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规划如何写
一、矿山开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时造成的环境破坏
二、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
(二)资金筹措
1、国家政策支持
2、企业自筹
(三)企业的组织措施
三、绿色矿山的评价
(2004年4月19日)
一、加强地质勘查规划管理力度,积极进行招商引资,确保我区地质勘查工作健康发展
加快新疆经济发展,关键是要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进程,通过加快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长期以来,新疆矿产勘查工作程度较低,后备矿产地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新疆矿业经济的发展,并将会影响新疆综合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高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证程度,必须加强地质勘查工作。
近几年,我区的各类地质勘查资金投入相对较多,包括国家、自治区财政以及社会资金勘查投入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实施的项目规模较小、资金的投入相对分散,收效甚微,从一定的方面影响了投资人的积极性。这就提醒我们要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统一规划管理,正确引导我区的社会勘查资金投入,科学合理地设置探矿权和开展地质工作,促进勘查工作健康发展,激发社会投资矿产开发的热情,为我区的矿业经济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五年计划纲要》已经发布,我们要结合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国家将对新疆经济发展给予支持的有利时机,不遗余力地争取将阿勒泰、西天山、昆仑山以及阿尔山列为国家矿产勘查的重点区带,争取更多的资金,加强新疆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为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
同时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来规范和清理地质勘查项目零星分散的现象,彻底根除圈而不探待违法行为。各地要在为探矿权人做好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勘查活动的跟踪管理,把切实解决探矿权人遇到的具体问题,摆在首位。但对不依法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不按法律规定履行探矿权人义务的,一经查实,一律吊销其勘查许可证。
最近矿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在全球引发了新一轮的矿业投资热潮,这对促进新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我们要继续鼓励国内外各类资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一步向国内外开放探矿权采矿权市场,积极支持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工作,对勘查发现可开发的矿产地,保障其法定的采矿权,各级管理部门要从依法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入手,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服务工作,改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投资环境,对国内外资金投资者要一视同仁,吸引国内外企业勘查开发矿产资源。要从单纯吸引资金,向引进资金、技术、现代化管理和优秀人才并重的方向转变。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矿业权管理模式,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资新疆矿产地质勘查开发。
二、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提升开采规模和水平
新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除石油天然气外,在已经开发的矿山中,多数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开采规模小,开采方式落后,加工利用水平的经济效益较差,影响了我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为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进程,促进我区国民经济发展,要通过建设一批规模化生产和开发利用水平较高的骨干矿山企业,来加大开发力度,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我们要多方筹集资金,对资源丰富和市场前景较好的矿山、矿产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支持、扶持、壮大一批像罗布泊钾盐基地、哈密大南湖煤电化基地、喀拉通克铜镍矿等大型骨干矿山企业,以示范引导我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生产科学化开发的前进方向。
小型和零星分散的矿山,在我区的已建矿山中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对这一类矿山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日常管理工作的优劣。各级管理部门切不可掉以轻心,特别要积极配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做好对这类矿山企业的安伞监督工作,发现的安全问题,要及时与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沟通。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矿区整合规划,关小并大,特别是对生产规模在9万吨以下,生产规划小、安全隐患多、开采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矿山,严格按照《新疆煤炭工业“十五”结构调整规划实办法》要求,予以“关、停、并、转”。要扩大矿山企业规模,引导企业科学的开采,以促进矿山安全生产的管理。
三、提高资源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做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是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是矿产资源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又是矿政管理工作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矿山的保有储量不清,对矿山资源的过快消耗缺少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给矿产资 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带来许多困难,不利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国土资源部十分重视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国务院颁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最近又颁布了第23号部长令《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和《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矿产资源统计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近日,国务院又部署在全社会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其目的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这对于我们的资源储量管理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提高资源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做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础性工作,做好资源储量的登记、统计和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工作,保证基础数据真实可靠,为矿产资源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
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工作
地质环境管理是地矿四项政府管理职能之一,但各地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工作推进缓慢的问题。因此,各地要加大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环境监测等管理工作。各地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要抓紧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认真落实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切实执行地质灾害巡查检查、应急调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和建设项目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各项工作制度,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建设项目地用地安全。要按照《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各地《矿产资源规划》要求,督促矿山企业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实现资源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向“绿色矿业”方向发展。各地要切实加强各类地质遗迹资源科学开发与有效保护管理,推进地质公园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保护,使这种不可再生的人类自然遗产得以永续利用。要积极推进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和技术人才培训,做好地质环境宣传,全面推进地质环境管理各项工作。
(在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原载《新疆国土资源》2004年第3期)
张照志1 张涛2 刘永团2
(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601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摘要:新疆阿勒泰地区位置偏远,地广人稀,交通落后,经济欠发达,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该地区处于世界著名的阿尔泰成矿带上,矿业是该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针对地区矿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是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该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地区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阿勒泰地区矿业循环经济
阿勒泰地区地处我国最北端,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连,东北与蒙古接壤,边境线长1205公里。该地区位于哈-中-蒙世界级有色金属成矿带中段,地跨阿尔泰和准噶尔两大构造单元,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阿勒泰地区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阿勒泰地区地广人稀,矿产资源和畜牧业资源丰富,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矿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矿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不断增加,2007年矿业产值36.4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51.4亿元的70.88%。目前,阿勒泰地区的矿业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
根据矿产资源储量、种类以及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具有“带状集中分布,三大、三多、一强”的特点。
1.“带状集中分布”——阿勒泰地区重要矿产地沿地质构造带集中分布。根据阿尔泰重点成矿区带成矿规律分析,阿勒泰地区各类矿床在空间上具有成带状分布、分段集中的特点,并严格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如:稀有金属矿床沿青河-哈龙稀有金属矿带分布,分段集中形成了以可可托海、柯鲁木特、大小哈拉苏等稀有金属矿集区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沿克兰晚古生代弧盆带和额尔齐斯挤压带分布,形成以阿舍勒盆地为中心的金铜锌多金属矿集区、阿勒泰盆地为中心的金铁铜铅锌多金属矿集区、麦兹盆地为中心的铁铅锌多金属矿集区、萨尔布拉克-喀拉通克为中心的铜镍金铁矿集区,矿床的集中分布及规模开发利用为矿业特区的建设提供了资源基础。
2.“三大”——矿产资源预测量大、资源潜力大、开发利用规模大。在目前已探明储量的51个矿种中,铍、钾长石、云母3个矿种的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铍、长石、云母、镍、铯、锂、铂、钯、铋、钽、锑、铌12个矿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目前,该地区有全国最大的稀有金属矿——可可托海稀有矿,全疆最大的铁矿——蒙库铁矿,全疆最大的铜矿——阿舍勒铜矿,全疆最大的镍矿——喀拉通克铜镍矿,全疆最大的铅锌矿——可可塔勒铅锌矿,全疆最大的钼矿——索尔库都克铜钼矿等。
3.“三多”——优势资源多、富矿多、共伴生矿多。阿勒泰地区非能源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在全疆具有相对优势,优势矿种铜、镍、铅、锌、钼等资源储量占全疆的70%、27%、53%、55%和94%贵金属金、银、铂等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疆的40%、93%、100%铁矿资源占全疆的28%稀有金属占全疆的100%长石、白云母占全疆的99%。全地区以大中型矿床居多,其中大中型矿床114个,占评价矿床的一半以上,富矿主要集中在大、中型矿床中,在铁矿中,富矿占41%以上铜矿中,富矿占81.8%,喀拉通克同镍矿、阿舍勒铜矿等,其品位之高全国罕见。富矿多,空间上的集中度高,易开发利用。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共伴生矿多,如哈巴河县阿舍勒铜矿区为铜锌金矿共伴生矿,富蕴县索尔库都克铜钼矿区为铜钼伴生矿,阿勒泰市铁木尔特铅锌矿区为铅锌矿共生等。
4.“一强”——优势矿种的资源地位强。铁、铜、镍、铅锌等优势矿产属国家短缺的大宗支柱性矿产,这些矿产的开发利用将有效缓解国家对大宗紧缺的矿产品需求矛盾。
(三)阿勒泰地区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08年底,该地区已发现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4大类94个矿种,经不同程度普查和勘探的有51种,矿产地千余处,矿床227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14个。探明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铍、白云母等12种。是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和特种非金属(含宝玉石)产地。截至2008年底,本地区有矿山122个,其中大型矿山2家,中型企业4家,小型企业68家,小矿48家,从业人员10959人,年产矿石量859.44万吨,矿业总产值36.61亿元,占全地区生产总值54.48亿元的67.20%。在矿业产值中黑色金属矿产产值9.6亿元,占地区矿业产值的26.22%有色金属矿产产值25.21亿元,占地区矿业产值的68.86%,贵金属产值0.75亿元,占地区矿业产值的2.05%稀有金属产值0.12亿元,占矿业产值的0.33%。
在阿勒泰地区已开发的46种矿产资源中,主要以铁、铜、锌、铅、锡、镍、金和稀有金属为主,这几种金属2008年产值共35.70亿元,占该地区总产值的97.49%年产矿石量634.3万吨,占总量的73.80%从业人员8890人,占总量的81.12%。
二、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大部分矿石没有经过加工直接销往外地。据统计,阿勒泰地区2008年年产矿石量859.44万吨,但是90%以上的矿石没有经过加工或简单加工而运往其他地区,其中,每年约有250万吨铁精粉销往乌鲁木齐,35万吨铜精粉运往甘肃进行深加工。其他铅锌矿、镍矿都销往外地。原矿石的运出不但没给当地带来应有的经济价值,而且消耗了资源。不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矿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大。目前,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矿业开发带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矿业的要求依赖度太高,而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若干年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枯竭后,将对地区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对矿产资源的过分依赖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缺乏地质人才和专业的管理人才。阿勒泰地区由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不易吸收矿业和高科技人才,现有矿业方面的科技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矿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地质勘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要求在地勘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这更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
4.对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气候寒冷,植物生产速度非常慢,植被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非常困难。阿勒泰地区的矿产资源多分布于草原地区,矿山的开采对资源环境的破坏非常大。目前,阿勒泰地区由于矿产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另外,对水资源和大气的污染也很严重,一些地区出现大面积疏干漏斗及土地沙化,使很多地方本来紧缺的水资源更加紧缺。一些冶炼厂附近的植物由于长期受空气中超标的SO2等有毒气体的污染,也逐渐死亡。
三、阿勒泰地区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1.建立矿业园区,发展生态工业。编制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中循环和小循环经济协调发展,中循环是在工业集中地区,在矿业园区内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在企业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废物产生量最小,甚至零排放。小循环是企业层面的循环,在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先发展企业循环经济,加强废物的综合利用,逐步发展到园区的循环组合,即从小循环到中循环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阿勒泰地区内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绿色矿业经济。
2.延长产业链,发展矿业深加工。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拥有高新技术的大型企业集团,以组建采、选、冶、科、工、贸一条龙,勘查开发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进行矿产品深加工为目标,开发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特色矿产品并形成优势,可针对目前该地区铁矿和铜矿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引进铁矿和铜矿深加工。
3.充分利用自身边境优势,引进国外资源。阿勒泰地区与蒙哈俄3国陆路相接,拥有总长1175公里的陆地边境线。目前,已拥有对蒙古的红山嘴和塔克什肯口岸,对哈萨克斯坦的吉木乃和阿黑吐拜克四个一类口岸,已成为全疆乃至全国拥有口岸最多的地区。而且,蒙古和哈萨克斯坦国都是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蒙古有阿勒泰地区发展矿业经济所需要的铁、铜、煤,哈萨克斯坦有石油、天然气、铁和金阿勒泰地区可充分发挥边境优势,利用与这两个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充分利用国外矿产资源,为给地区的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服务。
四、阿勒泰地区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编制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地区矿业发展。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在矿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编制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指导当地矿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推进矿业深加工,实现资源优势转化。阿勒泰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一直处于原材料开采阶段,没有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人均收入仍比较低,所以要加快推进矿业的深加工,以发展优势矿产资源深加工为突破点,促进产业转换升级,延长产业链,实现矿产资源的就地加工、就地转化、就地增值,实现矿业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技术先进、研发能力强的大矿业集团,让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来整合地区有限的矿产资源,发挥其引领作用和集聚效应,不断提升地区工业整体实力。
3.发挥口岸优势,开展境外合作战略。阿勒泰地区拥有对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4个对外口岸,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这3个国家和阿勒泰地区同处于阿尔泰成矿带上,矿产资源丰富,因此应抓紧制定开拓周边国家市场、利用周边国家资源的总体规划。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地区之间的矿产资源合作利用,实现与周边国家经济技术合作的重大突破,力争将阿勒泰地区建成国家西部利用境外矿产资源的战略基地和窗口。
4.做好矿产资源规划,合理开发和配置资源。规划是“龙头”,2008年底,新一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已颁布实施,各省市的矿产资源规划也在编制过程中,地区也应该根据全国和自治区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积极编制矿产资源规划,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矿产资源配置,在矿产资源规划中,应对限制勘查开发区和限制开采的矿种原则上不予勘查开发,也就是说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予批准立项和颁发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
5.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产品结构调整。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矿产品精深加工为目标,大力发展市场急需、矿产品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精深加工矿产品。要针对阿勒泰地区铁、铜、铅锌、镍和金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整顿这些行业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将资源集中到少数大型企业手中,集中力量发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傅鸣珂.2004.矿产资源领域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国土资源,(5):4-6.
郭敏,胡四春,刘新海.2007.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产保护与利用,(3):1-5.
李昕,董德明等.2006.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实例研究.地理科学,(4):409-413
王永生,蔡永青.2002.循环经济——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资源与矿业,(5):103-105.
徐水太,李仲学,谢英亮.2008.江西省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对策.黄金,(2):1-4.
原振雷,邱斌,宋文杰.2009.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循环经济——以河南省为例.资源与产业,(3):79-81.
积极推进绿色矿山试点工作,已遴选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459家,其中2012年有239家。在油气、煤炭、有色、冶金、黄金、化工、建材及非金属等行业(图5—1),树立了一批绿色矿山建设的典型。
引领行业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自主创新了一批推广前景好、应用范围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了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了共伴生资源利用率。广东云浮硫铁矿利用烧渣资源生产铁精粉;五矿集团柿竹园多金属矿首创“矿浆电解法”,提高了铋冶炼回收率;苏州高岭土矿,建成尾矿再淘生产线,生产石英砂、黄铁矿等,实现无尾矿生产。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中国石油新疆风城油田对临时开挖和占压的土地进行及时复垦,原始地貌恢复率100%;冀中能源梧桐庄煤矿大力实施绿化,矿区绿化覆盖率为62%;中国黄金二道沟金矿对尾矿库进行治理,矿区绿化覆盖率达82.5%以上;湖北蓝天盐化有限公司对含盐泥浆全部回收,采取一年赔偿,二年复垦的方法综合治理,土地复垦率83%。
图5—1 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各行业数量(共459家)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共享开发收益。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在绿色矿业理念的指引下,走“开发一方资源,造福一方百姓”的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企业文化、营造社区和谐,共享发展成果。中金集团西藏甲玛铜矿将企业文化与绿色矿业理念高度融合,秉承“建一座矿山,绿一片环境;富一方经济,扶一方百姓;促一方和谐,树一座丰碑”的宗旨,带领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陕西安塞油田支持延安市民饮用水源—王窑水库的综合治理,参与陕北“村村通”道路建设工程,援建了两所希望小学,累计建设道路206千米,落实扶贫救助资金约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