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315特别节目: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该怎么走

忐忑的宝贝
伶俐的时光
2023-01-31 01:09:03

315特别节目: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该怎么走?

最佳答案
会撒娇的鸵鸟
强健的夕阳
2025-08-25 13:27:43

电动 汽车 装不了充电桩,

小区物业竟成“拦路虎”?

智能召唤后发生事故谁来担责?

电池里程打折,

动力电池如何破解技术困局?

315消费者权益日,

江苏新闻广播特别节目邀请 汽车 专家、知名律师,

和您共同聚焦新能源,畅想新出行。

嘉宾:北京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赛

案例1

知名新能源 汽车 停产 数百员工被欠工资

拜腾是一家知名新能源 汽车 品牌,去年,不少拜腾 汽车 总部的员工向我们反映,称公司遇到困难,中国区已经停工停产,所有员工待岗,他们都被拖欠了好几个月的工资,一直在和公司管理层协商解决方案。

拜腾公司

前面的事情了解一下~

知名新能源 汽车 停产 数百员工被欠工资

2020年以来,拜腾 汽车 曾多次传出降薪裁员、工厂欠费停水断电、拖欠供应商贷款等消息,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国内好多车企的发展节奏,而对于诸如拜腾 汽车 此类资金链本就紧张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如今的拜腾 汽车 现状如何呢?

3月10号,拜腾员工李先生称在拜腾 汽车 首次宣布停工停产之后,2020年9月9号,南京盛腾 汽车 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自己和不少员工都继续加入新公司工作,目前工资都正常发放,拖欠工资也已补发。

李先生说,作为公司员工,他了解到新成立的盛腾与拜腾有所区别,一家主攻车辆及电动平台的研发,另一家则聚焦车辆生产、市场销售。

拜腾概念车

中国 汽车 工程学会会员、安图生 汽车 科技 公司创始人戴钢说,发展新能源车全球大势所趋,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车的应用。 中国经历了二十年的燃油 汽车 高速发展,需要在 汽车 产业中寻找新的突破点,所以众多车企和新兴互联网公司纷纷投资新能源车,国家要制定新能源车发展政策,引导其向更多、更好、更快方向发展。

案例2

新能源车发展“拦路虎”如何解决

新能源 汽车 绿色环保,又有国家补贴,是不少市民买车的首选。可现实中, 充电桩也会成为市民购买新能源 汽车 的“拦路虎”。尤其是充电桩难进小区,一直困扰着部分新能源 汽车 车主。

先来看一个成功案例

今年3月初,家住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城开汤山公馆的王先生成为全国首批享受新能源 汽车 “买车-装桩-接电”一网通办的用户。

市民只要在“网上国网”客户端上传车位产权或租赁证明、购车证明、物业同意书等材料,就能一站式享受装桩、接电服务,非常方便快捷。

再来看一个“拦路虎”案例

相较于王先生安装充电桩的方便快捷,家住淮安市淮安区锦和名苑小区的朱先生的遭遇就坎坷了许多。

去年10月,朱先生向江苏新闻广播《政风热线》反映说,自己购买了一辆比亚迪电动 汽车 后,本想在租用的车位旁安装充电桩,却 遭到了小区物业的反对,理由是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类似这样的投诉屡见不鲜,充电桩进小区存在更多的难点,安装场地的选择、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如何处理?

北京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张赛律师分析,国家对新能源 汽车 及充电桩安装持鼓励态度, 物业公司不能简单以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拒绝安装充电桩,否则是对业主权益的侵害。 至于租赁车位能否安装充电桩,他认为这要征得车位产权人的同意。

对南京新能源车一站式享受装桩、接电服务,戴钢大加赞许。他说,把供电公司技术强项和电动车需求有机结合,解决了车主和物业公司的协调问题,应该是今后推广充电桩的大势所趋。

戴钢表示,当下充电桩数量少,地点偏僻,便利性不够,需要多布置一些充电桩。他分析, 可以采取 社会 化运营、专业性公司统一管理模式,降低使用风险。

最重要的是, 电动 汽车 应该进一步改进电池技术,加大电池容量,减少充电时间,尽可能统一充电接口。此外还可以引入保险业参与,提供充电桩的保险,降低进小区的难度。

案例3

目前智能驾驶 汽车 发展还存在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和技术标准法规急需完善等问题。

近日,南京市民岳先生在使用特斯拉的“智能召唤”功能取车时,特斯拉与相邻车辆发生碰擦,损失约2万元。

前面的新闻了解一下~

特斯拉“智能召唤”后发生碰擦!无人驾驶状态下发生事故谁来担责?

经过检测,该车辆智能召唤功能并无相关故障,并且该功能使用时有对应的使用警告。

即驾驶员在启用该功能前,车辆中控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驾驶员必须要阅读并点击“是”,才可使用该功能。

当事人岳先生认为,特斯拉在宣传上给消费者做出了示范,还试图通过格式条款免责,这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就认为: 当务之急是要从源头上保障无人驾驶 汽车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有行业标准规范、产品许可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其次,要明确无人驾驶的定义。 目前的无人驾驶,本质上还是辅助驾驶员驾驶的一种手段,最终的责任人应是驾驶员,驾驶员要做好及时介入或终止的准备。

所以, 汽车 生产企业在宣传上,要禁止夸大宣传无人驾驶,其次,在告知书上对一些重要内容要尽可能多的对车主起到告知的义务。而车主在使用“智能召唤”、“无人驾驶”功能前,务必要仔细阅读使用须知,保留相关证据,必要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4

新能源 汽车 电池安全如何保障?

今年1月,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发布数据,在 汽车 电动化趋势之下,动力电池市场也出现井喷式增长,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电池装机量达到了63.3GWh(亿瓦时),同比累计上升2.3%。

在新能源 汽车 的迅速发展下,还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电池自燃。

去年8月20号,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火车站门口停车场,一辆北汽牌新能源 汽车 在充电时,车辆突然起火,整个车辆受损严重。

今年1月15号,河南舞钢市的柴先生在驾驶一辆跃迪牌新能源 汽车 时突发自燃,车子最终被烧得只剩下了空壳。当地消防部门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显示:起火原因是车辆电路系统故障而引发的。

此外,还有蔚来牌型号为ES8的新能源 汽车 ,在2019年4月、5月、6月,分别在西安、上海、武汉发生三起自燃事件。

问题二:电动 汽车 冬季续航缩短的问题。

中国 汽车 工程学会会员、安图生 汽车 科技 公司创始人戴钢分析, 未来新能源车主推的应该是换电模式,降低了车主的使用成本,也减少了充电桩附近带来事故的额外损失。

但是他表示, 要严格制定电池统一使用和后期回收的标准,电池生产厂商按照统一标准生产设计电池 ,才能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如果您觉得本期内容还不错,

人人参与监督

共推优良政风

热线:025-84658888

节目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9点—10点)

江苏新闻广播(南京FM93.7 苏南FM95.3)

江苏新闻综合广播(AM702)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最新回答
苹果大地
畅快的星月
2025-08-25 13:27:43

315晚会只是作为消费者维护权益的一个集中展现,并不是说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就集中在被点名的领域,同样没有被点名的并不是不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315晚会的宗旨旨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对于新能源汽车未被点名应理性看待。此外,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处在成长阶段,需要树立消费者的信心。而新能源汽车出现的一些问题,不一定非得积攒到315晚会上集中展现,解决消费者关切的问题其实有很多种渠道。

柔弱的时光
有魅力的摩托
2025-08-25 13:27:43

一直以来特斯拉都备受大家的争议,因为的确,它的质量问题一直就没有间断过,自燃、刹车失灵等各种故障,带来了很多意外事故,然则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只对长安福特和沃尔沃进行曝光,并没有特斯拉的身影,真的是最大的漏网之鱼。如果官方还不重视质量问题,相信上315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那么为什么,特斯拉总是质量问题不断的。个人觉得,这与它的发展有关,这些年来,特斯拉的发展非常迅速,所以他重心在产量上,而忽略了其中的质量管控,所以才导致他质量问题不断。当然,对于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特斯拉,还有很多品牌,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我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呢,下面大家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首先是电池的问题,大家知道,新能源电动汽车,他是需要依靠电池进行动力供应的,如果电池出现故障,那么自然将会影响他的正常动力,同样,因为他需要经常在路上行驶,对于电池本身就有一定的损坏,所以如果质量不关,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大部分电池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导致大家在使用过程中,体验非常差。

其次是服务技术问题,电动新能源汽车,它的续航里程数有限,所以他需要持续的,频繁的进行充电,然而这对于用户来说,也是最头疼的问题,先是设备不全,再是充电时间长,真的非常烦恼。

虽然说,作为一个新型的产业,他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绝不是说,用用户来进行发现问题,这样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希望相关部门能引起高度重视,并真正解决用户需求。

粗犷的高跟鞋
负责的茉莉
2025-08-25 13:27:43

新能源车私自“锁电”纠纷投诉众多

新能源车私自“锁电”纠纷投诉众多,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技术的出现,车主在消费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均将面临很大难度。新能源车私自“锁电”纠纷投诉众多。

新能源车私自“锁电”纠纷投诉众多1

“本来就有里程焦虑,现在还充不满电,搞得人更焦虑了!”面对记者,威马车主谢先生忍不住吐槽,而让他闹心的正是厂家推出的一种叫作“锁电”的操作。

据业内人士解释:“锁电”顾名思义就是锁电池的电源,即通过升级改写BMS(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来锁定电池电源SOC(系统级芯片)窗口,重新定义电池的电压范围,以限制电池的充电上限和用电量,比如以前能达到100%的功率输出,现在只能达到60%。电池容量降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充电速度变慢,且续航里程缩水,从而成为消费者的用车痛点。

谢先生就透露,他的车辆标定满电续航是400公里,但在回店经过系统升级后,现在只能充约90%的电,续航也掉到了 300多公里。今年1月,全国173名威马车主就联名向厂家发出了律师函,其中提到在参加了去年底厂家开展的“迎新年用户特优”的免费检查活动后,车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续航缩水,最多的直接打了个对折,因此怀疑车辆被进行了“锁电”操作。

除了威马,记者在相关汽车投诉网站上看到,小鹏、广丰等也有类似投诉出现,看来不只是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的电动车型同样也陷入了“锁电”风波。“锁电”造成充电变慢、续航缩水,导致用车体验不佳,成为最大的“槽点”;而厂家未提前告知用户就执行这一操作,也让车主们颇为不满。

既然这种操作不被消费者认可,甚至闹到了要对簿公堂,那厂家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对此,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的相关专家指出:“锁电”只是坊间通俗的说法,从专业技术角度来讲,它是厂家对动力电池的电压、充放速度等进行了限制,而限制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电池的安全冗余容量,特别是降低热失控概率,防止发生车辆自燃。这一推测并非空穴来风,有公开报道显示,卷入“锁电”风波的新能源车型,要么曾发生过自燃事故,要么被曝存在着自燃风险。

“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是厂家的应尽之责,而不该以牺牲用户利益为代价。”谢先生的这番话,代表了广大车主的态度。他们认为,既然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厂家正确的做法要么是免费更换符合安全要求的新电池,要么是按照汽车“新三包”的要求,提供车辆退换服务,而不该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简单地通过“锁电”来规避风险。

即便是消费者认可这一操作,对于由此带来的用车体验下降,厂家也应该给予相应补偿。

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尚未有厂家对消费者的上述诉求予以正面回应。

新能源车私自“锁电”纠纷投诉众多2

又是一年3.15,与人们出行生活息息相关的汽车业,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点领域。随着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汽车业的投诉焦点也呈现出了新的形态。

一个典型的变化是,在供应链持续紧张的背景下,“提不到车”成为2021年以来汽车投诉的新增长点。据全国汽车产品缺陷线索监测协作网成员车质网数据显示,“提不到车”首次出现在2021年服务问题TOP20榜单中的第二位,投诉量同比上涨近30倍,投诉多集中在部分新能源车型中。

在去年的热点投诉中,包括了被消费者大范围投诉的小鹏汽车。小鹏P5是小鹏旗下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但由于雷达芯片严重缺货、电池供应紧张,工厂升级改造等因素,新车交付遇到阻力。原本承诺2021年10月底开始按合同顺序开始交付小鹏P5,最后延迟到2022年春节后交付,直到2月,仍有部分去年10月订车的消费者尚未交车。

事实上,比亚迪、零跑、长城等在内的众多新能源车均出现过类似情况。不久前,长城汽车(601633)欧拉黑白猫因为“缺芯少电”宣布停止接单,不少去年10月的预订用户苦等四个月仍未提车。

“退订事宜可以与店面进行沟通。”欧拉客服表示。不过,亦有用户担心,在新能源市场普遍涨价的情况下,现在退订再去购买其他车型,恐怕要花费更多。

在上述榜单中, “与宣传不符”仍高居第一位。同样由于供应链短缺问题,车企不兑现承诺、产品存在虚假宣传,也成为了去年行业“热搜”。自2021年11月开始,欧拉好猫车主发现所买车辆芯片不是官方宣称的高通八核芯片,而致“换芯门”事件沸沸扬扬,长城汽车为此补偿方案产生了4亿-5亿元的计提。

“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技术的出现,车主在消费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郝庆丰表示,“以‘提车难’为例,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车企为了抢占新能源市场,暗示消费者能够尽快提到车,这就存在过度宣传的问题。车企承诺不兑现,而消费者缺少知情权。”

“与宣传不符”的,还有电动车型续航缩水这一“老问题”。从去年开始,有威马车主受邀回厂免费保养后,发现车辆续航里程“缩水”,与购车时宣传的续航有较大差距。车主怀疑厂家对车辆进行了“锁电”操作,同时动力电池存在质量问题。

“锁电”是将动力电池内的部分电量,通过在线OTA或其他方式锁定,改变电池实际的充电量和用电量,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对容量上限和下限做出控制,保证电池既不能充满也不能放空。而威马的车主认为,威马这种借保养升级之名“锁电”的做法,无疑是“欺瞒”行为,损害了用户的知情权和物权。

在郝庆丰看来,面对“提车难”抑或是“与宣传不符”,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均将面临很大难度。“芯片‘货不对板’的问题,是消费者维权的一个难点。据了解,已经有消费者提起诉讼,但最终是以‘消费欺诈’,还是以‘过度宣传’来认定,尚需要法院的裁决。”郝庆丰认为,新问题出现以后,需要有相应的法规来继续规范。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披露,2021年,新能源汽车投诉问题主要有八类,除了安全问题、电池质量、冬季续航缩水、维修服务差等常见问题,还包括了不兑现承诺,比如宣传使用高性能芯片,实际情况却非如此;价格变动过快;随意修改网上宣传资料和说明;拒绝汽车数据存储、提供等问题。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投诉量大幅提升,与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推广和保有量持续增加存在关系。”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涉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投诉涨幅明显,并呈现举证难,维权难的特点。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4861件,其中,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投诉量41624件,占比3.98%。

新能源车私自“锁电”纠纷投诉众多3

一年一度的315打假如期而至,抱着忐忑而又敬畏的态度锁定了晚上8:20的晚会,总结来看,人们尤为关注的.是老坛酸菜变“土坑酸菜”,互联网直播虚假销售、网络陷阱以及医美行业等等,意料之外,没有提及汽车行业,严格来讲,最多就是电动自行车的违规提速。

看之前猜测大概率会有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问题,但是播出之后,基本上所涉及到的更多是民生和安全问题,但说又说回来了,315没有报道并不代表新能源汽车行业没有问题。

近日,根据广东315的最新报道,威马汽车疑似“锁电”,包括且不限于威马EX5(参数丨图片)和威马EX6 PLUS,根据车主的真实反映,以官方续航400km的EX5为例,车辆送去保养之后,续航里程缩至180km,而且全国有不少车主有类似的情况。

经过第三方机构检测,续航里程大打折扣、充电信息不匹配,车辆应该是被认为调低了电池容量,但是对此,威马厂商包括4S店均不承认这一情况。

不仅仅是威马,还有小鹏汽车,主要是小鹏P7,车俩配备的80.3kWh的电池组只能充到70kWh的电量,当然,与此对应的车辆续航也大打折扣,车主们纷纷投诉,怀疑是小鹏汽车厂家通过OTA的方式对车辆进行了“锁电”。

就目前来看,小鹏P7是小鹏汽车的主销车型,出现这样的问题属实不应该,此外,小鹏P5 460车型延迟交付,遭到了准车主投诉,这些都是放在小鹏汽车面前的“大雷”。

坦白来讲,其实“锁电”只是车主们的通俗叫法,从专业角度来讲,是厂商对车辆做了一些限制,目的其一,是为了防止自燃,其二就是控制放电量不低于20%,这样就可以降低电池的赔付。

还是那句话,车企锁电,是否是人为,事实是车主们的权益已经受到损害,车企的做法可以理解但并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