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来农村60元1斤收购香椿树皮,他们收去做什么?
香椿芽你肯定吃过吧,比较常见,超市里面卖的价格贵,是一种很好的蔬菜美食。但你能想到,香椿树皮也可以卖钱的。
这些人来我村子收购,给出的价格是60元一斤,价格还是可以的,不过树皮也轻,香椿芽树龄3到7年的,尽量不要破坏皮,影响香椿芽的产量和质量。不知道你那里的香椿树皮,收购过吗?
香椿树有野生的,叶子有臭味,也有村民家里种植的,俗称正宗的香椿芽树。这些人收购树皮后,去做什么呢?实际上香椿树皮的用途很广泛,市场价值也高,从农村回收后转卖给有需求的人,差价的利润也很可观。
中药里面有椿白皮这个类目,指的就是香椿树皮,你去中药店问的话,会告诉你有止血,除燥祛湿的作用。而且不仅仅是香椿树上的皮,树根的皮也同样有用。由于香椿树皮含有两层,也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如果你在山上被蚊虫叮咬,或者手破出血了,擦一点椿树皮,同样有效果。
椿树皮表面看着很粗糙,质地摸起来也比较硬,但是放在阴凉的地方,不久就会变得软了。因此,一些饲料加工厂,会利用这种变化,经过科学的手段,经过磨碎,除菌高温,深加工等工序后,制作成饲料,市场效益也会更高了。
记得小时候,每年春天,吃完第一茬的香椿芽后,我奶奶会经常取一点新鲜的树皮,清炒晒干后和花椒八角放在一起,炖肉的时候会放一点,味道确实不错。但由于香椿树皮性寒,后来就很少食用,特别是老人岁数大了,或者家里面有孕妇,不要用树皮这种香料。
经过专业人员加工后,一般用作工业香料。此外,一些新能源企业,或者是化妆品生产企业,也会将树皮加工后,提炼精油,制作一些产品出来,可见香椿树皮的用途非常广!
最后我提醒大家,如果有人去村里收购香椿树皮,不要盲目跟风,你也不能光看到眼前利益,根据自己家椿树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才好。你说是吧?
属于。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再生资源回收以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成为全球潮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得到大家一致同意。可持续发展就是,既符合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是我们在注意经济增长的数量,同时要注意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主要的标志是资源能够永远利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多年来累计建设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项目400余处,连续6年来行业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为全国80万用户提供生物质能源化利用解决方案
客户及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四大地区13个省市
三大军区13个师旅级单位生物质燃气装备指定供应商
1)气化集中供气供热
2)兆瓦级气化发电
3)工业废弃物燃气化利用
4)大中型沼气工程
应用范围:
(1)利用农业废弃物为城镇居民提供炊事燃气及冬季供暖 (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壳、棉柴、花生壳、树枝、树皮、锯末、稻草等)
(2)利用养殖业的畜禽粪便,通过厌氧发酵技术制备沼气 (各种畜禽粪便)
(3)工业废弃物的燃气化利用 (药渣、木薯渣、酒糟、醋糟、糖渣、烟梗、稻壳,食品厂的废弃物等等)
软木,俗称栓皮,一般指壳斗科栎木属落叶乔木的橡树皮。绝大多数木本植物靠树皮中的导管输送营养及水分,树皮剥掉后树木无法成活。而软木栎树皮的木栓细胞特别发达,采剥后能迅速分生出木栓层而保证树木营养物质及水分的输送。栓皮栎生长至20-25年后树皮可进行第一次采剥,以后每隔9-10年左右采剥一次,一棵树大约可采剥10-15次,采剥栓皮300-500公斤。
软木材料之所以稀有,是因为只有当栓皮栎长到"25岁"的时候才可以采剥,此后每10年左右采剥一次,如果养护得好,一棵树可采剥10余次。这种软木实际上是成千上万个死细胞组成的蜂窝状结构,细胞里充满空气,形成一个个密闭的气囊,在受到外来压力时,细胞会收缩变小,细胞内空气压力升高。等外来压力消失时,细胞又恢复原状。正因为软木的物理特性,使得其成为非常珍贵的装饰材料。
建筑作为人工环境,是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类对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以及不加节制的开发与建设,使现代建筑不仅疏离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和交流,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左右;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则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在发展中国家,剧增的建筑量还造成侵占土地、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日益严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在未来15年保持GDP年均增长7%以上,将面临巨大的资源约束瓶颈和环境恶化压力。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胡 *** 同志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材、节水标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和 *** 同志也多次指出,建筑节能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战略问题。
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是建设领域贯彻“ *** ”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房地产业结构和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是节约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环节;是探索解决建设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建筑业、建材业,实现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
问题二:绿色建筑有哪些要素?建造特点?全球绿色建筑发展史 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六点:
节地与室外环境
光与光能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
室内环境质量
运营管理
绿色建筑的特点:
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
1969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得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同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德、英、法、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在英国发布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
1993年美国创建绿色建筑协会;
1996年香港地区推出自己的标准;
1999年台湾地区推出自己的标准;
2000年加拿大推出绿色建筑标准。
问题三: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有何趋势 中国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一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全国扩散。
目前国内所有的绿色建筑项目中,有超过80%位于GDP排名前十的省份和京沪津渝这四个直辖市中。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心逐步由沿海发达省市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绿色建筑的扩散趋势也将大体同步。
二是从新建建筑启动,逐步覆盖既有建筑。
目前在我国400亿平方米的存量建筑中,99%并未拥有绿色建筑认证,且这一规模还在以每年10亿平方米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未来《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的获批,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也将逐步被纳入 *** 的视野中来。
三是从“绿色营销”走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
之前企业在参与绿色建筑投资时更多地出于 *** 推力和项目营销的考虑,而非由真正的绿色环保理念所驱动。随着国内绿色建筑理念和认知的进一步成熟,有形无实的“绿色营销”有望逐渐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开发和运营转变。
四是政策和标准进一步演进。
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 *** 的保驾护航,决策者应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将之转化为符合国情的措施。另外,《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等细分标准已经开始编纂预示着绿色建筑的标准正进一步细化落地。
五是从住宅向商业地产扩散。
2011年以来,商业类(包括写字楼、商铺)绿色建筑面积的增速高于住宅,其占比从2011年的20%提升到目前的近30%,存量更是增长近4倍。这显然与近年来国内商业地产的开发热潮和 *** 的绿色建筑政策力度提升有关,同时亦在一定层面反映出在商业地产项目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局面下,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众多发展商提升项目品质和形象的必要的差异化手段之一。
问题四:目前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处于什么阶段了? 可以这样来形容
2004-2008年,绿色建筑处于浅绿阶段。
主要特点:试点为主
2008年-2012年 深绿阶段
主要特点:绿色理念深入设计过程;因地制宜原则广泛运用;开始注意运行时效
2012年开始 泛绿阶段
主要特点:绿色从建筑向城市发展;以全寿命周期评价绿色;社会普遍接受绿色理念
问题五:请问绿色建筑大概是何时发展起来的?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史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 *** 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004年9月建设部 “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每年一次),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
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2008年3月,成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外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开展工作。
2009年8月27日,我国 *** 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2009年11月底,在积极迎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我国 *** 做出决定,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
2009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成立,协助地方 *** 和业主方申请绿色建筑标识
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
问题六:请简单谈一下你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并指出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现在绿色建筑是大的趋势,在国外绿色建筑已经普遍了,你可以去考LEED证书,国际认可的,含金量高,如果你是从事建筑设计这个职位的话考这个是再好不过了
问题七:什么是绿色建筑?如何理解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注重住户需求,着重大中型小区的集体规划,绿化,公建。。。对于单体建筑。。绿色建筑首选,,内部空间简单明确实用,,外部注重立面表现。。。其实绿色建筑就是节能建筑
问题八:英国绿色建筑发展情况如何?有什么代表建筑 英国的绿色建筑是为了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建筑业对于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而绿色建筑是以推广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和健康为特征,是治理当前环境危机的关键。
当下,绿色建筑的理念是为了解决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的对立而提出的。关于这个理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脉络。
一,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代表的自然主义运动,强调师法乡村,回归自然。
二,以勒.柯布西耶提出的“光辉城市”为代表的理性功能主义流派,强调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新材料新技术来解决城市问题。
前者以自然设计,被动设计为基础,引发生态建筑,风土建筑,地域主义的理论的热潮。如今成为环境设计的主流。
后者以主动设计,混合设计为基础,推动了高科技建筑,智能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为绿色设计和环保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空间。
英国绿色建筑最典型的应该是英国伦敦的生态社区BedZED
生态社区,也被称为绿色社区或可持续社区,强调人群聚落(“社”)和自然环境(“区”)的生态关系整合,是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生态社区的建设必需发挥规划设计者、房地产开发商、 *** 部门、社区居民、物业管理部门(社区居委会)等各利益相关主体的作用。
英国伦敦拜德(Bed)零耗能小区
该小区位于英国伦敦西南的萨顿市,由Peabody Trust公司承建。[1]小区包括82套联体式住宅和250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工作室、办公室、健康中心、幼托、咖啡厅等)。
该小区曾获得2000年英国皇家建筑协会”可持续建设最佳范例“
奖,并被英国皇家建筑协会选择作为2000年伦敦”可居的城市
“展览中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问题九: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 所谓“郸色建筑”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 *** 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