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节能评估报告? 谢谢。
节能评估报告分报告书、报告表,根据项目综合能耗而定。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至3000吨标准煤(不含3000吨,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200万至50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至1000吨,或年天然气消费量50万至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主要内容如下
前言
主要说明节能评估项目的背景及任务的由来,项目前期工作委托和进展情况,立项批文时间和文号等。概述评估工作及报告编写简况。
一、总论
1.评估依据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申请报告
(2)评估报告编制委托书
(3)项目的相关批复文件等
2.评估范围和内容
3.评估遵循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
4.评估程序
二、项目所在地概况
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3.相关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等
4.能源供应状况和能源消费结构
三、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单位概况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工程建设方案
建设背景、内容、规模;产品及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辅助设施和附属工徎;能源利用方案等。
4.建设项目能源利用状况
(1)能源利用状况概述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分析(建设期和运营期);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对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是否符合节约能源的相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是否考虑了优化用能结构等(方案比选)。
(2)能源指标及分析
主要包括分品种实物能耗总量、综合能耗总量、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以及按单一能源品种考核的实物单耗、主要工序(工艺)单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主要工序(工艺)单耗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分析等。
(3)主要生产工艺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工程总图布置方案
2主要生产工艺系统
3主要耗能设备
(4)辅助生产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动力(热力)工程
2供电照明
3通风空调系统
4给排水系统
5自动控制系统
6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等
7其它
(5)附属生产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建设节能
生产、管理和公共附属建筑物的总体设计、建筑节能综合指标、建筑维护结构热工性能、空调与通风、建筑采光与照明等的方案设计和设备选择;工业建筑与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特性的结合;控制指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等。
节能型建筑材料、设备与产品的选用。
2其它设施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四、建设项目合理用能评价
1.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2.工艺系统合理用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措施评价
3.辅助生产系统合理用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措施评价
4.附属系统合理用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措施评价
5.项目系统节能和能源综合利用状况评价
6.评价结论
五、节能对策措施及效果分析
1.建设项目拟采用的节能对策措施
2.节能对策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方案比选)
3.节能效果分析评估
4.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的节能对策措施建议
六、结论与建议
1.建设项目工程方案节能评估结论
2.对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合理用能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八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主席令第九十号,十届人大常委会三十次会议主席令第七十七号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十届人大常委会14次会议主席令第33号,十一届人大常委会12次会议主席令第23号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九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主席令第7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八届人大常委会17次会议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七届人大常委会11次会议主席令第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八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主席令第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九届人大常委会29次会议主席令第7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七届人大常委会11次会议主席令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主席令第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主席令第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六届人大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主席令第9号,十一届人大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主席令第15号修订) (1)国家法规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发改委令[2010]第6号)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工信部[2010]218号)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
《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2009)》(国家电网公司)
(2)地方法规
《XX市节约能源条例》
《关于XX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有关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XX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XX市供热用热条例》
《XX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XX市节约用水条例》
《XX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
3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准入与产业政策
(1)规划
《XX市城市总体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产业政策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令[2011]第12号
《天然气利用政策》发改能源[2007]2155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10]176号)
《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67号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国发[2008] 36号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国发[2009] 24号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国发[2010] 33号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四批)国发[2011]3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41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二批)工节[2010]第11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三批)工节[2011]第4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四批)》工节2013年 第12号
(1)工业类及行业标准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机械行业节能设计规范》JBJ14-2004
《机械工厂年时基数设计标准》JBT2-2000
《空气压缩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153-2003
《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G/Z18718-2002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93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4272-2008
《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B/T1028-2000
(2)电气专业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9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199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 13462-2008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 17468-200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4-2006
《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3-2006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06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12497-2006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5
(3)暖通专业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2010
《散热器恒温控制阀》JG/T 195-2007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
(4)给排水专业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节水型生活器具》CJ164-2002
(5)燃气专业
《燃气燃烧器具安全技术条件》GBl6914-200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
(6)建筑专业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XX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0
《关于加强外墙保温工程安全防火管理的紧急通知》建质安[2010]1039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质[2009]124
《XX市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29-126-2010
《XX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DB29-88-2007
《XX市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29-125-2007
(7)其它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09
自打抽水蓄能发展规划发布,有关的企业也受到重视,湖北能源同样也有布局抽水蓄能,这只股票会不会盈利,值不值得大家入手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在开始研究湖北能源之前,我要给大家奉上一份电力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下方的链接就能查看:宝藏资料!电力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拥有8家全资子公司和9家控股子公司的湖北能源,已形成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天然气、煤炭和金融“6+1”业务板块,现阶段已经完成鄂西水电以及鄂东火电两大电力能源驻地的建造,并且大力构建煤炭和天然气供应保障网络,另外长源电力、长江证券、湖北银行、长江财险等多家企业都有它的入股,隶属于我国能源业务品种最完整的上市公司。
简单介绍湖北能源后,下面通过亮点分析湖北能源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投资襄阳2台百万千瓦火电,展开抽水蓄能电站前期研究。
湖北能源今年对外宣称投资建设襄阳(宜城)2台百万千瓦火电,动态投资金额为77.3亿元。该项目处于浩吉铁路进入湖北第一站的路口电厂,有着利于煤炭运输的优越条件,能把燃料成本降到最低,预计盈利能力比较高。除了这个,湖北能源公布签约湖北松滋、湖北南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推进。随着项目的持续顺利前行,有望展现出平稳的盈利曲线。
亮点二:积极落实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新能源
湖北能源在落实"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部署上表现很好,促进"气化长江"工程的实施,与湖北省内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争取LNG接卸站项目开发权上表现的很积极。同时,该公司紧密围绕浩吉铁路通车的有利机会,主动促进荆州煤储基地二期,煤港电厂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湖北能源一直在坚持着自建与收购并举,一直全力抢占着湖北省内新能源资源,新能源业务继续保持火速发展态势。由于篇幅有所限制,相关于湖北能源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更多资料信息,我放到了这篇研报里面,想接下去了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哦:【深度研报】湖北能源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抽水蓄能方面: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极速发展,凸显出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的重要性,蓄能规模的提升变得更加重要。随着政策开始实行,抽水蓄能将有很好的发展机遇。
核电方面:核电是战略高科技产业,是大国必争之地。我国核电站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下,发展阶段直接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三代。在2020这一年,我国就有16座核电站开始运营,全年发电量只有全国发电量的4.94%。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我国预计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有利于相关企业的发展。
整体来说,湖北能源多方面奋斗,实力特别不错,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但文章信息相对滞后,要是想准确地了解湖北能源未来发展行情,赶快戳开下方链接领取,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湖北能源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湖北能源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2-0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前言
主要说明节能评估项目的背景及任务的由来,项目前期工作委托和进展情况,立项批文时间和文号等。
概述评估工作及报告编写简况。
1总论
1.1评估依据
1.1.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申请报告
1.1.2评估报告编制委托书
1.1.3项目的相关批复文件等
1.2评估范围和内容
1.3评估遵循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
1.4评估程序
2项目所在地概况
2.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2.3相关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等
2.4能源供应状况和能源消费结构
3建设项目概况
3.1建设单位概况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工程建设方案
建设背景、内容、规模;产品及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辅助设施和附属工徎;能源利用方案等。
3.4建设项目能源利用状况
3.4.1能源利用状况概述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分析(建设期和运营期);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对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是否符合节约能源的相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是否考虑了优化用能结构等(方案比选)。
3.4.2能源指标及分析
主要包括分品种实物能耗总量、综合能耗总量、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以及按单一能源品种考核的实物单耗、主要工序(工艺)单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主要工序(工艺)单耗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分析等。
3.4.3主要生产工艺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工程总图布置方案
2)主要生产工艺系统
3)主要耗能设备
3.4.4辅助生产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动力(热力)工程
2)供电照明
3)通风空调系统
4)给排水系统
5)自动控制系统
6)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等
7)其它
3.4.5附属生产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建设节能
生产、管理和公共附属建筑物的总体设计、建筑节能综合指标、建筑维护结构热工性能、空调与通风、建筑采光与照明等的方案设计和设备选择;工业建筑与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特性的结合;控制指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等。
节能型建筑材料、设备与产品的选用。
2)其它设施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4建设项目合理用能评价
4.1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4.2工艺系统合理用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措施评价
4.3辅助生产系统合理用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措施评价
4.4附属系统合理用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措施评价
4.5项目系统节能和能源综合利用状况评价
4.6评价结论
5节能对策措施及效果分析
5.1建设项目拟采用的节能对策措施
5.2节能对策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方案比选)
5.3节能效果分析评估
5.4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的节能对策措施建议
6结论与建议
6.1建设项目工程方案节能评估结论
6.2对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合理用能的建议
节能潜力的评估的意义
节能潜力的评估的意义,节能潜力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节能评估报告书或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下分享节能潜力的评估的意义。
节能潜力的评估的意义1(1)节能潜力技术措施评估
①根据项目用能方案,综述生产工艺、动力、建筑、给排水、暖通与空调、照明、控制、电气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节能潜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能源的回收利用,如余热、余压、可燃气体回收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②分析节能潜力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如生产强度对节能潜力措施有较大影响,可针对不同的生产强度分别评估可行性和合理性。
(2)节能潜力管理措施评估
①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等标准的要求,评价项目的节能潜力管理制度和措施,包括节能潜力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情况;
②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17167)等标准要求,编制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能源计量网络图等,评价项目能源计量制度建设情况,包括能源统计及监测、计量器具配备、专业人员配置等情况。
(3)单项节能潜力工程评估
①分析评估单项节能潜力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单项节能潜力量计算方法、单位节能潜力量投资、投资估算及投资回收期等。
②分析单项节能潜力工程的技术指标及可行性。
注:凡不能纳入建设项目主导工艺流程(如热电联产)和拟分期建设(如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的节能潜力项目,应在可研报告中单列节能潜力工程。
(4)节能潜力措施效果评估
①分析计算主要节能潜力措施的节能潜力量;
②评价项目节能潜力措施效果。单位产品(运输量、建筑面积)能耗、主要工序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指标国际国内对比分析,说明通过采取节能潜力措施,设计指标是否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5)节能潜力措施经济性评估
计算节能潜力技术和管理措施成本及经济效益,评估节能潜力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的经济可行性。
节能潜力的评估的意义2一、项目节能评估的意义
1、评估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等的要求,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
2、对项目工艺工序以及工艺设备在能源消耗方面是否先进可行,进行评估。
3、阐述建设项目设计用能的情况,以科学、严谨的评估方法,客观、全面地分析项目合理用能的先进点和薄弱环节,判定项目合理用能的政策符合性、科学性、可行性,提出合理用能的建议措施。
4、根据节能评估的结论和建议,为实现国家、地方有关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目标,加强项目合理用能管理,从源头严把节能关。
二、评估内容
1、区域用能概况及产业规划
分析区域用能概况,包括能源供应条件、运输能力、现状负荷(容量)富余程度,功能网络(包括电力、热力、天燃气、水等),区域余热、余压等资源。分析区域产业规划,根据区域已发布的产业发展规划分析本区域产业总体定位与发展方向,项目引进原则、鼓励引进的项目和优先发展的行业、限制和禁止引进的项目和行业。
2、区域能源“双控”目标
根据区域所在地节能主管部门分解下达的考核期节能目标要求,结合区域内行业用能特点,确定本区域统计考核期内用能总量、增量及用能强度下降量,评估包括一个时期内该区域的能源消费强度和用能总量、煤炭消费总量等区域能源“双控”三指标目标。
3、区域负面清单
以高耗能行业或单位增加值能耗明显高于区域能耗强度控制目标和区块能耗标准的相关行业为基础,结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外的项目实行承诺备案管理,负面清单内的项目实行项目能评管理。
4、区域能效标准
根据区域内现有企业工艺技术水平,摸清区域内不同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等能效现状。对照《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能效指南》和国家、浙江省已颁布实施的强制性能耗标准,对区域内各行业能效现状进行对标。开展能效领跑者活动,推出一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领先的行业标杆,不断促进区域能效水平的提升。
5、区域节能措施
落实区域内不同行业先进的节能技术措施,主要指生产工艺、动力、建筑、给排水、暖通与空调、照明、控制、电气等方面的具体节能措施。落实各项节能管理措施,包括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源统计和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措施等,不断提高区域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潜力的评估的意义3节能评估节能分类
节能的`概念有狭义节能和广义节能两种。狭义节能指的是直接节能,广义节能包括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
1、直接节能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生产和生活中直接消耗的能源,称为直接节能。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直接消耗能源,如直接消耗的煤、油、电、天然气等能源。若在满足相同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降低能源的直接消耗,就是直接节能。
2、广义节能(或间接节能)
采取各种措施节约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任何一种人力、物力、财力、运力等,提高经济效益所引起的节能都叫做广义节能。在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除了直接消耗能源以外,还必须消耗和占用其他各种物资。钢铁生产除了直接消耗能源以外,还需要消耗能量烧结矿、石灰和耐火材料等各种原材料。
而这些原材料的生产需要消耗能源,节约这些原材料就是广义节能。另外,提高产品和工程建设质量、合理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改变经验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等引起的节能也称为广义节能。
在实际行能工作中除了抓好直接节能外,广义节能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据统计, 我国广义性能潜力很大,其中直接节能潜力占1/3,广义节能潜力占2/3。因此,只有大力开展广义中能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浪费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