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电动车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高高的眼神
风趣的菠萝
2023-01-30 22:36:51

电动车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最佳答案
眯眯眼的大神
虚幻的衬衫
2025-08-27 11:23:41

电动车是法国发明的,由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发明。

第一辆电动车于1881年制造出来,发明人为法国工程师Gustave Trouvé 古斯塔夫·特鲁夫,这是一辆用铅酸蓄电池供电的三轮汽车。它是由直流电动机驱动的。如今,电动汽车的类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860——1920阶段:随着蓄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在19世纪下半叶的欧美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1859年,伟大的法国物理学家和发明家加斯顿·普兰特发明了可充电铅酸电池。

1920 ——1990阶段:随着美国德州石油的开发和内燃机技术提高,电动汽车在1920年后逐渐失去了优势。汽车市场正在逐渐取代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只有少数城市的电车和手推车很少,电池车也非常有限(使用铅酸电池组,被使用在高尔夫球场、铲车等领域)。

扩展资料:

电动车曾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受到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青睐。中国电动车从研发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小批量投放市场,从2012年开始产销逐年快速增长。

由于需求旺盛,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电动汽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十年。在电动车方面,截至2010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已达1.2亿万辆,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动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动自行车

最新回答
昏睡的乌龟
积极的方盒
2025-08-27 11:23:41

特斯拉第三季度营收137.6亿美元,你认为哪个企业会成为下一个特斯拉?

     庞然大物!特斯拉第三季度营收137.6亿美元,我认为比亚迪汽车、法拉第未来汽车和日产汽车都会成为下一个特斯拉。随着科技进步,新能源汽车已经慢慢占据了一席之地。在政策的支持下,很多车企纷纷加大了投资,扩建新厂房,研究电池技术等。而特斯拉凭借着自己独有的电池技术和操作系统,一步一步扩大自己的优势,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了独角兽的存在 。目前很多新能源车企迎难而上,加快新技术的研发,提高自己汽车销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1.比亚迪汽车这个企业会成为下一个特斯拉

     比亚迪一直在给人惊喜,一款款新车型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比亚迪有现在这种成绩离不开他们对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尤其是独步世界的刀片电池。这个 企业每年都有进步,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攀升,在世界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是前三的存在。并且比亚迪不只是开发了轿车,同样也发展了SUV、公交大巴、出租车等等车型。比亚迪发展速度惊人,克服了很多障碍,经得起市场考验。而且现在比亚迪主要战略就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说凭借着承受稳定的技术,比亚迪未来一片光明,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领头羊的存在。

2.法拉第未来汽车这个企业会成为下一个特斯拉

     法拉第未来这个公司充满争议,很多人对于这个品牌是又爱又恨。这个公司创始人在美国洛杉矶创立了公司,当时这个公司一出现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个公司在2016年获得了驾驶测试执照,并且在 2017年就发布了自己的首款电动车,当时这个电动车一经发布,迅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款电动车外观造型独特,内饰豪华,集高科技于一身,在当时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可以这个公司受资金限制,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让很多人失望。可是这个公司在这个艰难环境中依然存在,也获得了融资,车型也开始量产,只要好好经营,这个公司未来和它名字一样一片光明。

3.日产汽车这个企业会成为下一个特斯拉

    日产这个公司,不显山不露说,一直在稳定发育。而且这个公司技术非常好,在电池领域研究了20年,可以说积累非常深厚。并且这个公司发布的车型在世界范围内热卖,排名在世界上前几名。随着新能源热度越来越高 ,这个公司也会得到很快发展。

    最后,未来汽车行业属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优势很大,只要能够持续不断加快研发,就能够把握住市场。在这种形势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企业崭露头角。

雪白的火
友好的橘子
2025-08-27 11:23:41
以下列举8个国家的治理措施,非常值得参考与借鉴:

一、英国

提到雾霾,人们第一个想到英国伦敦。这个海岛国家的首都有海风吹拂,按理不该有雾霾。但“伦敦烟雾事件”像一记重锤,使得英国人痛下决心开始整顿空气污染,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通过一系列措施,到1975年,伦敦的雾霾日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降到5天。

可惜伦敦的抗雾斗争并没有到此结束。80年代后,伦敦的汽车数量激增,当时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244万辆(截至2014年底,北京每百户家庭拥有63辆小汽车,而大多数国家的这一数据平均值仅为25辆。据北京市交管局信息,北京全市2015年11月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61万辆),交通堵塞情况严重。自1981年以来,伦敦乘汽车外出的数量增长了20%,占所有上班行程的43%,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英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对抗这种由汽车带来的空气污染。

1、控制车辆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从1993年1月开始,英国强制所有在国境内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对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碳氢化物等成分进行严格控制,并在汽车年检中检测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是否达标。

2、通过交通拥堵费和发展公共交通来限制私家车流量。自2003年2月起,伦敦市政府规定,收费区域为伦敦市中心8.5平方公里区域(现在已扩展到了22平方公里),从周一到周五的早上7点至下午6点在收费区域内行驶,需要缴纳拥堵费。拥堵费在过去10年有所增长,目前已从最初每天5英镑上涨至11.5英镑。随后,伦敦市公布了更为严厉的《交通2025》方案,限制私家车进入伦敦。研究表明,该措施减少了收费区域内26%的交通拥堵。区域内行驶速度增加了5-10公里/小时;2003—2006年,该措施减少了由交通排放的氮氧化物(NOX)、PM10和CO2污染物浓度分别为17%、24%和3%。与此同时,伦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鼓励市民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并计划修建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

3、提倡自行车代替汽车。英国鼓励市民骑自行车绿色出行,建设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英国的高官们都以身作则,控制公务用车,骑自行车绿色出行。伦敦市市长鲍里斯计划到2023年把伦敦私车流量减少9%。鲍里斯市长本人也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4、伦敦政府在2008年推行了低污染排放区政策。在低污染排放区内行驶的车辆必须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否则将会被征收费用。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污染严重车辆的更换速度,促进老旧车辆加装减排装置,降低车辆的污染排放,使伦敦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二、美国

洛杉矶是美国的工业城市,从20世纪初就饱受大气污染的困扰。特别是1943年的“洛杉矶雾霾”事件和之后发生的“光化学烟雾”污染,让洛杉矶政府和市民下决心采取措施根治雾霾。随着石化能源的发现与开采,洛杉矶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上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汽车拥有量从30年前250万辆增加到400多万辆。

1、美国治理雾霾,首先从汽车入手。在洛杉矶,政府要求出售的汽车必须是“清洁的”,而且要求1994年以后出售的汽车全部安装“行驶诊断系统”,对机动车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这样当有车辆超标时可以及时让其停止污染并接受维修。加州还出台了比美国政府出台的空气质量法还要严格的《污染防治法》,引导并促使美国和外国汽车生产商改进汽车的排放性能。

2、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用量。汽车、港口船舶和货物运输是洛杉矶最大的空气污染源。洛杉矶地区大力提倡公共交通,扩建区内轻轨系统和洛杉矶市地铁系统;在高速公路上设立两人以上车辆专用通道,并允许单人驾驶新能源汽车使用专用通道;在市区增设自行车车道;要求船舶进入洛杉矶港口后使用岸上电源;设立过境运输车辆专用通道;淘汰高污染柴油车辆等。

3、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美国环保署已经针对发电站、汽车等微小颗粒物排放源发布了规范和指导,其中包括对公共汽车和轻型卡车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对柴油发动机执行多层次的废气排放标准,要求发动机生产商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控制标准的产品,从而使废气排放减少90%以上。洛杉矶地区要求使用天然气替代石油或燃煤发电;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新能源使用;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研发;制定减少温室气体和臭氧排放政策;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为购买新能源汽车和安装太阳能设备的家庭提供财政补贴等。

三、德国

德国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的努力备受全球瞩目。20 世纪70 年代,德国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影响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德国治理空气污染主要通过完善应急措施和长效机制,软硬兼施。

1、依法治理,设立“环保区”。1974 年德国政府出台了《联邦污染防治法》,制定大型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标准,要求企业在规定时间内空气过滤装置达标。此法经过多次修改、补充,现已成为欧盟治理空气污染的样板法律。德国超过40个城市设立了“空气质量环保区域”,只允许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驶入。还在许多大城市中心设“自然保护区”。

2、注重快速应对,雾霾严重时禁行车辆关停工厂。如果空气出现严重污染,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快速应对。对部分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限制或关停大型锅炉和工业设备限制城市内的建筑工地运作。

3、注重长效机制,设定机动车排放标准,各类车辆都需满足设定的排放上限。欧盟所有成员国机动车均需符合欧盟统一标准。为了排放不超标,机动车辆需安装微粒过滤器等尾气清洁装置。在德国,安装过滤器的车主可获得国家补贴。严格设立大型锅炉和工业设施的排放标准。欧盟已统一规定了工业排放标准,出台了《工业排放令》。同时,对小型锅炉等供暖设备设定排放标准。

4、实施“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40多年前,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莱茵河两岸污染严重。而今,实现了青山绿水,空气清新,这与德国实施100个“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密不可分。“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具体方法首先是限制释放颗粒物的行为。例如,车辆限行、限速,工业设备限制运转等。第二就是用技术手段减少排放,例如安装颗粒过滤装置。德国立法机构曾于2007年立法补贴安装颗粒过滤装置的柴油机小汽车,并对未安装过滤装置的车辆征收附加费。

四、日本

日本在工业化初期也曾饱受空气污染之苦。1999年东京600多为国道沿线呼吸道疾病患者就以汽车尾气上海其身体为由状告地方政府和八家汽车企业,经专家鉴定,汽车尾气造成的PM2.5确有强烈的致癌作用。正是这一诉讼案推动了日本政府对PM2.5的重视和地方政府着手管控交通的决心。

1、自2000年开始,日本政府开始要求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并禁止超标车投入运行。经过多年的努力,日本在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东京近十万辆出租车都成功改造成使用天然气,PM2.5数值得到大幅下降。

2、2003年,东京推出一项新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东京。当时的日产汽车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尾气过滤技术。

3、2004年,东京使用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的出租车。这种汽车燃油经济性能较高,可以降低油耗,因此在当时被称作“生态出租车”。

4、环保二字在日本深入民心,各种条例的出台更影响了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排气量660cc以下的汽车因其环保、小巧而深受欢迎,成为日本汽车市场的主流。

五、法国

法国在近几年也陷入雾霾的困扰中,埃菲尔铁塔等建筑物在雾霾中几近消失。当地时间2014年3月13日,法国多个地区遭遇高浓度微粒污染。巴黎为了应对持续恶化的雾霾侵袭,做过如下措施:

1、2014年3月法国首都巴黎实施汽车单双号轮流行驶措施。该措施实施首日3月17日,有数以千计的车辆被拒于巴黎城区之外,地铁高峰期也十分拥挤。据悉,法国上一次实施这一措施是在1997年。

2、施行为其三天的公共交通免费,包括公交车、地铁、快线和公共的自行车电动车,鼓励大家少开车;巴黎大区的地区快线、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将免费供民众使用。

3、巴黎市政府和一些机构紧急推出多项措施,以鼓励市民减少使用私家车,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其中包括减少公务车辆的使用、居住区免费路边停车、部分减免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的租赁费用等。

4、将巴黎环城公路限速由时速70公里降至60公里,途经巴黎及其周边地区高速公路的时速限速也分别下调20公里。

六、意大利

2008年,米兰被称为欧洲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此后一直处于欧洲污染最严重地区的名单。自2007年起,米兰已经多次采取限行措施。

1、意大利米兰市对污染最严重汽车征税,工作日7时至19时,污染严重的汽车必须缴纳2至10欧元税才能进入市区。

2、罗马实行“绿色周日”活动,只有电动汽车等环保车才能上街行驶。12月21日和22日,罗马采取了单双号限行措施,违者被处以150欧元(165美元罚款)。

3、米兰于2015年12月28日至30日采取车辆限行措施。与之相应,米兰将加大公交优惠力度,一张售价1.5欧元(约合1.65美元)的“抗霾”特票可以使用一整天。

七、西班牙

西班牙巴塞罗那和马德里也采取了降低空气污染水平的措施。

1、巴塞罗那地区提出对车辆实施限速每小时90公里的新标准。

2、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2015年11月12日首次宣布执行禁停和限速措施,规定非市中心区域居住市民禁止在这一区域停车,同时,进城车辆的速度限制在70千米/时,低于之前80~9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市政当局力劝310万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3、根据马德里市减排控污计划,如果每立方米空气NO2含量达到250微克,或持续两天达200微克,政府就会发布警示,力促绿色出行并实施限速;如果第二天污染依然严重,市中心仅允许附近居民停放车辆;若污染持续到第三天,市中心将执行单双号限行措施,同时还会限制出租车自由行驶。

八、波兰

波兰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不久前实施一项新的抗雾霾方案:当空气中的PM10含量达到150微克/立方米时,城市立刻启动应急状态——机动车驾驶员在出示本人驾驶证后,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而其他人需正常购票。此外,载重量超过3.5吨的车辆禁止进入市中心和内环路。

研究和实践都显示,限行措施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雾霾,但在秋冬季易出现长时间静稳天气导致污染进一步加重的大城市作为应急措施效果明显。一些国家治理空气污染的做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015年北京有过极品蓝、阅兵蓝,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6.2%,首都空气质量的艰难改善仍值得称赞。但也遭遇了年末连续空气重污染预警。抗霾路上北京有一系列大动作:东西城核心区无煤化和城六区无燃煤锅炉,淘汰老旧机动车达38万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共租赁自行车、力推新能源车等多措并举控制机动车排放,深入调整产业结构、三年累计淘汰“超千家”高污染行业企业、实施了260项环保技改工程,严查扬尘污染、推行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百万亩平原造林任务提前超额完成,标准政策不断出台、“倒逼”排污企业治污减排,严格执行新环保法、监管执法出重拳,两次启动红色预警削峰减排、及时提示公众防护,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共同参与污染减排行动。

对于地处华北平原、秋冬季极易出现长时间静稳天气、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61万辆的北京,防治雾霾还任重道远,还需要在进一步强化京津冀协同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更需要全体市民积极行动参与防治雾霾。

愉快的钻石
明亮的超短裙
2025-08-27 11:23:41

就在刚开业的三里屯前途汽车体验店里,有一台概念车K20,有趣的是它的行李仓里有个无人机。按照官方的说法,是可以让驾驶员在条件OK的情况下,把无人机飞出去探路。但果真如此么?

至于为什么K20的行李仓里有一个无人机,恐怕这就要从前途汽车的设计师,也是长城华冠的副总裁Daniel说起了。

此君就是前途汽车的设计师,也是长城华冠的副总裁Daniel先生。

Daniel出生在美国加州的洛杉矶,毕业于全美设计类最棒的五所大学之一--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Daniel出生在美国加州的洛杉矶,毕业于全美设计类最棒的五所大学之一--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之所以走上汽车设计之路,他自述是因为他出生在洛杉矶这样一个人们没车就出不了门的城市,从小就耳濡目染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他天生又对各种漂亮或美好的东西感兴趣,所以对设计产生了兴趣。而在他年轻的时候见到过几位著名的汽车设计师,十分崇拜他们,希望能够成为像他们那样的设计师。因为喜欢车,又爱好漂亮的东西,所以就这样走上了汽车设计的职业生涯。而且Daniel还说了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因为那个学校“离家近”,所以就决定去这里上学,我相信最后这个理由其实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曾在美国通用汽车工作长达25年

从全美最牛的设计学院毕业之后,很多大公司纷纷给他发来offer,但是在Daniel的心目中,汽车设计师的圣地在意大利,所以他欣然接受了意大利顶级汽车设计公司IDEA的邀请,作为自己汽车设计师生涯的起点。IDEA作为独立汽车设计公司,承接各种汽车公司的委托,无论是外观内饰,还是工程设计、样车试制,都可交给他们一手打磨。当年国内热门一时的长安奔奔、海马3、陆风风尚等不少自主品牌的车型都出自这家公司的设计师之手。

当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美国车还都是“傻大笨粗”的设计,通用汽车急需推出一些设计精美的小型车来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而在美国人脑海中,意大利的车又小又精致,所以身为美国人,又工作在意大利汽车设计公司的Daniel就这样被相中了。通用伸出了橄榄枝,而Daniel的小手一抓,就这样来到了底特律,登上了通用汽车这艘大船。而他在通用主要负责的一款车型,说出来可能会吓大家一跳,那就是2002款的凯迪拉克CTS。

曾经凯迪拉克的车型都显得十分臃肿,直到Daniel接手之后,凯迪拉克开始转向年轻化、运动化,风格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且成为通用旗下最赚钱的车型之一。这就是2002年款的凯迪拉克 CTS。

除了在通用汽车工作外,Daniel还通过公司内部的“合作伙伴平台计划”获得去日本的机会,与日本的丰田、五十铃、铃木等日系车企合作,研发跨品牌的合作,打造Geo品牌系列车型。从日本同行那里学习到如何设计与制造小型车,并且为通用汽车未来众多的全球化车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Geo品牌是通用汽车作为雪佛兰的分品牌,创立于1989年,与几家日本汽车企业合作的结果。通用汽车与铃木公司合作,1992年在加拿大安大略 Ingersoll建立CAMI厂,生产雪佛兰Metro(原型为铃木Swift)和Tracker(原型为铃木Vitara),与丰田合作,198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Fremont建立NUMMI厂,生产雪佛兰Prizm(原型为丰田Corolla)。铃木公司还提供了Impulse款,联合生产吉优Storm。

Geo Prizm

在日本的项目完成之后,Daniel又被安排前往德国,参与了与欧宝合作的部分项目。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国际化合作的经验与背景,帮助他实现了成为一名国际化设计师的梦想。

机缘巧合因2010世博会而来到中国

还记得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么?很多国家和不少大型企业都在世博会的园区内搭建了自己的展馆。当时的通用汽车也搭建了一个展馆,而新能源车展示则是整个展馆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Daniel当时作为通用汽车展馆新能源车项目的负责人。在世博会期间,有很多媒体采访了Daniel,展览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也吸引了不少中国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随着不断的交流与沟通,这些企业纷纷表达出希望Daniel能够加盟的意向,求才若渴。经过再三考虑,Daniel选择了长城华冠。

2010上海世博会的通用汽车馆,Daniel当时作为通用汽车展馆新能源车项目的负责人。

长城华冠作为母公司,与旗下的设计子公司一并,主营业务是帮助企业级客户做整车或局部的设计。而前途汽车则是长城华冠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负责设计打造自有品牌的汽车。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长城华冠是负责帮别人设计汽车的,自己不负责生产。公司大老板赚了几年的钱之后,感觉老是别人帮忙不过瘾,干脆撸胳膊挽袖子亲自上阵,所以弄了个前途汽车来负责打造自己品牌的汽车,Daniel除了担任长城华冠副总裁职务,还有在前途汽车的职务就是“首席设计师”。

前途汽车是长城华冠的全资子公司,负责新能源车的设计与制造。这就是早起纯电超跑概念车的样子,也可以算是K50的前身。

作为全国第三家拿到新能源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前途汽车的所有产品都围绕着新能源进行设计研发与制造。而前途K50则是量产的第一款车型。

回到刚才的那个话题,为什么K20的行李仓里会有一架无人机?按照今天官方给出的说法“驾驶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放出该无人机进行探路。”但是我认为,这是设计师的一个彩蛋。为什么这么说?请继续往下看。

我曾经问过Daniel,在他心目中未来的汽车应该是什么样子。他掏出了手机,播放了一段视频,这是在2016年洛杉矶车展设计师挑战大赛上的一段参赛视频,以前途汽车为主题设计的前途概念交通工具。

Daniel通过一段视频让我们看到他心目中未来的新能源交通是什么概念。

拿着手机放着视频,他开始描述出他心目中未来汽车社会的样子。当人们需要远途出行的时候,飞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此时会有一个类似于无人机似的装置,与人们开的车进行组合,然后这个组合就可以飞起来了。

一个随时可以与飞行器组合的车,是Daniel心目中未来的交通工具。

那么既然现在的技术和环境,以及法律法规还不能实现他心中这个“会飞的汽车梦”,那么在后备箱里放一个无人机,就当作是他心目中那个可以飞翔的组件缩小版。因此,与其说是设计师的彩蛋,更不如说是他心目中希望总有一天可以实现的梦想。探路?各位还真信啊......

完美的机器猫
完美的吐司
2025-08-27 11:23:41

2021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突飞猛进,年销量已经达到300万辆的规模,传统 汽车 厂商则显得比较落寞,就连奔驰、宝马、奥迪这样的豪华品牌都被新能源 汽车 抢了风头。

然而,豪华品牌毕竟树大根深,2022年的它们,或扩充新能源阵容,或在传统车型上推陈出新,仍是市场上的主角。

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海车展、广州车展、慕尼黑车展、洛杉矶车展、成都车展等国际大型车展相继举行,豪华品牌们在车展上发布了多款新车,它们中有不少都将在2022年登陆中国市场,豪车市场也将因此变得更加精彩。

迈巴赫EQS

2021年广州车展发布概念车,2022年上市

一句话点评:迈巴赫电动化开山之作

2021年广州车展期间,迈巴赫EQS概念车正式在国内亮相,这是迈巴赫品牌首款纯电动车型。

它的整体轮廓与奔驰EQ系列比较接近,不过它采用了家族化的直瀑式中网造型,档次感方面更胜一筹。

迈巴赫EQS概念车整体造型类似于旅行车,车身侧面腰线力量感十足,尾灯则采用细长的贯穿式LED灯带,设计感还是非常强的。

内饰方面,迈巴赫EQS概念车中控台是一整块儿液晶屏,同时还采用了矩形方向盘,但量产车型上应该会恢复常规设计。

它在 科技 感方面表现良好,座椅的材质和用料也将超过奔驰EQS SUV。官方表示这款车的续航里程在600km左右。

全新一代路虎揽胜

2021年洛杉矶车展发布,2022年入华

一句话点评:基于全新平台打造

路虎在中国 汽车 市场上一直被说成是“豪车中质量最差”,但这挡不住土豪们买买买。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捷豹路虎在华销量轻松突破10万台,同比增长9%。

2021年洛杉矶车展上,全新一代路虎揽胜实车亮相,2022年将被引入中国市场。

新车基于全新MLA-FLEX平台打造,车身整体造型风格不变,但中网更加精致,档次感更强。

内饰也进行了“精装修”,档把区域大大简化,看来路虎还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某些问题的。

动力方面,全新一代路虎揽胜将提供3.0T双增压六缸发动机和4.4T八缸发动机,最大扭矩可达750N·m。

与此同时,它还将提供插电混动和柴油版本。

新一代雷克萨斯LX

2021年洛杉矶车展实车发布,2022年入华

一句话点评:外观更加夸张

新一代雷克萨斯LX实车首次在2021年洛杉矶车展上亮相,与现款车型相比,它的外观设计更加夸张,并且提供了两种不同的中网造型,看上去充满了力量感。

新车定位于中大型SUV,气场十分强大,内部空间也相当可观。

内饰方面,新一代雷克萨斯LX却显得比较保守,悬浮式中控屏尺寸较小,造型也一般。

与此同时,这款车还保留了大量的实体按键,目前 汽车 市场上主流的全触控化操作在这款车上并没有什么体现。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了3.5T六缸双涡轮坤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415Ps,最大扭矩650N·m,同时还匹配了10AT变速箱。

根据官方消息,后续有可能提供混动版本。

保时捷Panamera新能源铂金版

2021年洛杉矶车展首发,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交付

一句话点评:罕见的5门4座掀背车

保时捷Panamera新能源铂金版国内售价为129.80万元和135.80万元,典型的百万级豪车。

保时捷在新能源领域一向比较积极,新车上市有望增强保时捷在豪华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话语权。

保时捷Panamera新能源铂金版车身长度分为5049mm和5199mm两种,采用了比较罕见的5门4座掀背造型。

外观方面采用保时捷家族化设计,但是配备了黑化套装,同时车标、轮圈、翼子板等处都采用了专属的铂金色涂漆以彰显身份。

动力方面,保时捷Panamera新能源铂金版搭载2.9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最大扭矩为400N·m的后置电机,系统综合扭矩达到700N·m。

红旗LS7

2021年10月亮相,预计2022年上市

一句话点评:国产最高端豪车

红旗是国产品牌中唯一自带豪华属性的品牌,2021年10月份红旗LS7正式亮相。

既然被放到了“LS”系列,那么这款车的定位将高于目前的E-HS9,成为红旗量产车型中售价最高的。

新车继续采用“高山飞瀑、中流砥柱”的设计语言,但中网尺寸更大,整体上气势更足。

新车定位于大型SUV,车身长度达到5.7米,车身高度也达到了1.9米,对高端商务人士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目前新车的内饰和动力细节尚未公布,但从它的定位来看,福建沈氏大漆、金太阳标志等都有可能出现。

动力方面,则有可能搭载红旗自主研发的8缸发动机。

奥迪A8L Horch

2021年广州车展首发,2022年上市

一句话点评:百万级的“中国特供车”

2021款广州车展期间,奥迪发布了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百万级豪车——奥迪A8L Horch,这款车以奥迪创始人的名字命名,基于奥迪A8L开发,将竞争对手锁定为迈巴赫S级等车型。

新车的外观与常规版奥迪A8差别不大,采用大尺寸多边形中网以及数字矩阵式大灯,但是它的车身长度提升至5.45米,看上去更加优雅,非常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

动力方面,新车将沿用现款车型上的3.0T六缸发动机,匹配8AT变速箱和48V轻混系统,最大功率为340Ps,最大扭矩为500N·m,同时全系标配四驱系统。

结束语: 这些豪华车型的价格都是普通消费者可望而不可即的水平,但它们所采用的全新设计理念却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普通品牌将从中得到不少启发,从而给用户带来更优质的用车体验。

大力的蓝天
负责的期待
2025-08-27 11:23:41

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特拉斯比较好,具体优点如下:

1、易用性

没有手刹,离开自动锁车,全身多个摄像头、传感器,在停车、转弯的时候,可以很精确的感知到周围情况,下图的弧线既是对周围障碍物的感知。

2、智能性

手机App随时查看车辆位置、状态等,甚至控制它的;不定期的系统OTA更新,带来更强大、更细致的功能;类似于iPhone的升级手机系统,特斯拉的升级频率很勤快,几乎每隔两周就有个小更新。

甚至可以通过HomeKit,来实现更强大的自动智能化:比如Siri来语音控制;根据温度和出行时间自动冷暖车等。

3、自动驾驶

特斯拉会自己固定在一个车道行驶,自动转弯,如果前方有车,会保持和前车的距离。我需要做的是握住方向盘,保持一定警惕性,以防路面有障碍物或者邻车随意变道等。

扩展资料

特斯拉车型:

1、特斯拉Model Y

特斯拉Model Y为特斯拉研发的一款紧凑型SUV,这款电动车是特斯拉2003年创办以来推出的第5款汽车,已于北京时间3月15日在洛杉矶发布。拥有标准版、长续航版、双电机全驱版以及性能版四种车型。

2、特斯拉Model S

特斯拉Model S提供三种不同容量的电池供消费者选择,分别为40千瓦时、60千瓦时以及85千瓦时,这三种不同容量电池将为车辆提供256公里、370公里和480公里的最大巡航里程。

充电方式上,该车可以选择传统插座充电和充电站充电两种方式。此外,特斯拉Model S还支持太阳能充电,对于容量为85千瓦时的电池,仅需10小时就可将电量充满。

感性的红牛
现实的身影
2025-08-27 11:23:41

比亚迪股份公司创立于1995年,由20多人的规模起步,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以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谈到造汽车,无非是在扮演一位“门外汉”的角色。正是利用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响亮名号和对秦川汽车的收购行为,

使得比亚迪有了相对于其他新手的先发优势。短短一年内,比亚迪汽车的产品线由原来单一的“福莱尔”微型轿车,迅速扩充为包括a级燃油车、c级燃油轿车、锂离子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全线产品。

比亚迪是一家中国汽车品牌,创立于1995年,主要生产商务轿车和家用轿车和电池。由20多人的规模起步,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汽车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矢志打造真正物美价廉的国民用车,产品的设计既汲取国际潮流的先进理念,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

扩展资料

发展理念:

比亚迪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凭借研发实力和创新的发展模式,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并在电池、电子、乘用车、商用车和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电池领域,比亚迪具备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凭借20多年的不断创新,产品已经覆盖消费类3C电池、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太阳能电池,以及储能电池等领域,并形成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

目前,比亚迪是全球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厂商。除新能源车和轨道交通外,比亚迪的电池产品广泛用于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等多种新能源解决方案。

比亚迪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和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已经出口至美国、德国、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客户包括中国国家电网、中广核、美国雪佛龙、德国Fenecon、日本A-style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亚迪

默默的黄豆
奋斗的纸鹤
2025-08-27 11:23:41

说到新能源车,很多朋友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比亚迪这个品牌,毕竟人家在2008年就推出了第一台新能源车--比亚迪F3 DM,能在10年前就推出新能源车,足以证明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力。

这十年的时间,从F3 DM到百公里加速仅需4.9秒的唐,再到几天前第3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一直在新能源领域开创和树立一个又一个的标杆。

挑战20万辆!

在过去的2017年,比亚迪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惊人的11.3万+辆,光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比某些自主品牌全年的燃油车销量都要多。不就是应为国家政策的推动比亚迪才可以得意洋洋晒出镇么棒数据?政策的带动确实让更多消费者“尝新”,但政策是相对公平的,每个企业都是平等对待的,都有同样的机遇。但无可否认的是,比亚迪确实是新能源汽车里鹤立鸡群的那一个!

政策仍旧在推动,带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那比亚迪就给自己定了个小(da)目标,2018年新能源车的销量目标为20万辆。能有如此大的口气,定个20万辆的目标,怎么也要有点底气才行吧?

开创造车新时代

比亚迪早早就掌握着电池、电机、电控这三大电动车的核心技术,除了加速超快的唐以外,还有续航里程300公里的秦。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继续以领先者的姿态前行,比亚迪重金聘请了国际大师,组建自己的国际团队,汇聚全球智慧,打造世界品牌。宋MAX的出现,正为比亚迪开创造车新时代吹响了号角。

宋MAX从上市到现在已经售出30000多台,订单更是超过60000多单,看来还是很多消费者喜欢上这台高颜值的宋MAX,而这也给了比亚迪信心,宋MAX上的设计语言将会广泛应用在以后上市的新车上。

一大批新车来袭

开创造车新时代,怎么可以少得了新车的推出?今年比亚迪将会推出唐二代、宋MAX混动版和全新一代秦等新车。新一代唐将会在今年4月开幕的北京车展上正式亮相,新车会提供三种动力,三种不同外观设计,全系均采用七座布局。七座新能源汽车,是不是你的菜?

而宋MAX将在唐二代上市后推出混动版,宋MAX混动版则在现款宋MAX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变成混动版,没什么好说的,但全新一代秦就不一样了,比亚迪的高层向快车哥透露,全新一代秦将用全新的平台打造,将会有质的变化。更劲爆的消息是,新车将采用像奥迪A5、A7那种溜背的设计,巡航能力也会提高!如果新一代秦真的是这样,你会心动吗?

你不知道的秘密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为了让大家在生活中体验新能源汽车,深圳市大胆地在全市推广电动公交,全市纯电动公交达到16359辆。作为东道主的比亚迪只会不会落后,在深圳东部公交服役的纯电动公交车正是比亚迪的K9。K9是国内规模化成功运行的纯电动客车,目前已在南京、杭州、西安、美国洛杉矶、日本京都等国内外近160个城市和地区运行。

去过英国或者对英国有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英国的双层巴士可以是英国的传统,也是英国的文化之一,而比亚迪的电动双层巴士已经在英国服役,这应该是国人值得骄傲的事情。以后出国旅游坐公交车的时候,记得看看车标是不是比亚迪的!

不忘初心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下的功夫,在这十年里面慢慢获得了回报,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比亚迪的新能源车掏腰包。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钻研,这就是比亚迪在这过去十年所做的事情,未来也是一样。

专注的棒棒糖
贪玩的便当
2025-08-27 11:23:41

「特斯拉杀手」、「以发明之父爱迪生之名」、「赌上福特 Mustang 全部荣耀」的「福特电动化革命转型之作」——福特 Mustang Mach-E,它来了,而且是以国产的身份。

在 2019 年 11 月的那个不下雪的洛杉矶冬天,我们极客 汽车 作为第一批国内的 汽车 媒体,在洛杉矶市区 Jet Center 一个小型民用机场,受邀见证了 Mach-E 在全球车迷面前的首次发布及露面,而当时,它的「北美兄弟」特斯拉 Model Y 的发布会就在一周后隔壁的场地。时隔一年半,Mustang Mach-E 这匹黑马姗姗来迟,终于出现在了中国用户的面前。

这一年半的时间,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已经在全球收获了六位数的车主订单。同时,国内智能电动车市场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自主品牌「新实力」们纷纷发力智能电动子品牌、「新造车」们也都开始推出他们的第二代车型,再加上华为、小米、百度等 科技 和互联网公司的入局,仿佛中国市场已经迎来智能电动车制造的「第二次浪潮」,这条赛道也变得越来越有趣。

所以,Mach-E 来的算晚吗?

这也是每每和媒体朋友和潜在电动车用户聊天时,大家时常聊到的问题。在我看来,晚不晚还是要从产业和产品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 Mach-E 的产品力。

先说价格,福特 Mustang Mach-E 的售价应该说超出了很多用户的预期,但确实也符合我们此前对它了解的预期。

这也是所谓「智能电动车」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价格区间。因为再低的价格区间,产品层面很难产生差异化,更多拼的是性价比和优惠;而再高,则品牌溢价能力又会占据主要的消费影响因素。所以在这个区间消费者的决策是最为复杂的,既会考虑产品创新的功能差异点,又要考虑实用性价比,而且品牌价值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而对于 Mach-E 来说,他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特斯拉 Model Y,首先两台车都是来自北美的车企,目前车型都是国产,另外还都是注重年轻运动,一个更偏向先锋的 科技 智能,一个更偏向设计传承和操控性能。我们通过一张图来直观对比一下:

与特斯拉 Model Y 相比,从数据上来看,福特 Mustang Mach-E 的车身尺寸更小,但或许是设计的原因,从视觉上来看,Mach-E 的尺寸要比 Model Y 更大,而且 Mach-E 在更小的车身尺寸中做到了更长的轴距,但实际上来看,Mach-E 的后排腿部空间也并没有非常突出。

Model Y 目前国内在售只有长续航全驱版本以及高性能全驱版本,在 Model Y 没有上单电机版本前,Mustang Mach-E 的长续航后驱版本有着极强的竞争力,而且 Mach-E 标准续航后驱版因为价格优势,所以竞争力较 Model Y 而言更为突出。而且即使 Model Y 后期推出单电机版本车型,其价格或许也很难和 Mach-E 拉开价格优势。

我们拿 Mustang Mach-E 长续航全驱性能版和特斯拉 Model Y 最畅销的长续航全驱版本车型来对比可以发现,Mustang Mach-E 在价格上有小小的优势,而两车续航能力相当,加速性能相仿,但 Mach-E 电机功率小,而扭矩更高。在自动驾驶层面,由于还没有对 Mustang Mach-E 进行系统的体验和测试,并不太好说,但从目前用户的反馈来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或许是其强项。

再看两台车的最强的高性能版本,基本上从价格、到续航,再到加速性能来说,也基本都是对标着来做的。所以整体上来看,在特斯拉再度下调产品定价或推出单电机版本之前,福特 Mustang Mach-E 有机会提前抢占 25-30 万的纯电动 SUV 市场。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壮大,电动消费群体也会更加的成熟和细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电动车。对比来看,我个人认为 Mach-E 非常适合那些对 汽车 和驾驶有着丰富「 情感 」,又想体验电动车带来的新鲜感和便利性的这群年轻人。

首先,Mustang Mach-E 传承了福特 Mustang 经典的设计元素,例如具有极强辨识度的车尾灯,以及侧面线条。Mach-E 的设计师竭尽自己所能让这台纯电动 SUV 看起来更加动感和具有传承性。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后排头顶溜背造型的处理,另一个是车身侧裙部分的处理,两个地方的黑化让整个车的造型看起来更加「精练」和「动感」,仿佛给这台 Mach-E 穿上了紧身运动衣。再加上 Mustang 标志性修长的车头造型,着实给枯燥乏味的纯电动车型设计带来了一丝灵气。

其次,福特北美运动车型团队在位于美国北卡罗兰纳州基于赛车模拟器调教的底盘,再加上 Brembo 全铝四活塞制动卡钳,以及倍耐力 P Zero 以及固特异 Eagle Touring 专属定制的原厂轮胎,真想快点儿骑上这台电马劈几个弯过过瘾。

另外,在智能化层面,福特的玩法也非常接地气,他们选择和百度合作,基于车内竖置的大屏打造中国用户专属的 SYNC+2.0 智行互联系统。基于我们此前对于车载系统的评测体验和经验之上,可以基本肯定地说,Mach-E 的这套车机系统的易用性以及语音操控智能化程度,应该远超特斯拉以及一些花哨但并不适用的智能座舱。而且还介入了例如爱奇艺、ETCP 停车、喜马拉雅等生态,利用车载系统实现在线支付。并且福特还在这块巨大的中控屏上保留了最早北美发布时展示车型中的「魔术」悬浮旋钮,很期待这台车真实的人机交互体验是什么样。

而在自动驾驶层面,Mach-E 全系标配 L2 级别福特 Co-Pilot 360 智行驾驶辅助专业包,包含了 ACC、TJA 等实用的辅助驾驶功能,以及全系标配福特 C-V2X 系统。当然,也可以选装升级智行驾驶辅助升级包,就可以拥有 BlueCruise 主动驾驶辅助、自动变道辅助等高阶功能。并且硬件预埋,后期可以通过 OTA 对自动驾驶功能进行更高阶的升级。

所以从整体产品力上来看,福特这波并没有因为入局相对较晚而「掉队」,反而如此诚意的定价策略以及产品鲜明的特色使得 Mach-E 成为了目前智能电动市场的「一枝独秀」,绝对有机会和目前的以及 2021 年即将上市交付的竞争对手们掰掰手腕。

其次从产业层面来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逐渐成熟,智能电动这个增量领域各家的技术优势也在逐渐展现,福特几年前在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层面的研发投入也到了可以开始逐步在产品中落地的节奏,所以这个时间段福特 All-in 电动车还是有机会也有把握。Mustang Mach-E 作为福特转型电动车的旗帜和风向标,对于福特来说非常重要,这也就解释了福特为什么要拿出 Mustang 这个「金字招牌」来作为他们投身电动化的首款车型。

当然,或许福特很难让此前 Mustang 燃油车拥趸爱上这匹突然杀进来的「电动黑马」,毕竟它没有 V8 的轰鸣、没有汽油味所带来的兴奋感,但福特或许可以通过 Mach-E 获取一批新的电动 Mustang 粉丝。此前 Mach-E 在北美上市之初,就收获了一大批订单,并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其中 70%的订单是来自于特斯拉的潜在消费群体。

而如今,Mustang Mach-E 带着满满的诚意走进中国市场,从理性层面而言,他一定会「大杀四方」,去抢夺特斯拉、蔚来、理想等等品牌的部分市场。但在我看来,这些续航、加速、电池、智能化、自动驾驶,似乎只是福特给让那些等着看「传统车企造智能电动车」笑话的人的一记耳光,而 Mach-E 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是和他的「 情感 共鸣」。

「把真正驾驶乐趣带进智能电动车」,在发布会上福特(中国)电动车事业部首席运营官朱江 Izzy 讲的一句话着实打动了我,在这个设计无脸化贯穿尾灯、动不动加速 12345 秒、空间大大大大大、屏幕 MAX Pro Pro 再 Pro 的时代,有一家企业,做的一款车型,在适应时代的同时,能带给我们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激情,给我们留下一些和 汽车 这个经历了一百多年风云工业产品的 情感 共鸣,这个感觉真好。

或许 Elon Musk 对于宇宙的 探索 和对前瞻技术的憧憬更加让你着迷,又或许李斌对于用户的关怀和服务理念更加深得你心,但对于一个 汽车 迷来说,在不得不迈入电动化时代的这个时间节点下,Mustang Mach-E 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