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现在是哪位?清楚详细些。谢谢。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发布时间:2010-6-4)秘书长 霍志臣(兼)中国节能协会太阳能专业委员会 负责人
蔺金印北京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 秘书长
顾问石定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理事长、国务院参事
朱俊生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 主任
殷志强清华大学 教授
会长
(轮值)吴振一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总裁
黄 鸣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高元坤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徐新建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夏志生浙江美大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高靖平山东桑乐太阳能有限公司 总经理
执行会长罗振涛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 主任
不知是不是最新的
2021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行业依然保持了向上突破的姿态。其中,光伏发电行业年度新增装机再达历史最高水平,分布式光伏年度新增规模占比首次突破50%,行业继续维持强劲增长态势;太阳能热发电行业示范项目运行稳中有进,玉门鑫能50MW光热项目于年内投运,我国光热发电探索商业化道路再添新兵。两个子行业,均交上了一份令市场满意的年度成绩单。
(一)光伏行业持续突破,户用光伏发展势头强劲
“十四五”首年,我国光伏发电建设实现新突破,年度新增装机5488万千瓦,同比提升13.9%,为历年以来年投产最多,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累计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大关,达到3.06亿千瓦,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
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2021年,分布式光伏年度新增规模约2900万千瓦,历史上首次突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50%,约占55%。同时,在新增分布式光伏中,户用光伏的年度新增装机规模继2020年首次超过1000万千瓦后,2021年首超2000万千瓦,达到约2150万千瓦,发展势头强劲。
消纳利用水平持续好转。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量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占全国全年总发电量的4.0%;利用小时数1163小时,同比增加3小时;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8%,与上年基本持平。新疆、西藏两地光伏消纳水平显著提升,光伏利用率同比分别提升2.8和5.6个百分点。
(二)太阳能热发电稳中有进,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1年底,玉门鑫能50MW太阳能热项目全面投运,我国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名单又添一员,累计装机规模持续上涨。
截至2020年底,我国并网投运8座太阳能热电站,包含2020年底之前并网的中广核德令哈50MW槽式项目等7座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和鲁能格尔木多能互补50MW塔式项目(国家能源局多能互补示范项目)。通过运行调试、不断消缺,这些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性能和发电量逐步提升。
其中,作为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太阳能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MW槽式电站实现了连续运行107天的记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首航高科敦煌100MW熔盐塔式太阳能热示范电站2020年三季度发电量较2019年增长31.3%,2021年三季度再度增长39.7%,目前电站各项性能指标仍在大幅度提升。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太阳能热电站自2019年10月开始,除汽轮机发生故障的个别月份,绝大多数月份电站实际发电量达到或超过设计值。
下一阶段,伴随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工作的陆续启动,我国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有望实现持续提升。2021年10月,青海省、甘肃省、吉林省分别举行了工程启动仪式,共计101万千瓦的太阳能热发电装机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底前建成并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中国正以自己的理念和行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保护“开拓一条道路”
荒漠变绿洲的库布其,是中国近年来持续造林固碳、恢复生态努力的一个缩影。国际科学界注意到,中国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促使全球植被覆盖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6年3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家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植树造林行动卓有成效。该研究负责人安德烈斯·维纳说,中国的植树造林计划非常有效地配合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行动方案,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植树造林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果“让人印象深刻”。
同年6月,由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科学家认为,中国的生态保护政策已取得明显成效,对其他国家有借鉴意义。领导这一研究的斯坦福大学环境科学教授格蕾琴·戴利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正在开拓一条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早在2015年中国就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国际能源巨头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说,3年前全球碳排放每年增长2.5%,而近3年碳排放几乎没有增长,这意味着我们离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目标更近了,中国在这一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中国也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已经启动,中国团队已与27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帮助这些国家提高适应和减缓能力、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
清洁能源转型“全球领跑”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是造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源头。如今,从电动车到智能电网,从先进核电技术到煤炭清洁化利用,中国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转型和清洁能源发展,带动了全球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经过持续多年的科技创新,中国的风、光、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已经居世界前列。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2016年贡献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的40%,超过经合组织的总增量,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5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只有1万辆,如今可达50余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
“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领跑者。”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丹·阿明说。
与此同时,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所长蒂姆·巴克利说:“清洁能源市场正在繁荣发展。在夺取这一市场更大份额的比赛中,美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
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能源专家乌尔夫·莫斯勒纳也认为,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新能源的世界领头羊”,与美国和德国相比,中国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明显优势。
“绿色丝路”从畅想变为现实
安全、舒适、美丽,是肯尼亚民众对蒙内铁路的印象。蒙内铁路不仅是一条节能、高效、低污染的交通大动脉,考虑到东非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堂”,铁路在设计和修建过程中也格外注重与动物和谐共存。
肯尼亚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玛格丽特·瓦基玛说,监测显示大象可以非常轻松地沿着铁路行走,甚至在大桥下休息,“从大象的行为来看,铁路对它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对此称赞道:中国企业已证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做到环保。
不光是蒙内铁路,中国邻国塔吉克斯坦的瓦亚铁路沿线,只要跟随“一抹绿色”,就能识别出哪些路段是中方负责的。
瓦亚铁路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方在塔吉克斯坦的首个铁路项目。由于塔吉克斯坦地处帕米尔高原,植被以草本为主,一旦被破坏将很难恢复,中方建设者进场后就提出质量与环保并重的要求,对铁路沿线的自然边坡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对隧道排水也采用以排水导管暗排的方式,以减少对地面的冲刷。
因为坚持环保理念,中方负责路段的环境绿化和水土保持明显好于其他路段。
随着更多“一带一路”项目落实,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一带一路”合作,分享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最新理念、技术和实践。
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对迪拜的意义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的输入,减轻能源对外依赖程度;增加新能源利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供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经济。
阿联酋在太阳能利用方面的努力,为当地其它国家的能源发展策略提供了相当可观的参考资料。而加大新能源的利用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诸如温室气体等一系列环境破坏产物的排放与蔓延。
阿联酋建设太阳能发电站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太阳能发电站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落成。这座耗资6亿美元(约合37亿元人民币)的发电站将为2万户家庭提供电力。
“太阳一号”(Shams1)发电站位于阿布扎比西南约150公里的扎耶德市郊沙漠地区,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相当于300个足球场,发电能力达100兆瓦。
“太阳一号”发电站共有25.8万个复合抛物面反射镜,通过这些反射镜将阳光聚集到一支支特殊的管子上,管内充填了一种具有高热传导功能的油,滚热的油通过管道传送到产生蒸气的装置内,再由蒸气带动汽轮机发电。
该发电站的投产不仅能缓解阿联酋电力消费的压力,还可实现每年减少约17.5万吨碳排放,相当于每年种植150万棵树,或减少1.5万辆汽车上路。
阿联酋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7%。国际可再生能源总干事阿敏表示,“太阳一号”发电站的启用是中东地区规划绿色能源未来蓝图的起点,阿联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作出的表率和承诺,对中东地区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Ⅰ 有关地球一小时的小节目
地球辛苦的在一边哭泣,
太阳在旁边嘲笑着,
几个人在边上过低碳生活来支持环保。
地球笑了,太阳笑了,人类笑了。
Ⅱ 地球一小时的发展历程
“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30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更多参与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
随后,“地球一小时”从这个规模有限的开端,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很快席卷了全球。仅仅一年之后,“地球一小时”就已经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之一,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 2008年3月29日,有35个国家多达5000万民众参与其中,并证明了个人的行动凝聚在一起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2008年3月29日晚上8时,新西兰第三大城市杨维旭和南太平洋岛国斐济首都苏瓦“陷入黑暗”,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时间”环保活动由此开始在全球接力举行。这项活动旨在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警惕。让所有的人明白地球只有一个,如果让事态继续发展下去,地球将会毁灭。当地餐馆、酒吧点上蜡烛,举行烛光晚餐,商店也关闭了霓虹灯。数千个家庭也响应号召,当晚在家中使用蜡烛照明。
当晚,岛国斐济苏瓦陷入黑暗,两名身着当地传统服装的“武士”点燃了火炬,并将火炬传递到苏瓦港。划艇爱好者接过火炬,在海里燃起了100只蜡烛,这象征着斐济所辖的100多个岛屿都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随后,“地球时间”活动传递到澳大利亚。悉尼当晚8时只可见零星灯光。悉尼歌剧院熄灭了照着巨大贝壳状建筑的灯火,海港大桥也关闭灯光。当地活动组织者说,商业区350幢商业建筑中的250幢完全关闭灯光。
伴随着地球的转动,“地球时间”活动持续西行,陆续进入马尼拉、布加勒斯特、华沙、约翰内斯堡、日内瓦……中国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的一些企业和机构也加入到活动中来。
由于时差原因,美国等美洲国家的城市接过了“地球时间”活动中的最后一棒。2008年3月29日在当地时间20:00-21:00,一向以灯火辉煌著称的美国大都市很多都暗了下来。 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有“中国电谷”之称的保定市,保定是内地首个官方宣布加入该活动的城市。除此之外,得到WWF官方确认参与活动的中国地区城市还有北京、上海、大连、南京、南昌、杭州、长沙、长春、香港、澳门,台北等城市。2009年3月27日晚20:30至21:30,上述城市共同行动,熄灯一小时。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个城市共同创造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共同为地球的明天做出贡献。
为此,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世界上最高的酒店迪拜塔、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莫斯科的联邦大厦以及位于罗马的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的官邸奎里纳勒宫都熄灯一小时。位于香港维多利亚码头的标志性建筑也熄灯一小时,以表达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地球一小时”活动2008年年底在中国启动后,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可口可乐、佳能等百家企业已加入活动。北京、上海等地的宜家、沃尔玛、新世界中国地产等也用不同的方式在当天的活动。德高集团(中国)还提供了上海、北京与天津的巴士车身以及地铁灯箱的免费广告位,以支持“地球一小时”活动。
此外,由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推广大使李冰冰参与的系列活动公益广告也亮相。3月27日晚,李冰冰与大家一起加入到“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中。李冰冰表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节约能源。我希望能用我的力量,号召更多的人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一起表达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2010年3月10日,WWF对外联络部主任荆卉女士特地为李宇春颁发了“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推广大使”证书。李宇春说:“非常荣幸成为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推广大使。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环保,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环保其实就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我们应该更努力地推广环保,加入低碳发展的全球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
2010年“地球一小时”中国启动仪式已于3月10日,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机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举行,象征全球24个时区的24个印有“地球一小时”全球活动推广大使大熊猫“美兰”和李冰冰、中国活动推广大使崔健和李宇春掌印的孔明灯由24名环保卫士点燃放飞,拉开了 “地球一小时”中国活动的序幕。
2010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选择了网络作为中国地区最重要的互联网合作伙伴,对活动进行公益宣传,并为官方网站提供技术支持。
到2010年3月27日,中国已经有33个城市加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全球已有118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个城市承诺参加2010年的活动,这些城市的部分标志性建筑物、团体和个人将在27日20:30—21:30熄灭灯光,表达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意愿。WWF还在中国延伸发起了“低碳生活周”活动,每天将提出一项节能减排目标,包括节约1升水、节省10张纸、减少塑料袋使用等。 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将不仅仅局限于熄灯一小时和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在倡导家庭、办公室、 *** 建筑和标志性景观熄灯一小时的同时,“地球一小时”还将致力于推动可持续的环保行动。届时,来自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居民、企业和 *** ,都会为下一年里大家将采取的可持续环保行动而做出自己的努力节能低碳。
2011年3月26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再次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当日,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中国有86个城市加入到“地球一小时”活动。 2013年,因为西方复活节的缘故,2013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提前到2013年3月23日。2013年,中国内地共有127个城市加入到活动中。
主题:我做绿V客,“环保七选一,每周一起来”。
除往年的“熄灯”外,推出了新的传统:希望市民在每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行动,并在每周的这一天实施相应的环保改变,成为“绿V客”:
星期一:多吃菜;星期二:环保袋;星期三:不开车;星期四:自带筷;星期五:不剩饭;星期六:爱动物做出来;星期日:走进户外放弃宅。
2013年,包括悉尼歌剧院、帝国大厦、东京塔、迪拜塔、白金汉宫在内的各国标志性建筑也在当地时间晚八点半熄灯一小时。其中包括巴勒斯坦、法属圭亚那、加拉帕戈斯群岛、卢旺达、圣赫勒那岛、苏里南、突尼斯等首次参与“地球一小时”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北京鸟巢、水立方、世贸天阶等标志性建筑同时熄灯,同一时段,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武汉黄鹤楼,从台北101到香港天际100观景台,中国各地多个标志性建筑均熄灯一小时,中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 2014年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定于3月29日(星期六)20:30-21:30举行。
2014地球一小时主题:蓝天自造
“我们将今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定为蓝天自造,是为了呼应当前中国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地球一小时“中国总干事卢思骋说,“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每一家企业、每一级 *** 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雾霾,清洁空气。”
地球一小时在全球发起“地球一小时·蓝”计划,打造环保项目的支持平台。科幻动作片《超凡蜘蛛侠2》中的超级英雄蜘蛛侠,偕同该片主演安德鲁·加菲尔德(Andrew Garfield)、艾玛·斯通(Emma Stone)、杰米·福克斯(Jamie Foxx)和导演马克·韦布(Marc Webb)将共同代言“地球一小时·蓝”计划。 2015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定于2015年3月28日(星期六)20:30举行。
2015年中国区地球一小时主题为“能见蔚蓝”。2015年2月10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揭晓。
2015年3月27日20:30至28日20:30,地球一小时将以“倒计时”的方式紧锣密鼓地展示24个可再生能源故事和案例。它们或来自个人、团体;或城市、乡村;或民间、 *** ;或定位于艺术展示,或偏向示范实践。
2015年3月28日(星期六)20:30,地球一小时开始。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将继续聚焦当前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发出“能见蔚蓝”的倡议。
“能见蔚蓝,代表了我们的建议和对未来的期待。’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我们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表示,在深化2014地球一小时“蓝天自造”主题的基础上,今年的地球一小时将聚焦于能源议题,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主流化应用。 大厂潮白河经济开发区
2016年度“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19日晚8:30至9:30举行,WWF将参与大厂主办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并授予大厂潮白河经济开发区“为”蓝城市伙伴称号,以推动越来越多的城市及公众参与一小时、超越一小时,为了蓝天做出实际的环保转变。以“地球一小时”活动为开端,联动区域内各单位、学校的环保承诺宣言行动、公益“奔跑计划”“我们的创意生活”征集等系列创意环保活动,以进一步强化公众绿色环保理念和生态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生活、消费方式的普及和深化 。
大连
2016年3月12日,“为蓝生活·心向蓝天”影像展中国首展在大连凯德和平广场揭幕,正式拉开2016大连“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序幕。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将继续聚焦当前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主题为“为蓝生活”。
河北省科技馆
2016年3月19日当天20:30-21:30,河北省科技馆将联合河北师范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在省科技馆西广场举办公益天文观测科普活动。在观测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省科技馆专业技术人员将在广场上架设天文望远镜观测环形山、月海等月球表面特征,并为群众讲解星空和望远镜等相关知识。
世界各地的地标建筑
2016年3月19日,为了响应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世界各地的地标建筑都在当晚关闭了灯光,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Ⅲ 地球一小时的由来
地球一小时——2010年3月27日,星期六,20:30
行动起来,关灯一小时,应对气候变化
2010年3月27日20:30,“地内球一容小时”活动将在全球开展。加入我们的行列,熄灭灯光,向全世界发出“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
地球一小时2010活动将号召每个人承担责任,为确保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地球一小时2010年的目标: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活动, *** 、企业、社区积极加入,让“地球一小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保行动。
WWF号召:
个人/志愿者
社区
学校
企业
***
加入我们,参与地球一小时2010活动。
气候变化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它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地球一小时是带来希望和变革的契机。行动起来,世界将因此而改变。 3月27日20:30,2010“地球一小时”,期待您的参与!
最近,全球享有盛誉的非 *** 环境保护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式宣布中华英才网成为2010年“地球一小时”中国项目合作伙伴,WWF全球气候行动中国项目主任侯艳丽女士向中华英才网颁发了“地球一小时”项目合作伙伴证书。
Ⅳ 地球一小时” 由来
地球1小时就是 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 在每年的3月27日20点 关灯1小时 以号召全人类保护地球环境 保护我们的家园 大家都来参加吧
Ⅳ 地球熄灯1小时的小故事
我在今年3/28前几天收到这封邮件...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地球一小时”象征着希望,也代表着行动。每个人都能让一切从此改变。
你知道吗?
“地球一小时”始于2007年3月31日,澳大利亚悉尼熄灯一小时。当晚,大约有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熄灯一小时悉尼成功减少了10.2%的用电量。悉尼 *** 和居民用行动向全世界发出强烈声明:我们可以减少使用可造成地球暖化的煤燃电力!然而仅仅一年以后,2008年3月29日,“地球一小时”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超过35个国家多达5000万人参与其中。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让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加入到这一小时中,进一步在缓和气候变化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已经有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座城市承诺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共同为地球的作出贡献。
现在,“地球一小时”活动正进入冲刺阶段加入我们!让更多的人、城市加入到活动中,共同显示大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决心!
2009年的“地球一小时”是一项全球性的行动,它呼吁每个人,每个企业和社区都积极采取措施,投身其中,承担应尽职责,为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明天而行动起来。届时,全球各地从欧洲到美洲的地标性建筑都将伫立于黑暗之中。而世界各国人民将通过关灯这一方式,携手为创造地球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由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推广大使李冰冰参与的系列活动公益广告将亮相。3月28日晚,李冰冰将与大家一起加入到“熄灯一小时”的活动中来。李冰冰表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节约能源。我希望能用我的力量,号召更多的人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一起表达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针对如何有意义地度过3月28日晚上的一小时,著名的钢琴家郎朗则给大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黑暗环境中欣赏音乐更能高度集中,完全投入旋律之中。那一刻,你会深受感动,并会引发想象力。”
“地球一小时”活动其实就像开灯关灯一样容易。 2009年3月28日晚上20:30,全球各地的人们将为“地球一小时”而熄灯。我们希望能有超过1000个城市10亿人参加这一活动中来,用全球性的努力一起来应对气候变暖。
关闭寝室的灯, 点起了蜡烛希望通过一小时熄灯行动促进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
想必你现在已经有了计划,如何去度过28日晚这一个小时的无点灯时光。你可能有许多办法去度过这一个小时的时间。
也许你打算同亲密的人共进烛光晚餐…… 也许你打算同朋友仰望星空…… 也许是找块空旷的草地,和心爱的人数星星,还是和家人在这安静时刻聊天谈心,听听城市的声音…
Ⅵ 熄灯一小时童话故事
我在今年3/28前几天收到这封邮件...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地球一小时”象征着希望,也代表着行动.每个人都能让一切从此改变. 你知道吗? “地球一小时”始于2007年3月31日,澳大利亚悉尼熄灯一小时.当晚,大约有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熄灯一小时悉尼成功减少了10.2%的用电量.悉尼 *** 和居民用行动向全世界发出强烈声明:我们可以减少使用可造成地球暖化的煤燃电力!然而仅仅一年以后,2008年3月29日,“地球一小时”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超过35个国家多达5000万人参与其中.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让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加入到这一小时中,进一步在缓和气候变化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已经有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座城市承诺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共同为地球的作出贡献. 现在,“地球一小时”活动正进入冲刺阶段加入我们!让更多的人、城市加入到活动中,共同显示大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决心! 2009年的“地球一小时”是一项全球性的行动,它呼吁每个人,每个企业和社区都积极采取措施,投身其中,承担应尽职责,为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明天而行动起来.届时,全球各地从欧洲到美洲的地标性建筑都将伫立于黑暗之中.而世界各国人民将通过关灯这一方式,携手为创造地球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由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推广大使李冰冰参与的系列活动公益广告将亮相.3月28日晚,李冰冰将与大家一起加入到“熄灯一小时”的活动中来.李冰冰表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节约能源.我希望能用我的力量,号召更多的人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一起表达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针对如何有意义地度过3月28日晚上的一小时,著名的钢琴家郎朗则给大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黑暗环境中欣赏音乐更能高度集中,完全投入旋律之中.那一刻,你会深受感动,并会引发想象力.” “地球一小时”活动其实就像开灯关灯一样容易. 2009年3月28日晚上20:30,全球各地的人们将为“地球一小时”而熄灯.我们希望能有超过1000个城市10亿人参加这一活动中来,用全球性的努力一起来应对气候变暖. 关闭寝室的灯, 点起了蜡烛希望通过一小时熄灯行动促进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 想必你现在已经有了计划,如何去度过28日晚这一个小时的无点灯时光.你可能有许多办法去度过这一个小时的时间. 也许你打算同亲密的人共进烛光晚餐…… 也许你打算同朋友仰望星空…… 也许是找块空旷的草地,和心爱的人数星星,还是和家人在这安静时刻聊天谈心,听听城市的声音…
Ⅶ 地球一小时的历史背景
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专生存。我们只有属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参与到”地球一小时”中来是个人、企业、领导和 *** 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这也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
“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悉尼展开,有超过220万的悉尼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随后,”地球一小时”从这个规模有限的开端,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很快席卷了全球。2008年,有35个国家多达5000万民众熄灯以表示他们对“地球一小时”的支持,并证明了个人的行动凝聚在一起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Ⅷ 关于地球一小时的文章
可怕】328关灯一小时原来是美帝的淫谋XSK
原来328只是一场阴谋
同志们,最近美(网络)版国所谓的环保组织发起权“地球一小时”的关灯活动,大家千万别响应啊,因为2009年3月 28日晚上8:30——9:30正好是中(网络)央电视台并且在全球播出的庆祝西(网络)藏(网络)民(网络)主(网络)解(网络)放五十周年纪念晚会,很明显,这个时候,所谓的环保分(网络)子发起的“地球一小时 ”,阴(网络)谋大家可想而知,“地球一小时”这个活动,为什么这次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出,而且为什么是中(网络)央电台公布的这个晚会后,才在中国传播?时间真那么巧合吗?
(我查过,明天晚 8点确实是有这个节目)+请勿响应328关灯计划,众所周知,发电机输出的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要是电网的负载突然减少,电流或电压就会急剧上升,电网就会过压,要是超过了电网承受最大值,联着的电器就可能烧毁。关1小时灯根本节约不了能源(因为电厂仍按原计划在发电,多出来的电无法储存起来,只会造成灾难),节约能源要靠大家平时点点滴滴,而不是搞这种害人害己的形(网络)式主义
。从网络某个贴吧看到的,
国际能源署表示,太阳能产量预计将在未来10年引领可再生能源供应的激增,在目前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发电量增长的80%。
在周二发布的年度《世界能源展望》中,国际能源机构在其核心情景中表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有望取代煤炭,成为主要的发电方式。该情景反映了国际能源机构已宣布的政策意图和目标。
该报告称,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在全球发电中的总份额将从2019年的8%上升到2030年的近30%,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将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长。
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说,“我认为太阳能将成为世界电力市场的新霸主,根据目前的政策设置,2022年以后每年的部署都将创下新的记录。”
国际能源署称,成熟的技术和政府支持机制降低了大型太阳能光伏项目的融资成本,有助于降低总体产出成本。它说,在大多数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比新的燃煤或燃气发电厂更便宜。可再生能源发电是2020年持续增长的唯一重要能源。
报告称,希望到2050年采取净零排放目标,将使光伏发电的表现更加强劲。报告还指出,尽管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有所增长,但碳排放预计在2020年下降24亿吨之后,将在2021年回升,并在2027年超过2019年的水平,到2030年达到36亿吨。
国际能源署表示,在许多情况下,长期目标与具体的近期减排计划之间仍存在差距。该报告还说,将新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整合起来,将取决于包括配电网络在内的系统各部分的充分投资。潜在的原因是需求低于预期、未支付账单或发展中经济体公用事业财务状况恶化,这可能会使电网成为一个薄弱环节。
据外媒报道,国际能源署在关于可再生能源的报告中预计,2019年至2024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将增长1200GW,增幅达到50%,太阳能光伏将成为主导。其中,仅太阳能光伏一项就占了预期增长的60%,而大陆上风能则占据了增长中的四分之一。尽管水力仍占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增量的十分之一,但其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报告指出,到2024年,中国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增长总量中的40%。对中国的预测值高于去年,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系统集成有所改善,更低的弃风率,以及增强的太阳能光伏和陆上风能的竞争力。
#电力#, #太阳能#, #动力#
作者:吃多不长肉
责编:路一斯
6月30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作为指导单位、新浪 财经 和中信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2022ESG全球领导者峰会成功收官。本次峰会主题为“共同促进全球ESG发展,构建可持续未来”,以广泛普及ESG理念为宗旨,向国际 社会 集中展示和传播了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达成双碳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发言嘉宾提出了ESG全球问题的不同角色所应承担的使命和努力方向,指出全球资源和气候问题解决的紧迫性,并提出建议和方案。
本次峰会共有来自20个国家的135位嘉宾出席,覆盖全球ESG事业的领袖型组织、企业、学术、金融、投资等领域。
中国“双碳”承诺、ESG国际影响力获国际组织肯定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戴维·马尔帕斯(David Malpass)提到,世界各国需要在储能、新技术和备用容量方面进行大额投资,将太阳能和风能纳入电网,同时弥补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马尔帕斯还表示,作为重要的对外投资者,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具有很大影响力,可以在其借贷和投资过程中,推动国际ESG标准的采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指出,IMF对中国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表示欢迎。她也欢迎中国通过进一步发展绿色债券分类标准、试点新型的信息共享平台、改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等措施来完善绿色金融框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联席主席、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表示,应该把握好ESG发展的三“重”主线,即ESG驱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ESG发展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领域,以及ESG投资是金融投资体系的重大转型。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指出,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在中国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是典型的市场失灵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政策驱动最为重要,公共部门要尊重市场,利用自身的优势弥补市场之不足,发挥好规制和监管作用,并开展国际合作,企业才有动力开展ESG责任投资。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总干事马可·兰贝蒂尼(Marco Lambertini)表示,人类需要转变意识,自然损害不再只被看作是一个道德或生态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发展、人类 健康 问题,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安全问题。
ESG风险需要国家、企业、投资机构共同参与解决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表示,今天的世界是全球化的,相互连接的,一个 社会 再也无法单独崩溃。因为各个国家之间可以通过贸易、 旅游 、移民、产生二氧化碳或者微生物的方式互相影响。像过去 历史 中那样,崩溃以不影响其他国家的方式一个一个地进行已经不再可能,而我们现在面临的风险是全球性崩溃。气候变化、新冠疫情、资源枯竭,都需要协调全球努力去解决。
法兰西学院院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提到,绿色创新是唯一的道路。绿色创新和环境挑战依赖于三方共同解决:企业创新、国家通过碳价格和产业政策引导 科技 转变,从消费者开始迫使企业绿色创新。消费者会避开不道德的企业,选择更有道德的竞争对手的产品。
风险投资公司KPCB董事长约翰·杜尔(John Doerr)表示,作为风险资本投资人,自己的工作是寻找大的机遇、针对大的挑战、投资大的解决方案。而环境危机让自己见过的任何挑战都黯然失色。他在其书籍《OKR实现净零排放的行动计划》中提出了一个全球行动计划,目标是在2030年达到减半排放、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并设定了十个具体行动目标,六个是减排的解决方案,四个是催化剂。
中信出版集团利用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号召力,践行国家发展战略,在ESG方向储备了大量国际、国内优秀作者和优秀选题,形成了ESG方向出版矩阵,出版了一批ESG相关图书,并为本次峰会精选了12本推荐书目,在全国各地机场书店及城市店展陈。
2.首先,这是一件好事、来之不易,是全中国人民努力了几十年,等了几百年的大好事,标志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提高,这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
但是,我们不要过度宣扬这件事情,或者过分地高兴,因为这对中国来说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从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指标人均GDP来说,中国目前比发达国家差得还很远,日本的人口只是中国的1/10,也就是说,我们10个人才能创造出相当于日本1个人的GDP来。从历史上看,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国占全世界GDP的25%—30%,总量居世界第一,但那时候中国的人均GDP只是英国的1/5。人家2000万人口、40条战舰、7000名远征士兵,而有4.1亿人口、上百万军队、GDP总量世界第一的中国却一下子被打败了。所以,GDP总量能说明一定问题,但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大或者一个民族的强大,更重要的是要从人均GDP来看,而且也不能只看GDP,还要看人的素质、创新能力、工业、农业、军事以及国际竞争力等其他很多方面。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都还差得很远。
所以说,这个“世界第二”将增强我们的信心,提高我们的国际影响,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应该按照邓小平所说的“韬光养晦”,一心一意谋发展。而且我们要知不足,知道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与老百姓的期望还差得很远,还要继续努力。
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就像温总理最近在深圳讲的那样,要改革开放,不开放不改革死路一条,30年前是这样,20年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改革开放才有活路,不改革开放,早晚是要挨打的。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我们离一个真正的强国还差得很远。对此,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对世界承担更大的责任呢?首先,有没有这个“世界第二”,我们都应该承担一定的世界责任。因为一个更和平的世界、更开放的世界、更清洁的世界对我们是有益的。对贫困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援,中国即便在最穷的时候,在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都在修坦赞铁路,都在各种国际组织里为“穷哥们”说话,这是我们一直都在做的。
那么,现在中国“GDP世界第二”了,是不是应该给得更多?这要具体考量。在诸如对外投资能达到双赢的情况下,以及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等对我们有利、也是一个大国应该做的事情上,我们都要坚持做下去。但是,世界经济责任更多的是从人均GDP的角度来讲。毕竟中国的人均GDP还只是日本的1/10,在全球仅排在105位。而且,严格按照国际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贫困标准来计算,我们还有两亿多人没有脱贫。所以,我们还没有很大的能力去支援别的国家。
我们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市场,提供更多的产品,这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此外,就像我们在国内扶贫一样,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帮助一些更穷的国家,但在这方面对中国不能期望太高。
:中国GDP跃升第二,最大的原因是中国“人多”——占世界1/4的人口,每个人多做一点,GDP规模就大了;第二,是因为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正确道路。30年前中国人也多呀,可为什么连饭都吃不饱?所以,改革开放是关键所在。
当然,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中国这点GDP,13亿人一除一分,人均不到4000美元。而且这4000美元分得还不均衡,一些人多一些,更多的人连这4000美元都不到,贫富悬殊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今后的路还很漫长。此外,我们的这个“GDP第二”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包括环境成本、生命成本、后代成本、资源成本等等,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一下:我们是要“快”,还是要“好”?我觉得,现在更多的是要“好”,而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大。现在很多地方就是因为盲目追求GDP,实际上后来的损失更大。
从全年来看,日本经济增速肯定没我们快,但中国能否“站稳”第二,还要看下一步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的情况,以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情况等等。所以,全年的情况,我们还是要看,还不敢这么肯定。更重要的是,这些其实都只是一些数字,没必要过度看重和强调。就算有朝一日我们GDP总量超过了美国,又怎么样?就像我刚才说的,1840年中国GDP世界第一,却照样挨打。所以,更多地还是要关注国家的综合实力。
首先,“做功课”要扎实,那些虚的、老百姓没得什么实惠的GDP不值得追求。要以人为本,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为经济增长的出发点,讲求增长的质量,而不是为了增长而增长,为了GDP而GDP。“强国”的目的是“富民”,要把富民放在首位。第二,要注意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问题,这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此外,还要注重环保。如果GDP增长、东西生产出来了,但大家都得病了,那这样的GDP也没多大意义。总之,不管怎样,我们不能瞎折腾,还是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还是要好好按照市场规律来做,才能实现优质的增长
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实施低碳生活,关键应该从我们身边做起。
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然而,我们的生活环境怎样呢?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厂、电厂、车辆越来越多,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废气排放到空中,空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活垃圾,特别是难分解的白色垃圾,有毒有害的电池、药品等的任意堆放,土壤和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还有逐渐增多的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问题困扰着我们人类。地球家园只有一个,污染一旦到严重的程度,人类的命运有可能会重蹈恐龙的覆辙。怎么办?只有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低碳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怎样践行低碳生活呢?主要是从节水、节电、节气和回收几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首先,要节约用水。水的浪费是惊人的: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至6立方米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至25立方米水;一个城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关不紧、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可损失上亿立方米的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节水的小常识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用完水后,关紧阀门,别让水龙头孤独的流泪;一水多用,洗菜水浇花,洗衣水冲厕所等。
其次,我们要节约用电。发电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当然会造成很大的碳排放,减少电能的直接和间接损耗,就能低碳环保。例如:电视机不看时应拔掉电源插头,不要让电视处于待机状态,电视色彩、音量及亮度调至人感觉最佳状态,可以节电50%,也能延长电视机的使用寿命;照明要充分利用反射与反光,例如给灯配上合适的反射罩可提高照度;使用节能灯具也是节电的好方式 ,还要尽量减少灯的开关次数等方法都可节约大量电能。
再次,要节约用气。怎样节气呢?比如:煤气燃烧时要调好气压阀门、进风口,使火焰燃烧充分;做饭时火焰分布的面积与锅底相平为最佳,太大或太小都浪费燃气;做饭前,应先把要做的食物准备好再点火;若是烧汤,炖东西,先用大火烧开后,然后关小火只要保持锅内滚开而又不溢出就行等。这些技巧你注意了吗?
最后,要对可再利用的塑料、橡胶、金属等制品回收再利用,还要避免焚烧秸秆、垃圾等,因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变废为宝,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为了我们的明天不重蹈恐龙的覆辙,从我们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吧,低碳生活其实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