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润电力看中国能源的变化:可再生能源猛增,能耗骤降
在 科技 进步和环境需求驱动下,世界能源正加速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清洁转型的引领者。中国的这种转型,可以从国内大型综合能源企业之一的华润电力(00836.HK)身上找到答案。
近日,华润电力(00836.HK)正式发布的《2018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8年,华润电力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进一步降低能耗与排放。截至2018年底,整个公司的清洁能源运营权益装机占比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至20.4%。其中,火电和风电利用小时均大幅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此之前,笔者注意到,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明确表示,当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的变革趋势越来越明显。此后,华润电力进一步把业务重心向可再生能源倾斜。
华润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是中国能源结构变化的缩影。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比例。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可再生能源国家,打破国际间固有的中国严重依赖煤炭的负面形象。
根据国家发改委此前发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下称《战略》),到2030年,中国新增能源需求将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战略》提出,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50亿吨标煤以内,清洁能源成为增量主体,非化石能源占比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
数量重要,质量更重要。过去一年,华润电力坚持创新驱动增长,全年科研投入约1.97亿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促进公司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通过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华润电力附属燃煤电厂98%的权益装机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主要能耗和排放指标进一步改善,平均供电煤耗同比下降3.62g/kWh。
过去一年,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华润电力大幅减持和处置煤炭资产,减持和处置了部分火电资产和其他低效资产,提质增效成绩显著,果断处置和出售了位于山西的煤炭资产,收回高达95亿元人民币现金。
与此同时,华润电力积极 探索 火电厂固废处置掺烧发电技术,旗下广东海丰、江苏常熟等13家电厂参与市政污泥垃圾处置,2018年全年累计掺烧污泥40.3万吨,为城市解决污泥围城难题,也拓展了自身发展空间。此外,该公司高度重视水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2018年全年环保总投入超过15亿元。
华润电力还创新地将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精准扶贫攻坚相结合,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式“授人以渔”,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2018年,华润电力向 社会 捐款捐物合计606.69万元。
笔者从华润电力获悉,今年是华润电力连续第九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系统披露华润电力2018年在环境、 社会 、治理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和绩效。华润电力董事局主席李汝革表示:“通过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布,进一步促进公司提升在环境、 社会 、治理等方面的责任落实和实践水平。”
装机容量一般指的是功率,装机台数一般指装机的总机械数量 。
我国经过30余年经济发展,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增加,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凸显,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当前,以新能源为支点的我国能源转型体系正加速变革,大力发展新能源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成为顺应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发展方向
风电装机规模全球第一。截至2014年底,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9581万kW,占全球的27%。 风电装机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合计约占全国总量的83%。蒙西、蒙东、天津、等12个省级电网的风电已成为装机第二大电源。 风电得到较好利用,全年发电量超过18个省份的本省用电量,发电利用小时达到2000h左右。
2018-2023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表示,根据国家能源局定期公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情况,统计口径涵盖接入35kV、装机容量在2万kW以下的光伏电站。截至2014年底,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467万kW。
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现有技术水平可开发资源分别超过24亿、45亿kW,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可开发规模更大。目前我国风电装机位居世界第一、太阳能发电装机年底有望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风电和光伏发电设备产能充足,均占全球产能的一半以上,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有利条件。破解当前的弃风、弃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电网,通过在全国范围配置资源加以解决。
据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确定预测情境下分布式电源发展规模:2020年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可达到1.87亿千瓦,占同期全国总装机的9.1%2030年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达到5.05亿千瓦,占同期全国总装机的17.3%。从发展趋势来看,分布式电源占比逐年增加,年均增加近1个百分点。
风电概念由千乡万村驭风计划的提出再次火爆,对相关企业都有利好,闽东电力也不例外。这只股票怎样呢,有没有投资的价值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在全面剖析闽东电力前,可以了解下这份电力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电力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福建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与开发,主要包括水力和风力发电。水电方面,闽东电力目前拥有十一家水力发电分公司、三家水力发电控股子公司、三家风力发电控股子公司。风电方面,闽东电力目前拥有控股风电场4个,非控股风电场1个,在建风电场1个,主要向辽宁省电力公司、吉林省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公司趸售上网电量。
简单认识了闽东电力后,下面通过亮点分析闽东电力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积极布局新能源,有望提升公司业绩
闽东电力是宁德市目前唯一一家以发电为主营业务的国有上市企业,截止目前,公司权益装机容量为49.62万千瓦:其中,水电权益装机容量36.18万千瓦,占公司权益装机容量的73%,风电权益装机容量13.44万千瓦,占公司权益装机容量的27%。闽东电力对于碳中和号召给予了积极的反应,积极对水电和风电领域进行布局,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有望让公司的业绩在未来节节拔高。
亮点二:资源储备丰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闽东电力具有比较可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始终在实行风电项目踏勘和测风等前期工作,贮存了充足数量的陆上和海上的风电场资源。另外,闽东电力作为宁德市属国有上市企业,当下已经对宁德区域的新能源项目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投资环境、产业政策上的支持十分给力。篇幅不太够,相关于闽东电力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更多资料信息,全都总结在这篇研报当中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戳开下方链接浏览哦:【深度研报】闽东电力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风电方面: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计划在风电项目投产约2.9亿千瓦,2005年的时候,规划风电总机装达到了5.36亿千瓦(此中陆上风电机装大约占到了5亿千万),年均增加超过5000万千瓦,未来发展空间绝对不会小,国内风电产业会因此得益。
水电方面: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用电需求上升的很明显,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高达7.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为3.10%。从电能供给端结构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发展风电、光伏、核电等新能源电源,传统火电和水电电力产量占比在稳步下降但是还保持较高比重,水电依旧是可再生电源的主要贡献者。2020年水电发电量是1.36万亿千瓦时,占比大概为18.04%。在社会用电的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会持续推动水电行业市场的发展。
这样分析下来,闽东电力作为地方的知名企业,政府目前扶持该行业,或许就在新能源的领域中得到快速发展的红利。然则文章会有延时性,若是你们对闽东电力未来行情感兴趣,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闽东电力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闽东电力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2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2021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817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60小时。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完成553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水电988亿元,同比下降7.4%。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4951亿元,同比增长1.1%。
文/徐栋章 能源情报
三峡新能源上市后,当天市值突破1000亿元。此后连续上涨,至今市值已接近1500亿。
北京国企北京控股发布公告称,为更好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国资委作为北控集团全资控股股东,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共识,通过引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北控集团的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深化股权合作。
一家是新能源发展的明星央企,一家是北京典型国企。两家联手,意在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其意义已经超出简单的资本运作之外,强化在执行政策方面的能力。
有媒体报道猜测,三峡集团或将控股北控,从而冲击世界500强。不过,目前官方并没有明确消息。两家资产合计接近1.4万亿,超过500强的门槛。
三峡集团是深耕清洁能源的央企。三峡集团依托三峡工程,引领水电建设,践行“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努力打造中国水电“走出去”升级版,致力于成为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的引领者。国际投资业务聚焦具备互联互通条件的周边国家市场、南美洲非洲水资源富集市场、欧美发达国家新能源市场,展开并购和新建项目。截至2018年底,三峡集团境外可控和权益装机总量超过1700万千瓦,在国际市场形成有影响力的三峡品牌。
新能源业务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截至2021年6月,三峡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并网风电、光伏以及中小水电装机规模超16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1500亿元。6月三峡新能源在上交所上市。
截至2020年底,三峡集团可控、在建和权益装机达1.4亿千瓦;资产规模接近1万亿元,资产负债率50.78%,保持最高的国际信用评级。在中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连续13年获评A级。三峡集团的装机、资产规模都紧随五大发电集团,而且其发电装机都是清洁能源。
三峡集团因三峡工程而生。
199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作为三峡工程建设的业主,全面负责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2009年9月27日,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017年12月28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历经近30年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三峡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首批10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
作为三峡开发的主体,三峡集团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2018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批复三峡集团战略发展定位: 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承担基础保障功能,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承担引领责任,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清洁能源集团。 同时要求发挥好“六大作用”,即: 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带领中国水电“走出去”中发挥引领作用,在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升级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在履行 社会 责任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归结起来,长江经济带、清洁能源产业升级、走出去和国企改革中都要发挥作用。
北京控股也不简单,是北京最大的国企。其业务涉及城市运营的方方面面。
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5 年1月成立,由原京泰实业集团、北京控股和北京燃气集团联合组建的市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北控集团以“让城市生活更美 好“为 社会 责任使命,紧抓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引擎,契合国家战略需要,重点投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改善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致力于提供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城市一体化综合服务。
北控提供城市运行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涉及城市燃气、供水、污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垃圾发电、环卫、危废处理、城市热力,智慧管网、区域能源互联网、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海绵化项目,地下水污染整治、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等,形成一个城市运行的矩阵。
其业务覆盖全国 400余个城市,海外业务延伸至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东南亚。北控集团拥有各级控股、参股企业 700 余家,旗下有 11 家上市公司,其中 9 家香港上市公司。截至2018年底,北控集团总资产达3204亿元,北控系上市公司总市值 2336亿元,位列“中国企业 500 强”第 202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 强”第 79 位。
北控在水处理、生态修复方面很早就开始 探索 。这种经验有助于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
北控和三峡在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后,已有合作。
2019年11月,三峡集团、北控水务集团旗下三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北控金服(北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发起长江绿色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由国家发改委与三峡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定位为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未来达到1000亿规模。基金重点投向长江经济带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绿色环保及能源革命创新技术等领域,全力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实现和谐长江、 健康 长江、清洁长江、美丽长江、安全长江的目标。
北控在能源方面,既有公用事业的燃气、水务、热力等传统业务,也布局清洁能源,北控清洁能源已在香港上市。不过其装机规模相比三峡而言,微不足道。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一部分,保护长江,绿化长江、气化长江等提法已经多年。不过长江上的加注站、岸电建设还是稍慢,这一块两家可以联合拓展。
三峡集团入股北控,开启了央企和地方实力国企合作的新道路:为了执行新战略的强强联合。当然,三峡入股北控,还有政策执行的迹象值得细细品味。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