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多地供电短缺,电厂存煤告急,与俄乌冲突有多大的关系?
与俄乌冲突有很大的关系。
和中国一样,印度主要依靠煤炭发电,火电占发电量的75%,所以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煤炭消费国。印度年耗煤量超过10亿吨,其中燃煤电厂用煤占3/4以上。为了弥补国内需求,印度每年的煤炭进口也是巨大的。但由于去年煤炭价格上涨,印度去年煤炭进口总量为2.11亿吨,较2020年的2.18亿吨下降3.2%,进口量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低。但很明显高温天气增加了用电量,使得印度很多地方的煤炭库存告急。据悉,为了优先运输煤炭,印度已经停运了700多趟客运列车。好在印度3月份从俄罗斯进口了104万吨煤炭,但目前来看还是杯水车薪。
更何况印度交通工具短缺。本来煤炭是用火车运到电厂的,但是并没有像承诺的那样给电厂提供所需的数量,实际可用的车次就更少了。但是煤炭越是短缺,印度的电力需求就越是增加。另外,印度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整体气候比较炎热。自4月17日以来,印度多地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气温高达42.4℃。因此,人们需要使用更多的电器来缓解炎热,如空调,这将加剧电力短缺,而高温将在一定程度上把印度的电力短缺推向顶峰。
虽然印度的煤炭公司不断增产,但由于受众庞大,仍然供不应求。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印度政府对中国电力供应短缺的地区进行了调整,也开始寻求更多的进口。自俄乌冲突以来,煤炭和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的煤炭进口。此外,欧洲对能源的需求更大,这导致能源价格上涨的风险。事实上,印度缺电还会加重民生疾苦,对已经生活在底层的平民造成更多伤害。
神华和国电合并的原因主要是供给侧结构型改革的需要和化解煤电市场的冲突。具体如下: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电是保障我国电力供应的基础性电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三期叠加”,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能源消费明显放缓,受经济增速放缓、电力供需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煤炭、火电产能均出现了过剩现象。煤炭销售价格下降、销量缩减,煤电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煤炭、电力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步实施,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成为关键。
(二)化解煤电市场冲突:长期以来,我国煤炭、电力市场存在诸多问题与冲突,影响和制约了行业发展。煤炭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国内前十名煤炭企业产量占比约为40%,与国际其他煤炭大国相比,集中度明显过低。电力企业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中央发电企业在原有业务基础上,不断扩张企业规模和业务领域,煤、水、风、核、太阳能等电力能源产品全面布局,同质化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度竞争的现象。
同时,作为重要原料,煤炭可以说是火电企业的“生命之源”,煤炭价格涨落直接决定火电企业效益高低。火电企业是煤炭企业最大的用户和市场,火电企业的盈亏状况则直接影响着煤炭资源的消费转化能力。但长期以来,受煤炭、电力市场体制及格局影响,随着国家对电煤产运需衔接方式变革、煤价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煤电矛盾日益突出,两大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不协调。因此,此次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重组可视为坚持问题导向,旨在解决煤电过剩产能、缓解煤电矛盾,推进能源革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生活在地球上,每一个国家都会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正常的交流。全球国际资源的价格呈现出上涨的趋势,所以,大部分居民更加关心国内的电力状况和煤炭资源状况。
其实我国的电力状况和煤炭状况也受到了国际能源价格大幅度上升的影响。第一个影响就是多个省份已经严格控制工业用电,从而减少资源浪费。第二个影响就是工业用电的价格有所提升。
第一个影响:国内的工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地区的工业体系正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大部分城市都会鼓励工业化生产,从而提高城市内部的经济生产总值。现如今,国内的电力资源受到了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这使得多个省份开始限制工业用电的数量,甚至影响了整个工业体系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化工产业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资源,现如今,控制工业用电显然不符合化工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其他工厂无法获得大量的资源,这也会使工厂的产能大幅下降。
第二个影响:工业用电的价格上升一直以来,工业用电的价格和居民用电的价格并不相同,这使得工厂中花费的电费支出有所不同。随着全国多个省份开展了非常严格的限电方案,这使得多个省份直接提高了工业用电的价格上涨幅度,保持在20%之内。当工业用电的价格大幅提升时,工厂中的支出变得越来越大,这使得原材料成本大幅提升,反而促进了商家和工厂提高商品价格。消费者会产生最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大部分商品的价格有所提升,间接增加了居民的额外支出。
总的来说,工业会受到全球能源价格提升的影响,普通居民受到影响的概率非常低。除此之外,每一位居民都应该做好能源的保护与减少,浪费工厂更加合理的安排每一份资源,毕竟每一份资源背后都充斥着大量的支出。
全球能源危机问题已经导致俄乌冲突更加严重,同时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这也导致全球的能源价格大大增长,而目前全球通胀压力非常巨大,而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需求依赖性非常高,所以很多低收入的国家和普通的民众都能感受到石油气体价格变化而带来的苦难。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加剧,从而也导致目前能源短缺的问题出现。目前石油也是万恶之源,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煤炭来解决能源问题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煤炭也是有限资源,虽然有很多煤炭进行挖掘,但是想要使用煤炭,必须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如今煤炭市场也在急速扩张,想从煤炭中获利,其实也是正确的,但是燃煤电厂也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因为燃煤很容易污染环境,而且煤炭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本身就具有局限性,所以也在寻求更多的资源来代替煤炭。
因为能源消费主要就是以煤炭为主,所以在煤炭消费量上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已经碳达丰碳中和,所以一定要控制好煤炭的消费,这样也有利于推动绿色能源的转型,但是美泰依旧在全国各地起到能源安全的重要责任,所以想要保证理性消费以及安全保障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也需要在能源问题上给煤炭一个相对客观的定位,这样才能保证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虽然如今在控制煤炭消费,但是煤炭依旧是不可或缺的能源。而如今煤炭也需要能源需求开发,同时面对如今非常复杂的国际形势,煤炭也作为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不可能立刻就把煤炭资源去除,而且全国各地对煤炭的需求也非常大。煤炭行业也在不断发展,这也表示煤炭对能源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想要构建成新型的电力,能源也需要通过多方面进行,所以想要在如今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之下,要保证能源的稳定发展,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
2006-2-16
一、煤炭是中国的主要一次能源
——过去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绝大比重
1952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95%,50年代、60年代都在90%左右,70年代占80%左右,80年代、90年代70%左右,到2000年煤炭比重仍在65%。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煤炭仍然是主要能源
根据原能源部1990-1997年的能源发展战略研究,1997-1998年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研究”等的研究,中国到2050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仍然在50%左右。
——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
中国人口众多,中国的现代化需要能源支持,中国着力改善能源结构,争取更多地使用能源,但从中国和世界能源状况,中国还煤炭为基础能源的道路。
全国人大“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能源建设要发挥资源优势,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以煤炭为基础能源,加大洁净煤技术研究开发力度,加快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积极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积极发展水电,适度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这是一条以煤炭为基础能源的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发展之路,这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发展之路。
二、煤炭和电力工业密切关联
中国曾经提出能源工业的发展和建设要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生动地描述了中国煤炭工业和中国电力工业的关系,电力工业离不开煤炭,煤炭工业也离不开电力工业。
——中国电力工业已成为中国煤炭的最大用户
由于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因此中国的电力工业是以燃煤火电为主的,中国在1952年时,煤电曾占总装机容量的90.4%,总发电量的82.2%,以后虽然比重有所下降,但到2000年煤电仍占总装机容量的74.4%,占总发电量的81.0%。由于中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发电用煤占煤炭产量的比重逐年提高,由1980年的18%,提高到2000年约61%,发电已成为煤炭工业的最大用户。
——中国电力工业今后将继续依靠煤炭发电
中国的几次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都认为,中国电力工业的结构应当多元化,利用多种能源资源,但限于条件,中国即使积极发展水电,适度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用于发电,预计到2050年燃煤电厂仍然要占50%左右。这是因为:
●中国和世界的油气资源不可能为中国的发电厂提供的燃料。
中国曾经在7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发展烧油电厂,都因为石油危机和石油价格暴涨而实行煤改油,燃天然气电厂也有同样情况,所以中国不可能大量发展燃油燃天然气的电厂。
●中国的水能资源全部开发后所占的比重也不大;
中国有世界最丰富的水能资源,据估计水能资源的经济可开发容量约为2.6亿千瓦,即使全部开发利用,考虑人均1千瓦计,也足能解决中国所需电力装机容量的1/6。
●中国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的数量不可能很多;
中国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中国也计划积极开发利用,但现实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能用于发电的(除水电外),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这些能源用于发电不仅投资大,而且是间歇性能源,需要蓄电或与其他电厂配合这行,所以近期开发的数量不可能很多。
●电力工业是当今世界最善于干净利用煤炭的部门
世界各国干净利用煤炭的经验证明,电力工业是当今世界最善于干净利用煤炭的部门,大多数洁净煤利用技术也都是与电力工业有密切关系,所以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煤炭除冶金等作为原料用煤外,80%-90%都用于发电。从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情况下,应当将更多的煤炭经过转化成电能使用比较容易解决污染问题。
从解决中国能源利用的污染问题来看,中国应当把石油和天然气等比较干净的能源提供给楼宇民用和交通运输,把煤炭替换出来。煤炭主要供电发电及工业部门使用,电力工业已经有可能消除烟尘,NOx和SO2等污染物,将来发展洁净的能源工厂,还有可能做到污染物,包括CO2 的零排放。
三、煤炭和电力要协调发展
出于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实现环保目标的考虑,中国应当提高煤炭发电的比例,将更多的煤炭用于集中发电。为了提高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的经济效益,煤炭、电力、运输要协调发展。
——煤、电、运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中国曾经提出能源发展与建设要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是完全正确的,这里说的能源发展与建设,主要是指煤炭工业。如果煤炭工业的建设能够与电力工业的建设相协调,就可以减少,煤炭的长途运输,节约人力、物力、节约能源消耗。我国的铁路、水运有40%-50%是用于煤炭运输的,因此,煤、电、运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发展动力煤的洗煤和动力煤的配煤;
中国从90年代初就提出动煤的洗煤问题,凡是下海运输的动力煤的发热量要求达到6500千卡/千克,凡是跨省运输的煤炭要求达到5500千卡/千克,这样做可以减少,煤炭的含硫量和灰分,减少、运输量的运输成本,这一条应当逐步做到。
——发水煤浆代油;
我国还有一部分燃油电场,将燃油电厂改为燃煤电厂耗费极大,该用水煤浆比较方便。我国已经拥有先进的水煤浆技术,2吨水煤浆可以替代一吨重油,1吨水煤浆的到厂价为350-400元左右,而1吨重油价格在1500元以上,用水煤浆代油可以节省大量费用,烟气排放可以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电力工业要采用洁净燃煤技术。
中国的火电厂已经广泛使用电除尘器,大机组上成功使用低NOx 燃烧器,开始在部分燃煤电厂里开展脱硫发工程,如果对现有凝汽式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改造,有可能将燃煤造成的污染物的绝大部分清除掉。中国电力部门已在四川白马电厂建设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工程,在江苏贾电厂建设加压循环流化床发工程,在山东烟台建设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发工程,随着这些发工程取得经验之后,逐步推广应用,燃煤电厂的污染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四、结语
未来50年,中国电力工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度发展态势,虽然未来煤电装机容量和发电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由于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燃煤电厂的绝对量还会继续快速增长。中国2000年全国拥有装机容量3.19亿千瓦,其中有燃煤电厂约2.2亿千瓦,消耗于发电和供热的原煤约6亿吨。今年由于关闭乡镇小煤矿,运力的制约和煤炭出口激增,已经出现电煤紧状态,发电用煤石的情况又有所抬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燃煤电厂的发展。我们必须看到,中国虽然采取了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但燃煤电厂继续增长的势头不可遇制,初步估计,假如创2050年全国人均装机容量达到1千瓦,全国就要装机容量16亿千瓦以上,其中燃煤电厂约为9亿千瓦左右,屈时需发电和供热用原煤20亿吨左右。2050年发电用煤约为2000年的3.3倍。考虑到煤炭产区水资源短缺,可能有相当数量的燃煤电厂要建在海边,即港口电厂,煤炭的运输量必然会急剧增长,就此必须抓紧做好中长期的煤、电、运规划,务期煤炭、电力、运输协调发展。
最主要的方式是优化调整铁路的运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节省运输成本。
煤炭供应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供应问题,也正因如此,为了进一步保障冬季的正常用电,很多地区正在重新优化铁路运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节省煤炭的运输成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煤炭的供应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很多省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同时也在积极解决煤炭受阻的现象。
一、煤炭供应和煤炭运输至关重要。
我们都知道煤炭是电力供应的主要原材料,因为很多地区依然是火力发电,这就意味着当煤炭供应和煤炭运输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个地区的火力发电的成本也会进一步提高,这会直接传导到居民的日常用电上。也正因如此,很多地区都在加大组织煤炭的供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居民的正常用电。
二、我觉得需要调整优化铁路的运力。
我之前也在网上翻阅过很多资料,关于煤炭供应和电力供应的问题,很多地区已经在优化调整铁路的运力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铁路运输依然是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如果我们能进一步优化调整铁路的运力的话,煤炭的运输成本将会进一步提高,运输量也会大大攀升。
三、居民也需要节约用电。
虽然煤炭供应并没有到非常紧迫的程度,但因为很多地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和发电成本再进一步提高,这会直接导致发电厂的发电成本提高。对于居民来说,冬季正好是供电的高峰期,这个时候也非常容易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我觉得居民需要养成节约用电的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积极解决当前的电力供应问题,保障冬季正常的正常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