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空调突然不制冷是怎么回事?
新能源车 空能否制冷,可能是制冷剂不足或过少,也可能是制冷剂轻微泄漏。另外,制冷剂过多也会造成空不制冷。
制冷剂不足或过少的解决方案:
从干燥罐上方的液镜可以观察到,当空正常工作时,如果液镜中有连续缓慢的气泡,则表面制冷剂不足。如果有明显的气泡周转,说明制冷剂严重不足。如果制冷剂不足或过少,解决方法是添加制冷剂,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制冷剂是从低压侧添加的,禁止倒制冷剂瓶;如果从高压侧添加,则禁止发动机起动。
过量制冷剂溶液:
从干燥罐上方的液体反射镜观察。如果汽车空在运行时从液体镜中看不到任何气泡,压缩机停止运行后也没有气泡,那一定是制冷剂过多。如果加压冷却油过多,当空调节系统正常工作时,可以在液体镜中看到浑浊的气泡。当然,如果制冷剂过多,可以在空调节系统低压侧的维修口慢慢释放一些。
以下新能源车空调不制冷的相关原因:1、缺少冷媒:因冷媒自然缺少冷媒而导致制冷的制冷量减小是最常见原因。车辆的空调系统是由许多金属管路组成管路之间的链接存在细小间隙因此空调系统中的冷媒(“雪种”)严格意义上是存在泄漏只是一般情况下泄漏量极少。2、压缩机不工作:科冷空调压缩机出现损坏的概率不大但是市面上一些运行了5年甚至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在抽加冷媒并测试空调系统密封性后仍不能解决空调完全不制冷的问题那么更换压缩机则是下一步要做的主要工作。
空调制冷剂是消耗 ,一般汽车每2年~3年需要添加一次。但如果添加制冷剂后没多久又出现制冷不佳的问题,那就很有可能是空调管路的密封橡皮圈老化导致 。
解决办法:需要在氟油里加入荧光剂,然后用专业的检查,从而找到泄漏的具体位置。这个过程比较麻烦,不建议车主自己动手解决。
电瓶车的充电电源适配器,电流小,如果不是12v的电瓶充电器,那就更不行了,车载充气泵要求电源电压是12v附近,电流要在6-10A附近就差不多够用了锂电池洗车水枪12v够用吗?工作电压是直流12V的洗车器,可以接12V锂电池洗车,前提是锂电池容量够用,如果锂电池容量太小,洗车用一会电量就消耗光了。洗车器接汽车电瓶进行洗车,在汽车发动情况下,可以长时间使用,因为洗车器用的电是汽车发电机供电。
随着4月的到来,两年一度的上海车展也即将拉开帷幕。今年的上海车展重磅新车颇多,而其中新能源车型占了很大比重。有意思的是,除了我们熟悉的国产新势力,此次上海车展有多款传统大厂的重磅新能源车型首发。而这几款车的硬实力都足以让我们期待,或许特斯拉一枝独秀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将在上海车展与我们见面的大厂电动车有哪些。
奔驰EQA
北京时间1月21日,梅赛德斯-奔驰旗下EQ子品牌首款紧凑型纯电车型奔驰EQA全球首发。作为ABB首款紧凑级纯电动SUV,有理由让我们期待。新车将在上海车展与国内消费者首次见面。
虽然出自燃油车平台,但经过奔驰的改造,EQA还是颇具特色的。作为EQ家族产品序列的最基础车型,设计上遵循了家族传统。虽然轮廓上有着GLA的影子,但细节上采用了EQ系列的家族元素。奔驰EQA一共有4个配置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Progressive、Electric Art、AMG Line和Edition 1。四种配置在设计上有着明显的风格区分。
EQA的长宽高分别为4463/1849/1620mm,轴距2729mm,基本上外部尺寸与XC40电动版和UX300电动版持平,轴距有一定优势。但油改电还是对EQA的空间表现造成了一定影响,空间相较GLA有一定程度的缩水。
内饰方面这套设计依然是同级别金字塔尖的存在,完美地平衡了现代感与豪华感,奔驰针对细节赋予了EQA一些独有的东西。比如,EQA配备了EQ专属仪表盘和多媒体显示屏。 包括EV优化路径规划功能、气候预控制功能、以及续航里程提示等功能。对于一台电动车来说,很多人关心辅助驾驶系统的易用性。有EQC优秀的表现在前,EQA的表现我们有理由期待。
动力上,海外版将首推EQA 250车型,搭载单电机,电机最大功率140kW,峰值扭矩375Nm,0-100km/h加速时间为8.9秒。电池包容量66.5千瓦时,百公里电耗15.7千瓦时,NEDC综合工况续航486公里。无论是加速数据还是续航里程,似乎都没有那么亮眼。但未来EQA还将推出最大功率在200kW以上,续航里程500公里以上的版本,而国内有可能会主打双电机版车型。
虽然数据上似乎与Model Y相去甚远,但EQA的对手,是沃尔沃XC40 RECHARGE,是雷克萨斯UX 300e。这些传统豪华品牌更关注细节。可能它们没有Model Y夸张的续航里程和加速能力,但风噪、异响、多媒体稳定性,这些细节方面不会有恼人的问题出现,这是它们的优势。如果你内心相对保守,渴望稳定,又需要一台电动车,那它们是比特斯拉更好的选择。
宝马iX
除了奔驰,宝马也会在本届上海车展带来一款电动SUV,它就是宝马iX。新车基于纯电平台打造而不是类似iX3的油改电产品,定位为中大型SUV。iX搭载了前后双电机和第五代eDrive电驱系统,最大动力超过500马力,百公里加速不到5秒,WLTP标准续航475公里,高续航版预计超过600公里。
新车此前发布了官图,整体设计非常有未来感。惹眼的封闭式超大双肾格栅造型别出一格,内置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两侧的分段式大灯内嵌了最新一代宝马激光大灯,黑色的运动套件使前脸充满了攻击性。
iX可选尺寸夸张的22寸轮毂,带有独特空气动力学设计,帮助整车的阻力系数降低到0.25。隐藏式门把手和悬浮D柱使iX的侧面显得没有中大型SUV常见的臃肿,简约的尾部设计加强了外观的科幻感。
宝马iX的车内设计与其他宝马车型完全不同,取消了大量物理按键,运用皮质、金属和木纹营造出高雅的豪华感。无框车门、全景天窗等配置都是豪华车必备,重新设计的车门造型时尚,座椅调节和加热制冷功能被移到车门上方,门把手融入车门造型中,按键开门更具高级感。
新车内饰不仅仅是设计翻天覆地,新的iDrive 8.0系统也让人期待。这套系统不仅拥有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最优秀的人机互动体验,还首次搭载了支持对话式交流的智能语音助手,全新的12.3寸+14.9寸超大曲面屏视觉效果也非常出色。据悉,宝马iX将于2021年7月投产,随后将于2021年底引入中国市场。
Mustang Mach-E
提起福特Mustang,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美国肌肉车代表,那辆从1964年传承至今,历经六代蹉跎的经典车。然而,事情到了2021年或许变得完全不同,因为电动Mustang来了,还是辆SUV,它就是刚刚完成下线的Mustang Mach-E,新车将在上海车展与我们见面。
其实早在去年9月的北京车展中,福特全新纯电动车型Mustang Mach-E便发布。该车沿用了Mustang(野马)的命名,不过与此前的Mustang不同,这是一款纯电动SUV车型。新车将在长安福特进行国产,并于年内正式上市。Mach-E作为旗下首款纯电SUV,福特可谓寄予了厚望。从目前美国的市场反馈来看,美国消费者对于Mach-E的认可度极高,新车蚕食了特斯拉Model Y很大的市场份额。
设计上,新车虽然是一款SUV车型,但既然赋予了Mustang之名,新车的设计风格走的还是动感年轻路线,线条颇为流畅,仿佛轿跑和SUV的结合体。车身尺寸方面,国产车型长宽高为4739/1881/1621(mm),轴距为2984mm,与海外版车型相比有了全面提升,其中轴距加长了12mm。
内饰方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不是一台“野马”。因为它完全没有野马跑车丝毫气质,更像是一台特斯拉。Mach-E的内饰主打简约风格,仪表台没有过多的按键,整体应用一个液晶仪表和大屏人机交互系统进行协作显示,内嵌SYNC系统并且支持OTA升级。
动力方面,参考海外版车型,Mustang Mach-E搭载75.7kWh和98.8kWh两种容量的电池组,EPA工况下续航里程为370-480km,NEDC续航里程最高可达600km。标准续航版车型的最大功率190kW(258马力),后驱和全驱车型的峰值扭矩分别为415Nm和565Nm;长续航后驱版系统最大功率210kW(286马力),峰值扭矩415Nm;长续航全驱版系统最大功率248kW(337马力),峰值扭矩565Nm;GT版本最大功率324kW(465马力),峰值扭矩830Nm。
长安福特在近年来动作一直不断,前前后后引入了不少车型进行国产。而单单就Mustang Mach-E来讲,还是具有很大意义的。毕竟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这个时代较为炙手可热的板块,Mustang Mach-E的到来不仅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更是福特涉足新能源领域的里程碑之一。而对于Mustang Mach-E来说,这款中型纯电动轿跑SUV,将与特斯拉Model Y和蔚来EC6展开新一轮较量。
奥迪Q4 e-tron
不久前,奥迪官方曝光了即将发布的Q4 e-tron,这将是奥迪旗下继e-tron SUV之后的第二款纯电SUV。Q4 e-tron基于奥迪模块化电动平台MEB打造而来,这也说明新车是一辆完全基于纯电架构打造的全新车型。新车将在上海车展首发亮相。
奥迪Q4 e-tron轴距为2774毫米,定位紧凑型SUV。在曝光的内饰中,Q4 e-tron标配10.1寸中控触摸屏,也可以选装11.6寸的大屏,这将是奥迪所有车型上面积最大的屏幕。Q4 e-tron是首款搭载“你好,奥迪”语音助手和AR虚拟导航的奥迪车型,可以将导航箭头、起始点和结束点等信息投影在驾驶员视线前方10米处。
奥迪官方并没有提及Q4 e-tron搭载的电机、电池和续航里程等信息,或许会在下月正式发布时宣布。新车上市后也将成为市面上为数不多的跨界电动SUV,加上MEB平台和奥迪的金字招牌,相信能取得不错的市场表现。
丰田全新纯电SUV
我们都知道,丰田章男曾不止一次地表示了自己对电动车的消极态度,但这并不妨碍丰田在新能源市场的布局。在上海车展上,以e-TNGA电动车平台所开发的全新开发中型电动SUV将全球首发。大众MEB平台的实力已经展现在大家面前,而作为另一个世界巨头的丰田,又将给我们呈现怎样的作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台新车外观尺寸将与RAV4相仿,但得益于电动车架构的布局,将拥有更出色的轴距表现,预计会拥有更宽敞的车内空间。这台中型电动SUV名为BZ,它将和斯巴鲁开发中的电动SUV共享相同的平台。全新电动车平台的使用,也标志着这辆新车将成为丰田电动化战略的一个转折点。
丰田表示,这个新平台同时支持前驱后驱和四轮驱动等传动系统车型,可容纳多种不同容量的电池模块。而这个平台的开发,其实具有相当的弹性,尤其是在这个平台结构中,只有前轮轴和前挡风玻璃底部之间的空隙是固定的。
丰田表示,这个平台可容纳各种不同轮距、轴距、车长和车高,并且支持前驱、后驱和四驱等多种布局形式。作为燃油车市场的龙头,丰田对于新能源市场绝对是有野心的。而这么一个有底蕴有资本的厂家,我们有理由期待它为我们带来不弱于大众MEB的电动车平台。
大众ID.6
相比中国企业的大刀阔斧,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车企对电动车的态度都是相对保守的。而大众算得上诸多品牌中,最早布局新能源市场的之一。2020年年末,MEB平台首款新车与国内消费者正式见面。为了电动车开发一个全新的架构,足以看出大众对新能源市场的重视。
目前,分别有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生产的大众ID.4系列车型已经上市销售,售价为20-30万价格区间,与特斯拉Model 3、小鹏P7、比亚迪汉等产品处在同一竞争区间。
大众也深知新能源领域仅靠一款孪生产品在这个市场中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于是大众ID.系列的最新产品——ID.6即将“出炉”。这款7座纯电SUV将在上海车展与我们正式见面。
大众全新ID.6依旧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新车在外观部分与目前在售的ID.4系列非常相似,采用同一种设计语言。但由于新车将会采用7座的布局,新车姿态可能会类似于大众威然,很像是跨界版本的MPV。这也使得新车看上去像是拉长轴距的ID.4系列,毕竟ID.6的轴距已经达到2965mm。而车长为4876mm,车宽为1848mm,车高为1680mm,根据这个数据来看,新车的内部空间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而关于新车动力部分的数据目前知晓不多,仅可了解为新车最高时速为160km/h,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为150kW、70kW。整备质量为2280kg,总计2840kg。根据此前ID ROOMZZ概念车的数据来看,NEDC续航里程或将达到475km,百公里加速在6.6s内,快充状态下30分钟可充至80%。
MEB平台究竟有多大的能力,暂时还不能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MEB平台在国内推出的两款车型上市时间尚短,反应如何也还没有定论。但相信以大众的金字招牌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只是时间问题,待产品矩阵成型,且整体成本下降后,大众可能依然是那个在国内热销的大众。
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与前几年不同,传统车企今年开始发力新能源市场了。与这两年国内新势力的大刀阔斧不同,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传统车企对待新能源的态度都是谨慎、保守的。但或许今年将成为一个转折点,至少从现在看来,这些新车都非常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牛车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进入12月下旬,上海早晚的气温保持在10度以下,郑伟和他的荣威e950开在了上班路上,这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迅速从60km滑落到40km。郑伟不得不陷入“里程焦虑”。
与荣威类似,比亚迪、北汽、小鹏等新能源汽车车主也有着同样的经历,更有甚者,经历了“开20km,掉50km”的状况。
在寒冬中开起车内空调时,新能源汽车掉电的速度超乎车主的想象。
知乎上一位江淮iEV5的车主抱怨,北京大降温,车辆的里程折损也过半,他经常冒着寒风跑充电站一天一充,开车还不敢一直开空调;而他朋友北汽EV150在0°以下只能跑20km,自从去年撂在路上2次后,家人都抢着开家里的油车。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旗下品牌EV-TEST的测评数据,在低温续航缩水排名中,缩水最少是比亚迪秦EV,低温206公里,常温284公里,缩水27%;众泰E200以93%的续航缩水率垫底,159公里的常温续航,在零下7°的低温环境下,只能行驶11km。
新能源汽车在常温、高温、低温下的各项续航里程,图片来源于EV-TEST
寒冷的气温正在考验着这个城市里每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实力、每一位车主的耐心。但这只是冰山一角,电池续航能力之外,充电站分布不合理,车辆充电时间长等问题也困扰着车主,部分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安全隐患。
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专家郑雪伦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厂商和企业正在面临成本、技术等问题,其中爆炸、续航能力和取热等安全技术问题比较明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前仅为2%,中国渗透率约为4%。
今年10月16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社交媒体公开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卖给真实消费者的大概只有十几万辆,和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在美国的销量“相差无几”。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内燃机汽车仍然会占据主流地位,新能源汽车想要更流行,先要提高自身的实力。
1
车主们的里程焦虑
2016年3月,北汽新能源获得第一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随着补贴政策的利好,也诞生了第一批吃螃蟹的车主。
郑伟还记得,几年前,他第一次去4S店了解时,国内只有北汽、比亚迪等少量品牌可供挑选,很多车企还没有大规模生产,且雷声大雨点小。
为了一张沪牌,他买了一辆荣威e950,是一辆油电混动的新能源汽车。
把它当作传统燃油车开,是郑伟的第一反应。在最开始半年,郑伟没有给车充过电,他对新能源汽车并不了解,当油车跑似乎更为方便。
后来郑伟才真正了解到,续航和充电上的“硬伤”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荣威e950在当时的价格是近30万,但续航却只有60km。
郑伟回忆,在家里的慢充充电桩上,车一晚上充4、5个小时才能充满,却只能跑很短的距离。
新能源汽车在充电
他联想到燃油车一箱油可以跑400km以上,觉得新能源汽车“跑个50公里就要充电是很麻烦的事情,如果开空调,可能只能跑40公里。”
至于续航里程的衰减,主要是出于电池性能的不足,一位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提到,车只开了一年,本来续航里程100km,实际只能开20km,期间,他换了4块电池。
等到冬天情况则更差,在纯电电动车空调耗电量大的情况下,锂电池产电能力下降了,产生的电流不足以支撑用电,且自身电池管理能力不足,恒温功能受到了气温影响,更加影响续航。
奇瑞EQ1的车主汪超告诉连线Insight,冬天开空调的时候,原本150公里的续航,就只剩下不到100公里,“心里发慌,根本不敢开长途。”
特斯拉车主姚睿提到,他在网上看到特斯拉车主的长途旅行分享,根本不能称作旅行,只是在折磨自己,“往零下十几度的地方开,为了省电不开空调,为了让里程衰退减少,速度只能保持在90/km,高速的要求可是120/km。”
小鹏汽车官方曾针对车辆的冬季续航和充电问题,发布了一份“过冬指南”。其中几项建议引起不少争议,22度的空调温度是否能够满足冬季车内保暖的需求,停车是否能够找到暖房或者温度适宜之处,这些都是被质疑的点。
小鹏汽车官方“过冬指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续航受影响的情况下,充电难题就显得更为突出。
郑伟已算是幸运,部分车主必须去外面的充电站充电。他提到,如果当时完全按照国家规定,只有小区和物业具备安装条件才能购车,但有些4S店为了拼销售,很多车主的小区里都没有安装充电桩。
“在外面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眼前是肯定做不到的。”郑伟发现,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绝大部分商场的地下车库里设有充电桩,但燃油汽车会侵占公共充电桩停车位。新能源汽车快充都需要1个小时,慢充就得等上3、4个小时,热门的时间段又会有排队的情况。
正在充电的新能源汽车
姚睿曾规划过一次以东北为目的地的自驾长途旅行,最后发现实现起来太过困难。特斯拉充电站在国内整体覆盖率不高,电脑上也没有完整的显示,开出了省会城市,途中充不上电的风险很高。
据连线insight了解,接受采访的大部分车主都认为新能源汽车不具备长途行驶的条件,只能作为上下班的工具,即使是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特斯拉也无法幸免。
2
难题成堆
大多数新能源汽车车主都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比如需要养成随时查看电量是否充足的习惯,出门要提前调查充电站的位置,以及充电站的排队情况。
郑伟将这个过程称作“变相的妥协”。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被称为“电动爹”,有人提到买一辆电动车相当于给自己找了第二个爹。
但有些问题是无法用妥协来处理的。
郑伟还记得,2017年车友们的负面情绪非常高。在一个车友群里,汇集了第一批车主。群里总有人“吐槽”各种问题,从汽车的转动轴、拨杆,到车挂上档位后不启动等。作为第一波吃螃蟹的车主,他们遇到了格外多的问题。
当车友群被各种问题刷屏时,另一边车主汪超遇到了“史上最差”的用车体验。
购买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后,冬天开空调,汪超闷在里面,会闻到一种混合着塑料味的异味,开一段时间,眼睛也熏得难受。等到夏天,不仅空调不制冷,还会冒出很多白烟。当时汪超马上联想到之前发生的自燃事故,非常惊慌。走售后程序后,工作人员最后却说空调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这辆车本意是买来给老婆接送孩子和买菜使用的,联想到这一点,他心里非常不舒服,没过多久,就换了其它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2017年左右,在补贴政策利好的情况下,很多车企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却做出了大批不合格的产品。
比如奇瑞,如今已经从新能源领域掉队,还被打上了“骗补”的标签。2019年10月1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因为“国家监管平台核定的行驶里程数不满足2万公里”原因核减的高达6406辆,通过率仅有49.14%,未通过的补贴金额高达2.43亿元。
而新能源领域如蔚来这样的明星企业也屡发安全问题。今年上半年,蔚来发生了三起自燃事件,为防止事态继续恶化,6月27日起,蔚来召回了共计4803辆ES8。
近5年,新能源汽车从研发到量产,再到抵达消费者手中、屡屡曝出问题,饱受争议和质疑。
这也让新能源车主倍感孤独,“开电动车压力挺大的,毕竟一家人聚会,我的电动车成功吸引了话题,只要有我在,年轻人都不担心被催婚,催娃。”汪超曾在社交媒体上写下这段略带嘲讽的话,还将新能源汽车形容成“孤独电车”。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亲戚们所认为的电动车充电不方便、怕有辐射、二手车价格不好、怕自燃等观点,正在不断地改善。
在二手卖掉那台问题颇多的电动车后,汪超所购买的第二辆新能源汽车已经使用了两年,没有出现过任何大问题。未来如若有换车需求,他还会再购买新新能源汽车。
为了解决消费者的体验问题,这几年行业与车企在不断发展和产品迭代中。
一位充电行业的运营商创始人晚寅认为,虽然新能源汽车的设备在技术上进行了不少的升级,但这些升级只能称之为迭代,不能说是革命性的升级。
抹去被车主们诟病的“硬伤”,不仅是当下车企急需解决的、事关生死存亡的问题,也是未来行业的竞争点。
3
下一个战场
电池性能与充电问题,一直是车主们关注的焦点。
电池性能直接影响了汽车的续航里程,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电池产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大部分车企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在选用电池类别上,车企不仅要考虑续航里程,还要考虑安全问题。
此前,特斯拉多采用钴酸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大,续航能力强,但因为钴含量过大,极不稳定,过充或碰撞都有可能造成燃烧爆炸,所以现在特斯拉也很少用钴酸锂电池,而是改用三元锂电池。
“国家政策在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门槛,从之前250到300公里的续航里程标准提高到了300公里,甚至400公里以上。”晚寅提到,这是对电池厂商和车企的要求,要求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
但晚寅认为,当下去研发或是计划使用新材料完善电池的使用效率、增强安全性等,将会经历非常漫长的过程,并不是几年内就能得到解决的。
今年8月24日,蔚来宣布,在原有的终身免费质保服务之上,还将为所有ES6、ES8的首任车主提供终身免费换电。
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曾公开提及“3分钟免费换电”和“一键加电”服务。这里面涉及了换电和充电两种模式。前一种情况下,车主把车开到换电站,几分钟换完就可以走了。
后一种则是在没有换电站的地方,配置了移动充电车,并且接入了25万根第三方充电桩,通过蔚来APP就能够直接加电。
“从商业的角度,换电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特斯拉等高端品牌的车主来说,他们有能力消费价格昂贵的车,通过换电计划,每年多花费1万元就可以更换数次电池,保证不被电池损耗所影响。”晚寅说。
但对于大量购买中低端品牌的车主而言,换电计划的成本不低,接受程度有限。
这里面也涉及到另一个延长续航能力的焦点话题——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
充电桩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推广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车主找桩难的情况下,曾有一段时间,运营服务商未能互联互通,加剧了问题的爆发。
车主郑伟提到,荣威、比亚迪等品牌的车主目前已经可以使用对方的充电桩,相互之间是共享的。
近期,新能源汽车的新势力们也有动作。12月11日,小鹏汽车正式宣布与蔚来NIO Power签约。合作开展后,双方车主可各自通过自家品牌的App扫码使用超充桩快速充电。
浦东机场充电桩
除了蔚来提出了移动充电车,行业里也有不少创业者瞄准这一块,晚寅提到,近期他也在准备移动充电的项目,“你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移动的充电宝,不用在固定的点位,而是通过线缆接着移动的电源进行充电。”
“再有一个趋势就是无线充电,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一小部分人在做。它要求你在充电场所或是加装发生器的情况下,必须要在车上是有接收器的。接收器的成本很难让车主和车厂承担,这是它推广普及的难点。”晚寅提到。
新能源汽车如今的续航里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根据《中国2019新能源车实测续航最全榜单》,特斯拉Model3、特斯拉ModelX性能较高,比亚迪唐EV、蔚来汽车ES6、广汽新能源GE3 530等在高速工况下,续驶里程都接近或超过300公里,其中郊区工况都是400公里左右。
但这样的程度或许远远不够。在电池性能没有提升的情况下,当下充电桩的充电速度也无法提升。
充电桩速度的提升还遇到不少现实的阻碍。晚寅遇到不少客户,要求在楼宇里安装3000w甚至更小的充电桩,因为很多楼宇在建造时没有做好新能源规划,容不下更大的负荷。
关于新能源汽车,有太多质疑,也有太多想象。也许等到新能源汽车实现大规模的生产,还需要数十年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制冷系统用截止阀的原因如下:
为了安装监测制冷系统运行状态参数仪器仪表;如高低压压力继电器、高低压压力表等;作为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维修时,进行压力检漏、抽真空、充注制冷剂和冷冻润滑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