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专注的路人
简单的台灯
2023-01-30 17:06:43

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最佳答案
平淡的枕头
大胆的紫菜
2025-09-07 17:17:42

1 电子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

风具有可再生、清洁等特征,风能成为被高效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在风力发电系统研发过程中,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MW级直驱式风电机组变流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等均使用了电子技术[2]。正确运用电子技术,能将可再生的风能转换成源源不断的电能,有效解决能源危机、供电压力等问题,同时也减少CO2的排放量,从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减少资金成本。

                                 

2 电子技术在太阳能发电中的应用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发电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主要涉及太阳能光电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和太阳能光伏技术。这三种新能源技术形式应用范围比较广,例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蔬菜大棚的照明等就是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中有效应用的实际结果。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并网控制、电控柜及太阳跟踪系统,均离不开电子技术的支撑。                               

3 电子技术在潮汐能发电中的应用

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有利条件。在潮汐能发电过程中,可运用电子变换装置,并借助发电机将潮汐能转换为电能,再将这些电能以恒压恒频的形式输出至其他种类的电力装置中,以实现为电力系统提供电力的目的。通过潮汐能发电技术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电能,有效解决了天然气、煤、石油等化石类能源匮乏问题。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领域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新能源领域的科研人员要善于利用电子技术等先进手段,并加以创新和完善,既能保证循环利用,又能创造出更多形式的新型能源。

                                 

4 电子技术在生物能中的应用

生物能也属于可再生资源,其能量来源于植物能源。而植物能源是以自然界中的植物,如木材、海藻、秸秆等物质为材料,对其进行风干、压缩、成型等处理,再将其送入锅炉内加热,产生大量蒸汽,进而用来发电[3]。另外,生物能还能变废为宝,将一些废弃物料经过干燥、燃烧等处理,使其转化成能利用的电能。而在物料的整个处理过程中,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支持,进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

5 电子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在未来建筑行业,构建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成为必然趋势。在建筑工程进行中,应用电子技术构建风力发电和无线充电等系统,以实现节材、节水、节能,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浪费,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促使建筑工程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保性,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最新回答
无辜的胡萝卜
美好的鱼
2025-09-07 17:17:42

新能源电力系统及其特征

随着以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的开发利用,接入电网的新能源电力比重日益提高。众所周知,电力的基本特征是难以大规模储存,电力的生产与消费必须同步进行。电力系统通过统一的调度指挥,使电力的生产跟随负荷需求的变化,保证电能的实时供需平衡。对于传统的电力系统来说,电力调度中心根据用户负荷需求变化对发电单元发出调度指令,发电单元执行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度指令改变发电负荷,满足用户负荷需求,维持电网安全稳定,保证电能质量。当发电侧的可调度容量难以达到负荷侧需求以及发生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的情况时,电力调度中心将采取切除用户负荷等措施,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传统的火电、水电、核电、油/气发电而言,发电单元一般具有良好的可调度性能。发电机组在一定的容量范围内可以按照电网调度AGC指令变更发电功率。因此,在发电装机容量可满足用户最大负荷的前提下,整个电力系统是可调可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区别于传统发电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的随机波动性。由于产生电力的一次能源来自于自然界空气的流动与太阳光的辐射,不仅不可储存,而且受到季节、气候和时空等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随机波动性和间歇性,因此,对于具有一定装机容量的新能源发电单元来说,其实际出力首先取决于现时刻的风力、太阳光强度的约束。当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化接入电网后,电力系统就必须在随机波动的发电侧与随机波动的负荷侧之间实现电力的供需平衡,保持电网的安全稳定。

新能源电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的能量密度低。例如:当风速为3m/s时,其能量密度为20W/m2左右,而太阳能即使是在天气晴朗的正午,太阳垂直投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密度仅为1000W/m2左右,这样使得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单机容量不可能过大。大量的小容量发电机组接入电网,使电力系统受控发电单元呈爆炸性增长趋势。截至2012年底,我国火电机组累计装机819.17GW,单机6MW及以上的火电机组总数约为6600台;同期,风电机组的装机总量仅为75.324GW,装机数量却达到了53764台,超过了火电机组数量的8倍。 按照我国风电装机2020年将达到200~300GW的预期,以目前风电的平均单机装机容量来计算,到时需要并入电网的风电机组数量将达到14万至21万台!随着新能源电力的规模化开发和电网中新能源电力比重的增加,使传统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性、可控性、安全性、整体性、智能化。进而将推动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以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将逐步形成新一代电力系统,即新能源电力系统。

隐形的毛衣
唠叨的皮带
2025-09-07 17:17:42
新能源电力是指依靠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进行发电的系统机制。

补充:

新能源的分类:

1、新能源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

(1)、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

(2)、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

(3)、天体引力能,如:潮汐能。

2、新能源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1)、常规能源,如:水能、核能。

(2)、新能源,如:生物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风能。

3、新能源按属性分类:

(1)、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水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

(2)、非可再生能源,如:核能。

4、新能源按转换传递过程分类:

(1)、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如:水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

(2)、二次能源,如:沼气、蒸汽、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

文艺的饼干
精明的唇彩
2025-09-07 17:17:42
是一家很不错的公司,市场发展前景很好,受国家发展政策的支持。

江苏光讯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05-05,企业地址位于东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互联网大厦,所属行业为专业技术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光伏设备销售,电力销售,光伏电站设计、安装、维护,光伏发电技术咨询,塑料制品、金属制品、五金及配件、通讯器材(除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电机设备及配件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江苏光讯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等待的棒球
有魅力的雨
2025-09-07 17:17:42

可以咨询: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新能源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新能源行业界定

1.1.1 能源行业定义

(1)能源定义

(2)能源分类

(3)能源的转换

1.1.2 新能源行业界定

1.1.3 新能源行业相似概念辨析

1.1.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新能源行业归属

1.2 新能源行业分类

1.3 新能源专业术语说明

1.4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中国新能源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新能源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中国新能源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中国新能源行业主管部门

(2)中国新能源行业自律组织

2.1.2 中国新能源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中国新能源标准体系建设

(2)中国新能源现行标准汇总

(3)中国新能源即将实施标准

(4)中国新能源重点标准解读

2.1.3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1)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2)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相关规划汇总

2.1.4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分析

2.1.5 政策环境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2 中国新能源行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3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新能源行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中国新能源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2 社会环境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4 中国新能源行业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中国新能源行业科研和创新状况

2.4.2 中国新能源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2.4.3 中国新能源行业专利申请及公开情况

(1)中国新能源行业专利申请

(2)中国新能源行业专利公开

(3)中国新能源行业热门申请人

(4)中国新能源行业热门技术

2.4.4 技术环境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3章: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市场趋势洞察

3.1 全球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3.1.1 全球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1.2 全球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3.1.3 全球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3.1.4 全球能源行业趋势前景分析

3.2 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2.1 全球新能源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3.2.2 全球新能源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3.2.3 全球新能源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3.2.4 全球新能源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3.2.5 新冠疫情对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分析

3.3 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3.1 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3.2 全球新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3.3.3 全球新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3.4 全球新能源行业融资概况分析

3.4.1 全球新能源行业市场融资细分领域分布

3.4.2 全球新能源行业市场融资地区分布

3.5 全球新能源行业重点区域市场研究

3.5.1 美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5.2 德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5.3 日本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6 全球细分新能源行业开发利用分析

3.6.1 全球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分析

3.6.2 全球风能开发利用分析

3.6.3 全球核能开发利用分析

3.6.4 全球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分析

3.6.5 全球地热能开发利用分析

3.6.6 全球氢能源开发利用分析

3.6.7 全球海洋能开发利用分析

3.7 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预测

3.7.1 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3.7.2 全球新能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第4章:中国能源贸易现状及对外依存度分析

4.1 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整体状况

4.2 中国能源进口贸易状况

4.2.1 中国能源进口贸易规模

4.2.2 中国能源进口价格水平

4.2.3 中国能源进口产品结构

4.2.4 中国能源进口来源地

4.3 中国能源出口贸易状况

4.3.1 中国能源出口贸易规模

4.3.2 中国能源出口价格水平

4.3.3 中国能源出口产品结构

4.3.4 中国能源出口目的地

4.4 中国能源对外贸易依存度

4.5 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预判

4.5.1 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4.5.2 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预判

第5章: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及痛点研究

5.1 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5.1.1 中国能源资源概况

5.1.2 中国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5.1.3 中国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5.1.4 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5.1.5 中国能源行业趋势前景分析

5.2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及供需分析

5.2.1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5.2.2 中国新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5.2.3 中国新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5.2.4 中国新能源行业消纳情况

5.2.5 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

5.3 中国新能源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5.4 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痛点分析

第6章: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6.1 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概述

6.2 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6.3 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现状

6.4 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6.5 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制约因素及发展困境

6.6 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趋势前景分析

第7章: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7.1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概述

7.2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7.3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

7.4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7.5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制约因素及发展困境

7.6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趋势前景分析

第8章:中国核能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8.1 中国核能开发利用概述

8.2 中国核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8.3 中国核能开发利用现状

8.4 中国核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8.5 中国核能开发利用制约因素及发展困境

8.6 中国核能开发利用趋势前景分析

第9章: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9.1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概述

9.2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9.3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

9.4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9.5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制约因素及发展困境

9.6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趋势前景分析

第10章:中国其他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10.1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10.2 中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10.3 中国氢能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10.4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10.5 其他新兴新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第11章:中国新能源产业区域布局状况及重点区域市场解读

11.1 中国新能源行业区域市场发展格局分析

11.2 中国新能源行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11.2.1 山东省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

(2)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新能源行业竞争状况

(4)新能源行业趋势前景

11.2.2 河北省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

(2)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新能源行业竞争状况

(4)新能源行业趋势前景

11.2.3 江苏省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

(2)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新能源行业竞争状况

(4)新能源行业趋势前景

11.2.4 内蒙古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

(2)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新能源行业竞争状况

(4)新能源行业趋势前景

11.2.5 新疆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

(2)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新能源行业竞争状况

(4)新能源行业趋势前景

第12章:中国新能源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12.1 太阳能光伏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12.1.1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1.2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1.3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1.4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1.5 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1.6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2 风能领域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12.2.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风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风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风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2.2 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风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风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风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2.3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风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风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风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2.4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风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风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风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2.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风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风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风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3 核能领域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12.3.1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核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核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核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3.2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核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核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核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3.3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核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核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核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4 其他新能源领域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12.4.1 广州海电技术有限公司

12.4.2 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12.4.3 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4.4 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12.4.5 北京华誉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4.6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4.7 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12.4.8 江苏清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13章: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潜力评估及趋势前景预判

13.1 中国新能源行业SWOT分析

13.2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13.3 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13.4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第14章: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及投资机会分析

14.1 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

14.1.1 新能源行业人才壁垒

14.1.2 新能源行业技术壁垒

14.1.3 新能源行业资金壁垒

14.1.4 新能源行业其他壁垒

14.2 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风险预警及防范

14.2.1 新能源行业政策风险及防范

14.2.2 新能源行业技术风险及防范

14.2.3 新能源行业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14.2.4 新能源行业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14.2.5 新能源行业其他风险及防范

14.3 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14.4 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4.4.1 新能源行业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14.4.2 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14.4.3 新能源行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14.4.4 新能源产业空白点投资机会

第15章: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15.1 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15.2 中国新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新能源行业界定

图表2:新能源行业相关概念辨析

图表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新能源行业归属

图表4:新能源行业分类

图表5:新能源专业术语说明

图表6: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图表7: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图表8:中国新能源行业监管体系

图表9:中国新能源行业主管部门

图表10:中国新能源行业自律组织

图表11:中国新能源标准体系建设

图表12:中国新能源现行标准汇总

图表13:中国新能源即将实施标准

图表14:中国新能源重点标准解读

图表15:截至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政策汇总

图表16:截至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规划汇总

图表17: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分析

图表18:政策环境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19: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图表20: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图表21: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图表22:中国新能源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图表23:社会环境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24:中国新能源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图表25:中国新能源行业专利申请

图表26:中国新能源行业专利公开

图表27:中国新能源行业热门申请人

图表28:中国新能源行业热门技术

图表29:技术环境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30:全球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图表31:全球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图表32:全球新能源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图表33:全球新能源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图表34:全球新能源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图表35:全球新能源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图表36:新冠疫情对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分析

图表37:全球新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图表38:全球新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图表39:全球新能源行业市场融资细分领域分布

图表40:全球新能源行业市场融资细分领域分布

图表41:美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图表42:德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图表43:日本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图表44: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图表45:中国能源进出口商品名称及HS编码

图表46: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整体状况

图表47:中国能源进口贸易规模

图表48:中国能源进口价格水平

图表49:中国能源进口产品结构

图表50:中国能源进口来源地

图表51:中国能源出口贸易规模

图表52:中国能源出口价格水平

图表53:中国能源出口产品结构

图表54:中国能源出口目的地

图表55:中国能源对外贸易依存度

图表56: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图表57: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预判

图表58:中国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图表59:中国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图表60: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图表61: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现状

图表62: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63: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64: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图表65: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

图表66:中国风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67:中国风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68:中国核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图表69:中国核能开发利用现状

图表70:中国核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71:中国核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72: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图表73: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

图表74: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75: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76: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77: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78: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79: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80: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81: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82: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83: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84: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85: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86: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87: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88: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89: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90: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91: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92: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93: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94: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95: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96: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97: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98: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99: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00: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101: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102: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103: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104: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105: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06: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107: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108: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109: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110: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111: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1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11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114: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115: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116: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风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117: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风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18: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119: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120: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

自觉的人生
细心的画笔
2025-09-07 17:17:42
我国目前新型电力能源有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后,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表示这种能源方式不能大力发展,它不但会抢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更将会导致社会不健康发展;地热能的开发和空调的使用具有同样特性,如大规模开发必将导致区域地面表层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再一次生态环境变化;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

太阳能发电具有布置简便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应用面较广,现在全球装机总容量已经开始追赶传统风力发电,在德国甚至接近全国发电总量的5%-8%,随之而来的问题令我们意想不到,太阳能发电的时间局限性导致了对电网的冲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能源界的一大困惑。

风力发电在19世纪末就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是新能源领域的独孤求败,由于它造价相对低廉,成了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新能源首选,然而,随着大型风电场的不断增多,占用的土地也日益扩大,产生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我们又一困惑。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总体上偏低,一方面是与不同国家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偏高有关,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据IEA的预测研究,在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从而增加它的竞争力。

内向的大神
积极的戒指
2025-09-07 17:17:42
新能源发电专业资质只设乙级一个级别,申请资质的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乙级资质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100w。

(2)高级工程师作为主要企业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0年以上设计工程经历,且主持过所申请新能源发电专业设计类型的大型项目工程设计不少于1项,

(3)主导专业的非注册人员应当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过所电力行业新能源发电专业设计类型的中型项目工程设计不少于2项。

(4)新能源发电工程专业乙级资质的所需职称专业人员如下:高级电力系统工工程师1人,热工控制中级工程师1 人,通信保护高级工程师1人,化学水处理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总图工程师1人,注册动力工程师1人,注册电气(发输变电)工程师4人,二级注册建筑师1人,一级结构工程师1人,中级暖通空调工程师1人,中级给排水工程师 1人,中级水利水电工程师1人,中级环保工程师1人,中级概预算工程师1人,中级输煤除灰工程师1人,共计18人。

淡定的抽屉
伶俐的鸡
2025-09-07 17:17:42
银星能源是以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业的上市公司。银星能源现有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146.68万千瓦,年发电能力约23亿度。银星能源的新能源发电装备订单主要在宁蒙陕甘地区,运输半径800公里。

银星能源位于宁夏地区,未来将会大力投资新建新能源电力项目,增强公司的新能源发电规模。银星能源的控股股东是中铝宁夏能源集团,未来银星能源将会并购控股股东旗下新能源电力资产,不断扩大企业新能源发电规模。国家政策鼓励在西部地区新建大型光伏风电基地,银星能源有望受益于国家政策获得更多新能源发电项目和新能源装备制造订单。

银星能源当前股价处于相对低位,市场估值偏低,所以股价具有很大的上涨预期。呼吁投资者大力炒作银星能源,推动银星能源估值回升!

贤惠的冬天
高兴的曲奇
2025-09-07 17:17:42
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减少CO2及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创造一个绿色家园。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再过40年左右,石油将消耗所剩无几.

 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减少CO2及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创造一个绿色家园。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再过40年左右,石油将消耗所剩无几;再过60年左右,天然气也将宣布告竭而煤炭资源按目前的消耗量也只能供人类使用200年左右。从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和能源消耗两方面看,都迫使我们寻找其它可再生能源替代现在的常规化石能源。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开始大规模利用的新能源是风能、太阳能、沼气、燃料电池这四种。本文介绍沼气、燃料电池等几种发电技术。

1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当源源不断地从外部向燃料电池供给燃料和氧化剂时,它可以连续发电。依据电解质的不同,燃料电池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等。按燃料电池所用原始燃料的类型,大致分为氢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和汽油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不受卡诺循环限制,能量转换效率高,洁净、无污染、噪声低,模块结构、积木性强、比功率高,既可以集中供电,也适合分散供电。

使用燃料电池发电,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不需要进行燃烧,没有转动部件,理论上能量转换率为100%,装置无论大小实际发电效率可达40%~60%,可以实现热电联产联用,没有输电输热损失,综合能源效率可达80%,装置为集木式结构,容量可小到只为手机供电、大到和目前的火力发电厂相比,非常灵活。

燃料电池其原理与一般电池相同。其单体电池是由正负两个电极(负极即燃料电极和正极即氧化剂电极)以及电解质组成。不同的是一般电池的活性物质贮存在电池内部,因此,限制了电池容量。而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只是个催化转换元件。因此燃料电池是名副其实的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机器。电池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由外部供给,进行反应。原则上只要反应物不断输入,反应产物不断排除,燃料电池就能连续地发电。

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率、无污染、建设周期短、易维护以及成本低的特点,它不仅是汽车最有前途的替代清洁能源,还能广泛用于航天飞机、潜艇、水下机器人、通讯系统、中小规模电站、家用电源,又非常适合提供移动、分散电源和接近终端用户的电力供给,还能解决电网调峰问题。随着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推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人们预测,燃料电池将成为继火电、水电、核电后的第四代发电方式,它将引发21世纪新能源与环保的绿色革命。

2005年,从事燃料电池开发的公司总投资额已超过10亿美元。据统计,2005年全球拥有50万个固定的(静止式)燃料电池装置,到2010年,将有250万户家庭使用燃料电池,同时全球拥有60万台燃料电池汽车,占世界汽车生产量的1%。

2沼气发电

沼气具有较高热值,与其他燃气相比,抗爆性能较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沼气一般在农村比较多使用,传统上大多利用沼气取暖、炊事和照明。沼气发电是随着沼气综合利用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新型沼气利用技术,它将沼气用作发动机燃料,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由于城市化进程大城市,利用垃圾沼气发电也成为了可再生能源的一大热点。在我国,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正在或准备建立垃圾沼气发电厂。我国第一家垃圾沼气发电厂是在1998年10月,在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建成。在我国,目前拥有1000万座沼气池。但总体上沼气应用范围不够广,利用率也比较低。我国城市垃圾量以每年6%~7%的速度递增,而我国90%以上的城市处理垃圾的方式采取的是填埋方式,许多大城市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在千吨以上,如果能变废为宝,我国可以明显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石油进口。

在国外,沼气发电也是蓬勃发展,在2006年12月12日,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利用垃圾沼气发电站在韩国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发电规模为50MW级,这座沼气发电站生产的电力可为18万户家庭供电,它将替代韩国每年50万桶重油进口。在此之前,全世界50MW级的沼气发电站仅在美国有1座。

随着沼气发电站的容量提高,沼气发电并网运行将会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冲击,继电保护相关问题也会随着容量提高而变得突出。文献[沼气发电机并网一次主接线及继电保护配置的探讨]阐述了沼气发电机并网的接线方式及保护配置问题。

3潮汐发电

潮汐能发电的工作原理与一般的水力发电原理差不多。它建筑一条大坝把靠海的河口或者海湾与大海隔开,形成一个大水库,发电机组安装在拦海大坝里面,大部分机器在地面下,利用潮汐涨落的位能差来推动水力涡轮发电机组发电。

潮汐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理相似,它是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势能来发电的,也就是把海水涨、落潮的能量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发电)的过程。具体地说,由于潮水的流动与河水的流动不同,它是不断变换方向的,因此就使得潮汐发电出现了不同的型式,例如:(1)单库单向型,只能在落潮时发电。(2)单库双向型:在涨、落潮时都能发电。(3)双库双向型:可以连续发电,但经济上不合算,未见实际应用。

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是法国的郎斯河口电站,其装机容量为240MW,年均发电量为544GWh。中国沿海已建成9座小型潮汐电站,1980年建成的江厦潮汐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双向潮汐电站,也是世界上较大的一座,其总装机容量为3200kW,年发电量为10.70GWh。

世界较大的潮汐电站至今运行正常,证明潮汐发电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近20年来几乎没有建新的潮汐电站,100MW级的潮汐电站没有一个建设投产。没建新的潮汐电站的原因主要是考虑电站的经济性和潮汐大坝对环境的影响。

4地热发电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仓库。其内部的热能根据科学家的推算,全球潜在地热能源的资源量约4×1013MW,相当于现在全球能耗的45×104倍。地热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地热发电是利用超过沸点的中、高温地热(蒸汽)直接进入并推动汽轮机,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或者通过热交换利用地热来加热某种低沸点的工作流体,使之变成蒸气,然后进入并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近发展起来的“热干研过程法”地热发电法不受地理限制,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地热开采。原理是首先将水通过压力泵压入地下4到6km深处,在此处岩石层的温度大约在200℃左右。睡在高温岩石层被加热后通过管道加压被提取到地面并输入一个热交换器中。热交换器推动汽轮发电机将地热转化成电能。而推动汽轮机工作的热水冷冻后再重新输入到地下供循环使用。

世界上第一座地热发电站要算是1904年在意大利的拉德雷诺建成的小型地热电站,它是用地热蒸汽推动涡轮机发电的,但功率很小,只点亮了5盏电灯。后来经过充实发展,目前该电站的装机容量已达548MW。当初这座电站虽然只能点亮5盏电灯,却开创了地热发电的历史。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热发电站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1000MW,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盖瑟尔斯。

我国地热发电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研究,于1970年,中国科学院在广东省丰顺县汤坑镇邓屋村建起了发电量60kW的地热发电站。这是我国第一座地热试验发电站。1976年,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热发电站在我国羊八井盆地建成发电,现已兴起了一座崭新的地热城,地热开发利用正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目前,该电厂已有8台3000kW机组,总装机25MW,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占到45%。羊八井地热发电站目前是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

结束语

本文综述了各种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原理和研究现状,成本过高是限制它们大量推广应用的瓶颈,因此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将是今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虽然能源发电为未来人类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描绘了令人振奋的前景,但要使这幅蓝图真正成为现实的确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等来共同解决。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路电子器件的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将会发挥出它们巨大的潜力,在电力系统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为人类的持续发展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