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新能源车产值3500亿元/推广氢燃料电池车
易车讯 7月21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主要为进一步推动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在汽车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左右。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比重进一步提升,推动重点汽车制造企业加速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转型,培育一批销售规模百亿级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
上海将加快动力电池技术突破,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和电池寿命,推动高功率密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向系统集成化、结构轻量化、控制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逐步进入市场应用,突破膜电极、电堆、质子交换膜等系统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降低燃料电池汽车成本,完善加氢站布局。支持相关企业加强合作,联合开展车规级芯片、车载操作系统、车载人工智能计算平台、车联网通信、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专业测试设备、线控执行系统(制动、转向)、高精度地图、传感器等技术及装备研发,探索特定场景下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及应用。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跨越发展工程上,将加快推动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推动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和智能汽车一体化发展,攻克“三电”等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技术。推动重点企业产品向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转型,培育一批销售规模百亿级汽车零部件企业。
易车讯 在今日举行的上海市人民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上海市是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目前正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地。上海市目标是“十四五”末期到2025年,全市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要超过120万辆,产值要突破3500亿元,建成满足125万辆以上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充电网络。”
近年来上海已经从供给需求两端发力,推出一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措施,包括新能源汽车2021—2025年的计划,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政策,鼓励购买使用办法等等。
此外,上海还将出台《实施意见》,比如推动充换电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新能源汽车现在很多都是智能网联汽车,现在的智能网联汽车是软件定义汽车,确实前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去年到目前,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缺芯的问题比较严重,我们现在也加大力度,布局车规级芯片的生产。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统筹推进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推广应用、数据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新能能源汽车大赛道上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日,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上汽将坚持在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上持续投入,计划在2025年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产品。
在上述关于未来5年的新能源产品计划中,包括近60款自主新能源车型,插电混动产品将不少于20款,氢燃料电池产品有10款。
从具体车型来看,上汽集团此次带来了多款新能源产品,其中包括: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大通EUNIQ7、第三代名爵MG6 PHEV、上汽大众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及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版、 微蓝7纯电、微蓝6插电混动、雪佛兰畅巡、新宝骏小Biu智慧汽车等。
据上汽集团官方介绍,目前公司正聚焦开发全新一代轻量化、模块化、平台化、高安全等级的“三电”核心技术以及覆盖主流细分市场的纯电动产品专属架构。按照规划,这一纯电专属架构将由上汽集团旗下的软件公司零束承接。后者?正在迅速扩张团队,预计今年年底达到500人规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财经网汽车讯 大众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助力其2025年在华交付1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对外透露大众在中国充电桩领域的布局情况。他表示,“目前,开迈斯已在北京、成都和深圳三座城市布局了40座超级充电站。”
开迈斯计划在年底前,在全国16座城市建立255座充电站,包括1800个双枪直流充电桩。
公开资料显示,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迈斯”),是大众旗下充电合资公司。
去年7月,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电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开迈斯(CAMS),总投资40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开迈斯注册资本为8.12亿元。大众中国、中国一汽和万帮数字均持有开迈斯28.57%的股权,江淮汽车持有14.29%股权。
针对私人充电市场,开迈斯提供智能充电墙盒产品。公共充电领域,开迈斯规划布局了快速充电站网络,可实现充电15分钟,车辆续航达到400公里。开迈斯还在探索布局无线充电、智能机器人充电等技术产品。
今年9月,大众汽车和开迈斯在北京打造了首个品牌超级充电站。
而且,大众刚推出的电动车产品ID.4系列,也主要依托开迈斯充电网络进行充电。冯思翰表示,打开CAMS PLUS app,可预约充电桩、导航、智能地锁、即插即充等功能。
开迈斯是大众汽车全球充电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集团目前正加速在华布局电气化。
大众9月提出,要联合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江淮大众三家合资企业,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
同时计划到2025年,国产15款新能源车型,纯电动车型在集团产品组合中占比达35%。冯思翰表示,在此产品组合基础上,大众计划每年在中国市场交付约150万辆新能源车型。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大众加速在华电动化,也是为了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以保持领先地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易车讯 5月20日,上汽集团股东大会召开。会上,上汽集团有关领导表示,将持续优化销量结构和经营质量,力争“十四五”期末,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35%,跨上300万辆台阶。
上汽方面介绍,智己汽车下半年将推出电动SUV——LS7,明年将推出B级SUV和轿车产品,加快做大销量规模,2024-2025年也已规划两款产品。
飞凡汽车今年将推纯电SUV R7以及一款B级旗舰轿车,明年起陆续推出3款新品,并在新零售和补能生态方面加大探索布局。
上汽通用五菱未来几年规划了10余款新能源车型;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合资品牌也有多款新能源重磅车型即将推出。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表示,尽管疫情反复、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仍将给生产经营带来严峻挑战,但目前公司各项工作仍按年初提出的600万辆目标进行滚动安排,力争全年销量增速跑赢大盘。其中,自主品牌销量增速力争达到20%以上,占公司总销量的比重继续保持在50%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10万辆,增速力争超过50%;全年海外销量力争超过80万辆,增速力争超过20%。
此外,股东大会还审议通过了上汽集团分拆捷氢科技至科创板上市相关议案。未来,捷氢科技将加快创新发展,有利于提升上汽的综合竞争力和股东的整体利益。
根据易车App“新能源车销量榜”显示的数据,上汽集团新能源车“销冠”为五菱宏光MINIEV。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因为新能源汽车本身就属于一种技术创新,同时也会更加有利于环保,所以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在我们谈论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很多人似乎不相信新能源汽车会成为以后的主流用车,甚至有些人会认为传统的燃油汽车不可能被取代。事实上,随着我们的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各种新能源方式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主流,各大企业也会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和各项产品。
这个数据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行业预测,在2025年的时候,我们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会达到7,700万辆。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因为这基本上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用最快的速度来全面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在此过程当中,各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也会不断研发相应的技术细节,新能源汽车的实际体验感会越来越强,同时也会成为今后的主流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意味着技术创新。
在我们开车的时候,因为我们的传统燃油汽车本身消耗化石能源,这个方式的成本非常高,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果想要有效保护环境的话,我们就必须要用新能源汽车来全面取代燃油汽车,这种关于出行的技术创新一定会成为主流。
新能源汽车也代表着汽车行业的未来。
每个行业都会有相应的更新迭代,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燃油汽车已经经过了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燃油汽车基本上已经走到了行业的尽头,如果想要继续发展去这个行业的话,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几乎会成为今后最重要的两个赛道,所有人的目光里都会放在这种清洁出行方式上。
(上汽大通副总经理华瑾女士)
上汽大通是一家很有个性的车企,这家企业几乎不做轿车,依靠着MPV业务和皮卡业务,辅助C2B模式,7年收获22万用户。
当然,任何事情都没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否则上汽大通的C2B模式很容易被拿来复制,进而失去竞争优势。
产品如何做到差异化,这是行业难题。以汽车业界现状看,技术是体现差异化的标准答案。而在技术之外,还有一个答案——差异化服务。
这一次广州车展上汽大通邀请的媒体专访人数要高于友 商 不少,这意味着上汽大通有不少干货想向外界传达。这就包括了:
1、2021年上汽大通为何要发布全新品牌MIFA?
2、上气大通在未来的战略和全新的市场打法。
3、为什么要坚持C2B和用户共创的市场价值在哪?
4、上汽大通的技术储备是怎样的?
发布全新品牌MIFA
1、MIFA 9 C位亮相
在2021广州车展上,上汽大通MAXUS正式发布MIFA 9。新车共有云上草原版、浩瀚森林版、锦绣高山版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 26.99万 元 、 32.99万元和 37.99万元,新车将于2022年5月正式开启交付。同时,MIFA 9将在欧盟、英国、挪威同步发布。
MIFA 9脱胎于全新打造的品牌序列MIFA,其命名源自Maximum,Intelligent,Friendly, Artistic,象征着极致智慧、极致友好、极致审美。
外观方面,MIFA采用全新的设计 理念 ,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通过折线勾勒出高耸的车头,搭配参数化处理,配合全新的大灯组结构,整体风格简洁,充满未来感,完美诠释了“太空船”的设计语言。
内饰方面,官方声称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太空舱”与古典“东方 神韵 ”的交汇碰撞,实现实用主义和美学的融合。可以看到概念车采用了贯穿式的多媒体触控联屏,配合两侧的电子后视镜显示屏,以及造型科幻的矩形方向盘,整体内饰氛围科技感十足。
新车将搭载全新一代蜘蛛智驾平台技术,并通过全座位OMS智能检测等车机、云端、用户的复杂科技支撑,可实现后排VIP座椅姿态多种切换,为用户营造多人移动空间的车内智能体验。其中,全座位OMS智能检测功能,可精确识别每个座椅的乘客身份。
2、MIFA的小目标
如果不了解上汽大通的产品体系,刚听到MIFA会有些陌生。但笔者需要画一个重点,MIFA将会是上汽大通未来重点打造的品牌。他的意义不亚于极狐于 北汽 、 阿维塔 于长安。
专访中,郝景贤透露了几点信息,把这家将与用户共创进行到底的车企在“十四五”要做什么,将在哪些方向发力讲得清楚透彻。第一,MIFA作为新能源专属品牌,未来在上汽大通内部体系举足轻重;第二,上汽大通将持续加码新赛道,新能源汽车2025年占比要超过40%;第三,与用户共创将会进一步加强,探索更多共创模式。
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MIFA 9只是开始,接下来会有更多的MIFA新产品推出,郝景贤表示,在2025年,上汽大通MAXUS的新能源销量占比要超过40%,后续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
在郝景贤看来:“双碳目标下,纯电动新能源为代表的产品、市场与用户需求,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度。所以上汽大通MAXUS的品牌架构下,推出了新的MIFA品牌。这是市场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据悉,目前在上汽大通内部,已经成立了MIFA事业部。从MIFA的产品、技术研发,到渠道销售等方面,都会由事业部来统一打造。
不过,成立MIFA并不会影响到MAXUS的发展。上汽大通采取了双线并行的战略进行双品牌的运营方式。
郝景贤表示:“上汽大通MAXUS传统燃油车架构下的MPV系列依然存在,包含G10、G20 PLUS、G50 PLUS等;MIFA是我们上汽大通的一个全新品牌,是新能源专属品牌。未来3年,我们会发布10款以上的新能源产品,将采用纯电或氢燃料电池。”
用户共创是上汽大通一大特色
1、C2B一直是上汽大通的企业特色
用户共创不是什么新鲜词,很多车企都在提。但在业内,上汽大通是最早践行C2B的模式的车企,而这也成为了这家公司的一大特色。
C2B模式和用户共创有什么区别?其实C2B是用户共创模式的一种。“车企认为的”并不一定就是“用户需要的”,与其单方面揣测用户的喜好和需求,不如从根本上直面用户并倾听他们的声音,而上汽大通MAXUS正是这么做的,这体现了其对用户尊重、对用户负责的态度。简单来说,上汽大通所推行的C2B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是真正选择与用户站在一起深入交流,并以此打造用户希望看到并且想要拥有的产品,相互之间的供需关系简单而纯粹。
郝景贤认为,用户共创是上汽大通基于C2B理念所坚持的一种模式,以MIFA 9为例,用户参与到MIFA 9产品的全过程,包括从产品定义、开发、命名,到定价、配置、改进等环节。有关用户共创模式,我们会继续坚持、继续丰富。
上汽大通品牌公关及产品策略部总监陈超补充道,“MIFA9的用户共创模式打通了线上线下全链路。在线上,有MIFA的小程序,里面有很多车主的讨论和反馈;在产品的逐步成型过程中,会逐步安排线下的活动,基于工程状态的车,与用户在上海、 北京 、广州等地进行了多场线下共创活动。”
2、用户共创的市场潜力
定制本身在汽车行业就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除了 劳斯莱斯 和 宾利 等超豪华品牌外, 大众 也应该享受到定制带来的产品乐趣。通过上汽大通的一组销量数据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在MPV领域,上汽大通MAXUS从2014年至今深耕了7年以上,积累了超22万位用户。
上汽大通技术中心副总经理谢嘉悦认为,通过C2B模式创造的销量,充分说明我们在MPV市场中,对于用户、潜在用户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在这7年的时间里,上汽大通MAXUS陆续打造了面向公商务出行、网约出行、家庭用车、房车或者是豪华商务等场景的产品,上汽大通MAXUS对于MPV的定制化和多功能化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MPV有着很好的定制潜力,本身意味着有更多的扩展性。在上汽大通的战略上,基于MIFA品牌,配合上汽大通自研的智能驾驶和自研的智慧座舱,会针对公商务用户,推出更适合他们的产品;同时也会推出全新的MIFA版房车。
上汽大通技术储备如何
由于背靠上汽系,上汽大通在新四化当中的技术储备并不少。据悉,MIFA 9搭载了上汽大通自研的成熟技术。上汽孵化的科技公司友道智途可以向上汽大通实现技术输出。目前,友道智途在L4级技术与L2++级技术领域同步推进,未来将会应用到上汽大通MAXUS全系车型上。
MIFA 9搭载的MAXUS–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具备了窄路通行、随心泊车等模块。窄路通行功能融合高分辨率视觉感知系统,率先实现了狭窄道路的自动行驶能力,能够精准控制,帮助用户完美避开两侧障碍物;随心泊车可时刻扫描、监控车辆周围150㎡的环境,即使没有停车线,也能合规停好车辆。
据悉,友道智途今年将继续通过系统架构、计算平台、核心算法、功能安全等方面的升级演进,在提升自动驾驶核心技术能力,加快无人化商业运营的步伐。
截至目前,上汽智能驾驶团队已经低速模拟了62个无人驾驶测试场景。下一步,他们要将“真无人”的应用场景从封闭园区延伸开来。从全局看,当前,自动驾驶行业发展正在大范围地从技术验证走向落地阶段。
郝景贤透露, MIFA 9将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组。在关键的三电技术领域,MIFA 9均采用了上汽集团近几年自主研发的成熟技术,其中包含了上汽在产业链的布局,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均与上汽集团旗下品牌有着协同效应,由此,MIFA 9的安全、性能及可靠性等方面,均领先当今新能源业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