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到底可不可以吃?
当然是不可以吃的,煤炭是有毒的,硫是煤中常见的有害成分,其他有害元素在煤中含量一般不高,但危害极大,如砷是一种有毒元素。煤在燃烧中,硫是造成城镇环境污染的主要物质源。
知识扩展:
用煤的安全注意事项:
所有类型的燃煤在燃烧过程中都会释放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夜间要注意室内通风,切忌封门堵窗。一定要保证烟囱高度和直径,经常对烟气管道和燃煤炉具进行检查,是否有损坏、是否通畅,炉具与烟筒连接是否密封,要定期清理烟道灰垢,烟筒出口最好加装遮风板防风,如有烟气泄漏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伤亡事故。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煤炭燃烧产生CO2之类的气体,这些气体都是可以造成温室效应的,如果是不完全燃烧,就会产生SO2 氮的氧化物 H2SCO NH3 多环芳烃等的有害气体,他会阻止血液中的细胞和氧结合,长时间吸入这种气体会对人的大脑神经危害性很大甚至昏迷,严重将导致肺部等疾病再者导致死亡。
煤炭废气对人的危害:
第一, SO2是一种无色、不燃、有恶臭并具有辛辣味的窒息性气体,车间空气中SO2最高容许浓度为15 mg/m3。SO2对人眼及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大气中的SO2在阳光、水气和飘尘的作用下,生成的SO3与水滴接触形成酸雾,遇雨则形成酸雨(pH<5.6),酸雾和酸雨对自然界、人体都有严重危害。
第二, NOX。车间空气中NOX最高允许浓度为5 mg/m3。二氧化氮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形成肺水肿;接触高浓度二氧化氮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第三, H2S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有臭鸡蛋味,车间最高允许浓度为10 mg/m3。H2S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黏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第四, CO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是一种窒息性毒气,空气中控制标准为小于30 mg/m3。空气中CO浓度达到1.2 g/m3时,短时间可致人死亡。
第五, NH3是一种无色、强烈刺激性气体,对人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车间允许浓度为30 mg/m3。
第六,多环芳烃,包括苯并芘、7,12—二甲基苯并蒽、3—甲基胆蒽等约100多种,其中已被证实的致癌物有22种。苯并芘(BaP)是焦化生产中排放量最多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潜伏期可长达10~15年,人们易淡化病情而导致严重后果。
煤炭含硫比较严重。
1.煤炭在燃烧时,会产生一种有强致癌作用的物质。当直接用煤火烧、烤食物时,这些致癌物质会污染食物,人吃了就会增加致癌的机会。
2.用煤火直接烤制的食物,容易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煤炭中常常留存有天然铀和其他放射性元素。天然铀等放射性元素,能自发地衰变成一系列产物,在衰变过程中,不断地放射出α、β、γ射线。当放射性存在于人体之外,这些射线会对人体产生外照射,其中γ射线的作用是主要的;当放射线随食物、饮水、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这些射线会对人体产生内照射,其中α射线的作用是主要的。当射线的剂量比较高时,这些射线会对人体引起辐射损伤,表现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躯体效应包括白血病等癌症及白内障等,遗传效应包括流产、死亡、畸胎、智力不全等。
3.煤炭燃烧后其所含的放射性以数倍甚至数十倍富集于煤灰中,接近或者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这样的煤炭就会使在煤火上烤制的食物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污染。人们吃了这样的食物,这些放射线就会随食物进入人体,额外增加了放射线对人体的内照射,从而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