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混动哪家强 比亚迪对标长城究竟哪款适合你
最近汽车圈最火热的话题应该就是长城哈弗H6 DHT PHEV的上市了,原因是哈弗H6作为SUV销量冠军本就拥有“神车”之称,上装插电混合动力技术之后,无疑让“神车”实力“加码”。
另一个原因是,哈弗H6 DHT PHEV的售价锁定在了15.98-17.38万元,价格十分具有诱惑力,而且和另一边销量正在持续攀升的比亚迪宋PLUS DM-i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那么同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哈弗H6 DHT PHEV和比亚迪宋PLUS DM-i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今天AM车镜带你一探究竟。
两大王者之争
哈弗H6 DHT PHEV这次采用了长城旗下的柠檬DHT插电混合动力技术,该技术已经率先搭载于WEY旗下的玛奇朵、拿铁与摩卡上面,之前AM车镜还在川藏318国道上进行了深度体验。此次属于技术下放,这套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成本很高,且通过两档DHT混动变速箱,可以比较灵活且针对性地对车辆动力进行调整。这次技术下放,能把价格锁定在15.98万元起售确实出乎预料,这使得其性价比大大提升。
比亚迪宋PLUS DM-i搭载了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该技术已经应用于比亚迪的多款车型当中,之前AM车镜也对于这项技术进行过深度体验,并且在珠海驾驶比亚迪唐DM-i,在馈电状态下测试出了百公里4.3升的油耗。这套混合动力系统的优势在于以电驱为主,发动机会在平稳状态下介入动力。整体表现动力平顺,节能经济,加速快。
一边是哈弗SUV领域领导者,一边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领导者,两边的技术大佬同台PK,可谓是“神仙打架”。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都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最终在使用上会有什么区别呢?
两大技术简介
在弄清楚区别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他们两者的技术原理,可能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都认为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两者一样,但实际插电式混合动力只是一种动力方式,其中的技术原理还是有所不同的。
这主要来自于车辆在日常驾驶时的工况不同,可能是低速,也可能是高速,也可能是走走停停,甚至到处都是让人头疼的红绿灯,频繁的刹车起步。那么究竟什么时候用电机,什么时候用发动机,什么时候一起来驱动呢?于是,他们的不同点就逐渐显现出来。
哈弗H6 DHT PHEV采用的柠檬DHT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它由双电机控制器、多模混动变速箱、1.5T混动专用发动机、GM/TM双电机、集成式DC/DC组成。可以实现纯电驱动、电机与发动机串联驱动、电机与发动机并联驱动、能量回收等多种模式。
在纯电模式下,车辆的动力由驱动电机驱动,发动机此时不工作,完全由电池储电提供电能。而中低速走走停停时,为了达到发动机的最佳运行状态,采用串联方式,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而这些电力直接用在驱动电机上,带动车辆前进,虽然此时发动机在工作但是却没有介入动力驱动。而在高速续航状态下,采用了并联模式,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但是为了省油,发电机和驱动电机负责调节发动机工作点和辅助驱动车轮,这让发动机直驱工作点直接落在高效区域。而动能回收,则可以简单理解,就是滑行和刹车时,依靠动能给电池补电。
而比亚迪宋PLUS DM-i技术由专用的高效1.5L/1.5T发动机、全新的EHS电混系统、自主研发的控制系统以及比亚迪最新推出的专用的刀片电池组成。EHS电混系统采用串并联结构,由双电机、双电控、直驱离合器、电机油冷系统、单挡减速器组成。也可以实现纯电驱动、电机与发动机串联驱动、电机与发动机并联驱动、能量回收等多种模式。
EV纯电模式下,车辆的动力同样由驱动电机驱动,发动机此时不工作,完全由电池储电提供电能。中低速时,采用串联方式运行,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经济区间,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电能驱动电机,维持电量平衡。当发电机供电不足时由电池向驱动电机补充电能,当发电机供电充足时,额外电能向电池充电。
而在高速巡航时,车辆采用并联驱动,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同时工作,保证车辆的动力输出。另外直驱模式下,发动机则直接驱动车辆,但是由于采用了E-CVT变速箱,因此该模式下发动机转速和车速形成了直接关系,通俗地说就和现在的燃油车一样。动能回收模式,则和大多数车型一样,这一点很好理解。
整体上看,哈弗H6 DHT PHEV和比亚迪宋PLUS DM-i他们的驱动原理都差不多,都具有纯电、串联、并联、直驱、动能回收这样的驱动模式,两款车也都具备发动机、发电机和驱动电机,也都采用了双电控技术。
两种技术在实际使用中的不同
说来也奇怪,两款车型采用的技术,在厂家宣传的时候也都是以油耗低、安静平顺、动力出色为主打卖点,刚才大家也搞清楚了这两套系统的几种工作模式,但是不一样在哪里呢?
首先说说纯电驱动,哈弗H6 DHT PHEV有NEDC纯电续航55公里版和110公里版两种;比亚迪宋PLUS DM-i有NEDC纯电续航51公里版和100公里版和110公里版三种,很好理解,就是看谁的储电多,如果每天都给车充满电,那就没发动机什么事了(除非电池电量不足以满足驱动电机驱动)。但是这里我们说一下,哈弗H6 DHT PHEV全系都采用了功率为130千瓦的单驱动电机,百公里电耗为11.6千瓦时和17.2千瓦时;比亚迪宋PLUS DM-i低功率版的电机是132千瓦,百公里电耗13.1千瓦时,高功率版电机功率145千瓦,百公里电耗15.9千瓦时,双驱动电机版总功率265千瓦,百公里电耗18.7千瓦时。所以哈弗H6 DHT PHEV和比亚迪宋PLUS DM-i低功率的电耗是相差不多的,甚至更加优秀。
下面来整体说说最复杂的中低速状态下两者的表现,我们不具体说串并联结构了,就以实际路况为例。当车辆处于混动模式时,哈弗H6 DHT PHEV采用了1.5T发动机,该发动机拥有米勒循环技术和VGT增压技术,能够维持在经济区间运行,可快速暖机和节省油耗。
但是,哈弗H6 DHT PHEV搭载了机械2挡DHT变速箱,如果是低速且载荷量大时或者爬坡时,变速箱可以切换至低档位提供更佳的动力,同时保证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这道理就和手动挡车,爬坡换低挡为了保持充足动力一个道理。而在高速低载荷,或者高速巡航时,变速箱位于高速挡,发动机依然维持在一个合理转速区间十分经济,也就和我们手动挡车型挂挡一个道理,车快了升挡嘛!所以,好处就是能适应更多的工况环境,且合理分配动力,动力响应迅速。还是用手动挡举个例子,低速时如果你挂3挡会怎么样?油门踩到底车子的动力也要慢慢升上来吧?那高速时,应该5挡的车速,你还是3挡会怎么样?发动机转速高了吧?是不是就费油了?
同理我们再来说说比亚迪宋PLUS DM-i,在中低速状态时,基本由驱动电机负责驱动,而且不管你的车辆处于哪种情况,除非急需动力,否则发动机不会介入动力输出。这主要是因为DM-i技术以纯电驱动为主,发动机做好本职工作,在驱动电机需要充足电能时给供足了就行。那当所需动力超出驱动电机的能力范围,比如低速高载荷时或爬坡时,就需要发动机同时协力驱动。而电量不足时,发动机就要依靠自己动力直驱完成,那么此时随着你所需要的动力增加,发动机的转速就要升高。
那比亚迪的优势是什么呢?就是主要以电驱为主,省油的办法就是尽量不麻烦发动机驱动,而且1.5L混动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3%,能量传递更加。而且中低速时,车辆的静音表现更好,动力也十分平顺。
两者技术上的优缺点
当上文大家全部都理解之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哈弗H6 DHT PHEV车型的突出优势就在于那台2挡DHT变速箱,能适应更多的工况,并且让发动机合理分配动力。就相当于在和比亚迪DM-i工况对等的情况下,又把整套串联、并联驱动系统给分成了低速和高速两个模式。再一个就是全系标配1.5T发动机,在高速巡航时相比比亚迪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镜,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随着车企一季报的信息披露,从三家净利润及增长数据来看,长安净利润为45.36亿,增长431.45%;长城净利润为16.34亿,增长为-0.34%;净利润为8.08亿,增长为240.59%;从净利润的增速来看,长安增速最高,但考虑到长安的净利润包含了出让子公司阿维塔科技公司(以下简称“阿维塔”)部分股权,为贡献了21.3亿元净利润,预计汽车销量带给长安的净利润增速为210%左右,实际增速低于比亚迪增速。因此从净利润增速来看比亚迪表现最好,其次为长安,最后为长城。
易车原创 来到2022年,没有人可以怀疑车企转型新能源的决心,就连燃油车SUV王者——哈弗H6最近也正式加入混动阵营,同时宣布2030年全面停售纯燃油车。
这彷佛告诉我们:长城开始动真格,全方位地进入新能源时代了。
柠檬混动DHT是全球最好?
这几年,每家车企举办发布会时的信息密度都不是一般的高。8月22日,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仅用了一个小时不到,就晒出了多张熠熠生辉的王牌:
包括动力电池、三轨并行的技术布局(混动、纯电动、氢能)、第三代半导体SIC、混动技术路线、氢动力系统、端云一体化云脑、钙钛矿光伏技术……
长城汽车进击新能源的决心全都浓缩在这一场发布会上,而当中最瞩目的还是那句”柠檬混动DHT是全球最好的新能源技术“。
这话听得有点耳熟,其实在(时任)魏牌CEO李瑞峰与华为余承东的隔空骂战中,李瑞峰就直言“智能DHT串并联技术是全球最好的技术。“
”到底是不是最好?恐怕要先问问比亚迪和丰田、本田。
今年7月,比亚迪共售出162530辆新车,其中DM车型销量为81223辆。
国内7月PHEV整体批发、零售销量分别为134178、124008辆,按此计算,比亚迪DM车型的市占率已超过60%,是混动市场中当之无愧的超级头号玩家。
长城方面,目前已推出的DHT车型包括哈弗赤兔DHT、哈弗神兽DHT、魏牌拿铁DHT/DHT-PHEV、玛奇朵DHT/玛奇朵DHT-PHEV、摩卡DHT等。根据交强险新车上险数据显示,拿铁DHT销量最高,但月均销量仅有1000多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长城汽车的技术是否足够好,归根到底还是要像比亚迪一样,用更多销量来支撑说明,用更多用户实际使用和反馈来验证。
长城汽车与比亚迪掰手腕的最终胜算几何,关键答案落在哈弗H6的身上。作为曾经连续九年的中国SUV市场年度销冠,它有着极高的国民知名度和巨大的用户基本盘。
如今增加了HEV、PHEV两种新的车型,消费者的可选择空间更大,销量有望再次高歌猛进。
其中HEV车型1.5T DHT正式上市,仅有一款车型,售价为14.98万元,可以将此视作为整个产品序列的高配版本。
配置足够丰富,提供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主动刹车、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等多项智能安全配置;
常规配置如LED光源、手机无线充电、双区自动空调、驾驶席座椅电动调节等也均有装配。
另外, DHT车型官宣NEDC综合油耗为百公里4.9L,整体产品力可圈可点。
如果追求一张绿牌,消费者则可以选择稍贵一点的DHT-PHEV车型,纯电续航55km版本车型预售价为16.88万元,110km长续航版本车型预售价为17.68万元。
整体售价区间与宋PLUS DM-i相当接近,两者的技术原理也有着相似之处。
最大不同在于长城采用两挡DHT,而比亚迪DM-i为单速混联,后者优势在于更加高效、更加平顺。
当然评价一款混动车究竟好不好,不仅要看省不省油,看技术方案如何(实际上多数消费者看不懂,也不太在乎),还得看实际体验。
随着哈弗H6两款超级混动DHT双子星的上市,消费者将会给予我们最真实的答案。
长城汽车的命运由新能源改写
除了哈弗、魏牌外,长城汽车的坦克品牌新能源产品也蓄势待发,坦克300HEV、坦克500PHEV即将在成都车展迎来首发。
至此,长城在哈弗、魏派、欧拉、沙龙、坦克都均正式搭建了新能源产品矩阵。
从布局多种动力系统(纯电、混动、氢能),到聚焦多种细分市场的战略(大众化的哈弗、女性化的欧拉、主攻越野的坦克、高端化的沙龙),长城这样广撒网的方式试错成本更低,更能把握住机遇。
机遇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在长城新能源战略发布会的同一天,海南省也宣布2030年全面停售燃油汽车,并且登上热搜。
长期而言,越来越多地方对新能源车明显倾斜,消费者会将目光转向新能源车、节能车。
今年1-7月,BEV同比增长就达到155.1%,PHEV同比增长216.8%,HEV同比增长130.8%。
与日俱增的数据暗藏着用户心智转变的信号,在飙升不定的油价和快速升级的新能源技术下,纯燃油车不再是最佳选项。
相反,纯电、插电混动、油电混合才是主流的大势所趋。
因此,像长城、比亚迪这样的自主品牌拥有多种动力覆盖的车企,就拥有了更多的筹码。
而且相对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天生立足本土,更会洞察市场、需求的变化,更能迅速把控产品的节奏;另一方面,自主品牌除了技术、产品方面基础能力,还拥有对对产业链的垂直掌控。
正如长城自研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电池,甚至氢能源动力系统;
正如比亚迪自研刀片电池、电机、IGBT芯片等。
<img src="https://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800-w0/news/2022/08/24/e8b438bf-2b18-4a93
个人认为三大巨头中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三个企业各有各的特色,三个车企都有自己的主打品牌和销售火爆的品牌。那么我个人认为在当前三个企业都飞速发展之下,比亚的汽车的市场前景更好,因为:
首先,在造车技术上。比亚迪汽车中近几年主打新能源,而且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成熟,尤其是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里程等都是过硬的,相应的技术也是非常完善和成熟的,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可以说在目前整个新能源骑车中技术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当前不断的推进环保理念和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推动之下,相信未来比亚迪的销量也会越来大。
其次,在使用成本上。当前全球油价不断上升之下,传统的燃油汽车的车主也是苦不堪言,那么相反我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价格更加低廉和优惠,要渊源的低于燃油车的使用成本的。因此从目前的的油价上升的整个国际形式上看,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地攀升,那么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销量和他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史,也成为了购买三大巨头车型中的首要选择。未来的市场占有率和其品牌的价值不可估量。
最后,在售后服务上。作为购车的车主来讲,除了车辆的本身的质量过硬之外,更加关注售后的服务。那么在三大企业中,售后服务都不错,但是比亚迪目前出的个人车主的定制售后,也成为了他的一大卖点,但是这些也并非全部的因素,比亚迪的售后服务4S店的分布也在各个城市都有,那么车主在售后养护中的便捷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他的技术和使用以及售后养护上,目前看并没有太明显的缺陷和短板,因此个人觉得其潜力更大。
比亚迪和长城这两个品牌在汽车圈中已经闯出了自己的位置,而且其中的一些功能已经摆脱了粗制滥造的老路子,已经成为了一款成熟的汽车企业。现在比较流行的就是混动系统,比亚迪和长城在这一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在创新方面已经有了比较精进的技术,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好的车子。长城和比亚迪都认为自己的混动系统更好,但是需要消费者慎重考虑,要进行综合分析。
比亚迪和长城在混动技术上面比较接近,使用的原理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分为串联、并联、纯电三种模式。比亚迪和长城的混动系统都是以电为主,在设计理念上主要是通过电机介入,可以让发动机处于一个比较优秀的工作状态,进而会让油耗变小。混动系统主要是通过电机以来让车辆运行,发动机要么处于停机状态,要么就会在理想的转速之下为电池充电。
长城和比亚迪使用的都是自己的混动专用发动机,长城的发动机使用的是阿特金森循环,峰值功率大概在75千瓦,能够达到快速暖机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节省油耗。比亚迪的发动机使用的同样是阿特金森循环,压缩比要比长城要好一点,热效率足足达到了43.03%,位于行业领先的地位,峰值功能大概在81千瓦,长城并没有向公众公布热效率,可能要比比亚迪低一点。
如果要从转动效率以及适用范围来进行综合比较,那么长城的混动系统要好一点。长城的汽车在充电的过程中有更高的效率,会比比亚迪要好一点,同时还具有着比较好的柔性。如果要比较驱动电机效能,那么比亚迪的效果要比长城好,长城和比亚迪的汽车主打的方向并不同,比亚迪主打的主题是安全,而长城主打的主题是续航,各有各的好处,需要慎重考虑。
在巴黎汽车展上首次看到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消息后,许多互联网用户希望中国电动汽车能够依靠这个机会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欧洲人,因为这是帮助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开拓欧洲市场的唯一途径。
首先,中国的电动汽车将陷入困境。
中国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这使得中国在电动汽车的发展领域非常出色,虽然中国在国外市场的电动汽车并不知名,但随着电动汽车的出现巴黎汽车展上的中国电动汽车、巴黎汽车展上的中国电动汽车将给欧洲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中国电动汽车肯定会成为煽动者。其次,中国的电动汽车可能会变得烦人,因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具有很高的性别价格优势比。
人们对中国的电动汽车期望很高,因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将清楚地发挥这一成本优势,使消费者在中国购买电动汽车,他们将能够获得很多好处。另一方面,欧洲消费者如果想以负担得起的价格购买电动汽车,就应该选择中国产品。
中国的电动汽车可能会变得烦人,因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具有卓越的科学实力。
虽然电动汽车零部件非常简单,但如果你想使用简单的零部件来达到最大效果,有很多困难,但中国的电动汽车可以做到这一点。伟大的发展,因为中国的电动汽车拥有大量的技术专利。在中国电动汽车蓬勃发展之后,中国的电动汽车将能够成为煽动者。
我希望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估中国的电动汽车,因为如果电动汽车在国外市场流行,中国的电动汽车会变得越来越好。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宏光MINIEV、长城欧拉、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哪吒汽车、爱驰汽车。
一、特斯拉
尽管特斯拉负面消息不断,但它是全球电动汽车的引领者。特斯拉于2003年7月1日,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共同创立,是全球豪华智能电动汽车知名品牌,以制造纯电动汽车为主。2004年埃隆·马斯克进入公司并带领公司一步步发展,马斯克还表示,特斯拉努力为每一个普通消费者提供其消费能力范围内的纯电动汽车。
二、比亚迪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95年,中国500强,香港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引领者,拥有IT和汽车两大产业群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电池生产商,2021年5月,比亚迪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第458位。
三、蔚来
蔚来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公司于2014年11月由顶尖互联网企业和企业家联合创建成立,致力于在中国市场打造高端豪华高性能电动汽车。
四、小鹏
小鹏汽车于2014年由何小鹏、夏珩、何涛等人发起成立,总部位于广州市,公司专注于针对一线城市年轻人的互联网电动汽车的研发,第一款量产车的目标是一辆时尚、跨界的电动SUV。2021年1-5月累计交付24173辆,较去年的4583辆同比大增427%。
五、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是由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创立的一个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公司于2015年7月创立,总部位于北京,自有的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州。2018年10月公司推出了首款新能源车型ONE,它搭载了领先的增程电动技术与智能科技。
2021年全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批发销量2109.8万辆,同比增长6.7%。其中,自主品牌热销车型代表真不少,比如:宏光MINI累计销量42.65万辆,SUV销量冠军哈弗H6累计销量37.04万辆,长安CS75、吉利博越以及MPV销量冠军五菱宏光等车型的销量表现都非常优秀。
2022年自主品牌上市的重点新车非常值得期待,比如:长城汽车旗下的圆梦、坦克500、芭蕾猫;长安汽车旗下的UN I-V和第二代CS75PLUS;吉利汽车旗下的星越L油电混动版;以及比亚迪旗下的汉DM-i和海洋系列等等,准备今年买车的小伙伴绝对不能错过。
坦克500领衔,长城汽车火力全开
长城汽车旗下哈弗、魏牌、坦克、欧拉以及炮品牌在2022年年内都将有重点新车型推出,其中哈弗酷狗、坦克500、高端MPV和芭蕾猫会是今年的爆款车型。
哈弗酷狗脱胎于此前的X DOG概念车,作为狗狗家族的新成员,哈弗酷狗这款车也是标榜3/4刻度和潮酷等概念。从官图可以看到,哈弗酷狗的设计除了硬派之外,侧面腰线、黑色C柱和外凸的尾门都带来了更多未来风,实车非常值得期待。
坦克500预售价区间33.5- 39.5万元,并将于今年3月初正式上市,新车定位于中大型SUV,轴距为2850mm。从外观来看依然是偏向硬朗的设计,对称式的中控台大气且秩序感强,木质饰板和镀铬饰条的搭配看上去比较高级;新车搭载3.0T V6发动机,匹配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四驱系统采用第三代智能四驱系统,带有机械锁止功能。
除了坦克500之外,坦克400、700和800此前也在大家面前亮相了,其中坦克400和坦克700风格非常独特,外观带有很强的机甲元素,而坦克800则是豪华属性点满的大型SUV,这几款车在2022年也将会有新的动作。
魏牌2022年最抢眼的新车非圆梦莫属,这款造型独特的中型SUV预计将于今年第二季度上市。同时,据此前的报道,魏牌还将推出一款定位高于摩卡的大尺寸6座SUV产品。
此外,面对MPV市场的持续升温,魏牌也会有所动作。在2022年4月份,魏牌将推出一款高端MPV车型。
欧拉芭蕾猫,新车计划在今年3月份上市;而欧拉另外一款复古车型朋克猫的量产版车型预计将于年内和大家见面。
UNI-V,长安汽车全新爆款车型
长安汽车2022年动作也不小,第二代CS75PLUS将会是SUV领域中的重点车型,新车将推出6款车型,预售价12.79-15.49万元。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采用双前脸设计,同时采用当前流行的双联屏设计。同时,新车搭载蓝鲸新一代1.5T与2.0T发动机,并全系匹配爱信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代CS75PLUS上市将于2022款CS75PLUS同堂销售。
UNI-V是长安UNI系列首款轿车,新车将于3月下旬上市,其中顶配的智慧领航型预订价为13.49万元。
长安UNI-V主打四门轿跑车市场,采用了当下颇受年轻人喜欢的运动轿跑风格,并配备电动升降尾翼驾驶时随速自动升降,开启时可提供25kg极限下压力,并减少0.007风阻系数。
UNI-V采用3+1四联屏布局设计,中控台向驾驶员侧偏移,方向盘上方及内后视镜处分别布置了红外摄像头及RGB摄像头,用户可通过FACE ID超级账号自动登录车机生态APP。此外,延续了UNI家族开创性的AI主动式服务,用户还可通过手势识别切换音乐,导航回家等。
长安UNI-V搭载长安新一代蓝鲸NE 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38kW,峰值扭矩300N·m,与之匹配的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根据官方消息,后期也将会推出2.0T+8AT车型。
长安UNI-K新能源或将于一季度上市,预售价区间17.69-19.29万元。新车造型上与燃油版车型保持高度一致,动力搭载蓝鲸iDD混动系统集成一台代号“JL473ZQ6”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5kW,驱动电机峰值功率85kW,百公里油耗为0.8L/100km。IDD混动系统搭载30.7kWh电池,纯电续航可达130km,蓝鲸iDD混动系统支持220V家用充电、交直流双快充三种充电方式。
领克09 2月交付,吉利汽车发力混动
星越L雷神混动版于去年12月底开启预售,预售价17.37万元。新车设计与星越L燃油版基本保持一样,不同的是,搭载了DHE15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达到225N·m。作为全球首款搭载3挡电驱变速器DHT Pro的油电混动产品,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动版也是同级动力最强、油耗最低的HEV车型。其百公里加速成绩7.9s,百公里综合油耗4.3L,最大续航1300km。
领克品牌旗下车型在2022年也将会迎来一波升级,首先是去年上市的领克09将于今年2月开始交付,新车售价区间26.59-37.09万元,定位中大型SUV,是目前领克的旗舰车型代表,并提供6座或7座布局选择;领克09全系搭载2.0T混动系统,包括MHEV车型和PHEV车型。
此外,据报道,新款领克03将于今年改款上市,新车从2018年10月份上市至今,也将走过第四个年头,也到了该中期改款的时间,不过目前并没有实车亮相,从车型谍照来看,新车将会对外观细节和内饰中控台进行升级。
8-10款新车,比亚迪推高端品牌
2022年比亚迪预计将推出8-10款新车,其中海洋网新增7款全新车型,王朝网新增3款全新车型,其余搭载DM混动技术的车型将陆续换装DM-i混动技术。
根据消息显示,在2022年比亚迪针对海洋系列车型推出三款全新车,分别是海豹(2022年3月份亮相)、海狮(2022年三季度亮相)、以及海鸥(2022年6-7月亮相)。同时,这三款车分别定位为中型轿车、中型SUV以及小型轿车。此外,海鸥车型未来定价或比已经上市的海豚车型要低,从而拉低海洋系列车型的入门门槛。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海洋系列车型,这三款新车将继续沿用“海洋美学”全新设计理念,整体更加个性格、年轻。
王朝网新增3款重磅车型,分别是元PLUS(参数|图片)EV、汉二代EV、汉DM-i。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比亚迪现在在售的海洋系列、王朝系列以及e网外,比亚迪推出的高端品牌第一款车型也有消息露出。
总结
从2022年即将上市的新车来看,自主品牌旗下产品高端化和智能化依旧是重点,同时新能源汽车会是2022年重头戏,势必会给年轻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新产品;同时,除了长城、长安、吉利汽车有新产品推出以外,北京汽车(魔方)、上汽荣威(龙猫)和一汽奔腾(奔腾B70S和新款奔腾T77)也将火力全开,向市场推出更优质的新车型供消费者选择。
分析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除了车企当前的销量、经营情况之外,还看他们各自的产品阵容和技术积累,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如何。这个问题,新车君的答案可能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因为在我看来,长城、长安目前虽然销量强劲,但各自都有各自的短板和风险,奇瑞虽然有不错的技术积累,但受体制拖累太严重,公司领导不给力,未来前景如何,要看领导啥时候换。
所以,新车君最看好的三家自主品牌,分别是吉利、比亚迪和五菱/宝骏。大家看到我把五菱/宝骏放到第一阵营,可能很多人会意外吧,不急,咱们慢慢说。
吉利博越上市之后,把之前在SUV市场的短板弥补了过来,现在轿车、SUV均衡发展,势头强劲;而未来发展,吉利和沃尔沃的合资公司领克占据了高端市场,也将共享沃尔沃的新能源技术,同时吉利自己也有专门的新能源事业部,帝豪EV和帝豪PHEV虽然销量不高,但展现出了在新能源领域的积累,潜力很大。
比亚迪虽然现在燃油车销量颓靡,但在前奥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的带领下,全新宋MAX和唐的外观都非常惹眼,宋MAX单月销量已经突破1万辆,弥补掉外观缺点的比亚迪,很有可能在燃油车市场东山再起;未来方面,比亚迪的电池、电机技术,自然不用担心。
五菱/宝骏虽然定位低端,但特别了解中国消费者,且占据了庞大的用户群基础,10万元以内可以说销量无敌;未来发展,五菱/宝骏有上汽通用的技术支持,不必担心新能源政策的压力,未来市场成熟后,在低端电动车方面有所突破也大有可能。
深入浅出新车君,回答完毕。
长远来看这几家企业能走的更长远的是比亚迪、吉利,这两家企业有各自独到的优势,发展潜力很大。
传统 汽车 转型新能源 汽车 无疑是给比亚迪画好了的蓝图,现有的技术水平已经可以领跑整个行业,只要继续坚持三电技术研发领头羊的地位短期是没有其他企业可以撼动的。其次这家企业的产品布局不仅限于 汽车 领域,包括IT、能源、轨道交通、以及地产都在同步发展,虽然是家存在感不强的企业,但是企业版图是很大的。在将来PPT造车行业形成规模之后,这家企业还有可能成为“富士康”级别的代工厂,新能源 汽车 的普及赐予这家企业无限的生机。
吉利 汽车 拥有强大的背景和实力,无论是通过收购获得技术还是自主研发,企业实力实在稳步提升的。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使得这家企业的生命力也愈发旺盛,新能源 汽车 领域也做出了不俗的成绩,这家企业也会是将来仅存不多自主品牌里的巨头。
长城 汽车 赢在营销,核心技术的缺乏导致产品竞争力的下降目前已经显现,这家企业如果不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强投入的话,很有可能一蹶不振。这种企业的兴盛和没落都会以极快的速度呈现,有很多先例可循。
至于长安、江淮这两家企业依靠国企背景威驰,现在的生存状态虽然不差但是缺乏持续发展能力,军工领域一旦有风向变化这些企业很可能面临收购。至于华晨中华不提也罢,安徽奇瑞和宝能会如何携手迈出下一步也是未知数,这些企业很有可能是第一批浪淘沙的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需帮助请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吉利会走得更远,因为吉利目前发展的最好,对未来的各方面布局最为完善。
从销量上来看,在2017年完成125万台的基础上,2018年1月,吉利的销量又超过了15.5万台,已经成为国产车的“一哥”,不仅仅如此,吉利集团现资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7万多人,连续六年进入世界500强。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设在杭州,旗下拥有沃尔沃 汽车 、吉利 汽车 、领克 汽车 、Polestar、宝腾 汽车 、路特斯 汽车 、伦敦电动 汽车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 汽车 品牌,规划到2020年实现年产销300万辆,进入世界 汽车 企业前十强。
吉利 汽车 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接近5%。不过吉利认为, 在中国市场率再高,也不能代表吉利的成功 ; 汽车 行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要全球化,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这种大布局正是基于判断做出的。
比亚迪目前的状况一般,但他有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它的车型短板在造型设计和底盘上,通过引进奥迪前设计总监艾格、奔驰汉斯等大咖,比亚迪开始解决困境,从宋MAX、第二代唐开始,比亚迪将呈现出全新面貌,今年目标销量60万台。
曾经的领跑者奇瑞已经泯然众人矣,它的技术在国产车还处于领先,但受制于国有企业机制、领导管理问题,成了扶不上强的阿斗。
长城在SUV领域继续引领风骚,但在国内的影响力会持续弱化。(鹿鼎记)
有一种领先叫时间
为什么奔驰领驭内燃机 汽车 ?——全球第一家 汽车 制造商。
为什么福特屹立不倒?——全球第一家引入流水线的 汽车 制造商。
为什么豪车制造商云集欧洲?——欧洲是机械制造业的老祖宗。
为什么特斯拉市值超越通用?——特斯拉是电动智能 汽车 第一品牌,其竞争对手是所有内燃机 汽车 。构筑在广义太阳能基础上的智能电动 汽车 终将是 传统内燃机 汽车 的终极者(石油是有限的化石能源)。传统内燃机 汽车 制造商投入巨大成本构筑的马其诺防线,已经成为传统内燃机 汽车 制造商的 历史 包袱——伟大不掉!
从第一性的视角,
比亚迪在电动 汽车 领域的先发优势会使其走的更远,这是巴菲特选择比亚迪的重要原因。
第一的背后1、为什么奔驰First 汽车 ?
1875年,德国人奥托的公司终于完成了具有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冲程内燃机全套设计工作,四冲程内燃机由此变得更加精巧耐用、高效可靠。
10年后,卡尔·本茨于和德国人戴姆勒才各自制成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 汽车 。实际就是把内燃机装在三轮车上。因此,与其说发明,不如说组装。只是现在奔驰很牛逼,大家为了神化奔驰创始人,而将 汽车 说成是卡尔·本茨发明的。
简言之,没有环境(欧洲人已经在内燃机领域摸索很多年,技术初步成熟,当然,起点 汽车 构造并不会比马车先进多少)支撑,很难产生第一性(领先性)。
2、为什么福特First流水线?
1870年洛克菲勒与人合办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至1880年几乎垄断整个石油业,并形成美国第一个大托拉斯。石油产业链已经在美国十分健全,石油、钢铁、煤炭....都很廉价!
所以,美国 汽车 制造的起点价值就是欧洲人的一半,且随后美国 汽车 价格一路下跌。福特能够看到每个美国人都可以买的起 汽车 ,用的起 汽车 的明天。供不应求——提升效率——流水线+标准化—— 汽车 普及—— 社会 效率提升。美国人的大众消费品,欧洲人的奢侈品,使 汽车 在欧洲开发,在美国结果。
3、为什么比亚迪First中国?
深圳智能产品与电池的全球性生产基地。比亚迪是先有电池,后有车。
深圳独特的产业链优势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比亚迪在电池和 汽车 两条线上的交叉优势是其他传统 汽车 公司不可比拟的。因此,偶然的背后可能是必然!
长城 汽车 在suv界里边,目前是老大。而且高端魏派suv卖的也不错,但是按照整体规划来讲,他不如吉利 汽车 ,长城的轿车几乎卖不动。而吉利 汽车 ,无论是从车型,还是车的级别,还是大小,几乎有一种比较全面的牌。而且款款车月销量1万以上。11月份的销量超过一汽大众,超过广汽本田,是现代和起亚两个品牌销量总和的二倍。这样的发展势头,这是值得国民欣慰。其他几个品牌也都不错,但是总体看来,吉利 汽车 更胜一筹。
我们都说实话好吗,我买的是奇瑞QQ0.8排量,我看质量还行,买了7年了,跑了5万公里,奇瑞QQ在奇瑞 汽车 是第一,我的轮胎换了3个,油耗5升,现在的车油耗多少,说实话好吗,我的车灯一个没有换过,有的合资车,进口车,刹车灯,转像等不明的好多,我在买车还买国产车
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应该是这个顺序,个人觉得!新能源趋势,比亚迪走的最远,最有技术实力,吉利发展最均衡,爆款多,奇瑞研发实力雄厚,长城设计牛逼!但决定未来的还是技术实力!都加油吧国产们,争取早日把合资干死!走向世界!
我你已经把顺序排好了为何还要问大家吉利比亚迪 奇瑞 长城 吉利肯定老大 发展趋势太猛 比亚迪走电动车路线确实国内甚至世界都挺厉害 奇瑞技术不错坏就坏在是国企长城技术不行 车壳造在国人心里 我说的对吗我
这几年的中国车市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生活改善的一个缩影,生活好了,买辆车不受风吹雨打,成为很多老百姓的一个基本的理由。所以有了奇瑞的兴起,有了雨后春笋般的自主车企的加入到这个预期很庞大的市场。
但是作为虽然起步早,却发展落后的中国车企来说,一来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车企的向上能力;二是整体的国民经济水平不可能让普通老百姓有能力消费。所以在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带动下,随着市场的开放,经济的繁荣,国家鼓励企业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提升,整个中国的车市渐渐的成为一个很多人眼中的香饽饽。
从一汽大众的一枝独秀,到自主的慢慢崛起,从大众的老三样,到如今的百家争鸣,中国的车市既让我们国人解决了对车的最基本的诉求,又让中国本土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主车企在这个从是车就能卖,渐渐的发展到今天,不但要有性价比,还要有面子有里子。这对所有参与的车企来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后来者的中国自主车企,和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一样,刚解决温饱,这就要开始上正席了。这个变化可以说在世界上都绝无仅有的。不管是说中国人挑剔,还是说中国市场变化快,做出好产品,卖出好销量,争取好发展,都成为车企面对的课题。
作为大家熟悉的奇瑞,比亚迪,长城,长安,中华,江淮这些个自主车企来说,可以说各有各的故事。
奇瑞作为发展很晚的一个地方国企,和比亚迪都走过了一段很艰辛的路。而作为曾经自主龙头的奇瑞,由于创始人的因素,对技术的苛求和发展,让奇瑞从曾经的榜首掉队到如今的为生存而挣扎。不得不让人唏嘘,当然,随着市场的成熟,技术的积累,奇瑞的未来还是可以预期的不错。
比亚迪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民营企业,可以说比奇瑞这个白手起家的,小日子还是过得很不错的。一出手F3.F6就成为爆款,这无疑成为比亚迪进军车市的强心剂。而作为在电池行业耕耘了几十年的企业,很好的把这种优势发扬了出来。虽然在如今的传统车市场上后继乏力,但在新能源这块,比亚迪可以说是独领风骚。而且随着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车的投放,比亚迪的优势会越来越大。
说到长城和长安这两个大型国企,可以说有着普遍的国企病。作为成立很早,做的很早,但是最初也是做的不瘟不火。长城最初也是从做哈弗越野车起家,经过几十年的积淀才有了今天suv霸主的地位。但是长城在轿车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的作为却不是很大,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中能不能激流勇进?只能拭目以待了。而长安在最开始的合资浪潮中,赚足了本钱。在万众期待中也推出了自己的自主车型,但和长城一样都是一条腿走路,始终有很大的隐患。
而作为中华和江淮其实情况不同,但是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如何树立正面品牌力,如何挽救自己的颓势。江淮作为老牌车企还可以在货车和客车上赚钱,在新能源方面也有所建树。中华 汽车 则面临着打翻身的关头,能不能取得胜利,取得多大效果都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目前来看,吉利 汽车 ,靠帝豪口碑和并购其他公司,不断进步,全系在国内全面开花。比亚迪,墙内开花墙外香,各式电动车卖出国外,今年还有回购。奇瑞,凭借技术底子,打造的艾瑞泽5,销量稳定。现正在快速调整,不断突破。长城,轿车平平,树立的新品牌,哈佛suv水涨船高。今年和吉利,都推出了自家品质车型,价格向上突破。
主观以为。比亚迪,或许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