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印度“煤老板”成亚洲新首富!他是如何逆袭成亚洲新首富的

单身的汉堡
直率的篮球
2023-01-30 20:57:24

印度“煤老板”成亚洲新首富!他是如何逆袭成亚洲新首富的?

最佳答案
健忘的小天鹅
勤恳的唇膏
2025-08-29 15:05:12

这位富豪名叫高塔姆·阿达尼,净资产达到1346亿美元,不仅是全球第四大富豪,也成为了亚洲的新首富。由于俄乌战争和能源短缺等问题,该富豪旗下的煤矿生产成为了最赚钱的业务之一。

实际上,由于当前逆全球化的潮流和能源市场的剧烈波动,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给原本不受重视的传统能源供应商带来了发展的巨大时机,阿卡尼便是这股潮流当中获利最丰盛的企业商人,也因此成为了新的亚洲首富。

俄乌战争和能源需求短缺的影响,给传统能源供应商带来了巨大机会。

对于这次的新亚洲首富,要想谈论他的成长经历和当下成功的秘诀,就一定离不开全球经济局势的变动以及能源市场的起伏。俄乌战争的影响致使俄罗斯这个曾经数一数二的传输国家,切断了对于欧洲的能源运输,导致欧洲必须要从其他地区运输高价格的煤炭资源。整个能源市场的供应大量减少所导致的短缺和需求问题让许多传统能源供应商看到了机翼会。

高塔姆·阿达尼旗下的集团核心业务是能源、采矿和港口。

阿塔尼从1988年举办阿塔利集团开始起,核心业务也就是能源采矿业务占据了全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可以称得上是垄断地位。而由于印度与西方各国的关系密切,能源方面的运输和供给也自然会迎合了欧洲各国的需求,且随着这些国家能源供应问题的长期持续,煤炭等能源材料的价格也会进一步上涨。

凭借的时代的机会和自身把握的绝佳项目,才给了阿塔尼如此丰厚的回报。

正因如此,阿塔尼能够拥有这次的成就,完全是凭借的时代的风口和自身拥有的经济实力才成为了新的亚洲首富。而就当下能源市场的未来发展和变动而言,可能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俄乌战争结束以后才有可能慢慢恢复。

最新回答
精明的战斗机
怕孤单的酒窝
2025-08-29 15:05:12

谈到山西,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历史厚重的古都城墙、各式各样的面食、浓香醇厚的老陈醋,还是象征着财富的煤矿。山西煤炭资源极为丰富,这里每年开采的煤炭占我国年开采总量的30%左右。煤炭资源为山西带来了大量财富,不少老板和企业也因此而崛起。

山西最大的“煤老板”姚俊良也是凭此成为山西首富,39年前,他以1.6万元起家拉煤跑运输,到2018年靠煤炭年营业收入达到192亿元,然而在2019年,虽然他依然是山西首富,但其身价却因煤炭缩水了百亿元之多,事业起起伏伏,在所难免,他去年还被法院列入了被执行人名单,险些成为一名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欠款不还的“老赖”。

姚氏父子1.6万元贷款起家,靠煤炭走上致富之路

姚俊良,1953年出生于山西省清徐县,家中6个孩子,他排行老大。他的父亲姚巨货从年轻时便是当地有名的能人,但纵有一身本事光靠固定工资是无法让一大家子人过上好日子的。

1981年,为尽快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姚俊良跟随50岁的父亲开始走上了创业之路,做什么生意呢?山西人就是“靠山吃山”,他们父子在信用社贷款1.6万元买了2辆旧汽车进行拉煤跑运输。

仅一年的时间,父子二人不仅偿还了贷款还赚了几千元钱。尝到了做生意来钱快的甜头,1984年,姚俊良再次贷款,与人合作开设了一家煤炭加工厂。

刚开始做企业时,期间他们也历经了几乎干不下去的绝境,但都挺了过来。又是一年多的时间,煤炭加工厂开始盈利,他们生产的焦炭不仅销售到本省各地,还销往河北,市场是供不应求。

通过几年的打拼,姚氏父子不仅将焦炭的销售渠道打通,还建立了山西省第一家民营焦炭铁运站,之后他们的煤炭生意越做越大,成为远近闻名的晋商。

善于抓住机会,成为山西首富

进入20世纪90年代,改革的春风再次鼓舞了姚家父子大踏步拓展煤炭业务的信心。1992年,他们建立了年产量30万吨的清泉湖洗煤厂,另外还购买了4个专列,将煤炭生产和煤炭运输的规模同时扩大。2000年,美锦能源集团成立,股东为姚氏家族的7位成员,姚俊良是第一大股东,也是美锦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集团成立后不久便赶上了煤炭行业的黄金时期,从2002年开始,国内的煤炭价格持续上涨,这让山西的煤老板们喜笑颜开,财富使他们的腰包更鼓了。而姚家也伴随着这股强劲势头,财富一路迅速高涨。

2006年,美锦能源借壳上市,美锦集团占其70%的股份,姚氏家族以40亿身家成为“山西首富”。之后,美锦集团更是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一个以煤炭资源、焦化、煤化工为主的大型集团化企业。

政策变化、煤炭企业在风雨中飘摇

在经历了煤炭行业的黄金期后,山西的煤炭老板们面临的将是行业危机。煤炭的大规模开发也意味着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健发展,国家拉开了煤炭行业整治的帷幕。2009年,山西省出台了煤炭的相关政策,要求全省在2010年底前将矿井数量控制在1500座内。

面对大环境,昔日的这些“煤老板”们也迎来了暴利退去的那一天。当然,美锦集团也深陷其中,2009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只有上一年的一半,旗下的上市公司美锦能源的净利润也是呈现负增长。

好在姚家平时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处理得相当不错,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寻求与国企的合作,双方成立了合资公司,以解燃眉之急。虽然美锦集团在2010年有所盈利,但与国企的合作只是临时之策,解决不了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以后的几年中,美锦集团的营业收入依然呈现亏损状态。

2017年,美锦集团所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比例已高达98.08%,而且该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到了2019年,姚俊良家族的财富比2018年缩水了118亿元。姚俊良所面临的资金问题是相当严重了。

有人士指出,姚俊良所遇到的财务危机由来已久,不仅因为煤炭行业整体处于寒冬之际的困难重重导致,还与为海鑫集团提供担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姚家与李家私交甚好。2013年,美锦集团为海鑫集团做了银行担保。后来海鑫集团破产、账户被冻结,姚俊良帮助李兆会偿还银行债务。法院也对此事进行判决,而此时处于债务风暴的姚俊良没钱还这笔债,险些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员名单,成为全国知名的老赖。

姚俊良作为美锦集团的领头羊,对于私交情分确实非常之慷慨。在2012年至2015年的那几年中,美锦集团自身的经济效益也不是很好,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上市公司也没有利润来弥补空缺,这种时候还为其他企业偿还十多亿的债务只能让自己雪上加霜。

面对大形势,积极寻求产业转型

近年来,煤炭行业的持续下滑对美锦集团的发展是个不小的打击。但是环保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如果坚守煤炭行业一成不变,注定是没有出路的。对于美锦集团的未来该走向何方,姚俊良是一位身经百战的精明商人,在哪个地方寻求突破口,估计他心中早有定夺,他们也在积极寻求产业转型之路。

2017年,他的儿子姚锦龙提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建议。他们的焦化工厂在冶炼焦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如果将这些氢气加以利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燃料供应,在全球提倡新型燃料汽车的大背景下,这未尝不是一条企业转型的良好发展途径。

同年12月,美锦集团收购了佛山飞驰汽车的部分股权。

2018年开始探索氢概念汽车的转型之路。美锦集团在新领域的发展也带来了美锦能源股价的一路飙升,当年就翻了几番,美锦集团更是以192亿元的营业收入成为山西省第二大民营企业。

新领域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新能源汽车虽然是一个朝阳产业,但它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美锦集团所面临的资金困难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仅过去一年,美锦能源的股价就一度下滑,2019年姚俊良虽还位居首富之位,但财富已缩水百亿。

曾经靠煤炭营收百亿的情形可能一去不复返,但这也不是个人或某个企业所能决定的,面对全国的整体经济环境,煤炭企业面临同样的难题和困境。姚俊良已经开始探索并实践新型产业之路,希望美锦集团有一个崭新的未来,我们期待它的转型成功。

勤劳的向日葵
有魅力的钥匙
2025-08-29 15:05:12
2020年12月29日,今冬最强寒潮袭击北方地区。在河北省秦皇岛港口,寒风凛冽。即便在太阳的照射下,白天最高气温仅有零下三度,靠近公路的河流均已结冰。

在空旷的厂区里,除了架在上空的铁路运煤专线外,随处可见一座座堆积成山的煤堆。但与往年相比,这些煤堆已有所减少。

当天下午,在秦皇岛港口附近,秦皇岛港口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介绍,受天气转冷和经济复苏加快影响,下游终端耗煤需求大幅回升,纷纷增派船赶往北方港口抢煤。

“抢煤“,成了近期众多煤炭交易商的常态。

“今年赚的还可以,就是煤炭资源太紧张,没货。”江志明从事煤炭贸易十多年,目前在一家发煤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2020年11月中旬以来,煤炭需求持续高涨,煤价不断攀高。

“这个月的煤价,是十年一遇的行情。”江志明告诉界面新闻,“胆子大的赶上了,有的人都没想到能赚到这么多。”

沙经理常年在黄骅港、秦皇岛码头装船。10月左右,他所在的公司以每吨560元的价格,提前抢到了煤。两周前以每吨760元的价格出手,一笔卖了3万吨煤,不算中介费,赚了600万元。

“这不算赚的多的,有些大贸易商发财了。”他说,前几年煤价忽高忽低,做煤炭贸易不赚钱。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分析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内陆电厂并不缺煤,挣钱多的贸易商,多为沿海电厂供货。

界面新闻获悉,12月31日,北方港煤5500K动力煤现货价格已达850元/吨,现货交易成交价约823元/吨。多位行业人士认为,煤价上涨趋势或延续到2021年1月中旬。

江志明预计,动力煤价格可能达到1000元/吨。这将接近煤价12年来的高位。

2008年,动力煤现货价格冲高至1060元/吨。自2012年起,煤炭行业结束十年黄金期,煤价随之滑落,之后经历起起伏伏,但再没能站上1000元关口。

2020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受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用煤需求旺盛、气温偏低采暖用煤有所增长影响,今冬煤炭需求较前几年增加较为明显。

12月,全国发用电同比增长11%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因寒潮来袭,当月全国日最高用电负荷超过夏季峰值,20个省级电网用电两位数增长。

除经济快速复苏、煤炭需求激增因素外,煤炭主产地供应受限,也是今年煤价走高的主要原因。

作为第一产煤大省的内蒙古,今年开展了倒查20年涉煤腐败问题,当地煤炭供应受到影响。下半年发生多起煤矿事故,导致环保、安全检查升级,也加剧了煤炭供需紧张。

目前的坑口煤炭,是非常抢手的资源。在部分主产区,出现了近年少见的“排队等煤”现象,煤炭价格也一天一涨。

12月30日,据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官微消息称,榆林地区在产煤矿销售普遍较好,煤矿即产即销,均没有库存。面煤、籽煤出货顺畅。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2月23日至今,榆林地区35家煤矿上调价格,涨幅5-40元/吨不等。

“煤价太高也有风险。”

在另一位李姓煤炭贸易商看来,目前真正的市场煤交易并不多,电厂要求兑换长协,且均根据需求买煤,并不会像以前那样进行囤货。

“高日耗、低库存”,已成为下游电厂普遍现象。个别电厂库存可用天数,甚至降至个位数。

12月28日,河南安阳市发改委发布《安阳市煤电气保障情况分析报告》称,安阳市两个热电厂电煤库存均处于警戒以下。

其中,大唐安阳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4万吨左右,每天耗用8000吨,可用库存不足5天;大唐林州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6万左右,每天耗用6000吨,可用库存10天,均严重低于最低库存警戒线。

安阳市发改委表示,电煤告急的原因,主要为煤源紧张及运输困难。

安阳市主要采购山西煤,由于部分煤矿停产,山西煤源紧张,煤价由每吨400多元涨至600多元,即便接受高价,依然很难买到。

大唐安阳电厂每日进煤3000吨,缺口近5000吨。大唐林州电厂每日进厂3000吨,缺口3000吨。预计这两个电厂后期库存仍持续下降,停限热风险极大。

12月28日,全国出现大面积降温,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橙色寒潮预警。此次降温范围覆盖了全国中部到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煤炭运输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煤炭矿区“一煤难求”,铁路发运压力不小,煤炭港口也热闹非凡,派船北上增多,运价连续创新高。

秦皇岛煤炭网信息显示,截至12月15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报1346.54点,各航线运价均刷新近三年新高,秦皇岛、唐山、沧州三港口合计锚地船舶数量170艘,电厂采购需求高。

在上游供应不足、需求旺盛的带动下,港口煤炭库存快速下滑。

界面新闻获悉,2020年8月中旬至今,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连续四个月处于500万吨的低水平,甚至下探至490万吨。

一位资深煤炭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往年的库存量一般在550万-600万吨。

“从来没有这么低过”。

据他多年观察,秦皇岛下锚船超过30艘、甚至40艘以上,港口存煤量在500万的低位徘徊半个月左右,煤价肯定会上涨,且将带动周边港口煤价。

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近期秦皇岛港煤炭昼夜生产情况表显示,当前秦皇岛煤炭日均发运煤炭52.4万吨,铁路日均到车6439万吨,港口卸车6453车。

“秦港的设计能力是1.93亿吨,即日均发运52.8万吨,目前发运量接近设计能力。”某贸易企业驻秦港业务经理周先生告诉界面新闻。

在另一煤运港口黄骅港,目前煤炭库存仅为150万吨,日均发运量创新高。

界面新闻从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获悉,12月,黄骅港日均发运煤炭达60万吨。

2020年,黄骅港年度煤炭吞吐量达约2.04亿吨,秦皇岛煤炭吞吐量约达1.76亿吨。黄骅港超越秦皇岛,成为中国煤运第一大港。

秦皇岛港是中国“北煤南运”主枢纽港,分为东、西两个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煤炭码头和原油管道运输码头。西港区以杂货、集装箱装卸运输为主。

上述不愿具名分析人士认为,秦皇岛港被黄骅港超越的原因在于总调度量不足。大秦线曾出了两起事故,煤炭运送产能降至480万吨,之后大秦线进行检修,煤炭货运部分分流至其他港口,检修结束后,运送产能也未恢复。

另一机构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很多电厂在曹妃甸拥有自己的码头,蒙冀线分流了大秦线运量,曹妃甸港则分流了秦皇岛港的货运量。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港和黄骅港的客货源结构不同。秦皇岛港属于公共码头,户头较多,这使其垛位的运送效率没有后者高。

据该人士介绍,黄骅港煤炭吞吐量中,除伊泰集团年1000万吨外,均为国家能源集团煤炭,属于业主码头。

秦皇岛煤炭则基本由四家煤企构成,七成煤炭来自山西。其中,同煤集团占大头,每年下水量达5000万吨,中煤集团约为4000万吨,国家能源集团和伊泰集团分别约1000万-1500万吨。

煤价的抬高,也与煤炭进口政策不断收紧有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煤炭进口量2.65亿吨,同比下降10.8%。

其中,10月进口煤炭1372.6万吨,同比下降46.56%;11月进口煤炭1167万吨,同比下降43.8%。

据普氏能源统计,今年1-8月,中国进口澳洲动力煤3860万吨、治金煤3160万吨,合计7020万吨,平均每月进口近1000万吨。

澳洲煤炭主要在广东、福建省等南部港口卸货。目前,华南不少电厂只使用5500大卡煤。澳煤进口受限后,5500大卡煤在市场上紧缺,只能依靠神华集团和同煤集团的煤炭替补,出现结构性短缺。

一位在中东从事煤炭进口的贸易商告诉界面新闻,限制澳煤进口后,印尼、俄罗斯 、南非、哥伦比亚的进口量均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进口煤缺口。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将带动煤炭需求进一步增长,煤炭供需可能出现紧平衡状态。

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公开表示,将全力组织增产增供,指导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产能释放。此外,根据供需形势适当增加煤炭进口。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将做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提高重点区域和重点电厂存煤水平,确保不出现缺煤停机。

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煤炭行业利润正加速修复,11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9.1%,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截至12月28日,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达1.32亿吨,可用天数为17天,处于高位水平。其中,湖南电煤库存336.9万吨,可用25天;江西电煤库存248.7万吨,可用16天。

(文中江志明为化名)

危机的盼望
要减肥的豌豆
2025-08-29 15:05:12
晋煤宏圣公司原董事长是曹新利。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山西晋煤集团宏圣煤炭物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73418.77万人民币,实缴资本72000万人民币,并已于2018年完成了股权融资。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是曹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