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新技术论文
柴油发动机是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我为大家整理的柴油发动机新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柴油发动机新技术论文篇一
柴油发动机燃烧技术及汽车新能源
摘要:汽车无疑是21世纪发展最为迅速,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机械。近几十年来,面对地球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保护的严重形势,人们对车用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近年来柴油发动机燃烧技术以及其他汽车替代燃料的新能源开发应用进行了介绍和评论。最后对柴油发动机燃烧新技术的今后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汽车科技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即改善燃烧技术并且研发应用新能源。
关键词:柴油发动机 燃烧技术 燃料 新能源
0 引言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全球石油能源临近枯竭。同时,排放法规日益严格,要求大幅降低汽车尾气中NOx和PM等排放。因此,燃油的经济性、节能减排受到广泛关注。改善燃烧技术,研发汽车新能源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汽车的动力来源于发动机气缸内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能。传统的汽车发动机根据所用燃料种类区分,可分为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短缺和环保低碳的要求,人们开始开发新型清洁燃料,如甲醇、乙醇、液化石油气(LPG)、压缩天然气(CNG)等。现在又大力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电动汽车、电容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1 柴油发动机燃烧技术
柴油机汽车因压缩比高,燃油消耗平均比汽油机汽车低30%左右,所以燃油经济性较好、热效率较高。但是传统的柴油机燃烧过程,是采用高压喷射将燃油喷入气缸,形成混合气,并借缸空气的高温自行发火燃烧。如果燃烧不充分,极易产生NOx 、PM。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政府对节约能源与减少排放日益重视。为达到排放法规和降低油耗的要求,应该加强新的燃烧方式的探索,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先进柴油机。近些年应运而生的先进的燃烧技术有:均质充量压缩点燃(HCCI)和低温燃烧(LTC)等。他们与传统的燃烧模式相比有很多自身的优势,有足够的提高效率和降低排放的潜力,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讨论和完善。
1.1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燃烧
自20世纪70年代末,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燃烧这一新概念被报道,国际上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高度重视这一燃烧技术,是世界内燃机燃烧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就是柴油机在着火前像汽油机那样形成均质混合气,消除扩散燃烧,采用较高压缩比,压缩可控着火,实现近似等压燃烧同时要具有良好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效应,实现低温火焰快速燃烧,燃烧持续期短,燃烧效率高,可以同时保持较高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达到高效、低污染的目标。与传统的点燃式发动机相比,它取消了节气门,泵气损失小,混合气多点同时着火,燃烧持续期短,可以得到与压燃式发动机相当的较高的热效率与传统柴油机相比,由于混合气是均质的,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均质稀混合气燃烧速度慢的缺点,燃烧反应几乎是同步进行,没有火焰前锋面,燃烧火焰温度低,可以同时降低NOx 和PM排放。另外,实施HCCI燃烧模式可以简化发动机燃烧系统和喷油系统的设计。因为HCCI燃烧的着火和燃烧速率只受燃料氧化反应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受缸内流场影响较小,同时均质预混的混合气组织也比较简单。HCCI的优点还包括它的燃料灵活性高,它能使用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LPG)、甲醇、乙醇、二甲醚以及混合燃料等多种燃料。
HCCI这一燃烧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在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燃烧控制、负荷拓展等多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业内多数研究机构认为该技术成熟至少应在2015年后,要想实用化在还技术上还存在很多弊端。这些弊端主要包括:均质混合气的制备CO和HC排放的降低低负荷下的燃烧不稳定和失火高负荷下的燃烧粗暴着火相位和燃烧速率的控制等。
1.2 低温扩散燃烧
对于柴油机来说,燃烧技术的关键是同时降低微粒和 NOx 排放,基本思想是加速燃油与空气混合,尽量燃烧“均匀”混合气,同时还需要降低燃烧温度,实现“低温”燃烧。柴油机低温燃烧,就是控制缸内燃烧温度低于NOx和碳烟的生成温度,从而有效降低NOx和碳烟排放。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燃烧属于低温燃烧,另一种低温燃烧技术是低温扩散燃烧。
与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燃烧不同,低温扩散燃烧的着火仍是由燃油喷射来控制。着火时,缸内存在燃空当量比大于1的区域,因此也就存在扩散火焰,燃烧速率受控于燃油空气混合速率,其较低的燃烧温度是通过采用相当大的冷却EGR率、低压缩比以及推迟喷射定时等措施来实现的。
1.3 富氧燃烧技术
发动机气缸内燃料的燃烧是靠空气中的氧气来助燃的, 因此改善发动机燃烧技术可以从进入发动机气缸助燃的空气入手。发动机富氧燃烧就是用比通常空气(含氧21%)含氧浓度高的富氧空气为发动机进气的燃烧。富氧燃烧可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密度,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碳烟、CO和HC的排放,它是一项高效节能的燃烧技术。
早在 20世纪60年代末Karim等就已经开始了对柴油机富氧进气燃烧的研究[2]。我国于80年代中期开始富氧技术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研究人员的大量研究,富氧燃烧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
由于富氧燃烧提高了柴油机的燃烧速率,优化了燃烧过程,提高了燃料能量释放率,所以使柴油机具有更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富氧燃烧降低了碳烟、CO和HC的排放, 却增加了NO的排放。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更为先进的燃烧技术――膜法富氧燃烧, 膜法富氧技术其基本原理主要是扩散和溶解,利用供应的气体分离膜两边的压力差以及各气体组分对于特定高分子膜的相对通过率不一样,而实现渗透和分离,获得某种高浓度气体[3]。
对于柴油发动机来说,膜法富氧不但可以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最重要的是能够降低NOx和碳烟,达到降低排放的目的。膜法富氧技术被称为“资源的创造性技术”。 1.4 当量比燃烧
最近几年,为了适应更加苛刻的环保法规,柴油机产品上都使用了尾气后处理器,使柴油机的成本增加,也降低了可靠性。为降低后处理成本,Reitz等人[4]-[6]开展了柴油机当量比燃烧的研究,以便使用三元催化器。在一台单缸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柴油机当量比燃烧可以实现极低的NOx和碳烟排放,二者都在0.2g/(kWh)以下。柴油机当量比燃烧研究的开展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已经显示出很好的低NOX和PM排放性能。如果能够改善经济性,当量比燃烧在柴油机上的应用奖充满期望。
2 汽车新能源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柴油、汽油等燃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石油日益枯竭,柴油、汽油等价格上涨。同时汽车尾气污染也日趋严重,在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环保要求的双重压力下,寻找新能源将是今后汽车行业的主要任务。
2.1 燃气汽车
燃气汽车主要有液化石油气汽车和压缩天然气汽车。燃气汽车由于其排放性能好,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当前最理想的替代品。天然气作为一种储量丰富干净可靠的清洁燃料,兼备汽油柴油的优点,具有抗爆性好、自燃温度高、排放特性好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内燃机的代用燃料使用。与柴油相比,颗粒物和NOx排放非常少,而与汽油相比,HC、NOx和CO2排放较少。因此,加强对燃气汽车的研究,对缓解石油能源危机,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2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但是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目前电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源是铅酸蓄电池,但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铅酸蓄电池由于比能量较低,充电速度较慢,寿命较短,逐渐被其他蓄电池所取代。正在发展的电源主要有镍镉电池、钠硫电池、燃料电池、锂电池、飞轮电池等,这些新型电源的应用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2.3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在原有的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基础上,同时配以电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混合动力主要以发动机驱动行驶,利用电动马达所具有的再启动时产生强大动力的特征,在汽车起步、加速等发动机燃油消耗较大时,用电动马达辅助驱动的方式来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混合动力汽车最大的优点就是“零”排放,而且采用混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
2.4 甲醇HCCI燃烧
均质压燃的燃烧方式本身具有热效率高、NOx 排放低和几乎零PM排放的优点。甲醇来源广泛,着火界限宽,其气化速度快和易于形成混合气的特点,能更好地适应HCCI稀薄燃烧及分布式多点着火的工作方式。具有较高的抗爆性能,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和热效率。将HCCI燃烧技术运用到甲醇车用发机上可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但是目前还未能满足实际运用的要求,如对甲醇发动机HCCI燃烧过程的进行控制、拓展其负荷范围的方法等。
由此可见,汽车科技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就是改善燃烧技术并且研发应用新能源。在大力改善燃烧技术的同时,积极降低替代燃料的生产成本、使用价格,使新能源发展为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Karim G A.Ward G.The examination of the cnmhustion processes in a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 by changing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the intake charge[C].SAE Paper 680767.
[2]李胜琴,关强,张文会等.汽油发动机富氧燃烧分析[J].内燃机,2007(1):51-52.
[3]SangsukLee,ManuelA.GonzalezD.andRolfD.Re-itz.Stoichi-ometriccombustioninaHSDIdieselenginetoallowuseofathree-wayexhaustcatalyst[C].SAE Paper 2006-01-1148.
[4]Lee,S.,GonzalezD.,M.A.,Reitz,R.D.Effectsofengineoperatingparametersonnearstoichiometricdieselcombustioncharacteristics[C].SAE Paper 2007-01-0121.
[5]Chase,S.,Nevin,R.,Winsor,R.,Baumgard,K.,StoichiometricCompressionIgnition(SCI)Engine[C].SAE Paper2007-01-4224.
[6]黄喜鸣.浅谈汽油机稀燃层燃技术[J].装备制造技术,2006(4):174-175.
柴油发动机新技术论文篇二
现代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新技术
摘要:文章主要对传统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优缺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高压电控共轨技术、冷却式EGR技术等几方面介绍了现代柴油机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所采用的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以提高柴油机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柴油机节能减排冷却式EGR技术高压电控共轨技术
中图分类号:U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0-0135-03
近几年来,随着发达国家柴油轿车在全部轿车中所占份额的不断增加,电控汽车柴油机开始异军突起,技术也有所突破,特别是出现了改变传统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的高压共轨系统,并且为了符合国际的排放标准及节能标准出现了各种各样
的节能减排技术,使得柴油机的发展越来越好。
1 柴油发动机的优缺点
1.1 柴油机的优点
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主要有三大优点:
(1)扭矩大。相同排量下,柴油机力气更大,扭矩更大。
(2)省油。首先柴油的能量密度含量比汽油高其次柴油机的热效率高。一般柴油机的油耗要比汽油机的低30%~40%。
(3)环保。由于柴油机的富氧燃烧,所以柴油机的CO、HC和CO2排量相对于汽油机较低。
1.2 柴油机存在的问题
柴油机的性能虽然在很多方面比汽油机更有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很多关键性的问题需要解决。
(1)尾气排放问题。虽然较汽油机来说,柴油机的CO、HC和CO2排量较低,但是颗粒和NOX的排放比较难控制。
(2)油耗问题。虽然柴油机的油耗要比汽油机的低,但是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降低油耗也成为柴油发动机所要克服的问题之一。
(3)升功率问题。柴油发动机本身的质量和体积也影响了其各方面的性能,所以为了使得柴油机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如何提高柴油发动机的升功率也成为了柴油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4)比质量问题。柴油机由于采用压燃的方式,所以其材料要求较高,且其压缩比较大,也使得
柴油机相对于汽油机在同等排量的情况下其质量较大。
2 现代柴油机新技术
2.1 高压电控共轨技术
高压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的出现,基本上改变了传统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高压电控共轨系统的最大特征就是燃油压力的形成和燃油量的计量在时间上、在系统中的部位和功能方面都是分开的。燃油压力的形成和燃油量的输送基本上与喷油过程无关。根据电控单元的指令控制每个喷油器,使得每个喷油器可按所要求的精确的喷油正式从共轨中“调出”具有所要求的精确压力和精确循环的燃油。改善了燃烧过程,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燃烧噪声和排放。该项技术已普遍在柴油车上使用。
2.2 冷却式EGR技术
采用冷却式EGR系统,在EGR气体流动管上安装冷却装置,当EGR气体进入进气管前先降低其温度,故燃烧温度比一般的EGR系统明显降低,且因进气密度高,进入燃烧室的气体量多,使得燃烧更完全,故也可减少PM的排放。
2.3 均质燃烧技术(HCCI)
在均质燃烧方式下,柴油和空气在燃烧开始前已充分混合,形成均质预混合气。混合气被活塞压缩并发生自燃,并呈分布均匀、稀混合的低温、快速燃烧,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NOx的局部高温区和产生PM的过浓混合区,从而能大大降低NOx和PM的排放。
2.4 NOx排放控制技术
(1)AR(吸附还原催化剂)。在稀燃阶段将NOx吸附储存起来,而在短暂的富燃阶段,NOx释放并被排气中的HC还原。
(2)SCR催化转化器。它是一种剂量系统,系统将还原剂(尿素)导入排气中,混合后再经过催化,可减少NOx的排放。
(3)NSCR。它是在去氮催化器中,用碳氢化合物作还原剂,将废气中的NO3还原。
(4)采用碳素纤维加载低电压技术。碳素纤维具有催化活性,能促进废气中的NO与C或HC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随着电压的升高,可使NOx排放明显降低。
2.5 颗粒排放控制技术
(1)颗粒捕捉器。颗粒(PM)是柴油机尾气主要成分之一,对人体的危害也非常大。颗粒捕捉器能够将尾气中的颗粒物过滤掉,可以达到90%以上的净化效果。
(2)氧化催化器。氧化催化器是利用催化器中的催化剂来降低废气中的HC、CO和颗粒中的可溶有机成分的活化性能,使这些成分能与废气中的O2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反应,从而降低柴油机的有害物质排放量。
2.6 多气门技术
多气门发动机是指每一个气缸的气门数目超过两个,即两个进气门和一个排气门的三气门式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的四气门式三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的五气门式。气门布置在气缸燃烧室中心两侧倾斜的位置上,是为了尽量扩大气门头的直径,加大气流通过面积,改善换气性能,形成一个火花塞位于中心的紧凑型燃烧室,有利于混合气的迅速燃烧,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
2.7 增压中冷技术
增压就是增加进入柴油机汽缸内的空气密度,中冷则是将压缩后的空气的温度降低。最终是提高进入气缸内的空气量,能够在不改变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提高柴油机输出功率,降低其升功率。
2.8 轻质量设计技术
在柴油机设计上,由于轻质量技术的应用以及材料和制造水平的提高,使得柴油机的比质量也有所下降,由汽油机派生出来的柴油机总质量约为汽油机的110%。
3 柴油机技术发展趋势
从当今世界各主要汽车与发动机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柴油机的技术变化看来,尽管柴油机各有特点,但大体上反映了以下发展趋势:
3.1 优化结构设计
优化结构设计,减少摩擦与附件功率损失,提高机械效率。柴油机的有效效率等于指示效率与机械效率的乘积,因此,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也直接受到机械效率的影响,国外在致力于完善缸内工作过程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减少摩擦损失和提高机械效率的研究。此外,以德国MTU公司为代表的可变排量技术也是一种有效手段。
3.2 发展各种代用燃料
代用燃料大多是二次能源,常用的有植物油、天然气、醇类燃料、氢和燃料电池等。各种代用燃料一般都有降低环境污染的效果,并且都有较为可靠的来源。
3.3 降污的柴油添加剂
研究节能降污的柴油添加剂,改善燃料的燃烧性能,对已投入使用的车辆来说,是较佳的技术处理方法之一。
4 结语
先进柴油机技术的应用使柴油机的综合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柴油机在市场上的占有量正逐步提高。特别是在欧洲,柴油轿车的销售量已占轿车总销量的1/3以上,并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在我国,先进技术的柴油机汽车将得到广泛的采用。
参考文献
[1] 何林华.车用柴油发动机的发展趋势[J].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4,(3).
[2] 李棠, 李理光.柴油机HCCI燃烧的均质混合气制备
[J].汽车技术,2004,(5).
[3] 周玉明. 减少柴油机NOx排放的机外措施[J].柴油机,2001,(1).
[4] 邓元望,朱梅林,向东.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方法评述
[J].柴油机,2001,(5).
[5] 廖梓珺, 陈国需, 陈淑莲.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9,(5).
作者简介:王晓慧,女,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看了“柴油发动机新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柴油机新技术论文
2. 柴油机共轨新技术论文
3. 电力机车新技术论文
4. 农业机械技术论文
5. 关于机械化的论文
美国通用
日本丰田
本田在油电混合动力方面技术比较领先
而欧洲厂家则更青睐柴油动力
特别是清洁柴油技术
别以为柴油车就不环保了
北欧的车厂喜欢乙醇汽油
纯乙醇驱动等
还有咱中国的比亚迪一直致力研究的纯电力驱动
以上几种技术都是比较先进的技术
由此可见各大厂家对付能源问题所采用的策略是不同的
具体车型有
油电混合:
丰田普锐斯
本田civic
hybird
清洁柴油技术:法国以及德国所有柴油发动机均为此类
几乎所有车都有柴油版
柴油轿车在欧洲占了一半了
乙醇类:
saab的纯酒精发动机
0排放
1.混合动力节能技术
混合动力节能技术是在柴油或汽油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电能进行融合,以此驱动汽车的发动机。在此项技术当中,混合动力系统是其中的关键,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和性能形成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效果。混合动力系统有多种类型,例如微混合动力系统等,这些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对能源的消耗,从而在汽油和电能转化运行中,形成高效的运行组合。
2.高效汽油、柴油机节能技术
汽车在实现节能技术时,其主要是通过汽车汽车的内燃机来对燃料进行节约,此项技术还包括高效汽油。在应用汽车节能技术时,可变气门、高压喷射柴油机多次喷射、分层燃烧等技术都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3.汽车压燃技术
对于轿车或轻型车来讲,柴油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节能的目标。一方面,随着轿车进入千家万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另一方面,我国汽车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节能型汽车开始进入市场,从而大大降低了对能源的消耗。对于汽车压燃技术来讲,其整合了以往的相关技术,从而使得压燃的效率更高,在压燃技术下,汽油能够实现高效的燃烧,使得汽车燃料能够最大程度被利用,从而提高燃油利用率的同时,最终实现节能的目标。
4.蓝驱技术
所谓蓝驱技术,其本质就是优化了汽车的车型或发动机,使得汽车燃油消耗能够有效降低,此项技术相比于其他车型的节能技术要更加复杂。其可以使汽车在高速状态下实现更低的油耗,同时蓝驱技术可以结合汽车底盘高度等进行充分的优化,在对车型进行优化的同时,配合相关的节能技术,就可以有效对汽车的油耗进行降低。
1、醇基燃料已被列为三类危险化学品。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合法经营。现在它实际上可以使用最新的无酒精技术。它不含甲醇,也不是危险化学品。它的耐燃性是甲醇的三倍,具有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
2、酒精基燃料受到严格控制。正规经营需要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生产、经营、运输等证件,而无酒精燃料只需要营业执照。
3、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燃料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拓展资料:
1)新能源燃料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油品。是开发出来的新能源。具有热量稳定、焚烧充分、安全性高、充分焚烧时无黑烟、无异味等特点,有利于厨房人员的健康和厨房环境的清洁。新能源燃料可以基本缓解日益严重的燃料和天然气供应短缺,维护地球环境和我们的健康。新能源燃料可以完全替代柴油、液化气、天然气等传统燃料。适用于宾馆、酒店、机关等大型企业单位,从一日三餐到农工消费均可使用,而且必不可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在政府注重环保的新形势下,新能源燃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行业的普及,新能源燃料也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不少同类产品都盯上了新能源燃料市场。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稍有不慎就可能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新产品开发的诚信在于质量和社会信誉的支撑。保证新能源燃料的生产质量和用户体验,是新能源燃料继续经营新能源替代燃料市场的重要因素。
3)新能源燃料是一种生物燃料。在传统燃料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新能源燃料逐渐替代了液化气、柴油等传统燃料。天然气的火力较弱,柴油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强烈的气味,污染大气环境。最重要的是全球资源短缺,天然气和柴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量的应用会形成更加严重的资源紧张。新能源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原材料安全环保,有政府政策支持,应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烟雾。因此,它不会污染空气环境,具有维护环境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的高效节能技术如下
一、混合节能技术
混合动力的形成过程主要是汽油、柴油和电能的综合利用过程,构成了混合动力的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系统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它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动力,对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效果也有较大影响。例如,包络微混合动力系统、轻型混合动力系统、中型混合动力系统和全混合动力系统也是混合动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系统的应用可以通过直接给电池充电来降低能耗,更加方便。然而,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对电池的要求相对较高。
二、高效汽柴油发动机节能技术类型汽车节能效果的提高主要依靠内燃机技术。内燃机技术不仅包括柴油机节能技术,还包括高效汽油。高压喷射柴油机的可变气门、多次喷射和分层燃烧对节能有很大影响。
三、汽车压燃技术
柴油之所以能对汽车或轻型车产生节能效果,主要是因为汽车进入每个家庭后,已经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大了对汽车产业的关注和重视。很多轻型车或轿车都开发了节能车,可以降低能耗。汽车压缩燃烧技术主要是两种新技术的融合,其压缩燃烧效果更好。当燃料主要燃烧时,可以有效地提高燃料效率。稀混合气压缩点火允许直接调节燃油喷射量等。而不是使用节流阀。此外,压缩燃烧技术可以减少辐射传热,燃烧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技术逐渐成熟。
四、蓝色驱动技术
蓝色驱动技术通过优化车型或发动机来降低油耗。这项技术比典型的汽车更复杂。例如,三到五个变速箱比高速时更省油。同时,车身从底盘高度优化、风阻优化、轮阻优化等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优化。
目前新能源燃料比较靠谱的要算氢能源,不过制造成本高,安全性能无法保障,且技术尚待突破。少部分城市在公交车上试运营,距离民用还需较长的时间。最后,忠告各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突破常规的“便宜”千万需要谨慎对待。
新能源燃料油发展
成为煤替代的选择,植物油燃料的需求市场发展前景将更为宽敞,发展趋势前程远大,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匮乏,新能源技术植物油燃料制造行业发展的突破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油燃料早已能够代替传统式的餐馆液化石油气、锅炉柴油、采暖燃料油。
小车动力车用汽油等,并且植物油燃料点燃,低排污,植物油燃料油对人体也没有伤害,是一个又环保的新型液体燃料,无醇燃料油无味。植物油燃料油是不属于危化品的。
在很多人眼里,柴油发动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功率和扭矩巨大,不过这个“强大”并不是一句虚言,因为柴油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完全可以与汽油机相媲美。而且在很多场合下,柴油发动机往往都有较大的优势。那么对于柴油来说,为什么国内的汽车厂商基本上不会生产柴油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为什么国内不生产和销售乘用车也使用了柴油发动机?
我国在新能源领域起步较晚,虽然在2008年左右已经开始有柴油汽车的踪迹,但是柴油发动机技术和整车制造还不成熟,目前国内柴油汽车大多是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而且国内已经对柴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升级,但是因为缺少实际测试数据和量产技术,柴油发动机仍是以汽油机为主,而且柴油发动机由于需要承受较高扭矩且排气压力大、尾气处理难度高等原因,目前国内大部分轿车厂商还是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来源。虽然乘用车厂商依然在研发柴油车型,但是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去进行投入生产柴油机发动机了。
虽然国内目前的柴油车占比很小,但国内对柴油机的开发和使用还是比较谨慎的。目前为止,国内生产销售轿车和 SUV的厂家,大部分都只有一款柴油发动机车型。所以对于大部分国内车企来说,用柴油机打造出来的车型还是比较少的。而且除了一些合资品牌外,大部分车企也很难找到专门定制柴油机发动机车型的供应商,因此国内一般情况下也很难找到专门生产柴油发动机的厂家。而一些中小功率柴油发动机车型也多以内燃机为基础进行开发。
在目前来说,柴油发动机确实很省油,而且也更省油。很多人认为柴油发动机比汽油机更省油是因为柴油的化学性质更加稳定,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更加可靠一些。而且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大多数都会采用柴油作为燃料来使用。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柴油发动机无疑更经济。不过与汽油机相比,柴油发动机由于工作环境比较特殊,因此在保养上也会有一定负担。因此柴油发动机并不适合所有人驾驶。
除了价格的原因之外,柴油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柴油的批发价是每吨1850元-2100元左右。所以对于国内来说,如果是需要在城区内使用的话,那么使用柴油无疑是比较划算的。当然如果换成汽油的话,那么每吨柴油的价格也是要比汽油低很多的。这就造成了目前国内柴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
有。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和热能的装置,主要由燃料、氧化剂、电极和电解质4部分组成。燃料一般采用氢、甲醇、氨、乙二醇、烃、肼和天然气。氧化剂是空气和氧气,电极分别为阳极(燃料极)和阴极(氧化剂极),电解质可用液态、固态和熔融态的电解质。
燃料电池汽车是以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的,不像现在的汽车使用汽油或柴油,而燃料电池的产物大部分是水,杂质气体很少,而汽油和柴油反应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做为动力,几乎没有任何的杂质气体。
虽然从节省能源的角度来看,柴油的确比汽油耗油低,动力也很充沛。但是柴油机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正是因为技术不成熟,所以不建议使用柴油。想要使用柴油,前提是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
国内对于新能源是有政策扶持的,但是对柴油却没有政策扶持,或者说扶持的力度很小。所以大家都不愿意用柴油,而且其实一些合资车是可以支持柴油的,但是因为国内的现状,所以一些合资车只往国内引进汽油车,或者是纯电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