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煤炭储量排名
下面是中国各省煤炭储量排名(单位:亿吨),这个是储量: 全 国 45521 新 疆 18037 内蒙古 12250 山 西 3899 陕 西 2031 贵 州 1897 宁 夏 1721 甘 肃 142 河 南 920 安 徽 612 河 北 601 云 南 438 山 东 405 青 海 380 四 川 304 (包括重庆) 黑龙江 176 北 87 辽 宁 59 江 苏 50 湖 南 45 天 津 45 江 西 4
中国各省煤炭储量排名 - : 北京 86.72 天津 44.52 河北 601.39 山西 3899.18 内蒙古 12250.4 辽宁 59.27 吉林 30.03 黑龙江176.13 江苏 50.49 浙江 0.44 安徽 611.59 福建 25.57 江西 40.84 山东 405.13 河南 919.71 湖北 2.04 湖南 45.35 广东 9.11 广西 17.64 海南 0.01 四川 ...
煤炭储量的分布情况 - : 储量丰富,分布面广,品种齐全.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其中新疆、内蒙古...
中国的煤炭储量有多少? : 据国土资源报报道,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经过反复计算和论证,截至2002年年底,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人均探明煤炭储量 145吨,按人均...
我国煤炭储藏量是多少? : 煤在我国古时有石炭、乌薪、黑金、樵石、燃石和矿炭等别名.我国是世界上煤藏量... 元朝初年,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于1275年来到中国,初次见到煤炭,回国后在他所写...
我国的煤炭各省储量?: 我就知道现在应该属我们鄂尔多斯的煤炭最多了
中国各省煤炭储量排名: http://wenku.baidu.com/view/3c47d935b90d6c85ec3ac65e.html 这里有
中国目前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区储量又多少?能支撑几年的消耗? - :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里煤炭储量的33.8%,可采量位居第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仅次于澳大利亚而居于第二位,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仅供开采100年.我国煤炭1000米以浅保有储量约1万亿吨,其中探明...
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有多少? - : 中国的煤炭资源预测地质储量达45000亿吨以上,与美国、俄罗斯两国不相上下.但能作为规划设计的实际依据的是探明储量,特别是可供建井用的精查储量.中国煤炭资源勘探程度较低,累计探明储量超过7000亿吨?其中精查的储量为17.50亿吨.山西省的煤炭储量20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一内蒙古居第二位,为1900多亿吨.煤炭储量超过200亿吨的省、自治区有陕西、贵州、宁夏、安徽等.
中国哪个省份煤炭储量最多 - : 陕西的煤炭最多,山西和内蒙已先行开采了这么多年,其中,陕西的锦界、府谷、神木、榆林地区、也就是所谓的陕北,煤炭之多,当地政府预言,按照目前的开采水平,可以连续不断的开采200年还久,著名的上市公司,兖州煤业、中国神华、等这些煤炭企业驻地都在陕北地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排在榜单第四至第十位的分别是新疆、贵州、安徽、河南、山东、宁夏和黑龙江,排在榜单前十位的省份在2021年累计原煤产量达382847.4亿吨,上榜的24个省份全年产量达407136亿吨,排名前十的原煤产量占原煤总产量的94.03%。
2021年全国各省区原煤产量排行榜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分地区)
序号 地区 2021年累计 去年同期累计 同比增减% 2021年12月当月 去年同期当月 同比增减%
全国 407136.0 388793.0 4.7 38466.8 35881.7 7.2
1 陕西 119316.2 108023.8 10.5 10309.0 9806.6 5.1
2 内蒙古 103896.1 101181.8 2.7 10688.1 10023.1 6.6
3 陕西 69993.8 68178.8 2.7 6516.1 6254.5 4.2
4 新疆 31991.9 27048.4 18.3 3328.6 2512.7 32.5
5 贵州 13120.0 12192.4 7.6 1421.4 1255.3 13.2
6 安徽 11274.1 11084.4 1.7 963.2 953.1 1.1
7 河南 9335.5 10557.7 -11.6 828.6 892.2 -7.1
8 山东 9312.0 11080.2 -16.0 795.9 824.4 -3.5
9 宁夏 8632.9 8151.6 5.9 736.3 706.2 4.3
10 黑龙江 5974.9 5541.1 7.8 537.4 560.5 -4.1
11 云南 5796.0 5341.9 8.5 648.5 573.0 13.2
12 河北 4641.01 4974.7 -6.7 373.8 400.0 -6.6
13 甘肃 4151.1 3860.5 7.5 393.7 324.7 21.3
14 辽宁 3087.7 3125 -1.2 260.8 251.7 3.6
15 四川 1907.2 2123.9 -10.2 202.7 120.8 67.7
16 青海 1109.2 1092.1 1.6 127.2 83.0 53.3
17 江苏 934.3 1021.9 -8.6 72.1 65.4 10.4
18 吉林 875.3 992.9 -11.8 92.5 67.6 36.8
19 湖南 723.4 1052.2 -31.3 73.8 82.0 -10
20 福建 540.7 655.6 -17.5 47.1 60.1 -21.8
21 广西 279.7 266.6 4.9 28.8 23.8 21.2
22 江西 213.4 284.8 -25.1 17.9 25.1 -28.7
23 湖北 29.7 21.3 39.6 3.3 2.8 21.2
24 重庆 0.0 939.4 0.0 0.0 13.0 0.0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世界白牦牛的唯一产地。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5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2007年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有93个乡镇,1125个村民委员会,7个街道办事处,6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91.14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8个民族。武威市人民政府驻凉州区,邮编:733000。行政区划代码:620600。区号:0935。
武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文化。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点540多处。馆藏文物4.7万多件,突出的代表有“一马”(马踏飞燕)、“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罗什寺塔)、“一庙”(文庙)、“一堡”(瑞安堡)。同时,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4A级景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1处,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武威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铁路、干武铁路、312国道贯穿全境,拥有西北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武威南火车站,亚洲最长的铁路隧道——乌鞘岭隧道,道路四通八达,是甘肃省比较繁华的商贸集散地。农业资源丰富。这里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市内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全省瓜果蔬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尤其适合发展酿造葡萄,产量占全省的65%。著名诗人王翰的千古绝唱《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武威葡萄酒历史的真实写照。工业形成特色。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已经形成了以玉米淀粉、酿造、面粉、熏醋、药品、肉类等加工业为主的食品工业体系,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700多家,境内有上市公司4家。培育出了莫高干红、皇台干红、云晓熏醋、黄羊面粉、荣华味精、荣华淀粉、西凉啤酒等16种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及3个甘肃省陇货精品。葡萄酒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占甘肃省产量的72%,玉米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三,益民熏醋是全国三大名醋之一,黄羊食品工业城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矿藏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各类矿产100多处、30多种,钛铁、石墨、煤炭、石灰石等矿产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武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改革开放继续深入,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市经济社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8年,武威市全年生产总值214.75亿元,增长12.22%;固定资产投资109.32亿元:增长20%;工业增加值59.05亿元,增长16.84%;大口径财政收入8.23亿元,增长14.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4亿元,增长18.1%;农民人均纯收入3591元,增长8.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8元,增长11%。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全年共实施各类项目580项,总投资159.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83.96亿元,增长27.66%,其中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34项;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2项,拟引进资金44.98亿元。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6.9亿元,增长9.52%;固定资产投资133.8亿元,增长22.4%;工业增加值65.81亿元,增长14.05%;大口径财政收入9.94亿元,增长20.21%一般预算收入4.84亿元,增长18.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4039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6元,增长10.5%;人口自然增长率5.1‰。当前,面对全国上下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生态安全战略和工业强市战略,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线,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壮大能源化工、食品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全力推进金武一体化进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努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张掖市是甘肃省的一个下辖地级市,因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而得名“张掖”。张掖位于甘肃省的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的中部,其西部为酒泉市,东部为金昌市和武威市,北部和南部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相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张掖在古代时被称为“甘州”,生产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历来被称为是西北地区的“桑麻之地、鱼米之乡”。
张掖市全市总面积为40874平方千米,境内人口约为122.42万人,2019年张掖市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48.73亿元,人均GDP水平在4万元左右。由此可见张掖市的经济水平也挺不错。张掖市下辖1个区、4个县城以及1个自治县。其中有一个县城可以说是张掖市的资源大县,境内埋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储量高达4.03亿吨。
这个县城便是山丹县。山丹县位于张掖市的东部,是张掖市的东大门,其西部为民乐县,东部为永昌县,地理位置良好。山丹县地势较高,全县海拔在1550-4441之间,是传统的半农业半畜牧业的县城,全县总面积为5402平方千米,境内的人口大约在20万人左右。
山丹县境内埋藏着大量的矿石资源,矿物种类多,大约有20多种,而且矿场分布也很广,有50多处矿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山丹县境内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共计4.03亿吨,煤质好,开采成本相对低廉,开发前景非常好。此外,还有白云岩3.85亿吨,耐火土2.86亿吨,硅石达6700万吨,铁矿石则有449万吨。
因此山丹县的发展前景很是被人们看好,潜力巨大,而且山丹县距离张掖市区也很近,很多网友表示,山丹县在不久的将来说不定能够“撤县设市”呢!山丹县境内的旅游资源同样也很丰富,主要有国家4A级景点焉支山森林公园,山丹军马场是很多电视剧组的外景拍摄地,有机会的话就来甘肃省的山丹县玩一玩吧!
1. 中国——37亿吨
中国在全球煤炭生产中占主导地位,2019 年占世界总产量的近 47%。年内开采量近 37 亿吨,年增长率为 4%。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消耗了全球约 53% 的煤炭。中国 2020 年宣布将在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可能会促使中国采取措施减少国内能源供应对煤炭的过度依赖。
2. 印度 – 7.83 亿吨
印度在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名单中位居第二,2019 年的产量约为 7.83 亿吨,略低于全球份额的 10%。国有的印度煤炭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矿公司,占该国产量的 80% 左右,拥有 360 多个矿山在运营。2020 年,印度政府最终确定了向私营部门开发开放该国煤炭储备的计划,以促进国内生产并减少对外国进口的依赖。大约有 40 个煤矿将被拍卖用于开发,尽管据报道早期兴趣很低,这反映出在煤炭越来越不受欢迎且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竞争日益激烈之际,投资者缺乏兴趣。
3. 美国——6.4亿吨
美国的煤炭产量多年来一直在下降,2019 年达到6.4 亿吨,为 1970 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来自廉价天然气和日益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减少了国内电力部门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预计未来几年下降趋势将加大。国际能源署估计,该国 2020 年的产量低至 4.91 亿吨,同比下降 23%,然后在 2021 年小幅反弹至 5.39 亿吨。2019 年,美国五个州的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 71%。它们是:怀俄明州 (39%)、西弗吉尼亚州 (13%)、宾夕法尼亚州 (7%)、伊利诺伊州 (6.5%) 和肯塔基州 (5%)。
4. 印度尼西亚——6.16 亿吨
印度尼西亚 2019 年的煤炭产量达到创纪录的 6.16 亿吨,比上一年增长 12%。该国是世界主要的动力煤出口国之一,中国和印度是其两个最重要的贸易市场。高生产率,加上 2020 年冠状病毒大流行导致需求下降,给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带来压力,促使矿商降低生产目标。国际能源署预计印尼2020年煤炭总产量约为5.29亿吨,2021年增至5.45亿吨。 印尼政府设定的2021年产量目标为5.5亿吨。
5.澳大利亚——5.5亿吨
澳大利亚在 2019 年生产了 5.5 亿吨煤炭,其中超过一半是动力煤,超过三分之一是冶金煤。该数字同比增长 3.4%,尽管该国 2020 年的产量预计将下降约 9%,抵消了这些增长。澳大利亚在全球冶金煤生产和出口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其许多货物供应中国庞大的炼钢业。虽然全国六个州都在开采煤炭,但最多产的地区是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尤其是东海岸的鲍文盆地和悉尼盆地。煤炭产品是澳大利亚 2019 年第二大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仅次于铁矿石和精矿。
6.俄罗斯——4.3亿吨俄罗斯在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名单中排名第六,2019 年的开采量为 4.3 亿吨,仅占全球份额的 5% 以上。由于全年需求减少,国际能源署预计 2020 年俄罗斯煤炭产量将下降 8%,无论是国内还是欧洲和韩国等主要出口市场。该国拥有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煤炭储量,西伯利亚盆地在其估计的 1620 亿吨国家资源中占很大比例。政策制定者已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提高国内煤炭产量——目标是到 2035 年达到每年 6.7 亿吨。
甘肃武威第一首富是王以延。
出生于甘肃武威的王以延2013年财富40亿元,与2012年的37亿元相比增长8%,2013年的排名为第492位,2012年则为第465位。其从事的主要是煤炭行业,公司太西煤总部在内蒙古阿拉善盟。
2000年,在煤炭市场徘徊低谷长达八年之久的情况下,具有高瞻远瞩战略目光的王以廷董事长带领太西煤集团认真分析煤炭开采及综合利用前景,积极寻找发展出路。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指引下,制定了“以煤为主,多元发展,转化升值,突出效益”的总体思路和“立足资源优势,就地转化升值。
2002年,他制定了建设兴泰煤化工业园、乌斯太煤焦化工业园、阿右旗常山硅化工业园、民勤红沙岗煤化工业园“四大工业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王以廷慈善事业 :
王以廷几年前就说过一句话:“如果是为自己,早就没有精力干了。”
从这句话里,不难体味出他呕心沥血、奉献社会的拳拳之心。
他始终把关心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他一直关注和支持公益事业,积极参与赈灾救危、捐学资教、支持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太西煤集团也受到重创。王以廷说:“我们的员工有一万多名,牵动着上万个家庭两三万人的生活。”在周边很多企业停产或倒闭的时候,他却果断地提出太西煤集团的所有单位要做到“不放假、不裁员、不减薪”,并继续提高员工薪酬待遇;
还与团中央和内蒙团委联合创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解决社会就业。
企业发展了,他没有忘记曾经为企业发展作出过贡献的退休员工,在他的建议下,公司率先在阿盟企业界成立了“退休人员工作委员会”,给已到龄并已交社保局管理的530多名退休员工额外发放工令补贴、取暖费,对有特殊困难的还给予生活补助和解决医疗费。
第一无可厚非当然是兰州,虽然兰州是省会城市,并不属于地级市,但也可以做比较,兰州的优势自然是拥有众多的资源,集行政单位于一身,交通便利,高校众多,常年居住人口也多于其他地级市,商业氛围浓厚,所以在甘肃兰州是绝对是龙头,其他地级市望尘莫及。
第二应该是天水,天水在甘肃属于气候条件比较好的城市,被称为陇上江南,天水市区常住人口规模是除兰州市以外,人口最多的城市,天水拥有众多的工厂,虽然天水每年的经济总量并不是第二,但是也越来越接近,与第二的差距在变小,在过几年必赶超,在甘肃流传着这样的口号,一天水而平凉实在不行上庆阳,可见天水在甘肃地级市的地位。
第三我觉得各个城市都有机会,当然机会最大的应该是庆阳,庆阳自从发现石油煤炭资源以后,庆阳的经济一路上涨,一路超越其他地级市,和酒泉市争抢甘肃老二,但是最终庆阳胜出,毕竟有资源才是王道。
以此类推分别是酒泉、武威、张掖、白银、平凉、陇南、定西等城市,重点说明的是白银这座城市,以前在甘肃的地位可以用举足轻重来形容,最近因资源枯竭,逐渐没落,但是白银一直在转型,虽然取的一定的效果,但是地位在甘肃来说已经与前几年相差甚远,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平凉,一座孤芳自赏的城市!
秦玉龙/文
要问甘肃地级市哪个发展潜力大,这个确实不好下定义。庆阳GDP甘肃老二,但未必能成为百年老二。天水号称陇上江南,无论 历史 文化、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基础,都比其他地级市更具发展潜力。龙叔认为,放眼未来50或100年后,天水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甘肃第二大城市。
然而,龙叔是平凉人,生在平凉,长在平凉,混在平凉,我更想向大家说一说平凉这座城市的性格、禀赋和人生百态,无关经济利益,无关发展潜力,只关乎 情感 。
甘肃很大,在甘肃的版图上,平凉市是个小地方,也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方,以致于我们不知道该用哪些字眼去形容它。
如果有人问你,兰州是个什么地方?你不难找出词汇描述它:兰州是甘肃省会,西北第二大城市。兰州有三张名片:一条河(黄河),一碗面(牛肉拉面),一本书(《读者》)。
如果有人问你,平凉是个什么地方?你该怎样回答呢?半瓶子大秦龙叔是这样回答的:这里有座山叫崆峒山,这里有条河叫泾河,这里有汪湖叫柳湖,这里有片田叫庄浪梯田,这里有个铺叫界石铺,这里有个亭叫华亭,这里有条川叫泾川,这里有方台叫灵台,这里有眼泉叫龙泉,这里有首歌叫《神仙留恋的好地方》,这里人说着古汉语匈奴语曹恰我哩俺的,这里有神话也有传说,这个地方就叫——平凉!
作为平凉人,我们一直认为家乡可卖派的东西很多,如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第一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还有那江湖传说中神秘诡异的崆峒派,滋养了我们的皮毛、百合、山药以及煤电、苹果、红牛新老“平凉三宝”等等。它们或许不能完全代表平凉,但它们无疑是平凉外宣的最好名片。
从中国地图上看,平凉位于华夏版图的中心位置。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平凉人身上流淌着猃狁(xiǎn yǔn)、羌族、土谷浑(tǔ yù hún)、戎狄、鲜卑、突厥、匈奴、回鹘(huí hú)等远古民族的血液,这些民族曾经 一度占据过平凉的个别地盘繁衍生息,后来逐渐与其他民族或汉族融合,成为了现在的平凉人。
平凉,还曾经作为一个短命王朝的帝都被载入史册。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在今天的内蒙古建立了夏国,史称“胡夏”。夏国后期,鲜卑政权北魏攻夏,皇帝赫连昌被擒,镇守长安的皇帝弟弟赫连定逃到平凉,即皇帝位,改年号胜光。不过,这个皇帝只在平凉坐了四年江山,就被北魏给灭了。
历史 上的平凉,由于包容和接纳,曾经是东来西往的客商、士卒温暖的梦乡。古丝绸之路上的“旱码头”,留下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商贾们匆匆的足迹。曾经的群雄割据与边关拉锯战,使得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平凉经过千百年的交流、碰撞、激荡,实现了有机融合。泾河岸边,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居住着大宋名将岳飞的宿敌金兀术的后人,完颜家族“国”破“家”亡后四海漂泊,无处安身,是宽厚仁爱的平凉人向他们张开了友善的怀抱。如今,完颜家族已在平凉繁衍生息800多年,这个村庄叫完颜村。
所以,平凉人性情、性格既有少数民族的彪悍、豪爽、飞扬,也有汉民族的儒雅、内敛、矜持。如今的平凉,已经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地人”。江浙人、上海人、东北人、四川人,他们来自四面八方,说话南腔北调。就连那些自称为“老平凉”的人,往上追溯三四代,也说不定是从哪个地方迁来的“移民”后辈。
尽管,一些未到过平凉的南方人,把平凉想象成一大片刺眼的黄土高原或者大戈壁,想象这里干旱、缺水、贫瘠,男人个个黑不溜秋,女人个个“红二团”,出门骑骆驼,进门吃羊肉……甚至有些人还把平凉想象成“大漠孤烟直,风吹石头跑”的模样。然而,当他们真正来到平凉,看了平凉,浪了平凉,品了平凉,这才发现,原来想象不代表真相。
平凉地处西北信息却不闭塞,外面永远充满着诱惑,平凉的年轻人在30岁前总是寻找机会出去“浪一圈“,很多人在大城市扎下了根,很多人又回到平凉“窝下了”。用他们的话说,平凉气候好,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平凉饭菜香,节节炒面、羊肉泡就着一骨碌子蒜,咥起来那叫一个美。
大多数的平凉男人比较“闷”,看起来比较憨厚、实在。所以,在平凉一般都是女人当家。不过每到关键时候,男人一嗓子就能把女人给镇住。平凉女人天生丽质,聪慧有头脑,而且控制欲强,不但要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还要把男人握在手心里。她们一般不愿男人出远门去“胡浪”,向前走或许崆峒山外的世界很精彩,退回来平凉吃饱穿暖也能过太平日子。
在平凉,爱情很唯美也很现实。小伙、姑娘在爱情前面要是加上“如果“俩字,就会品尝到独属于平凉的爱情味道。在平凉,女孩30岁还未嫁,小伙30岁还未娶,就会有很大的压力,就会被人指指戳戳。
平凉人不排外,所以南方人都在平凉挣了大钱,这让平凉人很眼红,但又很佩服南方人,虚心向人家学习,学习为商之道,为人之道,但总是学不到精髓。
平凉,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不穷也不富,不好也不坏,不自卑也不自傲,一个沉醉在崆峒山水里孤芳自赏的城市!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全省由兰州,陇南,天水,定西,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平凉,庆阳,白银,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酒泉共14个地级市组成。
这14个地级市里面哪个发展潜力最大,毫无疑问是兰州。
兰州是甘肃政治中心,省会城市,省政府所在地。兰州是甘肃经济中心,经济总量遥遥领先省内其他城市,占全省的1/3,经济增速领先全省。兰州是甘肃人口引力中心,人口规模370万,领衔全省。兰州是甘肃交通中心,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兰青线的枢纽。兰州是甘肃教育中心,有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省内实力院校。政策好,兰州是兰西城市群核心城市,兰州新区所在地,有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一带一路战略。
除了兰州以外,我认为能成为甘肃省二师兄的是天水。因为天水处在甘肃省经济第二梯队,并且很有可能成为甘肃省内第二大经济体。天水的人口规模和兰州在一个数量级上,达到了330万,是甘肃省内第二多的城市。天水的工业基础比较好,有电子,机制,纺织,食品等轻重工业。天水地处陇海铁路线上,东到西安,西至兰州,交通条件较好,并且有两条国道一条高速。
题主提出“甘肃地级市里面哪个发展潜力最大”的时候,注定好多人有不同的意见,不管说哪个发展潜力最大,都会引起一群人的口诛笔伐。不过我还是来说说自己比较看好的三个城市吧。
1.兰州市
毋庸置疑,中国大部分省份,都是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城市。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也得到了相应政策的照顾。虽然兰州是全国最穷的省会之一,但是在省内相比于其他城市,高出的不是一节半截。也许会有好多人喷兰州,说兰州带不动甘肃省的发展,但是平心而论,换一个省会就一定能带动甘肃的发展吗?甘肃省贫穷是因为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气候环境拖慢了发展的速度。
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兰州被列为“一带一路”最有潜力的城市第五位。虽然兰州经济从以前的全国十五位掉到了现在的九十多位,但是军事和政治地位一直是国家的战略核心。“兰州新区”实际发展远远不及当初的规划,但是有总是比没有的好。宝兰高铁的开通,中兰高铁的动工,以及兰渝线的运营,兰州的发展前景目前在省内还是不可代替的。
2.天水
除了兰州市,本人比较看好天水的发展前景。天水的人口数量与兰州差不多,远远多于其他城市,而且最重要的是处于西安和兰州两个省会城市的中间。自从去年宝兰高铁开通后,天水到兰州的时间缩短为1.5小时,去西安也仅仅只用1.5小时。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天水的交通是天水发展的一大保障。从地理环境方面来讲,天水可以说是甘肃省的鱼米之乡,气候要比省内大多数地区适合人类居住。听说天水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加入到了“关中经济圈”,所以本人看好天水的发展潜力。
3.武威
武威是古代是著名的“凉州”,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门户,邻银川、西宁、兰州,通敦煌,自古就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地之称,曾经的武威,是中国的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
本人也看好现在的武威发展前景,武威的城市规划在甘肃省数一数二,而且四周开阔平坦,利于摊大饼式的发展。而且武威人口接近200万,古老的石羊河从武威流过。地域的开阔,交通的便利, 历史 的底蕴,资源的丰富,人口的数量,都是武威发展的保障。
甘肃在全国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中GDP相对垫底,经济增速排名也一直靠后,究其原因,客观方面: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地形狭长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连片发展,此外气候干旱,矿产资源过度开发甚至面临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亟待修复。主观方面:最主要的就是交通基础薄弱,物流成本过高,中小企业融资很难,大型或是上市企业凤毛麟角,文化影响力薄弱,没有形成特色可持续发展产业,人才流失严重,没有配套的人才强省的具体政策,贫穷人口基数过大等原因严重阻碍了甘肃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自身的努力发展,甘肃一定会在中国改革的大潮中成就非凡成绩。
要说到甘肃所辖地级市哪个城市具有发展潜力,我个人认为会是下面这个排名:
兰州
第一是兰州肯定是毋庸置疑,就其经济基础和政治地缘就足以让其他兄弟市县望其项背了,兰州有黄河提供用水保证,兰州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了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加工等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近几年随着政府对招商引资的重视,很多大型或是超大型企业在兰州落地生根,像万达,阿里巴巴等巨头的投资,高铁的新建无疑给兰州的腾飞装上了翅膀,兰州新区的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投资兰州的经济应该会迎来快速的增长,同时兰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带动临近市县产业的转型升级,反过来支撑兰州的发展。
天水
酒泉
酒泉为甘肃河西走廊的西段,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所辖区域内有大名鼎鼎的敦煌莫高窟,东风航天城等著名的景点和高 科技 极地。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稀有金属资源,是国家有名的风光电基地和百光电基地,也是中国有名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近几年酒泉经济持续向好发展,赶超兄弟市县,一路驰骋,这主要得益于酒泉特色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 旅游 业的不断挖掘,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重大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第三产业初具规模,其经济由东向西不断向新疆等地延伸,从酒泉政府规划就知道酒泉在未来两三年踏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庆阳
庆阳位于甘肃省的最东部,也称“陇东”,素有“陇东粮仓之称”,位于陕甘青三省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庆阳市人口211万左右,但经济发展异常凶猛,其实和位于第三的酒泉市不相上下,庆阳气候环境相对较好,有丰富的 旅游 资源,稀有金属资源丰厚,近年来大力引进人才,发展特色林果业,加大招商引资的规模,从庆阳的人均GDP的增长就可以看到,庆阳经济一直向前向好发展。
武威
武威位于甘肃中部,作为一个武威人对武威的情况相比其他县市更加了解一点,武威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城市,近两年武威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扶贫项目逐渐成效,异地搬迁等各种扶贫政策落实到位,招商引资规模可以说是力度挺大,像万达等一些大型商圈已经在武威开花结果了,基础设施更新升级,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生存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也逐步改善,文化产业也在不断的完善,博物馆,图书馆,天马生态湖等一大批文化和休闲设施建成,这将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武威新城已经成规模,地下商城很是豪华气派,一改以前落后封建的面貌,借助一带一路的政策,新建武威国际陆港等一大批国家战略产业,武威的经济应该会迎来一个较大的发展。
码字不易,以上排名纯属个人想法,若有不同意见,欢迎沟通交流。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没有任何一个答案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也没有任何一个答案会成为标准答案。综合各种因素以及个人倾向,我认为天水的发展潜力最大。理由如下:首先,天水是甘肃第二大人口城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天水的人口基数大将会变为人口红利;其次,天水的位置得天独厚,基本处于兰州、西安、成都三个省会城市组成的金三角中心;再次,当甘肃的其他城市还在落实省内“一体两翼”计划(例如兰白经济圈)时,天水已经不局限于省内了,成为了关中——天水经济圈的重要成员,经济发展进入了加速期;最后,天水的文化底蕴深厚,交通网络较为完善,相比省内其他城市,对于人才有更强的吸附力。
将来的发展潜力还是要看三方面,天时,地利,人和。
和平年代,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
天时讲的是大趋势,国际国内大势。看看当年的深圳,当今的雄安就知道,政策来了不想发展都难,此为第一位。但甘肃省兰州有过好政策,天水也有西咸关中天水经济圈的概念政策,现在看看还是没发现大的发展。国家现在倡导一带一路,从政策上在这个路线上的都会受益,那就接下来说说地利。
地利方面就得靠着大政策一带一路了,一方面甘肃是在古丝绸之路上,二来说狭长的地形也算是在一路上占的长度比较多的省份,在这里面就要看各省市的现有资源潜力了。农业工业服务业,哪家基础更好哪家就容易被政策催起来发展更快更好,这里面要说说天水,有长城系统,华天 科技 ,这两大工业龙头在整个省来说都是很有优势的龙头企业,农业整个甘肃省都不是很强,但现在也有一些经济作物如药材等等也算是比较知名了。还有就是交通条件基础,这一点决定了物流水平,天水也算是不错。再好的资源基础也需要人为,接下来就得说人和了。
人和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工作的软环境,这是外因,二是人的基本素质和主观能动性。软环境方面要看用人机制,当地文化,整体 社会 氛围等等,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些对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都很重要,但目前看起来好像没有太大吸引力,除了兰州省会城市外,一般城市的人才外流情况比较严重,多方面因素造成,这里不能展开了。二说说人的基本素质和主观能动性,扎根本地的人才也有不少,也都有主动积极的态度,这点各城市都差不多。
总体来看,兰州优于天水,别的地区不好评价
本人曾在2002年写过一篇三点一轴辐射带动甘肃经济腾飞>文中对甘肃经济发展有一些建议。甘肃地域狭长,仅靠省会兰州辐射带动全省显然有点力不从心,兰州作为甘肃行政金融中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兰白经济区辐射带动甘肃中部经济发展。
天水市处在兰州与西安两个省会城市之间,有着较好区位优势,天水应放弃房地产经济,把 旅游 业作为当地龙头产业来抓,南与陇南,平凉,庆阳联合推出甘肃南部 养生 休闲,人文红色 旅游 ,突出重点,连片发展,打造甘肃小江南 旅游 优势。
河西走廊作为甘肃西部独立的经济走廊,酒泉市位于兰州~乌鲁木齐两省会之间,本地农业基础较好,境内钢铁石油,核工业,风光电,装备制造业以及航天 科技 ,人文 旅游 资源等多种优势,对蒙西,疆东,青海西及河西走廊具备一定辐射带动力,以酒泉为省域副中心,辐射带动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
陇海兰新铁路及高铁客运专线横跨三座城市,此为一轴,只要把这三个点发展起来了,甘肃经济腾飞指日可待…
甘肃省发现潜力最大的地级市是那个?
首先,第一肯定是省会兰州了,这个毋庸置疑,大家也没啥争执,兰州属于甘肃省省会,工业园区发达,物流物资集散中心,虽然不占资源优势,但是肯定占了政策导向优势,所以兰州发展潜力很大,其次第二肯定是酒泉了,因为酒泉是资源能源比较丰富的工业城市,城市发展离不开工业带动,第一第二产业还是支柱性产业,外加酒泉为全国卫星发射基地,又有广阔的新能源发展优势,所以潜力也是很大,接下来可能就是庆阳市了,庆阳长庆油田的开采,(虽然长庆油田由西安管理规划,直接效益对庆阳不大,但还是经济拉动的助推器)。第四发展潜力的话要属天水了,天水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又是秦陇锁钥之地,地理位置十分关键,是交通要塞,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外加天水人口众多,发展 旅游 ,服务业优势显著,成兰高铁的建成,也更是带动古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崛起和联通各地的枢纽,所以说本人感觉天水发展潜力真的很大。嗯!纯属各人观点嘛,希望大家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交流
您好,现在目前来说甘肃的发展模式还是属于单核模式,就是兰州是全省的经济和科教中心,兰州也是西北的中心枢纽城市,西北第二大城市!所以甘肃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肯定是省会兰州!
先看一下2017年甘肃各城市的GDP :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甘肃省会城市兰州是唯一一个经济上千亿的城市!所以兰州集政策,地理区位等等条件成为甘肃唯一一个进入全国百强的城市!除兰州之外,甘肃省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城市讨论如下:
天水平凉庆阳等城市发展潜力想当!
随着关中城市群的批复,陇东南三市长期以来的委屈可以得到一些缓解!
天水是一个 旅游 城市, 旅游 资源丰富,甘肃4个5A级景区之一的麦积山石窟,以及丰富的人文底蕴,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趋向立体的交通等在甘肃地级市来说处于佼佼者,天水的装备制造业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天水房价太高!甚至可以说是畸形发展!工资水平低!物价高!导致大量人才外流!长期下去势必威胁可持续发展!
平凉庆阳两市 旅游 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平凉华亭煤矿!庆阳石油资源以及煤炭!号称陇东石油城!这些资源都给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劲!但是制约两市发展的是交通条件!平凉庆阳没有像样的交通!现有铁路成为鸡肋,不过现在银西高铁在规划,平凉机场规划中!希望可以改善两地的交通状况!潜力十足!
甘肃河西其他城市属于资源型枯竭城市!环境承载力有限!不宜大力发展!人口少!
所以综合来看,甘肃除了省城兰州之外,潜力较大的城市应该是平凉庆阳天水等陇东南三市!如果天水转型成功,留住人才,会有大发展,庆阳后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