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为什么正月里家里不能买煤,不能动针线

超级的外套
谨慎的秀发
2023-01-30 19:29:54

为什么正月里家里不能买煤,不能动针线?

最佳答案
精明的流沙
无辜的花卷
2025-08-30 18:31:47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流行一句俗语“懒婆娘盼正月”。说得就是 正月里“忌针”的事。“忌针”顾名思义就是指女人忌动针线。

小时候淘气爬高上低,过年穿得新衣服难免撕撕挂挂的,碍于“忌针”不免被埋怨。就觉得这些“讲究”烦琐且略带些“民俗”色彩。

现在想来其实不然,在过去,女人们以干针线活为职业,一年四季缝缝补补,忙忙碌碌,大家户的,还得挑灯夜战,真可谓含辛茹苦。

只有春节期间的 “忌针”日,辛苦了一年的女人们才能休息休息,享受几日悠闲! “忌针”这一风俗从古流传至今,体现着上苍对妇女的恩赐和怜惜,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

从记事起,我的姥姥每每腊月就开始絮叨叮嘱我妈妈抓紧拆洗做针线活,等我长大些妈妈又开始“教导”我,生怕犯忌讳。 总说,忌针期间,如果谁家的女人动了针剪之类的东西,家里就会不吉利,要扎出穷窟窿的,甚至会有病痛或灾难降临。

妈妈常在三十晚上赶针线活,也常说:“三十晚上缝一缝,一正月都不用忌针。”但是正月里仍然没有一次去破针,图吉利是咱中国人历来的传统,所以这“忌针”能像腊八吃粥、腊月二十三祭灶吃麻糖,端午插艾吃粽子,元宵节赏灯煮汤圆一样的风俗民情流传至今。

所谓正月里“忌针”并非是一个月内都不能拿针动线,主要是指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初五、初六、初九、初十、十五和十六,还得加上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和二月初三两天,据说这两天比正月里的“忌针”更甚,称为大“忌针”, 二月二破针为扎龙眼,此日动针线会一年害眼病,二月三破针为贼盘龙,此日动针线会招贼偷盗,据说以前这两日裁缝都不动剪。

可是我常想二月二龙抬头之时,理发店的门都快挤破了,剪刀在人们头发上飞走,也许男理发师不用理会“忌针”一事吧!

最新回答
高高的火龙果
害羞的巨人
2025-08-30 18:31:47

农历正月二十五历史上的今天 添仓 农历正月廿五,民间传说是仓神的生日,称为填仓节,又称添仓节或天仓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宋代时就已有记载。

正月二十被称为小填仓,正月二十五称为大填仓。严格来说,过完填仓节,整个春节才算完全结束了。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秸秆棍编制一匹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在往家托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3回,也有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在东北的一些农村依旧保留着。

这个节日其实在宋代就已经有了相关的记载,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亦云:“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全家加菜盛餐;有客来,必苦留,使之醉饱而去。俗称填仓,取预祝填满谷仓之吉兆。”

其实,真正的“填仓”活动是在农村进行。在我国华北农村及北京郊区,这种大吃大喝的现象已不多见,但还有在填仓节吃干饭、喝面汤的习俗,就是民谚所说的:“天仓,天仓,小米干饭杂面汤。”香喷喷的小米饭,滑溜溜的杂面汤,是北方人家的美餐,胜过佳肴盛宴,反映了北方人家勤劳俭朴的良好风气。

填仓节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一并过填仓节。

老北京习俗正月二十三为“小填仓”,二十五为“大填仓”。清代,京师各大粮商米贩均祭祀仓神,鞭炮很盛。一般人家虽不祭神,但都要买些米面、煤炭来充实自家的生活储备。

所谓填仓活动就是于正月二十五黎明,家家户户都在院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圈,象徵着粮囤。在里边放些五谷杂粮,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这是祈望五谷丰登、粮食满囤的意思。

关于填仓节的由来。相传在很早以前,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未收。可是封建帝主不顾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样,横征暴敛,弄得怨声载道,饿殍遍野。却说有个看守粮仓的官吏,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将粮仓打开,救济了百姓。他知道这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放把大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活活烧死。这件事正发生在正月二十五。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好心的官吏,重补被烧坏的“天仓”,就决定这一天为填仓节。后人为了纪念这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的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现在这些习俗已经消失,但填仓佳话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提醒人们从这天起清仓扫囤,晾晒种子,整修农具,准备春耕。

总的来说,满仓节是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随着唐宋的开明政策,文化传播,使得当时中原周边地区也都开始过着中原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直到现代,依旧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存在着。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喜勿喷!仅供参考 您的采纳对我帮助很大!谢谢!

正月二十五是什么节日? 农历正月二十五,是春节以后正月里的最后一个节日,民间也有“填仓节”的叫法,也叫“天仓节”,象征来年“五谷丰登”。 我国古代,民间人们对这一节日是很重视的。每当填仓节到来,亲朋往来,侍客至诚,佳菜盛餐,醉饱方归。宋代盂元老在他著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正月二十五日、牛羊豕肉、恣飨竞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 在我国北方民间,这种大吃大喝的现象已不多见了,但还有吃干饭、喝面汤的勤俭习俗。就是民谚所说的:天仓,天仓,小米干饭杂面汤?quot确实,香喷喷的小米饭,细丝滑韧的杂面汤,是北方人家的美餐,胜过佳肴盛餐,反映了北方人家勤劳俭朴的良好风气。 填仓,意思就是填满谷仓。按照我国北方民间的传说,是这样来的: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不收,可是,皇家不管人民的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因此,连年饥荒,饿殍遍地,尤其在年关,穷人更是走头无路,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这时,给皇家看粮的仓宫守着大囤的粮食,看着父老兄弟们饿死,实在无法忍受,他毅然自作主张,打开皇仓,救济灾民,把皇家的粮食让人们抢运一空,救了一方灾民。但他向皇家不好交差,就在正月廿五日这天放火烧仓,连同他自己也烧死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无名氏仓宫,每到这一天,就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以示对仓官的怀念。据有关史籍记载: 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日,作面汤蒸饭食之,平明以细灰散布门庭内外诸处,作囤形,谓之打囤。分置五谷少许于囤中,覆以甄瓦等物,谓之填仓。 因此,旧时北方民间人家,每当填仓之日,清晨,只听家家户户嗒!嗒!一片响声。但见上年纪的人用簸箕或木锹铲上筛过的炭灰、柴草细灰,在门前用木棒敲打,撒成一个圆圆的囤形相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以及上粮囤的梯子,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谷仓救仓官的深情厚意。这样,填仓佳话就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今天是正月二十五,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也叫填仓,是节日么?有啥风俗?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风俗:蒸制食品、搬运填仓、地画仓囤、打扫院落、禁止外借、点灯祭神、祭奠仓官。作面汤蒸饭食之,平明以细灰散布门庭内外诸处,作囤形,谓之打囤。分置五谷少许于囤中,覆以甄瓦等物,谓之填仓。

因此,旧时北方民间人家,每当填仓之日,清晨,只听家家户户“嗒!嗒!”一片响声。但见上年纪的人用簸箕或木锹铲上筛过的炭灰、柴草细灰,在门前用木棒敲打,撒成一个圆圆的囤形相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以及上粮囤的梯子,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谷仓救仓官的深情厚意。这样,填仓佳话就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正月二十四是什么填仓呢? 粮仓,

正月二十四打囤,是源于河北省农村的习俗。

早晨或傍晚,用木棍敲打用苇席圈成的盛粮食的容器,象征着粮仓已清整好,预备着粮食源源不断地入囤。打囤的习俗表现了经饥饿煎熬的农民对吃饱肚子的企盼。天津人大都到粮店买粮,盛粮的容器改为布口袋或陶瓷盆罐,本无囤可打,但由于居民的组成成份大部分来自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农村,仍长时间保持着打囤的习俗,只是内容有了变化。晚饭后,用白色的粉笔在院中或街中心的地上,画一个圆圈,比作粮仓然后把春节期间门窗上悬挂的“掉钱儿”撕下几个“钱儿”包好,或者包些米、豆等,搁放在所画圆圈的中心,用砖块压好,谓之已打囤。相传这一天也是老鼠会亲的日子,人们须早睡觉,免得打搅老鼠们的好事。否则老鼠就会报复,咬坏衣物和食品。

翌日的填仓同打囤一样都是农村的习俗。粮食入仓,满满当当,丰衣足食,家丁兴旺,同样表现出一种美好的愿望。填仓日,家家喝鱼汤,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妇女切忌做针线活,扎了仓官的眼睛,无神灵保护粮仓,那还了得。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提高,人们再不需为吃饱肚子而发愁了。所以打囤、填仓的旧习俗渐渐地被遗忘。现在每当到了这两天,偶然也会传来稀稀落落的鞭炮声,却很少有人再去迎合这个旧风俗了。

正月二十五为什么吃饺子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

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这一天黎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登。按照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五填仓,是为了纪念一位好心的无名氏仓官。在古代,填仓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每当节日到来,民间亲朋往来,佳肴盛餐,醉饱方归。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这样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每年正月二十五日,我国北方民间都要过填仓节。在华北农村,还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这一天要吃香喷喷的小米饭,细丝滑韧的杂面汤,庆贺节日。可见北方人民生活的俭朴了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正月二十五是什么节日? 农历正月廿五,俗称“填仓节”。这是旧历正月的最后一个节日。如果说“腊八”是春节的序幕,那么“填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了。

<填仓>是指哪天?怎么庆祝?什么含义? 正月二十(小填仓),正月二十五(老天仓),购物,吃饺子,祈望丰收,粮满仓.

农历正月二十五是满仓节,满仓节是从何而来呢? 农历正月廿五,民间传说是仓神的生日,称为填仓节,又称添仓节或天仓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宋代时就已有记载。正月二十被称为小填仓,正月二十五称为大填仓。严格来说,过完填仓节,整个春节才算完全结束了。

填仓节在宋时已有记载,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亦云:“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全家加菜盛餐;有客来,必苦留,使之醉饱而去。俗称填仓,取预祝填满谷仓之吉兆。”

其实,真正的“填仓”活动是在农村进行。在我国华北农村及北京郊区,这种大吃大喝的现象已不多见,但还有在填仓节吃干饭、喝面汤的习俗,就是民谚所说的:“天仓,天仓,小米干饭杂面汤。”香喷喷的小米饭,滑溜溜的杂面汤,是北方人家的美餐,胜过佳肴盛宴,反映了北方人家勤劳俭朴的良好风气。

填仓节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一并过填仓节。

老北京习俗正月二十三为“小填仓”,二十五为“大填仓”。清代,京师各大粮商米贩均祭祀仓神,鞭炮很盛。一般人家虽不祭神,但都要买些米面、煤炭来充实自家的生活储备。

所谓填仓活动就是于正月二十五黎明,家家户户都在院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圈,象徵着粮囤。在里边放些五谷杂粮,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这是祈望五谷丰登、粮食满囤的意思。

关于填仓节的由来。相传在很早以前,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未收。可是封建帝主不顾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样,横征暴敛,弄得怨声载道,饿殍遍野。却说有个看守粮仓的官吏,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将粮仓打开,救济了百姓。他知道这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放把大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活活烧死。这件事正发生在正月二十五。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好心的官吏,重补被烧坏的“天仓”,就决定这一天为填仓节。后人为了纪念这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的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现在这些习俗已经消失,但填仓佳话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提醒人们从这天起清仓扫囤,晾晒种子,整修农具,准备春耕。

另一说填仓节又叫天穿节。宋代以前,以正月二十三为天穿节,相传这一天为女娲补天日。关于这个节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节日时间有所不同,节俗也不一样。清人俞正燮《癸巳存麓》记载:“《拾遗记》曰,江东俗正月二十四日为天穿。……池阳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饼投屋上,谓之补天。”又载:“《荆楚岁时记》曰,江南俗正月三十日为补天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苏轼诗曰:一枚煎饼补天穿。”说明这个节日由来已久。

填仓节主要盛行于农村,对于城市来说,则以粮商等与粮食有关的行业过节为主。此日,粮仓祭祀仓神,大放鞭炮,企求吉祥与生意兴隆。老百姓虽不致祭,但都要买些米面、煤炭来充实自家的生话储备。《帝京岁时纪胜》载:“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日曰填仓。”此外,全家人还要吃“犒劳”,诸如薄饼卷“盒子菜”之类,亦谓之“填仓”。并喝鱼汤,取年年有余之意。

民俗专家说,传统的填仓节体现了人们祈盼过上鱼米满仓,五谷丰登的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

正月二十五是什么日子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是仓王爷的生日。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认真的滑板
欣慰的中心
2025-08-30 18:31:47
“填仓”

山西境内旧有民谣:“过了年,二十二,填仓米面作灯盏。拿箕帚,扫东墙,拾到昆虫验丰年。”讲的是填仓的民俗。

填仓节在宋时已有记载,《东京梦华录》“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竞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填仓条载,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全家加菜盛餐;有客来,必苦留,使之醉饱而去。俗称填仓,取预祝填满谷仓的吉兆。

填仓节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日,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日。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过填仓节。

填仓节,民俗要在院内或场面打灰窖。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棍棒均匀敲打,在地上撒出三环套或五环套圆圈,意为粮仓或者粮囤。讲究的人家还要在灰窖旁边撒画出耙子、扫帚、甚至扇车等图案。小填仓日的灰窖,象征夏粮丰收,要在圆圈中心放置少许夏粮;大填仓日的灰窖,象征秋粮丰收,圆圈内则放秋粮。然后用砖石将粮食盖住,称为压仓。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

填仓节,民间有许多填仓活动,皆与饮食习惯紧密相连。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取其形如粮囤。用荞面作丸,置莜面窝中空处,是谓填仓。晋东南地区用黍米面作团,置于粮仓。晋中地区又是用谷面作团填仓。吕梁地区喜吃糕。文水县将粮仓内灯熏的墙土取一些谓之填仓。晋南地区要用稀面摊极薄饼,中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如果民家娶有新媳妇,新媳妇要亲手将煎饼置放粮仓。

填仓节,民俗讲究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旧俗农民卖粮,忌在此日。粮店收购粮食却喜欢在此日。是日,粮店要摆酒设宴,对前来卖粮者热情款待。一些被生活所迫的农民,也就只好在此日卖粮了,反正能赚顿好饭。至今,一些上年纪的城市居民,仍习惯在填仓日购米买面。

填仓节,全省大部分地区晚间点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吕梁地区最为典型。按照家庭人口数,各人属相,用面捏成相应的本命灯。然后再捏上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以及人口盘子、仓官老爷,酒盅、酒壶、银钱、元宝、驮炭毛驴等等。夜晚,再将这些面灯注油点燃。本命灯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门口,鸡放院中,鱼浮水缸、驴站畜圈,仓官老爷挂在天窗,其余均在家中。置放面灯时,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仓官老爷送粮来”!“鸡娃鸡娃多下蛋”等等。

填仓节晚上,晋北地区民间习惯打着灯笼,在院内各处找“填仓虫”(即各种复苏的小虫蚁),发现的越多,兆头越好。

填仓节,临汾地区的一些县、市,又传说为老鼠娶亲日。是日夜晚不点灯,称为鼠忌。

填仓节,临县等地在门首燔柴,表示对先亡之人的哀思。陵川等地要用各种饭菜在门外祭奠,俗名送祖先。晋南地区一些乡村,剪彩色纸片,贴于门上,剪彩色纸葫芦,贴于帽上。称此日为太上老君炼丹日,可以除百病,四季平安。

填仓日,洪洞县等地习惯请女婿吃煎饼。

务实的魔镜
震动的水杯
2025-08-30 18:31:47

节日由来

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秸秆棍编制一匹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在往家托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3回,也有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在东北的一些农村依旧保留着。

正月二十被称为小填仓,正月二十五称为大填仓。严格来说,过完填仓节,整个春节才算完全结束了。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 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 是民间祀祭仓神,祈望五谷丰收的节日。旧时,在中国北方的很多地方,都盛行过这个节日。

扩展资料:

北方“填仓节”习俗:

1、填仓

填仓日清晨,人们就用簸箕或木锹铲上筛过的炭灰、柴草细灰,在门前用木棒敲打,撒成一个圆圆的囤形相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以及上粮囤的梯子,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谷仓救仓官的深情厚意。

2、用各种饮食表示填仓

填仓节这天的早饭,要吃当时最好的,吃小米干饭杂面条,比喻饮食丰富腹中饱食填满粮,有“填仓”之意。

吃饭前要先放鞭炮焚香祭神,饭后把压粮食的砖拿开,任自家的鸡狗等动物去啄吃,表示粮满仓囤不怕鸡狗吃。那时家家粮囤要添些粮,缸里添满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

天津地区讲究吃米饭熬鱼汤,喻连年富裕有余(鱼);山西地区吃黄米糕,“糕”谐音高,有生活步步高吉庆之意;老北京人则全家要吃烙饼,吃薄饼卷“盒子菜”,有饱腹胀满填仓之意。

3、找“填仓虫”

填仓节晚上,人们打着灯笼,在院内各处找“填仓虫”,说是找到的越多,兆头越好。

4、老鼠娶亲忌

有的地方传说正月二十五为老鼠娶亲日,所以在这天夜里不点灯,称为鼠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满仓节

拼搏的电话
直率的嚓茶
2025-08-30 18:31:47

现在国际煤炭价格已经开始回升,等国家煤炭价格和果奶煤炭价格基本持平,进口煤炭对国内煤炭的冲击就会减弱,国家也在出台政策制度限制对煤炭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限制一些超能力生产的企业,这样生产过剩的矛盾也就会解决,只是最重要的一块需求下降目前还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改善。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趋于平缓,对建材,钢材电力的需求增长下降。不过煤炭的价格这个也是到谷底了会慢慢回升,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吧。如果是有需求现在就买把这个价格已经是谷底了。

痴情的老虎
欢呼的音响
2025-08-30 18:31:47
呵呵 各地煤炭价格不一样而且浮动价格较大 没有绝对的价格标准 不过纯粹的民用煤其实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这就像我们买衣服 羽绒服在什么季节买最便宜?当然是夏天也就是反季节买 煤炭也是这个道理当然这个道理只适用于咱们民用煤的情况只不过 要注意煤炭的存放方法 夏天储存不当一堆煤炭很容易自然或者挥发热量 到冬天再用就会很不耐烧

发嗲的发箍
坚强的板凳
2025-08-30 18:31:47
是的。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就是中国民俗说的“填仓节”。早年间过节这天,家家都要打囤——用草木灰画出粮囤的样子,里头放入五谷杂粮或钱,再画上小梯子,把正月十五蒸的白面刺猬、老鼠放在囤外,期望五谷丰登,让刺猬、老鼠往囤里送粮或叼钱。因为民俗讲究喜进厌出,用以寄托着老百姓美好的愿望。所以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晚间点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

其实各地的过法各不相同,老北京俗传正月二十三日为“小填仓”,二十五日为“大填仓”。清代,京师过节“官味十足”各大粮商米贩均“祭祀仓神”,燃放鞭炮很盛。可是一般人家虽不致祭,但都要买些米面、煤炭来充实自家的生活储备。正如清·《帝京岁时纪胜》载:“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日曰填仓。”而真正的“填仓”活动是在农村。在我国华北农村及北京郊区。农民们流传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平日农民生活很苦,过节时吃顿小米干饭杂面汤(杂面,指绿豆面的切面条),就算改善生活了。

到了天津过填仓是蒸米饭熬鱼汤,而且撕去过年贴的吊钱,用它包裹着一些五谷杂粮放在头一天画好的小圆圈——粮囤内,内再压上一块砖,象征粮仓已经填满。天津有句俗话“正月二十五填仓、干饭鱼汤”,因为在这天,一夜不许点灯,人们都喝鱼汤,把鱼喂猫,好让猫看好粮仓不被老鼠偷走粮食。

过了填仓节,过年贴的吊钱撕去了,过年的痕迹消失了。

幽默的荔枝
内向的路人
2025-08-30 18:31:47
农历正月二十五是满仓节,满仓节是从何而来呢? 农历正月廿五,民间传说是仓神的生日,称为填仓节,又称添仓节或天仓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宋代时就已有记载。正月二十被称为小填仓,正月二十五称为大填仓。严格来说,过完填仓节,整个春节才算完全结束了。

填仓节在宋时已有记载,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亦云:“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全家加菜盛餐;有客来,必苦留,使之醉饱而去。俗称填仓,取预祝填满谷仓之吉兆。”

其实,真正的“填仓”活动是在农村进行。在我国华北农村及北京郊区,这种大吃大喝的现象已不多见,但还有在填仓节吃干饭、喝面汤的习俗,就是民谚所说的:“天仓,天仓,小米干饭杂面汤。”香喷喷的小米饭,滑溜溜的杂面汤,是北方人家的美餐,胜过佳肴盛宴,反映了北方人家勤劳俭朴的良好风气。

填仓节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一并过填仓节。

老北京习俗正月二十三为“小填仓”,二十五为“大填仓”。清代,京师各大粮商米贩均祭祀仓神,鞭炮很盛。一般人家虽不祭神,但都要买些米面、煤炭来充实自家的生活储备。

所谓填仓活动就是于正月二十五黎明,家家户户都在院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圈,象徵着粮囤。在里边放些五谷杂粮,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这是祈望五谷丰登、粮食满囤的意思。

关于填仓节的由来。相传在很早以前,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未收。可是封建帝主不顾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样,横征暴敛,弄得怨声载道,饿殍遍野。却说有个看守粮仓的官吏,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将粮仓打开,救济了百姓。他知道这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放把大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活活烧死。这件事正发生在正月二十五。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好心的官吏,重补被烧坏的“天仓”,就决定这一天为填仓节。后人为了纪念这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的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现在这些习俗已经消失,但填仓佳话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提醒人们从这天起清仓扫囤,晾晒种子,整修农具,准备春耕。

另一说填仓节又叫天穿节。宋代以前,以正月二十三为天穿节,相传这一天为女娲补天日。关于这个节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节日时间有所不同,节俗也不一样。清人俞正燮《癸巳存麓》记载:“《拾遗记》曰,江东俗正月二十四日为天穿。……池阳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饼投屋上,谓之补天。”又载:“《荆楚岁时记》曰,江南俗正月三十日为补天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苏轼诗曰:一枚煎饼补天穿。”说明这个节日由来已久。

填仓节主要盛行于农村,对于城市来说,则以粮商等与粮食有关的行业过节为主。此日,粮仓祭祀仓神,大放鞭炮,企求吉祥与生意兴隆。老百姓虽不致祭,但都要买些米面、煤炭来充实自家的生话储备。《帝京岁时纪胜》载:“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日曰填仓。”此外,全家人还要吃“犒劳”,诸如薄饼卷“盒子菜”之类,亦谓之“填仓”。并喝鱼汤,取年年有余之意。

民俗专家说,传统的填仓节体现了人们祈盼过上鱼米满仓,五谷丰登的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

农历2015年正月二十五日黄道吉日 好日子各有各的用处,请说属相

按周易说结婚一定要在大利月,按女方生肖定利月

古代对结婚的月份很有讲究,下面是婚嫁利妨月表:

鼠马 牛羊 虎猴 鸡兔 龙狗 蛇猪

大利月 6,12/ 5,11/ 2, 8 /1, 7 /4,10 /3, 9

妨媒人 1, 7/ 4,10/ 3, 9/ 6,12 /5,11 /2, 8

妨翁姑 2, 8/ 3, 9/ 4,10/ 5,11 /6,12 /1, 7

妨父母 3, 9/ 2, 8/ 5,11/ 4,10 /1, 7 /6,12

妨夫方 4,10/ 1, 7/ 6,12/ 3, 9 /2, 8 /5,11

妨女方 5,11/ 6,12/ 1, 7/ 2, 8 /3, 9 /4,10

农历正月二十五是什么星座 1980年 双鱼

1981年 双鱼

1982年 水瓶

1983年 双鱼

1984年 双鱼

1985年 双鱼

1986年 双鱼

1987年 双鱼

1988年 双鱼

1989年 双鱼

应该差不多了吧 如果没有你的年份来问我哟,我是正月二十六的,呵呵

阴历正月二十五是什么星座 星座是按阳历划分的,你是哪年的阴历正月二十五日?

因为每年的阴阳历对应是不同的,你查一下对应的阳历是多久,

十年下表对照吧,下面为你介绍十二星座,供你对照,

星座名, 星座属性 , 幸运数字,辛运颜色,

白羊座 03/21 - 04/19 火象星座 6,7,鲜红色,血红色,

金牛座 04/20- 0520 土象星座 1,9,紫色,

双子座 05/21 - 06/20 风象星座 3,5,7,淡粉色,

巨蟹座 06/21- 07/22 水象星座 8,3,大地色,

狮子座 07/23 - 08/22 火象星座 5,9,褐色,深红色,

处女座 08/23 - 09/22 土象星座 4,8,黄色,

天秤座 09/23 - 10/22风象星座 6,9,橙色,

天蝎座 10/23 - 11/21 水象星座 3,5,暗灰色,深红色,

射手座 11/22 - 12/21 火象星座 9,黑色,白色,灰色,

摩羯座 12/22 - 01/19 土象星座 3,7,深红色,

水瓶座 01/ 20- 02/18风象星座4,8,金黄色,

双鱼座02/19-03/20水象星座5,8,紫色,

正月二十五号是阴历还是阳历?是几月几号? 是阴历的,只有农历才用正月的,阳历用1月表示的,今年的正月25是,是阳历2月27号

农历正月二十五历史上的今天 添仓 农历正月廿五,民间传说是仓神的生日,称为填仓节,又称添仓节或天仓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宋代时就已有记载。

正月二十被称为小填仓,正月二十五称为大填仓。严格来说,过完填仓节,整个春节才算完全结束了。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秸秆棍编制一匹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在往家托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3回,也有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在东北的一些农村依旧保留着。

这个节日其实在宋代就已经有了相关的记载,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亦云:“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全家加菜盛餐;有客来,必苦留,使之醉饱而去。俗称填仓,取预祝填满谷仓之吉兆。”

其实,真正的“填仓”活动是在农村进行。在我国华北农村及北京郊区,这种大吃大喝的现象已不多见,但还有在填仓节吃干饭、喝面汤的习俗,就是民谚所说的:“天仓,天仓,小米干饭杂面汤。”香喷喷的小米饭,滑溜溜的杂面汤,是北方人家的美餐,胜过佳肴盛宴,反映了北方人家勤劳俭朴的良好风气。

填仓节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一并过填仓节。

老北京习俗正月二十三为“小填仓”,二十五为“大填仓”。清代,京师各大粮商米贩均祭祀仓神,鞭炮很盛。一般人家虽不祭神,但都要买些米面、煤炭来充实自家的生活储备。

所谓填仓活动就是于正月二十五黎明,家家户户都在院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圈,象徵着粮囤。在里边放些五谷杂粮,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这是祈望五谷丰登、粮食满囤的意思。

关于填仓节的由来。相传在很早以前,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未收。可是封建帝主不顾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样,横征暴敛,弄得怨声载道,饿殍遍野。却说有个看守粮仓的官吏,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将粮仓打开,救济了百姓。他知道这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放把大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活活烧死。这件事正发生在正月二十五。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好心的官吏,重补被烧坏的“天仓”,就决定这一天为填仓节。后人为了纪念这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的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现在这些习俗已经消失,但填仓佳话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提醒人们从这天起清仓扫囤,晾晒种子,整修农具,准备春耕。

总的来说,满仓节是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随着唐宋的开明政策,文化传播,使得当时中原周边地区也都开始过着中原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直到现代,依旧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存在着。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喜勿喷!仅供参考 您的采纳对我帮助很大!谢谢!

阴历的正月二十五是什么座 1980年 双鱼

1981年 双鱼

1982年 水瓶

1983年 双鱼

1984年 双鱼

1985年 双鱼

1986年 双鱼

1987年 双鱼

1988年 双鱼

1989年 双鱼

应该差不多了吧 如果没有你的年份来问我哟,我是正月二十六的,呵呵

2017农历正月二十五大概几月几号 2017农历正月二十五是 公历:2017年2月21日星期二

农历2017年正月廿五日查询信息如下:

公历:2017年2月21日星期二宝瓶座

农历:鸡年 正月 廿五日

四柱:丁酉 壬寅 己卯 节气:七九第9天 生诞:填仓节 二十八宿:心 甲子纳音:城墙土 距今:还有149天

阳历正月二十五是阴历多少号 万年历

阳历 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阴历 正月廿五 乙未年【羊年】己卯月 庚寅日

2015年阴历正月二十五是 , 阳历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2016阴历一月二十五是什么日子 农历 正月廿五

公历节日 全国爱耳日

农历节日神佛诞日 填仓节,满族仓廪神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