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新能源“龙头”跌停!背后现百亿身家云南首富,一家五口是美籍

热心的蜡烛
昏睡的八宝粥
2023-01-31 01:58:45

新能源“龙头”跌停!背后现百亿身家云南首富,一家五口是美籍

最佳答案
留胡子的大象
专注的铃铛
2025-08-24 15:32:13

昔日意气风发的云南首富,这次还能“赌赢”吗?

日前,蔚来宣布推出选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新款自动驾驶车型ET7,补贴前车价44.8万起,最快将于2022年一季度交付。有报道称,半固态电池有望实现50%的能量密度提升,而这场技术革新将会对新能源产业链造成冲击,尤其是电解液和隔膜等公司。

因此,消息一出,对锂电池隔膜领域产品市占率第一,且刚曝出要投资58亿扩产的恩捷股份,造成巨大冲击。截至1月11日收盘,恩捷股份跌停,报136.8元/股,总市值1213亿元。实际上,早在上周五,恩捷股份就大跌7.6%,两日蒸发合计超245亿市值。

在这背后,无疑是损失惨重的恩捷股份实际控制人——云南首富李晓明家族。

市界发现,李晓明家族,一家六口里有五个是美国国籍,且全部成员均取得其他国家或地区居留权。在成功搭上“新能源快车”后,凭借2020年恩捷股份大涨,李晓明家族成员频频套现,仅其中三人就减持达总股本4.4%。

李晓明成为云南首富,并非一件新事。

早在2020年10月,李晓明就以345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139位,蝉联云南首富。要知道,就在一年前,李晓明的身家还只有130亿元。也就是说,自从搭上“新能源的快车”,李晓明身家一年暴涨200多亿元。

实际上,市界发现,恩捷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李晓明家族成员,且6个家族成员为一致行动人,其中包括董事长李晓明、妻子马燕、女儿Sherry Lee、弟弟李晓华、弟媳惠雁阳,以及侄子Jerry Yang Li。

截至2019年底,李晓明家族直接及间接持有恩捷股份53.7%股权,照此计算其持股价值可达600亿元以上,且两日蒸发过百亿元。其中,李晓明持股17%,李晓华持股8.7%,Sherry Lee持股9.1%,Jerry Yang Li持股2.2%。此外,李晓明家族还通过玉溪合益投资有限公司等,间接持有恩捷16.6%股权。

步入2020年,李晓明家族成员纷纷开始套现。截至2021年1月临时公告,李晓明持股减少至14.23%,李晓华持股减少至7.88%,Sherry Lee持股同样减少至8.29%。也就是说,仅上述三位成员,在2020年就减持恩捷超4.4%股份,当前价值超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首富李晓明一家,从严格意义上讲,六口人中已有五位是美国国籍。数据显示,除李晓华外,李晓明及其妻子、女儿及弟媳和侄子,在国籍一栏均显示为美国,且均取得其他国家或地区居留权。

实际上,关于云南首富李晓明的发家史,资料并不多。

李晓明出生于1958年,1982年时加入昆明塑料研究所工作,并在两年后成为副所长。此后不久,李晓明因获得出国机会,前往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深造,并在毕业后在美国企业技术部任经理一职。

1996年,因看好国内发展前景,李晓明决定回国发展,并与弟弟李晓华在玉溪共同创办云南红塔塑胶有限公司,主要为烟草集团供应香烟包装薄膜。依托该市强劲的烟草产业,使得兄弟二人赚得盆满钵满。

天眼查APP显示,红塔塑胶目前是恩捷股份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达3.3亿多元,李晓明与李晓华分别为该公司的董事长与副董事长。此外,公司的经营范围也变为生产、销售自产BOPP膜及相应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服务等业务。

此后,手里有粮的李晓明,开启一系列“买买买”模式。2006年,李晓明收购云南玉溪创新彩印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创新股份。十年后,随着创新股份成功登陆深交所,李晓明的名字也开始出现在各大富豪榜上。

2018年,李晓明耗资50亿收购上海恩捷,成功切入锂电池隔膜业务,并于此后将两家公司合并。《昆明日报》新媒体曾报道,恩捷股份是云南玉溪唯一的上市企业。此外,Choice数据显示,截至最新收盘,恩捷股份是云南上市公司中市值第二高的企业,仅次于云南白药。

那时,意气风发的李晓明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直言,“早在上海恩捷成立前,就注意到锂电池隔膜这块新兴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所以才下定决心迅速进入,并在后来获得资金优势,及实施一系列产能扩张举措。我认为,市场依旧供不应求,已有海外设厂计划。”

市界发现,上海恩捷的主要业务为锂电池隔膜的生产和销售,2019年实现营收19.52亿元,净利润8.64亿元,其中湿法隔膜实现收入19.42亿元,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LG化学等。

值得注意的是,频频“赌赢”的李晓明未就此收手。就在今年1月8日,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拟在重庆市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16条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生产线及39条涂布线项目,项目投资总额达58亿元。

随后,国信证券发研报力挺,称维持恩捷股份最新价152元的增持评级,理由包括三点:当前是进军海外市场拐点,亟需增加公司产能储备;全球隔膜需求高速增长,公司产能消化无忧;打造极致成本优势,在线涂布扩宽护城河。

可遗憾的是,紧接着,恩捷股份便迎来跌停,云南首富李晓明家族更是身家缩水。

(作者丨市界 冯晨晨,编辑 | 朗明)

最新回答
傲娇的画笔
复杂的母鸡
2025-08-24 15:32:13

复兴实业大佬顾广昌再次出手,以28亿的价格再度收购一家上市公司,拿下“新能源车主燃剂龙头”。 南钢股份1月28日发布公告,已成功,顺利拿下,万盛股份29.98%的股权,并投资的方式将实际控股人更改为郭广昌。转投新能源,是复星国际资产的下一步棋。在短短的时间内,各家大佬都纷纷看好并投资新能源,也就说明未来发展的风向标一定是这一行业。

一、复兴的并购之路

复星国际资产实际控股人郭广昌总资产已超过7000亿元,在其手上的上市公司有八家。涵盖金融、 房产、科技、医药等多个领域,在一路的并购过程中,郭广昌实现了全球化布局。而现如今,新能源行业已经成为了国家未来重点扶持发展项目,所以复兴集团也开始迅速投资。郭广昌作为业内真正的机会主义投机者,它是可以静待时机,果断出手的,这种所谓的复兴模式是复兴集团一路高歌猛进的信念支撑。

二、为何大佬纷纷看好新能源?

近些年,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 华人首富李嘉诚、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百度CEO 李彦宏、腾讯马化腾等一众企业家们纷纷都扎堆入驻新能源。也就说明原先的三桶油经济时代已经过去了,共和国的经济支柱在慢慢转移。石油经济已经成了过去式,石油资源的枯竭性以及传统石油行业的管理混乱问题,让三桶油经济在加速瓦解,新能源这时候会迅速顶上。当然,新能源行业目前也是我国重点扶持的产业,各方面利好的政策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可以在最早的时间进入最新的市场,自己可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格局。抢占先机才能发展壮大,这是大佬们所考量的。

三、新能源梦想的实现

各个行业大佬对新能源的梦想感召力是很看好的,马云、马化腾都表示未来到发展一定是以新能源为主的。同时互联网大佬们也纷纷布局,打造“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全新领域,在高科技移动终端上来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慢慢取代传统的能源汽车,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次阶产品。毕竟过去的石油时代已经回不去了,而我们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未来新能源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抓住时机,稳扎稳打是当前企业的重要策略。

缥缈的高跟鞋
轻松的悟空
2025-08-24 15:32:13

口碑最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前后不分排名):

1、蔚来汽车。

作为目前国内最被看好的电动汽车品牌之一,蔚来汽车的实力很是雄厚,其背后的投资人也是刘强东、马化腾这样的大佬;前段时间蔚来汽车的市场更是突破了500亿美元,先后超越宝马、通用等传统汽车巨头。

2、特斯拉。

特斯拉Model 3差不多已经是公认的电动车里的豪华品牌了,所以带有一定的吸睛能力。它的优点很明显,就是拥有一大堆黑科技,同时舒适性和操控性都很不赖,超长的续航里程以及广布的充电桩也不用太过担心没电的问题。

3、比亚迪。

要说起新能源汽车,肯定要提到比亚迪,比亚迪旗下的大部分车型都是采用插电式混动或者纯电动,譬如最新改款的比亚迪唐,其中就有插电式混动的版本,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并且一直都在投入资金研发新能源车型,另外还与奔驰合作成立了腾势汽车。

4、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在新势力造车中可以排前三,G3便是其首款车型,定位于一款紧凑型SUV。外观有个性,有些另类,但也颇有科技感和未来感,车顶的摄像头更是其与众不同之处。内饰一块大屏放在中间,操作都在里面,好用就是它的特点。

5、五菱宏光。

自特斯拉Model 3国产以来,月销过万基本是基本常态,但7月上市的五菱宏光MINI EV打破了常局,8月销量突破1.5万辆、9月销量突破2万辆,成绩远超特斯拉,成为新能源销售榜龙头;

说实话,价格低、定位准、续航够的五菱宏光MINI EV确实香,尽管存在没有快充系统等缺陷,但综合其它又是来看,五菱宏光MINI EV依旧是一辆极具诱惑力的车。

单身的世界
故意的高山
2025-08-24 15:32:13

曹德旺在一次论坛上确实有过这样的讲话,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它这段讲话前后的内容拿出来一起看,不能只看这一句,所谓的“新能源是有钱人做的”,作为玻璃大王的曹德旺,他当然知道市场的方向在哪里,他当然也知道新能源是未来市场的主体方向,因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目标,是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个事情的发展的。

但是他为什么又说新能源是有钱人做的呢?其实在这句话之前他还有一句话就是,如果靠补贴做这件事情,如果靠补贴做这种企业的话,那么一定会死掉,作为一个企业家国家需要就是以国家的需要为己任。

然后想到的是社会的需要你做这件事情能不能使社会进步,能不能使社会前进,能不能带动更多的人去发财致富?最后就是人民的需要,人民需不需要这些东西?你的这些东西能不能让人民感到方便,让人民感到受益。

但是如果你真的要满足这三方面的需要,那么你就不能靠那些补贴,而让你真正的能够投入到大笔大笔的钞票,建厂选址招工人,设备这些都是巨大的资金投入,光靠补贴是完成不了这些事情的,所以曹德旺那句新能源是有钱人做的话,其实就是在告诉一些人,如果你没做好大笔投入而只想着补贴的话,那么就不要趟这趟浑水,因为你不会成功。

其实现在看来,曹德旺的这句话完全是有道理的,现在做新能源的这些人最出名的马斯克,世界首富那是真正的有钱人,还有一些所谓的房地产大佬,手中也是握着巨额的现金。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是极具战略性眼光的,他们对待事物的本质以及内核也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理解方式。

不可否认,新能源的确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这种发展方向需要巨大的投入,这里面的投入不仅指的是钱,而且还要有人才,10年育树,百年育人,如果没有一个大的格局,如果没有一个大的战略方向,如果没有一个下好一盘大棋的决心是不能够在新能源这条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好的。

从目前的投入上来看,坚持走新能源方向的这些企业家,确实有的很成功,就像上文提到的马斯克,但是,也有人依然艰难的,步履蹒跚的在努力的,我们只能说希望这些认准方向,希望这些认为新能源一定会成功的,企业家们会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

炙热的胡萝卜
善良的小蘑菇
2025-08-24 15:32:13

近日,一则“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身价超过李嘉诚”的消息,引发了广大网友们的热议,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我们知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李嘉诚一直都是作为香港的首富的,李嘉诚依靠香港的房地产赚到了非常多的钱,霸占了香港首富的位置几十年,而最近呢,是终于有人抢夺了的了李嘉诚的首富位置。这个人就是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那么这个曾毓群为何会成为首富呢?他依靠的是什么东西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新能源汽车

我们知道,在最近几年呢,各行各业的大佬们呢,都是纷纷的开始进驻了这个新能源汽车的领域,纷纷的开始造车,那么为什么要造车呢?因为就是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的燃油汽车是大势所趋,是必经之路,所以大家都能够看得到这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有多么的广阔。

二.宁德时代

而宁德时代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呢?我们知道,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基本上就是电动车,或者油电混合汽车。而这个电动汽车呢,就需要电池,而宁德时代呢,就是做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公司,而且是数一数二的那种,所以随着新能源的崛起,宁德时代也即将到来。

三.总结

因为大家看到了宁德时代的前景呢,所以宁德时代的股票一直在上涨,让这个曾毓群的身价也是翻了几倍,直接就登顶了香港的首富,相信未来,他还会继续赚更多的钱,完全有可能远远的甩开李嘉诚。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拉长的抽屉
义气的向日葵
2025-08-24 15:32:13

作为投资界的大佬,这一次巴菲特成为了受害者。根据美国加州当地法院的一个判决来看的话,巴菲特此前投资了美国太阳能公司,但是这个公司最近却因为涉嫌经济欺诈被判除了30年的经济。而在这一次的判决当中,其中涉及的基金公司就有三十多家。而巴菲特的公司很明显就在其中,并且投资的资金非常多,足足有22亿。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巴菲特为什么会上当受骗。

第一,进行了虚假的宣传。说句实在话,在当时美国太阳能公司的确富有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所以在当时他们就找到了很多的投资人,表示将可以通过利用他们这相机因素。然后见到一个新型的太阳能发电基础,这个发电机组的转化效率还是非常高的,因此公司通过这样的营销在当时就已经拉拢了很多的基金和个人投资者。但实际他们的表演效果都是伪造出来的,并不能够真正的落地实行。

第二,骗局最终败露出来。我们都知道现在新能源整个行业是非常火的的,这个吸引了很多的投资者,但是正因为大量的资金涌入到新能源行业当中,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办法拿出成绩的话,自然会被发现的,所以在当时公司的很多产品一直没有办法推出来,就引起了投资人的猜测,因此就将公司告上了法庭,结果发现对方竟然是一个诈骗犯。

第三,如何看待巴菲特被骗?首先我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毕竟八岁的病不可能操纵自己公司内部的每一笔交易,这个交易实际并不是由她来签订的,只不过是由他的基金公司出面进行签订,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投资,毕竟22亿人民币的损失,对于巴菲特的基金组织来说,并不算是太大的尝试。

烂漫的石头
失眠的钥匙
2025-08-24 15:32:13
伴随着国内疫情退去,车市也迎来了回暖的迹象。

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10.2万辆和20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3%和4.4%,结束了此前的21个月连降,算是暂时松了口气儿。

不过具体来看,此前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车市场,表现并没有那么乐观。4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8.0万辆和7.2万辆,同比下降22.1%和26.5%。今年一季度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均为20.5万辆,同比跌幅达到44.8%和43.4%。

尽管未来汽车电动化长期向好的局面不会改变,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跌幅仍未得到遏制。据悉,在即将于2020年5月22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不少车企大佬的提案都聚焦在了新能源车身上。

徐和谊: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

很早之前,共享化、智能化、电动化就成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车企们也一直在大力推进的电动化与智能化。

“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提交了《以汽车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两份政协提案。

徐和谊认为,鉴于城市治理的迫切需求与汽车产业的全新发展,有必要融合汽车、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把汽车产业打造成现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智能城市的AI细胞。

与此同时,徐和谊建议政府主导创建动力电池产业引导基金,对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金融支持,统筹和放大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建议加快绿色金融一揽子工具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创新应用,探索绿色债券、租赁、信贷等金融工具在动力产业链的创新应用,加大汽车金融在消费、使用、服务等环节的推广力度,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

一句话点评:这项提议有点大,但不管怎么说,试试总是可以的。

王凤英:鼓励小型电动车发展

在对车不了解的消费者眼中,小型电动车往往被戏称为“老年代步车”,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市场产品鱼龙混杂、产品品质难以得到保障所影响。不过近年来小型电动车技术、品质不断提升,已经逐渐得到了多数消费者认同,市场上也出现了诸如欧拉R1、宝骏E200等明星车型。

另一方面,相比中大型电动车更为经济环保,小型电动车更符合现阶段大城市低收入家庭及小城镇居民短途出行需求和购买能力,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看来,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寻求新的增长点助力整个产业持续平稳向上。

针对目前小型电动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王凤英建议,确立小型电动车产品标准;制定以降低能耗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给予小型电动车税费优惠;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凸显小型电动车优势。

一句话点评:在家庭已有一台车的前提下,小型电动车作为第二出行工具,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尹同跃:建议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再利用

早在去年6月份,国务院最新公布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中允许将报废机动车的“五大总成”再利用,包括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不过《办法》主要针对传统燃油车回收,新能源汽车回收办法则将另行制定。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增大,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许多消费者也在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回收管理办法,毕竟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残值太低,给车主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建议,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基础高价值零部件延长在役寿命工程,将再制造归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政策允许整车制造企业回收低续航新能源汽车,经升级改造后视同新车销售;允许回收铝合金及复合材料车身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纳入再制造再回收体系。

尹同跃认为,“新能源汽车大约3年就有非常大的技术突破,实际行驶寿命15万公里就面临淘汰与报废,而这些车型的基础核心零部件系统,如电驱动、电机、电池、铝基车骨架等,仍具有很高的重复再使用价值。”

一句话点评:加强重复利用确实有非常大的意义,不过用什么标准进行回收?需要更细致的探讨。

曾庆洪: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目前来看,国内尚未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各企业间技术、资源协同有待提高。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使用、售后、接受度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发展不够成熟。

随着外资品牌汽车进入中国,将促使行业竞争加快,比如特斯拉看好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潜力而来华设立超级工厂、带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在华聚集。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建议:做好科学规划布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我国汽车产业协同,提高新能源汽车整体行业竞争力;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的机遇,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效发展。

一句话点评:期待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东方好莱坞”。

景柱:建议大力推广混插汽车

当纯电动(EV)增速回归“理性”,插电混动(PHEV)过渡型产品定位则更加现实。事实上, 纯电动汽车还不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电池成本过高和二手电动车残值过低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真实需求难以出现。

不过目前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很多地方遭到“冷遇”,甚至被拒于新能源汽车政策之外。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工商联主席、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表示,“在我国‘三纵三横’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一样,都是重要的技术路线。”

景柱建议,对技术指标符合《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要求的插混汽车,给予包括在双积分政策、路权、准购权、政府用车采购等方面与纯电动汽车相同的待遇;保持免征购置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政策导向支持与执行保障,鼓励插混汽车用于共享出行和网约车;打破地方保护,取消部分城市设置的地方新能源汽车目录,由国家统一制定目录;鼓励并促进大众消费,对发动机排量小于1.5L的插混汽车免征消费税等优惠政策。

一句话点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传统燃油车仍旧占据非常大的份额,即便插混是新能源过渡产品,目前的市场表现也远未达到预期。

方运舟:建议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一揽子支持政策

因新冠疫情冲击而陷入冰点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哪些车企会遭受最直接猛烈的冲击?造车新势力或许领会更深。彼时造车新势力野蛮生长的凭仗,很大程度上便是当时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扶持。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运舟表示,建议国家研究出台政策,以支持新能源汽车稳定健康发展。其中,方运舟给出了以下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建议:

1、大力推进对公市场使用新能源汽车。

2、放开城市新能源汽车限购指标。

3、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拓展农村市场。

4、积极推进路权、电价、停车、高速收费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

5、延长国补政策退坡时间,加快资金结算。

6、给予金融、税费及资金支持。

7、给予新能源汽车企业专项研发资金支持,助力技术升级。

一句话点评:每一个建议背后都是满满的求生欲,但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期望不能太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