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煤炭和煤矿的区别
煤炭和煤矿有什么区别?简单比喻就是牛奶和奶牛的区别。
煤炭是一种矿产资源,主要作用是用来燃烧提供热能。煤矿就是开采煤炭的地方。
煤炭公司就是主要是做和煤炭相关生意的公司。煤炭公司不一定就拥有煤矿。
煤矿公司开采、生产、销售煤炭的公司。搞懂牛奶和奶牛的区别这也就明白了。
煤是指从地上或地下采掘出的毛煤经筛选加工去掉矸石、黄铁矿等后的煤。
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洗选、未经加工的毛煤也叫煤。
包括天然焦及劣质煤,不包括低热值煤等。
按其炭化程度可划分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
而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
一、概念不同
1、煤矿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
2、煤炭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二、组成不同
1、煤炭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2、煤矿
煤矿的组成元素有碳、氢、氧、氮、硫和磷等。
三、主要用途不同
1、煤炭
根据国家科委推荐的《中国煤炭分类方案》,我国煤炭分为十大类,一般将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结、不粘结、长焰煤等统称为烟煤;贫煤称为半无烟煤;挥发分大于40%的称为褐煤。
无烟煤可用于制造煤气或直接用作燃料,烟煤用于炼焦、配煤、动力锅炉和气化工业;褐煤一般用于气化、液化工业、动力锅炉等。
2、煤矿
煤炭仍是重要的能源,因为其经济的价格和丰富的储藏量,特别是用于发电。煤炭在中国是最重要的能源,2005年中国约有80%的能源来自于燃煤。2007年中国首度成为了煤炭进口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
2、按经济类型分,分为国有重点、地方国有和乡镇煤矿;
3、按瓦斯等级分,分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矿井。
煤矿简介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
煤矿abcd四类矿井的划分标准具体介绍如下:
根据矿井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中、小三类。
1、大型矿井:120、150、180、240、300、400、500及500万吨以上矿井。300万吨及其以上矿井又称为特大型矿井。
2、中型矿井:生产能力45、60、90万吨/年。
4、小型矿井:生产能力9、15、21、30万吨/年。
相关信息介绍:
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
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煤矿类型
露天开采
露天开采
当煤层接近地表时,使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较为经济。煤层上方的土称为表土。在尚未开发的表土带中埋设炸药,接着使用挖泥机、挖土机、卡车等设备移除表土。
这些表土则被填入之前已开采的矿坑中。表土移除后,煤层将会暴露出来;这时将煤块钻碎或炸碎,使用卡车将煤炭运往选煤厂做进一步处理。
露天开采的方式可比地下开采的方式获得较大比率的煤矿,因为较多的矿区被利用。露天开采煤矿可以覆盖数平方公里的面积。世界约40%的煤矿生产使用露天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
大部分煤层均远离地表,因此无法使用露天开采的方式。地下开采占世界煤矿生产的60%。在矿坑,通常适用房柱法在煤层中推进,梁柱用来支持矿坑。共有四种主要的地下开采法:
长壁开采–长约300米以上的采掘面。一台精密的采煤机在煤层巷道中左右移动。松动的煤炭掉入刮板输送机中,并移出工作面。
连续开采–利用一台有碳化钨钻头的机器从煤层中刮下煤炭。在“房柱法"系统中操作–在一系列约10米的房间区域中工作。
爆破开采–传统的开采方式。使用炸药打碎煤层,将煤块收集放在矿车或运输带中。
短壁开采–使用连续开采的机器。类似长壁开采有着可移动的坑顶支撑。
以上参考来源:百度百科-煤矿类型
昌乐县境内的煤矿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朱刘煤矿的石炭-二叠纪煤系和五图煤矿的古近纪煤系。
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的整体特征为海陆交互相煤系,中奥陶世之后,华北地区地壳整体抬升,由海相转为陆相,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形成剥蚀面,历经1.5亿a,缺失了O3、S、D、C1地层。一直到中石炭世,华北地区地壳又整体下降,由陆相又转为海相,于是在剥蚀面上重新接受了石炭纪—二叠纪沉积,形成了石炭—二叠纪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上石炭统本溪组、太原组为海陆交互相,主要沉积的是砂岩、泥岩、煤层、灰岩等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为陆相,主要沉积的是砂岩、泥岩、煤层等。
昌乐五图古近纪煤系沉积于燕山运动晚期形成的断陷盆地,由于盆缘断裂的活化与盆地长期同沉降作用,盆地的沉降期漫长而不均,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盆地间歇性快速沉降阶段,当时气候较干燥,沉积了杂色砂砾岩、砾岩夹杂色黏土岩及角砾岩等粗碎屑岩系。第二阶段为盆地缓慢持续沉降阶段,当时气候温热湿润,在沼泽区域由于有大量针叶植物和阔叶植物生长,为煤层聚积提供了条件。在湖泊区域则因有浮游生物等大量生物繁殖,生成了富含油的油页岩层。湖泊水位长期阶段性的升降,造成湖泊—沼泽环境长期持续演替,其结果导致沉积了巨厚的含褐煤及油页岩交互的含煤地层。不过在含煤地层沉积过程中,曾有一段时间气候突变炎热干燥,在五图煤田沉积了厚层杂色砂砾岩夹紫红色泥岩等。此后,气候重新转为温热湿润,又继续了煤系的沉积。上述“氧化层”成为含煤地层的分界标志,将煤系分为上下两部分。在“氧化层”以下,五图煤田煤系厚度大,成煤环境有利在“氧化层”以上,五图煤田当时成煤环境较差,仅沉积了多层簿煤和含油泥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