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2022年湖南长沙天福区电动车和燃油车补贴政策具体内容是什么

潇洒的黄豆
疯狂的大门
2023-01-30 19:42:20

2022年湖南长沙天福区电动车和燃油车补贴政策具体内容是什么?

最佳答案
务实的乌龟
无私的睫毛
2025-08-30 11:42:08

2022年湖南长沙天福区电动车和燃油车补贴政策具体内容是什么?2022年湖南长沙天福区电动车和燃油车补贴政策具体内容是什么? 湖南长沙天福区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由长沙市天福区于2022年4月1日出台;目前的政策状态是:已生效;执行时间为:22年4月20日-22年6月30日;具体内容以下: 2022年4月20日到6月30日,家用乘用车可享受2000元消费券包/台的补贴。补贴专用消费券通过中国银联“云闪付”app发放,该2000元消费券包中,1000元可用来加油,1000元可用于餐饮、住宿、百货零售等消费。 限制条件为: 在开福区指定车企(永通集团的华运通、华运丰、华之杰、华运通丰田、芒果汽车、中升丰田高岭店、达美大众、埃安汽车、极氪汽车、智跑汽车)购买单价10万元以上(以购车发票金额为准) @2019

最新回答
要减肥的柚子
快乐的哈密瓜
2025-08-30 11:42:08

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

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在准备进行采访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例如采访对象是谁,想要了解的问题等,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一起来看看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的相关内容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校园人物采访稿1

篇一

防疫战“疫”,白衣飞扬。在该市医疗系统,一份份滚烫的请战书让市民泪奔,一面面鲜艳的党旗,飘扬在救治一线。

“我自愿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线工作,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绝不后退┅┅”

1月26日,该市中医院的一封医生的“请战书”刷爆朋友圈,医师寇明瑛等11名医护人员佩戴上党徽,在这封请战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党旗飘扬处,奔涌争先潮。”党员争先奔赴抗击一线的精神,也感染了全市医护人员:“这是很光荣的事。”

“说话基 本靠吼,茶水基本不喝。”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都带三层口罩,穿隔离衣,带面屏┅┅然而,他们无怨无悔。

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战士。市妇幼保健院6名医护人员说:“穿上这一袭白衣,就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是该我们上了!”

“若有战,召必回!”该市涴市镇卫生院医生刘晓莉,家住五峰山区,除夕之夜接到医院紧急通知,初一顶着雨雪,奔赴抗疫一线。护士严飞群,初一早上从贵州省印江县千里奔袭,赶回松滋……

该市卫健局严格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防控第一责任人,规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等单位成立相应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不明原因肺炎的防控工作技术指导工作。确定该市人民医院、华泰医院为定点医院,根据疫情启用南海镇卫生院为后备留观场所,精心安排床位、物资、医护人员,保证随到随治加强医护人员协调,选调最强业务力量参与救治工作高度关心关爱一线医护人员,尽力做好后勤保障加强密接人员管理,各地根据市指挥部交办的密接人员名单逐一排查,安排居家或者集中隔离观测。

1月30日,中共松滋市委组织部发出《致全市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号召该市全体共产党员迅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截至目前,该市已有476个基层党组织、9352名党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市147名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到村、社区指导疫情防控工作,215名社区干部、133名网格员、2258名机关在职党员投入到防控一线。25名第一书记、75名驻村干部回村参与所驻村的疫情防控工作。

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篇二

防控战“疫”,舆论先行。该市宣传部门建立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加强值班值守,全媒平台开设“抗击疫情,众志成城”专栏,汇聚攻坚制胜的强大力量。

迄今,该市融媒体中心全媒发布防疫信息210余条。“松滋23岁北大在读学子,火线增援家乡”“松滋白衣天使令人刷屏的'请战书”“除夕,松滋白衣战士让人泪奔的团圆”等一系列展现松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感人故事,引发全市共鸣,多篇新闻达到10万+关注度。同时,电视每天播出疫情防控游动字幕2条22次,2个频道播出疫情防控公益宣传片4个35次,播出防疫公告35次各地抢在在第一时间对故障广播进行维护确保必须响、村村响,全市235个村和39个社区利用农村广播全天播发防疫指挥部公告、防疫知识等内容。

“渔鼓敲两敲,各位新年好。冠状病毒起狂飙,危害真不小┅┅”1月30日,松滋“山歌大王”宁远俊父女原创土家渔鼓“给您拜个特别年”。土家山寨,唱响战“疫”好声音。

村村响广播,组组挂横幅,户户有传单。“标语上墙,喇叭上车,家家到,户户落,保证宣传无死角。”该市宣传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市各村(居)村组干部全力开展入户宣传,发放宣传资,在各村居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公路沿线、主要路口、人口集中地张贴宣传横幅、标语,村居、镇直单位电子显示屏持续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各村居、镇直各单位在所有工作群高频次转发官方渠道发布的疫情防控知识,并提醒群众带口罩、不出门、不聚会市内所有幼儿园、中小学校向每个年级家长微信群转发告知书,确保每个学生家长回复及知晓。

校园人物采访稿2

校园人物专访1

防控战“疫”,“严”字为要。1月24日开始,松滋市市场监管局黄少锋每天都在市场巡查。黄少峰介绍,该局已取消休假,全力投入疫情防控。

严管市场。截至目前,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905人次,张贴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1674份,检查农贸市场194个次,餐饮服务单位294户次,督促6家网吧、3家公众健身场所,2家娱乐场所、1个景区、2个教育培训、22个活禽市场停止营业,取消宾馆宴席178起、农村集体聚餐1360起,督促812部电梯进行了消杀,处理投诉举报35起,依法查处哄抬物价案件3件。

严控人员。1月28日0时起,该市实行最严厉、最全面的通行管制,在镇村路口设卡劝阻不必要的车辆和人员流动,主要路口设立应急通道,安排专人值守。该市交通部门、公安部门组织强大力量,配齐专班队伍,24小时值勤值守。

严格排查。该市各乡镇(街道)、村(居)持续对返乡人员,尤其是武 汉返乡人员逐一进行体温监测、健康登记,并要求其一律居家观察、不得外出严格实行一日一回访、一日一报制度,摸排登记情况由乡镇(街道)汇总后报市指挥部,有异常反应者由村(居)干部督促到定点医院接受诊疗各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做好有发热等症状人员的初步筛查。

严明纪律。该市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各单位落实业务责任和行业管理责任、各乡镇(街道)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由市纪监委牵头,采取“六看六查”方式,加大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

校园人物专访采访2

1月26日,居然之家博览城向松滋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

正在筹建中的武 汉松滋商会负责人海克洪,代表商会捐款10万余元。

1月28日,广东身所集团公司首批价值14万元的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用品,运抵松滋。

1月29日,深圳市宝安区建筑业协会一笔51.6万元的爱心款汇入松滋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用账户┅┅

新型肺炎疫情牵动着众人的心。截至1月30日14时10分,该市红十字会先后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7041416.66元。

该市为扎实做好物资保障,在对紧缺医护物资品类拓宽采购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调配倾斜的同时,广泛发动老乡和爱心人士捐赠。

该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表示,对主要医护物资做到统一调配,优先供应一线医护人员和防疫工作人员。与此同时,该市将着力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药店等必须正常营业的场所管控,督促业主和管理者每日消毒,所有经营者和消毒者佩戴口罩,帮助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提前做好安排,保证正常经营。其他门店原则上暂不对外营业。

目前该市市场物资供应基本稳定,群众生活秩序正常。

新闻稿:XX镇齐心协力合力战“疫”

“父老乡亲们,外出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没事不要瞎转悠,宅在家里过大年......”连日来,区弥市镇弥市村疫情防控宣传小喇叭向往常一样,响彻全村大街小巷。像这样的疫情防控宣传小喇叭,弥市全镇有40多个。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自全区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弥市镇广泛宣传,全员参与,合力战“疫”。

严把疫情防控关

实时做好全镇2156名武 汉返乡群众的身体状况监测工作,全面落实密切接触者“三包一”责任包保,劝导老百姓防控期间不聚餐、不串门。狠刹人情风,全镇停办、简办红白喜事225家。

充分利用公式公告栏、宣传横幅、电子显示屏、农村小喇叭、“村村响”等宣传平台全天不间断宣传,让老百姓待在家也能第一时间了解镇村疫情,做好防控。

严格交通管制,分村分段设置交通检测站和劝导站28个,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不必要流动。开展超市、卫生院等重点场所消杀工作,消除感染隐患。

口头训诫、依法查处聚众赌博和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5起。同时镇纪委牵头做好纪律巡查,严肃问责工作不力的责任单位和负责人。

应急保障惠民生

动态监测生活物资和医护用具价格波动,严肃查处不法销售行为。按照“一断三不断”的原则,积极协调上级防控部门和公安县埠河镇,打通物资运输通道。安排专车接送全镇近30名透析和放化疗病人往返江北重点医院就诊,畅通了老百姓看病就医的生命通道。常态化开展环卫保洁工作,排解万难保障全镇垃圾及时清运处理,确保环境整洁卫生,消除病菌病毒寄生载体。

捐款捐物助战“疫”

“防控疫情是全体老百姓共同的责任,虽然没在抗疫第一线,但能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提供后勤保障”梅氏实业总经理梅运丰向镇卫生院捐款2万元用于购买医护用具时说道。

截止目前,全镇共接收到市工商联、湖北仁盛木业、俊杰商贸、兴旺生物质能源、五丰园合作社、虎渡生态合作社等单位、企业和市场主体的捐款捐物。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正积极同政府沟通接洽,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捐献爱心,献计出力,形成了全面共同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弥市镇将按照中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继续做好责任落实、基础完善、交通管控、排查监测、医院管理、应急保障、宣传引导、环境整治、治安维稳、督查督导十个方面的工作。

温柔的刺猬
发嗲的期待
2025-08-30 11:42:08
南朝宋元徽二年(公元474年),析今汨罗、益阳、湘西三县部分地置新县,因该县位于湘水之阴,故名湘阴

湘阴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开拓,至夏代,为三苗部落所居。

周代,成王分封诸侯,湘阴地属楚国。文王徙罗子国遗民至湘水之南,县境为罗子国地。

秦始皇废封、行郡县,改罗子国为罗县,隶长沙郡。

西汉高祖刘邦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吴改长沙为长沙国,东汉建武七年复长沙郡。或国或郡,罗国均为其属地。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徇定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罗县属刘。刘备、孙权以湘水为界分治荆州后,罗县归孙,仍隶长沙郡。至晋代隶属未变。

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为安置巴峡流民,上表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部分地置一新县,名湘阴,属长沙内史,县治设琴棋望(今县芦苇场鲇鱼洲中部)。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县治迁黄花城(今鹤龙湖镇黄花岭)。

湘阴风光(20张)隋开皇九年(589年),省湘阴入岳阳县,县治迁长乐(今汨罗市长乐镇)。

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县治又迁至春秋罗子国都城、秦代的罗县县治古罗城(今屈原行政区马头槽)。

唐武德八年(625年),并罗县入湘阴。此时县域广阔,地辖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

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因地域太广,难于治理,遂析湘阴县东部地置昌江县(今平江县),同属岳州,同年湘阴县治迁城江城(汨罗市川山坪镇常公村)。

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县治再迁白茅城(今汨罗市川山坪镇石桥村)。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湘阴改属潭州(今长沙市)。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县治迁湘江之畔的瓦碎潭,即县城(今文星镇)。

元成宗元贞年间,升湘阴为州,属潭州路,文宗时又改属天临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属长沙府。

古城胜迹(6张)清朝时期,湘阴县仍属长沙府。

民国初年,湘阴县直属湖南省。

民国26年(1937年)底,湖南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29年(1940年),湖南设行政督察区,湘阴均属第一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湘阴属长沙专署。

1952年,湘阴县属湘潭专署。

1964年,湘阴县属岳阳专署。

1966年,湖南省划出湘阴县东部5个区建汨罗县(后升为汨罗市)。

1983年2月8日,岳阳市升为地级市,并撤销岳阳地区,国务院批准将撤销岳阳地区后的湘阴县与浏阳县、宁乡县划归长沙市管辖,同年7月13日,岳阳地区恢复,国务院批准将长沙市管辖的湘阴县划归恢复的岳阳地区。

1986年,湘阴县属地改市后的岳阳市。

2015年11月20日,湖南省民政厅批复湘阴县乡镇区划调整,将文星镇、石塘乡、白泥湖乡、袁家铺镇、长康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文星镇;将青山岛镇与三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三塘镇。

湘阴工业园是省级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已形成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2011年,湘阴县规模工业企业达13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光伏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以装饰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精细化工为辅的产业集群,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产品1个、湖南省著名商标19件、湖南省名牌产品17个,品牌拥有量居全省前列。

2012年,湘阴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2.6亿元,同比增长1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9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29.1亿元,同比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63.6亿元,同比增长14.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2%,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5%,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3%,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5、8.5、3.6个百分点。

2014年,湘阴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78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63.89万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82.33亿元,增长12.1%。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36、6.45、3.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3%、58.1%、29.6%,第一产业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5.7:56.1:28.2,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4.1亿元,占GDP比重21.98%。

2015年,湘阴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0.71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4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8.5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2.67亿元,分别增长2.7%、10.2%、15.8%;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2.7∶57.5∶29.8;全县财政总收入12.32亿元,增长10%。

全县共有社会福利院1个,敬老院25个,享受民政社会救助人数5.6万人,集中供养五保户人数941人,分散供养五保户人数6947人,农村低保救助人数22730人,城乡大重病医疗救助人数4052人。全县共硬化通乡镇(村)公路330公里,硬化率达85%以上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数52.2万人,农村居民安全饮水率75.3%以上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7.42%;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8%以上;城镇建城区绿化覆盖率34.4%。

湘阴县第一产业

2012年湘阴县完成农业总产值60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8.83千公顷,同比增加1.44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83千公顷,同比增加0.1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09千公顷,下降0.24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8.79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早稻产量22.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秋粮产量31.1万吨,同比增长2.9%。全年棉花产量0.12万吨,同比增加10.5%;油料产量1.68万吨,同比下降5%;茶叶产量0.22万吨,同比增长5.2%;全年肉类总产量7.5万吨,同比增加4.6%,其中:猪肉产量6.6万吨,同比增加4.5%;牛肉产量0.36万吨,同比增加3.6%;羊肉产量390吨,同比增长4.8%。禽蛋产量1.13万吨,同比增长4.7%。全年水产品产量11.6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10.7万吨,同比增长12.9%。

湘阴东湖夜景2014年,湘阴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75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农业产值308084万元,增长6.6%;林业产值22343万元,增长11%;牧业产值163159万元,增长2.2%;渔业产值183626万元,增长1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254万元,增长12%。

2014年末,全县实有耕地面积66.2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0.02万吨,增长3%。水稻总产量57.99万吨,增长3%;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3.2万亩,比上年增加0.76万亩,蔬菜产量57.7万吨,增长10.9%茶叶产量2361吨,增长2.1%;水果产量6.6万吨,增长3.6%。全年出栏肉猪99.3万头,比上年增长2.4%。肉类总产量7.6万吨,增长2.4%。其中:猪肉产量6.7万吨,增长1.5%;牛肉产量3840吨,增长5.9%;羊肉产量425吨,增长6.5%。水产品产量13.26万吨,增长9.6%。

全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36家,省、市级龙头企业达到35家,其中省级8家,市级27家,产值过亿元的8家。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产值达314亿元,同比增长10.2%。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全县有8个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省名牌产品16个、省著名商标3个,近年来,鹤龙湖镇注册于2001年的“湘鹤牌”大闸蟹在2010年10月召开的中国中部国际农博会上获得过金奖。在充分利用万亩大湖资源和螃蟹养殖优势的基础上,陆续发展起餐饮门店70余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食餐饮业,税收贡献达300万元/年。“樟树港辣椒”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

2015年末,该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56亿元,增长7.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3.0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63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37千公顷;粮食总产量61.17万吨,比上年增加1.14万吨;出栏生猪97.08万头,出笼家禽352.2万羽,水产品总量14.13万吨。

湘阴县第二产业

2012年湘阴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7.8%,对GDP的贡献率达62.1%。湘阴县规模工业达到168家,同比增加19家。规模以上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利润总额10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利税4.3亿元,同比增长16%。园区企业4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67亿元,同比增长28.5%。2012年湘阴县建材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3亿元,同比增长43.4%,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2.8%;食品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8.6%,占湘阴县工业总产值的33.3%;机械制造业完成总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47.6%。远大可建、福湘木业、长康实业等12家企业完成总产值过10亿元;新增的规模企业中过亿元的企业有富士电梯、金港混凝土、砂石公司、依鲁光电、兴湘混凝土。

湘阴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3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0.66亿元,同比增长17.3%。全年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

2014年在剔除42家空壳规模企业的情况下,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74.9亿元,同比增长12.5%,新增规模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创建省市级创新平台3个,授权专利185件,新增省著名商标6件、名牌产品5个,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8亿元,同比增长1.7%。

园区企业41家,实现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83.3亿元,同比增长21%。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47.6%。2014年全县建材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1亿元,同比增长41.1%,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3.2%食品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25.7%,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0.1%机械制造业完成总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14.2%。远大可建、建华管桩等5家企业纳税过1000万元,长康实业、洞庭生物科技等19家企业纳税过100万元,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园区建设加强,统筹推进”一园三区”开发,启动综合服务区建设,完善水电、管网、供气等基础设施,推进园区绿化、亮化,力争引进项目15个以上、竣工项目10个以上一个。加强轻工产业园区与上市化司奥信控股合作,切实加快基础配套,力争10个以上项目动工建设,推动轻工产业园区发展。

2015年,该县工业总产值732亿元,增长8.4%。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39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4个。全年新开工项目36个,竣工投产项目19个,20多个项目扎实推进,“135”工程建设建成标准化厂房48万平米。

湘阴县第三产业

房地产、建筑业

2014年全县房地产企业38家,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93亿元;商品房新开工面积38.1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3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1807套21.8万平米,实现房地产税收2.3亿元。全年共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6个、780套,总投资5160万元,总建筑面积38704㎡,占年度实事目标任务的107%,其中公共租赁住房项目5个,540套,总投资3380万元,总建筑面积26704㎡,廉租住房项目1个240套,总投资1780万元,总建筑面积12000㎡;实施棚户区改造974户,总投资9800万元,改造总面积68100㎡,占年度实事目标任务的156%;新增租赁补贴发放380户。

全县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2家,其中四级以上建筑安装企业2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45亿元,增长8%。其中竣工产值28.04亿元、装饰装修产值1.2亿元、在外省完成产值5.08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2.84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71.18万平方米,投标承包工程面积142.37万平方米,建筑工程竣工率为52%。

商贸、旅游业

2012年湘阴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亿元,同比增长16.1%。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4亿元,同比增长18.1%;乡村消费品总额6.3亿元,同比增长10.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总额33.1亿元,同比增长22.5%;住宿零售额3.8亿元,同比增长15.5%;餐饮业零售总额9.2亿元

荷花公园(6张);同比增长20.4%。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6.5%,肉禽蛋类同比增长37.6%,服装类同比增长24.1%,日用品类同比增长41.4%,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31.4%,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47.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25.5%,家具类同比增长39.3%,化妆品类同比增长32.6%,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49.9%,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42.7%。

旅游业继续推进,湘阴县共有旅行社3家,旅游景点7处,2012年旅游产业总收入8.23亿元,同比增长57.2%;接待旅游总人数为182万人次。

201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9亿元,同比增长13%。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9.6亿元,同比增长72.3%;乡村消费品总额15.3亿元,同比下降了27.7%。分行业看,限上批发和零售业总额33.4亿元,同比增长33.9%;限上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54.8%;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0%,肉禽蛋类同比增长37%,服装类同比增长31.7%,日用品类同比增长-40.3%,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44.7%,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3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38%,家具类同比增长40.2%,化妆品类同比增长44.3%,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45.9%,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64.1%。

旅游业继续推进,全县共有旅行社2家(旅行社服务网点5家),旅游景点7处。2014年旅游产业总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24.8%;接待旅游总人数为253.4万人次,旅游人天数6943人/天。

投资、招商引资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共410个项目,完成投资2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亿元项目20个,完成投资26.4亿元,项目占总投资的12.09%。工业项目投资231个,完成投资135.2亿元,同比增长25.7%;工业技改146个,完成投资92.1亿元,同比增长10.3%;房地产项目38个,完成投资7.9亿元,同比下降6.9%。

2014年招商引资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县共引进各类项目34个,协议引资31.88亿元,到位资金40.06亿元(含续建项目),完成目标任务110%,其中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8个,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新开工项目38个,新投产项目32个。鑫光铸造、元亨科技二期、春云科技、善源生物、飘飘龙动漫玩具、西姆西焊接材料、铂锢标准件、湖南地生、志宏科技、奥莎电梯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园区共引进湖南智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湖南智多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左宗棠饮品有限公司绞股蓝饮品项目、湖南君昊中药饮片科贸有限公司、湖南尔康制药集团药用明胶项目、湖南金屯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等6个项目。协议引资3.8亿元。与此同时,切实加强与湖南环球集团粮食深加工项目、湘阴运丰服饰项目等2个意向入园项目的跟踪洽谈。君昊中药、左宗棠饮品、智多星能源科技、智星机电设备、福源商贸、华隆重工、华磊水泥、百尔泰克等10几个项目的手续正在加速办理当中,预计年初可进入省国土窗口。

交通运输、邮电

2014年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73亿元,同比增长10.7%。2014年年末境内县级公路达到270.2公里,乡级公路达到931公里,村级公路达到1463公里。全县汽车客运量200万人,旅客周转量23986万人公里。全县行政村客运(公交)班线通达率95.1%,通客运(公交)班线的行政村431个。

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5143万元,同比增长9%,其中移动业务总量17086万元,同比增长8.3%。2014年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24.9万户,联通业务总量突破4100万元,同比增长11%;邮政业务总量2242万元,同比增长9.7%。电信2014年累计发展移动用户25037户;累计发展宽带用户18766户;累计发展固定电话用户7990户。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4年,全县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国税完收入20584万元;地税完成收入54012万元。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6亿元,增长25.6%,其中各项税收7.3亿元。全县公共总支出315120万元,同比增长10.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026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64409万元;教育支出4623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886万元;医疗与计划生育支出43746万元。

2014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22168万元,同比增长5.4%,其中:个人存款696427万元,同比增长13.4%;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64593万元,同比增长3.9%。

全县12家保险公司保险收入38274万元,同比增长6.7%,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4244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4030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022万元,其中寿险业务赔款3894万元,财产险业务赔款5891.9万元。

魁梧的冥王星
英勇的奇异果
2025-08-30 11:42:08
中原大学是1953年创立于台湾桃园市中坜区的一所“全人教育”的综合性私立大学,期以基督救世爱人的精神,为国家造就高深科学与工程人才。中原大学以“笃信力行”为校训,最初设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四个学系,现已成为拥有理、工、电机资讯、法、商、设计、人文与教育等7学院、27学系、25研究所的著名综合大学。

中原大学为台湾前十、私立前五的著名学府,[1-3] 是行政院教育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首批12所大学)、“繁星计划”(25所大学)、“教学卓越计划”(2015-2016年度33所大学)重点建设的大学,[4] 连续多年获教育部奖励私立大学校院务发展计划、教学卓越计划最高资助金额。[5-6] 中原毕业生广受社会认可,就业率居全台前列、综合私立大学翘楚。[7]

薄膜研究、模具研究、纳米科技、生物医学技术研发、机器人研究、电机资讯、照明及色彩研究、全球台商研究、应用经济模型研究、文创产业研究为中原大学优势学科,有些居世界领先或亚洲一流地位。[8] 此外,中原大学商学院获全球商学院最高级别认证AACSB认证,跻身全球前5%顶尖商学院之列。[9]

快速导航

高校微博

中文名 中原大学 外文名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创立于 1955年 性质 强调“全人教育”之综合性大学 总面积 约31公顷 简称 CYCU 现任校长 张光正 校训 笃信力行 著名校友 李文雄,陈舜田,孙振耀等

目录

1 概况

2 姊妹学校

▪ 中国大陆

▪ 国际

3 排名

▪ 综合

▪ 学科

4 院系设置

▪ 理学院

▪ 工学院

▪ 电机资讯学院

▪ 法学院

▪ 商学院

▪ 设计学院

▪ 人文与教育学院

5 研究中心

6 教育宗旨

7 教育理念

8 校歌

9 杰出校友

▪ 学术界

▪ 企业界

▪ 政界

▪ 艺文界

▪ 其他

概况编辑

1953年中原大学由笃信基督、热心教育人士张静愚先生、郭克悌先生、贾嘉美牧师、钮永健先生、陈维屏先生、瞿荆洲先生及桃园中坜地方士绅吴鸿森先生、徐崇德先生等会商筹设一所农工学院,期以基督救世爱人的精神,为国家造就高深科学与工程人才;在历经多次筹备更名,于1955年10月奉“教育部”核准立案,定名为“私立中原理工学院”,为国民政府迁台后最早建设的大学之一,以“笃信力行”为校训,设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等4个学系;1980年8月1日改制为中原大学。 中原大学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在历届董事会支持下,经郭克悌、谢明山、韩伟、阮大年、尹士豪、张光正、熊慎干、程万里、张光正等诸位校长掌理校务,贡献良多,居功甚伟,并分别代表了中原初创、奠基、成长、茁壮与扩张等阶段。现今拥有理、工、商、法、设计、人文与教育、电机信息等7个学院、27个学系、29个学士班(含27个学系、1个电资学院学士班、1个原住民专班)、31个硕士班及13个博士班;历届毕业校友已达11万余人,在国家重大建设中,竭尽心力贡献所学,深获各界赞誉。 中原除在既有的教育宗旨与理念之精神宪法下,建构“三创教育”-活用创意、激发创新、迎向创业之特色竞争优势为标的;以“全人教育”、“生命关怀”及“服务学习”为发展目标;积极培育学生品格精进及国际视野;并以稳健踏实的办学理念为国内高等教育尽一份心力,全校师生亦在各项表现中展现杰出优异的成果,屡获产官学界给予肯定之耀眼成绩。中原大学持续朝向以具有世界知名度并拥有诸多国内标竿特色之“有信、有望、有爱”的卓越大学迈进。[10]

学科

2011年中原大学工程学科、化学学科、材料科学居ESI学科排名世界前1%。根据WOS科技期刊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权重分析统计结果,中原大学的材料科学、机械、化工、数学、物理、电机、计算机科学、化学等学科排名稳居全台前15名。[18] 中原大学商学院获全球商学院最高级别认证AACSB认证,跻身全球前5%顶尖商学院之列。[9]

院系设置编辑

理学院

应用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心理系、生物科技系、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工学院

化学工程学系、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医学工程学系、生物环境工程学系、创新育成中心、机电设备研发中心、制造科技产学合作教育中心、防灾救灾工程中心、薄膜研究发展中心、中医工程中心、模具中心、能源科技中心、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心、环境科技发展中心、生物工程发展中心

电机资讯学院

工业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资讯工程系、电机工程系、电子资讯中心

法学院

财经法律系

商学院

企业管理系、国际贸易系、会计系、资讯管理系、财务金融系、管理研究所博士班、品质研究中心、商业研究中心

设计学院

建筑系、商业设计系、室内设计系、景观系、文化资产研究所、设计学研究所博士班、包装科学暨艺术中心

人文与教育学院

特殊教育系、应用外文系、应用华语系、宗教研究所、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程中心、通识教育中心、语言中心

研究中心编辑

纳米科技中心

制造科技产学合作教育中心

防灾救灾工程中心

身心障碍者科技辅具中心

中医工程中心

能源科技中心

薄膜研究发展中心

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心

环境科技研究发展中心

品质研究中心

生物工程研究发展中心

商学研究中心

机电设备研究中心

电子资讯中心

模具自动化资源中心

系统设计与测试中心

纳米生物工程中心

非营利财务暨会计研究中心

照明及色彩中心

创新育成中心

心理科学研究中心

包装科学暨艺术中心

教育宗旨编辑

中原大学之建校,

本基督爱世之忱,

以信、以望、以爱,

致力於中国之高等教育,

旨在追求真知力行,

以传启文化服务人类。

教育理念编辑

中原大学尊重自然与人性的尊严,寻求天人物我之间的和谐,以智慧慎用科技与人文的专业知识,造福人群。

中原大学了解人人各承不同之秉赋,其性格、能力与环境各异,故充份发挥个人潜力就是成功。

中原大学认为教育不仅是探索知识与技能的途径,也是塑造人格、追寻自我生命意义的过程。

中原大学确信爱是教育的主导力量,愿以身教言教的方式,互爱互敬的态度,师生共同追求成长。

中原大学尊重学术自由与自主,并相信知识使人明理,明理使人自由。

中原大学相信践履笃实的教育方式是寻求真知的途径。

中原大学深以虔敬上主、挚爱国家、敬业乐群、崇尚简朴的传统校风为荣。

校歌编辑

作曲:盛宜恩 作词:谢明山

滔滔黄河磙磙长江

中原是我们的故乡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春风时雨英才一堂

科学建国邦家光

浩浩海岸巍巍宝岛

中原是我们的学校

上帝眷顾锡我正道

朝乾夕阳是则是效

服务人群荣母校

杰出校友编辑

学术界

李文雄:中研院院士、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土木系54级,民国94年杰出校友)

江彰吉:国立宜兰大学校长 (化学系55级,民国97年杰出校友)

侯春看: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校长 (电子系)

沙永杰:中华大学校长(工业工程系62级,民国99年杰出校友)

欧阳峤晖:国立中央大学荣誉教授. (水利系51级,民国92年杰出校友)

陈舜田: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校长 (土木系52级,民国92年杰出校友)

黄荣鉴: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校长 (土木系53级,民国92年杰出校友)

苏纯缯:曾任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工工系)

柳永青:曾任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工工系)

陈敏生: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工业管理系系主任 (工工系)

张文雄(台湾):景文科技大学董事长. (化学系50级,民国94年杰出校友)

赖君义:中原大学化学工程学系, 教授. (化工系53级,民国94年杰出校友)

施国肱:淡江大学水资源及环工系, 教授. (水利系57级,民国94年杰出校友)

刘富理:美国台福神学院院长/教授 (土木系52级,民国95年杰出校友)

张文亮:国立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 教授. (水利系66级,民国95年杰出校友)

沈洪道:美国克拉克森大学系主任 (土木系54级,民国96年杰出校友)

张惠文:国立中央大学总务长. (土木系61级,民国96年杰出校友)

钟台生: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及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 (化工系62级,民国97年杰出校友)

林三贤: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河海工程学系教授兼副校长(水利系70级,民国98年杰出校友)

黄焕彰:中华医事科技大学护理系副教授(化学系72/74/86级,民国100年杰出校友)

李健兴:国立台南大学计算机中心主任 研发长/教授(资工系80级)

李维斌:逢甲大学资讯长/教授 (资工系80级)

黄开义:东海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工工系69级)

张金鹗: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系教授 (建筑系)

戴念华:国立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工学院副院长.材料科学工程学系主任. (机械系72级)

陈春龙:美国Auburn大学博士, 现任国立政治大学资讯管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曾任商学院副院长. (工业工程系)

黄琼玉:现任黎明技术学院资讯管理系系主任. (企管系)

吴永基:长荣大学计算机与网络中心主任/教授 (资工系81级)

陈仁龙:曾任岭东科技大学副校长.管理学院院长 (数学系/应数所)

张义锋:曾任国立台东大学副校长/教授 (机械系59级)

谢焸君:国立中兴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资工系)

冯荣丰: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教务长/工学院院长/教授 (机械系71级)

廖玉明:曾任侨泰高级中学校长. (物理系61级,民国97年杰出校友)

企业界

陈英杰: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国际贸易学系)

戴丰树:富士康国际控股执行董事暨营运总监(机械系62级,民国94年杰出校友)

王钟渝:前中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立法委员(化工系57级)

胡以纬:Hu Associates, Inc.(大兴土壤及环境工程顾问公司)董事长(水利系49级,民国92年杰出校友)

王文吉:大陆工程公司前董事长(土木系54级,民国92年杰出校友)

黄雅夫:美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54级,民国92年杰出校友)

黄冠贤:诗芙侬国际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工业工程系64级,民国92年杰出校友)

张泰铭:卫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资工系67级,民国92年杰出校友)

邱丽孟:台湾微软公司前总经理. (企管系、企管所72/74级,民国92年杰出校友)

林铜柱:Lintek International, Inc., President. (土木系48级,民国93年杰出校友)

马在庄:The Asian American Senior Citizens Service Center, Inc. President. (土木系52级,民国93年杰出校友)

林长勋:林长勋建筑师事务所所长(建筑系54级,民国93年杰出校友)

廖文忠:益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机械系58级,民国93年杰出校友)

姬紫材:CHI'S ENTERPRISE, INC., 董事长. (化学系60级,民国93年杰出校友)

谢炎盛:普瑜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业工程系61级,民国93年杰出校友)

梁修宗:敦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资讯系/电子所73/75级,民国93年杰出校友)

钟正行:中测科技公司董事长(土木系52级,民国94年杰出校友)

苏丰臻:Enviro-Chem, 董事长. (化工系59级,民国94年杰出校友)

林文正:科林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医工系66级,民国94年杰出校友)

孙振耀:前中国惠普公司总裁. (资工系67级,民国94年杰出校友)

姜文焯:姜氏工程公司负责人(土木系55级,民国95年杰出校友)

洪福源(台湾):台湾化学纤维(股)公司副总经理(化工系57级,民国95年杰出校友)

曹明:国光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工系57级,民国95年杰出校友)

萧承统:摩托罗拉亚太区有限公司前副总裁(企管系71级,民国95年杰出校友)

叶清彬:宏叶新技(股)公司董事长(工业工程系59级,民国96年杰出校友)

张斯鑫:IBM Manager(数学系59级,民国96年杰出校友)

郑钦明:明门实业(股)公司董事长(土木系64级,民国96年杰出校友)

谢任邦:摩托罗拉电子(股)公司台湾区总裁(工业工程系68级,民国96年杰出校友)

陈汉栋:科建管理顾问(股)公司董事长(工业工程系69级,民国96年杰出校友)

王冠川:结构工程师(已退休) (土木系48级,民国97年杰出校友)

马必超:Real Estate Developer, President. (物理系51级,民国97年杰出校友)

徐健一:亚新工程顾问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土木系57级,民国97年杰出校友)

朱少华: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 前任总经理(化工系58级,民国97年杰出校友)

童国雄:宏达电子副总、巨瞻科技董事长(工业工程系66级,民国97年杰出校友)

曾禹旖:益登科技(股)公司, 董事长 (工业工程系71级,民国97年杰出校友)

喻肇川:喻肇川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建筑系55级,民国98年杰出校友)

侯邦义:台湾人寿保险公司执行顾问(土木系57级,民国98年杰出校友)

沈天赐:三普电脑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机械系58级,民国98年杰出校友)

姚启甲:三千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业工程学系58级,民国98年杰出校友)

沈铭贤:牧群教育机构董事长(机械系59级,民国98年杰出校友)

李淑媛:诺斯洛普·格拉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 Sunnyvale, CA,USA)数据库建筑师(心理系61级,民国98年杰出校友)

梁培华:台北富邦商业银行总经理(工业工程系64级,民国98年杰出校友)

吴运丰:桃园汽车客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土木系48级,民国99年杰出校友)

仲泽还:原作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建筑系55级,民国99年杰出校友)

谢丰享:东顺兴贸易公司董事长(机械系61级,民国99年杰出校友)

吴洵:Spirit Aero Systems: Vice President(化学系66级,民国99年杰出校友)

徐国润:大安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67级,民国99年杰出校友)

谢健南:85度C总经理 (企管系68级,民国99年杰出校友)

郭儒家:工业技术研究院能环所总主持人/正研究员(机械系73级,民国99年杰出校友)

林健男:台湾塑胶工业(股)公司总经理(化学系55级,民国100年杰出校友)

黄登祥:台湾中油公司石化事业部执行长(化工系61级,民国100年杰出校友)

苏锦伙:财团法人中卫发展中心总经理(工业工程系62级,民国100年杰出校友)

张东隆:世界先进集成电路(股)公司全球业务及规划副总经理(电子系64级,民国100年杰出校友)

林廷芳:三联科技(股)公司总经理(土木系68级,民国100年杰出校友)

余章钧:洪福通运(股)公司董事长(工业工程系78级,民国100年杰出校友)

吴文腾: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化工系57级)

林天元:长春大连石化集团技术部, 协理. (化工系65级)

邵唯晏:竹、工、凡、木建筑设计工作室, 设计总监. (建筑系92级)

许世希: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桃园炼油厂, 副厂长. (化工系62级)

林天元:长春大连石化集团技术部, 协理. (化工系65级)

黄增添:兆领企业, 董事.(机械工程系)

赵仲麟:纬创资通华南厂区总经理, 中国广东中山. (工业工程系70级)

尹其言:国立政治大学资讯管理博士, 国立政治大学经营管理硕士, Hong Kong ProFun Technologies Co. Ltd., Chairman, President and CEO. (电子系80级)

黄智威: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 Taiwan). Technical Application Manager. (电子系80级)

政界

陈世圯:交通部政务次长(土木系(进)58级,民国93年杰出校友)

林重谟:第3、4、5、6届立法委员(工业工程系60级)

马以工:第2、3届监察委员(建筑系61级)

郭芳源:交通部高铁工程局总工程司(电子系63级,民国94年杰出校友)

林钦荣:高雄市政府工务局局长(建筑系69级,民国95年杰出校友)

黄重球:经济部常务次长(电子系64级,民国96年杰出校友)

高宗正:新北市政府工务局局长(土木系66级,民国100年杰出校友)

艺文界

邓丰洲:汉诗诗人,文史工作者(化工系67级)

姚可杰:歌手 东方快车主唱 摇滚东方主唱 第一届Yamaha全国热门音乐大赛亚军得主 (土木系79级)

应蔚民:歌手,舞台剧、电影演员(医工系83级)

陈映之:导演 第21届金曲奖 最佳音乐录像带奖(商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