于是,我们又能看到,在炽热黄、翡绚蓝之外,型格的车身颜色还包括黑白灰红,家用人群喜好的颜色,它一个不落。
所以说到底,型格要抢占的消费人群,与思域并无太大区别。
要跟思域抢主流消费人群绝不容易。此前,本田的双车战略就一直有后来者不温不火的陷阱。
但值得庆幸的是,皓影挣脱了这个陷阱,在东风本田最核心的市场里成功突围,月均销量稳定过万。这多少说明了广汽本田的终端能力与营销能力的成熟程度,足以支撑新来者在重点市场中溅出水花。
冲刺百万辆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森山克英在现场透露,2022年将是广汽本田的一个产品大年。除了新能源产品e:NP1,还有多个新车将投放到市场。
这也让广汽本田的百万辆目标变得更加可期。
似乎很少人会担忧本田和丰田这两个品牌是否操之过急的问题,因为哪怕退而求其次,他们也不会冒山顶跌落的风险。
长久经营的道理,无论是奉行“年轮经营”的丰田,还是谨小慎微的技术范车企本田,都比一般车企要理解得更通透。
从销售端来看,广汽本田便保持了日系品牌一贯的稳健风格。无论从终端销量、批售量还是产量来看,它都稳定在一个健康的水平,没有出现大量压库或者突然减产的情况,缺芯背景下除外。
广汽本田的百万辆体系力之所以听起来“扎实”,还在于这个日系品牌有很强的消费培育的意识。拿飞度举例。经销商从一辆飞度身上获得的单车利润已不超过500元,但广汽本田仍坚持生产。
这是因为当飞度被年轻消费群体承认,广汽本田整体的忠诚度也在加固。到了复购阶段,这部分消费群体将成为凌派、雅阁等更高阶产品的主要客群。
再拿一年一度的“躁梦节”来说。每年的粉丝大会现场,我们都能看到广汽本田非常努力地凭借各种潮流符号,在下一代人心中种下种子。
实际上,广汽本田关于拓展下一代市场的野心与准备,从其转型年轻化开始就展现得淋漓尽致。将广汽本田近几年的发布会活动与其他品牌做比较,会<a class="baikekeyl" href="https://car.yiche.com/diw
进入4月,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4月19日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作为2021年的首个A级车展,多款重磅新车将会在此次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而随着各大车企在新能源市场纷纷加码,这次上海国际车展也定会是一场新能源车的视觉盛宴,具体会有哪些重磅新能源车到来,我们提前来了解一下。
极氪汽车是吉利汽车旗下的全新新能源品牌,目前极氪汽车已经发布了该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极氪001。据悉,这款车型也将会在4月19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并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极氪001基于领克ZERO concept概念车打造,来自于SEA浩瀚架构,这台车的轴距达到了2999mm,定位于中大型跨界轿跑车,并使用了无框车门、贯穿式LED尾灯,整体设计非常运动。
内饰部分,极氪001颇有科技感,加入了大尺寸的全液晶仪表,中控屏幕尺寸达到15.4英寸,同时还保留了部分传统物理按键,让操作车内功能时更加便捷。此外,该车在车内还会配备超宽全色抬头显示系统、环保赛车座椅、极光氛围等配置。值得一提是,全自动空气悬架也有望出现在这款车型上。
而在动力上,极氪001将提供单电机后驱以及双电机全驱两种形式。此前官方曾公布概念版的NEDC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该车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3.9秒。
ID.6 CROZZ
作为大众ID.家族即将在国内投放的产品,ID.6定位为中大型纯电SUV,并将提供七座布局。与ID.4相同的是,ID.6出自大众MEB模块化电动平台,国产后同样会在南北大众共同投产,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分别命名为ID.6 CROZZ和ID.6 X。据悉,两款车型在4月17日进行全球首秀,随后在上海车展上也会与大家见面,并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
ID.6 X
在配置方面,该车可选装ETC车载装置、前置摄像头、侧置摄像头、天窗、19英寸/20英寸轮圈。而在动力方面,从此前申报的信息来看,上汽大众ID.6 X提供了单电机后驱动力,电机最大功率204马力,最大扭矩为310牛·米。而在续航方面,该车的续航里程预计可达600公里。此外,新车未来还将推出双电机四驱版车型。
长安福特Mustang Mach-E是福特旗下全新纯电动产品,定位中型纯电SUV,新车将会在4月13日正式国产上市,随后在上海车展上还会进行亮相。长安福特Mustang Mach-E基于福特全球首个高性能纯电动平台打造,在外观方面延续了海外版车型的设计,整体更像是一款纯电轿跑SUV。此外,该车采用了四个按钮开关代替传统的车门把手,轻点按钮就可以将车门打开。值得一提的是,长安福特Mustang Mach-E有望成为特斯拉Model Y最有竞争力的对手。
内饰方面,长安福特Mustang Mach-E沿用海外版车型的设计,使用了简约风格,全液晶仪表配合竖立的15.5英寸中控大屏,让内饰充满科技感。此外,该车还配备了福特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系统与SYNC+智行信息娱乐系统,支持L2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这也是福特中国产品阵营中首款搭载该功能的车型。
动力方面,福特Mustang Mach-E将提供标准版、长续后驱版、长续四驱版、GT版车型。而在续航方面,该车在CLTC新国标工况下的测试标准续航为600公里。
奥迪Q4 e-tron作为奥迪旗下全新紧凑型纯电动SUV,已经在德国萨克森州茨维考正式投产。值得一提的是,奥迪Q4 e-tron也是奥迪品牌首款在德国投产的纯电动SUV。据悉,奥迪Q4 e-tron将于2022年在大众佛山工厂投产并上市。新车基于奥迪模块化电动平台MEB打造,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590/1865/1613mm,轴距2760mm。据悉,新车或将在上海车展上进行首发亮相。
在内饰方面,奥迪Q4 e-tron将座舱划分为四个数字控制区域,分别为奥迪虚拟驾驶舱、中央MMI触摸显示屏、自然语言语音控制,以及全新的增强现实平视显示器。通过这四个数字控制区域,内饰看上去也非常有科技感和未来感。同时,新车还是首款搭载“你好,奥迪”语音助手和AR虚拟导航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湃,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5月29日,江淮 汽车 与大众 汽车 战略合资合作项目启动。加上差不多同时公布的入主国轩高科的消息,大众此次在安徽加码国有整车企业与民营电池企业的股权布局,深度地参与到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改革与升级的进程中,是近年来外资车企在中国少有的“大动作”。
江淮:引进世界级资源深化混改
5月29日,安徽省国资委、大众 汽车 集团(中国)(以下简称“大众中国”)与安徽江淮 汽车 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控股”)三方签署了战略合资合作协议。大众中国将出资10亿欧元,获得江汽控股50%的股份,安徽省国资委持有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同时,大众中国增持江淮大众 汽车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大众”)的股份至75%。签约各方计划在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于今年年底前完成相关交易。
此前一天,大众中国与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举行战略投资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大众中国将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47%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大众共计将出资约21亿欧元,手笔很大,但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两个“不一般”:作为外资车企,直接入主中国电池生产企业,并且直接参与到国有车企的混改中。
大众 汽车 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冯思翰表示,对于大众集团这样一个已经来到中国将近40年的企业来说,有机会参与一家中国 汽车 企业的战略发展进程,同时实质性地入股了一家上市民企,再次证明了中国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的决心。
“大众入股江汽控股为外资车企参与国有车企混改树立了典范。”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2015年4月,江汽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江淮 汽车 通过向母公司所有股东发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了母公司,完成了整体上市。当时的江淮 汽车 身兼“引入战投、股权激励、整体上市”三大改革于一身。混改后,强化了内部业务的协同,实现了激励机制的创新,企业获益良多。在当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江淮 汽车 仍保持着较快发展。
当前,国内 汽车 市场整体趋弱,给车企带来了严峻挑战,江淮 汽车 也面临着新的考题。根据江淮 汽车 最新发布的产销快报,今年1月至4月,江淮各车型累计销量约12.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6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8674辆,下滑59.73%,销售承压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混改将为江淮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崔东树表示,江淮此次引进世界级资源进行混改,是在国企改革的大思路下的混改新模式 探索 ,体现了安徽省国资委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态度。
安徽:
坚持高位推动 国资创新先行
此次大众选择合资合作的两个项目“花落”安徽,离不开安徽省多年来坚持培育壮大 汽车 产业链。
近年来,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平台,安徽大力推进 汽车 产业创新发展,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 汽车 列入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产业集群“群长制”。2019年,安徽实现 汽车 生产92.1万辆,同比增长8.7%,其中新能源 汽车 产量与销量分别完成约12万辆,占全国市场的比重为10%左右。
通过高位推动,安徽聚焦与大众的深度合作。2017年6月,江汽控股与大众中国签署合资合同以来,安徽坚持把江淮大众新能源 汽车 项目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号工程”,集中力量,持续加以推进。
签署合资合同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2018年5月,江淮大众首款量产新能源车型“思皓”E20X就正式下线,新能源研发中心一期主体结构将在今年底建成完工。
这才有了如今在大众中国的发展战略中扮演重要支点角色的江淮大众。
“通过增持江淮大众的股份,能让我们获得管理权,这对我们以后在中国的战略执行具有深远意义和便利性。”在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迪斯看来,选择中国第三大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来投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轩高科与江淮大众同在安徽合肥,从地缘来看,能够产生非常好的物流和研发协同效应。
冯思翰表示,在安徽省以及合肥市的大力支持下,双方共同决定,通过合作,把安徽省以及合肥市打造成中国电动 汽车 产业的重要基地。
2019年12月,市属国有企业奇瑞 汽车 引入基金企业成为控股股东实现混改。青岛五道口新能源 汽车 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成为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的控股股东,总成交金额超过144亿元。
2020年4月,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导的投资机构与蔚来 汽车 签署投资协议。根据投资协议,战略投资者将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人民币。蔚来将在合肥设立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服务、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基地。由此,打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产业基金创新合作的典范。
大众:加速推进电动化战略
不难看出,此次大众投资重心放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大众在中国的战略投资的方向性也进一步明确。
此前,大众中国发布了未来可持续发展规划。2025年,集团计划向中国消费者交付约150万辆新能源 汽车 。到2050年,集团承诺在包括中国市场的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目标。电动化战略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冯思翰表示,大众在与安徽省政府、江淮 汽车 集团进行探讨时,在战略上主要是让新能源 汽车 乘用车业务大幅度发展,而不是专注于重载卡车和商用车,所以最终决定,在江淮大众这一合资企业中增资达到75%。此次投入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合资企业增资。
根据规划,江淮大众到2025年要再推出5款纯电动 汽车 ,同时建立、完善电动 汽车 工厂和研发中心。
大众高管认为,江淮大众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生产的车型能实现良好互补,江淮大众的未来产品定位主要在小型电动 汽车 产品,因此,选择了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实力强劲的国轩高科作为投资对象。尽管与镍钴锰酸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小,但对于价格敏感的用户群体所使用的电动 汽车 来说,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在大众未来的电池电芯供应格局当中,国轩高科将会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冯思翰透露,除了对江淮大众和国轩高科超过20亿欧元的投资之外,大众今年在中国还有4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当中很重要的部分会投资在新能源 汽车 产品当中,继续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 汽车 细分市场,并推动建设新能源 汽车 的充电基础设施。
“对于未来若干年,我们是充满信心的,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会经历一个繁荣发展期。”冯思翰说。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国外企业最明白的一个道理:
当一个企业需要进行大规模改变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新的高管过来把整个池子搅浑,包括裁员啊、砍技术路线啊、调整战略啊、各种撕逼和赌咒发誓啊,等企业调整到实际控制层大概想要的方向之后,就会让这个高层背上所有锅离开,然后企业回调一点让剩余的人满意,尔后向已经调整过的路线继续前进。迪斯就是这个人。事实上迪斯去年就可以走了,但是迪斯因为2020年开始德国新能源补贴加码带来的ID系列红利还没有吃透,似乎也想借机再坚持一段时间,把ID系列刚上市时候的问题给进一步淡化,给自己一个好名声,所以斗争了大半年多挺了一会儿,但是终于也算是到头了。
迪斯是大众的“柴油门”事件的救火队长,仅此而已。中国人对柴油门事件的影响是完全无感,在欧洲则是滔天大案。大家最多感叹一下全球总计超过350+亿欧元罚款的额度,但是在当时这并不是大众管理层最恐慌的一点。而是很多愤怒的民众和司法机构想要把整个大众的管理层抓走,控以各种罪名。
用中国人的话来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或者,不杀一个祭天这事儿绝对翻不了篇。
我上面说的可不是空穴来风,在美国大众公司马上认罪,原因就是美国直接逮捕了大众公司在美国的本土的高管,甚至一度威胁引渡整个大众管理层。迪斯上任后干了两件大事,也基本上贯彻了他在大众1336天的工作:
1.宣布大众的新能源转型战略,塑造一个新大众;2.全面落实大众裁员和减少开支工作;
第一件事情迪斯做的非常快,也很有效。
事实上在2015年他就任大众CEO之后,2016年初的美国CES展会上马上就宣布了这个全面转型的宣言。言作为一个燃油车时代霸主之一的大众集团。突然就发出这样决绝的声音,你要说和“排放门”之后的洗白没关系那才是幻想。
事实上从那之后,大众成为了欧洲传统汽车车企中的异类。绿党说要全面电动化,宝马说别闹了PHEV也挺好,电子合成燃料未来也能低碳零碳;德国工业协会说,现在的电能碳排放很高,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考核,不要强行指定技术路线;欧洲供应商联盟协会说,强行电动化会导致超过50万个就业岗位丢失,前提是要把电池产业链从中国等地全部拿回来也是如此等等。
迪斯大众在2021年之前说:绿党说的对,我们就是要全面电动化。而且要考虑到,隶属于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还是欧洲低碳/零碳电子合成燃料Power to X项目的主要推动企业。从2015-2020,这五年大众是真的把全球绿党伺候舒服了,其中有公开信息的在北美2017年第一轮认罪赔偿中支付的28亿刑事罚款中,有高达20亿美元用于在全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宣传。在德国,这种资助的范围和程度更多。
为什么如此?因为民间对大众要求杀一个祭天呼声最高的就是环保主义者,尤其以绿党为核心。
第二件事情迪斯也干的很痛快:
迪斯带头和大众工会进行了8个月的谈判,期间多次强调由于企业转型和未来可能付出数百亿欧元的赔偿,与此同时大众的收益率远低于竞争对手,因此必须要裁员。终于在最后得到了工会的批准,在2025年前全球裁员3万人,其中在德国就要裁员2.3万人。
仅仅这一行动,大众在2020年当年就节约开支超过35亿欧元。
然后迪斯对大众的众多燃油车产品线和品牌平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精简。大量营利性不高的经典车型和平台被砍掉,做了超多企业瘦身的工作,这为他后续提出的440亿欧元的大众新能源投资战略莫定了基础。
那么为什么说迪斯该走了呢?
1.大众的企业形象已经挽回,目前开始回归到企业利益阶段。
如前面所说,大众已经通过决绝的行动算是洗白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与此同时,欧洲的绿党环境立法也开始进入了实质阶段。从2021年底开始,大众在德国和欧洲的政治领域的表现就开始摇摆了。英国想要拉全球主要政府宣言承诺2040禁售燃油车,中美日德法等174个国家都拒绝了这个提议。其中德国的反对理由同样被大众支持。
目前欧洲绿党推动的关于2035年尾气零排放并拒绝对电子合成燃料豁免的欧盟议会倡议书(不是法案),在表决阶段就被NGO发现大众从支持方变成了中立方,并于欧洲议会主要的保守派政党暗通款曲。倡议书在6月份被欧洲议会通过下发到各国进入立法流程,德国目前绿党参与执政的联合政府代表首先表示德国不会立法,大众也并没有和往常一样对于这个2035+全面电动化的法案表示奥论支持。
其实逻辑很简单,一家正常的企业,一般是自己有了什么之后,才开始呼吁这个方向。而明明自己在这个领域并没有做到优势,却反复鼓吹这个技术路线,事有反常必有妖。目前这个妖已经基本被干掉了,那就该回归到基本盘。研究和转型的工作按照技术发展趋势该做还是做,但是企业表态没必要这么张扬,更没必要去刺激对企业当前盈利不利的激进政策路线的实施。
2.大众内部需要背锅侠平息内部争议。
火线队长的特色一般都是:1.被赋予超然决策权,杀伐果断;2.绝对权力的背后是绝对的仇恨,当仇恨积累到一定程度,救火队长就该带着这些负面情绪走人。
特别是ID系列在软件方面的变革在有些领域过于超前,与此同时又高估了大众德国自己内部的软件研发能力,所以给ID系列的上市带来的很多负面的影响。其实对于转型中的大众来说,我觉得这些阵痛都是必然发生的。但是作为一个外来人迪斯,又是一个揽局者迪斯,这一枪没打响所受到的批评和职责或许历史因素更大与实际因素。
事实上如果不是欧洲主要政府在面对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考核年无法达标,惧怕绿党在民间影响力的欧洲政府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放水政策的话,迪斯可能要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结束在大众的任期。但是总体来说ID系列基本在大众序列中站稳了脚跟,但是后续车型的谱系还不够丰满,事实上大众还需要很多的工作来完成。
所以最终迪斯今天的离开,我完全可以理解。
很多人说,迪斯的离开代表了企业转型需要栖牲。又或者从里面研究出大众未来的战略转型的方向等等。其实我觉得都是只看到事物的影子轮廓,没看到事物本质的个人遐想而已。
其实你看看迪斯来和走的前后的大众:老大众:深陷不确定的巨额赔偿,管理层可能被捕,众多燃油车品线和大量的燃油车研发制造雇员现在的大众:巨额赔偿额度已经确定,法律纠纷全部审结,品牌形象已经重塑,拥有了ID系列新平台,和平解雇了2万多老形态雇员,和平砍掉了大量的低利润生产线,并为大量雇佣新路线雇员提供了HC。所有的荣光属于大众,所有的仇恨属于迪斯,迪斯带着钱和仇恨离开了大众在他的别坚哭泣,让大众在爱与新希望中走向未来!
明日便是开年以来的首个国际车展——上海车展,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车展,向来是汽车厂商必争之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即使是作为传统燃油车天下的车展也在向新能源行列靠拢。没错,"电动化"是近两年汽车领域出现最多的词,在电动化浪潮的推动下,各大车企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市场,而此次车展的主题“拥抱变化”为新能源“迸发”时刻埋下了伏笔。
有些品牌为了博得更高的关注度,在车展前便已率先“抢跑”;这样也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汽车从业者的工作负担,而且也能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将车展新车更全面的展现在大家面前,接下来我们就如同拆盲盒般,看看有哪些重磅新能源车型到来,记得别错过。
五菱宏光MINI EV敞篷版
新车状态:首发亮相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国内车企很难有与国外汽车品牌抗衡的条件和能力,更别说豪华品牌了。但是在新能源车这条汽车业新赛道上,有这样一个品牌尚可与之一战,确切的说是一款车型,那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
要知道从去年开卖便稳稳做到月销榜单的首位,而在三月新能源销量榜中更是以29431辆的销量蝉联销冠的位置,不得不感叹五菱品牌是真的会“玩”。近期马卡龙系列车型登场,多种配色选择让人眼前一亮,但五菱会“玩”的步伐不止于此,在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五菱宏光MINI EV带来了敞篷版车型。
从曝出的官图来看,敞篷版保留了现如今MINI EV的造型以及设计并对细节进行了调整与优化。车身四周增加了与车身不同色的装饰条,车头采用了银色徽标。整车采用双门两座造型,看起来萌感十足。
内饰布局也一样简洁大方,但与在售的五菱宏光MINI EV有所不同,敞篷版内舱采用灰白主色调的环绕式设计,采用双10英寸联屏设计,并且空调区域提供了常规的实体按键,并在中控区域设置了一键升降电动折叠软顶,方便用户开关顶棚。
最后便是动力方面,虽然官方尚未公布该车的具体动力信息,但有望延续五菱宏光MINI EV的动力单元,NEDC续航里程分别为120公里、170公里车型。当然官方也有很大概率为该车进一步升级动力。
小结:宏光MINI EV的成功不是偶然,首先它定位定价合理,入门门槛低,对年轻消费者或者家庭第二辆买菜车受众群体来说恰到好处,购车和用车成本都低,而且充电便捷,不限号不限行还能上高速,用车省心。此次敞篷版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年轻人爱玩的心。
大众ID.6家族
新车状态:新车首发
随着上海车展临近,各家车企纷纷献上自己的新车型信息,大众汽车也不例外。就在昨晚大众ID.6系列车型正式迎来了线上首发,分别为上汽大众ID.6X以及一汽-大众ID.6 CROZZ。
两款车型设计均采用了与ID. ROOMZZ概念车非常相似的设计,基于MEB模块化专属平台打造而来,整车尺寸分别为4891/1848/1679毫米,轴距达到了2965毫米,采用3排6座、7座布局,定位为纯电动中大型SUV。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姊妹车型的大众ID.6系列车型均为中国市场独有,并有望今年三季度正式上市销售。
设计部分,圆润饱满的封闭式格栅、贯穿式头灯组、四轮四角的车身设计让来两款车型显得更加虎实。但ID.6 CROZZ整体造型与ID.6 X还是有所不同,诸如前灯组轮廓、前包围样式、D柱饰板配色等处存在一定的差异。
两款车型内部均采用简约的智能座舱设计,车灯、空调等功能均采用触控式操作,而在配置方面,ID.6家族标配多功能方向盘。电调座椅、全景天窗以及AR-HUD智能抬头显示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出意外的话最新的二氧化碳热泵空调还仅为ID.6 CROZZ所拥有。
最后便是大家最为关注的动力部分,大众ID.6家族的两款产品初期将推出单电机版本,而这套最大功率150千瓦的动力总成则与大众ID.4保持一致,新车续航将望达到580公里。未来将推出双电机高性能版车型,综合功率达到225千瓦,与之匹配的电池容量将超过82千瓦时。
小结:不得不说,大众「密集性」「战术性」的新车动作鲜有车企这样操作过,毕竟刚刚上市不久的一汽-大众ID.4 CROZZ以及上汽大众ID.4X还没让消费者坐热乎,便带来了更高级别的车型来加速电动化的进程。细细想来,也正因在这一细分领域,纯电合资产品相当稀缺,而大众ID.6的到来不仅丰富大众在纯电SUV的市场布局,也能够使大众又再一次走在领先地位。同时,大众官方表示还将在中国推出第五款ID.家族车型;至2023年,ID.家族在中国的产品阵容将扩充至八款车型。
ARCFOX极狐-阿尔法S
补贴后售价:25.19-34.49万元
这一款车型又是在车展前“抢跑”的车型,在车展前夕ARCFOX极狐品牌之夜上,极狐阿尔法S正式上市,共发布四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25.19-34.49万元,新车定位纯电中大型轿车,提供两种动力三种续航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车发布还带来了搭载华为HI解决方案的阿尔法S华为HI版,该版本将搭载3颗华为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将支持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其华为HI版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8.89-42.99万元。
新车作为ARCFOX极狐旗下第二款纯电车型,整车尺寸分别为4930/1940/1599毫米,轴距为2915毫米,定位为C级轿跑车采用更加前卫的设计语言,凌厉的LED灯组以及下压式机舱盖营造出更强劲的俯冲感。大倾角C柱、尾部“鸭尾”设计、隐藏门把手等使其显得愈发前卫;此外,尾部U型镀铬饰条与前脸相呼应,极具视觉冲击感。
行至车内,阿尔法S配备支持4L超高清显示的20.3英寸液晶屏以及8英寸HUD平视显示屏,进一步彰显其科技感。并且该车搭载α-OS车载智能系统,支持三屏互动、智能网联。OTA升级服务等。此外,新车配备的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4个全景摄像头、1个前向摄像头,1个驾驶员人脸识别摄像头,综上可实现L2.5级自动驾驶辅助能力。
最后便是动力部分,新车提供单电机以及双电机两种动力可选,最大功率分别为160千瓦、320千瓦,此外,新车提供两种三元锂电池组,中高配车型电池容量密度为93.6千瓦时,NEDC续航里程分别为525公里、603公里以及708公里。
奥迪A6 e-tron概念车
新车状态:车展亮相
A6 e-tron概念车可以说是奥迪加码电动化市场最有力的证明,要知道奥迪在电动化市场的动作不小,先有国产e-tron上市,后有奥迪Q4 e-tron家族全球首发,而作为奥迪销量支柱的A6也避免不了的要进入到新能源领域,A6 e-tron概念车便是踏出最重要的一步。
通过曝出的预告图来看,奥迪A6 e-tron概念车前脸保留了家族八边形封闭格栅格栅轮廓,搭配修长的头灯组,使其视觉效果更加宽大。值得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12 月 2 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其中,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汽车分析师林示表示,“这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对等合资时代的落幕,中国汽车产业全面开放的号角正式来临,惨烈的竞争环境不在包括中国品牌,或许下一个需要更名的合资企业就是华晨宝马了。”
大众更改股比始末
事实上,2018年发改委放开合资股比之后,各大外方股东都在试图控股合资公司。2018年10月宝马率先与华晨达成协议,将华晨宝马的股比调整为75:25,完成了对华晨宝马的控制权。
对此大众集团决定效仿宝马试图调整在中国市场的合资公司股比。首当其冲的就是与大众合作良久的上汽和一汽。在大众表示想要更改股比时,上汽回应称:“上汽大众对合资企业拥有同等话语权,重大决策必须由双方协商一致决定。”而一汽更是没有对股权调整一事做出任何回应。
为此,业内普遍认为这也是大众将股权调整转移到江淮大众身上的一大原因。
事实上,江淮汽车集团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第三家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合作伙伴的母公司。2016年9月6日,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合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2017年6月1日,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资合同,2017年12月22日,合资公司江淮大众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双方股权比例为50%:50%,合资初始期限25年。这是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之后,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成立的第三家合资公司。
今年5月29日,安徽省国资委、大众中国投资和江汽控股签署意向书。大众中国投资将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成为江汽控股的股东,安徽省国资委持有50%的股权并且仍控制江汽控股。
之后江淮、大众方面就加速了合作。7月21日官方发布公告称,江淮汽车方面向江淮大众增资12.85亿元,持有合资公司25%的股权。大众中国投资向江淮大众增资52.17亿元,持有合资公司75%的股权。完成认购后,江淮大众的总注册资本从20亿元增加至73.56亿元。这一举措也让大众中国投资获得了合资公司的管理权。
此后,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大众中国增资江汽控股(江淮汽车控股股东)和江淮大众事宜通过了反垄断调查。
最终通过了调查,大众中国投资成为本公司控股股东江汽控股的股东,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大众中国投资持有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75%股权,本公司持有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25%股权。
为了新能源
根据大众汽车的电动化转型战略,2020-2024年,大众集团将在电动化、数字化、混动化三个领域共投资600亿欧元,其中330亿欧元投入电动化。2029年前,大众汽车将为推出75款纯电动产品,其中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将达2000万辆。
在大众汽车转型战略中,中国市场的作用举足轻重。大众中国执行副总裁刘云峰曾表示,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计划到2025年共推出30款新能源汽车,实现新能源汽车占整体产品组合至少35%的比例。同时,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50万辆。
上面提到,大众在寻求一汽、上汽增加股份比失败之后,就转移到了江淮身上。在2018年,江淮大众全新的合资品牌思皓正式发布。2019年,江淮大众汽车旗下首款车型思皓E20X正式上市。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到了2020年5月,大众汽车和江淮汽车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为了推进产品布局,江淮汽车在6月与大众汽车签署了《关于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之产品组合框架协议》。协议的目标是,在2025年生产20万~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万~40万辆,预计总收入在2025年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在2029年达到500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大众的增持或许也为江淮汽车带来更多希望。江淮汽车近年销量严重下滑,乘用车表现尤为明显。江淮汽车今年上半年年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为249.4亿元,同比下滑7.6%。业内纷纷猜测,江淮大众或将是江淮汽车乘用车板块的转机,尤其在获得大众加码之后。
总体来说,在江淮大众股比更改落实以后,大众势必会对其加大新能源产品的投入。而对于江淮来说,失去了江淮大众的主导权,未来是不是会走上华晨的老路呢?此外,大众安徽的出现可能意味着,随着中国汽车股比将逐渐放开,汽车行业对等合资的时代正在慢慢逝去,国内新能源的竞争环境将越来越激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汽大众全部车型如下:
一汽-大众目前共有11款车型,分别是:
葛覃、谭跃、捷达、宝来、高尔夫、高尔夫吕佳、蔚领、速腾、迈腾、CC、凯蒂(停产)。
一汽-大众新能源现在有四款车型,分别是:谭跃插电混动、高尔夫纯电、宝来纯电和迈腾插电混动。
进口大众现在有15款车型,分别是:途观、途锐、高尔夫、甲壳虫、卫兰、夏朗、玛特威、凯路威、顺酷(停产)、辉腾(停产)、UPi(停产)、Eos(停产)、迈腾(停产)、CC(停产)等。
进口大众新能源共有四款车型,分别是:途锐插电式混合动力、高尔夫纯电动、卫兰插电式混合动力和高尔夫插电式混合动力(已停产)。
SUV、ID系列、轿车“三开花”:
具体来看,2022年一汽大众SUV家族累计销售252,462辆,其中探岳家族111,137辆,探歌90,433辆,探影21,513辆,揽境25,582辆,揽巡3,797辆。
2022年4月份,一汽-大众大众品牌SUV家族仅用45个月便达成了百万销量,其速度超越了目前所有中外合资车企,且是最快达成百万销量目标的合资SUV家族。
2022年一汽-大众ID. CROZZ家族累计销售72,229辆,其中ID.4 CROZZ 46,261辆,ID.6 CROZZ 25,968辆。11月初,ID. CROZZ家族上市仅20个月即收获了10万+用户,比新势力首个10万销量少用2年时间,成为首家新能源销量达成这一里程碑的合资品牌。
而在轿车方面一汽大众的成绩同样出色,2022年一汽-大众大众品牌轿车家族累计销售716,386辆,其中宝来212,733辆,速腾227,556辆,迈腾163,929辆,高尔夫81,754辆,CC 30,414辆。
B级轿车迈腾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一汽-大众推出了被众多媒体评价为“改款胜换代”的迈腾200万辆纪念版车型;“双车”累计销量突破700万辆,今年6月上市的全新宝来、全新速腾两款车型的用户基盘分别突破350万。
大众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有e-GOLF和帕萨特插电混动版。
即高尔夫:
E-GOLF的前大灯采用C型设计,前格栅采用蓝色饰条装饰,能够代表电动车的专属身份。侧面看,线条简洁流畅,类似燃油版高尔夫。尾灯设计是流动的设计,视觉效果更加突出。
内饰方面,氛围灯、方向盘等部位加入了蓝色元素,与外漆颜色一致,辨识度更高。
E-GOLF搭载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121wh/kg,匹配大众自主研发的APP290电机和减速器。最大输出功率100 kW,最大扭矩290 N/m,但续航里程只有270干米。
二、帕萨特插电混动版:
2018年10月,帕萨特插电混动版上市,包括精英版和豪华版,销售价格在22万左右。
混合动力帕萨特的外观和内饰都经过了重新设计。前进气格栅的中网采用了半封闭式设计,翼子板上将标有PHEV的标志。
混动帕萨特搭载1.4T版本发动机,最大功率110 kW,电机最大功率85 kW,综合功率155 kW,匹配6速动力换挡,最大扭矩400 Nm。
那么,看了边肖的介绍,应该对“大众是新能源车吗”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今天边肖的介绍能帮助到大家。非常感谢你的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