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煤中灰份、挥发、固定碳的计算公式
灰分Aad=m1/ m×100
挥发分 Vad=m1/ m×100-Mad
固定碳Fcad=100 - Mad - Vad -Aad
1、衡量煤中的灰分一般用到:原煤灰分和浮煤灰分两个概念。原煤、浮煤灰分用Ad%符号表示。我国煤中的灰分普遍较高,且变化也很大。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全国仅约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
2、煤挥发分,以符号Vdaf(过去用Vr)表示。煤中有机质的可挥发的热分解产物。其中除含有氮、氢、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外,还有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3、煤的固定碳与挥发分一样,也是表征煤的变质程度的一个指标,随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增高。所以一些国家以固定碳作为煤分类的一个指标。固定碳是煤的发热量的重要来源,所以有的国家以固定碳作为煤发热量计算的主要参数。固定碳也是合成氨用煤的一个重要指标。
扩展资料:
固定碳的计算意义
(1)表征煤的煤化度。因Vdaf能反映煤的煤化度,故美国的煤分类中用FCdaf作为分类指标之一;
(2)氮肥厂用来选择无烟煤原料,无烟煤的FCdaf越髙,其造气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氧气越多,且煤的发热量高,生产合成氨时的煤耗低;
(3)计算煤的发热量。M.Goutal提出用固定碳计算媒发热量的经验公式。可近似计算各种煤发热量,非常简便;
(4)计算燃料比。固定碳与挥发分之比称为燃料比,用来表征高变质阶段的无烟煤非常灵敏。美国、曰本等用作无烟煤小类指标的划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灰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煤挥发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固定碳
煤的灰分和挥发分的计算公式是灰分Aad=m1/m×100,挥发分Vad=m1/m×100-Mad,煤在称为灰分,灰分分,灰分可以通过洗煤使煤炭灰分去除,提高燃烧效率。
食品中的灰分是指食品经高温灼烧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灰分指标可以评定食品是否污染,判断食品是否掺假。
Q=82FC+aV即V=(Q-82FC)/a
式中:Q—发热量(J/g);V—挥发份(%,分析基);FC—固定碳(%,分析基),a—系数,随煤的V不同而变动(在55到150之间),可查表。
不过,这仅仅是个经验公式,不太准确,特别是对某些特殊煤种,计算值与实际测定值差别很大。所以,还是以实际测定为准。
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称为挥发份产率或简称为挥发份。它与发热量之间的关系是挥发份越高发热量越低。
样品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称为挥发份产率或简称为挥发份。
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挥发分大于6.5%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2500kJ/kg,挥发份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
扩展资料:
将煤样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高温加热,从煤中有机质分解出来的液体和气体的总量中减去水分,就得出挥发分。
其残留物的粘结、结焦性状称为焦渣特征。由于煤中矿物质会影响挥发分的数值,因此一般用精煤测定挥发分,并以可燃物(干燥无灰基)为基准,计算出挥发分产率。
挥发分产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煤的变质程度;变质程度愈高,煤的挥发分产率愈低。挥发分产率是确定煤的类别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确定煤层氧化带的一个参数。另外,根据挥发分产率和焦渣形状能初步判断煤的加工技术特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挥发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挥发分
含义解释如下:全水分:100克煤,去了水(烘干)后只有85克了,说明含水15%。水分高于10%煤太湿炉中不易燃烧。挥发物:可燃烧挥发的物质成分;去了水再去了挥发物剩余的就是灰分。100克煤,烧剩下的灰有50克,就称灰分50%。煤炭选矿时混入的煤矸石多,灰分含量自然就会不正常地多。灰分低,煤质好。大卡,又称千卡,是热量的单位,衡量单位重量煤能提供多少热量。当然数据大的为好。硫,燃烧后转化成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排放气体。可通过化学检测得到数据,希望越低越好。
挥发分,即焦炭在一定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逸出物质(气体或液体)中减掉水分后的含量。剩下的残渣叫做焦渣。因为挥发分不是煤中固有的,而是在特定温度下热解的产物,所以确切的说应称为挥发分产率。挥发分是煤或焦炭分类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