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是可再生资源吗
A、草地、荒漠、纸张中的纸张不属于自然资源,不符合题意;
B、阳光、水能、木材中的木材不是自然资源,不符合题意;
C、石油、煤、天然气均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不符合题意;
D、耕地、森林、水资源均属于可再生资源,符合题意.
故选:D.
一、沙漠的形成原因
在干旱气候和大风作用下,绿色原野逐步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土地沙漠化主要出现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形成沙漠的关键因素是气候,但是在沙漠的边缘地带,原生植被可能是草地,由于人为原因沙化了,这些人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合理的农垦。
无论在沙漠地区或原生草原地区,一经开垦,土地即行沙化。在1958到1962年间,片面地大办农业,在牧区、半农牧区及农区不加选择,乱加开荒,1966-1973年,又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说“牧民不吃亏心粮”,于是在牧区出现了滥垦草场的现象,致使草场沙化急剧发展。
由于风蚀严重,沙荒地区开垦后,最初1-2年单产尚可维持二三十千克,以后连种籽都难以收回,只有弃耕,加开一片新地,这样导致“开荒一亩,沙化三亩”。据统计,仅鄂尔多斯地区开垦面积就达120万公顷,造成120万公顷草场不同程度地沙化。
(2)过度放牧。
由于牲畜过多,草原产草量供应不足,使很多优质草种长不到结种或种子成熟就吃掉了。另外,像占牲畜总数一半以上的山羊,行动很快,善于剥食沙生灌木茎皮,刨食草根,再加上践踏,使草原产草量越来越少,形成沙化土地,造成恶性循环。
(3)不合理的樵采。
从历史上来讲,樵采是造成我国灌溉绿洲和旱地农业区流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伊克昭盟为例,据估计五口之家年需烧柴700多千克,若采油蒿则每户需5000千克,约相当于3公顷多固定、半固定沙丘所产大部或全部油蒿。据统计,伊克昭盟仅樵采一项而使巴拉草场沙化的面积达20万公顷。
二、全球沙漠分布
从地理位置而言,全球沙漠集中分布于13个地区。
由气候因素而形成的沙漠集中分布在南北纬度15°—35°之间。南半球沙漠从大西洋沿岸的卡拉哈里、纳米布沙漠开始,通过印度洋,经澳大利亚沙漠,越过太平洋到达南美的阿塔卡玛沙漠;而北半球沙漠从大西洋沿岸的沙哈拉沙漠开始,越过苏伊士运河,过红海,经阿拉伯沙漠,通过伊朗、阿富汗、印度塔尔沙漠,越过太平洋,到达北美西南部。
受地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沙漠多分布于北半球北纬35°—50 °之间,集中分布于亚洲的中部和美国西部。
中国沙漠概况
中国沙漠总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如果连同50多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内总面积为1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中国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沙漠最为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80%,主要沙漠自西向东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及库布齐沙漠等八大沙漠。
世界陆地表面的1/6是荒漠,这是一种生物群区,年降雨量少于25厘米的地方,或者任何地方的蒸发量远超过降雨量的,造成有效水分缺乏的,这就是荒漠。有时把缺乏支持生命必要条件的任何地方,都称之为荒漠。荒漠存在于南北纬30°周围,那里干燥的循环流气团下沉到地面。世界上有3种荒漠——热荒漠(如撒哈拉)、温性荒漠(如莫加韦)和冷荒漠(如戈壁)。地球荒漠的面积每年都在增长,由于边缘适宜的土地因人类的错误使用而变得退化,从而导致荒漠化。荒漠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组或抛物线形太阳能收集器发电的潜在场所。有些荒漠因缺水并与世隔绝,使它们成为保存核废料和其他危险废物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2021年3月15日上午,蒙古和内蒙古东部发生了沙子和浮尘。我省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西部和绥化南部受到沙尘和浮尘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短期严重空气污染。牡丹江,鸡西和七台河的空气质量中等,主要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为主,短期空气污染以轻度污染为主。其他地区的空气质量主要是好。预计3月15日下午全省空气污染扩散状况将有所改善。3月16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扩散状况良好,空气质量以优劣为主。 3月17日至22日,哈尔滨和绥化的扩散条件是平均的。空气质量主要是对光污染良好。其他地区的扩散条件较好,空气质量主要良好。如果生物质,大风和灰尘集中集中燃烧,污染水平可能会比预测水平增加一到两个水平。
在沙尘暴源和受灾地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空气污染现象加剧。与一般的暴风雨相比,除大风之外,沙尘暴还混有大量的尘埃,花粉,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空气中包含各种有毒化学物质和细菌的灰尘可通过保护层进入口腔,鼻子,眼睛和耳朵。如果不及时清理,将会损坏这些器官或将这些器官用作细菌的切入点 ,引起各种疾病。同时,沙尘暴引起的风蚀和沙埋造成的经济影响。每次沙尘暴的来源和受灾地区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风蚀和沙埋的伤害。在狭窄,迎风或隆起的地形下,由于高风速,沙尘暴的主要危害是风蚀。在低风速的地形下,例如背风洼地,航道,农舍,铁路,草原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形成了沙埋现象。
风沙是沙尘暴的原始来源。表面上的热量所产生的上升气流将地面上的尘埃带到了高空,从而形成了沙尘暴。因此,防风防沙已经成为我们预防和控制沙尘暴的主要手段。荒漠化地区能源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森林砍伐加剧了荒漠化的趋势。这些地区富含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循环经济能源结构,不仅可以解决当地的能源问题,还可以有效提高防治荒漠化的效果。风是引起土地沙漠化的主要自然力量。大型风力发电厂和太阳能发电厂的建立可以放慢风速,控制沙尘暴的运输,有效地遏制沙尘暴的发生,并成为第一个阻止沙尘暴的“风林”。
加强关于沙尘暴的形成和危害的科学普及,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实际上,人类活动是导致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我国的荒漠化防治结果将最终被人为破坏的影响所抵消,荒漠化的趋势也将难以遏制。
沙漠内发现35亿吨石油,够人类使用100年,为何无人敢开采?其实,这个沙漠指的是卡拉库姆沙漠,当然,大家可能对它的另一个名字“黑沙漠”更加熟悉。作为世界第四大沙漠的卡拉库姆沙漠,的确拥有大量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但是,有一些传言说蕴藏在这里的稀有资源至今没人敢开采,而这一切都跟沙漠中的地狱之门有关。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存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黑沙漠蕴藏的大量矿产资源没人敢开采?
在黑沙漠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气温日较差可以高达50℃,而一年的降水量却连200毫米都达不到,更不要说湖泊和河流这样的“稀缺”自然景观。作为中亚地区最大的沙漠,占据了土库曼总面积的70%左右(约35万平方公里),这里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依稀分布着一些罕有的绿洲。
但是,看似贫瘠的黑沙漠却蕴藏着大量矿产资源,比如天然气和石油。早在12年前,就有官方消息称黑沙漠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巨型凝析气田。但是,该气田所拥有的总储量至今也没有公布过,只是对该气田达到日产20万立方米凝析油和天然气的能力进行了公开。
毫无疑问,我们可以从这个日产量数据上直接看出,这个当时新发现的凝析气田的确拥有不小的储量。事实上,黑沙漠中的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并不是没人敢开采,比如,作为整个中亚地区天然气产量最大的国家土库曼斯坦,他们其实已经把境内的大部分天然气都售卖给了俄罗斯,并非默默无闻的深埋于地下。
黑沙漠中的石油无人敢开采跟地狱之门有关
应该不少人都不会对黑沙漠中的“地狱之门”感到陌生,这其实就是一个位于卡拉库姆沙漠中部区域的达瓦札巨洞。这个自带神秘色彩的地下洞穴,其实是苏联人在1971年寻找天然气资源时被发现的。钻探队员为了对该洞穴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试想先将洞穴表面的有毒气体燃烧清楚,然后在进入洞穴的内部。但是,正如大家现在所了解到的这样,时至今日,这个被人为点燃的大坑依然不间断地燃烧着。
从苏联人点燃这个洞穴开始,它已经燃烧了数十年的时间,这个大约达到70米之宽的巨型火焰塑造了一个闪着金色光茫的光圈,俨然成为了这片大沙漠上最耀眼的景观。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之所以这个巨洞会一直燃烧到现在,并不是因为它真的有多神秘,只不过是因为这片区域蕴藏了大量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所以,黑沙漠上的“地狱之门”并不可怕,更不可能因为它的存在而导致没有人敢去开采黑沙漠上的石油等珍惜资源。
短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石油资源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石油一定是所有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的东西,它的存在形态包括了天然焦油、原油、天然气液和天然气等不同类型。当然,大家一般会更习惯于将原油和石油这两个词的意义等同起来。众所周知,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它们一般是存储在地壳之上的某些区域,由于这是一种短时间内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所以它也是世界各国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相信大家对非再生能源这个关键词都有基本的认知,不同于我们生活中可再生的风力、太阳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由于像原油和天然气这样的稀有资源很难在一定的时间内形成,因而,我们一般都将其称为非再生能源。简单点说,这些非再生能源最典型的特征,便是我们人类消耗的越快,那么它所剩余的体量也就越来越小。
好吧,既然有人希望我算一下,那我就抛开可行性来简单估算。量级太大,脑子有点不够用,算错了欢迎来指正。
南疆纬度40度左右,组件倾角按40度算,发电量最大,勉强30亩可铺设组件1mw,按南疆的太阳能辐射平均水平,每mw年发电量150万度,1gw折合年发电量15亿度。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折合容量约16896GW。折合年发电量253440亿度。2014年中国统计的全社会用电量是55233亿度,也就是说它的发电量除了够我们自己用,还可以把战斗民族、米国、岛国的电网也承包了。
(严肃脸)可惜我还是想泼一下冷水,不可能就是不可能。哪天钱多到想去沙漠铺光伏了,把剩下的9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先铺上可好?我觉得这个可行性还大一点。且不说工程施工好不好进行,没有路人工机械怎么进场,沙土情况打桩怎么打,风沙会不会把组件埋了等等一系列问题。
组件的发电效率会因为表面温度太高低得一塌糊涂。沙漠极限温度七八十度,一般组件表面耐受温度只有65度,你说会不会烤化了?沙漠昼夜温差40度是至少的,用不了两个月太阳能电池片就被玩废了。风卷起沙子可以把表面玻璃全部磨花,效率可以降低甚至为零。
另外逆变器会因为温度过高,经常出现保护跳机,寿命也缩短2-3倍。更换逆变器的费用是多少你知道吗?更换逆变器的时间成本是多少你知道吗?
最后,电网会不会为你架一条沙漠至上海1000KV特高压直流专线呢?你猜特高压的电线塔高度是多少?会不会被刮飞?电网为了支持你的工作得花多少人力物力啊?
综上所述,还不太可能。
故答案为:(1)水能;湖北省西部位于地势的第二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江汉平原;使湖泊的调蓄能力下降,易发生旱涝灾害;(3)“三山夹两盆”;东西走向;(4)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在地球陆地的表面是荒漠。我们把这种年降雨量少于25厘米,或者蒸发量远远超过降雨量,造成有效水分缺乏的地区都称为荒漠,有时也把没有生命的荒凉地带称为荒漠。荒漠地区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缺乏、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而且蒸发量超过降水量的几倍甚至几米,或者蒸发量远远超过降雨量,造成有效水分缺乏的地区都称十倍,如流沙、泥滩、戈壁地区。荒漠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度至50度之间的地带。其中,15度至35度之间为副热带,是由高气压带引起的干旱荒漠带;北纬35度至50度之间为温带、暖温带,是大陆内部的干旱荒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