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李嘉诚旗下有哪些公司

神勇的书包
无奈的海燕
2023-01-30 18:23:36

李嘉诚旗下有哪些公司?

最佳答案
忧虑的身影
感动的八宝粥
2025-09-02 19:08:17

1、长江基建

长江基建拥有具规模的中国及澳洲能源基建投资组合。这些投资项目主要为受管制业务,多年来一直为集团提供稳健的现金收入及可观的回报。

长江基建连同香港电灯是现今澳洲最大海外投资者之一,投资项目包括配电网络、天然气配气、交通及水处理业务。长江基建经营范围包括水泥、混凝土、石灰、石料及沥青业务。

2、电能实业

电能实业投资世界各地的能源及公用事业相关业务,范围包括火力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输电和输油,配电及配气等。

集团植根香港逾一个世纪,至今业务已遍布全球,包括英国、澳洲、新西兰、中国内地、泰国、荷兰等。2016年,电能实业收购加拿大赫斯基能源的输油管道资产,增强了集团北美洲的业务。

3、和记黄埔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是《财富》全球500大企业,也是香港交易所最大上市公司之一。现时,长江实业持有和黄49.97%股权。和黄是业务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国企业,经营多元化业务,包括全球多个市场最大的货柜码头经营商、零售连锁集团、地产发展与基建业务,以至电讯及电台广播服务。

4、TOM集团有限公司

TOM集团于一九九九年十月成立,是和黄与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其他策略性投资者组成的合营公司。集团总部设于香港,地区总部分别设于北京、上海及台北,在二十多个城市聘用超过三千八百名员工。

5、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长江生命科技,于港交所的主板上市,为长江集团成员之一,主席是长江集团主席李嘉诚先生长子李泽钜先生。公司主要从事生物科技产品的研发、商品化、推广及销售业务。

最新回答
听话的书本
大意的黑夜
2025-09-02 19:08:17

加拿大油砂生产商Cenovus能源公司当地时间周日宣布,将通过一次全股票交易以大约38亿加元(约合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由香港富豪李嘉诚家族企业控股的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Energy)。

如果交易完成,李嘉诚和他的长和实业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27%的股份。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加拿大第三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以及加拿大第二大炼油商。此项交易已获得Cenovus和赫斯基董事会的一致批准,预计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

扩展资料

李嘉诚曾因赫斯基能源获利65亿港元:

李嘉诚收购赫斯基能源后,展开一系列急速扩张,趁低价购入更多的石油储存,以及多钻取石油以减低负债。1988年6月,李嘉诚斥资3.75亿加元,全面收购加拿大另一家石油公司Canterra Energy Ltd.,使赫斯基能源的资产值从原来的20亿加元扩大一倍。

1991年10月,赫斯基能源的另一名大股东Nova集团以低价将所持的43%股权出售,李嘉诚家族斥资17.2亿港元取得了赫斯基能源的绝对控制权。

经过多年开源节流和技术改造,李嘉诚把赫斯基由一家亏损企业变成了利润驱动器。同时,李嘉诚不断增购赫斯基石油股权,他成了加拿大的投资英雄。

加拿大的商务官员和商人为了便于与李嘉诚接触,把办公室也搬进了唐人街。2000年8月赫斯基能源在加拿大上市,当时的报道说,李嘉诚为此获利65亿港元。

参考资料来源:上游新闻-李嘉诚为啥把“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卖了?或许是为了一座城

殷勤的枕头
乐观的纸鹤
2025-09-02 19:08:17

最近李超人又出现在了公号头条上,姿势和以前是一模一样的——

7月27日,他以412亿港币收购了德国能源公司依斯塔,继续加仓欧洲;三天之后,他又以145亿港元卖了拥有香港固网业务的和记环球电讯。不止是房地产,连基础设施业务都不要了……

只不过这一次,嘲笑他的人少了,佩服他的人却多了。

为了卖和记环球电讯,他采取了竞购,让多家公司组团出价,价高者得的方式。根据媒体报道,和记环球电讯总市值不过百亿左右,也就是说他溢价50%卖掉了资产。

这个时候卖掉和记环球电讯还能溢价50%,和他相比,同样是富豪的王健林卖掉77个酒店,只卖了200亿人民币不到,被富力砍掉了差不多一半的价格,真是高下立判!

所以别看这几年他跟马云、王健林比逐渐落伍了,这位老超人的水平其实并没有退步。

而早在数年前就布局出手国内房产的行为,之前被认为是错失了房地产最赚钱的时候,现在,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目光的长远。

按部就班稳打稳扎的先行一步,未必就比挨到最后仓促出手,不得不获利回吐赚的少,且更加稳健安全没有风险。

下面带大家梳理一下,李超人这些年的投资路线:

1

抛售中国资产

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就在陆续抛售中国内地资产,于是轻松赶在去年下半年外汇管制政策落地之前,成功逃出了中国内地。

现在回头看李超人的撤离时间和布局,真是不服不行!

2013年8月,32.68亿港元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

2013年10月,以71.6亿元将上海东方汇经中心整栋出售,刚刚竣工就卖给交通银行;

自此,算是正式拉开了他抛售大陆资产的帷幕……广西、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的诸多大宗项目相继售卖。

2014年3月,以440亿港元的价格向淡马锡出让屈臣氏集团25%股权;

2014年4月72.01亿港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

2014年11月,以38.29亿港元向内地泛海控股出售和记港陆71.36%股权

2015年6月向卡塔尔投资局出售电力公司港灯16.53%的权益,涉及资金超76亿港元

2015年,长和系重组,李家变相减持地产业务,由43.4%降至30%

2016年10月230亿港元出售陆家嘴世纪汇广场,此举被外界视为李嘉诚彻底退出内地房地产市场。

然后还有上月,144.97亿港元出售做固网电讯业务的和记环球电讯。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以来,李嘉诚已经在大中华区卖掉了包括东方汇金中心、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北京盈科中心、上海盛邦国际大厦等在内的诸多地产项目,共计1165亿港元资产,并用这些钱大举转战欧洲,尤其是英国。

傻傻的曲奇
合适的冥王星
2025-09-02 19:08:17

李嘉诚是一代商业传奇,曾经长时间占据全球华人首富的位置,在他被捧为“东方商业巨子”的时候,还没有马云、马化腾等人什么事。李嘉诚以“精明”著称,善于觅商机,“与其待时,不如乘势”用在李嘉诚那里是最合适不过了。

近些年,李嘉诚一直绕不开“跑路”的传闻,但是,他真的是“跑路”了吗?李嘉诚“跑路”的消息在2013年才见诸报端,但事实上他“跑路”的时间似乎可以追溯得更早:2008年,李嘉诚便以44.4亿元卖掉位于上海的世纪商贸广场。

随后,李嘉诚开始大量套现,似乎也坐实了他“跑路”的传言: 2013年起,以26亿元卖掉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以30亿元卖掉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以57.5亿元卖掉北京盈科中心、以200亿元卖掉上海陆家嘴“世纪汇综合体”等地标性建筑、以70.9亿元的高价卖掉了成都的一个房地产项目。

同时,2014年起,李嘉诚出售的长园集团股权、以61.4亿的价格向卡塔尔投资局旗下全资子公司出售港灯16.53%的股权、以约145亿港元的价格出售和电旗下香港固网业务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1年至2020年这10年的时间里,李嘉诚家族通过出售国内房地产共套现了2700亿港元。让国人震撼的是,李嘉诚及其子李泽楷、李泽钜在国内大量套现,进而在国外进行大手笔的投资。

据报道,李嘉诚家族仅仅在英国投资就超过6000亿,涉及基建、地产、商业等多个领域。就在2020年,李嘉诚突然还对外宣布在英国掷下百亿巨资,计划打造一座名叫Convoys Wharf、位于伦敦泰晤士河附近的“香港城”。

当然,李嘉诚在国外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有“失算”的时候。 2019年,李嘉诚砸下466亿港元,买下英国知名的酿酒厂和酒馆运营商GreeneKing。据悉,GreeneKing的实业遍布大不列颠岛,其在英格兰、威尔士及苏格兰有超过2700间英式酒馆、餐厅及酒店。

不过,由于今年众所周知的突发性卫生事件,英国政府规定当地英式酒馆由2020年3月起关闭3个月,严重影响Greene King的运营,旗下英式酒馆亦因此需暂停实体营业李嘉诚的业务也因此受到影响。据统计,Greene King酒馆在上半年就亏损19.38亿港元。

李嘉诚在加拿大的投资也亏损严重。许多人都知道,李嘉诚是加拿大最大能源公司赫斯基能源最大的股东,但在过去12年,赫斯基能源市值一路暴涨,李嘉诚在其中的收益已经蒸发掉80%,个人损失200亿美元,折合1千多亿港币。

李嘉诚在国外的投资真的有些“失算”了,这就意味着他“跑路”没成功吗?意味着他大举套现投资国外失败了吗?不是的!

郭台铭曾经说过:“商人无祖国,市场就是我的祖国。”郭台铭深谙这个道理,作为李嘉诚,他不可能不懂。

种种迹象表明,李嘉诚在一边套现,一边“跑路”的同时,也一边回国投资。就在2019年底,李嘉诚旗下的ARA亚腾资产集团以24亿的高价收购了上海浦东三林城。

在2020年年初,李嘉诚旗下的另一家公司长江基建集团发布了相关公告,声明将会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进行磋商洽谈,共同寻找探讨电力能源的合作计划。

此前李嘉诚卖掉了香港的很多资产大举套现,但在2016年在香港房价低迷时掷出19.53亿港元,在拿下新界的一块住宅用地。根据日前联交所权益披露的消息,李嘉诚及其长子李泽钜最近还在增持长实集团股份,他们在今年8月25日至28日之间先后购入333.1万股。这是他们持续进行的大动作:李嘉诚、李泽钜两人在8月份已经累计共增持26次,合计增持长实集团5864.04万股,涉资超5.86亿港元。

一边套现,一边“跑路”,一边回国投资!李嘉诚葫芦里卖什么药?用李泽钜的话说,就是这样的:“集团一直有在内地投资,从无计划过离开内地。”

说到底,李嘉诚从来就没有离开。李嘉诚似去欲留的做法,还是离不开商人的秉性: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