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和煤炭的关系
煤炭中有一种可以做玻璃的原料,生产日用玻璃制品(如酒杯,玻璃杯、花瓶、镜子、各种玻璃瓶等)—T艺过程全部用煤量。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
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
玻璃生成工艺
①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②配合料制备。
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④成型。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
⑤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煤炭使用方向
如果是生产熔化玻璃,作为燃料可以用,先用发生炉转化为煤气,然后再在窑炉里面燃烧,还有用重油和天然气的,我们这里天然用得多,以前用煤的全部停了,我们这里是产地的原因,天然比较足,天然气在稳定性和管理上好太多了。
熔化玻璃的燃料必须是能完全燃烧的燃料,即气体或液体燃料。固体燃料中有灰分或其它杂质会进入玻璃中,影响玻璃的成份和性质。
煤炭可用,但需先制成煤气。焦炭已经不能制成煤气。
当炉温持续增高的时候,由于热胀冷缩原理,球内气体膨胀,球体随之增大,撑的外壳边薄,这样的一个中空的球形物体就形成了,当球体上升离开火炉之后,遇到空气迅速降温,,玻璃珠就形成了。
制造玻璃,熔制温度约为1300~1600℃,大多数用火焰加热,少部分用电。
玻璃熔制的熔窑有两种:坩埚窑一般用煤作燃料;
池窑的燃料有高热值重油、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也有少数用水煤气(发生炉煤气)和城市煤气。
一、机车和船舶用煤
机车和船舶相当于一个移动的锅炉,由于其通风强,烟筒短,所以对所使用的煤的粒度要求严格。细小的煤粉给入炉膛中,未来得及燃烧,即随煤烟飞走。特别是当机车锅炉进行强化燃烧时,粒度6毫米的末煤都能由烟道随烟飞出。为使煤均匀地散布在炉条上面,并且透气程度大致一样,也必须用块煤,最好是75~25毫米的中块,或者是25~6毫米的小块。
煤的灰分过高不仅影响机车锅炉效率,而且会加重炉膛的清理工作,所以要求机车用煤的灰分要小于25%。
机车用煤的挥发分不应过低,否则在火车上坡时不能迅速地增加锅炉火力,在火车进站停车时也不能使炉篦的热应力很快降低。人工添煤的机车,在煤的挥发分过高时,由于炉膛容积有限,添煤又是间歇性的,会使煤耗增加,造成损失。因此一般机车燃料是采用各种牌号煤配合使用。有的路局是用长焰煤掺入部分气煤配烧。水分对机车用煤的影响不大,有时在将煤铲入炉膛前还先掺入一些水,借以减少煤粉的飞扬损失。
一、动力煤的行情
10月以来,动力煤坑口价格分化,环渤海价格指数、秦皇岛现货价格、国际港口价格上涨,CBCFI指数上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下降。 9月份的原煤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2.3%,销售量比8月份基本持平。 重点煤矿运输量略有增加,重点港口运输量减少。 港口库存上升,电厂和重点煤矿库存下降。 从整体来看,煤炭有堆积在港口的趋势。 9月的用电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工业用电量低于居民用电量,用电量增长率开始下降。
二、玻璃行情
10月以来,玻璃价格指数下降,两条生产线开工,产能增加0.05亿至9.05亿重量箱,玳瑁产量略有增加,玳瑁生产线库存增加,重油和重质纯碱价格低位运行,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趋于紧张。 9月份的房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月。 随着玻璃价格的迅速上涨,企业已经开始增加生产线,玳瑁的供给有上升的趋势。 房地产四季度很可能发生拐点,竣工面积和价格增长率放缓,对玻璃的需求将受到抑制。
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煤炭超级乌贼”袭击了市场。 今天(23日下午,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以每吨1237.8元创历史新高。 至此,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连续第二天停止。 今天早上,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大涨,14点20分左右上涨停牌。 另外,焦炭、焦炭等品种高开高走,相继上升。 昨天(22日)期货夜盘,黑色系全线上涨,动力煤上涨7.23%,创历史新高。 铁矿石上涨5.61%、焦炭上涨5.48%、焦炭上涨3.32%、螺纹钢上涨1.77%、热轧卷板上涨0.58%。
可再生资源,指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或者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可再生)、土地资源、水能、气候资源等。是经使用、消耗、加工、燃烧、废弃等程序后,能在一定周期(可预见)内重复形成的、具有自我更新、复原的特性,并可持续被利用的一类自然资源, 与不可再生资源相对应,是可持续发展中加强建设、推广使用的清洁能源。
简介:
地球上的资源包括两种:可再生资源(人工或天然)和非可再生资源(金属资源或者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
一、可利用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已经过使用,消耗、加工、燃烧、废弃等程序后,能在一定周期(可预见)内重复形成的、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原的特性,并可持续被利用的一类自然资源。 与不可再生资源相对应,是可持续发展中加强建设、推广使用的清洁能源。如土壤、太阳能、风能、水能、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湿地、草原、水生生物等。
二、非可再生资源
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它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的,其形式已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