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0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3%,如何解读数据?
国家统计局:10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3%,解读数据来源于社会上各种原因影响,表明我国对于整体的能源生产结构需要有所改善和转变。
国家统计局已经做出相关数据了解,对于10年来我国整体单位GDP,能耗年均已经下降3.3%,对于这种数据还是非常值得了解和发展,能够了解到GDP不断下降。也因此能够促进有关能源自身生产结构的不断改变与提高,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能源的开放予以提升。能够了解到对于能源而言是一个国家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应该减少对于消耗能源的应用。加强对预购政策可再生能源以及经济能源的大力使用。这样才能够很大程度上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要加大对于水电风冷各种新型发电能源的加大使用,因此能够促进清洁能源的有效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
对于能源的消费以及清洁能量的有效提升,加大对各种低碳能源应用和拓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加大对于低碳意识保护力度。通过这些数据能够了解到人均关于石油能源的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因此也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各种产业之间的联合,转变促进市场产业结构的不断拓展,对于目前而言全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也是处于下降地位,因此对于整体而言是非常值得肯定与支持以及长期发展。应该加大对各种农业生产结构之中清洁能源的战力比重较大人们对于低碳意识的保护力度,以及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国家生态环境改善。
通过此种GDP能耗量年均下降3.3%的这一种数据解读能够了解到如果能够节约有关各种能源是非常重要举措。
可再生能源前景广阔,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1-2014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增速不断下降,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9.9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7%,为近年来最大增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36亿吨标准煤,按同比口径仅增长0.5%。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来看,近年来,我国的石油消费占比呈逐年下滑趋势煤炭和天然气产量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煤炭产量占据我国能源产量的主导地位此外,可再生能源(水电、核电、风电)占比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第一是率先促进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努力。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比重不断提高,而且中国又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这就从两方面使得中国对全球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越来越大。一旦中国经济复苏,2010年—201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保持在8%—9%,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也会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第一火车头。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由于保持高增长,总体经济实力显著上升,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是办好自己的事情,成为应对和处理世界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中最大的“稳定器”。我们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计算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2001年-2008年期间,中国在20国集团国家中不仅经济增长率最高,而且经济波动系数最低。在2009年只有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小。
第三是促进世界经济合作,理性地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负责任地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稳定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长。中国第一次与世界大国合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较快复苏,同时理性地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了全球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
第四是带头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2009年新增投资的14.6%用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推进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预计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2.1%和2.7%;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7.7%上升至2008年的8.9%,中国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四位。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02亿千瓦,同比增长10.8%,单月增长超过1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31亿千瓦,同比增长9.1%。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我国新的电力消费主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我国发电装机完成13.7亿千瓦,同比增加1.3%发电量865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截至9月底累计发电量164125亿千瓦时。
水电、风电、光伏在总装机容量中占比分别为44.6%、16.7%和10.8%。其中光伏发电5439万千瓦、风电2286万千瓦、水电11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量20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风电发电量40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1%核电发电量423亿千瓦时。
2019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为4033亿千瓦时和40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1%和20.1%,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4.7%和11.1%。据统计,2019年1-9月我国新增风电并网容量超过1亿千瓦(不含跨省跨区交易风电)。截止2019年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9.96亿千瓦,同比增长16.6%。
今年三季度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735小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西北地区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2200小时左右。太阳能发电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5439万千瓦,同比增长67.5%截至9月底新增装机839万千瓦,同比增长33.4%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1.02亿千瓦,同比增长10.8%截至9月底累计发电量164125亿千瓦时(其中太阳能发电2041亿千瓦时)。
可再生能源一般是指可循环可转化的能源,如水、风可持续能源一般是指可持久供应且较稳定的能源。
是清洁能源,也是绿色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