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新能源汽车安全吗

留胡子的手机
受伤的黑猫
2023-01-30 22:58:01

新能源汽车安全吗

最佳答案
开心的方盒
甜美的蜗牛
2025-08-27 05:01:53

新能源汽车安全吗?大多数火灾是由电气故障引起的。

公安部消防局天津市火灾证据鉴定中心副主任刘振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仍以电动汽车为主,电动汽车自身故障引发的火灾主要集中在电气系统方面。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包括高压电气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系统、低压电气系统等。

根据刘振刚的简要介绍,高压电气系统的主要故障是线路直接短路、电池固定带与电池之间的放电保险丝、高压线路端子接触不良及缺陷等。动力电池的危险关键来自电池内部短路和外部短路,其中,电池内部短路往往发生在过充放电的情况下,很难完全防止。在电池组温度不均匀、各电池模块和单体内阻和容量不一致、机舱散热能力下降的情况下,热管理系统会降低电池充放电的循环效率,影响电池的功率和能量,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热失控,影响电池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性,甚至引发火灾。充电过程中的火灾也是造成电动车火灾的一个关键原因。从目前电动车火灾案例来看,很多都与充电有关,症状表现为电池管理系统与充电系统的匹配问题、充电器内部问题、短路问题等。电动汽车的低压电气系统与传统燃油汽车相似。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了纯电动部分, 混合动力 汽车的火灾风险更加复杂。

新能源汽车安全吗:关键是防止电池失控。

新能源汽车安全吗?安全条例大多是推荐性的。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大。无论是政策引导还是利益诉求,随着资本的到来和保有量的增加,企业过度追求能量密度、续航里程、低端过剩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推动产品质量提升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目前新能源汽车有效规范有128项,涵盖整车、关键系统及部件、接口及充电基础设施等。根据工信部令第39号要求,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有39项规范和1项技术条件,其中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相关的 安全技术 规范31项,占比近80%。如GB/T31485-2015《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对电池单元和模块的过放、过充、短路等10项安全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GB/T31498-2015《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对触电和电解液泄漏防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如REESS在碰撞后30分钟内不得起火或爆炸。

&ldquo现在,规范的制定存在一些疑问。&rdquo叶磊指出:一是现在电动车的安全规范基本都是推荐性规范;二是忽略了商用车的安全规范;三是 被动安全 实验项目缺失。&rdquo有鉴于此,国家标准委也在组织相关单位完善补货。GB《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要求》正在制定中,包括电池组、系统热失控膨胀、系统低温保护、过流保护等新的实验项目。本规范建立于2016年8月,已经讨论了7次。现在正式稿第二版已经发布,正在征求意见。此外,国标《电工客车安全技术条件》也已制定并修改为初稿,正在征求社会意见。

新能源汽车安全吗?车企要做好安全防护。

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安全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电芯、电池模块、高压系统以及整车的安全设计。同时,要做好硬件上的物理保护和软件上的战略保障。

刘振刚主张,首先,碰撞安全系数是考察新能源汽车安全系数的关键指标。基本上,动力电池和热管理系统需要布置在车内不易被碰撞损坏的地方。同时,要利用必要的设计做好碰撞防护工作,如采用加强筋等措施。其次,电池舱的位置需要与乘客舱物理隔离,以防止电池舱着火后火焰迅速蔓延到乘客舱,缩短逃生时间;第三,动力电池在密封的电池盒里。对于动力电池火灾的早期灭火,可以考虑设置自动灭火装置。第四,电动车使用高压电,在使用、修理、灭火救援中基本都存在触电的隐患,所以电动车需要特别注意高压电的保护。

&ldquo新能源汽车厂商对产品安全负有主要责任,召回缺陷产品也是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rdquo叶磊指出。据统计,2004年至2016年,全国共召回缺陷汽车1296辆,涉及汽车3669万辆,其中涉及火灾缺陷的召回313辆,涉及汽车1007万辆,分别占总数和次数的24.2%和27.4%。虽然以传统燃油车为主,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通过召回为消费者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质量也将是后市场监管的关键环节。

今天的汽车编辑简介就到这里。以上就是汽车编辑简要介绍的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已经被大家正视。对于新能源合作伙伴来说,合理使用也是避免故障的有效措施,比如遵循用户手册上标明的充电规范和程序,定期保养,随意停放汽车。

最新回答
粗暴的自行车
体贴的钢笔
2025-08-27 05:01:53

新能源车安全。综合榜单上各项测试成绩来看,新能源车确实比燃油车更安全,尤其在关键的几项测试中,榜单上的7款新能源车型无论是平均成绩还是最差的成绩均明显好于燃油车。因此,至少在榜单上的新能源车相比起燃油车是有一定的安全性优势。

欢呼的台灯
鳗鱼狗
2025-08-27 05:01:53

一、自燃风险

有的新能源车型在充电的过程中发生燃烧,而有的车型则是发生碰撞或者是涉水之后引发燃烧事故。

二、电池原因

新能源车型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如果电池充电充电满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结晶并且刺穿电池隔膜引发短路。而新能源车型的电池布局放在底盘当中,如果行驶到一些坑洼不平的路段或者是路上有碎片,一旦磕碰到电池就有机会发生自燃。

新能源车主正确做法

1、作为新能源车型的车主也可以时常为自己的爱车做检查,譬如每到5000公里就回到4s店检查电池的工作状况。

2、叫师傅检查底盘有没有破损的痕迹。在充电的时候应该根据厂家的要求进行操作。这样都能有效的减少新能源车型的安全隐患。

干净的吐司
精明的仙人掌
2025-08-27 05:01:53

虽然新能源汽车正在兴起,但是随着几起自燃事件的发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一些安全隐患非常担忧。其实在日常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注意这三点就可以避免这些安全隐患。

第一,新能源汽车必然会有很多线路的布局,不要随意做这些线路,尤其是安装一些设备的话,建议找专业人士。如果要修改,不要自己动手。

第二,要控制好充电时间。充电时间主要是官方给的。如果满了,就停下来。长时间充电会导致过热,在炎热的夏天非常容易自燃。

第三,要关掉电源。很多车都是不插电的,一键启动需要拔下钥匙,所以记得关掉电源。

总之,虽然新能源车是一种相对环保的交通工具,但是日常使用中的安全问题还是要时刻牢记。毕竟这种车辆的技术不是很成熟,出现问题是常有的事。只有做好日常准备,才能避免大问题。

高挑的钢铁侠
强健的大山
2025-08-27 05:01:53
新能源车型虽然销量越来越高,但是受到消费者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想要购买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总会担心这种车型可靠性不如燃油车型强。那么新能源车会有安全隐患吗?一、自燃风险最近发生多起的新能源车自燃事件给新能源车企敲响了警钟。同时也让想要购买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望而却步。有的新能源车型在充电的过程中发生燃烧,而有的车型则是发生碰撞或者是涉水之后引发燃烧事故。二、电池原因大部分新能源车型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如果电池充电充电满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结晶并且刺穿电池隔膜引发短路。而新能源车型的电池布局一般放在底盘当中,如果行驶到一些坑洼不平的路段或者是路上有碎片,一旦磕碰到电池就有机会发生自燃。三、车主应如何做?新能源车型的安全问题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而作为新能源车型的车主也可以时常为自己的爱车做检查,譬如每到5000公里就回到4s店检查电池的工作状况。叫师傅检查底盘有没有破损的痕迹。在充电的时候应该根据厂家的要求进行操作。这样都能有效的减少新能源车型的安全隐患。 新能源汽车以电能为驱动能源,电机在工作时具有低噪音、加速快的特性。技术的发展,使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与静音效果越来越好,续驶里程也越来越长。不过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技术发展给新能源汽车带来更好的驾乘感受与用车便利性的同时,也使新能源汽车产生了新的安全隐患。追求舒适,是人的本能。与燃油车内燃机相比,新能源汽车电机在工作时发出的噪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为追求用车时更强的舒适感,许多车企为新能源汽车普遍配备了静音胎,把车辆行驶时噪音控制得更低。这样一来,新能源汽车在低速行驶时,几乎没有胎噪、风噪,无法利用车辆启动后的噪音来警示周边的行人与非机动车。尤其是出入小区,经过学校、市场等人流较大的路段时,新能源汽车容易因过于安静,而与周边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虽然当前国家已强制尤其车企增加低速警示音,但由于警示音可手动关闭,隐患依然存在。电机低速扭矩高的特性,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极好的加速性能。一些消费者在用车时,为寻求刺激,在起步时动辄深踩加速踏板,车速上去了,事故增加了。尤其是一些对车辆性能不熟悉的驾驶人,在车辆起步时因加速性能过强而发生事故的,时有发生。续驶里程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大痛点。随着三元锂电池在新能源乘用车上普遍使用,续驶里程已得到大幅增长。为了迎合消费者,车企一直在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方式来提升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电池能量密度越高,续驶里程越长,但电池的稳定性也越差,引发电池燃烧的隐患就越高。另外,新能源汽车防水等级高达IP67,涉水性能好于燃油车,使一些消费者故意涉水,并拍摄视频散布,从而引发一些消费者效仿。殊不知,新能源汽车涉水也会引发电池故障,造成燃烧,而且也可能被困水中。事实上,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是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对于驾驶人而言,一定要做到按章操作,规范用车;对于车企而言,则要按国家标准做好车辆质量把控,在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时候一定要要稳步推进,切忌操之过急。 我觉得,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安全隐患,还是体现在动力电池上,即自燃,尤其是近些年一些新能源主机厂为了能够拿到足额的国家和地方补贴,采购大量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但如果自身的BMS电池管理系统跟不上的话,在快充模式下,就很容易造成动力电池过充和过热,严重的就会导致自燃事件的发生,还是有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的。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年以来纯电动汽车的自燃事件会大幅增加。当然,在静态环境下,同样也有自燃的风险,前段时间爆出来特斯拉的自燃事件,就是静态环境下发生的自燃。针对动力电池,我觉得还有一个安全隐患就是报废之后的, 动力电池回收处理问题:。毕竟是固废,如何有效的进行回收处置,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针对新能源汽车还有一个安全隐患存在于驾驶过程中。由于纯电动汽车不存在发动机,在低速环境下,机舱噪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在启动低速行进时,周围人或动物可能察觉不到车辆的存在,就容易造车碰撞事故的发生。所以,很多纯电动汽车在20km/h的时速下,会发生“滴滴”的鸣笛声。同时,纯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还是很不错的,新手刚驾驶时,很有可能因为掌握加速火候,从而导致追尾等事故的发生。 小结: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安全隐患还是和动力电池相关的,即动力电池自燃以及报废之后的回收处理。同时,在驾驶过程中,也有可能因为低速行进过程中,较为安静,从而误伤周围的人或动物,也有可能掌握不好加速性能从而造成追尾事故的发生。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楼主问题。 近些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新能汽车凭借自身的优势,已经它已成为许多人在购买车辆的首选。车子多了,但是相对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关注,尤其是今年发生的几起电动汽车自燃事件,让人们对这个新兴事物,又爱又恨,虽然车辆的优点多多,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从车辆本身的设计上面去分析,首当其冲的就是电池安全问题,电池的常见的安全隐患几种,第一种电池充电的安全隐患,电池一旦过充的话对于车辆来说就会引发车辆出现自燃的情况出现,现在车辆的电池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由于电池内部的金属钴元素稳定性较差,一旦电量充太满,容易使其电极产生结晶,产生大量余热。第二种就是在行驶过程中线路松动造成短路引发起火由于一些车辆在设计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到车辆的空间,把车辆的动力电池下挂在底盘下面,在驾驶的过程中不小心或者碰底就会导致线路短路引发电池的安全隐患,其次就是电池本身在设计的时候所产生的的车辆电池质量问题,这一类和车辆电池老化以及内部的电极受损所引起的。其次由于电动汽车本身的构造没有发动机等原件,在车辆的噪音上面来说相对传统的燃油车而言小了很多。在低速行驶的过程当中会给周末的人造成一定的影响,很有可能感觉不到周围有车辆的存在造成的安全隐患,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带着两面性的。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在使用的时候按照要求去进行相关的保养,减少超出控制范围的事故发生。虽然这些问题有,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安全隐患也不再是被人谈论的对象,但是可以肯定的新能源车的崛起依然是大势所趋。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