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大连新能源汽车可以走公交专用道吗

老实的翅膀
热心的秋天
2023-01-30 16:43:41

大连新能源汽车可以走公交专用道吗

最佳答案
细心的冬瓜
如意的蜗牛
2025-09-09 06:22:23

大连新能源汽车不可以走公交专用道,按照《重庆市公共汽车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早晚高峰时段的公交专用道,除公交车辆外,其余车辆不得通行(法律法规另行规定的除外)。因此,新能源车辆在公交专用时段不能通行公交优先道。

2020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激励措施(2020年度)的通知》,在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中提到“在道路交通施工或其他条件下实施道路限制通行的,新能源汽车享有与公交车同等的通行便利”。

没想到,就是因为这一条激励措施,不少车主竟在同一地点多次违章。这让车主朋友们疑惑不已。

案例一:新能源车主陈先生就因为看到这条消息,认为新能源车可以在上班高峰期通行公交专用道。3月29日早高峰期间,陈先生驾驶朋友的新能源车在早高峰期间走了一次公交专用道,结果不幸被处罚。

陈先生认为这条激励政策与《重庆市公共汽车管理条例》有冲突,《重庆市公共汽车管理条例》规定早晚高峰时段的公交专用道,除公交车辆外,其余车辆不得通行(法律法规另行规定的除外)。陈先生希望相关部门能出面解读以上两项规定。

案例二:胡先生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4月12-15日在沙坪坝区212国道1000m处,连续4天驾车开上了公交专用道,结果连续4天都收到了违章罚单。而沙坪坝区交巡警支队给出的处理意见是,当事人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属实,违反了“机动车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的规定,应当受到罚款200元的处罚。

(图/文/摄: 问答叫兽)问界M5 小鹏汽车P7 AION V 传祺GS8 小鹏P5 理想ONE @2019

最新回答
飘逸的猎豹
善良的魔镜
2025-09-09 06:22:23

保时捷电动车车祸起火,但是电动车车门无法打开,车主无法脱困导致身亡。

现在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很多人都逐渐的将自己的燃油车放弃转向购买新能源汽车,虽然说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它更新换代的速度却非常的快,特别是在电池性能方面。但是当新能源汽车发生交通意外事故时,车门无法从外部打开,这样的事情还是第1次听说。

保时捷电动车车祸起火,车门无法打开。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我们了解到,2022年9月5日在江苏苏州的道路上,有一辆保时捷新能源电动车由于碰撞,突然燃起大火。相关视频中可以看出火势非常的大,但是一直不见车主出来,路过的群众想从外面打开车门进行营救,车门一直打不开,而车内的驾驶人员也无法从内部打开车门,因此最后车内的人员都被活活烧死。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根据网友介绍发生车祸的车主是他的朋友,年龄只有30多岁,而且留下了一个9岁的女儿,目前对于这件事情各方面都没有详细的说明,由于车主死亡根本无法调查,是否存在酒驾,是否存在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很多网友猜测,可能是电动车受到碰撞之后起火而导致新能源汽车的电路系统自动识别到意外事故,或者是线路短路,将所有的车门锁住,因此才造成无法打开车门的后果。

关于此事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新能源电动车发生碰撞之后,起火的事故发生了许多,主要是因为电池存在很大的问题,希望通过类似事件之后,相关的厂家能够对于电池进行重新的更新换代,进一步的提高安全性能。

会撒娇的大侠
忧虑的项链
2025-09-09 06:22:23
根据ITS114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包括城市智慧交通和高速公路机电市场的全年千万项目统计规模为182.5亿,其中主要分为四

大市场1.交通管控市场千万项目规模为84.24亿。2.智慧交通/智能运输市场千万项目规模为20.33亿。3.高速公路机电市场千万项目规模为

75.8亿。4.平安城市千万项目规模为56.6亿。以上四个市场都有着很多的智慧交通方面的应用案例。

具体的在交通管控市场方面,

当前各个省积极构建的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还有围绕着视频、图像分析,从而实现在治安、交通、工业制造、汽车、人工智能等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亦是智

慧交通的典型案例。如深圳榕享的"交通仿真与智能管控机器人"可实时采集视频检测数据与线圈检测数据,将采集的交通流数据、信号配时等数据输入到建立的仿

真路网模型中,进行实时的交通系统仿真。通过一体化交通仿真模型,机器人能快速找出路网拥堵点以及分析路网的常发性拥堵点,并对交通流运营状况的演变进行

预测和分析。在交通仿真与智能管控机器人平台上,还可对城市的任意交叉口的交通环境进行设置,周边居民可将相关建议"告知"机器人,实时模拟交叉口改良效

果,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实践、全民创新的交通管理新模式。

智慧交通/运输方面各种“专车”“快车”“拼车”“代驾”平台类和软件数据类的实例比比皆是,如我们都熟知的“滴滴快递”“uber"“e代驾”等app应用。

通工具新型技术案例方面:如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智能车等等;在2015年12月互联网大会上李彦宏展示的无人车,李书福展现的自动驾驶技术都体现了当前

智能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近一点的是,汽车电子标识、ETC、车路协同。2015年的新能源客车市场呈爆发性增长,新能源客车销量达到37363辆,同比增长213.19%,同

时2015年国务院印发《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考核办法(试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等等政策文件,可预见的是新能源汽车将会造就一个巨

大的市场,建立在新能源汽车之上的车联网也将搭上顺风车。

平安城市也有很多已经成型的智慧交通案例。平安城市是基于GIS数字地图技术,高

度整合治安监控、智能交通、数字城管、应急指挥等子系统,改变传统的静态管理和单点管理,实现实时、动态的联动管理新模式,实现了整个城市的治安、交通、

城管、应急联动等各个职能部门的联动,建立了高效的城市部门联动机制,提高了城市的集成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根据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和应用需求,结合

当前与今后一定时期内图像监控系统与图像应用系统的发展需要,建设一套先进的平安城市综合应用平台,为指挥调度、调查取证、应急处置、交通管理等多种后台

应用提供及时、可靠的视频图像信息,服务于实战。市面上常见的平安城市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大部分都有:人脸卡口功能;交通事件检测功能;智能检索功能;道

路违法抓拍功能;车辆稽查布控功能;非现场执法;分析研判功能;交通事态监控功能;视频质量检测功能;智能应用管理功能;数据格式及通信功能;远程控制功

能;指挥调度功能;勤务管理功能;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功能。

以上在我看来都是智慧交通的应用案例。

接下来说一下在大数据方面的应用案例

医疗方面,纽约的mountsinai医院利用数千名患者的数据、历年汇报的流感爆发数据等数据与病毒的变异过程做交叉比对。通过这种工作,科学家和医生

可以预测病毒如何传播,以及对抗这些病毒的最佳途径;甚至有可能使用预测分析来判断病毒的传播方式,然后采取行动来限制这一传播。据说这家医院有望在未来

阻止流感的发生。

在交通方面,浙江某城市与英特尔合作,安装了1000个数字监控设备,100个智能监测点系统,超过300个检查点的电子警察,和500多个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更有效地监测交通和拥堵数据,改善交通流量,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废物处理方面,

英国曼彻斯特垃圾处理局有一套系统,能够利用数据使得产生的垃圾被尽可能多的再次利用。通过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卡车进出加工厂时进行称重,能够了解每个地区

所产生的垃圾数量。这些数据帮助当局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鼓励那些特定的社区更好的垃圾回收和垃圾减量。

在建筑方面, 住房慈善机构hact从400,000座住房中持续不断地收集数据,并进行了各种数据分析。通过数据来发现设计、建造、布局中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而在建造新的楼宇时优化相关的参数,避免这些问题,改进政府保障房的的维修,规划空间合理使用。

智能应用服务,Google提供的大数据分析智能应用包括客户情绪分析、交易风险(欺诈分析)、产品推荐、消息路由、诊断、客户流失预测、法律文案分类、

电子邮件内容过滤、政治倾向预测、物种鉴定等多个方面。据称,大数据已经给Google每天带来2300万美元的收入。例如,一些典型应用如下:

(1)基于Map Reduce,Google的传统应用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日志分析、搜索质量以及其他数据分析应用。

(2)基于Dremel系统, Google推出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软件和服务 —

BigQuery,它也是Google自己使用的互联网检索服务的一部分。Google已经开始销售在线数据分析服务,试图与市场上类似亚马逊网络服务

(Amazon Web Services)这样的企业云计算服务竞争。这个服务,能帮助企业用户在数秒内完成万亿字节的扫描。

(3)基于搜索统计算法,Google推出搜索引擎的输写纠错、统计型机器翻译等服务。

(4)Google的趋势图应用。通过用户对于搜索词的关注度,很快的理解社会上的热点是什么。对广告主来说,它的商业价值就是很快的知道现在用户在关心

什么,他们应该在什么地方投入一个广告。据此,Google公司也开发了一些大数据产品,如“Brand Lift in

Adwords”、“Active GRP”等,以帮助广告客户分析和评估其广告活动的效率。

(5)Google Instant。输入关键词的过程,Google

Instant 会边打边预测可能的搜索结果。

谷歌的大数据平台架构仍在演进中,追去的目标是更大数据集、更快、更准确的分析和计算。这将进一步引领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方向。

在竞选方面,直到2012年,奥巴马的数据团队对数以千万计的选民邮件进行了大数据挖掘,精确预测出了更可能拥护奥巴马的选民类型,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

传,从而帮助奥巴马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竞选经费处于劣势下实现连任的总统。只要数据量够大,够及时,挖掘够深刻,就可以洞悉每个选民的投票几率。

在教育方面,"以物联网、云计算等综合技术的成熟为基础,在学生管理数据库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经过过程性和综合性的考虑,找到学生各种行为之间的内在

联系,考量背后的逻辑关系,并作出恰当的教学决策。以某集团最新出版的全球少儿美语旗舰课程为例,引入了首款应用于少儿英语学习领域的

MyEnglishLab在线学习辅导系统(以下简称MEL),应用大数据技术全程实时分析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学习进度、学情反馈和阶段性成果,从而及

时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实现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动态管理。

英俊的西装
大胆的向日葵
2025-09-09 06:22:23

1、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

2、核能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

3、海洋能

海洋能指蕴藏于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度差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4、风能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风能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蕴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广泛,永不枯竭,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

5、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来源于生物质,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燃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能源

老实的指甲油
体贴的小蘑菇
2025-09-09 06:22:23
导读:“林志颖驾驶特斯拉载着儿子行经桃园中正北路时,突然失控发生自撞产生车辆燃烧”的新闻刷爆了全网,于是,在特斯拉+明星的这样“爆款”新闻出来后,不少人开始担心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能了。

问题来了,新能源车的安全性真的不如燃油车吗?来看一下这组数据。

我国有关专家曾说,目前我国 汽车 每年的燃烧事故率达到万分之3.16,而新能源车的燃烧事故率为万分之0.98。所以,大数据告诉我们,其实开车是有风险的,但是新能源 汽车 自燃的风险,还是比较低的。之所以周围全都是关于新能源车的自燃新闻,那是因为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受到舆论的青睐,这样就给吃瓜群众造成了一种“新能源车毛病多”的错觉。

新能源车自燃起火一般可以归结为两种:电气化线路短路或者电池内部短路引起车辆自燃。

有媒体曾总结了多起新能源车的燃烧案例,关于起火事件所占比例,在行驶状态下占41%,静置状态下占40%,充电情况下占19%;而电池原因是占比58%,碰撞引起的起火问题是19%,浸水问题7%,使用问题7%,其他零部件故障3%,外界原因3%。通过目前的媒体报道,笔者认为,该起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车辆的撞击。

新能源车的电池主要分为锂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等。其中锂电池的应用最为广泛,优点就是成本较低,且能力密度比较高,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因为随之而来的热失控几率也呈大幅上升态势。假如 汽车 遭受到剧烈碰撞,导致电池组产生形变,电池隔膜随即也很容易被撕裂并发生内部短路,这时候,易燃的电解质泄漏就极易产生火灾。

不过,也有一些调查显示,充电过程自燃的比例最高(这个有待考证),更多的直接原因是电池系统的滥用(如过充、低温大倍率充电、高温充电)。

那么,新能源车在燃烧前会有哪些征兆呢?

1、仪表灯不亮,或者中控台产生故障

仪表灯不亮或者中控台有故障,多数是线路短路、线路老化造成的,这个时候容易引发电路起火。

2、车内有烧焦的异味

行驶途中,如果在车内闻到有塑料、橡胶的糊味,说明可能是电路或者电池包起火,务必停车检查。

3、发动机舱冒烟

如果通过车窗及后视镜看到车辆有蓝色或黑色烟雾飘出时,必须停车检查,这个时候可能随时会产生车辆爆燃现象。

4、车辆异常放电

如果近期的车辆有异常放电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有可能是电池组产生了问题,或者出现了破损。

5、 汽车 启动突然出现困难、行驶中抖动明显加剧,刹车出现问题,有失控的迹象,说明车子电路可能出了问题,一旦和障碍物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正直的河马
感性的鸡
2025-09-09 06:22:23

新能源 汽车 的电能来源是锂电池,目前大多数车型都采用了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遭遇外力破坏后会剧烈燃烧,但是因为车上并没有油箱,没有燃油的情况下车辆也只是自燃而已,而不是爆燃也不会发生二次爆炸。

虽然不会爆炸,但是燃烧的速度非常快,

几分钟就可以把一辆车烧毁。因此新能源 汽车 一旦燃烧,没有任何救下来的可能。

但是新能源汽并没有事故引发爆炸的案例。原因就是锂电池没有爆炸的条件,事故中锂电池会剧烈燃烧,把整辆车烧毁为止。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点就是容量密度高,而且容量密度还在不断刷新,只有密度上去了续航能力才能提上去。因此锂电池发展的方向就是不断的提高容量密度,那么锂电池为什么会自燃呢?我们看一下锂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锂电池结构与电解电容高度相似: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中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绝缘片构成。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紧紧的卷在一起,就像电容一样一层层的缠绕在一起,层与层之间由隔膜绝缘,外壳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电解液外漏,电池芯整体泡在电解液中。我们再看一下锂电池工作原理:

充电时

锂离子从正极脱出,通过电解液进入到负极板中,此时负极材料富锂,正极材料脱锂,电子的补偿电荷从外电路供给到负极,以确保电荷的平衡。 放电时正好相反,锂离子从负极逸出,经电解液进入到正极内,正极富锂。当电池有异物刺破后,例如针刺。这时候就相当于在电池内部直接把正负极短路,锂电池短路电流非常大,因此会从电池内部开始剧烈的燃烧:

电池刺破

后剧烈燃烧是锂电池固有的缺点,目前比亚迪的铁锂电池做的比较好。

其他的诸如三元锂电池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例如提升外壳硬度、为电池做一个坚硬的外壳避免电池被异物刺破,降低爆燃的几率。或者想办法把电池装到不容易碰到地方,但是电池组体积非常大 、只能把电池放在底盘上,仍然有被异物刺破、挤压破裂的风险,这也是大多数新能源 汽车 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即使是特斯拉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其实传统燃油车爆炸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虽然汽油是易燃易爆

的危险品,但是现实中很难看到 汽车 因为事故而爆炸的例子。

上图中这种爆炸往往是电影里为了烘托气氛而刻意制造出来的爆炸。 汽车 想要爆炸也很难的,油箱破裂时往往伴随着剧烈燃烧、汽油消耗完毕后也就结束了。

事故导致油箱破损汽油泄露,这时发生爆炸往往都是空气中油气浓度足够高的时候导致的闪爆。但是油箱内燃油有限、户外有足够多的空气,汽油很快就挥发掉或者燃烧掉,空气中油气浓度很难达到闪爆的临界点。所以 汽车 爆炸只发生在电影里,或者战乱地区用炸弹引爆,而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 汽车 爆炸!

可以肯定的和你说,新能源 汽车 一定会发生碰撞爆炸。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至于那些说不可能的人,麻烦你们仔细的想一下,只要关于电子产品之类的东西,就一定会爆炸。更何况是 汽车 ,你见过哪款 汽车 不爆炸?我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有超过五辆的新能源 汽车 因为充电而导致爆炸,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什么东西充电过多,也会导致爆炸。

在今年的六月份,特斯拉的一辆 汽车 发生了自燃现象,整辆 汽车 烧的只剩下 汽车 的架子,左香并没有人员伤亡。而像特斯拉自然这样的事情发生并不在少数。

在上海有一个特斯拉的客户,将自己的爱车停在地下车库的某一个位置,从监控可以看出,车子是慢慢的开始冒烟,然后开始走火,最后烧的只剩下一副骨架。而 汽车 公司露出官方回应,是这位用户的电池,由于自己的原因,使得电池变形,维修人员没有检查到,导致事故的发生。虽然这些事情都是小概率发生的。但是也会发生。

先说答案:不可能

再说原因

你可以去百度一下关于爆炸的4个前提条件:可燃物、助燃剂、封闭空间、火源

再不考虑新能源车(这里仅限纯EV车,不包括燃料电池)自身的一些防护手段(例如BMS等),就单纯电池自身以及其使用的工作环境而言,封闭环境是一个最难以满足的条件

当电池包装破损,电解液流出,电池发生自燃的时候,由于电池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所以热量不会出现蓄积,所以即便会有明火,但也不会出现因压力增大而爆炸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燃油车,燃油车爆炸的条件也很苛刻,就一个封闭环境就限制住了

大部分车辆自燃的结果就是一把火烧了,出现爆炸的可能性非常低

目前唯一有可能出现爆炸的车,就是包括天然气、氢气(燃料电池)在内的燃气能源动力车

气体压缩本来就是一个封闭且高压的环境,所以一旦出现碰撞破损,压力瞬间释放遇到明火,爆炸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常温常压储存技术也很成熟,所以未来包括氢气在内的大部分燃料电池车都可以做到安全性和普通电动车一样

不可能

近几年能源车起火事故视频让消费者非常紧张,新能源车主担心自己的车容易起火,其它车主也害怕新能源车起火而不敢将自己的车停在旁边,那么到底新能源 汽车 的电池安不安全? 现阶段采用不同形式动力电池的新能源车都是如何保证电池的安全性的?

两大阵容PK,谁能登顶?

● 常见的三元锂电池形式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主要采用三元锂电池,而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主要是商用车以及一些低端的微型车(比亚迪最新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暂不讨论)。

将上述表格解读一下:

1、硬壳电芯(方形电芯)的最大优势是安全,毕竟铝合金/不锈钢壳子本身硬,而且厚度大,甚至连针刺试验的钢针都无法刺穿,但是硬壳电池的整包能量密度普遍不高,太多重量被用来保护电芯本身。这是大部分主流新能源车企的选择。

2、软包电芯的本体大家都见过,不少数码产品的电池就是它,软包电芯重量较轻,单体电芯一致性非常好,问题是加上温控系统之后的轻量化优势不多了。目前主要有通用、爱驰、前途等车企选择使用。

3、圆柱电芯的运用最广泛,而且散热好,能量密度较高。除此之外圆柱电芯的供应商特别多,中日美韩都有成熟的圆柱电芯生产企业,而使用圆柱电芯最出名的车企就是特斯拉。

●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锂离子电池主要产生的安全性问题就是燃烧甚至爆炸,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电池内部的热失控。

一般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在25℃左右,即使车辆在静置状态,电池也不会完全断电,电池管理系统会根据情况自动调整动力电池的输出功率。当电池包发生不可控的外力撞击或者内部短路时,电芯本身会不断发热,若无法及时将热量控制在合理温度,便会导致由内到外的燃烧。由于锂电池本身自带氧化剂,所以使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器隔绝氧气的传统方法对其完全没用,只能用大量的水降温等它自己熄灭。

热失控的源头可以分为三大类:

1、电芯受外力挤压;

2、电芯内部短路;

3、电池管理系统(BMS)失控。

想让电芯不受外力挤压比较容易解决,只要在车体以及电池包的外层设计出有效的防护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就能抗下所有冲击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冲击,就能很好地避免出现电芯受到外力的挤压。

动力电池普遍安装在乘员舱的正下方, 汽车 原本的结构就能够对前、后方的冲击起到有效的缓冲防护,一些车型甚至还额外进行了加固。例如奔驰的首款纯电动车型EQC就在车头设计了由多条钢管组成的安全笼结构。

而当面对来自侧向的冲击时,除了依靠车辆的B柱以及车身框架作为缓冲之外,电池包外壳的两侧还会额外设计有类似防撞梁的吸能结构,能够抵御对电池包本体的冲击。 但光应付外部的冲击还不够,内部也需要有框架来进行固定,即使冲击已经传到内部,也能保证电芯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以蔚来70kWh的电池包为例,采用尺寸规格为PHEV2,容量50Ah的VDA方形电芯,4P96S电芯排列方式,即96颗电芯为一个模组,4个模组组成蔚来电池包,共计384颗方形电芯,每个电池模组内置有3个电芯温度传感器。

液冷恒温系统对纯电动车来说非常重要,蔚来将铝制液冷板铺于模组下,在模组与液冷板之间加入一层导热垫,并在液冷板与壳体底部之间再铺设有隔热和绝缘材料,进一步确保电池整系统的恒温和安全。工作时, 电芯的温度传递到模组与冷板接触的底部,再通过导热垫传给液冷板,液冷板外壁再把热量传导到冷却液,而在电池温度过低时也可以反向给电池加热。

通用旗下别克VELITE6使用的则是软包电池,内部的一片片软包电芯如同扑克牌一样竖直排列在一起。两个软包电芯、一片冷却片,再加上一个模组框架和一片隔热泡棉组成一个完整的“MINI堆垛单元”,而一个电池模块总成由26个“MINI堆垛单元”组成。此外,也可以通过线圈加热冷却液,使电池升温,即使在极端寒冷环境下,也能确保电池处于最适宜的工作温度。

虽然软包电芯的电池一致性相比硬壳要稍差,但可以通过良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来解决。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特斯拉了,由数千颗21700锂电池组成的电池包拥有超高的能量密度,散热能力也更强,但过多的单体电池导致一致性非常不理想,这对电池热管理系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过这正是特斯拉的强项。

在特斯拉的电池包内,所有圆柱形电池都被灌注水乙二醇的导热铝管所环绕,铝管外还有一层橘黄色的绝缘胶带,更大的散热面积加上强大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让特斯拉在实际用车中很少因为电池过热出现问题。

过度充电是使用锂电池包方法不当行为中危害最高的一种。由于过量的锂嵌入,锂枝晶会在阳极表面生长,有刺穿SEI膜的风险。其次锂的过度脱嵌也会导致阴极结构因发热和氧释放而崩溃(NCA阴极的氧释放),并加速电解质的分解,产生大量气体。由于内部压力的增加,排气阀打开,电池开始排气。电芯中的活性物质一旦与空气接触,就会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引发锂电池的燃烧起火。

所以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同样会设置好最高以及最低电池SOC,并实时监测每个电芯以及模组的电量、温度等,避免过充过放,从源头抑制热失控。一些搭载高容量电池的中高端车型也会选择将部分电量隐藏,例如奥迪e-tron搭载的电池包容量为95kWh,但为了保证充电效率和电池寿命,在正常情况下的可用容量只有83.6kWh。

● 我国电动 汽车 首批强制性标准

即使已经做了如此多的努力,但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不能100%确保纯电动车不会发生起火事故,但通过电池内部的阻燃材料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发出的预警,我们可以尽量将电池从升温到最终燃烧的时间延长。

在5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电动 汽车 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标准,计划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其中《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特别是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足够的逃生时间。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关于新能源 汽车 碰撞后是否会爆炸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是从概率上分析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爆炸的。

大家看到过很多新能源 汽车 自燃事件,但据我所知国内还从未发生一起新能源 汽车 碰撞后导致人员死亡的事件,虽然说电池在受到冲压、碰撞、变形后会存在短路自燃的风险,但是电池包的抗击打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并且国家对动力电池还有相应的国标,下面看看威马 汽车 的电池包测试。

1、高空跌落

把威马 汽车 电池包直接从 3米的高度跌落到水泥地面上。据说3米大概是一层楼的高度,很多立体车库也差不多这么高,跌落后的电池包,外壳出现了轻微的凹陷,但是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异常情况。

既然从3米的高低跌落的电池包没有问题,那好奇实验室就把高度翻倍——提升到了6米。6米的高度大概是两层楼的高度,也是一般高架桥的高度。令人“失望”的是,摔下来的电池包外观仍旧正常,没有起火、没有爆炸,触摸时也没有漏电现象。

2、挤压。

把电池包抵在破碎机的率带上,然后用机械臂进行挤压,将电池包挤压到变形量超过30%的时候停止。据说挤压威马电池包的这台破碎机,平时是用来拆房子的。

挤压后的电池包一侧已经完全塌陷了,而变形最厉害的一面就是电芯所在的位置。虽然被挤得很惨,但是整个电池包也没有漏电的现象。

既然机械臂不行,那就换破碎锤的金属尖头(没错,就是拆房子的时候用的那个很粗的金属头),直接挤压电池的上壳体。挤压过后,电池包凹陷得很厉害,但是仍旧很稳定,没有起火,没有爆炸。

3、浸水 。

搭建了一个泳池,在泳池中倒入粗盐,使得泳池中NaCl浓度高于国标浓度。然后把威马 汽车 电池包直接浸入泳池水中三小时。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涉水的情况,如果电池包遇到积水,会不会短路起火?观察在盐水中浸泡三小时后吊起的威马 汽车 电池包,发现电池包外壳完好,没有冒烟、起火,也没有漏电的现象。

4、高温灼烧。

在油桶里倒入汽油,点火。然后在火焰燃烧最大的时候,把全新的电池包放在火焰上方烧烤。火势慢慢变大,窜起的大火把电池包完全包在里面,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电池包表面的温度达到了217℃。

150秒后,把电池包移开,底部依然有零星的火焰,待火完全熄灭后,可以看到底部的涂层有些烧化。除此之外,电池包的外形结构依然完好,底部也没有烧穿,也没有出现起火、爆炸的现象。

不论是跌落还是挤压,是水泡还是火烧,经过这样摧残后的威马 汽车 电池包,都没有出现起火、爆炸、漏电的现象,可以说在安全性上是非常的利害了,所以说新能源 汽车 在发生碰撞之后爆炸的可能性非常小。

你担心多了,国家有严格规定

魔幻的水池
深情的手套
2025-09-09 06:22:23

正面碰撞事故的物理学原理

简单解释一下正面碰撞事故中的科学原理:

只要汽车处于运动中,汽车包括车上的乘员就具有动能,“动能”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车速和汽车及乘员的质量。假设提高车速并增加重量,那么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就必须抵消更多的能量。

而车速是更为重要的因素。例如,如果车速从25km/h提高到50km/h,则动能将增加为4倍,如乘员在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发生碰撞,所有的动能将全部由被撞物体抵消,其结果是导致严重受伤,甚至危及生命。

低速也要系好安全带:即使您仅以30km/h到50km/h的速度行驶,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作用在身体上的力也可能超过10000牛顿,这相当于1吨(1000Kg)的重力。在车速更高时作用在身体上的力将要更高,这就是说:如果车速增加2倍,则作用力将增加4倍!

自信的红酒
满意的红牛
2025-09-09 06:22:23
春夏是汽车自燃的高发期。近期,湖南长沙一辆理想ONE的前机舱发生着火事件,再次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上。

先来看看近年来的起火案例。

理想汽车至今的交付量约为7000辆,昨天(4月8日),其首辆车发生“自燃”。以此来算的话,理想ONE的着火概率是七千分之一!对于理想ONE着火,理想汽车内部当前的统一说法是前机舱“冒烟”。

截止到发稿,理想汽车对此事件的官方解释仍旧停留在:经过现场检测,车辆电池系统没用出现问题。目前车辆已经移到安全区域进行检测,有后续调查结果会及时发布。

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不是稀罕事儿,尤其对于造车新势力企业而言。

举些例子:2019年4月22日,西安的一辆蔚来ES8在某服务中心维修时着火!5月16日,上海嘉定区安亭镇一居民小区,一辆蔚来ES8在充电时发生自燃。6月14日下午,一辆蔚来ES8在武汉市汉西建材市场停车场发生自燃。当时,蔚来汽车的交付量大概在1.75万辆,以此计算,蔚来汽车的起火概率是六千分之一!比理想汽车起火的概率还要高一些。在随后的6月27日,蔚来汽车宣布召回4803辆ES8电动汽车,原因是汽车搭载的电池包中模组设计可能存在起火隐患。此召回数量占了交付量的四分之一还要多。

不仅蔚来、理想发生起火,就连特斯拉这种“教父”级别的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2019年4月21日,上海某小区地库一辆特斯拉起火,并连带烧毁多辆汽车。该事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很多车主在找车位时都有意避开新能源汽车。3月8日,上海一辆特斯拉正在金桥充电站充电时突然着火。3月26日,特斯拉3在中国广州某小区地下停车场,又发生燃烧事故。

此外,在过去的两年内,威马汽车、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力帆等新能源汽车都发生过起火事件。所以业内有人士调侃:有哪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没发生过起火?

显然,起火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

根据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召回公告统计,在过去一整年中,2019年共12批次新能源车辆召回,召回33281辆,涉及企业有特斯拉、北汽新能源、蔚来、宝马、奇瑞、宇通、金龙等9家车企,涉及因潜在自燃隐患而展开召回的共有6520辆缺陷车辆;因动力电池问题而召回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有6217辆。

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总计为120万辆,召回了33281辆,以此计算,约合每4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要被召回。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如今,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保有量约为400万辆,以后数量还会增多。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新能源汽车,其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可是,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自己遇到了新能源汽车着火事件,该怎么办?

第一、要说明的是,至今尚未发生一例电动汽车自燃起火之后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专业人士指出,电动汽车从热失控到明火燃烧的时间大概6-8分钟,对于驾驶者而言,有足够的逃生时间。

第二、当电动汽车发生起火,一旦发生机舱起火,千万不要自己尝试去灭火,应迅速撤离逃生,然后拨打火警电话求助专业的消防人员。切记,不能用水去为着火的电动汽车灭火!

第三、一定按照厂家要求去充电。当充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千万不要继续充电。

第四、当汽车发生自燃之后,找保险公司理赔、找厂家索赔。如果在索赔过程中遇到不能协商的问题而发生争执,可以找当地媒体参与,或者通过微博微信求助。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10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的补充通知》正式出台。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发生冒烟、起火事故的上报规定及排查要求,也明确了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出现后的主要责任方为汽车的生产者,也为更多新能源汽车召回提供了参考。同时指出,若存在缺陷问题,须配合缺陷调查、召回实施等相关工作。

这也就是说,国家监管部门已经有专门的立法来监督厂家对有安全缺陷的产品进行召回,交付到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性相对来说是有保证的。未来,新能源汽车必定是发展大趋势。新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关键是如何把问题解决好,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焦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