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充氢3分钟,续航850km!丰田:电能只是过渡,氢能才是未来

独特的酸奶
俊秀的苗条
2023-01-31 02:24:31

充氢3分钟,续航850km!丰田:电能只是过渡,氢能才是未来

最佳答案
喜悦的宝马
心灵美的康乃馨
2025-08-24 01:47:33

随着冬季的到来,电动 汽车 车主开始迎来了难题,很多车主都吐槽自己的电动 汽车 续航大幅缩减,电池充不满,掉电非常快,标称的续航直接打6折,如果开暖风更是掉电明显。原本500KM的NEDC续航,能够跑250KM就不错了,再加上长达1小时的充能时间,很多车主戏称电动 汽车 一到了冬天就变成了“电动爹”。

那么有没有电动 汽车 的替代方案呢?丰田用氢燃料 汽车 给出了答案。

早在1992年,丰田就开始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研究,直到20年后的2014年,丰田20年磨一剑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第一代“Mirai”在日本全球首发。“Mirai”寓意未来的意思,这表明丰田认为这款车才是代表未来的车型。这款车在全球共售出了1万台。

去年,丰田又推出了第二代的Mirai,这款车与雷克萨斯LS同平台打造,但价格却比LS便宜的多,动力方面可以输出134kW(182PS)的最大功率和300N·m的峰值扭矩,最高时速更是达到了175km/h。这款车分为两种续航版本,高续航版本可以实现充氢三分钟,续航850KM。此外,这款车还可以连接家庭电器输出最高9000W的电源输出,简单来说可以负载2-3台空调。

Mirai目前已经在美国和日本上市,关于氢能源 汽车 ,网络上有很多的质疑和误解,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丰田Mirai这款车,聊聊氢燃料 汽车 到底是不是未来。

第二代Mirai率先在日本本土和美国地区上市,未来将会全球发售,很多人关心氢燃料 汽车 的价格,第二代的Mirai其实官方售价比较高,在日本是710-80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4.5-50.5万元),但是日本政府给这款车提供环保车减税、环保绩效折扣、绿化补贴和CEV补贴,加起来补贴后的价格是36.05-42.06万,在美国的售价为4.95-6.6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2.3-43.1万元)。很多人觉得价格依然偏高,但是要知道这款车是和雷克萨斯LS同平台打造的,这款车长宽高分别为4975/1885/1470毫米,轴距2920毫米,是一款中大型车,其售价比雷克萨斯LS还是要低一点。而且从外观内饰来看,Mirai是一款豪华感比较强的车型。

另外,在美国你也可以选择租用这辆车,入门车型月租价格为499美元(3260元)起。并且,购车和租车的用户都可以获得六年免费氢气燃料或1.5万美元(9.8万元)现金补贴。如果你选择现金补贴,相当于以22,5万元的裸车价格买到这样一款中大型的氢燃料 汽车 ,这个价格可以说是相当良心了。

那么很多人就要问了,我买了这款车到哪去加氢呢?其实在日本的全境,和美国的西海岸,加氢都是比较方便的。日本本土有超过133座加氢站,全国各个主要大城市都有,数量位居全球第一,而美国有87座加氢站,而截至今年11月,中国共建有加氢站104座,超越德国,位居全球第二。按照《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测,2025年中国将建成200座加氢站,2050年,加氢站数量将超过1万座。

氢燃料 汽车 使用成本高不高呢?丰田Mirai有三个储氢罐,一共可装载5.6kg氢气,根据最新的数据,日本的氢燃料目前每千克的售价是71元人民币,每公里的成本大约是0.46元,基本上和国内的汽油车差不多了。而且比日本的汽油车使用起来要便宜点,因为日本的汽油价格目前高达130.8日元,相当于8.2元人民币,比国内的油价贵了差不多50%,在日本开氢燃料 汽车 ,是比开汽油车更便宜的。

另外,丰田对于美国的Mirai提供三年免费保养,和10年24万公里的免费保修,对日本国内的Mirai提供5年10万公里的免费保修,非常类似于雷克萨斯,从使用成本来说,在日本开Mirai要比燃油车更划算。

氢气的安全性问题,也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问题,很多人说氢燃料 汽车 就是小型氢弹,还有人说氢气不稳定非常容易爆炸,其实都是反智言论而已。氢弹要是这么简单,为什么印度至今还在苦苦研究?

实际上,如果在开阔地带,氢气要比汽油更安全,第一点是因为Mirai上的氢气都是储存在由碳纤维和凯夫拉材质制成的储氢罐里,这种储氢罐可以抵挡手枪的子弹,里面的氢气很难外泄。第二点是这款车有着比较完善的安全措施,车辆着火的情况下,有止逆阀式的易熔塞泄压阀会迅速排出氢气。第三点是氢气的密度低 逸散速度更快,不会沉积,不易形成可爆炸的气雾,一旦泄露马上会上升,只要通风良好,一般不会爆炸。且其泄露能量和爆炸当量较低,氢气的爆炸能量是常见燃气中最低的,仅为汽油气的1/22。

日本曾有实验室进行过一次“着火”实验,测试了汽油车在漏油和氢燃料电池车在漏气的情况下的安全性,汽油车很快就猛烈燃烧,而氢气则是在车顶上方燃烧,不会烧到车辆,而且一分半钟以后,火焰就熄灭了,足以可见氢气的安全性。

丰田的氢燃料 汽车 已经在美国上市,要知道美国人是最惜命的,别克GL8禁售、大众在美国根本不敢减配,如果安全性很差,Mirai有可能获得上市许可吗?

那么这些氢气从哪里来呢?是不是要花费电能制氢,再把氢气转化为电能,是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呢?其实氢气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一种是工业副产品,我国炼焦企业、钢铁厂和氯碱工业每年都会副产数百万吨氢气。第二种是可再生能源制氢,比如说用太阳能、风电、水电制氢,因为低谷期的电能是用不完的,如果不用也是白白流失了,不如用来制氢把这些能量保存下来。第三是利用化学能源制氢,比如说煤和天然气裂解制氢,这种制氢方式的成本并不高。

目前在研发氢燃料 汽车 的只有丰田、本田、现代以及宝马,为什么其他车企不跟进呢?

原本就是这玩意研发太难了,丰田搞了20年,才能做出如今的Mirai,研发氢燃料 汽车 相当于换了一个赛道,之前在燃油车和电动车上的技术积累基本上成为了废纸,对于很多车企来说一是资金成本太高,二是大企业往往就是转身较慢。

而日本则非常有忧患意识,因为日本90%的石油需求依赖进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成为了必然,而日本四面环海,最不缺的就是水资源。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在近30年前就开始了氢燃料 汽车 的研究。

目前,组织氢燃料 汽车 普及最大的障碍,其实不是安全、不是制氢成本、也不是使用成本,而是氢气的运输和存储,这才是氢燃料未能大规模普及的最重要的原因。

目前主要是高压气罐、液态罐以及固体罐三种方式运输氢气,但是这种方式要么运输的数量有限,要么运输成本比较高,都难以大规模普及,因此日本的加氢站很多都是采取现场制氢、储氢,不存在运输过程。但是这样做也会存在建造加氢站成本过高的问题,建造一座于200公斤的加氢站往往成本都在1000万元以上。

但是一旦氢气的储存和运输问题解决,氢气的发展将会顺利的多,至于氢气的制取成本和氢燃料 汽车 的制造成本,都会因为规模化而不断降低。根据预测,到2025年,氢气售价要降低到28元/kg。

而很多人担心的,氢气需要使用贵金属铂作为催化剂的问题,目前铂金催化剂发展趋势是低铂和无铂路线,本田的Clarity单车催化剂所需的铂已经降至10g左右,未来氢燃料 汽车 将只需要3-8克的铂,和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使用量相当。

尽管目前,氢燃料 汽车 依然存在制造成本较高、加氢站较少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氢燃料 汽车 无疑将会为我们提供一种替代方案,相比将全部的鸡蛋都放在电动 汽车 的篮子里要强得多,并且,氢燃料技术一旦突破,其发展潜力要远高于电动 汽车 。未来的一段时间,电动 汽车 和氢燃料 汽车 将会处于互补状态,电动 汽车 用在乘用车,燃料电池用于商用车。

我国目前也在悄然布局氢燃料电池领域,按照《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和《“十三五”国家 科技 创新规划》,2030年,我国要建成1000座加氢站,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要达到200万辆,2050年,要建成超过1万座加氢站,氢能和电能究竟谁才是属于未来的能源,不出20年便能见分晓,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最新回答
无情的蚂蚁
小巧的薯片
2025-08-24 01:47:33

易车讯 来自日本的福岛县和丰田汽车公司从2021年6月起专注于氢能源研究。以日本30万人口左右的城市为核心,建立氢生活实施模式,并推广到日本各地的类似城市。 与合作伙伴一起考虑实施具体举措。为了利用福岛的氢气和技术创造新的未来社区,双方决定全面实施氢的社会实施,重点是在超市和便利店实施配送。

据了解,本次实施内容包括引进燃料电池(FC)小型卡车,与运营管理集成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具体为便利店和超市从2023年1月开始陆续推出FC小型卡车,我们将建立一个能源管理系统,将每家公司的运营管理系统、车辆行驶信息和氢气站信息联系起来。

 这为氢气站提供了最佳的布置和操作条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由于氢气站拥堵和前往氢气站的时间导致车辆和行李停机的时间( 停机时间)。

此外,促进燃料电池汽车(FCEV)的应用,以满足各种应用。自2022年6起,Namie和富塔巴镇利用FCEV的发电能力,使用配备冷藏和冰柜等电气设备的移动销售车辆,并将继续研究有助于当地社区生活的FCEV。

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氢气实现工厂和商店的碳中和化,双方将开始建立一个“氢本地生产和本地消费”模式,将电装福岛工厂作为技术实施的展示,并在工厂燃气炉中自用新开发的电解水设备生产的清洁氢气。此外,除了通过安装固定FC发电机实现低碳化外,办公室还将开始实施,以在发生灾难时将其用作电源,并考虑在商店安装。

根据易车App“热度榜”显示的数据,丰田(进口)品牌热度排名第34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眼睛大的未来
高高的小海豚
2025-08-24 01:47:33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初中时,地理老师就曾讲过,地球现存的石油资源仅能用到2050年。也是在初中时,化学老师就曾讲过,氢是清洁的燃料,且生产容易。如果氢能够代替石油,那地球将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我在初中时就曾想过的问题,自然也有不少科学家去攻克。最早将氢能源应用在 汽车 领域的是韩国现代,但让人们熟知这一技术的是日本丰田。

丰田Mirai是丰田在2014年上市的首款氢燃料电池 汽车 。Mirai是“未来”的罗马音拼写形式。相对于传统的燃油 汽车 ,丰田Mirai的工作原理更加简单。

车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车头部分是“驱动单元”,车身中部“产能单元”,车身中后部是“储能单元”。

当车辆运作时,车头的进气格栅引入空气(氧气)到达“产能单元”也就是燃料电池,氢气也从“储能单元”被传输到“产能单元”。在这里氢气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电能、热能和水。电能被传输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车轮,多余的电能被传输至车尾储存到储能电池中。热能用于保证反应温度,多余的热量通过冷却散失。水通过排水口排出。

丰田Mirai的“储能单元”除了有储能电池外,最重要的就是储氢罐。储氢罐共计两个,分别位于后轴的前后,总容量为122.4L压力可达70Mpa(国内储氢设备普遍为35Mpa)续航里程可达600km-700km,并且加氢就像加油一样简单,3分钟即可搞定。

对于氢燃料,人们率先想到“易燃易爆炸”。丰田Mirai的储氢罐采用三层设计,最内层的高分子聚合材料不会与氢气反应。中间层采用热塑性碳纤维增强塑料。最外层采用玻璃纤维聚合材料混合材质。储氢罐可以抵抗轻型武器的攻击,强度高的同时制造成本也非同小可。

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6%,低于这个浓度或高于这个浓度即便遇火也不会爆炸。为了避免这一浓度范围,丰田Mirai的储氢罐配有易容泄压阀,在车辆着火的情况下易容泄压阀会快速排出储氢罐内的氢气。

氢燃料电池确实为 汽车 工业找到了“新能源”但其发展也有不少障碍。

障碍一:氢的来源

电动 汽车 在宣传自己0排放无污染的时候,背后的火力发电站正在大肆消耗着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而氢燃料电池 汽车 如今也要面临这一问题。虽然初中时我们就学过电解水制氢,但大规模的电解水制氢成本高。当前制氢手段还是要通过矿物、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制取。想要获得更纯净的氢气还需等待光电制氢技术的完善。

障碍二:高昂成本

丰田Mirai在日本当地售价高达741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6万左右。抛开研发成本,车辆的制造成本也是非常昂贵,除了上述所说的碳纤维+复合材质的储氢罐,燃料电池组还需要贵金属——铂金。每辆丰田Mirai需要铂金15g左右,其他氢燃料电池 汽车 铂金使用量也在20g-50g左右,全球铂金矿总量为150t左右。如果能够找到更经济的材料替换,氢燃料电池 汽车 才能广泛普及。

障碍三:安全需验证

虽然丰田Mirai的储氢罐已经有众多安全技术加持,但其稳定性还有待商榷。氢气是极为活泼的气体,这也是为什么氢作为燃料没有普及的原因之一。目前还没有一家第三方机构对丰田Mirai的碰撞安全性做测试,想要普及到燃油车的水平,安全性即便没有提升也不能退步。

氢燃料电池 汽车 相对于燃油 汽车 实现了0排放。与电动 汽车 相比,氢燃料电池的报废电池污染更小,加氢更快捷。氢能源不仅对 汽车 有着变革的意义,对全球工业发展、能源体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有一天人类可以完全掌握氢能源的使用,那将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无聊的小蜜蜂
拉长的紫菜
2025-08-24 01:47:33

电影《伊莎拉贝》中,有一句经典的粤语台词:“无只「劳」,D人唔喺睇唔起你,喺睇你唔到。” (出来不戴劳力士,别人不是看不起你,是根本看不见你)

图1:电影《伊莎拉贝》剧照,来源网络

新能源车圈子里的鄙视链也是同样道理:

作为一般车企,根本就谈不上是不是被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看不起,大多时候是完全看不到而已。

图2:大众和特斯拉高管会面,来源网络

相反,凡是被马斯克开了群嘲,被马斯克瞧不起的公司,都至少从某个层面证明了自己有独特价值:

比如,被马斯克嘲笑产品“不行”的比亚迪( SZ:002594 ),市值已经站上5000亿,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搞得如火如荼。甚至被钢铁侠暗讽抄袭的小鹏 汽车 ( NYSE:XPEV) ,市值一度也超过了4000亿人民币。

图3:马斯克推上怼小鹏,来源网络

对投资者来说必须要意识到一个问题: 能够进入马斯克的叙事话语体系,预示着未来可能的更大价值,你需要先从被马斯克“看不见”,到被马斯克“看不起”,接下来才有机会被马斯克“看不懂”和被马斯克“追不上”。

在所有被马斯克开了群嘲名单的新能源对手中,丰田Mirai及其代表的燃料电池路线,是被钢铁侠喷的最狠的:

图4:漂亮的Mirai,来源网络

丰田已经推出了首款氢燃料电池Mirai,该车续航里程达到650公里,远远超过当前纯电动车市场续航里程最长的ModelS,在美国售价也仅为40万人民币,与ModelS入门版价格几乎平起平坐,这让马斯克坐不住了。

在2015年的一次访谈中,马斯克对氢燃料电池提出2点挑战:马斯克担忧氢气缺乏基础设施,以及氢产生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制造。

在2019年特斯拉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为了喷燃料电池,更是玩起了谐音梗:

Fuel Cell (燃料电池) 实际指的是Fool Cell ( 蠢 货 电池) ,是“一大堆垃圾”;然后马斯克说说,燃料电池 汽车 的想法是“令人震惊的愚蠢”,“根本不可能成功”。

在马斯克的叙事体系里,中国造车新势力大多属于 抄货 ;而丰田燃料电池则是完全另一个星球的怪物,要彻底打爆批臭。

01

超越锂电池的新能源“高维战场”

钢铁侠对中日新能源路线的嘲讽等级高下立判,反映了对中日对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马斯克来说,那些依托中国市场,像素级模仿特斯拉的对手,虽然来势汹汹,但短期内还不会构成威胁。

图5:小鹏 汽车 ,来源网络

而且,马斯克有理由认为,如果中国车企只是复刻EV路线,那你最多做个老二,还不一定能坐稳,而且也从另一个角度成功地帮助特斯拉把市场不断做大,未来只等特斯来前来收割。

而独辟蹊径的丰田开辟燃料电池高维战场,却从另一个层面形成了令马斯克坐立不安的威胁。

从创立开始,特斯拉( NASDAQ:TSLA )一路横扫全无敌,除了马斯克是个天才这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电动车这个赛道,符合时代对于低碳环保低排放的要求。

尽管时至今日,从总的经济账来看,电动车还很难说的上比汽油车好多少:电动车市场仍然需要大量资本开支来建设充电站和电池工厂,同时也花费了难以想象的天量补贴来培育消费者市场;

但是从各国政府和 社会 态度看,投资低碳环保电动车企业,已成天然的正确,凡是投身新能源车的企业,自带了融资优势,规模可以迅速扩大。

特斯拉就是凭借政府环保补贴,美国资本市场低成本融资优势,以及无穷无尽的看好特斯拉的环保资本来帮助打造基础设施,加上马斯克的天赋和运气,才成功打造了史上市值最大的新能源车巨头。

在这场成功中,马斯克的天赋和运气占了三分,电动车赛道自带的环保IP光环占了七分,两者缺一不可。

而Mirai所在的燃料电池赛道恰恰拥有这一切:

燃料电池加氢站,可以凭借东亚基因的超强基建效率,无限复制;而燃料电池车制造端则可以依赖丰田低成本大规模制造能力。而从 社会 影响看,燃料电池排放效率和环保程度甚至要比电动车还高,更容易受到 社会 追捧。

也就是说,如果同样拿到惊人的补贴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燃料电池很有可能会复刻特斯拉的成功道路。

不难想象,如果一旦凭借环保IP起势,丰田Mirai所在的赛道所很有可能会是特斯拉最大的对手。

这里容笔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马斯克疯狂群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带舆论,不让资本方轻易聚焦燃料电池这个领域。

02

优势:简单而优美的工作原理

与马斯克铁嘴独断,把燃料电池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的看法不同,在2017年全球1000名 汽车 行业的高管问卷调查中,众多见过大场面的高管们的结论是:

尽管目前氢燃料电池成本还很高,但氢燃料电池技术将从经济上最终超越电池驱动技术。

燃料电池之所以会获得众多 汽车 高管的赞同,主要是因为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简单优美到难以想象。

氢分子进入燃料电池的阳极,与覆盖在阳极上的催化剂反应,释放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H+,穿过电解液达到阴极,电子流入电路,形成电流,产生电能;阴极催化剂使H+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成水。全程只有电和水作为排放。

图6:来源网络

这种简单而优美的工作原理,导致燃料电池从环境影响结果看一枝独秀:

1、 排放清洁:

液态氢和氧气通过燃料电池产生能量,驱动 汽车 前进,只生成水,既不会有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废气,也没有气候变暖元凶的二氧化碳排放,也不像锂电池那样从生产到回收都有污染。

2、车体更轻:

比起汽油,氢消耗的燃料总重量要小很多,因此氢燃料电池车只需要装备很小重量的燃料电池就已经足够了,而电动车的重量问题一直都在困扰 汽车 工程界。

3、补能耗时更短:

比起电动车充电时间动辄9小时,氢燃料充电时间堪比汽油车型,只需要3分钟就可获得500公里以上的综合里程。

4、能耗更低:

在美国环保局循环之下,2016款丰田Mirai在满箱情况下,巡航里程为502公里,等效能耗为3.6L每百公里,是目前的汽油动力 汽车 效率三倍以上,对比纯电动车,这样的消耗水平也毫不逊色。

拥有以上诸多优势,燃料电池 汽车 显然会被诸多造车巨头高管寄予厚望:说白了,只要钱到位,燃料电池车与汽油车、电动车三分天下亦可徐徐图之。

03

槽点:高成本和看不见的污染

当然,一切看上去非常美好,但是没有实现量产的技术路径,从底层逻辑看都有跳不开的大坑,燃料电池也不例外。

历史 上看,氢气作为 汽车 燃料已经有了200多年的 历史 ,但由于氢气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较低,氢气作为内燃机燃料并没有表现出太强优越性。

而燃料电池本身也并不是一个新产物,1839年威尔士科学家威廉格罗夫发明出了燃料电池的原型,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推动了氢燃料电池在 汽车 上的应用。多年研发之后,丰田2014年推出了全球第一辆燃料电池车,但到2019年全球燃料电池车也只卖了10490辆。

可以想象,尽管燃料电池技术路径早已成熟,样板车也出现多年,但始终没有推广成功,主要是经济挑战。

首先,燃料电池车需要像汽油车一样加氢。这里就面临前文中马斯克提到的第一个问题:缺乏足够基础设施。

图7:来源网络

第一,比电动车现在充电排队情况更夸张的是,燃料电池的加氢站基础设施更不完善。

根据 H2stations.org 发布的全球加氢站年度评估报告,截至2019年底,全球加氢站保有量接近450座。其中,日本加氢站116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德国紧随其后,拥有加氢站81座;美国目前运行的加氢站为63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加氢站数量迅速增加, 截至2020年1月已建成61座;此外,韩国加氢站保有量30座。

这个数量级与充电桩比起来就相形见绌了。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仅中国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32.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5.8万个,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因此,有限数量的加氢站限制了燃料电池的适用范围:虽然理论上讲,燃料电池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通工具,但火车,无人机,电动自行车等工具,目前仍然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只有不太依赖加氢站密度的商用车就成了氢动力应用主战场。

其次,基础设施的缺乏恰恰是由于氢气制备成本居高不下。加氢的成本还远远高于加油,目前还离不开政府补贴。

图8:加氢站建设成本组成

如上图,一个加氢站成本接近1200万人民币,而一个加油站成本只有200万人民币左右。依据补贴政策,在每个加氢站上的补贴成本就要高达400万人民币。想要降低加氢成本,必须要有巨大体量摊低成本。

而且除此之外,每台燃料电池货车补贴金额也居高不下,一辆轻型货车在2019补贴金额上限30万每车。这个政策引导同样是要前期补贴,后期随着规模扩大逐渐把成本降下来。

图9:补贴金额

现阶段氢能源车产量大约为每年1000辆,这一产量之下,电池成本大约为每千瓦180美元,制造一个100千瓦电堆成本12.6万元,再加上储氢罐,动力电池等成本,一套氢能源车动力总成价格接近20万。

而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占燃料电池车总成本接近64%,很简单,如果产量进一步扩大,电堆成本可以下降到39美元每千瓦,仅为目前的21%,随着行业进入规模化生产,电堆成本将进入快速下降轨道。

当然,目前看燃料电池补贴只要不退坡,购置燃料电池车的成本还是很有竞争力:

如果到 2020 年补贴不退坡,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成本下降 50%,氢气 30 元/kg,燃料电池物流车全生命周期成本相对燃油物流车低 67%;

到 2025 年地补完全退坡,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成本下降 90%,氢气 28 元/kg,燃料电池物流车全生命周期成本相对燃油物流车低 61%。

在国家政策坚持不懈的补贴之下,长期看,加氢站的成本随着规模扩大也可以进一步降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强决心,是在这个问题上持续烧钱的必要保证。

在这个问题上最好的 历史 案例,恰恰是吃尽红利的特斯拉:

图10: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来源网络

在中国基础设施高效率的保证下,上海超级工厂在最短时间内竣工,而中国市场大门敞开已经成了特斯拉市值的坚强保证,政府部门在新能源上的长期扶持,都从 历史 上证明了,基础设施缺口从来都不是问题——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所以,马斯克指责燃料电池没有基础设施,完全没有道理:电动车的基础设施本身也是在政府补贴之下从无到有,加氢站同样可以复制这条路径。

其次,制氢工艺并不环保。这就涉及到马斯克说的第二个问题,认为氢产生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制造。

获取氢气的方法,主要有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石油制氢、工业副产气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等五种技术路线。其中,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石油制氢统称“化石能源制氢”或者“化石燃料制氢”。

以下是几种获氢的方案简单分析:

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两种制氢工艺分别为天然气重整制氢和煤炭气化制氢,这两者也是制氢成本最低、最成熟的技术,但会带来大量碳排放,其排放量约占全球总碳排放量的2.2%。

其中水煤气法制氢成本最低,适用规模大,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且所产生氢气含硫量高。

石油和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的成本次之,约为0.7~1.6元/Nm3,能量转化率高达72%以上,但同样会产生大量碳排放,未来可以考虑通过碳捕捉技术减少碳排放;

虽然这两种方案制氢成本很低,但这个问题滑稽之处在于:如果用高碳排放的化石燃料制氢燃料,然后再加氢站加氢,宣称自己是低碳出行,看上去总有那么一点点违和。

从这个角度说,马斯克所言不无道理,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方案。

如果用水电解法制氢,虽然当下成本最高,在2.5~3.5元/Nm3之间,但成本在不断降低,碳排放量低,且在应用水力、潮汐、风能的情况下能量转化率高达70%以上。可以想象,如果未来与太阳能或风能结合,水电解法制氢将成为主流路线。

图11:来源网络

在美国加州,将加油站做可再生能源延展,搭建风机和太阳能光板,在加油站直接电解水制氢,无需大幅扩建,这个线路已经大行其道,随着规模扩大,可以不断降低电解氢成本,这已经是当下主要的解决方案。

还是那句话,钢铁侠并不是不明白这件事有技术解决的方案——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路线上各为其主,钢铁侠瞧不起燃料电池同样是个理性的选择。

04

风起2021

很明显,燃料电池车比电动车产业链还处在更早期的商业化阶段,参照业绩还不能够判断任何一家燃料电池公司的价值。

不过,我们可以参照上一次被马斯克看不起的资产组合的表现:

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和比亚迪,市值表现无需多言;

美股燃料电池的巴拉德动力(NASDAQ:BLDP)和尼古拉卡车,也都在一年内涨了10倍;

A股燃料电池发动机核心资产亿华通(SH:688339)在过去几个月中市值翻倍。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前后被钢铁侠diss过的资产组合,都有一些共同点,他们多多少少都做对了一些事情:

如果中国未来是最大的电动车市场,那么造车新势力和比亚迪都已经占据了很好的位置;

而如果燃料电池未来是区别于电动车和燃油车的第三条道路,那么巴拉德和尼古拉卡车都有潜力变成未来的小特斯拉。而一旦中国在产业政策上加大药量,亿华通的规模效应到来之后,直接可以降低成本,走上量产之路。

很简单,亿华通等本土企业自带的核心的硬逻辑是帮助这些公司实现市值高速增长的底层代码,而钢铁侠的瞧不起并不能改变它们的基本面。

当然,目前看,对多数A股燃料电池企业来说,对他们的投资多多少少还带有风险投资的性质:一旦燃料电池的美好未来实现,目前的估值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这些公司最终能不能构成经济性良好的生意模式也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不过,回溯马斯克看不起组合,给我们A股投资者的启示是:对投资者来说,对行业前沿的变动保持敏感,才是最重要的。下一次,当钢铁侠开始diss某些公司的时候,投资者应当竖起耳朵,也许,那就是下一轮最大的风口。

作者: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