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我国能源消费种类比例,就是类似煤占百分之多少~天然气占百分之多少这样~
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61.2%,石油占25.2%,天然气占5.3%,一次电力占8.3%。25.47亿吨标准煤,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消费量分别为15.59亿吨标准煤、6.42亿吨标准煤、1.35亿吨标准煤、2.11亿吨标准煤。
煤炭消费指标指能源消费占比。
煤的发热量是锅炉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电厂煤粉对煤种适应性较强,因此只要煤的发热量与锅炉设计要求大体相符即可。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
硫是煤中有害杂质,虽对燃烧本身没有影响,但它的含量太高,对设备的腐蚀和环境的污染都相当严重。因此,电厂燃用煤的硫分不能太高,一般要求最高不能超过2.5%。
煤炭全硫份St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煤炭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即分析水份,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不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计算方法:SGQ = S1*G + S2*G+ …+ S6*G
要求配合煤中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好地搭接,这样可使配合煤在炼焦过程中,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处于塑性状态,从而改善粘结过程,并保证焦炭的结构均匀。
其中典型的方法是“J法”配煤技术。“J法”配煤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经济、随机确定各种最佳(实用)配煤方案的新技术,以“煤的粘结能力测定法”为基础,以煤与焦相互统一变化规律为依据。
准确预测焦炭强度,按Jb-Vdaf“米”字形配煤图及其原则进行操作,评估煤质,确定“主导煤”,辨明“添加剂煤”和“填充剂煤”,用简易“优选法”确定配煤比,定出配煤方案。
扩展资料:
煤中加入非煤粘结剂进行炭化,称为共炭化。共炭化研究为采用低变质程度弱粘结煤炼焦时选用合适的粘结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加入有机渣油﹑塑料类﹑橡胶类﹑沥青等与煤共炭化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解决当前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收集热解油和气体产物,反应所得的残余物与弱粘结煤共焦化能提高其结焦性;乌克兰的研究工作则是利用配煤同塑脂废料共焦化,由于芳香结构的有机物对配煤的结焦性具有良好的影响,所得焦炭强度得以提高,并获得贵重的化学产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配煤
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为27.2%,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为58%,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地址条件决定了煤炭作为中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位,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会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矿产。
217年至22年,全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6.4%下降至57%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3.8%提高至15.8%。
目前的煤炭积压,在一个“五年计划”的周期中,不算什么明显矛盾。稍微“供过于求”,有利于平抑物价和通货膨胀问题。若真正煤炭还是“供不应求”,对国民经济来讲,那严重的通货膨胀就是随时发生的严重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