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可以做成汽油,柴油吗
可以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废弃塑料→净塑料(溶化脱渣)→热解→提馏→分馏→冷凝→精馏→冷凝→汽油→柴油
裂解炉温度到70摄氏度开始出油,到100摄氏度汽油出完;再加热到150摄氏度出柴油到200摄氏度。
油转化率达到50-85%的话,1吨塑料能生产出300公斤汽油、500公斤柴油、150公斤天然气(作为燃料在炉中烧掉或回收)
【卖废品就上废品之家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废塑料经过人工筛检分类后,还要经过破碎,造粒,改性等流程,变成各种透明不透明塑料颗粒,再按照品相进行分类,最后成为可以再次利用的再生料。
(1) 熔融再生
熔融再生是将废旧塑料重新加热塑化而加以利用的方法。从废旧塑料的来源分,此法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由树脂厂,加工厂的边角料回收的清洁废塑料的回收二是经过使用后混杂在一起的各种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前者称单纯再生,可制得性能较好的塑料制品后者称复合再生,一般只能制备性能要求相对较差的塑料制品,且回收再生过程较为复杂。
(2) 热裂解
热裂解方法是将挑选过的废旧塑料经热裂解制得燃烧料油,燃料气的方法。
(3) 能量回收
能量回收是利用废旧塑料燃烧时所产生热量的方法。
(4) 回收化工原料
一些品种的塑料,加了聚氨酯可通过水解获得合成时的原料单体。这是一种利用化学分解废旧塑料变成化工原料进行回收的方法。
(5) 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废旧塑料的回收方法外,还有各种利用废旧塑料的方法,如将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粉碎后混入土壤中以改善土壤的保水性,通气性和排水性,或作为填料同水泥混合制成轻质混凝土,或加入粘合剂压制成垫子材料等。
迄今为止,包装工业仍是中国塑料工业最大的应用领域。专家预测,2005包装用塑料同比将增长15%以上,达到625万吨。与应用量的不断增长相比,中国包装用塑料的回收利用却极不乐观。废塑回收应用领域狭窄,可谓回收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期特别介绍国内外关于废塑料回收再用的几种主要技术。
燃料
最初,塑料回收大量采用填埋或焚烧,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国外将废塑料用于高炉喷吹代替煤、油和焦,用于水泥回转窑代替煤烧制水泥,以及制成垃圾固形燃料(RDF)用于发电,效果理想。
RDF技术最初由美国开发。近年来,日本鉴于垃圾填埋场不足、焚烧炉处理含氯废塑料时HCI对锅炉腐蚀严重,而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污染环境,利用废塑料发热值高的特点混配各种可燃垃圾制成发热量20,933kJ/kg和粒度均匀的RDF后,既使氯得到稀释,同时亦便于贮存、运输和供其他锅炉、工业窑炉燃用代煤。
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也是利用废塑料的高热值,将废塑料作为原料制成适宜粒度喷入高炉,来取代焦炭或煤粉的一项处理废塑料的新方法。国外高炉喷吹废塑料应用表明,废塑料的利用率达80%,排放量为焚烧量的0.1%~1.0%,产生的有害气体少,处理费用较低。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为废塑料的综合利用和治理“白色污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冶金企业节能增效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德国、日本从1995年就已有成功的应用。
发电
垃圾固形燃料发电最早在美国应用,并已有RDF发电站37处,占垃圾发电站的21.6%。日本已经意识到废塑料发电的巨大潜力。日本结合大修已将一些小垃圾焚烧站改为RDF生产站,以便集中后进行连续高效规模发电,使垃圾发电站的蒸汽参数由30,012提高到45,012左右,发电效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20%~25%。
日本环境省正在大力支持以废塑料为主的工业垃圾发电事业,并在2003年度的预算中提出10亿日元的额度,以着手辅助对5处废塑料发电设施的整备工作。计划到2010年在日本全国共建150个废塑料发电设施,使工业垃圾发电成为新能源的重要一翼。
目前日本每年形成的废塑料总量近500万吨,2000年为489万吨。其中25%作为塑料原料回收循环再用;42%埋掉;6%白白烧掉;只有3%用来发电。当然如果能100%回收循环利用最好,但有些废塑料目前尚无法循环再利用。
用废塑料进行发电可以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日本计划到2010年将目前垃圾发电量提高5倍,使年垃圾发电量达400万千瓦以上。
油化
由于塑料是石油化工的产物,从化学结构上看,塑料为高分子碳氢化合物,而汽油、柴油则是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因此,将废塑料转化为燃油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在这方面均已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如日本的富士回收技术公司,利用塑料油化技术,从1公斤废塑料中回收0.6升汽油、0.21升柴油和0.21升煤油。他们还投入18亿日元建成再生利用废塑料油化厂,日处理10 吨废塑料,再生出1万升燃料油。美国肯塔基大学发明了一种把废塑料转化为燃油的高技术,出油率高达86%。中国北京、海南、四川等地均有关于塑料转化为燃油研究成果的报道,但尚未看到工业化的实际应用。
建筑应用
各种废塑料都不同程度地粘有污垢,一般须加以清洗,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利用废塑料和粉煤灰制造建筑用瓦对废塑料的清洗要求并不十分严格,有利于工业化应用中的实际操作。向塑料中加入适当的填料可降低成本,降低成型收缩率,提高强度和硬度,提高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从经济和环境角度综合考虑,选择粉煤灰、石墨和碳酸钙作填料是较好的选择。粉煤炭表面积很大,塑料与其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可保证瓦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将消泡后的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加入一定剂量的低沸点液体改性剂、发泡剂、催化剂、稳定剂等,经加热可使聚苯乙烯珠粒预发泡,然后在模具中加热制得具有微细密闭气孔的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可用作建筑物密封材料,保温性能好。
复合再生
复合再生所用的废塑料是从不同渠道收集到的,杂质较多,具多样化、混杂性、污脏等特点。由于各种塑料的物化特性差异大而且多具有互不相容性,它们的混合物不适合直接加工,在再生之前必须进行不同种类的分离,因此回收再生工艺比较繁杂。国际上已有先进的分离设备可以系统地分选出不同的材料,但设备一次性投资较高。一般来说,复合再生塑料的性质不稳定,易变脆,故常被用来制备较低档次的产品,如建筑填料、垃圾袋、微孔凉鞋、雨鞋等。目前,国内渖阳、青岛、株洲、邯郸、保定、张家口、桂林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分别由日本、德国引进20多套(台)熔融法再生加工利用废塑料的装置,主要用于生产建材、再生塑料制品、土木材料、涂料、塑料填充剂等。
合成新材料
匈牙利科学家研究出将塑料垃圾转化成为工业原料并进行再利用的新技术,从而改变了以往将这些垃圾随便丢弃或进行焚烧的做法。
据介绍,科学家们使用该项新技术能将塑料垃圾加工成一种新型合成材料。实验表明,这种合成材料与沥青按比例混合后可以用来铺路,增加路面的坚硬程度,减少碾压痕迹的出现,还可以制成隔热材料而广泛用于建筑物上。专家认为,由于该技术是塑料垃圾转化为新的工业原料,不仅在环保方面意义重大,而且还能够减少石油、天然气等初级能源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科学家经多年研制而成的SPS高效减水剂系列产品,可赋予混凝土良好的保塑性能、防水性能及抗冻结性能。SPS高效减水剂主要由废旧聚苯乙烯塑料构成,根据聚苯乙烯较容易引进离子基团的性质,通过化学反应,将离子基团引入到废旧聚苯乙烯苯环上,使经过改性的废旧聚苯乙烯,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能使水泥丧失包裹拌合水的能力,达到减水的效果。另外,由于聚苯乙烯是分子量很高的高分子物质,在水泥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这种改性聚苯乙烯分子可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薄膜,提高水泥颗粒间粘合力,从而增强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因而成为优良的水泥防水、减水剂和增强剂。
制取基本化学原料、单体
混合废塑料经热分解可制得液体碳氢化合物,超高温气化可制得水煤气,都可用作化学原料。德国Hoechst公司、Rule公司、BASF公司、日本关西电力、三菱重工近几年均开发了利用废塑料超高温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制甲醇等化学原料的技术,并已工业化生产。
近年来,废塑料单体回收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主流方向,其工业应用正在研究中。现时研究水平已达到单体回收率聚烯烃为90%,聚丙烯酸酯为97%,氟塑料为92%,聚苯乙烯为75%,尼龙、合成橡胶为80%等。这些结果的工业应用也在研究中,它对环境及资源利用将会产生巨大效益。
美国Battelle Memorial研究所已成功开发出从LDPE、HDPE、PS、PVC等混合废塑料中回收乙烯单体技术,回收率58%(质量分数),成本为3.3美元/kg。
人造沙
2004年起,日本V-ARC公司开始将家电以及汽车等产生的废塑料粉碎制成人造沙。废塑料制成的人造沙将应用于地基改良材料以及混凝土二次制品等。将废塑料再利用为人造沙的例子非常罕见。V-ARC公司计划在2005年5月将其发展成年产值5亿日元的大事业。
资料显示,日本国内每年有500万吨左右的废塑料不能被再利用,其中大部分不得不采取掩埋以及焚烧的方法处理。V-ARC打算把这些废塑料粉碎有效利用为人造沙。人造沙的颗粒大小在1.5毫米到7.0毫米间,能够根据用途自由设定。
与天然沙相比,人造沙的特征是成本低、重量轻(不到天然沙的一半);颗粒大小均一,不含水等。人造沙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材料、屋顶绿化材料、地基改良材料、瓦片、瓷砖以及外墙材料等
塑料袋回收利用方法一:能量回收。能量回收是指对废旧塑料袋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
塑料袋回收利用方法二:热裂解,是指将挑选过的废旧塑料袋经过热裂解制得燃烧料油和燃料气的方法。
塑料袋回收利用方法三:回收化工原料,这是一种运用化学分解废旧塑料变成化工原料的方法进行回收,它加了聚酯氨,可以通过水解获得合成时的原料单体。
塑料袋回收利用方法四:熔融再生,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废旧塑料袋重新加热塑化,此种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树脂厂的边角料,它是一种单纯再生的方法,熔融再生后可以制成比较好的塑料制品。另一类是经过使用后混杂在一起的各种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这种方法只能重新制造一些性能比较差的塑料制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使用后的塑料袋主要是通过填埋、焚烧、堆肥化、回收再生利用和采用降解塑料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暂时解决塑料袋带来的环境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对环境还是有一定的危害。
1.填埋
填埋处理需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垃圾中有害成份对大气、土壤及水源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堆肥
堆肥处理对垃圾要进行分拣、分类,要求垃圾的有机含量较高。而且堆肥处理不能减量化,仍需占用大量土地。
3.焚烧
焚烧的实质是将有机垃圾在高温及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氧化成惰性气态物和无机不可燃物,以形成稳定的固态残渣。首先将垃圾放在焚烧炉中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然后余热回收可供热或发电。烟气净化后排出,少量剩余残渣排出、填埋或作其它用途。其优点是迅速的减容能力和彻底的高温无害化,占地面积不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有热能回收。因此,对MSW实行焚烧处理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处理方式。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热能回收等综合利用技术的提高,世界各国采用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有了这4样法宝,垃圾问题是否便彻底解决了呢?
不然!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还受垃圾组成、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以对城市生活垃圾、粪便等常规垃圾的处理为例。由于该措施直接关系到城市人民的生活,城市的发展,目前已经受到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常规垃圾处理方法有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堆肥三种,但是受我国经济水平、垃圾特性等的制约,这三种方法都不适宜在我国大力推广。焚烧发电一次性投资太高,且运行费用高,只适合于经济高度发达国家;卫生填埋占用土地,如果不严格按国际标准实施,将在数年后造成二次污染,后果将更严重;堆肥周期长,肥效低,不能使垃圾彻底无害化,不易被农民接受。
直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是以填埋作为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但此方法需要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而在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多地少,造成城市垃圾无处可填;堆肥化技术在我国虽有较长的运用历史,并可实现垃圾中可堆腐有机废物的资源化,但是由于我国垃圾采用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堆肥的困难,因此导致成本过高质量较低,使用受到限制。有了方法用不了,也的确让人头疼。
必须找一条适应我国经济状况的路子,才能彻底有效的打退我国的垃圾大军。就目前来看,只有焚烧技术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垃圾处理技术。其为上上之选,较填埋,它占地少,效率高;较堆肥,它不会因垃圾的混合而影响到资源的产出。并且,我国已有部分公司掌握了该项技术。
不禁有一疑问:是否我们只能用减容来缩小垃圾的影响范围呢?垃圾是否就一无是处呢?这个问题已经为许多人所重视,经过研究发现,垃圾原来也是宝藏。
垃圾看似废弃物,其实并不简单。如果能适当的利用,其价值也是十分可观的。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公司在处理垃圾方面上入手,处理垃圾,提取资源,真正达到环保盈利两不误。
人们利用垃圾现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垃圾焚烧发电
垃圾焚烧处理是目前发达国家常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之一。由于焚烧处理使得生活垃圾得以彻底的无害化和迅速的减量化,因此成为首选的处理方法。近些年来,热量回收利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垃圾焚烧时产生的热量可用来产生蒸汽,进而发电,为节约能源、利用再生能源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垃圾焚烧发电的技术已为北京钠锘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掌握。
二、 垃圾堆肥
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技术是一种最常用的固体废物生物转换技术,是对固体废物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能源化系统技术之一。堆肥化是指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北京钠锘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已掌握了技术含量较高的好氧堆肥工艺技术,并在中国四川省宜宾市和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厂设计中得到了应用。
在堆肥生产过程中,生活垃圾经过分选,选出其中的动物和植物的遗体及生活垃圾中的厨房剩余物,将其大致筛分破碎后,送入发酵仓,加入微生物菌种后,在富氧情况下进行发酵。发酵产生物经处理后加入适量的氮、磷、钾元素,并经干燥造粒,即得到优质的复合肥。此种肥料经高温发酵,因此符合无害化的要求。
堆肥的用途很广,既可以用作农田、绿地、果园、菜园、苗圃、畜牧场、庭院绿化、风景区绿化、农业等的种植肥料,也可以作蘑菇盖面、过滤材料、隔音板及制作纤维板等。
三、 制作建筑材料
利用垃圾焚烧处理后的残渣制作建筑材料,是垃圾处理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垃圾经高温氧化,其中有害的有机物全部转化成无害的、稳定的无机物。残渣中的矿物成分以二氧化硅(SiO2)和三氧化二铝(Al2O3)为主,而且其残渣灼减量小于5%。
下面为某一焚烧残渣的矿物成份:
矿物化学成份
SiO2
Al2O3
CaO
MgO
Na2O
K2O
含量%
58.25
19.77
8.35
2.05
2.28
2.20
矿物化学成分
MnO
P2O5
Fe2O3
FeO
TiO2
含量%
0.07
0.33
1.51
2.51
0.71
利用垃圾焚烧残渣可制作经济耐用而又美观的人行道砖,人行道边沿砌块、公路隔离墩,公路护坡砌块等公用事业用混凝土砌块,也可用作垒砌围墙或框架结构建筑的填充墙。将焚烧残渣破碎并按不同颗粒度予以筛分,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泥(约为20%)和水,经搅拌后压制成型,不需烧结,仅经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即可产生混凝土砌块。调整水泥加入量以及不同颗粒度的组合可得到不同抗压强度的混凝土砌块;涂以彩色面层后,更可制作美观的彩色人行道砖等了。
因此,垃圾并不是全部不可再次利用,大部分的垃圾被处理其实属于另一种资源被浪费的方式。
在垃圾中,约50%是生物性有机物,约30%-40%具有可回收再利用价值。我国仅每年扔掉的60多亿只废干电池就含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而这么巨大的浪费却是由于个人的随意心理造成的,只是在不经意间,或许你就丢了几十斤的钢板,几吨的煤,几平方米的木材……
现在就来看看从我们手指缝里轻易溜走的资源:
1.纸篓里的新生命--随手丢弃的报纸、本子、包装纸。
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公斤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厂空间,少用纯碱240公斤,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约造纸能源消耗40%-50%,而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另外,我们日常丢弃的废织物也可用于回收造纸等。
我国目前的废纸回收率仅为20-30%,每年流失废纸600万吨,相当于浪费森林资源100~300万亩。
2.政府的头疼,环保的心病--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
所有的废塑料、废餐盒、食品袋、编织袋、软包装盒等,利用将废塑料还原成汽油、柴油的技术都可以回炼为燃油;从1吨废塑料中能够生产出700-750公升无铅汽油或柴油。许多废塑料还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循环再生的次数可达十次。以废餐盒为例,回收后可制成建筑装修用优质强力胶;三只废餐盒就可以做一把学生用的尺子,20个废餐盒可以造出一个漂亮的文具笔筒。从塑料花盆到公园里的长凳,都可以用废餐盒作为原料来生产。
目前我国对塑料袋的回收率不到10%,大多数塑料由于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而无法分离,以致于将可回收的资源和不可回收的资源一起填埋,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3.破碎的依然可以还原--玻璃瓶和碎玻璃片。
废玻璃回收再造,不仅可节约自然资源,还可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了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1吨废玻璃回炉再制比利用新原料生产节约成本20%。回收一吨废玻璃对环境和资源的好处是:可以节约石英砂720公斤、纯碱250公斤、长石粉60公斤、煤炭10吨、电400度。
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亮4小时。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废玻璃回收再造也没能超过10%,其原因依然是玻璃和其他垃圾混合在一起,分离的费用远超过回收的经济价值。
4.人们手中所谓的破铜烂铁--易拉罐、铁皮罐头盒、废电池
废罐溶解后可100%地无数次循环再造成新罐,而且,还可制成汽车和飞机等的零件,甚至家具。循环再造 铝罐可节省95%新造铝罐所需的能源,减少95%的空气污染。丢弃一个铝罐就等于浪费半个铝罐的石油。废电池中所含的汞、镉是污染性极强的有毒重金属,但回收电池可提取稀有金属锌、铜和二氧化锰。
目前中国的铁制品回收业相当发达,在专业人员的配合下,铁制品的回收率超过60%,但废旧电池的回收则不容乐观,由于电池中含有有毒金属,所以他的回收保管需要一定的条件,这就使得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出现了“集了电池无处送”的情况。
5.古老也是一种光荣--落叶杂草、菜根果皮、鸡肠鱼肚、蛋壳鳞毛用于生产
我们每天从家里扔出来的垃圾中有40%以上是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这些垃圾是可以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为有机肥料或饲料的。而这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就成了一比不小的财富,这些“垃圾”所发酵 产生的沼气可以节约下大量的能源,这些节约下来的购买能源的金钱投入生产便又产生了新的收益。
为什么发现了垃圾中的利用价值,我们却不能合理利用呢?目前我国每年可利用而未得到利用的废弃物的价值达250亿元,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未得到回收利用。废塑料的回收率不到3%,橡胶的回收率为31%。可以说大部分都浪费了,推究其原因有以下2点:
1. 不是每家公司都能认识到垃圾处理的意义并拥有处理垃圾的技术条件,使得垃圾处理技术只能掌握在少数公司手里,达不到推广发展的效果。
2. 现在大部分垃圾是混合垃圾,许多废弃物混于一潭,给提取其中的有利资源造成极大的不便,大大提高了成本,推广就更为困难。
假使我们能够将垃圾分类丢弃,这样,就会给处理公司带来很大的方便,垃圾处理的普及发展也便不是难事。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她的环境要靠我们来保护。如果我们能珍惜地球上的每一份资源,并且尽量回收利用,那么地球的宝藏就不会被掏空,我们也就能够拥有一个美丽、干净的地球了!我们期待!我们努力!
参考资料:目前世界各国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堆肥和焚烧4种。
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或回收利用的自然资源。它是一种经过使用、消耗、加工、燃烧、废弃等程序,在一定时期(可预见)内反复形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恢复特性,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相对应的,是可持续发展中应该加强和推广的清洁能源。
1.太阳能:太阳内部氢原子核聚变释放的巨大辐射能。
2.水能:水资源是能源之一,属于水资源范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3.风能:风能资源是由于风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源。风的动能叫做风能。
4.地热能:是从地壳中提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以热的形式存在,这种能量就是导致火山爆发和地震的能量。
5.生物质能:指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各种生物,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一般大多数旧塑料瓶和废旧的塑料都是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例如用来做包装材料、日用品、工业用品和家居用品等。
也可以回收做衣服,因为塑料瓶的非常重要的主材料一般是PP(聚丙烯)和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PET就是制作衣服面料的最重要原材料之一。
而用PET做成的瓶子回收之后是可以做成包装片材、吸塑盒、包装扎带、化纤纺丝、棉花、绦纶布料、土工滤网等。
扩展资料:
而大量用在食品包装的塑料制品是有三种之多分别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
其实短时间内用塑料制品来盛装食用油,是对人体的健康是无妨碍的。如果是用它们来长期盛装食油,会大大的污染食品,从而是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所以可以知道塑料瓶是方便携带和不怕摔而且还具有耐酸耐碱特性、生产方便,也利于回收。但是爱护环境还是要少用塑料制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塑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