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上海中考英语听力及笔试答案
听力的答案没有。不好意思。但是文章有。然后。PART2有解析
31. A【解析】考査固定搭配。have a look at= look at,类似用法还有have a swim, take a walk等,都是兼类词的用法,这些词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故选A。难度适中。
32. D【解析】本题考查介词。在确指的某一天或星期几,包括在这一天的早、中、晚时,用介词on,故选D。本题易。
33. C【解析】本题考查代词的用法。句意为:游览期间外国游客问了我许多有关中国文化的问题。所填代词作asked的宾语,故用宾格me。难度适中。
34. C【解析】由句中的two hats可排除all和none,它们都表示多者中的数量;由looks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决定本题选C。因neither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而both用复数形式;Do you have another one?更加印证了前文指的两顶帽子都不合适。故选C。本题稍难。
35. B【解析】本题考査感叹句。感叹句分为两大类:一是what感叹名词,二是how感叹形容词或副词。本题brave为形容词,故选B。难度适中。
36. D【解析】此处考査few, a few, little, a little的用法。因此空修饰Chinese(汉语),为不可数名词,故排除A、C,因空前有only ,表示"仅会一点",故选D。难度适中。
37. B【解析】本题考查形容词的比较等级。由后面的than可知此处用比较级,又因much修饰比较级,故选B。难度适中。
38. C【解析】本题考査词性。因taste为系动词,所以后接形容词,而A、B、D都是副词,故排除。本题易。
39. A【解析】本题考査主从复合句的时态。语法规定:当主从复合句的谓语动词都发生在将来时,主句用一般将来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此处主句用了一般将来时态,显然从句要用一般现在时。故选A。本题稍难。
40. C【解析】本题考査时态。由already可知用现在完成时,表示"已经告诉了……"。难度适中。
41. A【解析】本题考查时态。while表示"当……的时候",由前文的was working说明后文也是过去的某个时态,故排除B、C、D。而且while往往引导进行时态。本题易。
42. A【解析】本题考査被动语态。考虑主语many houses与谓语动词damage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是被动的,而且本句的发生时间为过去时,故选A。难度适中。
43. D【解析】本题考查情态动词的用法。句意为:Alex仅仅4岁的时候就会下棋。不难看出此处是can的过去式用法。故选D。本题易。
44. B【解析】本题考查非谓语动词。let为使役动词,后接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即动词原形。故选B。难度适中。
45. C【解析】本题考查固定搭配。practice doing sth.为固定用法。故选C。本题稍难。
46. A【解析】本题考査连词。做此类题需先分析两个分句的关系。根据句意:_约翰几次没有爬上山顶,他没有放弃。不难看出前后的转折关系,故选A。本题易。
47. D【解析】本题考査连词。带有祈使句的复合句,如果前后两句是顺承关系,就用and连接;如果是转折关系就用or连接。此处属于前者。句意为:坚持写日记,你的英语就会提高。故选D。难度适中。
48. B【解析】本题考査宾语从句。特殊疑问句作宾语从句,主要考虑语序和时态。语序为陈述语序,故排除A、C、D。句意为:请你告诉我你将什么时候参观上海的世界博览会好吗?故选B。难度适中。
49. C【解析】本题考查同义词辨析。watch侧重于"观看";look是指"看",强调看的动作,不知结果,而且是不及物动词,后接宾语时需加atsee是指"看见"强调结果;notice是指"注意到"。句意为:屋子太黑,没有灯,我不能清楚地看见东西。故选C。难度适中。
50. A【解析】本题属于词义辨析。A.有帮助的;B.有害的;
C.有力的D.很坏的。根据句意"在你到一个新地方前看
看地图是很有……",显然是"很有帮助的"。故选A。本易。
51. B【iB析】本题属于同义词辨析。A.炫耀B.关掉;C.脱下,起飞D.延期。根据句意"帮助节约能源"可知"人们参加关灯活动",故选B。本题易。
52. D【解析】本题属于同义词辨析。A.因为……迟到;B.对……生气C.对……熟悉;D.对……负责。句意为:我们校长上学期邀请Christine负责英语节。显然D选项是正确的。本题稍难。
53. D【解析】考查同义词。well-known和famous都是"著名的,众所周知的"。其他三项与此无关。本题易。
54. A【解析】考査同义词。be careful和look out都是"小心"之意。B.继续(向前)的意思;C.准备好D.保持安静。故选A。此题较易。
55. B【解析】本题考査情景交际。问句是"为慈善机构筹钱怎么样?"这是提出一个建议,后句应回答它。A.祝玩得愉快B.好主意;C.不客气;D.不介意。显然B项正确。本题易。
56. B【解析】本题考査情景交际。前句意在表扬Grace,因此她应表示感谢。故选B。本题较易。
57. movies 58. easily 59. third 60. unusual 61. writer 62. funny 63. suggest 64. herself 65. Dowork 66. shall we 67. How often 68. tooto 69. how to
70. so that
【文章大意】一个14岁的美国男孩突然收到一封来自芬兰的
寻求帮助的电子邮件,他随后报告给美国警方,那位芬兰的患病网友得到及时救治。期间因特网起了很大作用。
71. T【解析】把文章的第一段第一句和第二段第一句合并
起来就是本题的信息,完全和原文一致。故判断为正确。本题易。
72. F 【解析】第二段第二句"One day, he was sending an e-mail. . he received a message saying. . . The messagewas from Finland..."说明此题错误。不是有人在外面喊叫,而是一个芬兰的网友发来一封求救信息。
73. T【解析】第三段中"It was really difficult to tell if themessage was real."说明主人公对收到的信息不知真假。难度适中。
74. F【解析】信息的发出者是来自芬兰一所大学的Tarja,信息的接收者Dean来自美国。本题易。
75. F 【解析J第四段最后写道"there was no phone around her. Her only way of communicating with the world was by e-mail."说明Tarja与外界的交流方式只有电子邮件,而不是许多种。
76. F【解析】第五段第一句意为"Dean与Texas警方取得联系。"从第一 、二段给出的有关Dean信息的句子中可知Texas为美国的地方(德克萨斯州),故判断为错。难度适中。
77. T【解析】从整个故事可了解到Dean通过因特网收到Tarja的求救信息,然后反馈给警方,最后Tarja得救。本来就是因特网发挥了重大作用,更何况文章最后一句"e-mail saved her life."故此判断本题正确。难度适中。
【文章大意】本文主要介绍了 Tony、Henry、James三个人所经历的三件令人魃*的!情。
78. B 【解析】由第二段中"One morning my alarm clock didn't ring"可知,故选B。本题易。
79. A【解析】从第二段最后可知学生们笑的原因是Tony穿了一只黑色的鞋子和一只棕色的鞋子。故选A。本题较易。
80. D 【解析】第三段中"Then we... along the street. The street was very busy and we started holding hands.”告知"由于街上人多而拉起了手"。故选D。本题易。
81. B【解析】由第三段最后一句"I'd taken the hand of a complete stranger!"可知。本题易。
82. C 【解析】由第四段第一句",d made an appointment to see our bank manager."可知C项是正确的。此题关键理解appointment约会。本题稍难。
83. A【解析】分析上下文可知"我刚找好一个停车位,正要把车倒进去,这时另一辆车开进去了"。 B."紧张的";C."担心的";D."觼炝的",均不合适。显然我是"生气的",故选A。难度适中。
84. C【解析】读完全文不难得到信息(l)Tony穿错鞋子;(2)Henry牵错手;(3)James被他预约的银行经理抢了停车位。据此顺序,故选C。其他与原文不符。本题易。
【文章大意】孩子可能不理解父母为什么脾气时好时坏。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孩子惹父母生气。 、
85. C【解析】因前文介绍父母这一分钟很友好,而下一分钟就大喊大叫。显然是变化多端的。故选C。难度适中。
86. A【解析】考查阅读与生活常识。前文说"当你脱下衣服,记住……"。这是在介绍一种好习惯。与其意相匹配的短语显然是"挂起来"。B.独自放在一边,C.把他们穿上。D.把他们扔掉。都与原文原意不符。故选A。本题易。
87. C【解析】本段介绍父母舍不得花钱给自己买东西,而是除了给孩子买些东西之外。那就是为"电","食物"等这些生活必霈品而付钱。生活中不能没有这些东西,即是"重要的"。故选C。难度适中。
88. B【解析】前文讲到父母带你去拜访亲戚,致使你不能参加聚会,在亲戚面前。父母们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只有听着,别无选择。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们不愿做的事情,所以此空不可能是"同意"和"听着"。故排除A、C,D项意思与本文没什么联系,故选B。意为:即使你抱怨,父母也不会改变注意。本题稍难。
89. D【解析】前文介绍父母要带孩子去看望亲戚,而使孩子不能参加聚会。所以此处就是"如果孩子在接待亲戚时做得很好,父母也很满意,他们就有可能允许孩子参加随后的两个聚会。"此处应该和上文的"聚会"有联系。故选D。难度适中。
90. A【解析】前句句意为:"设想一下,当你说不饿时你父母的感觉如何?"后句句意为:"你父母还可能担心你没吃饱。"此处为过渡短语,连接两个句子。A项意为"加之,更何况",B项为"回报"C项为"至多"D项为"最后"。显然A项合适。本题稍难。
91. D【解析】本句意为"饭后做什么"A、B、C项均为饭前做的事情。B项为"布置桌子,准备吃饭"之意。故选D。难度适中。
【文章大意】本文介绍作者一家为帮着拯救我们的星球而做的四件事情:一是省电,二是骑车,三是节约用水,四是节省天然气。
92. nobody【解析】意为(为了节约用电)没人看电视的时候
关掉它。
93. different【解析】本句句意为"把垃圾分到不同的袋子顷.,有瓶子的,易拉罐的,纸的,还有食物的"。
94. again【解析】本句句意为"妈妈把从超市带回的塑料袋存放起来以便再用它们当垃圾袋。"
95. instead【解析】前面说"我们不再洗长时间的澡",后面说"而洗短时间的淋浴",显然是"取而代之"之意。
96. less【解析】本段介绍节约用水,这里是指爸爸妈妈在沏茶或咖啡的时候,用比以前更少的水,这里暗含比较的意味。
97. drive【解析】为了节省能源,不难想到交通方式由"开车"到"骑自行车"。
98. reduce【解析】多人乘坐一辆车显然"减少"了"温室大气"(即汽车尾气)的排放。
【文章大意】本文介绍主人公Kyra Komac的成功经历。
99. 25
100. In Camden Market
101. She made candles of all shapes and sizes.
102. Yes, they did.
103. Some of her school friends.
104. He helped her by lending her some money.
105.I think if a person want to succeed, he or she must have his/her own idea and work hard to make it come true.(答案不唯一)
【写作指导】
本题属于话题作文,这就要求考生既要审清题意,又要理解所写内容。几个关键点:想为学校做哪件事?为什么?怎么做?学生可以展开想象,可从不同角度写;字数不少于60千万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及有关信息,否则前功尽弃。要想写好本文,需选好新颖的事件和典型英语句式。
One possible version
I want to do something for my school
I'm leaving my school. I want to plant a tree in my school garden. I have found there are too many buildings and few trees in our school yard, so I want to make my school much greener and more beautiful. If I plant a tree there, mayb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ill do as me. In their spare time, the students can read under the trees.
听力材料:
Part 1
1. Sarah's father went fishing last weekend.
2. Shelly is speaking to Simon about saving the earth.
3. Edward enjoins running in the neighborhood every day.
4. Michael and his wife are watching an exciting TV program.
5. Jack has got a cold and he is making a phone call to his doctor in bed.
6. An accident happened to little Tom when he was ridding in the street.
Part 2
7. W: Peter, would you like to go swimming with me this afternoon?
M : Yes, I'd love to. Swimming is my favorite sport.
Q: What's Peter's favourite sport?
8. W:I'll attend an international meeting in Paris in November.
M : Great. You can also visit some interesting places there.
Q:When will the meeting be held?
9. W:Excuse me, is Helen in?
MSorry, she is at the library. She will be home by 10.
Q: Where is Helen now?
10. M:Jane, what's your hobby?
W : Collecting coins. How about you?
M : I like playing ball games with my friends.
Q: What's the man's hobby?
11. M: Sorry, I'm late for work.
W : Did you get up late?
M:No, I didn't. But I couldn't start the car this morning.
W: Wow. Sometimes it's hard to start a car in such freezing weather.
Q:Why is the man late for work?
12. W:Jack, could you help me carry the books to the classroom?
M:All right. Miss Li.
Q: Who might the two speakers be?
13. W: Hello, May I speak to John?
M : John Walker or John Cooper?
W:John Cooper from Canada.
M:Oh, I am sorry. He's just gone back to Canada.
Q: Where is John Cooper from?
14. W:Mike, why not play tennis with me?
M:Oh, I've just finished reading. I'll listen to some music to relax.
WtWhat kind of music would you like?
M : Light music.
Q:How will Mike relax?
15. M: Look, there is a new type of camera. Shall we buy one?
W:How much is it?
M:3 000 yuan,
W : It sounds like a waste of money. We seldom go out for sight-seeing.
Q :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16. M: Some students from Sichuan will visit our school this summer.
W : Great. How many days will they stay in Shanghai?
M: They'll be in our school for three days and spend another four days seeing the rest of Shanghai.
Q: How long will the students from Sichuan stay in Shanghai?
Part 3
17. Mark likes climbing hills. One day, he went to the country to climb the hill. After a while, he got to the top. It was a warm sunny day, so he lay down under a tree and soon fell asleep. When he woke up, he saw two brown bears near him. They were going to attack him. Mark jumped up and ran away as quickly as he could. When he got to the road in a hurry, a small car came by and almost stopped. Without thinking, Mark opened the door and jumped in. However, when he turned to look at the driver, he was very surprised. There was nobody in the driver seat. What happened? Is the car driving itself? Mark closed his eyes. The car kept moving slowly for some time until it finally stopped. When Mark opened his eyes , he saw that he was in front of a house. The door on the driver side opened and a man started to get in. Mark said at once " don't get in. it's strange that the car was driving itself. “ But the man said "don't be silly, the car went wrong at the top of the hill and I pushed it all the way down."
Part 4
Sally and Ben happened to meet at the bus stop one Sunday morning.
W:Ben, you look tired. What's the matter?
M : I stayed up late last night. I only slept for about 6 hours.
W:What? Why did you go to bed so late?
M : An old friend came over and we had a talk until late last night.
W : Then why didn't you stay in bed a little longer this morning?
Mil couldn't, Sally. I have to meet my study group at the
school gate. W:What for?
M: We'll have a math test tomorrow.
W: A math test. I've read a report. It says that if you don't get enough sleep after you study, you may forget 30% of what you've learned.
M:Forget 30%? That's a lot.
W: Yes. I've also read that eating right can help you study.
M: The food you eat helps you study?
W: Right. There are chemicals in food that help you staywell. I think the best foods are fish, eggs, rice and so on.
M:I see. Thanks for telling me.
W : My pleasure. Oh , the bus is coming. See you.
宾格手表用的是明珠机芯,这款机芯是自动上发条的手表,是利用机芯底部的自动盘左右摆动而产生的动力来驱动发条产生能源,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一款机芯,有好多大牌子的手表的机芯都是用的这一款机芯。
机芯,是相对于手上发条的机械表来说的。明珠机芯手表是自动上发条的手表,是利用机芯底部的自动盘左右摆动而产生的动力来驱动发条产生能源。
宾格手表成立于瑞士,经营地位于香港,开设有官网和官方旗舰店。凭借广泛的销售网络,多样的品种,超高的性价比而迅速占领市场。
从哥本哈根到墨西哥坎昆再到南非德班,历次气候会议上,小岛屿国家都在强调“全球升温必须控制在1.5摄氏度”,而不是其他国家所认可的2摄氏度。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提议,如果会议不能达成一份更强硬的新协议,大会应该暂停所有谈判。主要目标是到2050年将气温上升的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这一目标比京都议定书的2摄氏度的目标更加强硬。
但最终出台的《哥本哈根协议》则没有考虑小岛屿国家的呼声,其主要目标是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期目标设定为将工业化以来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将在2016年考虑重新审查是否有必要将升温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内。2016再谈升温幅度,对于小岛屿国家来说,恐怕是为时已晚。
气候问题由来已久,但小国总是最大受害者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种种气候变化的始作俑者并非小岛屿国家,世界银行发布的《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称,1/6的高收入国家排放了2/3的温室气体,但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承受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损失的75%~80%。
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高级代表曾指出,气候变化给小岛屿国家带来了种种灾难性的后果:干旱和洪水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基础设施损坏;土地损失、土地盐化,危及农业和食物保障;包括珊瑚、红树林、海草、近海鱼类等沿海财富的损失;细菌传播疾病和水传疾病增加;旅游业受到影响等。
别的国家在讨论温度和钱,它们讨论的是生死
除此之外,对小岛屿国家来说,未来升温2度意味着“国破家亡”。坎昆会议上,世界小岛国联盟副主席利马称:“我们不想被遗忘,不想成为21世纪的牺牲品。”因而43个来自于加勒比海沿岸、非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家组成了上述小岛屿国家联盟,英语叫做“AOSIS”,乍一看,会被当成国际求救信号“SOS”。
在科学家眼里,图瓦卢是可能最先没入海面的国家。有数据显示,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里,上升的海平面已经使图瓦卢失去了1%的领土。2001年11月,政府宣布应对海平面上升努力失败,图瓦卢人将放弃自己的家园。几天以后,美国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在一份报告中,对图瓦卢的前途表达了相同的绝望,并建议图瓦卢人另觅国土。可以说,别国吵架,目的在于自己能少花几亿美元;而小岛屿国家所奔走的,却是自己的“命”。
非政府组织嘲弄和揶揄发达国家的征友启事刊登在坎昆会议期间的小报上:“喜好:美食、电影、动漫书、机器人和工业行业;憎恶:承诺、合作、执行、科学和减排目标。”。
孟加拉国有2000万人正受海平面上升和季风洪涝的影响。
如何应对危机,小国们总是捉襟见肘 Think Again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钱,他们掏不出
气候变化常常给小岛屿国家带来不期而遇的伤害,2004年,飓风“伊万”横扫格林纳达。该国90%的基础设施和房屋被毁,经济损失高达8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两倍。但这个岛国一直被认为是是处于飓风带以外的。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庞大的资金,小岛屿国家显然无力承受。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发展中国家目前每年的气候融资为100亿美元,当前用于适应和减排的资金还不到2030年年需资金的5%。
另外,各种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同样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到2013年为止,欧盟计划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美国能源部最近投资31亿美元用于碳捕获及封存技术研发。小岛屿国家无力开发,更无法支付高昂的专利转让费用。
国际谈判中往往沦为局外人,没有话语权
国际气候谈判始终由三种力量主导:欧盟、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77国集团+中国”。欧盟依然想发挥领头羊作用,美国试图树立其在气候变化问题中的霸主地位,以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在谈判中的作用逐步凸显,使欧盟等发达国家感到恐慌。
但小岛屿国家联盟共有39个成员国(还有作为观察员的4个属地,两个小岛屿),这些国家地理面积总和约为77万平方公里,人口共4000多万。岛国的国际影响远远不及主要排放国,在气候谈判中的声音最小。最终,它们的脆弱被忽视,声音被掩盖。一切努力,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向别国进行移民,难度又太大
要是岛屿真被海水淹没,移民似乎是小岛屿国家得以“保命”的唯一选择。对大部分穷国来说,移民问题更是无比棘手,前文所提到的岛国图瓦卢,已经开始了“气候难民”的转移工作。但大规模移民始终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牵扯到两个国家的生活水平、人口压力等敏感问题。所以,卢瓦图的近邻——地广人稀、经济发达的澳大利亚并不愿意接受。
对于政治难民,所有国家都要视相关情况给予庇护,这在1951年的全球难民条约中早有规定。虽然如此,对于气候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气候难民,尚无任何国际法律条款为他们“兜底”。马绍尔群岛前美国托管领土的居民可以自由出入美国工作或学习,但是他们要获得永居权,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人民来说,那小小的岛屿才是真正的故乡,移民到更发达的国家,势必面临文化碰撞的新困境。
岛国图瓦卢面积不超过2平方公里。侵袭岛上最大的巨浪是3.2米,而图瓦卢海拔最高的地点只有4.5米。持续上升的气温和海平面威胁着图瓦卢,使这个国家面临被遗弃的困境。
气候变暖引发生存危机,南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欲举国搬迁。
它们也在为命运奔走,但收效甚微 Think Again 新能源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但不足以自救
虽然无力购买其他国家的能源技术,但并不代表小岛屿国家已经放弃了相关努力。小岛屿国家联盟气候谈判科学顾问宾格就认为,并非只有石油才是经济发展的钥匙。各国已经开始研究廉价高校的新能源开发模式,OTEC(海洋温差能量转化)正是其中之一。该技术的原理十分简单,将海洋深处寒冷的海水抽到温暖的海面,形成热机作用,生成能量。这个原理和冰箱非常相似。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穷国科技”始终与世界先进水平想去甚远,只能满足岛屿国家很少一部分的能源需求,而对于如何遏制国土被淹等关键问题,小岛屿国家的办法并不多。
国际援助力度不大,小岛国举步维艰
就连宾格也承认,解决岛屿国家的一系列问题,技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关键还在于他国对这些国家的援助。宾格在采访中提到,小岛屿国家想向中国政府申请建一个种子基金,启动资金大概在5000万到1亿美元之间(中方还没有答应,所以这只是我们的策划)。用这笔钱,小岛屿国家可以引进中国的一些技术。这项基金可为提供硬件的中国中小型企业支付工资。
一直以来,小岛屿国家的国际求助活动开展的并不顺利,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字,小岛国的外援在1990年达到其国民总收入约2.6%,但到了2002年,这个数字却下降到了1%。因此,在多次气候大会上,小岛屿国家所提出的要求很多都与资金、技术援助有关,可以说,小岛国已经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生死问题只能看他国脸色行事了。
他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政治博弈
虽然小岛屿国家拥有为数不多的话语权,但它们始终没有放弃为命运一搏的努力。哥本哈根会议上,图瓦卢的提议遇到了印度、南非等国家的反对,图瓦卢要求暂时休会,将谈判往后延迟。当天下午复会后,图瓦卢代表眼见其提议可能无果而终,遂退出会场表示抗议。这种岛国向大国公然开炮的事情并不新鲜,因此每每到了投票决议阶段,小岛国联盟经常反对大会决议,以“不同意我们的建议,我们就反对到底”的姿态来“对抗全世界”。
谈判不行,小岛屿国家准备剑走偏锋,德西玛•威廉斯是小岛国联盟的主席,他说:“如果所有金融和外交手段都无济于事的话,我认为一些国家会开始寻求法律的手段。”但在可能的法律途径中,其中包括向国际法庭和权威组织提起诉讼,要求获得赔偿。但法律流程漫长、耗资巨大,多少小国耗得起呢?故此,好好安排可以在岛上“挥霍”的时光,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2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发达国家长期历史排放和当地目前高人均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发达国家应对全球变暖承担更多的历史和现实责任。
他说,有数据表明,从西方开始工业革命的1750年前后到1950年的两个世纪里,人类通过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实现工业化的半个世纪里,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到总排放量的77%。
这位专家表示,从人类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在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无约束地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资料显示,即便在今天,占世界人口22%的发达国家仍消耗着世界上70%以上的能源,排放着50%以上的温室气体。多数发达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1950年到2002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占世界同期累计排放量的9.33%。1950年以前,中国排放的份额更少。按国际能源机构统计,2004年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是3.65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7%,为OECD(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国家的33%。从1950年到2002年的50多年间的世界平均排位来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只占到第92位。因此,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徐影说,目前国际社会对气候变暖的主流观点已经逐渐趋于一致,并形成一些基本共识,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气候变化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与人类活动特别是使用化石燃料,像煤炭、石油,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规模密切相关;气候变暖无国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而发达国家有责任和义务担负更大的责任。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应当承担主要义务。专家认为,这里面既包括发达国家再进一步减少排放,也包括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得以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保护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初中英语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简介:初中英语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