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错误的是 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以转化为清洁
C |
试题分析:煤经气化后为CO,液化后燃烧只会生成CO2,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清洁能源,A正确;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降低其含量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正确;C化学合成材只要符合绿色化学思想仍可使用,错误;加大秸秆的综合利用,如发酵制沼气、生产乙醇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正确; |
煤的液化或气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后面的提高燃烧效率是对的。液化后可以让C分子更容易接触O2分子,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如同液体的水结冰、或蒸发为水蒸气,这也是物理变化,他的本质还是水(H2O)
回答满意请采纳
B.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故B正确;
C.天然纤维有自身的不足,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合成材料,故C错误;
D.秸秆的综合利用,如发酵制沼气、生产乙醇等,可以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故D正确;
故选:C.
B.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B说法错误.
C.天然气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C说法正确.
D.石油经过分馏可获得汽油、航空煤油等各种沸点不同的物质,但是不能获得乙酸和苯,D说法错误.
故选AC.
A.因水煤气中含有CO、H 2 ,则不仅可以作燃料,也可作还原剂使用,故A错误;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将水煤气作为气体燃料,则水煤气间接得到,所以水煤气属于二次能源,且水煤气的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B正确; C.根据②③可知,等质量的CO和H 2 完全燃烧时,氢气放出的热量多,故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放出的热量只与起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则煤气化后再燃烧与煤直接燃烧放出热量一样多,故D错误; 故选B. |
平时说的气化是自己状态的改变,并不发生化学反应,例如水变成水蒸气,归根结底还是水分子,因此是物理变化.
这里说的煤的气化,是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的,里面还生成其他分子,所以是化学变化.
而焰色反应的生成原理,是原子内部电子跃迁到高能级后又回到低能级时,会向外发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换句不严谨的话说就是产生光线.因为这个原理是在原子内部发生的,因此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
简单点说煤液化确实就是使煤这种复杂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液态芳香烃类包括沥青、油类,这中间产物也会包括气态物质(但这不算气化)煤液化主要分为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煤的直接液化是煤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催化加氢裂化生成液体烃类及少量气体烃,脱除煤中氮、氧和硫等杂原子的过程(这是传统液化,现在有人在做加氧制油的液化)。煤炭间接液化是指以煤为原料先经气化制合成气(CO+H2),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F-T(费托)合成,生成烃类产品和化学品的过程可以看出煤液化可以减少污染,并且将储量相对丰富的煤(包括褐煤)制备成人类需要的化工原料和石油,是解决石油枯竭的一个办法。也有人将煤液化定义为将煤转化成燃料和化工品。这样除了上面说的直接液化和加氢液化之外,煤的轻度氧化制备小分子酸(通常是化工原料,香草酸,苯羧酸)也可认为煤液化一种。气化是通过煤和水反应生成主要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液化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加氢使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煤的气化,目前工业上有:水煤浆气化、干粉气化等。就水煤浆气化来说:从块煤-磨煤(磨机)-制浆(调节剂)-燃烧(激冷水)-粗煤气(以及一些别的成分)。这就是一个大概流程。煤的气化,可以看一下德士古、华陆公司的一些相关资料介绍。(关于设备,目前国内的清华炉,感觉不错。)
中国洁净煤技术网
煤炭气化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含有CO、H2、CH4等可燃气体和CO2、N2等非可燃气体的过程。煤炭气化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气化炉、气化剂、供给热量,三者缺一不可。
图见:
http://www.cct.org.cn/cct/upinstrimg/200310301232321.gif
气化过程发生的反应包括煤的热解、气化和燃烧反应。煤的热解是指煤从固相变为气、固、液三相产物的过程。煤的气化和燃烧反应则包括两种反应类型,即非均相气-固反应和均相的气相反应。
不同的气化工艺对原料的性质要求不同,因此在选择煤气化工艺时,考虑气化用煤的特性及其影响极为重要。气化用煤的性质主要包括煤的反应性、粘结性、结渣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粒度组成以及水分、灰分和硫分含量等。
煤炭气化工艺可按压力、气化剂、气化过程供热方式等分类,常用的是按气化炉内煤料与气化剂的接触方式区分,主要有:
1) 固定床气化:在气化过程中,煤由气化炉顶部加入,气化剂由气化炉底部加入,煤料与气化剂逆流接触,相对于气体的上升速度而言,煤料下降速度很慢,甚至可视为固定不动,因此称之为固定床气化;而实际上,煤料在气化过程中是以很慢的速度向下移动的,比较准确的称其为移动床气化。
2) 流化床气化:它是以粒度为0-10mm的小颗粒煤为气化原料,在气化炉内使其悬浮分散在垂直上升的气流中,煤粒在沸腾状态进行气化反应,从而使得煤料层内温度均一,易于控制,提高气化效率。
3) 气流床气化。它是一种并流气化,用气化剂将粒度为100um以下的煤粉带入气化炉内,也可将煤粉先制成水煤浆,然后用泵打入气化炉内。煤料在高于其灰熔点的温度下与气化剂发生燃烧反应和气化反应,灰渣以液态形式排出气化炉。
4) 熔浴床气化。它是将粉煤和气化剂以切线方向高速喷入一温度较高且高度稳定的熔池内,把一部分动能传给熔渣,使池内熔融物做螺旋状的旋转运动并气化。目前此气化工艺已不再发展。
以上均为地面气化,还有地下气化工艺。
煤炭气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下列领域:
1)作为工业燃气 一般热值为1100-1350大卡热的煤气,采用常压固定床气化炉、流化床气化炉均可制得。主要用于钢铁、机械、卫生、建材、轻纺、食品等部门,用以加热各种炉、窑,或直接加热产品或半成品。
2)作为民用煤气 一般热值在3000-3500大卡,要求CO小于10%,除焦炉煤气外,用直接气化也可得到,采用鲁奇炉较为适用。与直接燃煤相比,民用煤气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用煤效率和减轻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极大地方便人民生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出于安全、环保及经济等因素的考虑,要求民用煤气中的H2、CH4、及其它烃类可燃气体含量应尽量高,以提高煤气的热值;而CO有毒其含量应尽量低。
3)作为化工合成和燃料油合成原料气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等就采用费托工艺(Fischer-Tropsch)合成航空燃料油。随着合成气化工和碳-化学技术的发展,以煤气化制取合成气,进而直接合成各种化学品的路线已经成为现代煤化工的基础,主要包括合成氨、合成甲烷、合成甲醇、醋酐、二甲醚以及合成液体燃料等。
化工合成气对热值要求不高,主要对煤气中的CO、H2等成分有要求,一般德士古气化炉、Shell气化炉较为合适。目前我国合成氨的甲醇产量的50%以上来自煤炭气化合成工艺。
4)作为冶金还原气 煤气中的CO和H2具有很强的还原作用。在冶金工业中,利用还原气可直接将铁矿石还原成海棉铁;在有色金属工业中,镍、铜、钨、镁等金属氧化物也可用还原气来冶炼。因此,冶金还原气对煤气中的CO含量有要求。
5)作为联合循环发电燃气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简称IGCC)是指煤在加压下气化,产生的煤气经净化后燃烧,高温烟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烟气余热产生高压过热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用于IGCC的煤气,对热值要求不高,但对煤气净化度-如粉尘及硫化物含量的要求很高。与IGCC配套的煤气化一般采用固定床加压气化(鲁奇炉)、气流床气化(德士古)、加压气流(Shell气化炉)广东省 加压流化床气化工艺,煤气热值2200-2500大卡左右。
6)作煤炭气化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由H2、天然气或煤气等燃料(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的化学发电技术。目前主要由磷酸盐型(PAFC)、熔融碳酸盐型(MCFC)、固体氧化物型(SOFC)等。它们与高效煤气化结合的发电技术就是IG-MCFC和IG-SOFC,其发电效率可达53%。
7)煤炭气化制氢 氢气广泛的用于电子、冶金、玻璃生产、化工合成、航空航天、煤炭直接液化及氢能电池等领域,目前世界上96%的氢气来源于化石燃料转化。而煤炭气化制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是将煤炭转化成CO和H2,然后通过变换反应将CO转换成H2和H2O,将富氢气体经过低温分离或变压吸附及膜分离技术,即可获得氢气。
8)煤炭液化的气源 不论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氧化,都离不开煤炭气化。煤炭液化需要煤炭气化制氢,而可选的煤炭气化工艺同样包括固定床加压Lurgi气化、加压流化床气化和加压气流床气化工艺。
AB |
试题分析:A、由图观察,温度越高碳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正确;B、X点是未平衡时,反应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正确; C、此时碳转化率为50% C(s)+2H 2 (g) CH 4 (g) 始量 a 2a 转化量0.5a a 0.5a 平衡量0.5a a 0.5a k="(0.5a/V)/" ( a/V) 2 =0.5V/a,错误; D、该选择的原因是两者转化率相差不大,但压强增大对设备要求高,能量需求大,错误。 |
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煤的气化指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₂、CO等气体的过程。有固体燃烧气化、液体燃料气化、气体燃烧料气化及固/液混合燃料气化等。
煤的液化指煤与H₂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₂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
煤炭液化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
(1)煤直接液化:煤在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氢裂化转变为液体燃料的过程称为直接液化。裂化是一种使烃类分子分裂为几个较小分子的反应过程。因煤直接液化过程主要采用加氢手段,故又称煤的加氢液化法。
(2)煤间接液化:间接液化是以煤为原料,先气化制成合成气,然后,通过催化剂作用将合成气转化成烃类燃料、醇类燃料和化学品的过程。
扩展资料
煤液化项目如以单一生产成品油为主体,其盈亏平衡点在原油价格50美元/桶附近,煤液化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盈利空间有限。煤制油在我国产品油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无法与以原油为原料的炼油产业竞争。
煤液化生产的粗油品却具有比石油基油品更好的性能,是生产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煤液化项目延伸产业链、走精细化道路,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及其原料,可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抗风险水平。
费托粗油品如果只用于初级化工原料或燃料油使用,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若将费托合成油中的长链烯烃进行分离,不仅可以获得具有高附加值的长链烯烃。
还可以生产清洁优质的航空煤油、抽提溶剂油和润滑油等高端油品,从而提升煤基费托合成油的经济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我国煤化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气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