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线现在可以通车吗
可以。
2022年7月11日至2022年9月30日:对蓝牌车辆(含小型汽车、新能源小型汽车等)每日10:00至19:00通过S434塔北路进行分流,其余时间国道318线康定至折多山垭口段可正常通行。
318国道(或“国道318线”、“G318线”、沪聂线),是在中国华东、华中、西南地区的一条国道,起点为上海市黄浦区,终点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全程5476千米,经过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八个省份,是中国最长的国道,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都说人到中年容易闲不住,对此我可太有发言权了。一个月前,我入手了一台理想ONE,激动之情并不亚于刚买车的小年轻们。其实我并不愁代步工具,之所以会再给家里再添置一台车,一来是自己想赶一赶潮流,过过新能源的瘾,二来也是看中了现在绿牌车限制政策比较少的优势。跟我一样"独具慧眼"的还有我多年来的钓友老郭,前几天他刚去特斯拉4S店把Model3开回家,听说提车之前还等了很长一阵,网红车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最近老郭总找我聊,说是看论坛里老有人在刷新能源车的话题,其中就有很多帖子在说特斯拉跑不了长途,搞得他挺闹心。我安慰他,说发帖的肯定没一个是特斯拉车主,到底能不能跑长途,没试过就没有发言权。没想到听我这么一说,老郭非得拉着我跟他一起去体验体验用电动车长途自驾的滋味。做了多年钓友,我深知自己架不住老郭的倔脾气,赶上临近年底,正好有时间,出去玩玩也无妨,于是就答应了。
万万没想到,老郭选定的自驾路线是川藏南线这条对普通燃油车来说也没那么容易的路线。他说眼下是自驾进藏的好时机,气候稳定风险较小,而且已经做好了攻略,沿途的特斯拉充电桩足以支撑他的Model3走完这一程,还反问我的理想ONE行不行。本来我还对这次旅程有点抗拒,被他这么一激,反倒决定毅然出门了。
我们俩从成都出发,一路经成雅高速、雅叶高速向康定前行。在高速上我把理想ONE的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功能打开,就能让车辆在进入行车道时自动识别并且自动加减速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能很好地解放我的双脚,即使是减速也比较缓和,不会有急刹的感觉。老郭跟在我后面,估计也打开了类似的驾驶辅助功能,应该不会受累。不得不说新能源车在智能驾驶辅助这个方面还是令人满意的。过了雅安,临近康定的时候,老郭的Model3要充电了,我们决定下高速,在康定市区寻找特斯拉充电桩,并休息一夜。
我的理想ONE由于采用了增程式动力,有充电桩可以充电,有加油站可以加油,开起来跟燃油车的体验也差不了多少,基本不用担心续航的问题。我心想要是自己来的话,充电桩的位置即使不做功课都可以。只是可怜老郭了,充电桩的位置还得烂熟于心才行。网上所说的"里程焦虑"大概就是形容这个问题。
第二天,我们正式踏上了318国道,一路上的基础设施也不像在高速上或者城区那么好了,老郭的"里程焦虑"也加重了。在经过巴塘的时候,由于我们在周边没找到充电桩,老郭的Model3只能使用民家的家用220V充电,这中间就花了大概12小时的时间,虽说如果有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充电的话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充满了,但野外可没这条件,只能等了。在等老郭的特斯拉充电的时候,我们还在周边转了转,拍了不少风景照。川藏南线虽然不及之前我们走过的北线有那么多藏区的人文景观,但自然风光还是非常赞的,而高海拔带来的落差感则为这有千万年 历史 的景观增添了不少神秘感,令人敬畏不已。
看美景还得配好车,出来自驾不得不佩服理想ONE的实用性,它不仅装下了我和老郭两个人的行李,还在特斯拉充电时充当起了我们俩的临时"休息室",说它是休旅车是恰如其分。
第六天,我们终于到了拉萨,这一路上老郭的特斯拉Model3充了五次电,除了家用座充的那次之外,其余四次都是用充电桩充的。而我的理想ONE加了两次油,加油时间加在一起不到二十分钟,出成都市区和进拉萨市区才用了电,我打算回程的时候用电多开一点路,因为我也注意到了路上的充电桩数量确实比我们第一次走川藏线的时候要多了不少。
反观论坛上那些言论,说特斯拉跑不了长途肯定不准确,毕竟这一路上充电桩也准备得差不多了,说新能源车不适合跑长途,我看也未必,以理想ONE在这次自驾旅途中的表现,跟普通燃油车也没区别,只不过比起Model3这样的纯电车来说,增程式动力的优势更加明显,没有"里程焦虑",也不会有担心无电可充这样的问题。总得来看,这次的自驾之旅还是蛮充实的,理想ONE的出色表现不仅让我十分满意,连老郭都啧啧称赞了,跟我说下次出去野钓就坐理想ONE出门了。
总的来说不后悔。
真实感受14年买的第一代比亚迪插混秦,到现五年多了,总里程118200公里,混动里程和纯电里程各半,百公里平均能耗3.4升油+9.4度电。这个能耗是同级别车里最低的。以省油著称的两田混动,也不是他的对手。另一方方面,动力强劲。和媳妇俩人一车,总重量两吨以上,从318国道进拉萨,在青藏高原上油门没有踩到底过,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也没任何问题。
有人说插混亏电费油,首先一个老司机怎么能把车子开亏电?再说了偶然亏电了,那油充得电也算里程,总算账还是比油车能耗低。
起步快,无噪音,省钱,比亚迪还承诺电芯终身质保,而且免费车牌,不限行,各种爽,第一次感受到去哪都不用考虑远近,开车去就是,电价完全不用考虑,给的是油车给不了的信心和轻松。长途直接加油,完全没有纯电车的电池焦虑症,市区低速纯电行驶,上了高速直接纯油行驶,顺便给电池充电,空调想开就开,真正让你轻轻松松地享受驾驶乐趣。
不足的地方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在售的新能源汽车的确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譬如公共充电设备的不足,个人充电桩安装不便利,新能源车续航里程不足,电池更换成本过高,冬天暖风不足等等。而且就我国现有的这些汽车生产企业来说,真正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企业真的少之又少。
新能源车保值率确实也是个问题,这个在买电动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要希望我车用了几年之后还像有一些燃油车一样,保值率相当的高,还能卖到一个好价钱。这个问题,不是车本身的问题,而是我国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更新换代的速度是非常的快,今天买的车明天就落后了,不管是在续航上,还是在智能化和网联化各种功能上。但是车买来是开的,不是在那放着观赏用的。只要能解决你当前的出行问题,能给你带来很大的便利性,也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那它就值了。
在此前一周,李瑞峰率先挑起了这场“论战”。7月6日,其发博文称“打铁还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矛头直指当日的另一条博文。在该文中,余承东表示,“增程式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车模式”。
在李瑞峰不断将“战火”升级的同时,魏牌旗下的摩卡DHT-PHEV正驰骋在318国道上,这是一辆搭载了长城DHT-PHEV技术的新车,将在7月17日抵达拉萨。魏牌方面试图以长途试驾的方式,证明长城DHT混动技术的先进性。而这场隔空“论战”的另一方,则刚刚在7月4日发布了AITO品牌旗下第二款车型——大型电动SUV问界M7。在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称,问界M7搭载HUAWEI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通过搭配高能效1.5T四缸增程器和永磁同步电驱油冷技术,实现能效与续航的最优解。
车圈大佬公开“互撕”,在当前 汽车 圈并不常见。其背后的原因,是各自为捍卫旗下产品、技术的市场地位而进行的隔空博弈。之于华为,在取得了旗下首款以“华为智选模式”进入市场的问界M5的初步成功后,趁势发布M7,也在情理之中。同时,已获得市场认可的理想ONE,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同样采用增程式混动技术的华为做了背书。
反观长城,则更是“背水一战”。“2022年长城 汽车 成立魏品牌战略推进组。这是魏品牌绝无仅有的战略转型机会,集团将不遗余力提供资源。”有长城 汽车 高管透露,魏品牌是长城 汽车 高端化的样板、试验田,“魏建军每次都亲自参会,并设定了短期和中长期的考核标准。”
按照长城 汽车 的规划,魏牌将以“0焦虑智能电动”新品类实现定位进阶。“我们的‘0焦虑’定位要做到差异化,引领化。在这一转型中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财力、人力以及需要较长期的转型阵痛期。”上述长城高管称,目前魏牌的清晰状态及上下达成一致的方向比以前更加明确,“在摩卡DHT-PHEV上市之后,30万的定价对于魏品牌来讲是坚定不移的焕新和重塑,未来所有的产品全部会搭载长续航DHT-PHEV。”
除了来着公司内部对魏牌战略转型的压力,还有目前魏牌的市场表现,都或成为李瑞峰“怒怼”以华为问界为代表的增程式混动技术的原因。数据显示,今年1-6月魏牌累计销量仅2.19万辆,同比去年下降4.35%;反观同样定位的吉利领克,同期销量则为7.72万辆。而搭载了增程式混动技术的理想ONE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6万辆;交付仅四个月的问界M5,则实现了累计1.83万辆的交付。
“内忧外患”之间,在以DHT-PHEV技术彻底消除里程焦虑症之后,李瑞峰迎来了魏牌转型的新的焦虑。
“技术路线的选择,受市场环境、客户需求、企业战略、内部资源等多重因素影响,决策源于企业。但是在企业间,争论单电机好还是双电机好,DHT好还是增程好,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在 长安新能源 科技 公司CEO邓承浩看来,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两种路线各有优劣,只是立场和出发点不同。“百花齐放才能推动技术的更快进步。”
EV纯电续航里程80km,纯电模式足够平时上下班市区内代步!长途可以使用HEV混动模式,需要强调一个小技巧,长途旅行之前应该合理设置SOC值,一般设为最大70%。这样当车速超过40km的时候会自动切换到HEV模式,电量基本会维持在60%-70%之间,在长途旅行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动力的损失!根据驾驶习惯,路况,车速等因素综合比较,百公里油耗大概在4-5L之间!毕竟秦百公里加速5.9s,自重高达1.8T,这个油耗表现并不算高!
极端情况出现在强制使用EV模式后,电量低于10%会强制开启发动机反向充电,这个时候油耗较高,车辆动力损失较为严重,但是估计不会有真车主做这种傻事吧?
上周五刚刚跑了一趟长途,天津塘沽到陕西汉中,全程1500公里左右。因为是下班临时决定出发的,所以电量是亏的,不到20%。全车3个大人加两个刚上高一的孩子。我和朋友两个人换着开,一路歇人不歇车,全程空调,混动运动模式。油耗高时(上坡路段),11个左右,低时9个左右(平缓路段),最低时近6个(下坡路段)。SOC设置在70,由于朋友平时开的是燃油车,所以开这车,电掉的很快,而且充不回来,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车有问题了,但我驾驶的时候,却能快速回充。于是仔细观察他的驾驶方式,急加速以及踩刹车的次数明显很多,速度不能很好的保持平稳。于是给他讲讲这个车的特点,并且告诉他一些这种车的驾驶技巧,后期就没有在出现上述情况。在汉中天台山游览时,下山阶段,电量由29%反充到46%,没有消耗任何燃油,朋友也是羡慕不已,没想到跑了这么远,不但没耗油,还能充点电,这是燃油车不可想象的。事实证明,插电混动是目前最适合我的一款车型,平时上下班,全部纯电,我有自己的充电桩,每天充电,每月的电费200元,平时加100块钱的油,需要在2-3个月内强制用完。这次回天津后,又要做第五次保养了,依然是免费保养(厂家4次+4店赠送一次),目前总里程60945公里,累计能耗10.6度+5.3升,现在车还在汉中,没有回天津。
首先说一下我现在是丰田混动车主,这是第二辆车,之前是长城c30,题主问混动适合跑长途吗?我来说一下我的感觉,再这里不说技术好不好,牛不牛,都是上市量产车型不存在什么牛逼高 科技 ,也不存在谁能造出来造不出来,人类都能登上月球了,还有什么 汽车 是生产不出来的呢?之所以不生产无非就是利益和专利这两点而已。
言归正传说说我的使用感觉和我对燃油车和混动车适合哪些人开的看法,从经济帐上看首先燃油车我觉的适合经常出差跑长途的人开,毕竟首先燃油版比混动版便宜很多,而且燃油版再跑国道和高速时油耗也是非常低的,一年能跑个七八万公里以上而且以国道高速为主的建议买燃油版 汽车 ,毕竟技术成熟,后期维护费用低,经济实惠,至于所谓节能环保不是咱们小民所考虑的事情了。
下来再说说混动的,毕竟大家还是喜欢追求高 科技 ,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想买混动的,好不好,看着牛逼,别人一问咱就说我这混动的,遇着不懂的还可以把别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现在混动主要分为不插电和插电两种,不插电以丰田系为代表,插电以比亚迪最为出名,非插电的优势是不用充电,你就当汽油车开,虽然需要一点小技巧,缺点是无法长距离纯电行驶,我的混卡满电纯电也就三四公里,它相比于燃油版优点就是在市区和国道省油,另外动力强于同款燃油版的车,记住是同款,别拿三轮来比油耗拿宝马5系来给我比动力那真比不了。因为我就是混卡车主具体开过,来说说混动的优点,省油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就说说混动的驾驶感受吧,首先市区混动低速都是以电机为主,由于电机功率是恒定的,输出要更平顺,所以混动起步绝对没有顿挫感,静音,混卡价格比普通燃油版要贵两万左右,但是我感觉是值的,因为这两万是买着具体东西了,一个50多千瓦的电机,一个大功率电池,全系led大灯,全系换挡拨片(虽然这拨片我也没搞明白什么用,)这几样花两万真不贵,而你不但得到东西还在油耗和驾驶感受动力都得到实惠我感觉不错了,至于有些人要问过几年电池问题,在次我就不多说了,可以自己去百度丰田政策和丰田混动对电池的依赖,油耗根据路况来开就在4到5个油之间吧,这种适合那类人开呢,就是跑路多但是主要是在市区郊区之间跑偶尔跑个高速,说白的跑出租跑滴滴最合适,我跑过一段时间滴滴,我用长城c30和混卡都跑过,只讲油耗,长城综合8.5,混卡4.2左右,对混卡说的有点多,但
我不是托,为了表示我不是托我来说说它的缺点,一是异响,天窗异响,居车友反应有很高几率会碰到,主要看运气和人品,我就是提车没看黄历,提到了天窗异响,不过动静不大,去4s店看过,说通病不好处理,就没处理,另外减震不怎么样,高速隔音就价格来说比同价位车要差,另外esp过于灵敏,过点小坑一点刹车就报警,还有就是配置有点低,我买的中配,上路16万的车你不带电动座椅我认了,不带无钥匙进入我认了,尼玛居然还没有开车自动落锁,这一个小功能看似不起眼,但是广大车主,特别是家有熊孩子的车主应该明白吧,没办法自己上万能某宝自己买了个模块才几十块钱,就带了D档落锁,P档开锁,急刹开锁并且自动四角灯闪烁这些功能,主要是还不用改装,原车预留了接口,直接插上就能用,你出厂就不能带上吗?总体来说,就是充电条件不充裕的不经常跑长途用车辆又比较大的首先非插电混动,
而对与以上下班为主每天基本日用再几十公里以内每年还有几次长假喜欢中长途自驾游还有充电条件的那就可以选择插电式的混动,短途纯电实现零油耗,中长途用混动模式实现长续航,插电混动,也是可以混动的,不是简单的只能纯电或者纯油跑,只不过他在混动模式下节能效果是低于非插电混动的毕竟一二百公斤的电池重量再这里,但是理论上跑长途特别是走国道还是要低于同级别燃油版 汽车 的,因为自己没有具体开过所以对插电的不进行过多评价,
总体来说就经济角度来讲经常跑长途的同级别首选燃油版其次非插电最后是插电版。对于用车辆量比较大但是主要在市区和郊区偶尔跑高速的有充电条件就用插电的不能充电就用非插电的,总之混动在未来几年是一个趋势,条件允许个人建议尽量上混动版的可以根据充电条件选择非插电和插电版的。
纯手打,欢迎评论,对于几年换电瓶,电瓶又得多少钱的问题就不要留言了,这个我说了不算,
适不适合跑长途显而易见。混动车会在未来五到十年逐步把燃油车给替换掉。蜀黍的车在未改装前满载2.8吨跑南昌到霞浦途径武夷山脉,车速90-100来回1700公里中途未充电还越野放电吃火锅,跳枪法实测百公里8.7个油。经过越野改装加高后去年十一满载跑海南,车速110-120来回3800公里实测11个油。
高速上,这个车基本上没对手,超任何车都无压力。
极速电四驱,超强车身刚性,安全性也不是传统燃油车能比的。
在海边还可以直接放电吃火锅,烧烤,无明火,安全又方便。
越野性能在城市SUV里面是凤毛麟角,基本上什么路况都不惧!沙地泥地雪地性能胜过硬派越野,仅仅是通过性和极限攀爬能力不如硬派越野。
我的是辆卡罗拉混动精英1.8升自然吸气 后排座椅与后备箱处有一个和普通电瓶一样大小的电瓶来维持纯电电能 该电池续航8公里左右(冬季更低)在电量低于8%或10%发动机开始介入提供动力和给电池充电 充电速度很快(市区40-50公里速度5分钟左右充满)可以进入纯电输出动力并由此反复 因为纯电续航短因此在市区油耗一般为4-4.2升/百公里(每个人驾驶习惯不同脚轻 脚重 我最低是3.6升/百公里 这是表显实际应该高些)这车还有就是时速超过75公里时发动机永久介入(我的车是75公里时速时发动机介入) 这车油箱不大8块的油价 250块左右加满 表显可持续行驶1020公里(前提啊 无铅汽油并非乙醇汽油)
高速3200公里由南到北过年回家 高速后因为时速超过75公里因此全程发动机提供动力 1.8自然吸气动力方面还是可以的超车也不算费力(以前老桑塔纳和捷达的标准动力 老司机们都应该清楚不多解释) 油耗方面是5.2-5.4升/百公里
以上是我个人及用车的情况只代表个人 不喜勿喷 但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探讨
我八月十三号刚开着80唐从北京跑到内蒙古恩和往返跑了五千公里,实话说跑长途,插电混动车并不省油。但是油耗也不是很高,全程跳表加满油测的油耗,时速110-120基本11-12个油,时速130-140大概13个油左右,140-160大概15个油左右。这个车长途90-100最省油,十个左右吧。全程没充过电。不要看车上显示的油耗,我觉得车显示的油耗都不准。插电混动的车的优势是平时上下班用电,那简直是完美,省钱,静音,加速快。偶尔出去玩儿跑高速不省油,但是加速迅猛,超车很爽,底盘稳不飘。我觉得混动车要是能用电续航到二百公里,那就完美了。
楼主的提问有些问题。
首先,在混合动力车型中,油电混动目前主要是指以丰田为首利用小容量电池的非插电混动。但是正是这种不用外插充电的混动车型恰恰能够在城市综合路况下一箱油轻松跑过1000公里。丰田的混动技术早已经在全球市场应用超过了20年,很多国家早就用来当出租车,可靠性早已赢得全世界的认可,是非常成熟的混动技术。大概思路是正常起步用电,中高速时发动机工作边前进边充电,收油或减速时发动机停转同时充电,停车时基本无能量消耗。具体原理可以百度学习一下。有些人会说油电混动高速不省油,其实并不准确,只不过不像城市路况相差那么明显。
其次,是以类似比亚迪秦、唐为首的这种需要外接充电的叫做插电式混动。大概思路是通过外插充电的方式来给车上那块大容量的电池提供能源,日常短途几乎全部用电,非冬季续航基本在50 70公里,之后发动机会启动给电池充电以及提供车子运行的动力。插电式混动内置的电池通常都很重,这无形中就造成油耗较高,再加上主要国内厂商的发动机技术依然较合资和进口厂商有些差距,整体能源利用率并不很高,普遍反映高速上油耗在7 12L。
有些人不要上来就跟大家说:电是新能源,插电混动车的环保性好。请大家拍拍脑袋想想:中国目前的大部分电是怎么发出来的。而且通过压榨电池来达到所谓的高性能是有弊端的:电池寿命。
最后分享个不算新的消息:之前特斯拉在新加坡上市时由于排放超标被罚款。
本人CRV混动,8月到稻城亚丁跑了一趟,全程3600公里,95号油费花了1500元。加满油到跳枪要400左右,表显可行驶1080公里。其中高速走了2400公里,聂沪线国道,318国道走了1200公里。高速上贵州境内100到110时速,四川境内110到120时速,国道大部分都是盘山路,一般40到60,平均下来4.8升吧!车子满载5人,后背箱包括备胎行李也是满满一车。高速100到120大概油耗5.2,国道不好说,上长坡到了七八升,下坡完全纯电,还把电瓶冲爆(拨片到最高级,直闪烁,无法冲,无牵引力,当时以为坏了,后发现是冲满了的一种电池保护)这车最大的感受是只要正常开,不管是拥堵还是高速,大概就是五升左右。有问题可以交流!
油电混动车适合跑长途吗?现在就告诉你,其实答案显而易见
油电混动车适合跑长途吗?现在就告诉你,其实答案显而易见!比亚迪秦属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 汽车 ,采用1.5T发动机与单电机结合,不存在续航里程焦虑,跑长途完全没有任何问题!EV纯电续航里程80km,纯电模式足够平时上下班市区内代步!长途可以使用HEV混动模式,需要强调一个小技巧,长途旅行之前应该合理设置SOC值,一般设为最大70%。这样当车速超过40km的时候会自动切换到HEV模式,电量基本会维持在60%-70%之间,在长途旅行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动力的损失!根据驾驶习惯,路况,车速等因素综合比较,百公里油耗大概在6-8L之间!毕竟秦百公里加速5.9s,自重高达1.8T,这个油耗表现并不算高!
复合动力车,最大的优点就是油耗低,污染少。内燃机功率不足时可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剩余的功率继续给电池充电,使内燃机可连续工作。同时电池也不断地得到充电,使用起来和普通 汽车 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最大的缺点就是这种车价格比较昂贵,而且照普通机械 汽车 维修起来难度肯定要大点。
混动车会在未来五到十年逐步把燃油车给替换掉。叔叔的车在未改装前满载2.8吨跑南昌到霞浦途径武夷山脉,车速90-100来回1700公里中途未充电还越野放电吃火锅,跳枪法实测百公里8.7个油。经过越野改装加高后去年十一满载跑海南,车速110-120来回3800公里实测11个油。高速上,这个车基本上没对手,超任何车都无压力。极速电四驱,超强车身刚性,安全性也不是传统燃油车能比的。在海边还可以直接放电吃火锅,烧烤,无明火,安全又方便。越野性能在城市SUV里面是凤毛麟角,基本上什么路况都不惧!沙地泥地雪地性能胜过硬派越野,仅仅是通过性和极限攀爬能力不如硬派越野。
实际上插电混动也可以跑长途,但是插电混动车有一个比较大的缺点,就是电池没有电了的情况下,整体性能以及噪音加速等表现都会下降,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既然需要充电就肯定会有没电的情况。而油电混动没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油电混动是不需要充电的,所以如果按照是不是适合跑长途来看,油电混动的车更适合跑长途,而插电混动更适合市区行驶。
至于比亚迪秦,是一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纯电动续航在一百公里,另外还搭载了一台1.5t汽油发动机,跑长途的话当电量用完以后,就相当于是一台普通的1.5t排量轿车,不过因为自身较重,油耗相对会更高一些,还算是合适吧,只不过不如短途的表现那么优秀,长途不是它的优势项目,短途才是最大的优势点,动力强劲到没有对手,开车、堵车都可以做到零油耗,如果主要是以长途用车的话,尽量不要买这台车,不是车不合适,而且很难发挥出它的优势,有点浪费性能的感觉,不追求个性的,也不太建议买这台车,道理也一样,它的性能根本发挥不出来
来听听车主的“经验之谈”吧:本人比亚迪2017款唐用户,春节前做完首保,从深圳到山东1780公里,一路高速,只要不塞车保持四十公里以上,车就会自充电(当然soc调到百分之七十)。速度100至120时稍微充电慢些,60到95时基本上一百公里就可以充满百分之七十电,然后再纯电跑到百分之三十时再转成混动模式自充电,感觉和纯汽油车没什么不一样,还多了一种纯电模式。驾驶体验更有乐趣。回程基本上一样,就是长塞车时油耗稍微高点。超爱我的‘大白糖’
车主二:我是卡罗拉混动最低配,目前从海南到成都等等地方一路回家 旅游 ,东北话叫杠杠滴,四川话叫巴适的狠,海南话叫真是够力,先说油耗,我高速100-120之间游走,广东广西高速120没问题,广西南宁段修路比较慢,贵州限速100,四川高速120,综合休息站隧道特殊限速路段油耗基本都在4.8左右。现阶段非常好混动,海南到成都一路过路费1000元整,走的沈海高速,兰海高速,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一路油费居然才花了500元,95目前7.5元一升左右。可以说超值。
车主三:应该适合!看意思应该主要是指油耗吧?没开秦跑过长途,但作为两年半的唐车主,长途也一万一千多公里了,感觉唐也是适合跑长途的,但如果你天天长途,又在意油耗到极端:总是要撇开其它因素,拿唐跟家用轿车比油耗、拿秦跟QQ比油耗的话,就老老实实开省油车吧,那种重量一吨多一点的轻量化高 科技 的车也还行。唐冬天高速全程暖风,保持电量不变,几乎全程定速118,三个成年人,后备箱满满的,油耗十个多一点,这个数据很准确了,从石家庄到湖南跑过三个来回,都是手工记录加油量计算出来的,比市面上任何一款全时四驱中型燃油SUV都要省油。太原有个哥们跑西藏居然来回精准油耗只有8.8!相信秦高速跑长途应该不比同类型的车费油多少。
插电车的优点,要长期使用者才能体会出来。拿比亚迪插混来说,纯电续航80公里,就算打个折,也有60公里。按照大数据分析,85%的人每天出行距离都在50公里以内,插混使得日常0油耗出行得以实现。而高速,就拿我的唐来说,纯电出行上高速COS设置70%,电量低于70%,发动机反向充电保持电量70%,油耗7.8 8浮动。下高速,短途直接纯电,又是0油耗。远路混动,油耗4 4.2。对于一辆接近5米的SUV来说油耗已经超级省了。而且整车性能也足够优秀。短途纯电走,长途高速混动跑。大周期肯定是插电省油。况且现在新一代插混纯电续航已经升级到100公里。而日系油混,整个用车周期必须完全依靠燃油。插电是间歇用油,油混是全周期用油。大周期肯定是插混更省油。但是,插混车硬是要纯油跑,来说油耗,那就是耍无赖的逻辑了。
威马 汽车 完成100亿元D轮融资
威马 汽车 已经完成总额100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及上汽集团联合领投,百度与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继续参与此轮融资,湖南衡阳国有投资平台、安徽合肥产业基金、国投创益产业基金、广州金融控股集团等国有产业投资者也悉数入局,此外,还包括芯鑫、紫光、红塔集团、雅居乐、盈科等投资机构。(36氪)
马斯克称“电池日”新产品2022年才能大规模生产
9月21日,特斯拉“电池日”开幕的前一天,马斯克发布推特表示,有关特斯拉电池日的重要消息将于明天揭晓。这会影响特斯拉的长期生产,尤其是Semi、Cybertruck和Roadster车型的生产。“但在活动中公布的新产品要到2022年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未来 汽车 日报)
理想 汽车 将率先采用英伟达最新一代自动驾驶智能芯片ORIN
9月22日,理想 汽车 与人工智能计算公司英伟达及英伟达中国合作伙伴德赛西威在北京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理想 汽车 将在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智能SUV上,率先使用英伟达Orin系统级芯片中运算能力最强的产品。(未来 汽车 日报)
尼古拉创始人辞去CEO和执行董事长职务
9月21日晚,美国电动卡车制造商尼古拉突然宣布,公司创始人特雷佛·米尔顿(Trevor Milton)自愿辞去CEO和执行董事长的职务,由已担任尼古拉董事的前通用 汽车 副董事长的Stephen Girsky接任执行董事长。而这距离尼古拉官宣拿到通用 汽车 20亿美元融资还不到两周。(未来 汽车 日报)
实探威马 汽车 温州工厂:C2M生产模式将大幅缩短交付周期
9月20日,新造车公司威马 汽车 温州智能工厂举办用户开放日活动,未来 汽车 日报等多家媒体受邀实探。威马 汽车 介绍,威马 汽车 温州工厂是中国新造车企业中首个完工投产的自建工厂。该智能制造工厂区别于传统车企的最大的特点在于,支持C2M(Customer-to-Manufactory)客制化生产。威马 汽车 表示,C2M模式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用车需求,这套体系是不断迭代的,目标是将交付周期缩短至同行业的1/3。(未来 汽车 日报)
比亚迪回应与滴滴合作打造电动车:现阶段暂无披露信息
9月21日,根据路透社报道称,滴滴出行将与比亚迪合作共同打造定制电动 汽车 。两者的合作在8月就已初见端倪。在8月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35批)公告中,比亚迪和滴滴合作打造的内部代号为D1的纯电动车型已在工信部完成申报。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D1是两家公司合作打造的专门用于网约车经营的车型,该车型今年内就将交付。对于两者的合作,滴滴方面表示:暂不回应。而比亚迪相关人士也向未来 汽车 日报回应称:比亚迪现阶段暂无披露信息,以日后公告为准。(未来 汽车 日报)
马斯克:将增加而不是减少从松下、LG、宁德时代等合作伙伴购买电池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中表示,将增加而不是减少从松下、LG、CATL等合作伙伴购买电池。(36氪)
泽平宏观:未来锂电龙头将在宁德时代和LG之间诞生
泽平宏观发文称,未来将是LG与宁德时代双寡头的竞争,而宁德时代背靠中国最完善的锂电供应链、长期成本优势显著。动力电池的竞争,实际上是消费电池领域的老对手在新赛道的竞争。在宁德时代、LG化学、三星SDI、松下等四家企业的竞争中,三星与松下受到“大集团、小业务”的束缚。未来,锂电龙头将在宁德时代和LG之间诞生。(未来 汽车 日报)
特斯拉打通成都-拉萨充电路线
2020年9月,随着318国道沿线Telsa充电站的陆续开通,特斯拉正式打通成都-拉萨的充电路线,让特斯拉用户驾车进藏的梦想成为了现实。该线路全程约2011公里,共布局2座超级充电站、11座目的地充电站,平均每154公里就有一座,密集的充电站为用户带来更自由的路线规划。(未来 汽车 日报)
马斯克身价再超扎克伯格,成全球第四大富豪
9月22日,据福布斯富豪榜数据,特斯拉CEO马斯克身价达到937亿美元,再次超过扎克伯格(913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富豪。(证券时报)
腾讯地图将上线聚合打车服务,联合滴滴入局
腾讯地图将上线聚合打车服务。该计划于2020年9月22日起实施,这天上线部分城市,如果验证顺利,所有城市或将在国庆前放量完毕。腾讯的聚合打车业务是与滴滴合作,滴滴提供聚合和调度匹配技术,而腾讯地图作为用户流量场景,最终流量导给滴滴。(腾讯一线)
租租车正式接入微信搜一搜
近日,全球自驾游平台租租车国内租车预订业务已正式接入微信搜一搜,用户在搜一搜输入“租车”并进入租租车GO小程序,即可进行租车预订,并享受66元无门槛的租车优惠。据租租车方面介绍,本次租车产品接入微信搜一搜,首次为用户提供了在微信生态领域的一站式租车预订服务,打通了搜索、比价、预订、支付等的全链条。(36氪)
燃料电池 汽车 奖补办法出炉,17亿元补贴不得用于整车生产项目
近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应用的通知》(下称《通知》),对燃料电池 汽车 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应用支持政策。在奖补资金方面,补贴的具体方式是通过积分核算,1积分给10万元补贴,积分上限分别为15000积分和2000积分,折合补贴金额分别为15亿元和2亿元,累计上限1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明确指出,积分的标准将设置逐年退坡,奖励资金用于燃料电池 汽车 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不得用于 汽车 整车生产投资项目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证券日报)
国家邮政局: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配送形式全面推广尚需时间
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就邮政快递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相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于我国智能物流的发展水平,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会上表示,我国快递行业整体智能化快递水平发展明显。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如无人机配送等创新形式的全面推广,尚需要时间。(新华社)
起亚在俄罗斯和意大利推 汽车 租赁服务
韩国 汽车 制造商起亚宣布,从当地时间周一开始,在俄罗斯和意大利推出起亚 汽车 租赁服务。租期最短为为一天,最长为一年。 (新浪 汽车 )
全新奔驰EQA发布时间推迟到2021年
由于奔驰内部电动车生产重组、持续电池供应困难以及疫情大流行带来的中断,原计划于2020年第三季度发布的奔驰EQ品牌最小尺寸EQA纯电动跨界车的发布时间推迟到2021年。(新浪 汽车 )
ID.4车主在美国享无限次充电站服务
德国 汽车 制造商大众集团9月21日表示,该公司将为其ID.4紧凑型电动SUV的车主在美国提供为期三年的无限次充电服务。本服务无需车主支付购车款之外的其他成本。(新浪 汽车 )
广汽集团将携21款车型亮相北京车展
9月22日,广汽集团表示,广汽集团、广汽传祺、广汽新能源联合展台面积达2149㎡,共将展出概念车和在售明星车型21款,包括动力总成技术和 健康 汽车 等展示、体验等。(未来 汽车 日报)
7款全球首发车,奥迪北京车展阵容曝光
一汽-大众奥迪将携10余款明星车型亮相北京车展。其中,中国、亚洲乃至全球首发车型多达7款车型,包含Q5L Sportback全球首发、Q4 e-tron概念车亚洲首发、奥迪e-tron国产版、奥迪e-tron Sportback、奥迪RS Q8、全新奥迪R8 Coupé、全新奥迪RS 5 Sportback中国首发。 (未来 汽车 日报)
中国首秀,起亚第四代嘉华将于北京车展亮相
9月26日,起亚 汽车 旗舰MPV第四代嘉华(Carnival)将在2020北京国际车展上进行中国首秀。新车基于第三代i-GMP平台打造,长5155mm,宽1995mm,高1740mm,轴距达3090mm。配置方面,嘉华搭载了智能互联系统和起亚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动力上,第四代嘉华采用起亚最新的Smartstream动力总成,进一步优化燃油效率和发动机性能。据悉,新车将于明年在国内上市,进一步完善起亚品牌中高端产品阵营。(未来 汽车 日报)
蔚来NOP与最新补能计划将于2020北京车展发布
蔚来 汽车 官方表示,将于9月26日再次把蔚来中心(NIO House)搬进车展现场,并携旗下全系车型登陆。在本次车展上,蔚来将宣布NIO OS 2.7.0版本升级的相关消息,Navigate on Pilot(NOP)领航辅助功能将正式推出。(未来 汽车 日报)
整理 | 吴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