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我国煤炭产业的历史发展

务实的小兔子
火星上的毛衣
2023-01-31 01:18:08

我国煤炭产业的历史发展

最佳答案
靓丽的咖啡
笨笨的身影
2025-08-25 09:50:28

(1)古代煤炭产业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的国家。流传久远的神话传说充分说明,我国很早就已发现和利用煤炭。

1973年10月在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97块煤精雕刻制品和煤块,经鉴定为抚顺煤田西部本层煤,“新乐遗址”出土文物属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这说明我国抚顺煤田早在距今6800—7200年以前就被发现和利用了。1938年有抚顺还发现过一处距今2000多年前汉代居民点遗址燃煤的遗迹。

从汉代开始,煤炭已经用于冶铁过程中。西汉时期,开始采煤炼铁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煤炭的开采和使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晋代以及南北朝时期,江西高安、新疆库车和山西大同等地区煤炭开发比较突出。

隋文帝初年,煤炭就成了宫廷中的重要燃料。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炼丹家清虚子发明了黑火药,使采矿业进入了爆破开采的时代。从唐代开始,我国煤炭开发利用的知识逐渐传播到国外,在一些外国著作中,记述了中国人民利用煤炭的情况,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象征。

宋代的煤炭开发利用以现今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地最为突出。在宋代,我国人民就已经利用焦炭,炼焦技术已臻成熟。

元代,在全国统一之后,以蒙古贵族为首的统治集团为了巩固统治,大力发展生产,注重矿业。特别是都城大都(今北京)的西山地区,采煤业发展较为普遍,成为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明代,我国煤炭开发利用得到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当时煤炭业不仅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有了普遍进步,且在江西、安徽、四川、云南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发展。

清代的采煤业,在明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清初到道光,历代统治者对煤炭生产都是比较重视,并对煤炭开发采取扶植措施。由于各级官府对煤炭开发比较重视,加上社会的迫切需要和各地人民的辛勤劳动,从而使清代采煤业有了普遍的发展,尤其是在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出现了我国古代煤炭开发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2)近代煤炭产业的发展

中国正式建成的第一个近代煤矿是台湾基隆煤矿。至1895年为止,各地开办了十几个规模较小的近代煤矿,使中国的采煤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此为中国近代煤矿发展的第一阶段。

1895~1936年,在外资和民族资本家争相投资中国煤矿的情况下,又出现一批新式合资煤矿企业。1929年国民党政府建设委员会开办淮南煤矿同年,成立山西晋北矿务局,开采大同煤矿至1936年,全国年产5万t以上的新式煤矿61个,全国原煤产量3900万t,平均效率为每工0.3t。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①各帝国主义相继攫取中国矿权,以单独经营或同中国合资经营的方式,控制了中国主要煤矿。这期间外国人投资的煤矿32个,投资额占中国煤矿总投资额的51.78%。1933年全国煤产量属于有外资的产额占61.3%。②中国民族资本在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条件下,开办了一批煤矿,其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经受不住外煤倾销的打击,往往亏损。③生产环节的机械配置极不合理,矿井提升、通风、排水用新式机器,而回采工作面主要是手镐刨煤,巷道运输多靠人力和畜力。④煤矿企业分布极不合理,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河南5省。1936年这5省煤产量占全国煤产量的76.5%。

(3)抗日战争时期的煤炭产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继1931年侵占东北所有煤矿之后,又陆续侵占华北、华中煤矿。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华北、华中占领区进行掠夺性开采,煤矿开采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日本帝国主义为解决设备不足的困难,而又能更多、更快地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煤田开拓方式主要采用小斜井和小立井,例如东北有大小煤坑267个,其中立井8个,露天矿7个,斜井252个采煤方法绝大多数为残柱式,回收率仅20%左右。②增产主要靠增加劳动力,很少增加机械设备。③生产效率逐年下降,煤炭成本逐年提高。④缺少保安设备和措施,灾害事故严重,1942年本溪湖煤矿发生世界罕见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549人。

1937年以后,随着华北主要产煤区被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把煤炭开发事业转向西南、华南和西北。从1937~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新建或扩建日产50t以上的煤矿57个,规模最大的是天府煤矿,年产30多万t,其他煤矿年产量多在2万t以下。从1938~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共计产煤4562万t。

(4)解放战争时期的煤炭产业

1945年日本投降后,所侵占的煤矿大部分为国民党政府接收。这些煤矿因受日帝掠夺破坏和战争影响,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西南等地的煤矿因销路不旺,产量锐减。1946~1948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直辖的29个煤矿只生产原煤1252万t。

在中国解放区,民主政府先是从日帝手中接管了一批煤矿,嗣后又陆续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接管了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煤矿。这些煤矿都曾遭到严重破坏。民主政府在器材物资极端缺乏的条件下,进行艰苦的修复工作,逐步恢复生产。从1946~1949年,中国解放区约生产原煤2000万t。

(5)新中国成立后的煤炭产业

新中国在建立之初,从旧中国接收了约40个煤矿企业、200处矿井和少数几个露天煤矿,加上解放区民主政府兴办的小煤矿、公私合营煤矿和私人开办的小煤窑,1949年生产原煤32.43Mt。

在三年恢复时期(1950~1952年),全面恢复了原有煤矿的生产,对32处矿井进行了改扩建,并开工建设新井17处,设计生产能力12.51Mt/a,初步奠定了煤矿开采发展的基础。

“一五”时期(1953~1957年)开始了大规模的煤矿生产建设,重点扩建了开滦、大同、阜新、鹤岗等15个老矿区,又开发建设了平顶山、鹤壁、包头、潞安、石嘴山等10个新矿区,开工建设矿井194处,设计生产能力75.37Mt/a建成投产矿井205处,设计生产能力63.76Mt/a恢复矿井38处,设计生产能力11.34Mt/a,1957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130.73Mt。

1958年开始的三年大跃进及这期间出现的高指标、瞎指挥等不科学的做法,导致不适当地扩大了煤矿建设规模,一些新建矿井简易投产,一些生产矿井重采轻掘,推行了不合理的采矿方法,出现严重的采掘失调。针对大跃进带来的问题,煤炭工业进行了第一次大调整。

“三五”(1966~1970年)和“四五”(1971~1975年)时期,煤炭开发战略和建设重点有重大改变。在此期间,集中建设了煤炭工业“大三线”——西南和西北煤炭生产基地,突击性开发江南煤田。在西南主要建设了六盘水(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的总称)和攀枝花矿区,建设矿井共28处,设计生产总能力14.11Mt/a,建成投产矿井21处,设计生产能力9.40Mt/a在西北的贺兰山基地和渭北基地。

“四五”期间,建设总规模达到42处,设计生产能力12.82Mt/a建成矿井(露天)13处,设计生产能力11.22Mt/a,满足了西南和西北用煤的需要,显著改善了煤炭开发布局。为扭转北煤南运的局面,“三五”时期对江南煤田进行了大规模的煤田地质勘探和分布范围广阔的矿区建设,到“四五”期末,建成矿井295处,设计生产能力39.36Mt/a。由于建设部署不符合江南煤田实际,尽管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扭转北煤南运”的原定目标仍未能实现。

针对20世纪70年代偏重挖掘生产矿井潜力,新井建设规模缩小,一些生产矿井又出现采掘失调的情况,从70年代后期起,又进行了煤炭工业第二次大调整。加大了新井建设规模,建设重点由西南、江南转向北方和东部,加强了生产矿井的开拓延深,改善了安全生产条件。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煤矿开采在质与量方面都有很大发展,新开发了10多个新矿区,新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大型矿井和露天矿,大力推广采矿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有重点地建设多层次的高产高效矿井,大力发展了地方煤矿,开办了遍布全国的乡镇煤矿,有选择地建设了重点产煤县,使煤矿开采在更大规模和高质量的基础上持续向前发展。

20世纪的最后10年,我国煤矿开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应用现代高新技术与采矿技术及装备相结合,加速推进煤矿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进行了高产高效矿井(露天)建设,并建成129处高产高效煤矿(井工123处,露天6处),少数矿井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开拓出了我国煤矿开采21世纪发展的新道路。[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迅速,掀起了煤矿开发及开采的新高潮。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12年我国原煤产量已达36.5亿t。图1-1为近六年来我国原煤产量及增长情况。

图1-1 近六年来原煤产量及增长比例

最新回答
陶醉的香烟
感性的大碗
2025-08-25 09:50:28

1878年(清?光绪四年)

北洋大臣李鸿章奏派直隶东明知县米协麟、候补知县戴华藻来枣,集股创办中兴矿局,用土法开窑。

1948年

11月7日,枣庄煤矿解放

1949年

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召见枣庄中兴煤矿总经理黎绍基,详细垂问枣庄煤矿情况,并指示“煤矿事业应走社会主义道路”。

1956年2月5日,经煤炭工业部济南煤管局批准,成立枣庄矿务局。申法端任局长,张建农、刘建太任副局长。

6月21日,经济宁地委批准,枣庄矿务局党委正式成立,李干任第一书记,李椽任书记。

1990年

枣庄矿务局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1992年7月1日,经上级批准,枣庄矿务局放开煤炭价格,成为全国第一批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大型煤炭企业。

1998年

1月,原煤炭部以煤办字[1998]27号文批复,正式同意枣庄矿务局改制为国有独资的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月20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领导成员正式组成。

4月30日,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2000年

1月,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班子调整,江卫同志任董事长、党委书记。

是年,生产原煤1056.6万吨,首次实现千万吨目标。

2001年

5月,枣矿集团公司职工持股会成立。

是年,生产原煤1210万吨,企业总收入完成33.47亿元,固定资产净增5.92亿元。

2002年

2月,国家经贸委、国家开发银行以经贸产业[2002]58号文件批准对枣庄矿业集团公司实施债转股。

12月23日,债转股后组建的新公司——山东中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江卫为董事长。

是年,生产原煤1413.66万吨,企业总收入完成44.4亿元。

是年,枣矿集团在全国大型企业排名第252位,全国500强企业第311位,全国煤炭企业第14位,山东省企业排名第18位,煤炭产量居全省第二。

2003年

是年,生产原煤1593万吨,企业总收入完成58.1亿元。拥有资产总额76.76亿元。

2004年

10月,贵州枣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11月,同印尼PT?英太公司合作成立南洋能源开发科技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是年,生产原煤1777万吨。企业总收入完成116.28亿元,实现税金11.76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18.24亿元。

是年,居全国500强企业298位,山东省100强工业企业第14位,全省重点煤炭企业第二位。

2005年

是年,生产原煤2001.6万吨。企业总收入完成162.28亿元,实现利税18.8亿元。

是年,居全国500强企业208位,全国工业最大500家企业集团166位,全国煤炭工业100强企业第9位。

靓丽的巨人
瘦瘦的歌曲
2025-08-25 09:50:28

1985年

1985年 准格尔旗煤炭工业公司成立,科级建制,于树萱任经理。

1985年9月 召开第一次煤炭工作会议

1986年

1986年5月30日 成立“准格尔旗矿山救护中队”,股级建制,属旗煤炭工业公司下设的事业单位编制15人

1987年

1987年 筹建第一个公司经营、所属煤矿—西纳林沟煤矿

1987年11月准格尔旗煤炭工业公司升为县级企业,段存仁担任准旗煤炭工业公司经理

1988年

1988年 公司成立党委

1988年 7月16日,马占海任公司党委书记

1989年

1989年 公司党委组建共青团,准旗煤炭工业公司总支委员会

1989年 公司成立业余党校

1989年 公司组建共青团总支委员会

1989年3月 准格尔旗煤炭工业公司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1989年 成立驻呼分公司

1990年

1990年 公司设立纪检委

1990年7月 准格尔旗煤炭工业公司驻包头经销公司成立

1991年

1991年—1997年 郭金树任准旗煤炭工业公司经理

1991年6月 召开第一次党代会

1992年

1992年12月7日 成立“转换经营机制”改革领导小组

1993年

1993年 准旗煤炭工业公司被评为一九九三年全盟煤炭行业先进集体

1995年

1995年8月26日 郭金树任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

1995年10月6日 公司党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1996年

1996年10月20日 杨二喜任煤炭工业公司副经理(主持煤炭工业公司工作)

1997年

1997年4月11日 设立准格尔旗煤炭工业管理局办公室,负责煤炭工业管理局日常事务工作

1997年 杨二喜任党委书记 苏世才任纪检书记

1997年 成立准旗煤炭工业公司团委

1998年

1998年 全旗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1998年 全旗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1998年 第一次转制为国有资产控股,职工参股,改名为准格尔旗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与准格尔旗煤炭管理局机构分设

1998年4月 郝锐军任公司党委书记,杨二喜任副书记

1998年 公司党委被评为全旗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1998年 公司党委被评为全旗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1998年 王爱平被为1997年度全旗“十佳主人翁

1998年6月8日 杨二喜、郝税军、王生贵、王培清、石关印、刘波、祁孝清、张利清、李金良、李贵生、赵建民、康建明当选为董事会成员

杨二喜任煤炭工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郝锐军任煤炭工业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付二银、刘海祥、张耿、苏世才、李效先当选为监事会成员

张耿为监事会主席

1998年2月25日 准旗煤炭集团公司被盟行署确定为重点工业企业

1998年 从陕西省神木三江煤化工研究所引进技术,成立了准旗第一家机制炼焦厂。

1999年

1999年 杨二喜被评为1999年度全旗“十佳主人翁”

1999年 郝锐军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1999年 新建全市第一家活性炭企业。

1999年7月7日 全公司全面推行厂务公开制度

1999年3月4日 一届一次股东代表大会召开

2000年

2000年2月16日 一届二次股东代表大会召开

2000年8月28日 准旗伊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民营化转制

2000年11月15日 公司召开一届二次股东大会

2000年 12月15日 同意伊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分公司黄河水泥公司分立

2000年 公司被评为全旗“四个有”企业党委

2000年 公司工会被评为全旗工会工作实绩突出单位

2001年

2001年7月4日 设立“准格尔旗伊东集团技术开发中心”,杨二喜任准旗伊东集团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兼)

2001年11月15日 召开准旗伊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一届二次股东大会,选举范林为公司监事会主席

2001年 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合作开发全国首家超纯煤项目

2001年6月 公司党委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

2001年 郝锐军被评为2000年度全旗“十佳主人翁”

2002年

2002年1月,被鄂尔多斯市煤炭局评为二00一年度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002年 筹建鄂尔多斯地方煤炭企业第一家机械化,综合开采矿井—牛连沟煤矿

2002年2月24日 成立准旗伊东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3月6日 召开一届四次股东代表大会

2002年4月,被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评为2001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002年 被准格尔旗煤炭工业管理局评为2001年度全旗地方煤矿安全管理一等奖

2002年9月27日 企业名称变更为“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 公司被评为全旗经济技术创新单位,杨二喜被评为创新能手,公司工会被评为准格尔旗先进工会

2002年 公司工会被开发区评为2001年度工会工作实绩突出单位,范林被评为优秀工会工作者

2002年 杨二喜、丁海宽被评为2001年度全旗十佳个人

2003年

2003年3月 公司工会被评为全旗工会工作先进集体、范林被评为优秀工会工作者

2003年3月 被准格尔旗煤炭工业局评为二00二年度全旗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一等奖

2003年7月 公司团委被评为全旗抗击“非典”先进集体

2003年,公司进入“自治区20户重点煤炭企业”

2004年

2004年4月5日 建设壕—羊公路

2004年9月21日 准格尔旗煤转化研发中心在集团设立

2005年

2005年4月8日 召开二届一次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成员(13人)杨二喜任董事长、郝锐军任副董事长;新一届监事会成员(3人)范林任监事会主席;新一届工会成员(7人)范林任主席

2005年7月 公司党委被评为2004年度全旗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等奖

2005年8月16日 公司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4—2005年度市级文明单位。

2005年 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周年,民营5周年

2005年 被鄂尔多斯市委、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2006年

2月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一行来我公司扶贫煤矿视察指导工作。

3月,被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评为2005年度全旗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企业。

3月,我公司被鄂尔多斯市煤炭管理局授予2005年度全市煤炭行业先进集体。

3月,被准格尔旗总工会评为2005年度工会工作实绩突出单位。

3月16日,被旗委、旗政府评为“十五”期间社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3月20日,公司团委被评为2005年度全旗共青团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集体;

3月21日,自治区党校组织全区各旗、县主要领导来公司扶贫煤矿参观考察。

3月24日,旗四大班子领导贺隽、李靖、白智、淡憨、尚志强、王建民携旗财政、教体、水利、林业等部门的领导来我公司调研。

3月25日,被中共准格尔召镇委员会、准格尔召镇人民政府评为2005年度纳税大户企业。

4月,被中共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委员会、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评为2005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等奖。

4月14日,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决策层与经营层分设,杨二喜任董事长,刘二文任总经理。

5月,公司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纳税贡献十佳企业奖。

5月2 5日,内蒙古伊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起人会议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在集团公司隆重召开,筹备成立。

6月20日,伊东高岭土公司1万吨高温煅烧高岭土项目开工。

7月1日,被旗委评为2005年度全旗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等奖。

8月5日,伊东集团公司办公大楼及酒店工程封顶。

8月,内蒙古自治区公布2005年度百强工业企业名单,公司位居第27位。

8月21日,伊东集团神山矿区移民新村开工奠基仪式在准格尔召镇黄天棉图村隆重举行。

9月8日,我市地方煤炭企业建设的第一座机械化综采矿井——伊东集团扶贫煤矿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技改完成并投入试生产。

9月21日,由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内蒙古工业大学和我公司三方合作建设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正式在薛家湾签约。

2006年被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授于2005年度 AAA信用企业。

11月25日,由当代经理人杂志社主办,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华留学人员创业协会、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大力支持的“2006年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揭晓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公司以770.48%的成长速度入围非上市非国家控股企业前十强,居第四位。在参选能源工业企业中排名第一。

2006年12月被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评为2005年度突出贡献企业一等奖。

12月16日,召开了中共伊东煤炭集团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丁海宽、马金山、王浩勇、刘二文、刘向谢、杨二喜、苏巧荣、郝锐军、袁永刚为公司新一届党委委员。选举产生丁海宽、刘文清、赵光明为第四届纪律委员会委员。

12月16日下午召开的中共伊东煤炭集团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选举郝锐军为公司党委书记,选举杨二喜、刘二文、苏巧荣为党委副书记。

12月16日下午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一次会议上选举丁海宽同志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2月26日,我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第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12月底,伊东集团矿山救护中队被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评为“2006年度全区矿山救援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

2月4日,董事长杨二喜被评为中国十大诚信英才。

2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自治区第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名单(内政办发[2007]8号),我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榜上有名。

3月8日,召开二届三次股东代表大会暨三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会上董事会奖励经营班子50万元。

3月,被共青团准格尔旗委员会评为2006年度全旗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

4月4日,公司召开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方案优化论证会。

4月6日,扶贫煤矿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通过自治区验收。

4月12日,公司在锡盟建设的花岗岩生产线开机生产。

4月,被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评为2006年度全旗煤炭工作一等奖。

4月,被中共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委员会、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评为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等奖。

4月,被准旗工会评为“2005年度工会工作先进集体”。

4月,被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评为2006年度全旗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企业。

4月,加入鄂尔多斯市安全生产协会,成为安全生产协会团体会员。

5月10日,被鄂尔多斯市总工会授予全市五一劳动状荣誉称号。

5月14日,公司扶贫煤矿改扩建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5月,获准旗团委、准旗党委组织部、准旗党委宣传部、旗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全旗首届“凯源汽贸杯”旗情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5月,被呼和浩特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中企标国际信用评估中心有限公司、内蒙古企业信用评级组委会评为AAA级信用企业。

5月23日,自治区团委副书记刘春来公司视察指导工作。

5月30日,鄂尔多斯市市委书记云峰来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视察。

6月5日,全国煤矿整顿关闭现场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公司整合技改矿井东圪堵煤矿被作为此次全国煤矿整顿关闭现场会的参观点。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付建华及现场会与会人员到东圪堵参观指导。

6月7日,自治区经委副主任韩瑞峰率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局、统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自治区环保局检查组到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就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6月9日,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部长斯琴来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6月,被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统计协会确认为2007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

6月,被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评为2006年度全旗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等奖.

7月,我公司被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私营企业管理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中心评为2007年民营企业100强。

7月,公司董事长杨二喜被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私营企业管理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中心评为2007年内蒙古民营经济杰出贡献人物。

8月4日,伊东循环经济产、学、研挂牌仪式在科宇公司举行。

路桥公司松树墕收费站建成通车。

9月10日,中共准格尔召镇委员会、准格尔召镇人民政府授匾“捐资助学 扶贫济困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9月,公司被鄂尔多斯人民政府评为“全市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11月7日,集团公司搬入新办公大楼。

12月3日,公司被列为国家级煤炭行业六个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

2008年

1月

17日,公司2008年工作会议在集团公司新办公大楼召开。

31日,内蒙古伊东集团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3月

1日,公司被评为“2007年度全市煤炭行业先进集体”;

18日,“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授牌仪式暨伊东煤炭艺术团挂牌仪式在集团公司办公大楼前举行;

18日—19日,集团公司二届四次股东代表大会暨四届一次职工(会员)代表大会在多功能会议厅举行;会上董事会奖励经营班子1050万元;党委副书记苏巧荣当选新一任工会主席。

31日,栗家塔煤矿综采工作面试产成功。

4月

11日,中国企业文化经验交流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公司被授予中国安全文化管理示范单位称号,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郝锐军荣获中国文化管理特殊贡献人物。

21日,能源化工公司2008年工作会议在多功能会议厅召开。

23日,旗四大班子来公司调研。

23日,公司被评为“2007年度全旗党的基层建设工作”一等奖,和“2007年度‘心系农村 服务百姓’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24日,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干馏煤,年产10万吨甲醇项目主体设备4号直立炉点火烘炉仪式在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举行。

30日,市政协主席徐万山来我公司视察。

5月

14-20日,集团公司“迎奥运讲文明 树新风 促和谐”首届员工篮球、乒乓球比赛在准旗一中体育馆举行。

14日,公司机关全体员工为四川震区捐款10万多元。

被评为准格尔旗2007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6月

3日,集团公司党委举行缴纳特殊党费支援震区仪式。公司全体党员共交纳9万多元。

4日,东方能源化工公司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东方能源化工公司第一届总支委员会。书记马金山,副书记刘文清,委员司建华、赵光明、郝丽琴。

6日,内蒙古伊东集团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中外合资签字仪式。

6月被评为2007年度鄂尔多斯市煤炭诚信企业。

26日,公司党、政、工、安委会联合在伊东广场举行“庆七一 迎奥运 保安全 促和谐”大型文艺晚会。

7月

公司党委被旗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授予全市城镇基层党建非公有制企业“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

2日,旗团委邀集东南大学 团到公司做关于员工激励和团队精神的讲座。

16日,伊东酒店全面试营业.

28日,公司被评为鄂尔多斯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先进企业,

29日,全市街道社区暨“两新”组织基层党建工作研讨会在东胜举行。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苏巧荣参加了会议。

29日,公司董事会成员到三联调研。

8月

22日、27日董事会和董事会(扩大)会议决议:出资三十五万元赞助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庆祝建党87周年文艺演出活动;出资二百万元资助鄂尔多斯市人民医院建设;出资赞助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办学经费五十万元。

23日,自治区党委督察组(督察室副主任贾来宽一行)来我公司调研。

28日,宏测煤矿90万吨标准现代化矿井投入试生产。

30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曹玮一行来公司考察.

9月

1日,《走进伊东》栏目开播,开播晚会——音画青春在薛家湾六小举行。

5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培训班在秦皇岛开班,我公司派员参加。

9日,培训中心举行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仪式.

11日,董事长办公室会议研究决定:赞助准格尔旗第五中学办学经费贰万元。

17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郝益东携自治区两名全国人大代表来我公司调研。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08年9月16日以中煤协会综合[2008]122号文件发出通知,公布2008年中国煤炭工业100强,我集团公司位列2008年煤炭工业100强第46位,比2007年排名上升了14位。

10月

16日,铁煤伊东煤机公司剪彩,正式投入试运营。

16日,内蒙古党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长张勤一行来公司开展访问活动。

21日,呼铁伊东古城湾战略装车基地剪彩,正式投入试运营。

28日,集团公司安委会“扩大”会议在多功能厅举行。

11月

1日,集团公司与内蒙古西蒙科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年产12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合资签约仪式。公司注册资本拟定为人民币10亿元,其中伊东集团股权占55%,西蒙集团股权占45%。

5-8日,伊东煤炭集团卓越领导团队高级研修班第三期培训。

11日,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

25日,在准格尔召镇召开了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宏测、宏鑫煤矿试产客户座谈会。

26日,印发《积极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27日,集团公司被准旗红十字会授予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捐款献爱心先进集体。

11月, 集团公司跻身2007年中国最大1000家企业集团榜,居第894位。

12月

21日,在纪念煤炭工业改革开放30年暨行业表彰会上,东方能源公司与董事长杨二喜分别被评为煤炭工业综合利用与多种经营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扶贫煤矿及闫新林分别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和“双十佳”矿长称号。

2009年

1月

14日-15日上午在集团公司多功能会议厅召开2009年工作会议

2月

24-25日,召开第三届一次股东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新一届董事会成员(13人)杨二喜任董事长、郝锐军任副董事长;新一届监事会成员(3人)范林任监事会主席。

3月

5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集团公司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

4月

20日上午,全旗党建工作会议在薛家湾会议中心召开。

25日,由旗总工会、旗直属机关工委、旗团委、旗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主题为“庆五一、迎五四,构建和谐准格尔”全旗职工文艺汇演在薛家湾会商中心举行,我公司选送的节目歌伴舞《中华情》在此次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28日,旗工会召开全旗工会工作会议,会议上公司工会被评为2008年度全旗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苏巧荣被评为2008年度全旗工会工作先进个人。

5月

11日,伊东集团东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20万吨甲醇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大路新区煤化工基地举行。

集团公司总经理刘二文、扶贫煤矿综采机电队长刘国清荣获“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2日,“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为支援灾区重建,集团公司举行“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暨博爱一日捐”活动。

31日,伊东集团100万吨电石项目在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开工奠基。

6月

18日,“关爱生命 安全发展”职工文艺比赛在集团公司多功能厅举行。

20日,集团公司六月份生产经营调度会在东圪堵煤矿召开。

7月

1日,放歌伊东-纪念建党88周年暨职工文艺比赛颁奖晚会在多功能厅举行。

伊东集团 “保增长、保稳定、促和谐”宣讲进矿区

投资1000多万元的伊东集团研发中心办公楼及实验车间投入使用

8月

8月9日,内蒙古伊东菲尼克斯输送带项目在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开工奠基

8月9日,伊东集团在呼伦贝尔市召开2009年煤炭业务座谈会

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2009全国煤炭企业100强第39位,2009全国煤炭企业产量50强第29位

9月

9月2日到5日,伊东集团卓越领导团队高级研修班举行第八次培训并进行结业典礼

9月13日,伊东培训中心举行第三届综合机械化采煤操作工岗前培训班开班

9月10日 ,准格尔旗教育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伊东集团注资200万元。

9月13日,伊东培训中心举行第三届综合机械化采煤操作工岗前培训班开班。

9月28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到伊东集团调研指导工作。

9月29日,鄂尔多斯市国礼陶瓷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庆典暨“四个基地”揭牌仪式,

10月

公司位列2009中国民营500强企业132位

10月27日,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大会在东胜区隆重召开,,伊东集团荣获“创新型企业”荣誉称号,回收兰炭生产中的干馏煤气联产甲醇项目获得“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进步优秀奖”。

12月

12月22日,我区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联合重组完成,12家民营企业以总资产243亿元组建内蒙古伊东投资集团。

文静的口红
感动的大叔
2025-08-25 09:50:28

1895~1936年,在外资和民族资本家争相投资中国煤矿的情况下,又出现一批新式煤矿企业。1896年中美商人合办门头沟通兴煤矿(后改为中英合办)。1898年德国根据不平等的胶州湾租借条约,取得胶济铁路沿线两旁15公里内的矿山开采权,首开攫取中国矿权的先例,1901年德国人成立华德公司开采山东坊子、黉山煤矿。继后,英商福公司(ThePekin Syndicate Ltd.)于1898年取得河南焦作煤矿开采权,1902年正式施工开采(见焦作矿务局)。1898年曾由李鸿章派员创办于1882年的直隶临城煤矿,因连年亏损,向比利时借款,全部资金由比国供给,采矿权乃属比国,至1920年华商还清借款,收回矿权,官商合办,年产煤20多万吨。1936年矿井被水淹没报废。1898年清朝铁路督办盛宣怀委派张赞宸创办萍乡煤矿(见萍乡矿务局)。1899年张连芬集资恢复一度停办的山东枣庄煤矿,取名中兴公司,它是中国人自筹资金开办的生产规模最大的一个近代煤矿,年产煤100多万吨。1931年该矿从德国购买两台割煤机,在薄煤层中试用,每台日产能力160吨左右。1900年英商趁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之机,骗买开滦煤矿(见开滦矿务局),后又与滦州煤矿公司合并,改名开滦矿务总局,由中英合办。20世纪30年代开滦煤矿年产煤400~500万吨,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煤矿之一。1903年中国商人集资开采六河沟煤矿,后因连年亏损,于1911年借德款办矿,聘德人为顾问,受制于德人。1914年该矿主持人以矿产向华比银行抵押,借比款偿还德债,又为比国人所控制,直到1919年还清比债,收回矿权,成为华商自办的煤矿,最高年产70多万吨,1946年后因战争破坏,矿井遭水淹没报废。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占领中俄合办的抚顺煤矿,后交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经营,直至1945年。抚顺煤矿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方法。其露天开采规模,是20世纪初世界上比较大的。从1914~1945年,抚顺露天矿采煤7700万吨,剥离土石量18921万米3,其剥离量等于世界有名的巴拿马运河土石挖掘量的2倍。抚顺煤矿的产量在当时是中国产量最多的煤矿,在东亚也首屈一指(见抚顺矿务局)。1908年山西省官绅成立保晋矿务公司,赎回英商福公司在山西的开矿权,开采阳泉、大同等地煤矿。1910年中日合办本溪湖煤铁矿(见本溪钢铁公司)。

1929年国民党政府建设委员会开办淮南煤矿 (1937年改为商办,主要投资者是宋子文经营的建设银行公司),日产能力700吨。同年,成立山西晋北矿务局,开采大同煤矿,日产300~400吨。至1936年,全国年产5万吨以上的新式煤矿61个,其中年产60万吨以上的煤矿8个(开滦、井陉、中福、淄博、中兴、抚顺、本溪、西安煤矿)。全国原煤产量3900万吨。平均效率每工0.3吨。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①各帝国主义相率攫取中国矿权,以单独经营或同中国合资经营的方式,控制了中国主要煤矿。这期间外人投资的煤矿32个,投资额占中国煤矿总投资额的 51.78%。1933年全国煤产量属于有外资的产额占61.3%;②中国民族资本在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条件下,开办了一批煤矿,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经受不住外煤倾销的打击,往往亏损;③生产环节的机械配置极不合理,矿井提升、通风、排水用新式机器,而回采工作面主要是手镐刨煤,巷道运输多靠人力和畜力;④煤矿企业分布极不合理,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河南5省。1936年这5省煤产量占全国煤产量的76.5%。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继1931年侵占东北所有煤矿之后,又陆续侵占华北、华中煤矿。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从“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8月)、华北、华中(从“七七”事变起至1945年8月)占领区进行掠夺性开采,抢走原煤41950万吨。

日帝侵占的煤矿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日帝为解决设备不足的困难,而又能更多、更快地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煤田开拓方式主要采用小斜井和小立井。例如东北有大小煤坑267个,其中立井8个,露天矿7个,斜井252个。采煤方法绝大多数为残柱式,回收率仅20%左右。②增产主要靠增加劳动力,很少增加机械设备。③生产效率逐年下降,煤炭成本逐年提高。④缺少保安设备和措施,灾害事故严重。1942年本溪湖煤矿发生世界罕见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549人。

1937年以后,随着华北主要产煤区被日帝的侵占,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把煤炭开发事业转向西南、华南和西北。从1937~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新建或扩建日产50吨以上的煤矿57个,规模最大的是天府煤矿,年产30多万吨。其他煤矿年产量多在2万吨以下。从 1938~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共计产煤4562万吨。 1945年日本投降后,所侵占的煤矿,大部分为国民党政府接收。这些煤矿因受日帝掠夺破坏和战争影响,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西南等地的煤矿因销路不旺,产量锐减。1946~1948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直辖的29个煤矿只生产原煤1252万吨。

在中国解放区,民主政府先是从日帝手中接管了一批煤矿,嗣后又陆续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接管了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煤矿。这些煤矿都曾遭到严重破坏。民主政府在器材物资极端缺乏的条件下,进行艰苦的修复工作,逐步恢复生产。从1946~1949年10月,中国解放区约生产原煤2000万吨。中国1912~1949年煤产量见附图。 1949年以来,中国煤炭工业在原来破落不堪的基础上,经过30年建设,形成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勘探、设计、施工、生产、洗选加工、机械制造和科研、教育等各项任务的工业体系。中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垂深1500米(南方1000米)以内的预测储量为32000亿吨,1982年末累计探明储量 7527亿吨,保有储量7418亿吨。煤种齐全,有烟煤、无烟煤和褐煤,主要是烟煤。在烟煤中,气、肥、焦、瘦等炼焦煤和非炼煤约各占一半。成煤地质条件较好,有一定储量可供露天开采。到1982年,拥有407个统配煤矿、2333个县营以上地方煤矿、101个选煤厂、84个建井工程处、34个重点煤矿机械厂、131个煤田地质勘探队、29个煤矿设计院,另有为煤炭工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技术储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大专院校12所,中专36所,煤炭科学研究机构34所。共有职工447万人,其中省属以上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23万余人。1949~1982年原煤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6%,1982年生产原煤66632万吨,比1949年的3240万吨增长19.5倍。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也有一定发展,洗煤厂设计处理原煤能力11699万吨/年。

包容的荔枝
复杂的酸奶
2025-08-25 09:50:28
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全国煤炭百强企业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20户重点煤炭企业、百强工业企业,阿拉善盟的骨干企业、纳税大户企业、出口创汇企业。集团公司是集生产、加工、经销进(出口)煤炭及煤化工产品、非煤矿产品、高载能产品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公司曾先后荣获盟级和自治区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特级(AAA)信用、诚信企业、创新与发展优秀企业、自治区用户满意产品、自治区用户满意服务、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兰山”牌太西无烟煤是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集团现有子、分公司20多家,已形成资产60亿元,拥有员工56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2009年,上缴国家各种税费3亿元。

目前,集团公司产品已经形成煤(化)、焦(化)、冶金三大行业近30个品种,包括无烟煤、超低灰精煤、增炭剂、碳素、活性炭、工业型煤,焦煤、焦炭、兰炭、长焰煤、多元合金等系列产品。远销德国、法国、美国、荷兰、英国、日本和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到“十二五”期末,煤炭产量将达到1200万吨/年,煤炭、煤化工、煤焦化、多元合金、建材等产品全面投放市场,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年,实现利税30亿元/年,解决2—3万多人就业。 二00七年大事记:

2007年08月,内蒙古太西煤集团兴泰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开工庆典仪式。

太西商城开工奠基仪式

2007年09月13日,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资本商机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合资意向书

2007年12月04日,内蒙古太西煤集团公司与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07年12月12日,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整顿关闭领导小组和内蒙古自治区煤矿瓦斯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研究阿拉善盟古拉本二道岭矿区上下层同时开采问题的会议纪要》(内煤整办字[2007]24号)精神,在盟煤矿整顿关闭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乙方有关资产有偿转让给甲方达成一致,内蒙古太西煤集团与阿拉善左旗德发通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和阿拉善盟永恒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公司投资(资产)权益转让协议书》。

2007年12月21日,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蒙古国GoBi煤矿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煤炭进出口、买卖意向书》。

二00八年大事记:

2008年05月26日,中国保利集团保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与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2008年06月02日,内蒙古自治区代主席巴特尔一行考察了内蒙古太西煤集团常山工业园区。

2008年06月05日,阿拉善盟中级法院院长张学忠到太西煤集团调研

2008年06月21日,武威市肖庆平市长一行考察太西煤集团。

2008年06月26日,盟委副盟长、盟政法委书记巴图朝鲁到太西煤集团调研

2008年07月01日,包钢总经理司永涛考察太西煤集团

2008年07月06日,深交所董事长到太西煤集团考察工作

2008年07月22日,太西煤集团举办“迎奥运、展风采、促和谐”

首届职工运动会

2008年7月26日,内蒙古太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举行首批进口原煤通

关剪裁仪式

2008年08月05日,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整顿关闭领导小组和内蒙古自治区煤矿瓦斯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研究阿拉善盟古拉本二道岭矿区上下层同时开采问题的会议纪要》(内煤整办字[2007]24号)精神,在盟煤矿整顿关闭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乙方有关资产有偿转让给乙方达成一致,内蒙古太西煤集团成功收购了阿拉善左旗宏魁实业八仙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并举行了签字仪式。

2007年08月13日,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整顿关闭领导小组和内蒙古自治区煤矿瓦斯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研究阿拉善盟古拉本二道岭矿区上下层同时开采问题的会议纪要》(内煤整办字[2007]24号)精神,在盟煤矿整顿关闭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乙方有关资产有偿转让给乙方达成一致,内蒙古太西煤集团与内蒙古晨宏力集团签订了《公司投资(资产)权益转让协议书》。

2008年08月13日,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山东新汶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08年08月22日,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蒙古国GoBi煤矿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合作建设蒙古国GoBi公司矿区至策克口岸铁路线的意向书》。

2008年08月25日,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朗庆田一行考察了太西煤集团。

2008年09月16日,中国保利集团保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于秋溟先生一行考察团考察了太西煤集团,并合作有关事宜进行了座谈。

2008年9月24日,山东新汶矿党委副书记一行考察太西煤集团

2008年10月7日,盟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谭景峰一行到太西煤集团调研

2008年11月26日,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圣合同志率团一行来我集团对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协调、沟通并进行情况交流。

2008年11月06日,内蒙古太西煤集团公司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代表大会

2008年12月09日,内蒙古太西煤集团公司200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代表大会。

2008年12月30日,在呼和浩特香格里拉大酒店一楼宴会厅隆重举行了内蒙古建行、华宸信托、建银国际、太西煤集团投资银行业务合作签约仪式(“建行财富三号”五期股权投资类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销售8.4亿元,完成了计划总额度9亿元的93%)。

出席领导:建总行投资银行部领导,华宸信托董事长、总裁,建银国际(天津)资本管理公司总裁、副总裁,太西煤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内蒙古建行领导等。

媒体宣传: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内蒙古电视台晚间新闻及新闻天天看。

二OO九年大事记:

2009年01月04日,关于内蒙古太西煤集团公司金(昌)阿(拉善右旗)专用铁道与国铁接轨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决定准予行政许可(铁许准字[2009]第006号)。

2009年02月22日,隆重召开了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届二次股东代表大会暨四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

慈祥的短靴
鳗鱼芹菜
2025-08-25 09:50:28

世界煤炭工业 世界近代煤炭工业是从 18 世纪 60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的,煤炭是欧美各国工业化的动力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煤产量达到高峰。1913年,英国产煤292Mt,为历史最高水平世界煤产量为1320Mt,占世界一次能源总产量的92.2%。从20年代开始,世界能源结构逐渐由煤炭转向石油和天然气,煤产量增长缓慢,1950年世界总产量为1820Mt。

1950~1973年,是石油的黄金时代,煤炭在世界能源系统中的地位迅速下降 ,1966 年被石油超过而退居第二位。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煤炭重新受到重视,生产和利用都有很大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迅速渗透到煤炭领域,使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发生巨大的变革,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煤炭工业的面貌,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安全状况大为改善,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开发将使煤炭成为干净、高效和廉价的能源。这在高技术领先的美国尤为突出。1990年主要产煤国家煤炭工业主要指标如上页表中所列。

中国煤炭工业 中国是世界最大产煤国。煤炭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1991年,煤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6%,全国70%的工业燃料和动力、80%的民用商品能源、60%的化工原料是由煤炭提供的。原煤产量达1087.4Mt,其中统配煤矿占44.2%,地方国营煤矿占18.7%,乡镇和个体煤矿占36.7%。年产10Mt以上的大型矿区有山西大同、西山、阳泉、晋城,河北开滦、峰峰 ,河南平顶山 、义马,黑龙江鹤岗、鸡西、双鸭山,安徽淮北,江苏徐州,辽宁阜新、铁法,山东兖州。全国原煤入洗比重18.1%。出口煤炭20Mt。

文艺的帆布鞋
陶醉的纸鹤
2025-08-25 09:50:28

1994年

亚美大陆煤层气有限公司的主要创始人在美国注册并创建了CBM能源集团,主要目标是在中国勘探和开发煤层气。

1994年

CBM能源集团在中国成立两个煤层气勘探和开发的合资企业,分别是山西河东煤层气能源有限公司和阜新中美煤层气能源有限公司。

1998年--1999年

亚美大陆煤层气有限公司的主要创始人创建了CBM煤炭开采集团,随后在1999年成立了亚美大陆煤炭有限公司并开始评估一些主要的煤炭开采项目,如大宁煤矿,寺河煤矿和屯留煤矿。

1999年

亚美大陆煤层气有限公司和其中方合作伙伴创建了山西亚美大宁能源有限公司。这是第一个由外方控股的中外煤炭合资企业。

2003年--2004年

亚美大陆煤炭有限公司煤层气团队(随后成立了亚美大陆煤层气有限公司)成功组织实施了井下定向深孔抽放技术,这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首次成功实施该技术。该技术为在2004年成功实验第一口多分支水平井打下了基础。多分支水平井是由亚美大陆煤炭有限公司煤层气团队设计并实施钻井的。

2004年

在经过了两年对煤层气初步的研究后,亚美大陆煤炭有限公司和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就马必区块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签署了产品分成合同。马必位于沁水盆地南部,被认为是中国最有前景的煤层气区块。

2006年

亚美大陆煤层气从煤炭分离,收购了美中能源。美中能源是一家在潘庄煤层气产品分成合同中拥有50%权益的外国生产商。潘庄区块是中国最好的煤层气区块。

2006年--2007年

亚美大陆煤层气和美中能源潘庄区块内成功实施了6口多分支水平井,取得单口井日产煤层气10万立方米,六口井平均每口井日产量达5万立方米,创造了中国煤层气产量最高记录。

2007年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为潘庄中外合作煤层气项目签发了中国第一个煤层气商业开发进入前期工作的批准文件。

2008年

亚美大陆煤层气率先实现了煤层气销售,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煤层气下游实现销售的公司;同时,还通过NASI公司取得了煤层气储量认证;以及为了最终获得ODP,探矿权和环境评估批准的30多个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复许可。

凶狠的大树
冷傲的仙人掌
2025-08-25 09:50:28
旧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缓慢,到1949年,煤炭的产量仅3000多万吨。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3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前的1952年,煤炭年产量达到6600万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1957年,产煤 1.31亿吨,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的1962年,全国产煤2.2亿吨。经3年国民经济调整巩固,至1965年,全国煤产量为2.32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