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内乘用车零售2054.3万辆 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7.6%
易车讯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16.9万辆,同比增长3.0%,12月零售较上月增长31.4%,这也是2008年以来最强的12月环比增速。1-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054.3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9%。同比净增38.6万辆。
12月豪华车零售26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10%。车购税减半政策对消费升级的高端消费促进较大。
12月自主品牌零售106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20%。12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8.9%,同比增长3.8个百分点;1-12月累计份额47%,相对于2021年同期增长6.1个百分点。12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57.5%,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10个百分点;1-12月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0%,相对于2021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12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85万辆,同比下降8%,环比增长59%。12月的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0.6%,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8.7%,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8.5%,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1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4.0万辆,同比增长35.1%,环比增6.5%,1-12月保持趋势性上升走势。1-12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0%。
12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9.5%,较2021年12月22.6%的渗透率提升7个百分点。12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1.0%;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2.8%;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9%。
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12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0.6%,同比增加11.4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6.5%,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13.5%,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6.6%,下降8.3个百分点。12月起售价10万元以下新能源车占比21.8%,较去年12月下降9个百分点;10-20万占比44%,提升8个百分点;20-30万占比23.3%,同比降2个百分点;30-40万占比7.4%,增1个百分点;40万以上占比3.49%,增2个百分点。
2022年乘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未来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乘联会专家团队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0万辆,总体狭义乘用车销量2,350万辆,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将达36%。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重磅上线!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云集,易车年度车型榜单新鲜出炉!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等你来看!
易车讯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批发销量统计,12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73万辆,环比11月约增长0.4%,同比去年12月增长约45%。预估2022年新能源批发销量为649万辆,较2021年的331万辆同比增长96%。
11月以来全国疫情形势变化迅速,随着12月7日“新十条”出台,常态化防控政策全面优化,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我国的抗疫步入全新的阶段。防疫政策的改善长期有利于稳定消费信心,推动消费恢复,前期压抑的消费需求有望稳步释放。年底车市政策调整在即,燃油车购置税减半这一强刺激政策拉动作用显著,燃油车市场爆发增长,对年底销量构成强力支撑。
12月新能源车市需求相对坚挺,年底新能源车补贴退出仍将推动部分新能源用户的提前购买行为。为应对补贴退坡,各新能源企业陆续出台限时保价措施。部分车企官宣的涨价幅度均小于即将年底退出的补贴额度,为明年的订单收集打下良好基础。
12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产销态势较强,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等领军厂商保持强势良好态势。近期14家厂商批发销量万辆以上企业的全月销量占比84%左右,这些企业的12月预估销量为61万辆,按照正常结构占比预测12月的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73万辆,有希望创出乘用车厂商销量历史新高。
考虑到主力企业中的个别企业12月减产因素与增量因素的平衡, 12月主力企业占比较上月主力企业(万辆以上)保持基本稳定。加之新增统计单位,因此预估12月乘联会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73万辆,环比11月约增长0.4%,同比去年12月增长约45%。全年预估新能源批发在649万辆,较2021年的331万辆,同比增96%。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重磅上线!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云集,易车年度车型榜单新鲜出炉!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等你来看!
新能源汽车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呢?大家请看我接下来详细地讲解。
一,充电桩等车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4万辆,销量为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同期充电站数量为3500个,充电桩数量为4.4万个。充电难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
二,盲目发展
目前,中国有200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已获批生产车型4000多辆,但实际生产车型仅占总量的1/4左右。2015年,仅售出140多家公司的1300多款车型,公司平均产量在3000辆左右。在动力电池方面,2015年全国19家主要制造商的生产能力达到305亿瓦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0多家系统公司支持新能源汽车公司生产,300多家系统公司。多数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利用率低,产品质量和性能不稳定,行业碎片化、混乱问题突出。
三,地方保护主义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是应该大力推广的新能源汽车,但个别城市尚未出台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限制。中国政府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录曾规定,只有纯电动汽车才应获得补贴,从而阻止了上汽和比亚迪等北京以外企业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冠军比亚迪“秦”为例。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从2015年1月到10月共售出28,400辆,但在北京的销量几乎为零。
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步:2008年至2010年,在大城市的公共服务领域进行示范操作,这是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第二步:2011-2015年(“十二五”)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汽车、小型电动汽车。第三步:2016-2020年(“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车、多能源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将逐步进入普通家庭。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规模为3.69万亿元。随着未来几年井喷式的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9.97万亿元。
从拆解各个国内车企新能源车的角度来看,整个市场的核心车企的增量也差不多是190万辆左右,淘汰掉一些落后产品、加上老款产品销量的下滑,基本上可以判断出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应该是在520万辆以上
尽管2022年汽车供应链受到疫情影响,但新能源汽车表现优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为670万辆,销量迅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实现节节攀升。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已确定超过20%,提前三年完成市占率目标。
新能源车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